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也有茶、花等藝術,為何這些到了日本就成了「道」?譬如:茶道、花道?

最近在看一些有日本文化的文字,特別受觸動。日本應該是將道文化詮釋得最完整的地方,無論從茶道到花道到劍道到料理等等各方面,都是在宣揚一種道的精神。有一些文字將道和儒作比,說儒是加,是教人怎麼賺錢怎麼升遷,而道是減,是告訴人如何堅守如何堅持如何鑽研。這觀點我比較贊同,日本一位做料理(不是烹飪)的米其林大師,做料理幾十年始終堅持菜單不變,將心思花在鑽研每一道菜如何通過細微的改變(比如料理方式、餐具等)來讓食材的味道更好,他說他小小的店裡的每一條魚都是經過自然規律、要有四五十年經驗的漁民才能打撈上來、經運輸人員精心運輸的,如果不能將他的味道表現到極致就是對魚對漁民對自然對運輸的的褻瀆。所以我認為,日料和中華料理的區別就好比一個是水一個是火,日料追求原本追求自然和簡單,中華料理崇尚烹飪方式甚至重口味,他們精緻我們複雜,當然這也與中國幅員遼闊息息相關,但以小見大,為什麼我們也有茶、花等的藝術,而這些藝術到了日本就通通加以「道」?


落後文化接觸先進文化時會莫名其妙的產生儀式感

如果只有上流社會接觸,這些儀式感傳播時間久了就變成道

有些東西如果學中國學的好,配上儀式感,就很有逼格,比如茶道

有些東西如果學中國學不好,配上儀式感,就及其傻逼,比如書道

90年代中國只有科研人員才有資格接觸電腦

很多學校進電腦房之前要穿白大褂,洗手,換拖鞋

如果中國保持那個落後狀態100年,每個人都固化了這一流程

然後中國又恢復到現在的狀態

你會發現電競比賽上中國選手會先凈手,擦乾,換拖鞋,然後穿上合身的白大褂,表情凝重~

估計美國也會有人覺得「微機道」好帥


因為日本沒能及時收到中國學者王陽明對於朱熹格物致知實驗失敗的文獻報道呀

王陽明17歲時做了關於朱熹格物致知的實驗,發現朱夫子的理論不靠譜,所以果斷放棄。也正是因為對於王陽明格竹子失敗經驗的廣泛傳播,使得中國人發現不是通過死扣一個物,就可以致知的,也使得現在的中國人民不用捧著茶杯想怎麼才能悟道

但是由於當時文獻傳遞比較困難,日本學者沒能及時跟進王陽明的實驗結果,所以依然沿著朱夫子格物致知的道路上一路走了下去,並且一路融合日本本土神道教以及佛教,最終變成了現在這種依然通過外物追求形而上內容的局面。

所以說,看文獻要及時,明明是已經被證明走不通的路,還要一門心思走下去,想想都心疼


呵呵,我胡扯的,別在意,看個樂就好了

不過王陽明的學說在日本得到普及,的確是要到16xx年,這時千利休墳頭草都好高了


中國:玩膩了,看開了,就這麼點破玩意。


一個是語言的不同,另一個是民族思維的不同。

我們追求表現它,看成一種藝術。

他們追求達成過程中儀式般的過程、享受。

他們的道,並沒有什麼天地人境界,純粹是方法。

比如劍術、武術叫劍道、空手道。

書法,叫書道。


是翻譯的問題,日本的這道那道不是我們這個意思。
它是指專門的技藝(専門を究めて一派を立てた技芸。「華道?歌道?芸道?剣道?茶道?柔道?書道?武道」)

看下圖第四條的例詞

來源https://dictionary.goo.ne.jp/jn/154937/meaning/m0u/道/


日本人總能把一些事情上升到意識程度,搞得做個飯都像搞什麼多高大上的事情一樣,一方面來說這叫做認真,另一方面來說,這是品牌營銷,把一個事物說的特別的高大上就可以獲得一種高貴感,讓進行消費的人也覺得自己特別的貴氣


說明日本的道和我們的道不一樣!!中國講究道法自然!!哪裡有那麼多儀式感!就像日本人認為以和為貴,故命名為和族!!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實認真觀察就發現日本的和就是我們的同!


因為貧窮

你都無法想像那個小破島在「發展「這些「道」的時候能窮成什麼樣子…


原來看過一個知友的回答,名字忘了。

他總結了一詞兒,我覺得挺好玩。

「雲裝逼」!


這不是曉松奇談最爛那兩集的破爛玩意兒嗎


一種儀式感能增加過程的正規感及其傳播的普及性。它能夠使這其中的內心感受通過儀式傳給觀看者


推薦閱讀:

所謂的工匠精神指什麼?
什麼是工匠精神?
如何評價「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鎚子科技」的名片是什麼樣的?
一句話形容工匠精神?

TAG:日本文化 | | 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