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種植推廣起來有哪些難度?
屋頂種植草皮或者瓜果,理論上說可有效應對城市熱島效應,為何卻極其罕見呢?
我最近也在關注這個問題,說話所我了解到的吧:
- 首先,從日本看來,屋頂綠化是政府強推的,政府會根據實施情況給與50%至100%的資金補貼。而且發展了幾十年,相關技術方面已經成熟,所以成本不會太高。但在中國,屋頂綠化並不是政府強推,這樣開發商就不會花這個錢去做,如果要在現有樓房去建,因為缺少綠化意識,住戶也會因為擔心防水層被破壞及樓頂本身的承重而遭到反對。其次政府補貼上,我剛查了09年出台的政策,北京簡化綠化10元/年/平米,花園式綠化20/年/平米,計劃內的100元/年/平米。這種補貼水平對於企業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 從綠化條件來看,需要克服很多困難。拿北京來說(其實拿今年冬天的污染指數來說,北京是最需要推廣的),風大,屋頂不適合種植高大且葉寬的植物。其次冬天不適合植物生長,屋頂綠化在冬天起到的作用幾乎為0。所以在北方推行屋頂綠化對減輕城市污染起到的作用其實不會太大。而且到了冬天,不但沒有經濟效益,還得投錢進去維護。
- 技術條件來說,屋頂綠化所用的土壤需要經過輕量化處理。而且施工時對屋頂隔水層的保護也很重要。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和技術條件。
- 經濟效益。屋頂綠化不但要起到綠化效果,還得有經濟效益。對綠化的投入,如果沒有回報,那除非你是公益組織。目前,基本上屋頂綠化能起到的經濟效益,基本上都是對公眾而言,例如通過植物的調節氣溫作用降低建築物溫度從而達到夏天節能的作用等,但對綠化的投資人的經濟效益幾乎沒有。
總結以上,除非政府大力投入,要不然只靠個人和企業。那很難推行。
不得不承認,屋頂種植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技術,在國外也有很多相對成熟的案例。新加坡就有在屋頂種植蔬果的項目,在美國也有做屋頂草坪的案例。而正如很多美好的技術暢想一樣,這項技術的推廣大致上也受到幾個很現實的問題制約。
其一、需求問題。屋頂花園可以帶來的是綠化面積的增加,但當下我國的城市擴張模式下,並沒有特別缺乏綠地,公園、隔離綠帶、自然保護區雖不能說特別豐富,但也不至於貧瘠;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但國家至少還有對基本農田的保護政策,因而增加綠地或增加耕地不是特別急切的一個需求,而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像新加坡,在屋頂種植蔬果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減少對新鮮蔬果的進口數量,有效的增加新加坡的耕地面積。
其二、技術問題。屋頂種植的對建築而言首先面臨的是屋頂承重的增加,這對屋頂的結構強度的要求更高,如果下雨植被土壤吸飽了水之後就更麻煩了。其次屋頂種植需要屋頂有更高標準的防水處理,更重要的是防腐蝕處理,要知道爬藤類植物對牆體可是有很強的破壞力的。有人可能會說那就無土種植就好了,可無論是空氣傳輸養分還是,還是向根部噴洒營養液都面臨著設備搭建,植被固定的問題,如果算上用土壤種植就還需解決屋頂土壤的流失問題。這些技術問題都解決之後新的綠色建築應該可以破土動工了,可那些老建築要怎麼辦呢?結構陳舊,如何改造讓舊建築符合屋頂種植的技術標準又會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
其三、經濟問題。上述技術問題都解決了,新建築建造還有可能在建造成本降低之後由開發商投資、政府補貼的情況完成這類綠色建築的建造。可老建築的改造仍然是問題,誰掏錢?現階段這本身是沒有經濟利益可圖的項目,完全由政府倡導可以說是工程量浩大。
其四、政策問題。如果要推廣這項技術,鑒於這項技術有很多技術難點,並和建築質量息息相關,有必要用法規對其進行規範,這又將是項目推廣的一個難點。
1、政策和人文環境的允許。如果政策規定屋頂不讓種植,或者說屋頂是公共財物,這樣的話屋頂種植推廣難度會十分的大,要想加速屋頂種植的推廣,這是必要條件之一。
2、配套系統要完善。屋頂是有自身功能和要求的一種物件,在建設的時候就把屋頂種植列為目標,那屋頂的設計製作工藝都會進行相關的改進,以保證屋頂能滿足屋頂種植的需要,這將為屋頂種植提供了適宜的屋頂基礎保證。
3、屋頂種植要有科學的技術支撐。充分利用屋頂資源優勢,種植農作物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項目,在這裡種植農作物有意外的收穫。但是,在屋頂種植農作物必須要注意幾點:一是屋頂防滲漏,這是必須的操作;二是適宜的澆灌系統,在保證防滲漏、保證高產的基礎上做到最大程度的節水;三是栽培基質,種植就需要栽培基質,針對屋頂的承重限制和安全性,栽培基質要輕,同時還要求衛生和支持高產;四是栽培池,在屋頂栽培需要有栽培基質放置和植物生長所需的栽培池,既要保證輕質少載荷,又要耐曬耐用;五是栽培管理技術的集約化,因為屋頂種植的操作人員大多是非專業人士,必需要有大眾化程度高的技術集成,才能使屋頂種植獲得成功。
在技術完善之後,屋頂種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這樣就會引起政府對屋頂種植的重視,一旦政府部門重視了,政策、配套工程都能隨之完善,所以關鍵難點還是在於屋頂種植技術的完善。
做過一段時間屋頂綠化項目,無疾而終。
要解決很多問題,我覺得在當下國內環境下,最主要還是解決就是效益問題,做這個,是個花錢的事兒,卻不能把長期的環境效益轉化成當下經濟效益,這是我們政府都不能狠下決心的事情。技術不是事兒,花錢肯定可以解決。我設想通過出賣屋頂綠化的碳減排效益解決屋頂綠化投資和養護費用,大概會有歐洲工廠來買?
先這樣,手機碼字不方便
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在於普通住戶的行動,對於一個普通住戶而言,在屋頂上種植植物首要解決的還是土質的問題,對於城市的人口呢,有時候這個土都是特別難以獲取的。當我們種植植物的時候,首先選擇的可能是一些根不是很深的,然後是一些果蔬一類的,現在的城市寸土寸金,經常看到路邊種植一些蔬菜,說明很多老人家對種植蔬菜還是挺有熱情地,考慮的不夠全面。
我覺得屋頂種植的推廣之所以有難度,首先是因為我們對屋頂種植的好處和必要性認識不夠,進而造成投入不足,造成難以推廣。
我說的這種屋頂種植,是在建樓的時候就在頂層以上多加一層,這一層只鋪樓板,它和頂層之間四周的牆能不加的可以不加,頂層上該怎麼做防水怎麼做防水。在這層樓板之上四周加
設護欄,貼樓邊可在適當處加一簡易升降設備,上面可建永久性溫室或大棚。在其中可四季生產水果蔬菜。
向這樣設計咋看起來投入都是很大的,但是我們可以算幾筆賬來看看。
(1)可以解決一部分被站地農民的就業,國家每年解決一個人就業要投入多少錢,投入了錢,那個人還未必就能就業。(2)屋頂種植給周圍產生氧氣、降低的環境溫度對環境的貢獻值多少錢,國家每年用於治理環境達到同樣效果需要多少錢。(3)這樣可以節省多少耕地,這些耕地用於保護國家糧食安全有多重要,如果趕上國家徵用土地,國家要付出多少補償款。(4)本地生產了這些蔬菜,就可以減少從外地調菜,是不是可以減少運輸,減少運輸是不是可以節約燃油減少排放,減少運輸是不是又可以減少交通涌堵。
(5)這些初始投入看起來很多,可是和高昂的地價比又算得了什麼,環境好了房價自然上漲,國家只要在批地的時候在地價上對建造這些設施開發商給一些優惠或徵收一些環保建設費再補貼給建造這些設施開發商,我們的空中種植不就解決了嗎?(6)空中種植要做為一項工程來逐步研究逐步推廣,可先以新建小區小規模試點,逐步改進,逐步完善,逐步推廣。
有過樓頂種水稻的新聞吧。可以上網搜一下。目前無土栽培等技術也比較成熟了,屋頂種植技術上肯定有難度,但不是絕對辦不到。
昨天中央2台還播放了聯合國在印度有個資助項目,就是貧窮人家可以申請在房頂種菜,人家養的好好的。所以這個方法還是挺不錯的,目前看來有個重要原因是沒人推廣吧
頂樓的那戶人家會強烈反對
推薦閱讀:
※溫室大棚分哪幾種?不同溫室大棚的構造、特點有哪些?
※袖珍椰子樹 怎麼種?
※請教植物澆水的幾個問題?
※怎麼種貓草?
※自己可以種牛油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