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約翰·列儂(John Lennon)?

今日是他忌日


別了約翰·列儂36年

視頻封面John Lennon - God - 騰訊視頻視頻

36年前的今天,1980年12月8日,約翰·列儂遇刺身亡,年僅40歲。12月14日,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為他靜默十分鐘。有三萬人在他的家鄉英國利物浦,二十二萬人在他離開這個世界的地方美國紐約中央公園聚集,紐約市的所有廣播電台也在那十分鐘停止了一切播音,懷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和社會活動家。

人們舉著標語,持著蠟燭,在那個肅殺冰冷的冬天默默流淚,為這位一直主張愛與和平的嬉皮士圖騰倒在暴力的槍支下而痛徹心扉。回首七十年代經歷過的社會撕裂,信仰崩塌;美好的願望遭來不解嘲諷甚至謾罵,看到世界沒有變得更好卻走向分裂和未知的困惑和絕望;那痛心而又無奈的無力感和麻木不仁,終化成一聲嘆息。

1968年,馬丁·路德·金遇刺。同年,尼克松當選美國總統,在繼續越戰的同時入侵柬埔寨,引起更大規模的反戰遊行。1970年,尼克松政府在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射殺手無寸鐵的抗議學生,警衛隊向騷亂學生在13秒內射出67發子彈,造成4名學生死亡,9名學生受傷,其中一人終身殘廢。與此同時發生的幾起惡性暴力事件讓倡導和平與愛的嬉皮士運動退潮,那些時代的旗手們紛紛沉默淡出解散,一個激動人心的偉大時代開始慢慢被畫上句點。


1970年12月11日,在樂隊正式宣告解散後,前披頭士成員約翰·列儂發表了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專輯《約翰·列儂與塑料小野樂隊(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與這張搖滾專輯同一天還出版了另一張實驗音樂的姊妹專輯《小野洋子與塑料小野樂隊(Yoko Ono/Plastic Ono Band)》。這兩張專輯由列儂夫婦和著名製作人Phil Spector製作,由John Lennon擔任吉他手和鍵盤手,前披頭士樂隊的隊友Ringo Starr擔任鼓手,披頭士樂隊的好友、Revolver專輯的封面設計者Klaus Voormann擔任貝斯手。專輯的封面是列儂夫婦互相依靠在對方的身上坐在樹蔭之下。

1970年這一年中,披頭士樂隊和成員一共發了6張專輯,共8碟,分別是:3月Ringo Starr的Sentimental Journey;4月Paul McCartney的McCartney;5月The Beatles的Let It Be;9月Ringo Starr的Beaucoups of Blues;11月George Harrison的三碟專輯All Things Must Pass;和12月John Lennon的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約翰·列儂的這張專輯被滾石雜誌評選為「最偉大的500張專輯」的第23位,是他最純粹、最真實的一張專輯,在音樂中他把所有的憤怒、痛恨、懷疑、惆悵、迷失、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日本版把這張專輯的名字譯為「ジョンの魂」,即「約翰之魂」。這張專輯是約翰·列儂最偉大的作品,甚至超過他的第二張專輯《想像(Imagine)》。


專輯中的靈魂之作就是這首名為God的作品,是列儂最為極端的一首歌曲,他找來了Let It Be時期為披頭士伴奏的鍵盤手Billy Preston演奏鋼琴。在經歷了樂隊解散、曾經的兄弟反目成仇,所有的名利變得一文不值;經歷了倡導和平的行為藝術被不理解的和別有用心的人們指責和謾罵;經歷了他的妻子被各種熱愛他和討厭他的人惡毒攻擊;經歷了沉迷宗教尋找去路後,卻發現殘酷的真相和虛偽的假面;經歷了社會動蕩、生靈塗炭,為反戰而集結在一起的人們節節敗退;經歷了政治環境變化,曾為之奮鬥的遺產和果實被顛覆後,他說:「上帝只是人類丈量痛苦的一個概念而已,是的,我再說一遍:上帝只是人類丈量痛苦的一個概念。我不相信魔法;我不相信易經;我不相信聖經;我不相信塔羅牌;我不相信希特勒;我不相信耶穌;我不相信肯尼迪;我不相信釋迦摩尼;我不相信曼特羅;我不相信薄伽梵歌,我不相信瑜伽;我不相信國王;我不相信貓王;我不相信迪倫;我不相信披頭士。我只相信我自己,洋子和我自己,這就是現實。」


The dream is over, what can I say?

The dream is over, yesterday
I was the dreamweaver but now I"m reborn
I was the walrus but now I"m John
And so dear friends you"ll just have to carry on
The dream is over

我們儘力了,真的儘力了,但是失敗了。我想起那個萬里晴空後的第二天,惆悵的秋雨下了一整天,落葉被風雨狠狠地打在地面上,那燦爛的色彩被淚水打濕,路上那些青春而又衰老的緊鎖眉頭的面孔,流淌在臉上的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我在那夜的雨中睡去,伴著傷口迸裂的巨響,聽著隔壁提琴的抽泣,晚安所有未眠的人們。有些人在黑暗中偷笑我們徒勞,暴風雨已經逐漸停息,今年的冬天寒冷而寂寥,而前路依然是那麼漫長。是的,夢結束了,也該醒了。


在痛苦地否定一切之後,我們變成了一座座孤島,被現實所分離。列儂在Isolation里說:我們只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女孩,曾幻想改變整個世界,可是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小鎮,每個人都想搞垮我們。在你們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傷痛後,我不指望你會理解,甚至不怪你們,因為你也只是個普通人,是這場瘋狂的民粹的受害者。我們懼怕孤獨,但也懼怕人群。Isolation這首歌和God一樣,只有簡單的鋼琴貝斯和鼓的伴奏,列儂撕裂在崩潰邊緣的歌喉表達了面對現實和對未知未來的恐懼。


列儂拿起了電吉他,用最簡單的搖滾三大件演奏了Well Well Well。講述了他和洋子坐在田野上,仰望英國的天空卻感到一陣陣愧疚,而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談論革命,討論婦女解放,可是不知道該如何才能成功。好吧,好吧,好吧,就這樣吧。


John、Ringo和Klaus在鋼琴、鼓和貝斯的節奏下演奏了Remember,在歌曲的最後,列儂說不要忘記11月5日!然後歌曲在爆炸聲後戛然而止。11月5日指英國的篝火之夜,也稱Guy Fawkes Night,是1605年Guy Fawkes在議會大廈地下室存放大量炸藥計劃炸死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和眾議員失敗,後來國王把那一天定位篝火之夜,紀念這一次危急存亡的時刻。

在探討政治之外,列儂繼續把矛頭指向宗教。在I Found Out中,列儂炮轟基督教和印度教這兩個他曾經深入了解的宗教。他唱道:我發現,印度教的黑天神什麼都不會給你,只會讓你每天等待天上掉餡餅。在披頭士印度靈修期間,列儂發現了眾人敬仰的印度教大師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這個令人作嘔的發現使他徹底打消了探究印度教的想法。他還唱道:耶穌不會再次從天而降,我看到基督教信仰從追隨基督耶穌變成追隨使徒保羅。他指的是聖經新約開始的四卷福音書是記載基督耶穌的教誨,而後大半變成了使徒保羅——一個非原始耶穌十二個門徒之一,從殘酷迫害基督徒到豁然省悟成為基督教新領袖的人對信徒的指令。基督教新約中對社會倫理的條條框框大部分出自保羅之手,諸如強調男人在社會和家庭的領導地位、離婚的罪惡、同性戀的罪惡等等。使得新約從耶穌的愛人如己,平等博愛變成一套兩千年前古代社會的善惡道德體系。對於追求社會公平正義,倡導平權的列儂而言,宗教只是強行劃分人與人的不同,造成各種衝突隔閡的工具,麻木統治人民的毒品而已。

Working Class Hero,本張專輯的另一首重磅歌曲,列儂繼續批判社會和宗教。在1968年列儂夫婦用裸照做專輯Two Virgins封面遭到打碼和抵制之後,1970年的這首歌是流行音樂史上首次把fucking寫進歌詞,在專輯歌詞本上被打碼和諧的歌曲。列儂用這首歌告訴我們真正的搖滾不需要噪,不需要電吉他電貝司和架子鼓,只需要一個搖滾的靈魂。列儂只用一把木吉他和最淡定的歌喉演繹了這首最屌最搖滾的聖歌。


列儂說:他們在你一出生的時候就讓你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從不給你時間認知自我,直到痛苦早已無法掩飾而你依然渾然不自知。他們在家庭里傷害你,在學校里打擊你,他們憎恨你的聰明卻嘲笑你的愚蠢,直到你徹底變成他媽的瘋子,不得不按著他們制定的規則生存。在他們折磨和恫嚇你二十年之後,就讓你去找一個工作,而此時的你因為恐懼早已無法正常做成任何事情。他們用宗教、電視和性對你洗腦控制,直到你自認為自己很聰明、很自由、意識不到你和他們階級不同,但是本質上你還是他媽的一個草民。是的,你的頭頂還有許多上升空間,如果你想躋身上層階級,你要學會一邊殺人一邊微笑。一個真正的工人階級英雄是什麼樣的,如果你想成為英雄就和我一起干吧!


在這首歌里,列儂的革命領袖精神徹底綻放。我們生活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即使我們有了選票,就代表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主人了嗎?錯!這是他們的世界,我們是他們的資源,他們付給我們錢,我們送給他們世界。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視頻封面《我們身處的謊言世界》 - 騰訊視頻視頻

除了這一切的外部掙扎,列儂最原始的傷痛來自他的家庭和童年,父親的背叛,母親的早逝為列儂一生的憤怒和無助埋下了伏筆了,在Mother中的撕心裂肺地吶喊「媽媽別走!爸爸回家!」,在My Mummy『s Dead中淡淡地憂傷吟唱「我媽媽死了,我永遠無法釋懷。」


在內外的多重重壓下,好在列儂還有愛情。在Look at Me中,他重新用了披頭士白色專輯時期歌曲Julia的編曲,Julia是他母親的名字,然而他在歌中反覆吟唱「Ocean Child」,即洋子,幼年喪母的列儂把親情和愛情都託付在了洋子一個人身上。Love是一首簡潔而又優美的情詩,製作人Phil Spector彈奏了鋼琴,列儂溫柔地唱到「愛就是你,你和我」,羅大佑的《愛的箴言》也許是受到列儂這首的啟發,同樣是一首鋼琴架構淡然悠遠的情詩。

在一切之後,列儂對自己和愛人還有全世界唱了這首Hold On,「堅持住,一切都會好起來,我們終將見到曙光,我們會實現那些看似遙遠的理想,我們終將勝利,所以,堅持住!」

一年後,約翰·列儂創作了那首永遠激勵無數人的理想國國歌Imagine。在世界支離破碎後,他依然堅信:「You may say that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視頻封面Imagine-John Lennon - 騰訊視頻視頻

在MV中,約翰和洋子穿過濃霧瀰漫的幽暗山谷,走進一個潔白的房間。在空曠的房間的角落,約翰坐在一座潔白的鋼琴前,自彈自唱,洋子拉開一扇扇窗帘,光,照射了進來,聖潔無瑕。Leonard Cohen在Anthem中寫道:「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 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裂痕,而正因為這些裂痕,光才可以照射進來,愛才可以把他們填充。愛是宇宙間同行的語言。


列儂夫婦沒有停止戰鬥,接下來他們走上街頭,和廣大人民匯合,繼續為爭取和平而鬥爭。在1972年,尼克松政府對他們下了驅逐令,開始公開迫害列儂夫婦,此時列儂夫婦和美國政府的對抗達到了巔峰。1975年,越南戰爭終於結束,同年約翰和洋子的愛情結晶Sean誕生,恰好和他的父親同一天生日。列儂宣布退出歌壇成為一名全職奶爸。1976年,終於成為了正式的美國公民。


1980年,列儂決定重出江湖。12月8日晚上10:50,從錄音室走出的他決定先回家和兒子道晚安再去吃夜宵,然而卻在他家公寓樓下被一個狂熱歌迷射殺,永遠停在了40歲。

紐約市中央公園在列儂曾經居住的公寓對面的地方開闢了一個小廣場,並且以列儂的故鄉利物浦的一片花園和他後來為之創作的歌曲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命名:Strawberry Fields。在美洲榆樹掩映之下,有一個由來自龐貝的馬賽克組成的黑白相間的圓形地面,圓面中間鑲嵌著「IMAGINE」的字樣。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在這裡停下來小憩一下,或獻花,或拍照留念,或坐下來聽流浪歌手演唱列儂和披頭士的歌曲,來追憶偉大的約翰·列儂。


音樂界為列儂創作了許多首作品緬懷這位偉大的先驅者和導師。他的文字音樂和思想啟迪了無數各行各業的理想主義者,繼續為世界大同奮鬥終生。


小野洋子這樣描述她一輩子的愛人同志:「He was my lover. He was my partner. He was an old soldier who fought with me.」即將84歲的她在2013年的專輯裡唱道「There"s no goodbye between us.」


下面是多年前的一個12月8日,瘋狂熱愛列儂和披頭士的我為他寫的一首矯情的輓歌。其中的「Christian」應該是「Christianity」。


That cold night bullets set you free, free as a bird

After Yoko told you forty years" hard time was over

You always told us to give peace a chance

However peace seldom happened in your life

They hated you cause you are talented

They hurted you cause you are different

They cursed you when you were popular than Christian

They despised you when you married an Asian woman

But you still told them love is all we need

You warned us life is easy with eyes closed

You advised the government to give power to the people

You demonstrated to the mankind to make love not war

Pools of sorrow, we find strength and identity from your lyrics

Wave of joy, we share spirits and happiness in your melody

Thank you for showing me how to be myself fully and fearlessly

Thank you for teaching me how to love with purity and dignity

Now we"ve grown up, should we still believe in your fairy tales

Or should we bow down on our knees to this crazy world

Should we live with your limitless undying love

Or should we let darkness swallow the earth

Has anyone told you, John

You"re too innocent a boy to live on this cruel world

Can you tell me, John

Are we leaving or coming closer to your Nutopian land

I know you perhaps laugh and say

"It"s easy if you try."

How to survive in this unbalanced world

Always keep love and hope on your shoulders

We miss you, Johnny

You are already not the only one

We need you, Johnny

The world would be a better place if you were here

如果你今天還在的話,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會不會變成一個滿頭銀髮但目光依然銳利的智者一般的老爺子呢?如果你今天還在的話,會怎樣評價我們這個瘋狂的世界呢?這一切是不是讓你很失望?前路漫漫啊,有時候我們失去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也許你會笑著說:「你們的挫折比起我們當時遇到的算什麼呢?It"s easy if you try, try harder next time!」


別了,約翰·列儂,36年。


此外,今天還是一場火災的22周年紀念日。


感謝 @詩蔻迪 邀請

==本文同步發佈於微信公眾號 Johnniscography 2016年12月8日==

--下邊是2017年新款的二維碼 也是寫作預告 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qTrWzlfEKgpVrROt92_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感謝邀請
列儂是名符其實的搖滾音樂家,沒有過譽也從沒有人敢低估他。
你可以從多種方面了解他是什麼樣的人,他的一生充滿了矛盾碰撞的傳奇色彩。你可以說他是音樂天才,留下了無數的經典歌曲;也可以說他是狂妄自大的人,竟敢說出【披頭士要比耶穌流行的話】。你可以認為他是個對愛情認真的人,深愛著Yoko;也可以罵他拋棄了結髮之妻,是個不負責任的丈夫。你可以把他封為披頭士的創始人,沒有他就沒有披頭士的今天;也可以埋怨他在最後的時刻沒有極力拯救披頭士的解散。
列儂的嗓音充滿了挑釁,很不羈,不經修飾,只有天才才會這樣唱歌。他的作曲技術爐火純青,風格多變,可以寫出甜蜜的【Oh Yoko!】,也可以寫出抨擊性的【I don"t wanna be a soldier mama I don"t wanna die】;可以寫出清新的【Woman】,也可以寫出迷幻的【Strawberry field Forever】;可以撕心裂肺地呼喚【Mother】,也可以如聖人般帶我們一起【Imagine】。
提到列儂人們往往不自禁地同他和PauL放在一起比較。在初聽披頭士的時候,我更喜歡Paul,隨著慢慢對披頭士的了解,我發現我越來越喜歡列儂。這不光是一種喜愛,更是一種敬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列儂正是這樣的音樂英雄。他用音樂表達他想說的一切,他從不悲觀厭世,他是個幽默風趣的人。他不會給你壓抑的感覺,他就像個孩子一樣。他的一生都是音樂的,我敬仰這樣的人。
在列儂的紀錄片中有這樣的一幕:有兩個流浪漢一直徘徊在列儂的家門口,列儂開門讓他們進屋,給了他們麵包和水。
這就是列儂。


謝 @文青1968 邀,我記得 @Johnny Zhu 提到自己聽歌的過程,說列儂算是自己的第一個偶像,引路人一樣,後來便是迪倫(大意如此,記錯了請原諒)。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就我個人來說,我很慶幸領我入門的那個人是約翰·列儂。

當然,如果人們在看到其社會影響和時代效應,欣賞其個人思考與人生態度的同時,能回到列儂的音樂本身,我會感到更加慶幸。

仔細想,大家所讚美的列儂的品質,他所有理想主義者的一面,都不是完美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列儂當然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思想的歌手,很可能是所有搖滾藝術家中最有獨立思想的,但他的社會活動談不上完全成功,家庭問題也處理得一團糟。這麼看來,音樂之外的列儂絕非完美,甚至可能是令部分人討厭的角色,但我依然喜歡這樣的列儂,因為他真實,對於一個想引領潮流並成功做到的公眾人物,這是十分難得的。

然而,如果只看音樂之外的列儂,他可以作為一個理想化的符號化英雄,但這遠遠不夠。

列儂音樂上的成就其實無數人都說過,我最為敬佩兩點:跨度之廣與受眾接受面的最大化調和、個人風格化嘗試與商業利益的最大化調和。多說不如多聽,單飛專輯裡推薦《Walls and Bridges》和《Mind Games》對比聽,再把這兩張和之前的《Imagine》和《Plastic Ono Band》對比 ,相信能得出答案。

其實從收到邀請到現在也醞釀了幾天了,也想了想該怎麼回答,但還是寫了一堆不知所云的話,到最後還是覺得一點重點都沒說到。突然想到那句歌詞

And if I say I really knew you well
What would your answer be?
If you were here today

這樣的友誼是多麼真實,深交如此仍怕不能真正了解。
同時,能讓一個人在平靜中深沉思念的人想必是真正偉大的。


他的主義和死,讓人狂熱、爭議或不屑,而那其實恰恰掩蓋了他在音樂創作上是驚世天賦。


最近讀了他的一本畫冊,我覺得他是個心性單純的人。

活在Imagine里的約翰·列儂 -- 列儂和他的畫

列儂同我這個在世界上1/n的普通人之間,唯一的連接點就是音樂,那些由道聽途說拼湊成的列儂野史也無法改變我對他音樂及藝術水準的評判。


你關注什麼,什麼就會滋養你,偶然間讀到一本關於他的畫冊,頗有意思。

小野洋子在《約翰 列儂藝術作品集》(JOHN LENNON The Collected Artwork) 的序里說:「約翰首先是個畫家。他迷上音樂時已經高中畢業了,正在利物浦藝術學院學習。」

米開朗基羅說過:「藝術家用腦,而不是用手去畫。」

列儂的畫從少年到成年,簡單的線條,能看出他在不同時期的變化。

1. 童年的畫作

1952,羅賓漢


這張畫作,乍一看,是不是很親切和眼熟?像任何一個鄰座的男孩,又或者是自己,隨便扯一張練習本的紙,憑自己的想像,畫出來的打仗圖。此時的列儂還是個懵懂清純,同咪咪姨媽住一起的孩子。 這個情節出自於小說《艾凡赫》, 是英國歷史小說家和詩人司各特最出名的作品,也是其描寫中世紀生活的歷史小說中最優秀的一部。

童年的列儂,富有想像力,小說里只有文字的描寫,他轉換成了圖像,卻也很有情節代入感。

1952,艾凡赫


2. 自畫像

1968,9幅自畫像


列儂給自己畫過很多自畫像,有記敘自己生活的,有記錄自己各種表情的,也有加入幽默和狂想主義的自我創作。他的一些畫作中帶有哲學的思考。他的畫里也有象徵的意義。畫是列儂思想的折射。

通常畫自己的人,可以置身於第三者的視角來觀察用畫記述下來的自己,他用畫觀照自己的內心,同時也作為一個跳出自己的局外人來觀照「他」這個人。

下圖命名為小鋼琴,畫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JL,78 In which the spirit move」(靈魂在其中流動),這幅畫非常有意思,記敘了列儂的工作場景及他的狀態,他滿臉陶醉在音樂之中,雙眼微閉,幾乎可以想像他彈琴時候的姿勢,人向前傾,臉隨著流出的美妙樂符偏向一邊,鋼琴上的花瓶里的花是流淌而過的音符,音樂彷彿可以穿透一切介質,自由徜徉在任意的空間里沒有隔閡,音樂就是列儂的靈魂,靈魂在任意的空間中流動穿梭。

1978,小鋼琴

Why me 和 Why not,把這兩張圖放在一起看,哲學式的提問以及反問句式的回答,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是?兩張圖,是兩個場景下,不同狀態的列儂。

1978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是

站立著的Why me,聳肩自問,是站在舞台上面對眾人追捧時候的自問嗎?是各種名利湧來時候的迷茫嗎?是迅速走紅後的自省嗎?

坐在沙發里的Why not, 翹著二郎腿,貓趴在單人沙發扶手的一側,這是一種頗為鬆弛的狀態,扎著小辮兒的列儂直視前方,眼珠子睜得圓圓的,比之前那張眯起來不知道看向哪裡的要自信得多。

3. 列儂的感情生活
列儂和洋子是1966年相遇的,在此之前,正值披頭士鼎盛時期,列儂出版了好幾本帶著插圖和文字的小冊子,非常受歡迎,畫風單純,富有孩童般的天真與趣味。

1964年,魔鳥

下圖,1964年創作的飛翔的女孩,畫面帶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自由」二字,此時的列儂不受任何約束,自由自在的。這張圖與其說是一個女孩,不如說是列儂他自己,留著長發,帶著眼鏡的列儂飛翔在空中。

1964,飛翔的女孩

遇到小野洋子後,列儂的畫多數都是他和小野洋子的各種日常。列儂戀愛了,墜入了情網,沉甸甸的。畫里全是他們倆。

這是張要命的照片,從屬般地如嬰兒一樣依靠著小野洋子,這兩個人相生相剋般地糾纏到列儂的死亡,列儂的畫里,我看到了這個女人的強勢和罌粟般的氣息。兩個藝術家的碰撞開始總是火花四濺的。而平淡,反覆的婚姻生活也難以讓這兩個人當中的任何一個磨掉自己的稜角,藝術家的角磨掉了,就沒辦法藝術了。

1969,一號口袋

1973-1974,列儂和洋子分居。這段時間沒找到他的什麼畫。

1975年,他回到了紐約,他和洋子的兒子Sean出生,他開始渴望一種安定的生活。他開始「回到地面」,重新審視自己,想像的翅膀已經隱去,實際的生活映射在他的畫中。

列儂和洋子各自都在前一段婚姻里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列儂和前妻的兒子Julian,洋子和前夫的女兒京子。

兩個個性強烈的藝術家在孕育了一個屬於他倆的結晶後,開始變得平和,這個孩子為這個三人之家帶來一個相對穩固的結構和生活場景。

跟著洋子去過日本學習水墨畫的列儂,開始用毛筆蘸著墨汁作畫,但原本的線條和個人風格並沒有什麼改變。

1977,家人陪伴下打電話

1977年,和平家庭

這張圖片,掃描好,我故意沒把它調轉位置,留著頁碼作為參照,固執地認為更符合列儂想表達的意境。

1979,他試圖面對現實


1977年的列儂,很平和,他的畫又出現了以前那些可愛的童真。這一年裡,他有不少非常溫情的畫作,讓人看了心靈溫暖。

1977年,音樂家

1979年,列儂離死亡還有一年。列儂的畫里又開始出現了,猶豫,低落和暗示。

1979年,對不起

1979,過一天算一天

無眠夜的線條很亂,就像雜亂無章的思緒。

1979,無眠夜

他的歌,讓很多人耳熟能詳。
他的畫讓人看到一個感性,純真,簡單的他。
他的私事,都隨風去吧。

借他的美好的線條,聽他的音樂,緬懷他,豐富自己。

* 本文列儂的畫作均出自《約翰 列儂藝術作品集》


聽《imagine》的感受簡直就是在聽神的音樂,都無法想像是什麼樣的胸懷格局與人生境界才能寫出唱出這麼美的歌曲,無論在何時聽到這首歌都會讓人靜下心去陶醉。
絕大多數歌曲在旋律與歌詞上獲得稱讚,而《imagine》則早就是超脫他們的存在,能寫出唱出這首歌的就是列儂。
披頭士無法承載列儂的理想與思想,其實一直都有說保羅和約翰孰優孰劣,保羅是才華橫溢的音樂匠人,列儂則是音樂的思想者。


列儂是十分被低估的歌手,不僅僅音樂被人低估,貢獻也讓人低估.列儂的音樂有兩點偉大,第一是讓原本屬於黑人的搖滾音樂被白人接受,這點請見beatles時期的專輯,第二是能用簡單的旋律譜寫出imagine一樣的聖歌,了不起。
列儂已經是一種自由的象徵,老狼的麥克里唱過:你總是穿著那件列儂的汗衫.對我來說,列儂的影響是他讓我有了私人的價值觀:活著不是為了目標,而是體驗。


  • 五歲時,媽媽告訴我,人生的關鍵在於快樂。上學後,人們問我長大了要做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說,我理解錯了題目,我說,他們理解錯了人生。
  • 別仇恨你不了解的東西。

列儂的這兩句話一直銘記在心。


其實我非常喜歡他的音樂,可以一整張專一整張專地聽下來,他在音樂上是個天才,他的音樂沒有人敢妄加評論
可我就是不喜歡他這個人。
自大,狂妄,尤其是對自己家室的疏離,而這就是我更喜歡保羅的原因,列儂的兒子julian甚至說過更希望保羅是自己父親這樣的話,而hey jude也是保羅為他而寫。
而列儂和yoko兩個人都是瘋子(非貶義),我也不喜歡他們just sex的言論,偉大的藝術家有許多憤世嫉俗的,迪倫也曾經很瘋狂,柯本也一樣,但他們心中有愛人有關心的隊員更有家人,但列儂的眼裡只有yoko,容不下其他任何一個人


他腦子裡有哲學和不安分的旋律


跟著DOCO君在紀錄片的世界裡,紀念列儂先生

視頻封面發現約翰列儂_電影_高清1080P在線觀看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紀錄片《約翰·列儂的理想世界》

本片以超過240個小時的電影和錄影片段,以及穿插其中的36首經典名曲,講述了約翰·列儂這位搖滾樂壇有史以來最富傳奇色彩的靈魂人物

影片收錄了多段未被公開的私人視頻,捕捉了約翰·列儂這位狂放不羈才華橫溢的天才在生活中的多重側面形象,道出了樂壇巨匠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呼籲著愛與和平的約翰·列儂,他的理想世界永遠屬於音樂

——————

公眾號:DOCO熱紀錄 | ID: docochina

豆瓣 | 愛奇藝 | Bilibili


列儂是一個藝術品,不是一個思想家。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The Beatles,也譯做「甲殼蟲」)成員,搖滾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詩人、社會活動家。1980年12月8日 John在他的公寓門口被槍殺,兇手Mark David Chapman總共開了六槍。後來這名樂迷被警方抓獲並被判終生居住在精神病院里。12月14日下午2點,全球的列儂樂迷集體為他致哀10分鐘,他的意外身亡也使得「Double Fantasy」等唱片在全球的銷量出現飆升。在列儂死後的數年內,他的影響和聲譽與日俱增。直到80年代中期,列儂生前沒有發行的一些曲目陸續面市,他在1972年參加的一次慈善演出的錄像也被很多樂迷進行了收藏。另外,為了紀念列儂,披頭士樂隊的幾位創始成員還於1995年重新錄製了70年代期流行的幾首老歌,這些歌曲後來都作為新歌登上了1996年的排行榜。 跨過2000年,「列儂熱」重新興起。大量有關這位文化偶像的書籍出版,其中比較著名的有Geoffrey Giuliano的《Lennon In America》、Robert Rosen的《Nowhere Man:The Final Days Of John Lennon》、《Lennon Remembers:The Full Rolling Stone Interviews From 1970》。可以說列儂和他的披頭士樂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並且將繼續影響下去。就連英國的利物浦機場也是用JohnLennon命名,並用上JohnLennon名曲《imagine》中的歌詞「Above us only sky」為標語。


後期列儂的眼睛是我看過的最乾淨的眼睛。


不只是父母的兒子,更是英國的兒子


兩個詞吧
理想主義 愛與和平


白左之神啊,我都差點被他忽悠了


Imagine傳達出來的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anarchist).


推薦閱讀:

有哪些音牆刷得很出色的歌?
後搖中經常出現的噪音牆是如何製造的?用了哪些效果器?具體刷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
Pink Floyd 是否被過譽了?如何理解其偉大?
有哪些颱風獨樹一幟的樂隊?
搖滾屬於流行嗎?兩者的分界線又在哪呢?

TAG:搖滾樂 | 披頭士TheBeatles | 音樂人 | 約翰·列儂JohnLennon | 社會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