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耕地面積為多少?


謝邀。本來這個數字,可以在百度上查的,但有些歷史演變情況,一些人可能不太清楚,提問者也可能查過一些數據,估計發現有矛盾,才問這一問題。有必要就我所知,在這裡簡單說幾句。

這裡有兩個大的數據:

一個是從前統計部門的數據,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分卷(1993年版)的數據,是9572萬公頃,即14.35億畝;一個是現在國土資源部門公布的數據,是18.25億畝,常說的要死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說的就是這個數據。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年來,城市擴展、企業、公路、鐵路佔地這麼多,為什麼耕地面積不減反而還增加了這麼多呢?雖然近些年來,在耕地總量上實行了「占補平衡」,即佔一畝地耕地,要造一畝耕地來彌補,但實際耕地不是在增加,而是在減少。國土部門公布的數據反映了這一狀況,2005年時,是18.31億畝,現在已經減少了數千萬畝了。

兩大部門的數據,是由不同的統計口徑造成的。

我認為國土部門的數據,更接近實際,現在一般也採用國土部門的數據。國土部門的數據,叫詳查面積數,是國土部門按航拍照片圖斑加實地核查得出的數據。

統計部門從前的數據,是按承包面積、計稅面積、當年土地增減數綜合計算得來的,但這些數據分別的來源,都不準,因為不是實有面積。

以承包面積為例,由於土地肥瘦以及坡地和平地等差異,直接導致的一個結果便是產出不同,比如,在平地上種水稻,畝產1000斤,在坡耕地上,如果是梯田,畝產可能是500斤,如果是玉米,畝產可能是400斤,承包土地時,就按產量折計面積了,而這個面積計算,又和當年稅收農業稅以畝徵收相關。

這種情況,在山區尤其突出。在平地上的,可能是丈量的,在山地上的,則是按產量來折計的,因此,在山區,人們習慣將山地上按產量折計的面積稱為習慣畝。二三畝坡耕地折計為一畝地,是非常見的現象。以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貴州為例,現在國土部門公布的數是6657萬畝,而按《中國地理》上的數據只有2793萬畝,顯然是來自統計部門從前的數據,只佔現在國土部門公布面積的41%。道理就在這裡。

依據上述情況,國土部門的數據,是最接近實有面積的數據,但也難做到精準,比如圖斑反映,由於土地變作他用了,而色澤上未能反映出來等,也會有一定誤差,即使再作實地勘察,也不可能做到每一塊土地都量到量准,但大致上應該還是比較準的。

以上情況和看法,供參考。


根據歷年統計數據,民國時期全國耕地面積14~15億畝,1949年146,822萬畝,1995年142,461萬畝。然而1996年,在首次部分採用遙感測繪、計算機製圖等方法、歷時十三年完成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後卻發現,全國耕地面積一夜之間增加了52,598萬畝!之後2007~2013年全面應用航空、航天遙感、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首次「全國一張圖」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束後的統計結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為203,077萬畝。
  事實上兩次全國土地調查後「新增加」的耕地面積絕大部分是之前未進入統計的耕地因新的技術手段顯露出來而被「發現」進入統計,並不是真正的新增加。綜合兩次全國土地調查的技術成果可以認定:1995年全國耕地真實面積不是14.25億畝,應為22億畝以上!
而造成假象的原因除主觀上的漏報、隱瞞耕地外,還有客觀上的技術原因:土改和公社確定劃分耕地面積時農村90%以上是文盲,偏遠山區的情況更為嚴重,大部分基層幹部連面積計算公式都不會,根本不可能用丈量、製圖的方式來確定面積。再加上土地有肥瘠之分,因此沿用了一種巧妙簡單實用的方法——以產定畝。即如果確定基準田、土畝產為2市石(市擔)即200斤稻穀或包穀,就以此來用各地塊產量來折算成耕地的上報面積:這塊田常年產4市石(市擔)稻穀,那麼就是2畝田,那面坡常年產70市石(市擔)包穀,那麼就是35畝地。因為其巧妙簡單實用,實際上自古以來,包括後來土地下戶時確定承包面積,除壩區好地外,地形複雜的山區一直都是使用的這種方法。
  這種情況實際也就是部分學者提到的「地畝換算」,「中等土地按一畝一分七厘到兩畝甚至更大的比率折成納稅畝。貧瘠等級土地按兩三畝的比率,或者提高到七八畝的比率摺合」。(註:[美]珀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版,第312頁。)
與之類似的還有「以種定畝」,光緒《滁州志》卷2之2《食貨志·土產》就提到滁州州城一帶「田以種計,大率種一斗得田一畝」;而距離不遠的來安縣卻是「每種一石,計田三畝零」,即約每種3.3斗計田1畝。以1斗=0.1石(擔)≈10市斤,和現在每畝2市斤左右的用種量相比,「大率種一斗得田一畝」尚勉強可用耕作方式和種子不同解釋,但每畝用種33市斤就肯定是瞞報耕地面積了。
  參考資料:《中國1961-2009年統計耕地面積_世行數據_新浪財經_新浪網》圖文:中國1961-2009年統計耕地面積
  事實上直到現在,因土地承包證是用農經報表面積(計稅面積)的數據頒發的,所以新舊兩套數據依然同時在使用。所以我們縣的最新農經報表,上報的耕地面積(不是播種面積)數據是全縣97933畝水田,161142畝旱地,合計26萬畝,但國土局地籍年度變更調查上報的耕地總面積為56萬畝。這兩套數據可能要等新的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完成後才會統一。

綜合《國家數據》國家數據和「一調」、「二調」和國土資源公報相關數據分析,建國後真實歷年耕地面積應為:

1949年16億畝以上(當時統計數據為14億畝多),此後以生態惡化和耕地質量下降為代價,大力墾荒,耕地逐年遞增,至90年代達到峰值22億畝以上(「一調」數據為近20億畝),此後每年凈減耕地0.1~0.2億畝,2012年全國耕地面積不到20億畝(「二調」數據為20億畝以上,能穩定利用的耕地面積約18億畝)。1949年至今歷年因城市、道路、工廠等經濟建設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如退耕還林、災毀等)而佔用的耕地累計在10億畝以上。

春過雪消: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春過雪消:地主真的都是壞的嗎?感覺網上很多關於地主的描述都是好的?

春過雪消: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水平和規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麼等級?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

春過雪消:小農經濟(包產到戶)已經到最後的末路,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春過雪消: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過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國?

春過雪消: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國家一個政策或者法律,你會改變什麼?


根據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6年國土資源公報,截至2015年末,全國共有農用地64545.68萬公頃,其中耕地13499.87萬公頃(20.25億畝),園地1432.33萬公頃,林地25299.20萬公頃,牧草地21942.06萬公頃;建設用地3859.33萬公頃,含城鎮村及工礦用地3142.98萬公頃。


根據國土資源部的統計結果,到2016年底,我國耕地面積的精確數字是134921千公頃,摺合20.24億畝。

以前老是有死守十八億畝的說法,前幾年還一直拿18億畝宣傳,公布的是18億畝多一點。但內部土地口早就發現這個18億畝的統計結果出錯了,我老師在數年前給我們上課的時候就說中國耕地沒有18億畝這麼少。以前統計耕地,沒有全面採用遙感測繪,精度有限,得到的結果有誤差,這只是一方面,不會差到兩億畝這麼大的數字。最主要的原因是各級單位故意少報耕地面積,統計到國務院,就少了兩億畝。


以前總說18億畝,摺合120萬平方公里。其實不用死保18億畝紅線。現代化的工業和現代生活大大減少了人對食物熱量的需求。一是更好的保溫設施,夏天的空調,冬天的暖氣,平日喝熱水,穿保暖的羽絨服等弱化了人體熱量的需求。直接減少了食物的消耗,間接減少對耕地的需求。二是工業化生產的各種化纖直接間接替代了棉花,也間接減少耕地的需求。三是海洋捕撈或養殖也間接減少耕地的需求。四是現代人多是工業人口,大多數不再從事重體力勞動。也減少食物損耗,間接減少耕地需求。總之18億畝紅線應該變更為15億,3億用來建設工廠和住宅,增強製造業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另外,工業品出口也可以換取農產品。


這是2011年的世界耕地面積排名前十的數據,現在變化也不多。耕地最多的是美國,前五名依次是美國,印度,俄羅斯,中國,巴西!


用以上所有的專家的數據 打個9折,是可用耕地。
然後再打個7.5折就是實際耕地面積!
可以去各地農業局 要真實資料!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袁隆平的轉基因去鎘水稻取得重大突破?
「六分之一的美國人沒有飽飯吃」是真的嗎?
中國是否需要轉基因食品來解決糧食問題?
袁隆平是否被過譽?
中儲棉山西侯馬棉庫火災,為何又是中儲?為何又是露天垛堆?

TAG:經濟 | 農業 | 中國 | 糧食 | 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