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投資方法是什麼?雷軍做了哪些投資,和對方是什麼關係?

雷軍從2005年開始嘗試,2007年正式成為天使投資人,之前他曾說在金山軟體的10多年時間裡犯過各種各樣的錯誤,從他寫的文章看,又基本是常識性的判斷居多,從他的很多投資案例來看,雷軍做天使投資取得成功似乎並沒有憑藉什麼獨特資源,那他的投資方法是否有人進行過比較好總結,或者他自己有比較真實的總結?


1. 非熟不投。

所謂熟,是兩個標準。

一是在自己的一度和二度空間之內。

二是認為此人非常靠譜。

雷總選創業者的標準還是很苛刻的,陳年、俞永福、邊江等人都認識了很久,而且都是質量不錯的創業者。附帶說一句,創新工場也願意投資陳年這樣的創業者,但比他差一些的我們也願意投。呵呵。

2. 長期合作。

離開卓越後,雷軍投資陳年,並非一上來就成功,我有網並不成功,中間陳年也想轉型做視頻,最後才轉到 Vancl。

李學凌做狗狗、做 rss reader、做多玩,也是最後才做出 YY 來。

雷總跟我說過,他投陳年時就說好,未來四年你成功失敗我都投資。幸虧如此,否則失敗兩次就認輸,就沒 Vancl 了。

3. 把自己定義成朋友,別定義為投資者。

雷總說的一句話很好:認為自己是對方的投資者,就很容易有功利之心,定義成朋友,幫忙就輕鬆很多,計較的就少。

作為業內著名的活雷鋒,他參與每家公司的程度的確是很深的,如果沒有一個好心態,做不到。

其他的,如行業選擇,我覺得倒不那麼重要。


雷軍的投資理念:1、熟悉並看好的行業 2、了解並認可的人。這不是什麼秘密。

雷軍對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遊戲均比較看好,他曾經投資過UC瀏覽器、凡客、多玩,以及現在風生水起的小米科技等等。但是,同時也需注意的是他與這些創業公司的領導人的非同一般的關係。

我本人是UC的,我僅以雷軍與UC的故事,證明以上的觀點。

  • 熟悉並看好的行業。雷軍已經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的觀點,UC瀏覽器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佔據著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非常契合雷軍對移動互聯網的憧憬和認知。
  • 了解並認可的人。記得UC兩位創始人何小鵬、梁捷在創業之初彈盡糧絕之時,找到聯想投資。當時負責投資項目的負責人聯想投資副總裁俞永福也對UC非常看好,遺憾的是,最後的投資結果以一票之差沒能成功。俞永福後來找到雷軍,期望雷軍能以個人的名義投資UC。當時雷軍就對俞永福說:你去UC,我就投。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俞永福成了UC的CEO。雷軍也已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了400萬元給UC,拯救了UC。

我相信,關於雷軍和其他創業公司領導人之間也有一些小故事,但核心仍然是以上談到的兩點。至於最準確的答案,恐怕還是得雷軍本人才能給出。

另外,補充一下,在投資領域,令人稱道的還有馬克安德森以及其投資團隊。他投資或者他團隊投資了包括:Twitter、Digg、Foursquare、Zynga、Skype。當然他不是完全類似於雷軍一樣的天使投資人身份,注意這一點有所區別。


以下《雷軍的投資、創業觀》來自前金山技術總監、WPS Office 2005 首席架構師許式偉 2010 年 8 月份的總結:

  1. 人慾即天欲。理清楚股權結構。
  2. 只投資一個人。一個企業必須有一個人說了算。
  3. 保持精英團隊。初始團隊每個人都是關鍵。嚴格把控加入的關口。
  4. 投資熟人、投資熟悉的領域。
  5. 我做的是戰略投資,不只是投錢,也提供資源。
  6. 少就是多。一個企業做的事情越少越專越好。
  7. 我不急著要你考慮賺錢,我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考慮給誰交待。滿足用戶需求,讓更多人離不開你,才是你們第一目標。
  8. 投資做的是誠信。吃虧就是佔便宜。如果你總想著占人家便宜,下次誰還找你投資?
  9. 我要投Google、Apple的1%,那也賺了。我做的就是那1%。
  10. 我認為新一波的創業潮已經來臨。這撥創業公司的特點在於:快速佔領、顛覆傳統。
  11. 我做的事情都是顛覆。讓行業重新洗牌。

Via:http://xushiwei.com/leijun-viewpoint


請閱讀 雷軍 自己寫的文章吧。
評估創業項目的十大標準 (2008-10-29 09:15:34)
轉載
標籤: 天使投資 風險投資 創業 雷軍 it分類: 天使投資
過去,我曾簡單介紹過我選擇項目的四個必備條件,就是「大方向很好,小方向被驗證,團隊出色,投資回報率高」。關於大方向,主要是看這個方向五到十年是否長期看好。每個投資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目前我最看好的方向是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當然,我也還願意學習研究一些新的方向。關於投資回報的問題,早期風險投資成功項目回報的目標是十倍的收益,天使投資比早期風險投資進入要早,風險更高,所以,天使投資要求的回報會更高。這樣,投資的關鍵問題主要在於具體方向和團隊。
在我看來,團隊和方向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如果創業者能力不足,再好的方向和機遇也很難把握;如果創業者能力非常出色,但做得方向不對,難成大器。具體如何評估一個創業項目,我總結了十條標準供大家參考。

一、團隊(投資就是投人,人是最關鍵的因素。在商業社會裡,人最重要的基礎素質是誠信,沒有誠信的人,是不會有人投資的。)
1) 能洞察用戶需求,對市場極其敏感
2) 志存高遠並腳踏實地
3) 最好是兩三個優勢互補的人一起創業
4) 一定要有技術過硬、並能帶隊伍的技術帶頭人(互聯網項目)
5) 低成本情況下的快速擴張能力
6) 履歷漂亮的人優先,比如有創業成功經驗的人等會加分

二、方向(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
7) 做最肥的市場,選擇自己能做的最大的市場。只有大市場才能造就大企業,小池子養不了大魚。方向有偏差的話,會浪費寶貴的創業資源。
8) 選擇正確的時間點。市場基本成熟了,企業也已有雛形,引入天使投資後,業務會得到爆炸性增長
9) 專註、專註再專註。最好只做一件事情,這樣能把事情做到極致!
10) 業務在小規模下被驗證,有機會在某個垂直市場做到數一數二的位置。

大家可能覺得上面的條件非常苛刻,難道不具備這些條件就不能成功嗎?當然不是,這些條件並非完全必須,但具備這些條件的創業團隊成功的把握會更大。尤其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隨著全球金融風暴席捲全球,風險投資家對於項目的審查標準也會變得更為嚴格,滿足的條件越多越好。如果這十條全部滿足的創業項目,就是投資人眼裡完美的項目,會很容易拿到投資。

這兩三年來,我就是運用這十大標準選擇了一些項目,比如VANCL凡客誠品, UCWEB優視動景, Lakala拉卡啦, duowan多玩等。這些企業在我投資的時候,要麼只有十來人,要麼還只是一個idea,只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每一家都完成了兩輪以上的機構融資,目前都有200人以上的規模。今天來說,這些項目的表現都是非常不錯的,這一切都和創業者的能力、創業方向密不可分。

最後,我很願意分享尋求投資最重要的一個技巧:熟人介紹更易成功。創業者的誠信是投資的前提,無論花多長時間和創業者溝通,都很難一下子建立彼此足夠的信任。天使投資人由於是個人行為,投資前沒有能力做足夠的盡職調查,投資後基本不參與管理,這樣對誠信的要求就更高了。熟人的介紹,相當於是對創業者誠信的背書。盲目寄送項目書,得到投資的難度會高很多。


知道雷總採取一種方法,案例是UC瀏覽器:

當時UCWeb的前身UCFLY主營業務還是給中移動做郵箱系統,剛剛拿下移動一個大概1500萬元的單子,可以夠幾個兄弟吃3、4年,與此同時,團隊的互聯網夢想還沒有泯滅,已經在做一個手機瀏覽器,但因為資金所限,十幾個人的團隊,只有兩個人在做瀏覽器。雷軍和把UC介紹給他的俞永福商議決定,由俞永福出任UCWeb的CEO(解決團隊問題),雷軍給公司投400萬人民幣(解決資金問題,其中200萬來自雷軍個人),但條件是公司要把給運營商的項目外包業務放棄,最後大概是以1000來萬的價格出售給當時的競爭對手了。這樣才有了5年後我們看到優視科技。

總結,看好未來會火的大方向,找在這個方向探索,但資金或團隊有短板(很有可能靠傳統企業服務業務生存的小公司),以專註做用戶級市場的產品為條件給予其投資,配以有一定品牌的職業經理人。在中國的中小企業里,像當年UCFLY的公司大量存在。
(事實部分或有不同人的不同角度的說法,大家本著分享經驗的初衷看,如果覺得有誤差,可以提示回答者,望海涵!)


看對大方向是最重要的,中間過程企業可以犯無數戰術性的錯誤而不會影響其最終目的地。而看對大方向很簡單,只需要常識性的判斷就可以了。比如,電商,可以省去大量的中間商環節(當然,中國國情不可能全部省去),就是社會效率進步的方向,肯定會有公司成功;然後再在這個行業裡面選擇你認為可以的人(這個要考眼光了)。未來有什麼大方向呢:移動互聯?(小米、UCweb)生物科技?社會老齡化?奢侈品消費增加?雷軍是典型的起了個大早,也趕了早集。


互聯網創業這個行當也是有馬太效應的,很牛的創業者,下一個創業項目成功的概率也更高。所以會出現一般創業者追著VC跑,而VC追著成名創業者跑的局面。


雷軍偏愛草根,不熟不投。


雷軍秉持「百分之百隻投人」的投資理念。

如果「一個人出現在我面前」,他說「我有一個主意,我想做什麼,我最願意從零開始做」——這是雷軍最喜歡的創業者。雷軍表示,他的投資理念就是「百分之百隻投人」。

供參考 http://www.techweb.com.cn/people/2011-06-30/1058845.shtml


布局風口,順勢而為;搭建小米生態

從順為公布的投資案例來看,目前它布局最多的是在線教育市場,至少投資了八家公司。其次是雲技術、社交、金融、遊戲和新媒體行業。電商行業的投資最為失敗。

另一條思路是搭建小米生態。以小米手機為核心,投資細分領域裡對小米有戰略價值的公司。

順為資本投資的公司(部分):

參考:
順為資本的投資邏輯:布局「颱風口」,雷軍五分鐘看完一個項目


愛投有自己影子的人。


雷軍(小米公司董事長):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小米的團隊無疑是引人注意的:研發團隊里一般以上的員工來自微軟、谷歌和金山,平均年齡32歲,研究生畢業10年,本科畢業7年。雷軍自己也說,小米之所以做的這麼快,主要是全部都用有經驗的人。
如何吸引這些有經驗的人加入?雷軍的秘訣是可選擇性的報酬體系。
邀請任何人加入的時候雷軍會給三個選擇條件:1、你可以選擇和跨國公司一樣的報酬,少拿股票;2、你可以選擇2/3的報酬,再拿股票;3、你可以選擇1/3的報酬,多拿股票。
「10%的人選擇了不要工資,或者1/3的工資,還有80%選擇了2/3工資。如果你非常缺錢又想試一下創業機會,你可以選擇跟跨國公司一樣的報酬。一個優秀的人在互聯網公司比平庸的人,最少相當50個人,從這個角度看我覺得還是便宜的。」雷軍說。
案例分析:創始人股權分配不當險被架空怎麼辦?


推薦閱讀:

雷軍是怎樣一個人?
雷軍說 OPPO、VIVO 成功靠信息不對稱是什麼意思?
如何評價雷軍在紅米Note3發布會上落淚?
你心目中的 MIX 2 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雷軍在小米六發布會上說的探索精神?

TAG:天使投資 | 雷軍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