如何評價福州這個城市?

包括經濟.房價等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感想萬千,決定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福州老城區人,祖上三代都是,現在在深圳求學。從出生起十七年以來,沒有離開過福州城一步。可以說,我的一切根基、一切回憶,都和福州這座城市的無數細節絲絲相扣。福州的角落和秘密,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

如果說一定要在開頭就概括的話,那麼我說,福州是個臨海、盆地、小平原、省會。這些絕不只是地理概念。這幾個名詞,在我看來,是福州所有特殊社會現象的原因和閃現在福州城的大街小巷的內在邏輯。是福州成為既在內安逸又外出敢闖;既關心政治又不關心政治的城市的原因。如果說要理解福州的內在,不可能繞開這些。

PS:寫完發現自己的語調又變回在福州時候的漫長而平淡了 (^.^)

-----
先說說「盆地」吧:

福州是個盆地臨江城市,盆地意味這封閉、保守、安逸、慢節奏。在這一點上已經樹立了和大部分大中城市的區別。福州的總體環境是很安逸和保守的,福州的文化科技發展較多方面處於全國二流水平,地方最好的人才悉數外流,而留下的人也會滿足現在的情況。福州人會不停地尋找娛樂,自得而平靜的活在快樂中。學生之間也常常聊著:今天寶龍廣場開了一家特色餐廳,明天倉山萬達的電影票打折了,後天聽說鼓樓的小巷子里的東池便當和台灣古早味滷肉飯很好吃……然後就是「一起去吧」。安安靜靜,平平穩穩,順順噹噹,大抵如此。

這個讓福州成為了一個適合生活的城市,明明還算個大城市,卻把大城市作出了小城市的感覺。永遠在休息時尋找娛樂(主要是吃)是這個城市的人的基本特點之一。公交車的電視永遠在播出各個區的好吃好玩,娛樂夜談,嘻里哈啦笑。才不會像某個城市,一直在播嚴肅的新聞和財經。

在很多問題上,這種保守安逸,以福州為家的念家情緒也表現了出來。福州的考生報志願,在省排名八千以下的嚴重偏向本省院校,幾個本地本一批(PS:福建從上到下都寫成本一批的啦~)院校分數被炒得高過其水平。最早福州開始建地鐵的時候,身邊些許好友紛紛說:「有公交就挺好了啊~」。福州人不歧視外地人,自己的生活過好了,不就安穩了?自己的娛樂滿足了,好吃好玩,管他什麼國家大事外交風雲,只作談資罷了。福州人平均上不關心政治,卻實實在在地把這些掛在嘴邊。這些東西其實一定地阻礙著福州的快速發展,安逸一般等於保守,保守往往近乎後知。其實作為本地人,我也蠻難受的。福州這幾年都算是過保守了,不得不說和整個城市的習慣有關。

盆地城市,安逸平凡慢節奏的生活。PM2.5最最最嚴重的時候大約是130,一般都是60以下。適合生活的地方。很多人把福州和成都相比。

-----
接下來不得不說「臨海」:

上一點相矛盾又相統一,這一點是福州的另一面,如果只看到了上面,就砍掉了福州的一半精神,也無法理解福州人、福州城的很多行為

福州十邑,文化互相滲透。福州城雖然不靠海,但是沿閩江而下,不遠就是氣勢萬千的閩江口,海港的氣息撲面而來。長樂,福清,連江、羅源、平潭,個個海洋之氣。連帶福州一起被海風吹拂。福州的開放與拼搏的另一面,是海洋賦予的。你去參加福州人的家庭聚會酒宴,親戚們互相談論起,總能聽到「叔叔在香港……」、「聽說你堂姐從日本打工回來之後……」、「就是那個在美國(mi gwo)的叔公啊你記不記得……」、「他去上海做生意了……」之類的。這也算是一個城市隱藏的秘密。海洋、開放、奮鬥、拼搏和漂流。一代代的福州人的邏輯都很接近,這看上去矛盾嗎?不。兩者何在一起就是:在家安穩保守,在外拼搏奮鬥。「福清人在日本、長樂人在美國」遠遠描述不了現實,現實只會更加誇張。美國日本?香港南洋?北京上海?內地海外?在福州人眼裡都是拿來吃苦奮鬥拼搏漂流的地方,只有福州十邑是我家,不需要什麼拼搏。

福建人喜歡把「閩」字解讀為「門外是龍,門內卻是蟲」。福建(包括福州)本身發展傳統產業條件都一般,難以支撐大量的人口完成他們的夢想。,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口不過三千萬,方言相異,山川隔離。於是,想拼搏的都離開了,不想的就留下安安逸逸。本土福州人和在外福州人差異十分明顯。福州人走遍大半個地球。如此而已。

但凡幾代都住在福州的家庭,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很多門海外親戚。福州的華僑之鄉,遍布國外的三山會館,宗親關係、族群抱團意識,外出打拚人數眾多,都不是白來的。這點上,還得感謝福清長樂的同胞們。

福州是一個把外出闖蕩和漂泊遠方視作自然而然的城市。落葉歸根和其他地方一樣,但是只要一個人還想奮鬥,所有人都會認為他一定要出省/出國。奮鬥必出省,就成了內里潛在的邏輯。

------
接下來就是「小平原省會」:

這點也就稍次要了些。福州畢竟是個省會城市,立城之本,就是福建政治之中心。更由於廈門坐穩了福建經濟中心的位置,福州的福建政治中心特色也愈發鮮明。福州人從均值上來看,比之省內,更喜歡高冷地聊一些問題。我常常把福州比作福建省的小北京,福州的主要社會資源圍繞著兩個中心展開:政治中心,省市政府;經濟中心,五四路南街。長期在福州的人都知道福州分區差異比較大。鼓樓區享盡省市府的好處,榮華富貴,高檔百貨,公共設施優秀,擁有最好的中小學、幼兒園。似西城+東城+國貿於之北京;台江區商貿氣氛濃郁,多中心,基礎設施較不足,部分地方落後,似朝陽於之北京;倉山區精華在「上三路-六一南路-倉前路觀海路」的老倉山使館區裡面,此處居民文化底蘊濃厚,教育氣氛。而其他地方就是房地產開發區,恰似海淀於之北京;至於晉安區,局部靠近哪裡情況就像哪裡,總體接近於城鄉結合住宅部,恰似石景山+丰台於之北京。

這座城市的秘密,往往隨處可見卻不為人知,你可以在傍晚去屏山公交站等車,偷聽一下周圍的省府的人們都在談論什麼政治話題。你可以在晚上待在安泰河畔的石橋上發獃,看木屋檐下一群群喝酒的人。你可以在鎮海樓樓台上俯瞰福州,體會拿城市作客廳的感覺。西湖邊廣場上的依伯依姆,五一廣場閱兵台上的福州中軸線,省府前的那家古雅的書店,出人意料的書還真不少。

先到這裡吧,寫的太長反而會變得詭異,沒有一個城市是可以被輕易描述的。雖說,一個城市只要能聚集如此之多的人,就會形成某一種的文化氛圍。但是畢竟世相萬千,難以盡述,不同的人勢必有不同的感受。

其實福州的特點,有很多,也是在離開之後,站在了一個新的角度,看著自己熟悉的東西,才有新的感悟。「對一個城市最了解的人,是在城市邊緣,卻又對城市充滿熱忱的人。」也許吧,我還不算完全呢。

福州的發展限制頗多,雖有一定的發展條件,向著大海或許有機會。但是人口、大學、向心力一般,保守安逸的觀念在鉗制著它。福州的諸多行業和上海關係密切,去不管是高鐵還是航空,向江浙滬都多於向廣深港。去上海的人不少,帶回優秀經驗的也不少。五四金融街上,大批大批的上海公司分公司。福州和上海有早年的淵源,可以搜索「上海街道」的形成原因。許多福州的老人在聽閩劇之外,也偶爾是聽聽越劇。

福建經濟發展方式都差不多,要麼,面朝台灣自立一個經濟區,要麼,就是向著長三角或珠三角成為附庸。當個二線城市的宿命,是個性的最終選擇。歷史不給附庸以地位,一開始我也很感嘆福州發展的保守和落後。後來,我也一樣,選擇了在年輕時離開,如同我的同學,如同我的親戚,如同所有在北上廣深港、美國、加拿大、日本、東南亞定居的福州人。

福州,也許將永遠是一代代外出闖蕩者的安逸平穩的故鄉,是一個居住的好地方,當個省會,大抵如此了。這也許,是命吧。

永遠是安逸的家,卻也永遠,只能是安逸的家。

這是我的福州評價。

以上。

2014年7月6日午夜4點,在外漂泊的一個福州人書於深圳南山。

-


看到這個問題,激動的跑過來碼字了。。。
作為現在一枚在重慶上大學,但是前十來年上學生活沒離開過福州城的妹子來說,我只說一句:我會回來的!!!
說到福州,別的先不說,就是先說吃的,牛肉滑鍋邊糊撈化什麼的真是棒棒噠!口味清淡,主打咸鮮酸甜,對了,福州人還愛吃醬油餡兒,基本沒有辣的口味,作為地道的福州人家(倒三輩都是虎糾人),我不會說我們家放個胡椒粉都會算作辣了_(:з」∠)_,當然這有點誇張,但是真的沒有習慣做菜放辣子,因為沿海又有閩江,所以吃的海鮮江鮮也會多一些,吃了十幾年還是覺得吃不夠還是覺得好吃,到了外地就饞得要死!然後就是小吃真的多,我是還沒有吃遍!水果很多啊,現在7,8月荔枝龍眼吃到吐!荔枝一天幹掉10斤不是夢!便宜又質高!但是這些乍一聽都很美好,不過福州人民愛湊熱鬧,外加土豪個性,哪兒哪兒開了家新餐廳馬上蜂擁而至,本地餐飲界有著一種很浮誇的氛圍,出去吃飯能吃出朵花兒來,人均就是60-150不定,吃得貴一點的人均3,400也是大有人在,不過夠古早味的老店還是很樸實實惠的,在福州沒事就是到樓下吃碗元宵到對面買一份煎包啥的,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
唔,跑題了,題主說經濟,房價。。。
福州是一線的物價,三線的城建= =至少目前是這樣的,房價物價都高得肉疼,市中心一環內3萬妥妥的,然後福州是有溫泉的,所以市中心有溫泉的地段的房價,自己掰著指頭算多少錢吧,然後靠江邊的江景房也是賣得一手好價錢,房價這麼貴,經濟也不會差到哪兒去,但是雖然貴,房子還是要買,日子還是得過,乍一看也是一副大城市的派頭,到處修地鐵,建個破地鐵把交通弄得堵出翔的事兒我都不想提了,基本上是我要是5點想從東街口(市中心)出來回家,平時開車10分鐘以內車程,然後開車堵成一個小時,搭公車堵到七點都不一定到家,分分鐘都是想罵娘,因為修地鐵,市中心已經丑哭,且不說地鐵這事,然後有點年頭的建築都拆得差不多翻修得跟新蓋的一樣,三坊七巷那種星巴克必勝客也就外地人喜聞樂見,失了本身的韻味
然後福州天氣其實也挺煩的,冬天濕冷到骨頭疼,夏天熱到敢出門的都是生死之交,哪個說不熱的咱們出來練練!一回來一下車我就被熱傻了!我甜品送貨的時候覺得自己是真愛啊!但是福州的空氣,是真的好,在外地上學的小夥伴絕壁都很有趕腳,每次不管是從飛機還是動車還是火車上下來,呼吸一口福州的空氣,有一種洗肺的清新感撲面而來,然後怒嘆到「我靠!這才是空氣啊!」說句作死的話,我在pm好幾百的重慶的時候,看到微博上虎糾的旁友們說pm幾十的日子沒法過了,真的是。。。心塞
然後說道福州人,福州人就是好!福州人民奏是可愛!福州男人有三寶!做菜家務回家早!虎糾妹子也挺好!膚白貌美身材好!誰說我們成天打麻將!我就不會!好男不娶福州女?縱得功名也枉然啊!還不快來娶我!←_←咦?怎麼節奏有點不對?不要在意這些細節!!!然後福州現在很多事外來人士,唔,我覺得來福州工作想在這落腳的,還是比北上廣來得簡單得多的,畢竟整體的大環境沒有那麼緊張壓迫,生活步調很慢,你早上起來可以看到大爺大媽在廣場打打太極啥的,上個班下午翹班去喝個茶啥的(我沒有帶壞大家!),晚上跟小夥伴去餐吧吃一頓來一杯,吹吹江風啥的,爽得透透的,福州話叫ya qu lun,反正不著急嘛,慢慢來嘛~
唔,暫時想到這些,最後作為本地人的我,雖然我會黑福州,但是我也深諳到他的美好,我會吐槽,但是還是願意一直在這裡生活,每座城都有他的魅力,福州還是棒棒噠萌萌噠,我說得再多,還不如大家親自來福州感受一下~不給我點贊的人我是不會請他吃飯的!hing!快給我點贊!贊!贊!耶!
附上福州好吃的回答鏈接:各地有什麼具有當地特色的年夜飯大菜? - 江虹的回答
外地人來福州旅遊,吃不習慣海鮮,作為東道主,應該請他們吃什麼? - 江虹的回答
ps:
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在外面讀書工作的福州人最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你福州的是不是說閩南話啊?」,→_→已經不知道被問過多少次了,已經不知道多少只草泥馬在心口呼嘯而過了,福州話跟閩南語不一樣!我不但不會說閩南話!連聽都不會!不滿意你們咬我啊!


不排外。

安逸,生活節奏慢。

三線收入水準。畢業生薪水2000起。

一線城市房價。市中心接近3萬。西二環邊2萬以上。閩侯縣(三環外)已過1萬。市區租房,兩居室1800-2500(一般2500),一居室1000-2000(一般1800),標準三居室2500-3500,合租單間一般700-1000。

生活消費不低。沙縣每餐15元左右。套餐15元左右。普通朋友聚會餐館人均70-100左右。

小城。打車一般不超過30元。當然,如果從最南到最北這種除外啦。一般大家主要活動範圍在二環附近及以內。

打車難。車站附近,惡劣天氣及高峰期非常嚴重。拒載拼客亂叫價很嚴重,屢禁不止。打車不能刷公交卡。

切糕黨多。車站附近尤為壯觀(火車站最近好些)。政府不敢管。另從事扒手的切糕黨也多。報警沒用。

外地美食少。我指的是外地的美食,不如北上廣那麼多外地人開的各地美食。

上下班堵。公交方便。目前修地鐵堵上加堵。1號線延期1年。2號線即將動工。

環境整體不錯。綠化好。去年才開始有霧霾。但整體質量排名省會TOP3。

近幾年高鐵開通了多條,向莆線,沿海線。可惜等級不高,最高速度200KM/H。真正的350KM/H高鐵合福鐵路即將通車。

機場遠。市區到機場50分鐘。大多數人都選擇機場巴士往返(私家車接送除外)。原因是機場的計程車被當地勢力壟斷。市內計程車送客至機場不準轉去到達廳接客。加上福州計程車本身口碑不太好。

沒有宜家。

利益相關:外省人畢業後來福州工作,目前八年。計劃定居於此安逸舒適的小城。


說其他也就算了,說福州沒文化底蘊的才是文化知識有限吧。整個省內怕也沒有比福州更具文化底蘊的城市了。林則徐 嚴復 沈葆楨 林覺民 帝師陳寶琛 薩鎮冰 鄧拓 冰心 林徽因 林紓 張鈺哲 侯德榜 鄭振鐸 圍棋宗師吳清源 陳景潤 吳孟超,這些在近現代對文化科技醫學乃至整個中華民族都具有深厚影響的人,是福州人。

福州的曇石山文化遺址早至新石器時代,早在漢朝時閩越國國王便在福州建都,史稱東冶城。隋唐時期福州正式成為福建的政治經濟中心,唐朝王審知建立閩國,定都福州,北宋時期,福州成為中國造船業中心,文化上,兩宋時期福州一共出了文狀元10名,武狀元11名,進士2247名,福建是中國出狀元最多的省份,其中福州占福建大部分。明朝時福州航海技術、造船技術發達,鄭和下西洋從福州長樂太平港出發,據說這艘下西洋的寶船是由福州工匠所做,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木質船艦的代表,閩江口的天妃宮仍然記載著鄭和下西洋的盛況。清代,福州馬尾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馬尾船政文化譜寫出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創辦於1866年的福州船政學堂是清代第一所水師學堂,也是中國最早的海軍學校,它採用西方教學方式,接受世界先進科技成果,並將學員送往英法,這一批留學生是最早接受西方系統教育的中國人,他們中有傳播了「物產天擇,適者生存」的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指揮了甲午海戰的海軍名將林泰曾、林永升、劉步蟾、葉祖桂,還有民國海軍總長劉冠雄、薩鎮冰、陳紹寬等。

每次談到福州的特產,估計每個福州人都能脫口而出那老三寶,壽山石、脫胎漆器、軟木畫。福州的壽山上特產一種晶瑩細膩、五彩斑斕的「靈石」,福州人稱之為壽山石,並以壽山石雕刻大師的工藝而獨步天下,比如陳敬祥的「求偶雞」工藝巧奪天工、名揚天下。脫胎漆器在首屆巴黎博覽會上便奪得金獎,被譽為「不可多得的東方特產」,與江西景德鎮瓷器 北京景泰藍合稱為中國工藝三寶,福州的軟木畫以奇巧和獨特的木作畫形式傳播天下,湧現了吳啟棋、陳錕、陳庄等工藝大師。

壽山石全石宴


這樣一座千年古邑,英才薈萃的地方,你可以說它經濟缺乏活力,規劃不夠完善,但怎麼能說沒文化。作為一個生在長在福州鼓樓的95後,我個人覺得傳統福州人書香氣息是很濃的,也非常重視教育,福州人的性格氣質也很像分布在市區中的江南式徽派建築一樣,溫和淡然。


Just like the Hamlet,there are a thousand interpretations of a city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正如哈姆雷特,一座城之於千人便有千城。 古往今來,名人騷客皆對福州有過評價。
~~~~~~~~~~~~~~~~~~~~~~~~~~
唐宋八大家曾鞏於《道山亭記》撰:福州治侯官,於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於閩為最平以廣,四齣之山皆遠,而長江(指閩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塗,旁有溝,溝通潮汐......城之中三山,西曰閩山,東曰九仙山,北曰粵王山,三山者鼎趾立...... 故而先賢判定福州乃是全閩鍾靈毓秀之地,南無高大山丘阻礙東南季風和陽光日晒,北有連環山脈之擋風禦寒,且有閩水三角洲之沃土滋養,城內水系縱橫溝通外域,真福地也。這一年,約1050。
宋朱熹於《福州州學經史閣記》開篇曾贊:「福州府學,在東南為最盛,弟子員常數百人」南宋北人避戰亂南渡,閩地稱為海濱鄒魯,福州則是文化重鎮。這一年,約1170。
元馬可波羅(Marco Polo)在他的《馬可波羅遊記.楚伽王國和它的都城福州》描述到:「......有一條大江穿城而過。江面寬一點六公里,兩岸簇立著龐大、漂亮的建築物。在這些建築物前面停泊著大批的船隻,滿載著商品,特別是糖。因為這裡也製造著大量食糖。許多商船從印度駛達這個港口。印度商人帶著各色品種的珍珠寶石,運來這裡出售......」異域海上文化交流早早地就根植於福州,外向型商品經濟早在元朝便於福州萌芽。這一年,約1300。
明代,鄭和下西洋。南京造船廠之平底福船行至福州長樂,鄭和舟師累駐於斯,重新整編艦隊,建塔祈福,伺風開洋。這一年,約1431。
清代,林則徐疏浚西湖。恢復西湖蓄水,以資灌溉,栽植樹木,砌築石堤。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抗英而虎門銷煙,開眼而看世界。 這一年,1829。
民國,費正清(J.Fairbank)在《費正清對華回憶錄》里講到:「沿著像萊茵河的閩江上行24英里之後,我們在羅星港停泊。在那兒,1884年8月23日下午法國的最後通牒期限已到,一支較大的法國艦隊幾分鐘內便擊沉了停泊在附近的中國水師的9艘船隻,他們還同時炸毀了一家由法國工程師為中國設計的馬尾造船廠。(指中法海戰)我們繼續上行至福州,很快即覺察到那裡早期開埠的商港的氣氛。這兒比我們在北方所遇見的一切都更加令人感到嚴峻,苛刻......在城牆和河南面的島上的外國人住宅區,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真正毛姆式布景中的公寓:這種房子簡直令人難以相信,龐大而呈現網狀......當茶船從內地武夷山沿閩江下到此地......福州是閩浙兩省古來的首府,一直是仇外的溫床。服膺儒家學說的舊式士大夫曾進行長期鬥爭,竭盡全力,要把傳教士拒於福州城牆之外......即使他們的教育(士大夫式的)會把他們帶到上層社會中去(民國上層)。這事實上暗示一種社會革命......」斗轉星移,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林則徐,嚴復,林覺民,林徽因,冰心,領事館,洋涇濱,舶來品,傳教士,船政局和夏墅。有人說,一座福州,半本近代史。
費正清寫作的這一年,約1930。

後來,福州成為對台前線。直到我出生那年,台海危機仍在,第七艦隊開過了台灣海峽,平潭島上做著兩棲登陸實彈演習。
福州很怕。我知道,誰不是又想呵護她,又擔心她的靚麗以後被一場內鬥的惡戰摧毀得體無完膚?

再後來,小三通。兩岸關係升溫,海峽西岸經濟區。無微不至的照顧姍姍來遲。三坊七巷重修舊制,市容環境重新整治。全國文明衛生城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溫泉福州,有福之州,清新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
福廈高鐵,溫福高鐵,合福高鐵,福州航空,海峽號,麗娜號,地鐵一號線,二號線,三號線......
莫嘲福州機會少,經濟不是最發達,市容不是最整潔,但是幾年下來她不是變得更有韻味更有活力更加清新和健康么~
莫嘲福州交通糟糕,至少她在不斷進步,不是么。你知道她內河水系眾多,多不穩固的土壤,您知曉盾構機走走停停會遇到多少偶發問題么~
莫嘲福州行政效率低下,您是拿寧波,杭州,深圳,廈門與福州比較,她們是副省級,是特區,您不知道東部沿海省會全是副省級除了福州不是么~

福州看我未滿1/5世紀,我看福州20餘世紀滄海桑田。諸位,以上是我的福州。


———————————————————參考文獻——————————————————————
福州府志


作為一個江西來福州工作六年的人,這些年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福州到底好不好?我是不是要回南昌發展?畢竟我的圈子都在南昌啊。當時南昌房間還沒這麼高,福州房價一直都是南昌的兩倍多啊,工資收入和南昌差不離啊。看了很多人對福州的評價,大部分本地人對福州的認同度是很高的。這和我原來在南昌完全相反,這點讓我有點驚訝。
經幾年的工作生活,除了房價很坑、山多壓抑、路窄房舊、四季不分明外,我覺得福州還是不錯的。
1.氣候好。剛來福州,覺得福州夏天不算熱,冬天不算冷,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氣候都很舒適怡人,就那麼幾個星期是熱或冷到體感不適的。
2.空氣好。福州陽光燦爛的日子很多,其中又幾乎都有藍天白雲,所謂福州藍。朋友圈經常被福州藍刷屏,真是惠風和暢,通體舒暢啊。
3.綠化好。福州城也稱榕城,路邊到處都是綠蔭如蓋的大榕樹,為了保護古榕,有時候一條大路也會為大榕樹讓路。
4.街道相對乾淨整潔。
5.人溫和。大概是福州喜歡甜不吃辣,所以大部分性格溫和,待人友善。
6.食物品種豐富。閩菜是八大菜系之一,很有特色,不過作為嗜辣的江西人,對甜口的福州菜不太感冒,但是酸甜的還行,比如爆炒爽脆。還有魚丸,肉燕等,還是不錯的。另外,海鮮也很豐富,相對也都會比較新鮮,可以去市場自己買來白灼,做湯,也可以去江記吃海鮮火鍋,或者高端的去雍和會吃海鮮姿造。福建水果也很多,從開春第一果莆田的枇杷開始,吃到古田的水蜜桃,琅岐福安的葡萄,龍眼荔枝(怕上火不敢多吃),平和紅柚,莆田文旦柚,古田橙,再加上江西贛州的臍橙,吃完這些當季水果一年也就幸福愉快的過完啦。
7.高考錄取分數線低。對比了我們江西和福建的分數線,都要哭了。和福建的考生比起來,江西考生平時學習辛苦太多,分數線也高很多,想想都心酸…為了下一代不辣么辛苦,我決定留下來。
果然,我最後在宜居的福州定居了下來,找到了愛人結了婚,正在孕育下一代。


我: 你好,你哪裡的?
室友: 湖北的。

我: 你來福建師大上學,之前了解福州吧。
室友: 只知道廈門和廈大……

我: 。。。。
————————
第二年

室友: 每次聽你和家人說虎糾話聽起來像用外語吵架!
我: 哈哈…虎糾話,要不我再教你一句?
室友: 好
我: 教你簡單的……see you tomorrow
室友 : ……啥意思?
我: 醬油沒有了的意思
室友 : 女內巴巴
我: ……(以前不應該教他這句的)


有家供應商在福州,去了五六次,最近可能還得去,隨便說下觀察到的點吧。

福州站附近挺繁華的,滿眼可見燈火通明,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高檔酒店的價格也挺離譜,基本出差中五星級酒店的價格令我無法忍受的,也就杭州和福州了。高鐵站旁最近還在建設中,但交通挺方便,很多計程車在附近等候,起步價也挺便宜。

福州站不多遠的地方有不少著名景區,如三坊七巷、西湖公園、溫泉公園等等,最近街道在不斷投放共享單車,晚上騎著小黃車逛街特別帶感,尤其路邊兩側的福字街燈很有特點。三坊七巷夜遊過一次,穿梭於弄堂街巷,可見當地小吃、特色禮品、酒吧驛站,還有油傘展覽。另外上次去的時候還見到共享圖書呢,在上海我還沒注意到。

福州南站相對來說就略顯寒酸,但即使如此房價也逼近兩萬。供應商廠家在長樂,據說結婚彩禮的惡習以前很嚴重,現在有所好轉。相比福州站,長樂附近的酒店稍微低了幾個檔次,共享單車也未普及,經濟水平稍低。但居民幸福指數很高,晚上成群的男女老少站在廣場,跳起各色廣場舞。且餐廳價格不貴,份量很足,一碗蘭州拉麵十幾元,但滿滿一大海碗,少說是在上海同等餐廳份量的三四倍,怎麼也吃不完,感覺跟不要錢似的。聽供應商說,他們每人除了梯田、宅基地還有自留山,儼然土豪。當地還有畜牧場和生態基地,牛肉、鴨肉和海鮮很好吃。

因為離對面寶島比較近的緣故,有不少台商在此投資,且我是第一次發現南部城市做鑄造和廢水處理能達到如此高的水平。


福州是家鄉,是出生成長的地方!我雖然是福州下屬的連江縣,但也屬於福州,而且小時候父母在福州的菜場租了攤位賣菜,每逢暑假寒假都會來福州。等於我高中畢業前沒有真正意義上離開福州。直到來上海讀了大學,福州便很少回去了,但甚是想念。離開福州約莫快10年了,讀大學期間,每逢寒暑假還會回去,上班後的這幾年基本都是過春節才回去了。

雖然我很少回去了,但我家人依然生活在福州,而且我早晚一定會回去的,我好想回福州的鄉下養老,依山傍海的。現在好懷念在福州的老家度過的時光。目前在福州還有很多親戚朋友,我部分表姐妹兄弟好幾個都在福州買房定居了,有的是在下屬的連江縣或馬尾區。

福州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榕樹,大片的榕樹,而且每一顆榕樹都好大,夏天在榕樹下乘涼絕壁很爽(是我少年時代的記憶了,現在的福州人還會在榕樹下喝茶,打麻將,聊天么?)我當時住在連潘那個城中村,我家院子里就有一顆好大的榕樹,每天院子里的鄰居總會擺桌子打麻將哈哈!

福州人不排外,但整體冷漠,這點我作為福州人也感受明顯,而且冷漠不是針對外地人的,是一視同仁哈哈!另外福州的切糕黨太多了,我有一次路過五一廣場附近,我去,就被扔了切糕,我暈。原因是我想買,可是才那麼一點點居然開口要160元,我去,我感覺他們不是真心買切糕的,然後我不買就被扔了一塊切糕。

在上海呆久了,特別懷念福州的綠化,城市的空氣和綠化都特別好,走在街上會很舒服。前兩年很想回家工作了,談了兩家公司,但薪酬貌似有點低,其中一家上市公司開出的薪酬是4000多元,感覺有點接受無能,不知道這兩年會不會好點?

想念曾經17年完整在福州度過的少年時光。


長樂人,也可以說是福州長樂人。

福州給人感覺是近幾年才開始重新建設,90年代的時候可能是由於台海關係緊張的緣故,福建省內好多城市都不怎麼投基礎建設。福州人(或者周邊長樂福清等地的人)也都不怎麼會在福州買房子。

福州還有一點我覺得特別惋惜的
就是福州為了推廣普通話對本地方言簡直是抹殺性的。以前老師會為了推廣普通話而體罰說方言的學生。所以現在好多25-30歲的福州年輕人已經不會說福州本地話了,在本地感覺還好,但是兩個人到了外地卻只能用普通話交流也是感覺有點不夠親切。


曾在福州生活過4年,我來談談印象中的福州。

1.氣候
福州的氣候不少童鞋總結為冬冷夏熱,大抵是不錯的。北方童鞋可能會不屑,就福州的緯度和我大北國比冷?福州的問題是濕冷,絕對溫度不低,但刺骨的風,穿多厚都不頂用。晝夜溫差當然比不上沙漠了,但常常是大清早穿毛衣,出太陽穿短袖的節奏。冷還好對付,夏天就更慘了,作為新晉中國四大火爐之首,福州雖臨海近江,但盆地效應使得氣流流動較慢,夏天分分鐘把非洲黑哥哥熱回家。在福州夏天如果沒有空調,風扇直接烤成小籠包,風都是熱得,出個門根本不能想像。說到這裡,真心向在路上指揮交通的交警叔叔致敬,不是身臨其境,根本無法想像被四圍高熱的風裹挾的滋味。

2.人民
福州人不排外,這是大多數外地人的感受。也確實如此,對於一個金領,某地人民可能會以土著的自豪感蔑視之,但福州人絕不會有嫉妒之心,也不會有本地工作機會被搶走的焦慮。但部分年齡段的福州人,特別是年輕的女性,對於外地人比較冷漠,即使是服務部門,對於尋常的問詢常常是面無表情,遠不如廈門人熱情。福州的老依伯依姆很善良,男人顧家會做家務,類似上海小男人的角色。福州女人比較有特點,據說比較懶(和勤勞的惠安女比較是另一極端),傳統上和家務絕緣,基本工作據說就是逛街打麻將,還聽說以前沒有抽水馬桶,家裡的馬桶都是家中男人去倒的,這在閩南童鞋這裡簡直不敢想像。福建省內有一句俗語叫「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

3.城市
大致是一個二流城市。90年代受限於台海局勢,整個城市的規劃布局包括樓層限高,福州在2000年左右基本沒什麼像樣的建築,也就限於五一廣場周邊的商業圈比較有城市感,其它地方,倉山那時還是農村,台江有大量待改造的棚屋區,時常發生連片火災。也如上面有些童鞋所講的,福州的高層建築缺乏規劃,常常在兩棟樓間雜破破爛爛的70-80年代的老屋。而且後起高樓之間的建築風格不一,給人很奇怪的感覺。除了三坊七巷,傳統福州建築風格在城市現代化浪潮中沒能留下印象,邁入千城一面的陷阱。泉州的閩南傳統建築和現代的結合就非常好,廈門思明老城區建築也保留了閩南和南洋風。

4.語言
福州傳統語言在推普中全然敗退,年輕一輩很多已經不會講本地方言,雖然這點在全國其它城市都存在,但福州作為非明顯移民城市,是比較可惜的。除了行政政策外,在福州講本地話,很難不被貼上「沒文化、受教育程度低」的標籤,以至於年輕一代以方言為恥,據說在北方大學的南方同鄉會中,只有福州人用普通話交流。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載體,方言傳承缺位,是非常可惜的。在中國方言的強勢主要和受眾範圍經濟水平還有政治地位(統戰價值)相關,福州在這方面不太有優勢,也許有些福州童鞋要說海外福州人云雲,但是實際上,在海外即使是方言,也受到粵語閩南語潮州話的競爭不是,而且大多數只是在移民內部流行,並不太被主流社會所認識,像美劇中粵語在某些場合甚至超越普通話成為「國語」,這就是美國人對中國語言的認識。

5.飲食
福州閩菜中高大上那部分沒嘗過。一日三餐大多數人還是和家常菜打交道。福州魚丸比較有名,確實不錯,但要到老店裡吃自己打的,超市成批冷凍的味道很一般。除此之外,肉燕、鍋邊、荔枝肉、燒麥啥的,欣賞不起來。福州菜偏甜,但宴席的末道傳統是鹹的。閩南的童鞋第一次吃好不習慣。

6.交通
公交車計程車什麼的還比較方便,公交司機還不錯。某些計程車司機素質不好,文明程度還需提升,行人過斑馬線的時候不僅不減速,反而高踩油門嚇退對方。廈門的司機會主動停在斑馬線邊等行人通過,這種意識不是一兩天時間能改變的。公交車上給老年人讓座的意識也不是很好,廈門的年輕人這點做得很好。

7.水、空氣
老三坊七巷的河流早失去傳統調節城市雨流豐沛的作用,不可避免,和其它城市一樣,這些支流在慢慢消失,也因瘀滯變臭而被詬病,似乎政府的整治沒有太大成效。老市區八一七路整改前福州的空氣也很可怕,近年有很大的進步,和那些北邊的城市比起來好很多。

有空再補充

整體上,福州在政治、教育、人口、城市規模是福建第一城,文化底蘊也很不錯。經濟、市場意識、開放程度會稍遜於閩南的其它城市。相對於省外,算比較安逸的城市,如果不能適應福州的天氣,想在這裡定居的,還是散了吧。至於房價,近年有向廈門看齊的趨勢,和收入水平相比,還是比較坑的,這個是大經濟環境的問題,如果對於你是硬需,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很不能夠理解那些憑著所謂名氣和初到的印象就去否定一座城市的答主…實在又膚淺又片面。不否認福州存在著許多不文明的地方…總也乾淨不了的路…修了那麼多年還是堵心的地鐵…街上隨便都會遇見的小摩擦和連聊天都像是罵人的家鄉話…
但是!我就是很喜歡福州怎樣你咬我啊!有種別匿名,我們一起好好掰掰這裡的好。
福州是座安逸慵懶又隨意的城,它小,懶得發展,卻也會在酒足飯飽後求上進。三坊七巷,走到深處仍舊有寧靜的韻味,歷史的足音悠悠要你用心去聽,滿街的店鋪是道不明的;西湖雖小卻也得秀氣,我去過杭州卻仍舊對福州的一方小小湖水著迷,因為我生長在此,雨中清晨黃昏,我都臨湖漫步過,它讓我覺得,我是它的主人,她是我的母親,我的喜樂有它而不是杭州西湖見證;三山兩塔,哪有名山大川們氣派,卻也是曲徑通幽,不過片刻走完的山和塔,卻也會有盛開的野花臘梅會牽絆你的情思。倉山的洋房,鼓山的碑,江濱的沙灘和五一廣場的風箏,只有將生活融入才會發覺這一切有多麼美好。
生活其中你自然會成為這樣的人:貪戀現世安穩美好,卻也會在玩到興盡後記起為將來奮鬥,因為福州的驕陽,微風,分明南國韻味,卻多了幾分閩北的野性,有時凌厲的讓你驚訝自然的力量,把你從江南的陰柔錯覺中喚醒:哎喲,福州是省會呢,我是福州的,要有出息呢。
我也曾為這座城市的落後而悵然,卻在離家求學後發現它的豐饒也養育了我的從容。我曾只看見這座城市讓人無語至極的陋習,卻忘了那只是河邊的一片污泥,眼下展開的卻有一片交錯相通的河網,水聲潺潺,平和安寧,它,只屬於故鄉福州,離了福州時,也會有它,是夢境中永遠的嚮往…


土生土長的福州人 覺得這幾年福州變化特別快 地鐵建成了 樓建的高了 休閑娛樂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 大概是海絲的影響吧 看著福州變好特別高興 空氣質量也特好 唯一不好的就是天氣 太折磨人了 一天的溫差可以達到10°+ 讓人不知道該穿啥
福州人性格特好 看看人家說我們普通話不biu准 我們不但沒生氣還特開心的跟人家玩起來自黑呢 而且誰說年輕人不會說福州話 學校里大家都特別喜歡福州話 雖然經常說著有些拗口 但是至少我們對福州話都飽含熱情
語言組織不太清楚 總之我特別喜歡福州


在福州上了5年學。
曾經跟小夥伴總結出一句話
福州就像一缸老壇酸菜,有年頭,在吃的人有味,路人甲聞著餿餿的。


4月28日編輯:
看到其他答案說福州不排外,這是真的特別棒的。雖然老的福州人偶爾讓我抓狂,但是太感謝給與的接納。
福州這地,是出過冰心 林徽因 林則徐的,螺洲也是出過幾任帝師的。曾經也是文化氛圍濃厚的。現在雖然落後太多,但是已經看到起色。
最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換到上廣深(北京是絕對不去的)去再次開始。一直捨不得。
原答案: 大學在福州讀的,當時的印象真的太差了。畢業後在廈門呆了五年。在廈門呆過的都知道,對福州更看不起了。直到2年前被調來福州,並且住到了南江濱公園附近。徹底改觀。
一個城市這麼黃金的地段做了這麼大的公園,而且沿江下去還有很多,太適合夜晚跑步,散步約會等等等。
福州有了很多新商圈,變的乾淨而且有點點小資了,咖啡館越來越多而且有特色,書店也做的挺好,省博也很多活動,挺好。
周邊山多。周末走走鼓山,旗山,三疊井,五虎山,烏山于山等等等。周邊也很多好地方。越住越愛啊。
平潭的海真的不比三亞差,人還特別少。坐汽車過去就兩個小時,我一天玩了個來回。
福州的小吃,尤其是芋泥太棒了。
我自己在這兩年住的很開心,我想留下來了。


南城十幾里,沿著街道走,是福州特有的梧桐香。梧桐樹的枝葉垂滿整條大街。街邊行色匆匆的行人們,腳步快得驚人。在福州這個快節奏的城市,我還是喜歡在這裡慢悠悠慢悠悠。一年以前,我剛步入這座城市。懷著迷茫疑惑不解,許多對這個城市的期許,以及對這個城市的疑惑開始來經歷這座城市。慢慢地經歷了這個城市的春夏秋冬。慢慢的,從一開始的陌生到現在的熟悉。 也在這邊遇到身邊重要的人,親人朋友,還有家人。我在這裡歡笑,我在這裡迷茫。可我知道,我自己,已經有一票最好的朋友,有一個最棒的愛人。
每當夜色降臨,你會發現福州這座城市,像重新被啟發的新生命一樣,也許早上它還是一個靦腆的少女,到了晚上就像一個充滿精力的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那麼的充滿精神。
我喜歡夜晚的福州,它相對與早上的福州是慢慢的,我喜歡看公交車駛過立交橋,看對面的建築物燈火輝煌的倒應在水中。我喜歡看天空的鳥兒低分,她讓我可以充分感受快要下雨時南風吹來。
福州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故鄉,在接下來的3年里。我將在這裡生活。從前覺得來福州是不太值得的,因為我對這個城市一無所知,只明白他是福建的省會。可當我來這麼久以後我才發現,福州用他自己獨特的一種迷人的味道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剛來的時候,我這種的整天窩在學校裡面。只知道學校不屬於福州市區,是在偏遠的地區。然後我現在才發現馬尾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了一點,卻是我所熱愛的一個地方。來到這裡才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一種車叫小黑車。我以為在福州的出行方式都是跟在晉江一模一樣的。打出租可以打摩托。然後發現我錯了,福州的摩托車少之又少。所以一般出行我們都是選擇公交或者直接計程車。不過,我比較喜歡坐小黑車。因為那小黑車上那一小段路程,你會遇到非常多的人,也許一不小心,你就在車上,只是要一個新的朋友。
來到福州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馬尾的沿山市場。雖然這個地方小而偏僻。但這僅僅是對於我們這些學生來說,給我們出行需要公交,到達福州市區必須要一個多小時。然後都有車的人就極其的方便。這個市場雖然小,但是擁有的東西應有盡有。這是我來到福州,第一個去的地方。也是我最經常去的一個地方。
雖然總有清風拂過心靈,但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以前,在家鄉的時候我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因為那是你的家鄉,所以你可以那裡無所顧忌,因為那是你的家鄉,所以你覺得他可以包容你的一切,所以你不斷的犯錯。但是當你脫離了以後,才發現其實你什麼都不會。所以我現在非常相信一句話,一個城市真的可以洗滌一個人的靈魂。就是這城市讓我確定了我以後的目標,我也熱愛我的家鄉,但我也熱愛福州,它讓我的心靈得到覺悟,讓我知道自己所想的所要的所愛的到底是什麼。
我會好好珍惜在福州的日子,因為也許等我離開這座城市以後。再也不會回來了,但是我依然會想念會留戀,福州這座城市。


在福州讀大學已有兩年的人來此怒答~~~
作為一個福建人,對於自己的省會自然也有一番了解,我也就以一個非福州人的福建人身份來回答下

首先,來看一下福建省對於福州的城市定位:

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

好了,接下來就以此對福州來做一個較為深入的評價。

福州作為福建的政治、文化中心,那也不能要求它的經濟發展能力同廈門相比,廈門它畢竟是80年代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城市,國家自然投了大把大把的錢在裡面。因此,福州的經濟實力一直落後於廈門,在省內屈居第二第三的位置。(數據來源於《福建統計年鑒》)

但是,總體來說,福州這座城市整體的發展我這位外地人還是覺得挺滿意的。論公共交通,福州的公交車系統還是很便捷的,有的人或許會覺得福州的公交過於陳舊,可是你們要注意,福州的公交系統發展得較早,所以公交車陳舊那也不足為奇了。另外,福州基本上也做到了三環之內大多數道路都有2路公交車經過,這對於市民的出行都是極大的便利,而且在價格上,福州公交大多都是1元錢!許多路程為10多公里的公交車坐下來也只要1元錢,在一些三線城市,這一般都要2-4元吧?再來說下道路交通,早晚高峰時期的交通擁堵問題一直是許多大中城市的老大難問題,這我就不說啥了......此外福州近年來由於修地鐵,茶亭跟南二環本來不該堵車的地方也變得擁堵了起來.....希望地鐵修完後交通能有些改善吧。還有,閩江跟烏龍江兩條河流穿城而過,為了兩岸經濟協調發展,橋隧建設自然少不了了,可是有一點不足的是,閩江跟烏龍江上面的橋多了去了,可是比較重要的幾座橋,例如:洪山橋、金山大橋、洪塘大橋,這些橋樑在高峰期那可是堵了個死啊!!!!而且只設立了雙向4車道......汗~~~我知道這些橋是因為建設得早所以橋面小,但是沒做好長期規劃這個錯誤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逃脫吐槽的!!!! 再說下,橋樑建的太多,也會影響景觀,閩江跟烏龍江上已經有十幾座橋了,福州為啥不建幾條過江隧道呢?最後說下鐵路,福州作為二線省會,自然會有較為發達的交通,杭福深高鐵、合福高鐵、向莆鐵路建成之後,福州的交通可謂上了一個台階,無論是對於福州當地人,還是對於福建全省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不管怎麼說,福州的交通還是中規中矩的,道路並不像廈門那樣小,也不會像北京,高架橋啥的建了一堆,確依舊堵車……福州的歷史也不能說短了,足足有2200年的城市歷史,可惜的是很多古建築都為了「建設新中國」拆了.......現在存活的也就烏塔、白塔、羅星塔、華林寺幾個了......(有人說三坊七巷,其實這裡面TM有六七成都是後來新建的,根本就不算文物好嗎)論文物保護,福州跟北京、麗江、紹興這些城市差遠了!!!哎,可憐的福建啊,就是不懂得保護文物。可憐的福州啊,你可是響噹噹的福建省文化中心啊,「福建」的「福」指的就是「福州」啊!!!就不能多留幾處文物嗎?

再來,現代的建築設計也不盡合理,閩江邊上建了一大堆高樓,難道你們就沒有考慮這會影響城市的空氣流通嗎?福州的生活節奏並不像上海那麼快,不溫不火才是福州的節奏,不會讓人擁有太大的生活壓力。跟福州的同學交流過,他們大多也並不願意在外闖蕩,喜歡留在福州。這一點,也說明了福州不大可能像泉州、廈門那樣擁有發達的經濟。也正是這一點,福州生活節奏安逸且平穩,對於渴望穩定的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東街口、旗汛口、西洪路、學生街、中亭街、福新路……這些地方不一定高端大氣上檔次,卻是福州這座城市它獨有的情調。假日里,到越洋圖書城看下書,到萬象城瀟洒一回,到鼓山或森林公園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不亦說乎?

===分割線===
看了其他的回答,大部分都說到了福州的天氣……確實,福州的夏天確實難熬,下個樓吃個飯回來都熱了個死,到了冬天,天氣又變得又濕又冷……其實不只是福州,整個福建都是這樣好嗎=_====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對福州的評價,二線城市裡平凡的一座城市,但卻有著獨特味道的一座城市。坊巷深深,韻味悠長,福州,它的魅力不僅僅在三坊七巷,三山兩塔間,也在中亭東街,寶龍萬象之中。對於福州,我還是喜歡它的。


年輕人不太在乎安逸與否,更希望看到一些機會與活力。
這座城市雖說沿海,但又相對閉塞。缺少文化,幾乎沒有好的書店可消遣。
不太喜歡這個城市的管理者,領導換屆導致這個城市的建設毫無連貫性,而在各自任期內又只會發展毫無個性的城市,像當下各二線城市一樣不切實際的勾勒虛無的大概念。
不否認有好的環境,但因此失去的太多。
這座城市適合養老,不適合打拚。
當然,家鄉只准自己黑不準別人黑。


虎糾人怒答!現在在杭州工作。差不多半年回去一次的我對家鄉美食魂牽夢繞啊!!!!現在倍兒想念鍋邊,以及海蠣餅!!!(原諒我就這點出息::&>_&<:: )還有就是我在杭州上大學就沒見到幾個虎糾老鄉....他們都不願意粗來....手機碼字,先寫到這兒。

在虎糾生活了20年沒離開過福建省

福州真的是一個很美很適合生活的地方
甜口的菜雖然外地人吃不慣但是真的特別適合本地的氣候 甜可祛濕 福州作為春天一摸全是水的地方 大抵只有甜可以緩解了吧

這個天能想像看著的時候有多美


推薦閱讀:

為什麼陳奕迅的演唱會在福州不是很受歡迎?
福州市區在建的29公里「地下長城」,到底有何神通?
有沒有什麼古詩是有關福州的?

TAG:城市生活 | 城市 | 文化 | 經濟 | 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