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弩炮行動?

英國海軍幹掉了法國的海軍到底是壯士斷臂還是怯懦的同室操戈呢 這次行動是否有必要 它是否稱得上皇家海軍最恥辱的污點呢


關於「弩炮行動」

看到諸位都沒什麼乾貨,就由我不列顛的紳士來洗地吧(???????)?

不過還是照例先喝紅茶【 - ( ゜- ゜)つ口

「弩炮計劃」是英國戰時內閣在法國敗降後做出的一項重要決策&<(`^′)&>

旨在消除法國艦隊的潛在威脅。
作為對法國單獨停戰的回應,該計劃不僅是一個預防性的軍事行動計劃,同時也是英國政府在國家存亡的危機關頭決意單獨對德作戰的外交活動中的重要一環。
其決策過程實際上是英國在戰與和的戰略問題上進行抉擇的一個縮影。

1940年6月27日,英國戰時內閣制定了「奪取、控制乃至消滅法國艦隊」的計劃,即「弩炮計劃」。
這是英國政府在法德停戰協定簽字後做出的一項至關重要的決策。
該計劃於7月3日開始實施,歷時11天,結果法國本土以外的艦隊的絕大部分均被英軍控制或摧毀(註:「弩炮計劃」包括針對法國艦隊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其中以1940年7月3日英國特遣艦隊炮擊停泊在奧蘭灣米爾斯克比爾港的法國艦隊最有代表性。該行動擊沉了港內法國艦隊的絕大部分,包括四艘戰列艦中的三艘,並導致1297名法國海軍官兵喪生。英國人稱這次襲擊為奧蘭事件,法國人則稱為米爾斯克比爾事件。)
表面上看,「弩炮計劃」不過是法國敗降後英國政府為消除德國利用法國艦隊的潛在威脅而採取的一次預防性的軍事行動,但事實上,「弩炮計劃」的醞釀和制定決非僅限于軍事層面,其中蘊涵的政治、外交等多重因素同樣不容忽視。
一、「法國艦隊問題」的提出 「法國艦隊問題」是隨著法國戰場形勢惡化以及法國開始尋求單方面停戰而逐漸成為英國政府關注焦點的。

1940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隨著馬其諾防線失守以及英國遠征軍撤離,法國面臨著戰敗投降的命運。6月10日法國政府被迫從巴黎遷往圖爾,14日巴黎淪陷後再遷往波爾多,這期間法國政府內部主張停戰談判的呼聲日漸高漲。15日,在抵達波爾多的當天,法國內閣舉行會議,正式決定向德國人問詢停戰的條件。會後,法國總理雷諾將內閣的決定照會英國政府並徵求其認可,行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及法國艦隊問題:「為了確知德國和義大利的和平條件,內閣決定請求英國政府同意,通過美國政府探詢德國和義大利政府將對法國提出什麼樣的停戰條件。如果英國政府同意法國政府採取這一步驟,法國總理受權向英國政府聲明,把法國艦隊交給德國將被認為是一個不能接受的條件。」[1](p.1060)
法國政府在照會中率先提及艦隊問題並表明立場,主要是擔心英國人會因法國艦隊歸屬問題而反對法國單獨與德國媾和。當時法國海軍是歐洲大陸諸國中實力最強的,其規模在歐洲僅次於英國。具體來講,1940年法國海軍擁有2艘戰列巡洋艦,7艘戰列艦,7艘裝備8英寸口徑艦炮的巡洋艦和11艘裝備6英寸口徑艦炮的巡洋艦,外加27艘輕型巡洋艦,26艘驅逐艦,27艘潛艇和一艘航母以及大量小型艦隻[2](p.137)。
雖然很不甘心QAQ但與英國數量龐大但多已老舊的海軍艦隻不同,法國海軍的艦隻絕大多數都是二三十年代建造的新型戰艦。如兩艘戰列巡洋艦「敦刻爾克號」(ps:所以拍什麼敦刻爾克嘛,直接拍弩炮行動,豈不美哉T_T)和「斯特拉斯堡號」就是1937年和1938年剛剛建造的,各自裝備有8門13英寸口徑艦炮,火力強大。另外7艘戰列艦中的「黎塞留號」(ps:來,你們的黎姐(*?▽?*),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和「讓·巴爾號」是兩艘即將完工的最新型戰艦,裝備的艦炮都是15英寸口徑的。更重要的是,如此強大而現代的一支艦隊的歸屬對於交戰雙方的海軍力量對比來說必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以當時的海軍主力艦隻為例,1940年6月英國海軍擁有戰列艦14艘(均為1927年以前建造的,其中一艘還在修理),法國9艘,義大利6艘,而德國只有1~2艘。在這種情況下,英法聯手,其實力會遠遠超過德意;但若法國艦隊易手,則上述力量對比將被徹底改變,英國將喪失原有的海上優勢[3](p.17)。
所以,為打消英國人的顧慮,法國率先在艦隊問題上表態,目的就是換取英國對法國單獨停戰的認可。 6月16日英國政府的答覆印證了法國人的擔心。在這份由英國首相丘吉爾親自擬訂的照會中,艦隊問題成了英國政府同意法國停戰的必要條件。該照會寫道:「關於禁止單獨進行停戰或媾和談判的協定,是我國與法蘭西共和國,而不是與法國某屆政府或個別政治家締結的。因此,它關係到法國的榮譽。儘管如此,假定,也只是假定,法國艦隊在談判期間立即駛往英國港口,則英王陛下的政府完全同意法國政府就停戰條件而進行探詢。」[4](p.346)
英國方面如此反應是事出有因的。事實上,自法國戰局惡化以來,英國人就料到法國有可能單獨停戰,並開始擔心法國艦隊會因此而對英國構成威脅。早在6月3日英國駐法大使坎貝爾就曾提醒政府:一旦法國停戰,德國必然會要求法國交出艦隊,而他估計法國會做出讓步,所以他建議政府提前考慮法國艦隊問題[5](p.59)。
坎貝爾的報告引起了英國外交部和軍方的重視。6月7日,在外交部建議下,第一海務大臣達德利·龐德海軍上將、漢基勛爵和卡多根爵士專門開會研究這一問題。他們一致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法國艦隊沉在海底而不是投降。他們甚至提出:「如果法國人不願意沉沒自己的艦隊,作為最後一招,我們可以替他們做。」[6](p.342)
總之,「我們的目標是消滅這隻艦隊」[5](p.59)。
6月11日英國三軍參謀長向內閣正式提交報告,其結論是:「我們不能坐視法國的艦隻和潛艇編入德國和義大利的海軍,因此,對我們來說只有兩個選擇:A,努力勸說儘可能多的法國艦隻加入我們的艦隊——我們並不認為這種努力會很成功;B,如果A失敗,迫使法國人鑿沉其全部的艦隊。」[7](p.218)
同日,英國外交部也提出了同樣的建議:「如果法國政府請求停戰,德國肯定會要求法國艦隊投降。因此,最好的做法是要求法國在停戰之前把艦隊鑿沉。」[5](p.59,注1)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6月15日召開的內閣會議上將確保法國艦隊不落入德國人手中稱為「首要問題」,並表示一旦法國政府在波爾多建立,他將親自前往商談這一極端重要的問題[4](p.335)。
在這種背景下,英國對於法國請求停戰的回應自然會集中在艦隊問題上。在6月16日上午召開的英國內閣會議上,丘吉爾一再強調:「在法國艦隊問題沒有確切落實前,同意法國的請求是非常危險的」;他建議:為了消除隱患,「我們應該以此作為同意(法國停戰)的一項絕對條件,即在討論任何停戰條款期間法國艦隊應駛向英國港口」[4](p.344)。
內閣接受了丘吉爾的主張,並責成他擬訂了上述答覆照會。 然而,法國人對於英國的要求不以為然。法國總理雷諾評價說:「正當需要法國艦隊來對付義大利人以保衛地中海和北非的時候,要求法國艦隊駛進英國海港真是太愚蠢了。」[1](pp.1067~1068)
雷諾的反應預示著法國艦隊問題將成為妨礙英法兩國未來相互信任與合作的「金蘋果」。

威爾士親王號(大哥):今天跟我沒什麼關係,只是過來看看,希望你們不要看累了而已ヾ(????)?~

二、法國停戰與「弩炮計劃」的制定 「弩炮計劃」是英國政府在法國單方面與德意締結停戰協定後,為消除德國利用法國艦隊進攻英國的潛在威脅而採取的預防性措施。
6月16日,德軍攻破了在法國人眼中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法國內閣決定立即尋求停戰並組建了以貝當為首的新政府。6月17日凌晨1點,法國外長博杜安通知英國大使坎貝爾,法國政府已通過西班牙政府向德國詢問停戰條件。當天中午貝當發表廣播講話,宣布法國停止戰鬥。對於法國的單方面行動,英國政府做出了迅速反應:一方面在17日訓令駐法大使坎貝爾向法國政府重申英國政府同意法國停戰的前提條件,並要求法國政府立即命令其艦隊開往英國港口[4](pp.356~357)
另一方面進行了相應的軍事方面的準備。第一海務大臣龐德當天給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寧安海軍上將的命令是:「如果法國單獨媾和,應盡全力使法國艦隊歸我方指揮,否則就擊沉它。」[1](p.1109)
同一天,丘吉爾還批准了龐德要求加派戰列艦「胡德號」、航母「皇家方舟號」以及「解決號」等艦隻到直布羅陀以監視法國艦隊的計劃,這些艦隻構成了日後執行「弩炮計劃」的H艦隊的核心[6](p.343)。
6月18日英國海軍大臣A.V.亞歷山大和第一海務大臣龐德奉命親赴法國,與統帥法國海軍的達爾朗上將進行直接會晤。後者承諾,決不會讓法國艦隊落入德國人手中,寧肯自己毀掉它們。這讓英國人暫時鬆了口氣。 然而,形勢的發展使法國來不及履行自己對英國的承諾。6月19~20日夜裡,德軍逼近波爾多,法國政府決定在波爾多接受德國的停戰條件。次日夜裡,法國政府收到了德國的停戰條件,其中第8款涉及法國艦隊:「除法國保衛帝國利益的船隻外,都要集中到指定港口在德國監督下解除武裝。德國同時宣布無意使用這些船隻為自己服務。」[8](p.40)
法國外長博杜安隨即向坎貝爾通報了情況。當後者詢問法國對艦隊問題的態度時,博杜安表示,法國將建議把艦隊派往北非,如果有危險將自沉。其後,法國內閣舉行會議,採納了博杜安的建議。6月22日上午在貢比涅森林,法國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 英國政府事後才得知法德停戰協定的具體內容,其中第8款讓英國人極為不安。丘吉爾認為該款意味著要法國交出艦隊,他抱怨說:「曾經給我們的鄭重承諾是,在任何情況下艦隊都不會落入德國手中……但從這項條款(第8款)看,很明顯,法國的艦隻將全副武裝地移交德國或義大利的控制之下。」[9](p.220)
在22日當晚的內閣會議上,丘吉爾點名強調法國幾艘主要戰列艦決不能落入德國人手中。但由於對達爾朗的保證還存在幻想,內閣最終決定由海軍大臣和第一海務大臣通過私人信箋的形式向達爾朗以及其他法國海軍將領進一步發出呼籲。英國政府當天下午指示坎貝爾:「法國政府顯然無能為力,我們只能指望達爾朗海軍上將。提出的條件使艦隊完全由德方支配,德國的許諾決不可靠。坎貝爾必須向達爾朗上將堅決表示,如果不能把艦隊交給英國或美國,就必須把它鑿沉。」[10](p.458) 但是達爾朗並不願意配合英國人,他懷疑英國正試圖藉機「把法國艦隊和法國殖民地弄到手中」。
他在7月1日同美國大使布利特的談話中表示:「法國決不會把艦隊派往英國,因為他有把握地認為,英國人決不會歸還法國艦隊的任何一艘艦隻。如果英國打贏這場戰爭,它將給予法國的待遇不會比德國所給予的更慷慨。」[10](p.462)
因此,達爾朗雖然表面上多次向英國保證法國艦隊絕不會落入德國人手中,但實際上從未打算滿足英國人的要求。6月24日達爾朗向全體海軍艦隊下達的最後密碼命令是:「秘密進行準備,在敵人或前盟國試圖接管並使用艦隻時將艦隻鑿沉……在任何情況下,艦隻不得完整無損地落入敵人手中。」[1](p.1152)
次日,達爾朗又請求英國允許停泊在英國港口的法國艦隊返回本土,這反過來加劇了英國人的不安。
鑒於法國的立場,英國內閣在24日中午12點、下午6點和晚上10點半連續三次召開會議,討論法國艦隊問題。丘吉爾在會上評價法國停戰造成的後果時指出:「他們破壞了他們與我們之間達成的鄭重的條約義務,而且目前完全處於德國的控制下;他們將允許他們的全部資源落入敵人手中,並被用來對付他們先前的盟友。」[11](p.41)
24日下午6點的內閣會議決定,禁止法國艦隻駛離英國港口;公海上的法國船隻全部都要被引導到英國港口。晚上10點半的內閣會議探討了摧毀法國艦隊計劃的可行性。丘吉爾一再強調不要看重那些私下的保證,他指出:「不能指望有關法國當局可以鑿沉艦隊這種暗含的建議……一旦德國完成對法國的佔領,法國政府將完全處於被支配地位,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德國提出比法國人為停戰而接受的條款更嚴厲的條款。」[4](p.408,p.411)
最後內閣得出結論:「無論法國人可能從德國人那裡得到什麼樣的保證,我們都無法防止敵人獲取這些船隻,除非它們都被鑿沉或為我所控制……如果我們決心阻止這些艦隻易手,我們就應該趕快行動。」[12](p.202)
6月25日,停泊在喀爾港的法國軍艦黎塞留號突然駛離港口不知去向,這加劇了英國人的恐懼,英國內閣當即命令海軍部,無論採取任何手段都要攔截或俘獲該艦。儘管該艦在27日返回了原錨地,但英國海軍部擔心停泊在奧蘭灣的法國分艦隊駛回法國港口,所以要求政府儘快採取措施。在這種背景下,英國戰時內閣在6月27日中午召開會議,正式決定對法國艦隊採取軍事行動,目標是「奪取、控制所有英國人能接近的法國艦隊,或有效地使之失去作用,或予以擊毀」。時間暫定在7月3日,具體行動方案由海軍方面擬訂。該方案後來被命名為「弩炮計劃」。為實施該計劃,特別是針對停泊在奧蘭灣的法國「突擊艦隊」,英國特意組建了「H艦隊」(註:「H艦隊」規模龐大,包括「胡德號」、「勇敢號」和「堅毅號」三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和一艘「皇家方舟號」航母。),其使命是「確保在奧蘭和米爾斯克比爾的法艦移交、投降或摧毀,以保證這些艦隻不落入德國人或義大利人手中」[6](p.348)。 6月29日,英國第一海務大臣龐德在海軍部會議上明確闡述了解決法國艦隊問題的必要性:「根據法國與義大利停戰協定的條款,法國艦隊要駛回本土港口。這樣的話,他們將完全處於德國和義大利控制之下……法國人說他們將鑿沉艦隻,但是在德國和義大利的控制下這將是不可能的。此外,聯繫到已經宣布的對法國的封鎖,德國人將會對法國人說,英國人現在已經是敵人了,並鼓動法國人對我們宣戰。在這種情況下,法國艦隊將被調動來對付我們。因此,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控制法國的艦隻或擊沉它們。」[6](p.554,注25)
6月30日,英國三軍參謀長向內閣提交了一份《籌劃中針對某些法國艦隻的行動的意義》的報告,著重強調儘早實施針對法國艦隊的突襲行動的必要性。其結論是:「經過全面權衡行動的利弊,從軍事觀點來看,『弩炮計劃』應儘可能快地實施」;因為「最近的事態表明,我們不能再相信法國人的保證,也不能肯定任何有關移交法國艦隊到本土港口之前使之失去作用的保證在事實上可以實施。一旦這些艦隻抵達法國本土港口,我們就別無指望,能夠肯定的就是德國遲早將用它們來對付我們。」[11](pp.43~44)
軍方的意見對於內閣決策來說無疑是決定性的。當晚7點英國內閣作出決定:「針對奧蘭的法國艦隊的行動應在7月3日實施。」[4](p.448)
雖然6月29日和7月1日達爾朗曾先後兩次致信英國海軍部,重申法國的保證,但是已經於事無補。 1940年7月3日「弩炮計劃」開始按計劃實施,到7月11日行動結束時,法國本土以外的艦隻大部分被英國人控制或摧毀,其中最令英國政府擔心的9艘戰列艦被擊沉或摧毀了7艘。「弩炮計劃」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法國艦隊的潛在威脅。

自維多利亞以來皇家海軍毆打法雞早就習以為常?(? ???ω??? ?)?( @Sayaka Kanzaki 法雞)

三、「弩炮計劃」決策分析 「弩炮計劃」是英國政府在極端嚴峻的形勢下,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意義深刻的決定。表面上看,「弩炮計劃」是針對法國艦隊的一項具體的軍事行動計劃,其直接目的在於消除未來可能的潛在威脅。但是倘若把「弩炮計劃」的制定與當時的歷史大背景聯繫起來分析,就會發現,「弩炮計劃」的內涵決非如此簡單。事實上,「弩炮計劃」的制定是一個直接關係到英國戰略決策的重要事件,是與英國政府決心排除動搖、堅持對德國作戰並爭取外援的努力密不可分的。 1940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英法聯軍在法國戰場的潰敗以及法國準備停戰的動向使英國面臨著有可能單獨面對德國入侵的嚴峻形勢。由於英國遠征軍撤退時將大批輜重和裝備丟棄在敦刻爾克海灘,致使英國本土防禦裝備嚴重匱乏:可用於實戰的重炮不超過500門,其中還包括陳列在博物館裡的;空軍的裝備也供不應求,如5月下旬生產的噴火式戰鬥機只有39架,而同期損失的就有75架,以至於英國空軍司令道丁曾無奈地聲稱,如果德國人立即進攻英國,他無法保證超過48小時的空中優勢。這一切使英國能否單獨抵抗德國入侵成了未知數。為此,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在5月26日的內閣會議上曾沮喪地承認:「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目前的問題已不是徹底擊敗德國的問題,而是如何保衛我們帝國的獨立,如果可能的話,還有法國的獨立的問題了。」[13](p.156)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內部對於是否應該堅持對德作戰出現分歧,甚至出現了傾向停戰的苗頭。5月17日,英國內閣組成了以前首相張伯倫為首的特別委員會,研究法國投降對英國的影響。兩天後張伯倫在日記中寫到:「我們應該繼續戰鬥,但只是為了更好的(停戰)條件,而不是為了勝利。」[13](p.154)
5月25日,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甚至對義大利駐英大使明確表示:「英王陛下政府並不排除在適當的機會就有關歐洲的廣泛問題進行討論的可能性。」[13](p.159)
顯而易見,嚴峻的形勢需要英國的決策者儘快在戰與和的問題上做出抉擇。 當時英國能否繼續對德作戰主要取決於兩點:一個是英國能否憑藉英吉利海峽這個天然屏障使自己的本土免遭德國的直接軍事入侵;另一個就是能否得到美國充分有力的支持與援助。很明顯,在英國遠征軍一敗塗地、英國空軍實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否保住英國的海上優勢,直接關係到英國本土能否免遭德國的軍事入侵,而本土免遭直接入侵是英國克服國內已經出現的投降傾向、堅持對德作戰的必要條件之一。從這點看來,法國艦隊的歸屬問題自然至關重要。因為如果龐大的法國艦隊落入德國手中,英國就會失去海上優勢,憑藉英吉利海峽繼續抵抗的希望就會落空。所以,在法國提出停戰請求後,英國的決策者一直對法國艦隊問題憂心忡忡。同時,由於事關重大,對於德國和法國的保證均不敢相信。6月25日丘吉爾在下院演講時,對德國表示的不利用法國艦隊的承諾嗤之以鼻:「從該條款行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法國戰艦要全副武裝地移交德國和義大利的控制之下。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德國政府在同一條款中莊重地保證在戰爭期間不打算為自己的目的而去利用它們。這有什麼價值?可以去找半打國家問一問,這種莊嚴的保證有什麼價值?」[4](p.415)
丘吉爾在回憶錄中曾清楚地解釋了當時他對法德停戰協定的不信任,他寫道:「揆之希特勒過去毫無信義的言行和當時的事實,有頭腦的人誰能相信他的話呢?」因為「停戰協定可以在任何時候、根據任何不遵守協定的借口而予以廢除」,所以「我們要不惜任何犧牲,甘冒任何風險,想盡一切辦法,絕對不讓法國艦隊落入敵人之手,否則也許會使我們和其他國家遭到毀滅」[14](p.342)
丘吉爾對德國不信任,對法國的承諾同樣放心不下。當一些內閣成員對達爾朗的承諾還抱有希望時,丘吉爾回答:「在事關整個英帝國安全的重大問題上,我們不能把一切只寄托在達爾朗的諾言上。」[4](p.395)
6月25日的「黎塞留號事件」對英國內閣最終下決心採取行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外交部官員卡多根在26日的日記中寫到:英國一直對使用武力解決法國艦隊遲疑不決,「然而當黎塞留號起航後,我們感到不能再完全相信達爾朗海軍上將的保證了,於是下達了行動命令」[15](p.307)。
由此可見,擔心法國艦隊成為英國堅持對德作戰的障礙是促使英國政府最終實施「弩炮計劃」的根本原因,而「弩炮計劃」實施的結果也確實有效地消除了英國人的後顧之憂。

本文章摘要自梁占軍【作者簡介】梁占軍,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歷史學博士。(北京 100089)
鑒於二戰後西方學者、特別是英法等國學者對「弩炮計劃」的研究多側重於計劃的實施過程及其對英法關係的影響,而鮮有從外交決策角度深入探討該計劃者(註:西方學者關於「弩炮計劃」的研究多見於探討法國停戰前後英法關係或米爾斯克比爾事件的二戰史專題著作中,目前尚無有關「弩炮計劃」的決策研究專著。關於法國停戰前後英法關係的著作中涉及「弩炮計劃」較多的有P.M.H.Bell,A Certain Eventuality:Britain and the Fall of France,Saxon House,1974; Eleanor M.Gates,End of the Affair:the Collapse of the Anglo-French Alliance,1939—1940,Berkerley,1981; R.T.Thomas,Britain and Vichy:The Dilemma of Anglo-French Relations 1940—1942,New York,1979; Roy Douglas,New Alliance 1940—1941,London,1982等。而有關米爾斯克比爾事件的個案研究則以法國學者的著作為多,有代表性的有Jules Roy,Une Affaire d"honneur:Mers-el-Kébir,3 juillet 1940,Paris,1983; Jean Jacques Antier,Le drame de Mers-el-Kébir:1940,Paris,1990; Herve Coutau-Bégarie; Claude Huan,Mers-el-Kébir,1940:la Rupture Franco-Britannique,Paris 1994; Francois Beltjens,Mersel Kébir:3 juillet 1940:Exécution,ou Bataille Perdue,Paris:Godefroy de Bouillon,2000.關於「弩炮計劃」的制定,英國學者阿瑟·馬德1974年的著作:《從達達尼爾到奧蘭:1915—1940年戰爭與和平時期的皇家海軍研究》(Arthur J.Marder,From the Dardanelles to Oran:Studies of the Royal Navy in War and Peace 1915—1940,London,1974)的最後一章雖有涉及,但是該書主要從軍事角度進行分析,且成書較早又受資料局限,其研究並不深入。),因此本文希望從考察「弩炮計劃」制定的背景和過程入手,深入分析英國政府此舉在政治、軍事和外交等多個層面的動機及其內在聯繫,以此揭示戰時英國政府在危機關頭的外交取向及其影響。


英國海軍幹掉了法國的海軍到底是壯士斷臂還是怯懦的同室操戈呢 這次行動是否有必要 它是否稱得上皇家海軍最恥辱的污點呢

壯士斷臂?

法國人可沒要求英國人來。

怯懦的同室操戈?

紅茶法棍並不搭,,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如此。另外絲毫不懷疑這是有預謀的,對於法國海軍的打擊行為。

丘吉爾可不是戰戰兢兢做的這個決定。

皇家海軍最恥辱的污點?

最恥辱還不好說,說不定在英國消失以前還會出現更恥辱的。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可惜目前看來英國那可憐的海軍根本無力償還......

弩炮行動就不在此描述了,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納粹德國至少還允許維希保留戰艦,希特勒本人也沒有允許德國海軍調用法國海軍作為戰力補充(前提是法國海軍在投降後保持中立)。

但是,德國人也開出了條件:

1.法國海軍必須在義大利和德國的監督解除武裝,之後可以保留艦隊。

2.把艦隊交由第三方保管,例如西班牙。

3.如果上述方案都未能實現,為了避免法海軍加入盟軍或前往殖民地,所有艦船必須自行鑿沉。

貝當也不是完全信任納粹德國,海軍領袖達爾朗也是如此。所以1940年6月下令,即使鑿沉軍艦,也不能讓法國戰艦落入德國人之手。

法國人後來也確實這麼做的,因為他們是光榮的法蘭西海軍!

1942年11月,當德軍在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後,嘗試奪取法國海軍位於土倫的艦隊。

守衛這裡的法國海軍寡不敵眾,但是他們拒絕投降。

130多艘法軍艦艇自沉於此,四艘潛艇成功逃脫。

德國人只得到了一艘驅逐艦,和一些其他船隻。

儘管土倫港外有一支英國艦隊希望能幫助法國艦隊出逃,極度厭惡背叛者的拉博德拒絕了英國人的幫助。

法國人說到做到,但是絕對不會和背叛者合作。達爾朗戰前一手打造的法國海軍,和他一起離開了

......

可以說弩炮行動讓法國的抵抗勢力一度跌落低谷,達爾朗,戴高樂.....一度被人民唾棄,法國海軍也背上了罵名,儘管他們的行為是可以被原諒的。

戰爭的結局正如達爾朗預料的那樣,盟軍迎來了勝利。他們本可以在法國海軍的幫助下,提前贏得勝利的。戰後,法國在與各國的交涉中也失去了一份重要的籌碼,或許這也是畏縮在大西洋小島上那群卑鄙無恥的英國人希望見到的。

達爾朗本來可以帶著他一手打造的法國海軍前往殖民地繼續抵抗,英國人本可以和法國海軍一起封鎖地中海,北非的戰事原本可以更少,歐洲的勝利本可以更快獲得,更多的士兵本可以見到戰爭的結束,法國本可以在二戰後更快的恢復實力...........

戰爭更早結束對誰都有好處,盟軍,法軍,蘇聯,中國,日本,德國、義大利乃至全世界都可以有更多人可以看到戰爭結束。

然後英國人的卑劣行徑,毀了這一切。

弩炮行動?

呸!S〇紅茶佬。

@嬴楓 弩炮行動唯一的受益者是英國、

有可能被德國控制?

法國海軍自行鑿沉艦船沒有看到?

法國高層的態度很明確,法國海軍只能是法國的,或者沉到海底。 法國高層也在極力避免法國海軍被德國控制。

正是法國海軍那近乎失去理智的沉船行為,法國戰艦才沒有落入軸心之手。

42年11月11日,土倫港法國海軍艦隊自沉之前。

達爾朗按照盟軍的要求,命令停留在港內的艦隊在必要的時候離開港口,前往阿爾及爾加入盟軍。然而艦隊拒絕執行這個命令,因為英國之前的所作所為讓他們無法接受。很明顯英國的弩炮行動,英美共同發起的火炬行動,把原本可以拉攏的法國海軍推向了另一個方向。

當然可以去看看 @六文銅錢 的回答,總不能聽信一家之言是吧。看了我們的回答,還請各位做出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看法是很不錯的一件事。


英國當時給了法國三個選擇:加入英海軍一起對德作戰;交出船隻、人員遣返;連人帶船去北美。

三個選擇的目的都一樣,避免法國海軍成為德國的盟友。

雖然法國一再保證不會和德國結盟對英作戰,但英國仍然不信任法國,所以就有了弩炮行動。

弩炮行動中,法軍猝不及防,和馬尾海戰的清軍一樣在港內被按著打,不僅船沒了還死了一千多人。這事真的是個悲劇,丘吉爾不敢信任法國人,畢竟他冒不起這個險。至於法國,就真的是倒大霉了。


對同盟國而言有既意義也有成果的過激行動——僅此而已

弩炮行動不是某個人寫個報告大家拍個大腿就展開的,而是綜合現狀、趨勢、可能的後果進行綜合的考量,是在權衡上述因素後採取的行動。

與德國、義大利已經處於戰爭狀態;西班牙態度模糊,不排除參戰可能;日本在亞洲的擴張,與日本間的戰爭是可以預計的;1940年6月10日,法國政府撤出巴黎,遷往圖爾;18日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美國短時間內不會參戰。

大西洋方面:挪威、法國相繼被德軍佔領後,德軍潛艇能更好的打擊英國的海上航運,德軍潛艇部隊的第一段黃金時期開始, 6月德軍潛艇擊沉58艘商船,占開戰以來的1/4上下,壓力陡增。

法國投降後英國本土將會成為直接目標,對拱衛本土無比重要的海上優勢不可能拱手讓人。

地中海方面:因為法國的投降使得在突尼西亞方向與法軍對峙的意軍可以騰出手來找英國人麻煩,地中海若再生變故,北非戰場會更為艱難。

地中海一旦易手,軸心國在南線的壓力會大大減小,甚至完全可能導致歐陸封鎖的破產。

太平洋方面:日本在遠東的擴張,極有可能進一步危及到英國在遠東的利益。而維護遠洋利益依然需要強勢的海上力量,若大西洋、地中海告急,遠東無從談起。

在反法西斯戰爭最黑暗的時期已然降臨之時,法國艦隊已成為重要變數,昔日的歐陸之主既有能力、也有前科,讓這支強大的海上力量引發另一次歷史性的聚變,所以其保持中立的權利只不過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政治許諾。

最差的可能:法國艦隊盡數被軸心國奪取,直接影響到地中海或大西洋的力量平衡,其力量更有可能導致整個歐洲戰場的巨變。

深知此事的德佬、義大利實際上也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但在剝奪法國海軍的航行能力之前,輕舉妄動可能導致法國艦隊的外逃。何況即便艦隊到手,短期內也難投入使用。

英國人或許有理由認為法國艦隊不會倒戈德意,德意也不會匆忙的與昔日的敵人並肩作戰。但若稍有差池,其結果將可能難以承擔。也是因為如此,6月25日黎塞留的突然離港,成為了英國人選擇採取「穩妥」方式的導火索。

為避免這個最差的可能成為現實,英國人採取相應「穩妥」的行動並不存在什麼問題,弩炮行動也進展順利,斷的是法國人的腕,法國人早也投了降,既不肉疼也不心痛。

即便在此之後,法國艦隊又多次不可避免的捲入戰爭的漩渦,刨開英法德意,42年11月,美國人也來上演了一出「拉法耶特,我們的炮彈來啦——Uss Massachusetts

此役美國人手撕了好幾條法國船,讓巴爾直接被馬薩諸塞打進了ICU,躺到戰爭結束。戰後法國人把彈片撿起來還給了美國人,這彈片現在還在行兇者甲板上放著展覽,首先我沒覺得美國人有啥過意不去,也不覺得法國人有啥在意的。

——————————————————————————————————

從法國人的角度來講,倒戈德佬去打英國,不是一個可以成立的選項

或許法國人認為,法國艦隊只要沒有回到本土,只要沒有失去航行能力,似乎就有力量去捍衛自己的中立權,似乎還有機會去把握自己的命運。

但是很明顯的,保持中立量價而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被動」選項

1.就戰爭而言,法國海軍不是英國人必需的力量,卻成為了英國人必須警惕的潛在威脅

2.就政治而言,法國海軍沒有或者說已經失去了強而有力的後盾,去維護自己的中立權

3.就力量而言,在皇家海軍的海上優勢面前,法國海軍也沒有能力去維護自身的中立權

法國海軍僅存的懸命所不過是是他娘的「昔日盟友的信任」,其稍顯可疑的動作都可以把這份信任變成猜疑,猜疑又能輕鬆的把信任撕的粉碎。

當時已身負維希法國外交、國防多職的達爾朗,在必須站隊主動把握自身命運的環節,希望通過被動的方式保留對命運的話語權,把自己苦心經營的法國海軍作為籌碼,無論動機如何,其結果是失去了對法國海軍的控制、損失了半數的海軍艦艇、犧牲了法國的利益,其自身也成為了一個難以簡單概述評說的悲劇人物。

——————————————————————————————————

達爾朗和法國海軍不過是歷史車輪下中的一組犧牲品罷了

德佬還沒進巴黎,被打出幻覺的法雞就投降了

可以認為,英國人到奧蘭港最後通牒的時候,法雞還沒從幻覺中醒過來

如果要加上所謂卑劣、無恥的主觀形容,別的先放放,先考慮一個天國的大波波如何?

更主觀一點,法雞這麼看重利益,德佬進萊茵的時候法雞在幹嘛?德佬索取梅梅爾的時候法雞在幹嘛?德佬打波蘭的時候法雞又在幹嘛?德佬打家門口來了法雞又在幹嘛?

像一戰一樣抗戰到底啊。前腳首都不設防,後腳宣稱艦隊絕不拱手讓人,其可信度幾何。

現在你來談昔日「盟友」、談昔日「感情」,不肯抗戰到底透支信用在先,投了把自家的利益拱手讓人,騎在牆上還不忘要英國佬給自己留點好處?

有這麼騎牆的嗎?——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Buff一消就不會騎牆的西班牙最後的獨裁者

我WOWS開敦刻爾克,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撞,撞前一定要打Pour la france!唯獨德佬頂不得,他娘的德佬有雷(


高票答案說的不錯,英國是最大受益者,但是別忘了,二戰能夠被挑起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戰爭更早結束對誰都有好處,盟軍,法軍,蘇聯,中國,日本,德國、義大利乃至全世界都可以有更多人可以看到戰爭結束。

這裡卻值得商榷,戰爭提前結束真的是好事嗎,不要以為英法的畫風是

實際上英法的畫風是

英國人自古以來的天賦就是,算計這次輪到德國,還是法國墊背

在二戰爆發一個年頭過去了,很多人還認為這是一場和一戰同樣性質的歐洲爭霸戰,誰也沒想到二戰最後打得那麼慘烈。如果二戰止步敦刻爾克,雅爾塔協定未必不是另一個巴黎和會,滿洲未必不是另一個山東

正因為二戰打得徹底,歐洲舊體系破滅,世界話語權大洗牌。二戰之後,世界重心逐漸從歐洲移向華盛頓和莫斯科,歐洲人從道義到實力都已經不足以支配世界,中國才有機會在新的兩極世界的均勢中充當馬前卒,在惡劣的內部外部環境下喘一口氣,完成統一。

抗戰是中國第一次作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家參與戰爭,抗戰塑造了國內各民族認同感的最大公約數,若二戰結束在41年,美國參戰前,國共向何處去?軍閥割據,地方分裂問題如何解決,都難以預料。

所以有些路,該走的,還得走


是時候祭出這張海報了!

「記住奧蘭!」 弩炮行動後納粹德國在法國張貼的宣傳海報
WORLD WAR 2 POSTER, "N"OUBLIEZ PAS ORAN!" (REMEMBER ORAN)


其實英法關係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不道德,但必要。

這次行動背景是英國自二戰開戰以來處於一個最低點:遠征軍慘敗,雖然很多人從敦刻爾克逃回來,可是武器丟得精光,以至於本土武器奇缺,連一戰前的老傢伙都要重新入役;空軍的補充跟不上損耗;法國又要投降…以至於,當時英國內外很多人都認為英國要頂不住了。這時,英國海軍的優勢是保障英國能繼續打下去的根本。法國艦隊的歸屬,就變成對英國而言生死存亡的問題。

而對法國而言,艦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資產,可以用來和德國討價還價。英國的建議,對於法國來說不可接受,試想一下如果按照英國建議去做,法國還能獲得同樣的投降條件?但法國人的保證、與德國和約的條款,對英國人來說,又太不靠譜了。這其實變成一個博弈,你可以選擇相信法國人,獲得友誼和尊敬,以及潛在的在未來爭取部分法國艦隊的可能性,但是要冒喪失制海權的風險;或者背刺曾經的盟友,收穫罵名,但能獲得暫時的安全。

我覺得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至少能理解英國的決定。白紙黑字的協議都可以撕毀,私下承諾算什麼?從法國要投降開始,英法兩國的利益就分道揚鑣了,英國的決定真的很英式。


法國艦隊本來就不是英國人的東西,談什麼壯士斷臂?

法國從來就不是英國的一部分,談什麼同室操戈?

站在英國立場上,這是必要的行動。如此而已。


聯合王國縱橫四海的時候,統治者表現出來的是成年人的冷酷理性和世界中心的傲慢無禮,唯一看重的只有國家利益。

現在這些娘化的文青推崇的充滿婦孺的感情的電影,離當年的聯合王國的核心價值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


最壞的可能性就是法國海軍最後由於各種原因倒向了德國,把德國的海軍短板修補更長了一些。
最好的可能性,也就是法國海軍永遠都不投向德國。但是以當時艦隊的立場來說,他們不願意去美國,只願意留在德國佔領下的法國。
艦隊是需要補給的,可是這個補給是由法國人完成?還是有德國人完成?維持和補給這樣一支艦隊到底是為了什麼?太多問題的指向一個方向:長久來看法國艦隊必須站隊,而且由於德國已經拿下法國,德國人的操作空間非常大。
你說是為了干德國吧,那肯定是出海去英國最方便,因為英國有自由法國也不用擔心沒有娘家人,可他們不去。那你說是為了幫德國干英國吧,確實越看越像是在待價而沽 談條件~
對於英國人來說,法國艦隊倒向德國是英國人很難承受的風險,法國艦隊不倒向德國好像對英國也只是沒有害處而已。
在存亡關頭,英國人怕是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因為實在承受不起這麼大的風險。
所以,我覺得英國人干出這樣的事情實在太正常。


前排提醒一句,
英國和法國是兩個民族兩個國家
不要拿國共合作的關係往上套


典型的帝國主義作風啊。
因為法國艦隊「可能」危害英國利益,所以英國人就可以衝進法國領海順便襲擊法國軍隊,這毫無疑問是對主權國家的入侵,如果不是法國停戰這種特殊事件,這和珍珠港事件有幾毛錢差別?
英國政府在這件事上的表現接近於日本軍部,只不過日本人看美國太平洋艦隊不順眼是它妨礙「東亞共榮」,現在來看沒啥正義性罷了。如果不是法國對面是德三,估計直接宣戰英國也沒啥心理障礙。
(請自動腦補羅斯福講話)
「Yesterday,July 3rd 1940,a date which will live in infamy. The republic of France was suddenly and delibrately attacked by naval and air forces of the Empire of Britain.」


要我是英國首相我也這麼干,心慈手軟的人贏不了戰爭,只會葬送自己的性命


這個……

法國答案莫名的喜感。

法國向德國投降不是恥辱,只是一種無可奈何。

但是英國消滅法國艦隊

就是一種難以容忍的恥辱,可以為之加入軸心國。這種奇妙的邏輯真是令人難以理解。


現在怎麼說都可以……

但是,法國海軍畢竟是當時世界海軍五強之一……義大利其實一直很想染指這支部隊。

如果加上義大利海軍,恐怕會搞得馬爾他直接完蛋……

在這樣的恐懼之下……

甚至,海獅行動、北非戰役……

當然,達爾朗這個廢物……沒讓法國人的滿腔怒火化作千噸炮彈

從現在的情況下,戴高樂是最大的贏家……


沒必要,但也稱不上同室操戈。英國人並沒有弄清法國人立場。只能說是個悲劇吧。


我要是丘吉爾,我也會反補掉法國艦隊,原因很簡單,如果1940年德國海軍得到法國艦隊這麼一支比較強大的海軍艦隊,北大西洋英國的海上優勢和海權會蕩然無存,戰爭形勢會極度黑暗。


說什麼英國人賣隊友,問題是你這隊友都要和敵人媾和了,都要成敵人的小弟了,你這還算是隊友?我還不能揍你了?


英國要求法國海軍跟自己一起繼續打德國佬,要麼離開法國去海外;而德國佬則希望法國海軍加入德國一起打英國。而法國,是絕對不會答應英國把艦隊交出去,因為這是法國唯一可以和德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德國為了獲得法國海軍,不惜在停戰條件上對法國做了巨大讓步,對維希法國來說,讓海軍和英國一起繼續和德國人交戰,離開本土都不可行,不但會使自己喪失最後和德國交涉的底牌,惱羞成怒的希特勒會不會一怒之下撕毀協定,徹底佔領法國?法國人冒不起這個風險,所以向英國承諾海軍保持中立是他們唯一的底線。

而對英國人來說,他們更冒不起這個風險,法國戰敗退出戰爭,英國獨自必須面對擁有半個歐洲版圖的德國人,而敦克爾刻成功撤退,結果聽起來不錯,實際上撤回來的三十萬人丟失了全部的重裝備,和法國德國不一樣,英國陸軍一貫走精兵路線,職業化程度高但規模不大,這三十萬人幾乎就是英國陸軍的全部基幹力量,人回來了,可裝備沒了,整個陸軍就幾乎是赤手空拳,這些要恢復不但需要本國的兵工廠加班加點,更需要大洋對岸的美國表弟出手相助,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而現在英國最缺的就是時間,丘吉爾牛氣衝天的要在天上地面海上灘頭和德國人交戰,但現實是此刻能保衛英國本土的只有海軍和空軍,空軍和德國比沒有優勢,唯一能佔優的就是海軍,挪威戰役德國海軍被打殘廢了,而這時候如果法國海軍加入德國,英德的力量對比就會發生劇烈變化,英國保衛本土的壓力就會空前增加,而一旦制海權失守,英國人沒有任何力量阻止德國人登陸。

而事後看,德國人沒有得到法國海軍,而自身的海軍實力不足,對英國本土的登陸的準備工作只好一拖再拖,德國人只能先考慮用空軍奪取制空權在實施登陸,這才有了後來長達數月的不列顛空戰,最後英國人成功的保衛了自己的天空,無法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的德國人只好無限期的推遲了登陸英國的計劃。

對英國和法國來說,在信息不對稱下,很難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對方身上:

對法國來說,海軍離開了本土,還能保持中立不被英國人控制嗎?當然不可能,英國人用後來的行動證明了。

對英國來說,法國承諾海軍不對英作戰可信嗎?當然不可信,法國人要是可信了那就奇怪了。

這是一場雙方都無法妥協的死局,法國要確保手中最後的籌碼,而英國要保衛自己的國家,在極端危機的情況下,英法之間最終只能用一種悲劇的方式來解決這場矛盾,說到底,這兩個籠罩在納粹德國陰影下的國家,都想活下去。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近現代海戰的電影值得推薦?
如果當年國民黨守住了海南島,並且兩岸保持到現在,中國大陸的海權會受到怎樣影響?
我們國家的海軍為什麼看上去弱弱的?
中國海軍對外國海軍,最輝煌的勝利是那一場戰爭/戰役?
現今中國海軍究竟水平如何?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海軍 | 海戰 | 英國皇家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