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時學習兩門外語?
英語和德語——英語掌握得一般,因為一些原因,開始學習德語,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不太混呢?
我現在是英語和日語同時學習,跟英語和德語的情況可能有些不足。分享一點自己的想法僅做參考吧。
根據自身的經驗,我感覺一個人同時把兩門外語一同提高是相當有難度但不見得有效率的事情。但是當一門外語達到一定高度之後,保持住這門外語的水平的同時快速提高另一門外語相對好實現一些。
所以,我比較建議一次只攻一門,然後再作平衡調整。
看你問題的描述,你目前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學習德語,如果英語暫時沒有提高的需求,那就可以暫時拋棄英語,專心學習德語。把德語學習到聽說讀寫都在中高級的程度。這個過程中,可能英語會忘記,只要不影響工作,暫時任其忘記。通常非全職從零學習一門語言到中高級,大概需要兩三年左右吧。
當德語學習到一定高度後,回頭重新學習英語。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複習,但同時不要斷絕與德語的接觸,哪怕一周看一篇小文章或者聽一段新聞,保持住已有的水平。經過一兩年,一般兩者就可以達到自由切換了。或許有時候在切換之前需要有意識地在頭腦里扳一下開關,不過通常不影響日常交流。
在那之後開始重新學習英語,停止了主動地日語學習,只靠工作中對日語的使用來維持日語水平。經過一兩年的努力,現在英語和日語都可以開口交流了。但因為最初的英語基礎較弱,所以還是比後學的日語稍遜一點。繼續努力中……
用英語來學德語。
就是說用英文版資料學德語。
我剛開始學西班牙語時是用中文資源,後來我覺得中文資源能提供給我的信息量不夠全面,在一些知識點上的講解不夠細緻。所以我開始使用英文資源。
作為英文專業,我必須非常慚愧地說我語法不夠好。但是在用英文教材學西語時,我不得不搞懂每一個語法名詞,於是直接導致語法水平顯著提高,對於某些知識的理解又深了一些。
作為一個語言學習發燒友,我也來說兩句吧^ ^
本人現在德國留學,專業是對外德語和英語語言文學,而且還在課外自學其他語言。由於接觸的主要是歐洲語言,這裡也主要圍繞歐洲語言展開。我個人的感覺是,要想同時學兩門外語,就要掌握好至少兩門「基礎語言」(德語叫Grundsprache),言外之意就是語言學習者要有繼續學習其他外語的憑藉。一般來說,能作為學習其他外語憑藉的,就是母語和第一外語。我的第一外語是德語(當然,也是上大學以後的事了),目前的水平雖然不敢說達到母語水準,但平常讀書看報、上課聽講、日常生活,語言對我都已經不算是大問題。而德語又是一門相對嚴謹、邏輯性強的語言。比如其讓人詬病的複雜語法,在我看來卻能讓句子和文章結構和其中各詞的關係一目了然。在掌握德語後,再去學習歐洲其他語言,就輕鬆了很多。尤其是語法方面,更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這裡還想說說母語對於學習外語的作用。有很多人認為學習外語時應該忘記母語,要用外語思維去思考。個人覺得這也對也不對。儘管一門語言的精髓只有在完全用它思考時才能體會,但作為non-native-speaker,特別是初學者,沒有母語的幫助,學習外語必定非常吃力,而在此時就嘗試用外語去思考,很可能會陷入理解錯誤的誤區。此外,如果一個人對母語掌握得好,那麼他的視野一定比對母語掌握不好的人要寬闊,這對於學習外語也是個優勢。畢竟別人想不到的,你能想到(遺憾啊,我的母語的確掌握得不是很好,母語修為需要加強)。
目前我同時學習的語言有:德語、英語、法語、拉丁語、芬蘭語;曾經短暫學過又放下的語言有:荷蘭語、義大利語;放下後又想重拾的語言有:俄語。
德語現在是我生活和學術的語言,自然在上面花的時間也最多。不過到了目前已經到了長期積累的階段,因為語法和表達都已經沒什麼問題。現在基本上是每天啃專業書,搞懂各種德國人都未必懂的專業辭彙,此外堅持聽讀新聞、讀小說,以加強聽力和擴大辭彙。不得不說,我和母語者的差距就在於口語中一些小細節和通俗用語不能完全聽懂。
法語是我生活的調劑,不過我對它還是蠻看重的,因為它曾經是歐洲上流社會的通用語,也是承載了許多大文豪的語言。當然,法語的美妙動聽就不用多說了。我的學習方法是聽說以及語法並重:用德國的教材訓練聽說,用從中國帶來的教材啃語法。不過鑒於我學習法語主要是想做學術研究(語言學)和閱讀文獻/小說,而和法國人交流的機會不多,估計還是會在語法上多花點功夫。
法語的發音還是蠻難的,存在著大量的allophones,還有所謂的連誦,而且口語和書面語非常的不一致,單詞存在大量不發音的輔音,建議一定要多聽和跟讀,還有用學習卡片背單詞。至於語法,有了德語(高度屈折)和英語(時態多變)的語法基礎,法語語法不會太難。
學拉丁語是因為它是歐洲學術界非常重要的語言之一,許多歐洲語言中的各種專業辭彙都來自於拉丁語。而且德國人和我說過拉丁語語法非常嚴謹,學完之後,再學歐洲其他語言都不成問題。慚愧的是我的拉丁語還只是入門階段,甚至不會發音(反正是死語,會看比會說重要^ ^)。
出於對北歐的喜愛我選擇了再學學芬蘭語,傳說中有15個格的恐怖語言!其實芬蘭語的發音非常簡單,基本一個字母對應一個發音,而且單詞重音基本都在第一個音節上。至於那15個格則是由於芬蘭語中沒有介詞所致(可以想像把英語的所有介詞放在名詞後面算作一個格試試)。說實話,芬蘭語發音我一小時就學會了。。。其他部分還有待探索!
碼了那麼多字,現在來吐槽一下英語。不得不說,雖然自己學了十多年英語,自問水平還可以,但要達到精通,我感覺比德語難不少。英語儘管屬於日耳曼語族,但它不具備同語族其他語言的許多特徵(比如名詞分詞性、動詞的複雜變位、以及其他各種高度屈折變化等),而英語的辭彙又是個名副其實的大雜燴,受大量湧入的法語、拉丁語辭彙影響,英語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歐洲其他語言所有的通過詞綴造詞和推斷詞義的能力。《語言帝國》一書中曾經指出,英語和歐洲大陸上其他語言都不太相同,反而與漢語比較類似(最後這點本人倒是不太認同)。此外,英語口語和書面語的差別比法語還要大,不藉助音標,即使認得某個單詞也不見得能正確發音。哎,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欣賞英語的,畢竟它的海納百川是其能成為國際語言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堅信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接下來說說自己已經(暫時)放棄的語言:荷蘭語和義大利語。當初學它們的原因都是因為喜歡說它們的人所在的國家,放棄則是因為力不從心,而這兩門語言的確不算太重要(應用範圍不廣)。這裡再多說一句:有了德語和法語基礎,學習荷蘭語和意語很容易。
最後再來吐槽下俄語。曾經因為對俄國歷史感興趣、喜歡俄語歌曲和文學而自學這門語言,可是我始終沒有跨過基礎那道坎---每次看到西里爾字母就頭暈!而且自己寫出來的俄語字母,連自己都不認得!除了發音和一些基本的對話,我的俄語基本是停滯的,後來由於專業課任務繁重不得不放下,轉而學習其他同樣是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不過隨著最近對克里米亞的關注,俄語又回到了我的視線里。唉,我是多麼希望能用俄文讀懂普希金的詩歌,又多麼希望能用俄語嘗一嘗喀秋莎。也許之前的不順只是因為自己太懶惰吧,總有一天我還會撿起俄語的!
吼吼,寫了這麼多,希望對題主有幫助吧!如果想認真學德語的話英語的口語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脫口而出德語單詞德語句子結構什麼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不過還好閱讀聽力都完全不會影響,等德語學好了再把英語撿起來就是了。如果英語要考托福什麼的,強烈建議學德語之前解決掉。
如果你真開始學德語了不久你會發現想和英語混不太可能,雖然同語系。
快下班了,本來想趕緊處理完手頭事趕回家的,不過想想剛好有適合自己的問題,不妨一起分享一下經驗,順便希望能有高人替自己解惑答疑。
-----------看到別人用分割線感覺好專業的感覺自己也用用-----------
我現在在日本公司工作,對,不錯,就是現在!現在!
我用的電腦是日語系統,我們公司就我一個外國人,我跟同事跟同行企業說日語,跟客人有時說日語,有時英語,有時漢語,視情況而定。
我88年的,所以英語是初一開始學,而且是西部小縣城,英語老師會把 to do something 說成 土豆撒么行。但是我現在要感謝李陽,初二偶然開始自學李陽瘋狂英語,作為一個發音只能達到土豆級別的小縣城的青春期少年,你可以想想李陽瘋狂聽英語對我有多大的衝擊,我終於意識到土豆是不對的,應該是土肚。再加上有一個好哥們從小喜歡黑人嘻哈,買了一大堆黑人說唱專輯,整天在我耳邊balabala,最後這個哥們英語甚是了得,我也就沾些光,發音沒有烙下不可磨滅的土豆口音。
後來上了大學,學習日語,此處省略細節,我要下班,我要處理手頭的事兒!!!然後我又出了國,上完本科,又上完了碩士,在日本的大學幾年,日語不用說,英語由於聽有些課的需要,還有研究室一大堆歐美留學生的原因,口語變流利了很多。
後來畢業,現在在京都一家小公司工作。客戶全不是日本人。
直到最近有一天,跟一個日本老頭(房東)討價還價的了很久終於把價錢講下來的時候,老頭問我名字的時候才發現我是中國人。於是,我忽然意識到一件事,原來我的日語已經進步到這樣了*(當然老頭聽力也不太好)。再想想自己的帶初來日本的美國青年們看房的時候一路上聊得不亦樂乎,完全沒有卡殼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說我英語也不錯了。
扯太遠了,對於你的問題,我想說的其實是,你堅持學,堅持練,最好有語言環境,不知不覺中你的語言水平就提高了,兩種語言其實沒有什麼互相影響的,就像你的家鄉話跟普通話的自由切換一樣。
最後,如果有高人路過,我想問問你們,當自己的外語水平遇到瓶頸時,你們是怎麼打破天花板的?
補充:我現在有這種感覺很久了,就是口語可以慢慢變流利,可是我還是不能像日本人一樣自由說俏皮話,瞎胡扯,反而他們說的有些話我還是無法理解。還有,有時設想,要是讓我現在去做正式場合的中日翻譯,我肯定歇菜,雖然我平時可以說比較流利的日語。你們說,要想在上一層樓,應該怎麼辦呢?
唉,又要加班了。
我覺得主要在於哪一門是你的主修語言!
外國語學院的學生有英語系和小語種,大體來說,英語系的學生二外都學得很差而小語種的學生英語甚至退化到高中生不如的水平。結論:投入的時間是學習成果的根本決定因素。
再次,是技能訓練的搭配,也就是說,聽說讀寫兼顧。若是初學的語言,如二外,更要注重語音辭彙語法,紮實基礎。
如果你在短期能投入大量時間,還應該是卓有成效的,外國語學院也有小語種班同學英語非常優秀,各種演講比賽獲獎。關鍵看個人咯。
現在同時學英語和日語。用一本曾經的暢銷書《學習的革命》作答。
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是探討大腦結構與思維的關係,提到的很重要的一句,是:同時學兩種語言不會對學習效率產生影響,因為不同語言起關鍵作用的大腦區域不同,同時學,只要均衡好,會提高學習效率,而非減低。我想用這一年時間驗證一下。
補充下,如何不混淆,就是你盡量分別構建起各自的語言體系。
別把中文夾在兩門外語中間,學日語+英語的話,
就用 英和詞典。(英語日語互譯)
--------------------------------------------------------------------------------
其實掌握了一門外語,再學習另一門的時候會有很大幫助,
尤其是在某些中文解釋基本相同的詞之間的區別的時候,
(一時想不起具體例子了,想起來再追加)
高中突發奇想去學過法語,等到高三的時候就把學過法語全都忘了。但是,現在如果你拿一個法語的單詞給我看我還是會念,或者寫一句話(入門級的程度奧)我還是看得懂。所以,我覺得同時學兩門外語的忘掉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忘,只是暫時沒去想它,回頭看一眼又會回想起來的。
一直認為語言學習是需要一定的語言天賦的,有些人非常擅長語言學習,就比如學生時代那些語文和英語學的非常好的,這類人往往能夠很快學會多門外語,而且還都很精通。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可能都是語言天賦平平,或者沒有什麼天賦,如果想要掌握好兩門甚至多門外語就需要多講究學習方法和多付出努力。我就屬於那種天賦平平的選手,目前在努力學習英語和日語。
其實英語說學習可能不太準確,畢竟學生時代曾經學過好多年,只不過工作了之後都還給老師了,現在屬於重新拾起來。目前英語和日語都有了不錯的進步,就來分享一下學習的心得吧。
根據我的經驗來講,同時學習兩門外語需要有側重點,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同時學會兩種不同的語言。但是,在學習的某個階段來說,也要注重兩門外語的側重點,不能花費同樣的時間和精力,而是側重一門為主一門為輔。可能英語和日語屬於不同的語系語法、拼寫差別很大,還好一些。如果是同一語系的外語沒有側重點的話兩種語言很容易在拼寫、發音和語法上面發生混亂,降低學習效率和積極性。
當然了,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有特殊情況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同時接觸兩門外語,我的建議是最好把時段隔開比如周一到周三學習一門語言,周四到周日學習另一門,這樣也算比較有效的避開兩門語言的相互影響。
再有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要儘可能的多讀文章,條件許可的話,最好出聲的朗讀。即使周圍環境不允許出聲,心理也要默默的想一下每個單詞每條句子的發聲,這樣更有利於語言的學習,也更有利於兩門外語之間的區分。其實語言的學習都是相通的,就像我們小時候學習語文一樣,最開始都是看繪本,再大一些就是讀課文,認生詞,學習生詞也是建立在讀課文的基礎上的,只大量的背單詞不讀文章是非常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兒,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小學的時候不學課文直接就背誦3000個生詞恐怕沒幾個人能學好語文吧。外語的學習其實也該是如此的,只有配合大量的閱讀才能更好的記憶單詞。
說到閱讀,很多人尤其是初學者都有一個困擾,就是除了背過的單詞文章里有些辭彙依舊會不認識同樣也不知道如何發音,不停的翻看字典又會嚴重影響閱讀速度,這時候選擇一個合適的工具就顯得很重要。樓主畢業的比較早我們當年學習外語的時候都要買一個詞典,不認識的單詞就查詞典看釋義和音標、發音。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電子詞典這玩意,查詞快又支持發音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尤其是最近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好的查詞工具——漢王的A30T e典筆,我個人認為這款工具設計的非常合理尤其適合我這種上班黨,它是一種掃描式電子詞典,打開之後對著不認得的單詞掃一下就可以在它的屏幕上看到釋義,也支持真人發音,對學習效率的提升非常的明顯,此外它還支持整句翻譯,在遇到不太確認句子意思的時候掃一下就能看到整個句子的意思了,好像還有單詞本什麼的這個還沒用過,我還是習慣寫寫畫畫的。
根據我的經驗,大概就說這麼多吧,畢竟我也還在努力的學習中,以後有了什麼心得再進一步補充。
兩種外語一起學基本上是可以互相促進的,我是英語和瑞典語一起,瑞典語和德語很近,應該屬於一個語系.建議你先看看漏屋老師的書-找對外語學習的第一本書, 然後再開始學,磨刀不誤砍柴工.
不請自來,在知乎第一次認真答題。
在歐洲留學,按照歐洲的語言標準,英語C1,德語B1,意語A2/B1。不小心和好多學語言的人混在一起。
在這邊學習主要使用英語,期間也在學習德語。英語較好,德語較弱。
英語和德語其實是兩個蠻衝突的語言。他們兩個都屬於日耳曼語族,而且英語語法有些地方跟德語相似。個人感覺英語是簡化版的德語(沒有查過相關文獻),因為沒有性數格這些讓無數德語學習者抓狂的語法。此外英語從拉丁語系(西語和意語為例)和日耳曼語系(德語為例)借用了許多辭彙,因此辭彙上的相似處也會給同時學習這兩種語言帶來困難。曾經聽過一種說法,德語和英語同時學習時肯定有一個要變弱的,而身邊的多語言學習者也證明了這一點:有一個朋友母語為義大利語,同時學習西班牙語、德語和英語,三種外語水平都在B2-C2,日常英語交流,德語交流較弱;另一個朋友母語義大利語,同時學習日語、德語和英語,水平未知(估計在B2以上),日常德語交流,英語較弱。
身邊德語說得好的,不論母語為何,都會在說英語的時候卡住或者用德語的語法(最明顯的是語序)說英語。
義大利語屬於拉丁語系,基於不是題主問題的重點,就不贅述了。
考慮到工作可能還會要用英語,可以等到德語的水平穩定後(仍以C1為線),再轉攻英語。
除了口語,其他的是不會混淆的,樓主如果不是留學德國,還是以英語為主吧。
現大三狗。原本在學英語的,然後到大學就是西語專業,加上韓語,就是三門,後來果斷把英語先放棄了。哈哈·~就是這麼任性。。按我來說,別說兩門,只要你對語言有興趣,三門應該是沒問題。當然也是要有人教你比較好。不過這樣學一定會只有一門成為你的常說語言。否則,初期容易語言混亂~就是一句話用哪個語言說方便你就會想到哪種語言~如果是德語跟英語其實會比較容易~最好的方法就是比較來學,這樣不會導致兩種語言之間有轉換的困難~最後說一句,方法不重要,態度才是王道。即使是英語和德語每天學兩句和兩個語法點都足夠了~加油~懷挺~animo~
我是英語專業的,自問英語還可以。但是因為特別想做中東研究,就自學波斯語。能讀能寫,但是聽和說並沒有提高。最近開始練習波斯口語,好在是大四,基本沒課。估計是要放下英語相當長一段時間,集中火力學波斯語了,否則無法快速提高
自己個人經驗,英文跟日語是多少有些影響的。
高三學的韓語,一個月,到現在有10年了,發音居然一直記得,只是沒背過多少單詞,辭彙量有限,所以還是覺得辭彙量是基礎。
留個印記,今天開始同時學法語和西語。
以前本科時拿起又放下的語言有:法語、德語、俄語(這個是完整學了一個學期的),因為太忙。
我也很擔心同時學兩種會混淆,特別還是相近的,而不是法語跟日語跟希伯來語之類相去甚遠的。
試試吧。
我跟樓主有點類似吧,學生時代一直學的英語,口語什麼的還算流利,但也沒有很好那種。大學學了一年日語然後一直沒碰了,最近重新學日語,一個半月看完了初級上冊,閱讀覺得還好,但想說些什麼的時候腦中拚命飆英文,硬是說不出日文,好痛苦,但又不想丟開英文,內心很掙扎,不知到怎麼分配好,有沒有兩全的方法
推薦閱讀:
※中國德語最好的是哪個老師?
※會德語的人看《元首的憤怒》空耳版是什麼感覺?
※作為一個德語專業的學生,怎樣回應親人朋友"說兩句德語"的要求才比較好?
※關於自學德語的教材(第三外語)有何推薦?
※學德語之後你染上了什麼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