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特勒在1941年6月1日突然去世,誰最有可能成為繼承人?
本質問的是1941年6月初納粹黨的權力排序。
問題由來:
有人問如果德三不打蘇聯而搞建設,能否長久存在。那麼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權力交接。對於任何國家的穩定,這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對於專制政權更是生死攸關。
所以我產生了興趣。但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相當不了解。
為什麼選在1941年6月1日:
第一,要排除魯道夫·赫斯。畢竟他曾經擔任副元首。
第二,選在與蘇聯開戰前。否則蘇聯威脅的干擾實在過於大。而當時看來,英國在幾年內應該無法反攻歐陸,因此干擾不大。
第三,也不能假設德國能擊敗英國和蘇聯。否則就會產生「滅蘇/滅英功臣」這樣子虛烏有的存在。
當然,如果大神有精力,也幫忙分析下該繼承人可能的反對派會是那些人。
當時納粹黨內除希特勒本人外,戈林、希姆萊、戈培爾、弗立克四位應是地位最高的。類似萊伊、阿曼、布勒、羅森堡、弗朗克這種官員,還排不上號,而鮑曼此時也是才剛剛開始崛起。所以如果按權力排序來看的話,應是只有這四位有機會接班。
四位高級大員中,個人認為最有接班可能的是戈林。戈林接班的優勢在於其對軍隊的影響,戈林不僅在軍內頗有資歷,在一戰時就是王牌飛行隊的指揮官,而且此時他還已經控制了德國空軍。在這一時期,一方面從此時處在戰時的狀態考慮,另一方面也從納粹政權常受到國防軍試圖脫離控制的威脅方面考慮,顯然,誰能夠最大程度地籠絡和控制軍隊,誰就最有接班的資格。而戈林相較於其他三人,則更具備這一優勢。更何況上面一位朋友已經講了,戈林是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這就更增加了他接班的可能性。不過戈林也有其弱點,他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腐敗,名聲較差,一些軍官和文官都對他頗有微詞,所以這也意味著他即便接班,也很難擁有希特勒那種對軍隊和政府的控制力。
戈林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希姆萊,黨衛隊和武裝黨衛隊在當時的力量僅次於國防軍,而且希姆萊平日很重視拉攏黨衛隊軍官(比如幫忙還債等),他在黨衛隊內的影響力非同小可。因此在希特勒死後,黨衛隊很有可能只服從希姆萊的指揮,加之希姆萊自己的野心也不算小,所以他很有可能會對戈林發起挑戰。但希姆萊畢竟還是不如戈林,因為黨衛隊與國防軍素來有矛盾,而且國防軍也對希姆萊本人有一定看法,所以如果希姆萊接班,國防軍必然不服,而黨衛隊當時是無力也是不可能與國防軍展開大規模武力對抗的,這缺乏基礎,而且不可想像。
至於戈培爾和弗立克,雖然兩人都是元老和重臣,黨內影響力不容小覷,但兩人畢竟都是文官,對軍隊的影響差,這也就意味競爭力差了一截。弗立克在政府內關係豐富,但他領導魅力不足,才能也稍顯平庸。戈培爾雖然才華橫溢能力超群,但是為人尖刻,處處搶權結怨,與幾乎所有的高級官員都存在矛盾,這意味著其不能獲得足夠的支持。所以綜上所述,這兩位雖然也算是競爭者,但競爭力還是不夠強,對戈林的威脅不大。
按題主的思路思考了半天,字也打了不少,題主是不是該...哈哈。要是感覺說得還有些道理,就給個贊什麼的吧。我選海德里希
萊因哈特·特里斯坦·歐根·海德里希(Reinhard Tristan Eugen Heydrich,1904年3月7日-1942年6月4日),德國納粹黨黨衛隊的重要成員之一,地位僅次於希姆萊,而且希特勒有意培養海德里希為自己的接班人;由於行事極其殘酷,而有著「金髮的野獸」、「鐵石心腸的人」、「納粹的斬首官」、「死亡的追隨者」、「納粹魔王,「第三帝國的黑王子」等許多恐怖稱號。
1931年6月加入納粹黨與黨衛軍,1932年7月接掌黨衛軍安全部門,成為海因里希·希姆萊的得力助手。1936年起領導「安全警察」,1939年安全部門、安全警察與秘密警察「蓋世太保」組織整並成為新設立的國家安全總局,由海德里希出任局長。海德里希雖然工作態度積極,但是他本人並沒有其他納粹高官般的權力欲,在執行迫害猶太人方面尤其積極。1941年便成為黨衛隊的全國總指揮。1941年7月受赫爾曼·戈林委託,執行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1942年5月27日晚間的猿人作戰中,海德里希在布拉格郊外遭遇兩名英國派遣的捷克傘兵持手榴彈與連發手槍攻擊而身負重傷,延至6月4日不治。希特勒親自主持海德里希的喪禮,稱呼他為「擁有鋼鐵之心的男人」,並追授「德意志勳章」,其遺體歸葬於柏林
他個性堅毅,智力超群,精力過人;他有絕倫的音樂天賦和細膩的情感,演奏小提琴催人淚下;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運動員,田徑十項全能;成績優異,精通滑雪、游泳、帆船、飛行、騎術、越野、擊劍,既是神槍手又是神劍手,曾經跑步橫穿德國,並已是現代五項運動選手。後來,他還擔任了黨衛隊全國領袖的體育運動總監。海德里希是納粹種族理念最理想的楷模,有人說過:「當納粹照鏡子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海德里希的模樣。」
海德里希是德國蓋世太保的靈魂,在他主管的六年間,蓋世太保發展成為一部結構精密,組織嚴謹,運轉高效的機器。西方史學界普遍認為,萊因哈德·海德里希、阿爾貝特·施佩爾(主管建築和軍火生產)等人是第三帝國最傑出的技術官僚,如果不是他們勉力支撐,納粹德國會早滅亡好幾年。相反,如果海德里希沒有英年早逝的話,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知鹿死誰手。
軍銜晉陞
1931年7月14日 加入黨衛軍
1931年8月10日 黨衛隊旗手
1931年12月1日 黨衛隊突擊隊分隊長
1931年12月25日 黨衛隊二級突擊中隊長
1932年7月29日 黨衛隊一級突擊大隊長
1933年3月21日 黨衛隊旗隊長
1933年12月9日 黨衛隊旅隊長
1934年9月30日 黨衛隊總隊長
1941年9月27日 SS全國副總指揮兼警察上將
職務晉陞
1931年7月 加入SS黨衛隊
1931年8月 成為SS軍官
1932年7月 參與安全衛隊(蓋世太保)的建立 1934年6月 出任安全衛隊指揮官
1936年7月 出任安全警察總監
1939年9月 參與建立帝國安全總局,成為首任局長
1941年9月 被任命為波西米亞及摩拉維亞代理總督
1942年1月 Wannsee會議主席
1942年6月 死於布拉格
海德里希是納粹黨宣傳中的「雅利安人的楷模」「日耳曼人的驕傲」
讓他來坐老大的位置,反對者會很少
戈林,畢竟手握兵權。希姆萊和海德里希不可能瞬間掌握軍隊。戈培爾搞意識形態的,領袖幾率不大。
另一票有可能上位的是軍功集團。。。這時候跳出來,比七二零靠譜多了。
手裡有軍隊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手裡有一支得心應手的軍隊,才是充分條件。
內部鬥爭,誰能在短兵相接中立刻掌握主動權,才是勝利的關鍵。這要求你手上的這批人馬能隱蔽、快速、膽大、主動,且長期接近權力核心。
到底是千里迢迢來勤王的十萬大軍厲害,還是迅速在中央實施政變的一千個馬仔厲害?等你大軍到了,事情已經成了。各路山頭已經封官許願安撫完畢,你要麼選擇內戰,要麼選擇招安。
林彪的確掌握軍權,但他一個師的私兵都沒有,不得不靠十幾個三四流人物組織「聯合艦隊」,失敗是理所當然的。假如他有一個團,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兒子搞的那些天馬行空荒唐透頂的刺殺方案,如果由一個團來實施...
所以,希姆萊比起戈林的勝算,不僅不小,恐怕還要大一點。
戈林。希特勒在此之前就宣布過自己的下一個繼承人會是空軍元帥格林。題主給出的時間時1941年,而戈林時1945年戰敗前夕叛變的。所以格林的可能性最大。當然也不排除希姆萊和戈培爾兩位 集成的可能性。
大雷雨笑了,你不打蘇聯蘇聯也會打你!而且美國不斷給英國援助並且對德國實施經濟封鎖,那請問你怎麼辦?打波蘭倆國家乾的,為啥英法只對德國宣戰??媽了逼的一幫傻逼天天在這意淫,先給我解釋解釋為什麼英法只對德國宣戰不對蘇聯宣戰?不是正義的一方嗎?不是保衛波蘭主權嗎?德國為什麼打波蘭?去看看那幾年波蘭跳對多厲害,而且德國要回自己的領土有什麼錯?隆美爾和露西就在但澤相識,現在波蘭不歸還但澤走廊,強行將德國領土一分為二,東普魯士和德意志聯邦首尾不能相顧,請問你怎麼辦?真他媽服了知乎上一個個偽學者真愚民了,民智未開!
按元首的想法是戈林。
可是最後不也是鄧尼茨么
元首1941年6月掛了接過權利的必然是軍官團,然後大總參再次掌握德國。
前面一個答主已經說了,海德里希。
已經是欽定的繼承人了,而且是蓋世太保的領袖級人物,實力派的偶像派。
他只要用蓋世太保里的精兵擺平希姆萊就可以上位。
推薦閱讀:
※關於德國閃擊戰的一些不專業的疑問?
※二戰後期蘇聯有像英美一樣轟炸過德國本土嗎?
※應該如何看待卡廷慘案?
※納粹德國和蘇聯都是對文化思想極度控制的,為什麼還能創造那麼多劃時代的科學發明和技術?
※曼施坦因為什麼在某些網友嘴裡叫曼不群,而西方的回憶錄和一些二戰作品對其評價都很高?
TAG:納粹德國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