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那」的本字是什麼?
現代漢語中以「這」爲「此」,以「那」爲「彼」,「這」、「那」的本字是什麼?懇望知者見教,感激頓首。
王力《漢語史稿》:
(「這」字)比較近理的推測應該是由指示代詞「之」字轉變而來。「之」字和「者」字同屬照母。由於口語和文言讀音分道揚鑣,「之」字的口語音到了中古,和文言的「者」音相混了(聲調微異),就有人借「者」字表示。但是,許多人覺得「者」字並非本字,所以又寫作「遮」。至於「這」本音彥,是迎的意思(據《玉篇》),為什麼能被借用來作指示代詞,還是一個謎。
...
「那」字的來源比較簡單。如果不是上古的指示代詞「若」字,就是「爾」字,我們比較相信是來自「爾」字,因為上古指示代詞「爾」字用途比較廣,應用的歷史比較長,這樣就和「那」字接的上了。
近指代詞「這」跟「者」和「之」有關。「者」是魚部字,「之」是之部字。上古漢語的一些指代詞存在魚部a、之部?或歌部al、微部?l兩種形式。比如「余:台」「汝:而」「女:乃」「者:之」「居:其」「渠:其」之類。這是上古漢語指代詞的屈折變化的反映,讀之部的屬於弱化形式。
早期文獻「這」有好幾種寫法,常見的有「遮」「者」「這」。宋代《朝野遺記》:「劉貢父觴客,子瞻有事,欲先起。劉調之曰:『幸早里,且從容。』子瞻曰:『奈這事,須當歸。』各以三果一葯為對。」「這」諧音「蔗」,說明讀成去聲。
楊萬里《舟過安仁》「只者天晴過湖得」,「者」自注「去聲」。但楊萬里自注的一些字聲調奇怪,《送清江王守赴召》「有賢父兄子弟未渠賢」,「渠」注「去聲」,《十一月十九日折梅二首》「不道春前早有梅」,「早」注「去聲」,《清曉出郭,迓客七里庄》「白門官柳早尖新」,「早」注「去聲」。
遠指代詞「那」跟「爾」和「若」有關。「爾」是歌部字,「若」是魚部或鐸部字。這一系列倒是沒有見著上面提到的相對應的之部或微部字。
「那」在中古是上聲,現在讀去聲,不過原本是平聲,《廣韻》上聲哿韻奴可切有「那」( ):「俗言那事,本音儺。」敦煌變文《韓擒虎話本》:「攤能與天為患?」現在表示疑問時寫成「哪」,表示遠指時寫成「那」。
近代漢語的新生代詞常以上聲表問(疑問),用上揚語調;以去聲表答(指示),用下降語調。這是「這」、「那」現在讀去聲的原因。
目測這的源頭當為「是」,後來「這」的本義因不常用又能拆分為「言之」,所以被借用
「之個」:「者」「這」
「若個」:「那個」「哪個」
(一種猜測……
「者」的聲調好像不是非常對得上,不知道「者」借來做指示代詞時,是不是也讀上聲。
漢語中比較抽象的意義,使用「象形、象意」的方法造字效率是很低,或者根本就難以實現,所以,一般都會假借 一個同音字來表示,後來為了精確記錄語言,不至於發生歧義,就加上「意符」成為「形聲字」。漢字中大部分形聲字都是在假借字的基礎上加意符而成的。這種形聲化造字方式和演變趨勢,在古埃及文、古楔形文中也是存在的。
「這」、「那」的意義比較抽象,既然從構字理據分析也無法和意義取得聯繫,那麼,它一定就是一個假借字。
至於本義為何,我們還是可以從「這」、「那」的構字部件結合傳世文獻進行分析。
- 這:《說文》都沒有收錄,可見這個字誕生得很晚,最早見於南北朝《玉篇》:
(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4100)
如果從構字意圖來看,這,從辵從言,可能本義是表示運動一類的意義,《玉篇》也指出「這」的本義是「迎」。
我對這個文字印象深刻,主要是經常看裘錫圭先生的《文字學概要》一書,裘錫圭先生在他的《文字學概要》中專門分析過這個字:
(引自:文字學概要,2014修訂版,商務印書館,頁208)
裘錫圭先生引陳治文先生的論文指出「這」是「適」的異體俗字,二者音同互通,是可從的。
「這、適」讀音都是「之石切」。但是它們在意義上也是很接近的,「適」的本義是「往、去」,與「這」的本義「迎」很相近:
《說文》:「之也。從辵,啻聲。適,宋魯語。」 《楚辭?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王逸註:「適,往也。」
需要注意的是:「這」還有一個「同形字」,為「唁」的異體。如果對「同形字」概念模糊,請見我的另一個回答:多意字和同形字的區別及區分方法?
另外,給幾篇參考論文,你可以看一下,以行兼聽之效:
陳治文. (1964). 近指指示詞 「這」 的來源.
徐時儀. (1999). 指代詞 「這」 來源考.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 58-62.
袁賓, 何小宛. (2009). 論佛經中的 「這」 是近指詞 「這」 的字源. 語言科學.
- 「那」:從構字意圖來看,有「邑」部,一定跟地名、地里有關,《說文》認為是這個字的訛變,
有些字元電腦顯示不了,我用截圖:
「那」的傳抄古文字字形:
(引自: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冊頁.行:中633.2)
古今字形的演變過程:
(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4008)
所以,「那」是一個形聲字,本義是西夷國的國名。
段玉裁認為「那國」應該在四川。也即古羌國「冄駹」,「冄駹」之「冄(冉)」與「那」是一聲之轉的「古今字」,但他引證一些文獻分析後認為,似乎楚國也有一個地方叫「那」。
另外,文獻記載安定郡有朝那縣。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平涼,也有可能是「古那國」。
綜上所述,結論為:
1、「這」的本義是「迎」,讀若「彥」,另一個音【之石切】,讀若「只」,這個音被假借為「指示代詞」。「適」也有讀若「只」的音,也被假借為「指示代詞」,由於二者讀音相同,在假借義「此」上通用,所以,「這」可以視為「適」的異體俗字。
在使用「這」以前,表「此」意的代詞有「者、遮、只、赭」等等字,所以要說本字,他們都是「這」的本字。
2、「那」的本義是古地名,至於到底哪一個中國西部少數民族政權建立的國家,在沒有詳考以前,我也無法確定,段玉裁的答案,可自行選擇一種。
正如上文所言,「冄(冉)」與「那」是一聲之轉的「古今字」,故「那」的本字是【冄(冉)】。
3、「這」「那」是裘錫圭先生假借理論中的「本無其字的假借」。
4、「這」、「那」在先秦甲骨文、金文、簡帛文獻中都未見。以「此」爲「這」,以「彼」爲「那」這種用法也很晚,應該是在中古以後。
根據這篇論文的考證:
「這」假借表示指示代詞可能來源於佛經。
「那」在唐代已經被用作指示代詞,如:齊己〈道林寓居〉:「青嶂這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
-------------------------------
@之子於歸 ,謝謝指證,可能我沒有表達清楚:
訓為「迎」的「這」確實是【魚變切】,也就是【言】表聲,
但是,正如我在上文中引用《文字學概要》的結論:「這」還有一個古音【之石切】,見《龍龕手鏡》引:
《玉篇》:又之石魚則二反,然也,音嚴,申隻反,《郭迻》音【遮】
同時引已經散佚的初唐文獻《郭(多辶)經音》:「這」讀【遮】
所以,「這、適」都被假借表示指示代詞,因為「這」的形體較簡單,比較常用,最後固定下來。
也就是一個早期假借字不固定,後來固定下來,「這」行而「適」廢。
當然,學者陳治文認為「這」是「適」的「草書楷化」。也就是你說的,「這」是「適」的俗體,恰好與訓「迎」的「這」同形,也可姑備一說。也就是說它們是兩個讀音不一樣的同形字。
我個人傾向「這」有兩音:魚變和之石,因為《玉篇》是南北朝的文獻,而「適」「這」的頻繁使用是在唐宋。
你認為呢?
我覺得「這」有點像粵語俗字和越南喃字的造字法,「言」似乎表示口語常用詞,「之」則表示其含義。如果嚴格按聲調、聲母來看,「是」更符合「這」的本字。
「那」的本字有可能是「爾」。在我老家的官話方言裡,「這」和「那」的韻母都是e。
上古漢語中某一組近指遠指代詞的詞根似乎是dr- nr,即「齒齦捲舌口塞音」-「齒齦捲舌鼻塞音」。其中有一定的以聲擬形,即相似性在裡面。和dr相比,nr的發音經過鼻腔,能量被吸收,因而高頻損耗較大,和因為距離遙遠爾造成高頻損耗有聽覺上的相似性。
這
本字是「者」沒跑了
在北京話里是t??去聲
在關中話里是t?ɑ上聲
那
本字是「若」還是沒本字不確定
在反切里讀nɑ去聲
在北京話讀na去聲
在關中話讀lai去聲(奴lou個kai切)
就看學者是否承認關中個別白讀的歌部ai韻層次了
從我這裡看,那字就是歌部來的
己和爾(你)。
推薦閱讀:
※檸檬和Lemon為何發音如此相似?
※同樣「耶」的讀音,在英語裡面表示「yes」,但是在日語裡面表示「no」。別的語言有沒有類似的巧合?
※quadratic意為「二次的」,為什麼其前綴是通常與數字4有關的quad?
※漢語的兩次大規模引進外來辭彙具體是怎樣的?
※有什麼詞語原來跟現在的意思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