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或蒙古語中的「烏拉」一詞有沒有可能和上古漢語的嘆詞「於鑠」具有語源關係?

《詩經》有「於鑠王師」等例句,都是用為嘆詞,我查鑠的古音,似乎同樂字近,於鑠如果讀為wula,不是就和「烏拉」很像嗎?而且用法是不是也很相似,二者會不會真的具有語源關係呢?


謝謝邀請。於在上古讀 a 的,鑠也不一定讀樂。如果你認為樂對應 la 那麼於高化成 u 太不常見。


俄語的「ypa」沒有什麼實際意思,就我對這個詞的揣摩,我覺得這個詞的出現多半純粹是為了簡單明快的炫耀舌音。而無論你將這個詞翻譯成「沖、殺」還是「萬歲」,實際上都是在表達一種亢奮的情緒。

阿拉伯婦女在表達強烈情緒的時候也會發出特別的舌音表達自己的興奮;某些部落民族在興奮吼叫的時候會用手高頻間歇的捂住嘴,製造一種類似於舌音的發聲效果;德語等語言中喝彩時使用的bravo一詞也沒有實際意思,但是往往舌音發的特別明顯。可見把舌音或類似的發聲效果和興奮的情緒聯繫到一起並不是偶然出現的現象。

從這個角度說,ypa一詞中舌音是關鍵,而把「pa」映射到「la」這個音上其實是無奈之舉,就只有缺乏舌音環境的民族才會覺得兩個音相像。

現代漢語和其大多數方言都缺乏舌音,但古代漢語很有可能是有舌音存在的,那麼用舌音作嘆詞來表達興奮情緒當然是有可能的,然而說這種表達和俄語的關係,我想未免有點勉強。斯拉夫人開始成為有獨立文化的民族登上歷史舞台的時候,漢語的舌音(如果曾有過)很可能已經消失了。兩者可能源於某種共通的心理,但是基本上不是源於同一辭彙。

以上,都是我瞎編的。


推薦閱讀:

江淮官話與吳語的疑問詞的本字是什麼?
北京把男生殖器叫「嘚兒」語源是否為「屌」?俗話「不嘚兒你」就是說「不鳥你」,「嘚兒」是否即「屌」兒化?
很多方言寫出漢字很像文言文但又用法不同,如吳語的哉、客語閩語的矣乎,還見用兮的,是本字嗎?根據是什麼?
北方方言的「出溜」本字是什麼?
贛語(宜瀏片)方言中的「fán伴」的fán的本字是什麼?

TAG:詞源 | 語源 | 上古漢語 | 語言演變 | 方言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