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默克爾會說「美國已經是不可信賴的夥伴」?並稱歐洲已無法再完全靠著美國和英國?
http://www.focus.de/politik/ausland/bierzelt-rede-in-muenchen-merkel-sieht-in-usa-keinen-verlaesslichen-partner-mehr_id_7185916.html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europe/angela-merkel-donald-trump-germany-us-no-longer-rely-european-union-climate-change-g7-a7760486.html
繼默克爾後,德國外交部長稱特朗普的行為已經削弱了西方,他的政策損害了歐盟的利益。
看了下面的回答,真是「慘不忍睹」啊,也就只有兩三個人說到點子上了。
默克爾說這番話的目的無非有兩個,一個是表達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向美國施壓;另一個選戰的目的,是說給德國選民聽的。
1. 先來說第一個,其實默克爾的這番言論說的很有技巧,在內容上,她的原話直譯是,「我們完全能夠信任其他人的時代,有一部分已經過去了。這個我過去幾天已經經歷到了。」
雖然人人都知道,默克爾說的就是特朗普,同時也間接暗指了一下英國退歐,但她原話可沒有提到任何一個國家的名字。這本身就調低了攻擊的調門,但同時又能夠在美國媒體上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
另外,默克爾說的「過去幾天」,指的就是特朗普上個星期來歐洲參加北約峰會以及G7峰會,美歐之間在許多問題上商談的都很不順利。在一些核心問題上,比如氣候問題、貿易問題,特朗普都顯示出及其強硬的態度。像以往一樣,特朗普對氣候協定持保留態度,認為氣候變暖是偽命題,這對於在應對氣候變化一向最為積極的歐盟來說,無疑是無法接受的。
更讓歐盟人民表示震驚的是,在5月26號特朗普與歐盟領導人的討論中,據爆料,特朗普當場說出了:「德國人很壞,非常壞」(The Germans are bad, very bad),主要是批評德國的貿易順差,導致美國經濟受損。同時威脅要向德國企業徵收懲罰性關稅。貿易問題也是美歐之間的巨大分歧之一。
至於很多人提到的美國要求歐盟提高北約的國防支出,這雖然也是一個分歧點,但這只是美歐不同意見的一部分,而且沒有以上兩點爭議大,所以一些回答沒有必要去過分強調。
此外還有難民問題,這還涉及到反恐以及敘利亞問題的解決,一時半會兒估計也商量不出什麼共識。
總之,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的首次歐洲之行難言成功,核心問題基本上都沒有達成共識,還讓自己的歐盟盟友感到失望,也讓部分美國媒體炮轟特朗普這趟訪歐簡直是災難。這些其實我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寫過:2017:西方的終結? - 知乎專欄。再加上法國選出了一位親歐盟的總統,能夠和默克爾站在同一陣線上,這讓歐盟在尋求更加獨立的身份上也更加有了底氣,默克爾前些天也表示:「我們歐洲人要把命運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裡」。
2. 第二個重點是,德國今年9月要進行聯邦議會選舉,默克爾需要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默克爾這次這番言論的場所也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默克爾所在黨派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盟友黨派基督教社會聯盟(CSU)的競選活動上,在場的還有CSU的領導人Seehofer。默克爾發表這樣的言論,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團結德國右派選民,因為過去幾年默克爾的政策偏左,因而失去了大量持保守觀點的民眾,也間接導致了極右黨派的崛起。難民危機發生以來,作為姊妹黨的CSU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十分不滿,Seehofer多次批評默克爾,有些人認為兩黨似乎要決裂。不過,我去年9月份就寫過,CDU和CSU是不會分開競選的,兩個黨只可能綁在一起,這樣對雙方最有利:默克爾離下台還有多遠? - 知乎
正如題主給出的Focus的新聞鏈接,在這次選戰活動上,Seehofer表示CSU要和CDU全力合作,共同贏得9月份的選舉。可以看的出來,兩黨已經擱置爭議,重新並肩前行。
最後還要說一點,這次CSU的選戰活動、也就是默克爾說出批評美國的言論,是在慕尼黑的一個Bierzelt進行的。Bierzelt是什麼?直譯就是「啤酒帳篷」,喝酒的地方,環境相當輕鬆,大概是這麼個樣子:
所以,默克爾批評特朗普選擇的言論方式和場合都是十分「非正式」的,如果等到哪天德國總理真的在官方場合指責美國總統,比如記者會或者外交渠道,那才是真正的「大新聞」。
德國一直想帶領歐洲擺脫美國,問題是現在德國信心來自哪裡?
軍事政治這些歐洲沒優勢的不提,就以德國信心最多的經濟說話:
2010到2016,世界經濟的發動機是美中,GDP增長是累計大概20%和50%;德國的歐州夥伴們GDP排名沒變,但法國義大利數據這6年是停滯甚至負增長, 小夥伴義大利的GDP還掉到印度後面去了 。
2010-2015世界主要經濟體GDP變化:
美國 14,624,184 - 18,569,100, 增加26%;
德國3,305,898 - 3,466,639, 增加 4.8%;法國2,555,439 -2,463,222, 下降 3.7%;義大利2,036,687-1,850,735 下降 9.2%,排名下降,被印度超過。
就業率,負債,通脹,歐洲小夥伴們哪一項,不要說中美,就是和旁邊的英國比比?
6年前德國說這話提振小夥伴信心還行,今天旁觀群眾都看出歐州和世界其他對手間的實力差距是擴大不是縮小,這時候德國說這話,只是笑話。
補充:作為旁觀者中國,在這5年的開始,GDP 6萬億相當德法之和;到結束的時候10.8萬億,相當於德法加2個半個義大利
笑死了,答案看了一圈,答案里的評論也看了一圈,吵到最後基本是這樣的。
支持美國的:你有本事你退出北約呀!
支持德國的:你有本事你撤軍呀!
車軲轆話連著說…太有意思了,最後估計大家都沒怎麼動彈,這事兒磨磨嘰嘰也就糊過去了。
裱糊匠哎~換地方咯。
我是這樣想的,本來川普要求北約各國按要求承擔軍費是占理的事。北約各國到最後交沒交是一回事,但應該是美國理直氣壯,北約各國自覺理虧。
然而到現在,居然能搞得北約各國都理直氣壯的不愉快,這是我川「交易的藝術」~【滑稽臉】
無他,德國想把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清除,自己當歐洲大陸的領導
1. 德國離老毛子遠,不用擔心直接軍事威脅。
2. 德國是歐盟老大,英國走了,法國萎了,可以自己稱王了,覺得搞歐盟聯軍的話可以提高自己的發言權。
3. 德國要大選了。
最後,要真打仗了,德國人有掃帚,天下無敵,人人都是掃地僧。
Germany soldiers are painting broomsticks black to pretend they are guns拯救歐洲還是得靠美國大兵。
度假中的美國兵去廁所的時候聽到了裡面有上膛的聲音。
2015-08-23 07:00北京青年報
荷蘭至法國的一列國際列車21日發生疑似恐怖襲擊,3名乘客在這次事件中受傷。
嫌疑人攜帶的武器包括突擊步槍,不過沒有來得及使用就遭制服,從而避免了可能出現的更嚴重傷亡。
手持突擊步槍
這輛高速列車當時正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駛往法國巴黎,襲擊事件發生在比利時境內。
法國內政部長貝爾納·卡澤納夫說,嫌疑人分別用手槍和刀致傷乘客各一名,最終被兩名美國籍乘客制服。美國國防部證實一名美軍士兵在這次事件中受非致命傷,不過沒有披露更多情況。
一名警方人員告訴法新社記者,嫌疑人攜帶一支突擊步槍、一支手槍、彈藥和一把美工刀。
躲入廁所裝彈 被美國軍人制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嫌疑人進入車廂廁所換彈夾,出來時赤裸上身,持一支AK—47突擊步槍,被3名美國籍乘客合力制服,其中兩人分別在美國空軍和國民警衛隊服役。其中一名乘客安東尼·薩德勒描述:「我的朋友阿利克喊道:『抓住他』,另一個朋友斯潘塞立即衝上去,接著是阿利克和我。」
薩德勒說,搏鬥過程中,斯潘塞被美工刀割傷多處,阿利克奪走了突擊步槍並用槍擊打嫌疑人的頭。在更多乘客幫助下,嫌疑人最終被綁住。
一些乘客回憶,嫌疑人可能開了兩槍,一名男子脖子中彈,倒在地上。從嫌疑人走出廁所到被制服,持續不到15秒。
同車的法國演員讓—于格·安格拉德也在事件中受傷。他敲破警報裝置保護罩報警時被玻璃劃傷。
列車上有超過500名乘客。嫌疑人被制服後,列車停靠在法國北部阿拉斯車站,嫌疑人被警方逮捕。
法國總統府21日晚發表新聞公報說,法國和比利時將合作調查這起槍擊案。比利時首相夏爾·米歇爾在社交網站上譴責這次「恐怖襲擊」。法國方面則對事件的定性更為謹慎,內政部長卡澤納夫說,這可能是恐怖襲擊,不過需要進一步調查確定。
一堆人在yy默娘領導下的德國離開了美國的束縛立馬軍力歐洲開無雙,理由無怪乎兩個
1.德國經濟好,底子好 2.歷史上德國爆兵多牛逼……
當年德國爆兵牛是什麼?多年的尚武傳統+民族主義情感+完備的軍事動員體系
現在這個已經娘化的德國還剩個毛?
靠一群從小在「愛國是不正確的,德意志是罪人」的教育氛圍里長大的精神太監們?這些人連穆斯林的刀都架到自己脖子上還擔心自己政治不正確,指望這些人去拿槍?
靠剛剛超過1.0的生育率?
靠那些嚴格按公務員制度上下班體重嚴重超標演習沒空調房就要罷工的所謂「德意志軍人」?
靠一個論文造假從婦產科醫生轉型過來的女國防部長帶領下的宅男參謀們?
靠一個衛生部教育部都比國防部有吸引力的氛圍?
哈哈哈!!!笑死我了好嗎!!!
別跟我說什麼德國經濟好,有軍事傳統,肯花錢國防軍事就有起色,有些東西一旦丟了就永遠拿不回來了,尤其是精神上的東西。
現在這個德國,和當年的第二第三德意志帝國相比,除了地理位置就沒有任何共同點了好嘛!這是後冷戰體系瓦解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美歐集團矛盾的公開化表述。
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默克爾會有這樣的言論,絕不僅僅是默克爾和特朗普兩人之間的恩怨,而是兩人所代表的各自的利益集團的矛盾。
北約本是美國為首的國家為了遏制蘇聯,保護歐洲的軍事聯盟。美國想遏制蘇聯,西歐諸國想保護自己,二者一拍即合。軍事上的合作,建立於政治的互信,而再一步基於經濟的支持,也就是我們知悉的馬歇爾計劃。北約這套體系,通過冷戰已經被證明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十分有效的組織模式,但是過去的正確不能適應當靜的新環境,那麼這個模式就要遇到挑戰,就要出問題。
冷戰後,蘇聯解體,俄羅斯軍事力量收縮,西歐諸國面臨的軍事壓力大大減小,東歐各國由於經濟的崩潰紛紛倒向西歐,北約乘勝追擊,東擴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安全空間。這套體系從冷戰結束後的20年間經歷了一個關鍵而不易察覺的轉變,美歐俄(蘇)之間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冷戰時,西歐擔心的是生存問題,此時自身的戰略安全受到蘇聯的嚴重威脅,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當然會把自己牢牢邦定在美國的戰車上。西歐國家此時面臨的主要矛盾是蘇聯的軍事威脅。
冷戰後,西歐勝利,俄羅斯無心橫掃西歐,歐洲國家面臨的生存威脅大大減小,歐盟高速發展,經濟上法德通過歐元對歐洲國家進行整合,結果美國為了美元利益對歐元進行阻擊,打擊歐洲經濟,破壞法德整合歐洲的努力。此時歐洲國家,尤其以法德為首,面臨的主要矛盾是與美國的經濟矛盾。
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之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時,我們就看到了北約貌合神離的一面。美國希望北歐團結一致對抗俄羅斯,但是德國卻希望綏靖俄羅斯。這場北歐峰會,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經濟矛盾加深後的公開化體現。沒有實質的生存威脅,有限的財政歐洲當然希望花在對歐盟的整合加強上,為什麼要配合美國充當反俄橋頭堡?
美歐俄面對這樣的情況,各自的策略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美國為了保持對俄羅斯的遏制,對歐洲的態度和手段會逐漸強硬,給歐洲經濟製造麻煩,分化歐洲各國,以讓法德在北約軍事開銷的問題上妥協。歐洲為了打理自己的經濟花園會進一步對俄羅斯妥協甚至合作,對美國的要求更加抵抗,公開孤立美國。俄羅斯則會積極尋求和歐洲的合作,在中東問題上對歐做出妥協。
中國有句古話叫?????,我們要想辦法讓朝鮮問題和南海問題成為世界的次要矛盾,加深對俄歐的合作的同時管控中美的分歧。
亞投行,一代一路為什麼那麼多國家參與?
天下苦美已久矣,美國為了保持自身的利益一定會進一步損害世界各國的利益,從而進一步加深與世界各國的矛盾,讓盟友陸續倒戈。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過去世界對美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廣大受美國壓迫的第三世界國家是我們的朋友,歐盟、俄羅斯等第二世界國家也是我們潛在的朋友,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鬥爭真正的敵人。
美國的確掏錢出來保護了歐洲,問題是,敵人是誰?
蘇聯已經死掉快30年,新一代人成為了社會主流
德國跟隨美國對抗俄羅斯,撕裂東歐,搞亂中東,對德國有何好處
且不說西歐需要俄羅斯的資源以及東歐的勞動力,最重要的是,歐洲的難民加速流入,人才和資金卻加速流失
光法國2015年就有1萬位百萬富翁移民國外,比中國流失的還要多
和俄羅斯的意識形態不和只是皮表問題,資金和人才才是血和肉
所以說,挑戰燈塔霸權並不是中國一家在做
不少人還一直相信,有朝一日燈塔兵臨南海,德國等盟友就會屁顛屁顛跑過來,自帶乾糧,幫助美利堅去打擊邪惡的共產政權。
德國工商大會:中國首度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_新聞_騰訊網
美國掏了比所有北約成員國加起來還多的錢來保護歐洲的安全,就要你掏2%的GDP來保護你自己的國家安全,結果還落了個不可信賴。我看是歐洲這些國家太不夠意思了,今天就得罪你們一個。
我們不要騙自己了,如果我們捲入歐洲的紛爭,我們在和平時期也必須和他們在一起。
——林白
默克爾說歐洲不需要美英,希望她能說到做到。
以前想過FDR多活幾年現在是不是就沒有德國了,當然一想到親蘇就覺得還是不要了
以上為對默克爾此番言論的感性看法。
想想決定再補充點東西,最近4天內一萬利比亞難民湧入歐洲。我不知道歐洲人打算怎麼處理這些源源不斷趕過來的難民,逼著東歐國家接?想辦法分給澳洲美國?
還有有些人是不是覺得和美國決裂後德國立馬軍事實現重大飛躍啊?就不說二戰以來美國和歐洲的軍事技術差絕對是在拉大而不是縮小,德國想搞大動作,美國難道不會制裁下這麼個妄圖復辟軍國主義的國家?
以上為對部分人認為美國一從德國撤軍他德立刻能整合歐洲(波蘭:喵喵喵?)超英趕美的看法。
看到最新情況更新下
好啦,德國外長也發話了,特朗普「短視」政策損害歐盟利益,所以根本還是:
一.德美英利益衝突,德國期望利用歐盟不斷擴充自身影響力,與特朗普希望削弱打壓歐盟政策相衝突。同時英國脫歐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歐盟。
二.大選臨近賺選票的。
以上為結合後續德國外長發言的理性看法。
默克爾要真是信了這話的話,早就已經悶聲大建,擴充軍備了。就國防軍那一堆破爛,自衛隊三天打崩他。
現在這樣,無非就是打打嘴炮罷了。你跟你爹吵架,第二天還得吃他的飯不是。
不要那麼無腦的支持川普好不好,川普是個商人,眼裡只有錢,以為世界上的事情是錢的事情,那是要吃大虧的。之前美國的政治家創立延續的北約和體制機制肯定有其目的的,貿然拿錢說事,不給就威脅撤軍,人家巴不得你走呢。有的人非得說美國走了,歐洲活不下去了。要是按照這個邏輯,中國乾脆也請美國駐軍好了,剩下的軍費發福利多好,只是這樣,中國人受得了嗎?獨立自主還從何談起。有的人說美國基本干涉不了德法義大利西班牙的內政,是的,影響是有限,但是外交呢?北約都干過啥?轟炸南聯盟,搞利比亞,薩達姆,搞敘利亞,這些都讓近在咫尺的歐盟不得安寧,美軍走了,這些地方全都成了歐洲的勢力範圍,誰還敢鬧。所以美國搞搞,歐盟就得消化很長時間,歐盟一體化,歐盟團結就不好搞。再加上和俄羅斯打打配合,歐盟就得抱美國大腿,這樣一個需要人保護,整天喊大哥的歐盟才是美國最需要的。可以說,如果美軍走了,美國的全球霸權就沒了,這樣的結果美國還能接受嗎?但是美國要想獲得這些好處,是得有成本的,而且成本巨大,當有一天美國支撐不住了,他自己自然就會走了
普京:川總,多少給點錢我就上去砸門,保管他們都服服帖帖的交錢。
我感覺軍費是軍費,美國確實掏的錢多,但是所有武器軍隊駐紮在北約其他國家的領土上的,任何一個獨立國家都不會以喪失主權為代價來允許別國駐軍吧。像當年蘇聯強大是想和中國搞聯合艦隊,中國多窮再不發達也沒同意。所以我認為美國付出的沒那麼多,北約其他國家付出的也沒那麼少。究根結底還是利益的再平衡。
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史稱「默克爾主義」。
德法越想要剔除英美勢力,歐洲的難民問題和極右勢力就會越來越嚴重
這對天朝是好事,要好好把握從西歐腐屍上獲取利益的機會
簡單來說,美國伸手要錢,德國說就是不出錢。
看美國怎麼辦,有本事美國從歐洲走人啊!
德國正好聯手法國,重整旗鼓可是駐德美軍仍然在你家有一百多個美軍基地,享有治外法權,歐洲版愛莉醬。
所以大統領著一陣子著么羞辱默克爾,她也只敢給自己小夥伴一個暗示,期待揭竿而起。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川普在沙特的演講?
※如何看待美國直接攻擊敘利亞政府軍?
※為什麼對抗伊斯蘭世界的小布希沒有像川普這樣得到很多中國人的讚賞?
※如何看待川普計劃要強征伊拉克的石油,並稱這不是」竊「,而是」報銷「?
※如何評價維基解密剛剛爆出谷歌參與「Defection Tracker」項目?
TAG:美國 | 德國 | 國際政治 | 安格拉·默克爾AngelaMerkel | 唐納德·約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