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愛自己爹媽?

本人男,27,在外省工作,離家一千五百公里,每年能回兩次家,沒錢買房,也不想讓父母太累幫我攢首付,住在單位宿舍。單位待遇還行,暫時不打算辭職,因為找不到更好的。沒有女朋友,近期不打算找。感覺父母也明顯老了,身體不如以前了。除了每個月往回打兩千,每天視頻聊天半小時,每個月快遞包吃的回家。我真的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總想多陪陪他們。


謝邀。

感覺題主做的已經很好了。

第一,沒有給父母增加經濟負擔,不啃老。

第二,按時打錢給父母。

第三,網購日用品並經常視頻。

總結起來就是,從金錢到物質,到精神都在以實際行動關懷父母,愛父母。題主唯一的遺憾是不能經常陪在父母身邊。但題主暫時沒有辭職的打算,這個遺憾建議題主暫時放下,因為一個人想要更好的愛自己的父母,首先要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還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為了父母一味地忍讓犧牲,並不是明智的做法。作為一個成年人,首先還是要有自我,和父母之間要有界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愛父母,這才是明智的做法。如果實在是放不下,建議還是果斷辭職,回到父母身邊找一份工作,但不要住在一起,保持經濟獨立。

簡單粗暴的建議是:努力掙錢,爭取早日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不要住在同一屋檐下,房子或買或租,量力而行。

其實題主的情況和我差不多,自從上大學以來,我離家有十多年了,每年最多回去兩次。父母都有工資明確表示不需要我打錢回去,不過我經常網購東西給父母。買房找父母借了錢,目前已經全部還清——建議題主買房的時候錢不夠可以找父母借,注意,是有借有還的借。我今年有把父母接過來的打算,一來有了自己的房子,條件成熟了;二來父母年老體衰,有這個方面的需要了。目前正在準備中。以上是在我能力範圍之類的最佳選擇。

建議題主無論做什麼選擇,都要首先考慮自己的具體情況和能力,這樣才能做出最佳選擇。


貼一個相關答案的鏈接,在城市生活並娶了城市女的獨生兒子"鳳凰男",該如何妥善安排農村父母養老為佳?有什麼好模式可參考?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算是如何更好地愛自己爹媽的婚後版。

以下建議不限於鳳凰男,實際上是針對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建議。
1.努力賺錢。
2.一定要分清楚各自的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庭,不僅自己要分清,最好讓父母也分清楚。特別注意,夫妻雙方各自原生家庭的錢不等於小家庭的錢,小家庭的錢不等於夫妻雙方各自原生家庭的錢。
3.如果要把父母接到身邊養老,不要勉強自己的妻子/丈夫和公婆/岳父母一起居住,在距離自己居住小區比較近的地方買套小房子或者租套小房子,可以避免很多問題。
4.要孝敬父母,這個可以。但要注意自己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要瞞著妻子/丈夫偷偷摸摸地給錢。
5.當小家庭的利益與原生家庭的利益不一致的時候,多站在小家庭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
6.當妻子/丈夫和另一方的原生家庭發生矛盾時,盡量理中客,不要因為所謂的孝失去判斷和理智。


我去紐西蘭,6年才第一次回家。香港機場,我媽哭的一塌糊塗,我一滴眼淚都沒掉。
愛家人有很多種表達方式,奮鬥是一種。


謝邀。。。
已經。。。做的。。。比我好了。。。


謝邀。

別光述說自己的孝順之心,和時間空間的無奈
你最需要的,是抓緊時間,做一下工作規划了。

1、梳理一下自己的學歷和現有工作經驗、人脈,
夠不夠在人才市場上,迅速吸引到新東家的目光。
夠→2
不夠→3

2、如今科技發達,上網搜,家鄉附近的相關工作崗位。

3、學歷不夠?經驗不夠?人脈不夠?
學歷→4
經驗→5
人脈→6

4、學歷不夠?
看看工作地附近的高等院校的在線教育招生簡章
不必要的飯局就舍了吧
一季季不停更新的美劇就別看了,
看那麼多,除了驚嘆編劇腦洞大,聽個NPR不還是一臉懵嗎
把下班後的時間劃分成小塊兒
學點專業知識,藝不壓身

5、經驗不夠?
需要建立看問題的整體格局
想事情,從大往小想
做事情,從小往大做
得知道自己做的工作,在整個流程中所處的環節和重要性
多和有經驗的人接觸
多問有含金量的問題
謙卑、努力的人,不會被拒絕的

6、人脈不夠?
先洗朋友圈,加幾個你們行業內有乾貨的公眾號
遇到行業內精英會議時,多加幾個朋友
平時多聯繫,別等有事求人家了才張嘴
別用第一印象給人貼標籤
找愛好和工作交集點
這樣更容易遇到有共同語言的高人


4、5、6解決,你就可以在離父母近些的地方
做自己擅長的工作了

-------------------

每個季度給自己做一次總結,
有一點長進,就鼓勵自己!
一年後,脫胎換骨,可計日而待。
-------------------

解決了時間、空間的距離以及經濟的困擾
你就可以更好地愛爹媽了。

加油!

.


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想給愛的人更好的,最好的,但哪能事事完美,能保持想更愛他們的心就是最好的事了。


互聯網時代,關心父母有很多簡單也不費時的辦法。比如我老家在保定,霧霾比北京還嚴重,我給家裡買了兩個空氣凈化器,奈何我爸爸經常關掉,有時是覺得吵,有時可能是覺得24小時開著太費電。

我想了一個法子,就是在手機上裝了控制app,然後遠程控制凈化器。

後來我經了解發現,我媽一般倒是由著我遠程控制,但我爸爸偶爾會關閉或者把檔位調低,我又想了一個更賤嗖嗖的法子。我又安裝了一個tplink的app,把老家的路由器也控制了起來,通過app可以看到家裡都有哪些設備接入進來了,於是還可以進而判斷都有誰在家。

總之幫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了。再比如,幫家裡配置路由器......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4322412/answer/143384252


做你現階段應該做的事,
做你父母當前最期望的事。

我想應該是組建你自己的家庭吧,
讓你父母看到你已成熟、你已擔當,你已有所依...
讓你父母安心,不再思慮挂念...


謝邀……
感覺你比我做的好_(:3」∠)_
我要靠爸媽留學、買房
不做家務
在外面的時候也想不起來帶電話是我爸媽給我打。


爸媽的生日禮物,紀念日禮物,父親母親節禮物新年禮物什麼的倒是沒有落下過,不過用的是爸媽給我的錢。而且我也不去想送什麼,老爸皮帶領帶,老媽化妝品包包就可以應付一百年……

真是慚愧。


經常說:我愛你


@吃丹 謝邀。
我高中是住宿的。就是從杭州到寧波的距離,然後因為學校要求,一般情況下節假日大多時候是不回去的。
因為小時候父母一個比較嚴厲,一個因為對方的嚴厲而比較溺愛我。所以我那個時候叛逆期特別嚴重。甚至一個女孩子在外面沒告訴爹就在外面住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早被校門口的我爹當眾一個巴掌。

但是到高二時,得過雙向和輕度抑鬱的我知道了父母的難處。
咳咳咳好像偏題了。
有一次我問我媽媽,「老媽,我經常不回來好愧疚啊,怎麼樣可以讓你開心一點?」
老媽想了想道,「你開心就好了。」
嗯,這是母親的想法。那怎樣讓她感受到我的開心。
打電話安全,視頻啊,寄包裹啊(ps:這時候的錢是我自己賺的,並非伙食費)給我爹娘各寄一份。
他們打電話的時候說不要寄了不要寄了。
但我妹妹告訴我他們開心的要死,天天出去跟同事和朋友炫耀。
姥姥離我們很遠。
然後她總是會收到我們送來的各種禮物。然後她就很開心的在電話里跟我說,「我把你爸媽寄來的東西都拿給他們看了,他們羨慕的喲……」
我很高興。
這是因為我們無法陪伴在所愛的父母身邊。以自己所擁有的竭盡所能的去補償。但一旦可以,我盡量都會回去,而如果有長假,也一定會帶父母回老家看看姥姥。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個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如果你的真人不能陪伴在他們身旁,那麼就讓你的愛陪伴著。


2013年時,我25歲,從事互聯網工作,管理崗位,公司副總,年薪12萬元,在烏魯木齊過著舒適的生活。毫無理財觀念的我,每個月底都要看銀行卡餘額:「哇!還有3000?趕緊干點啥把它花掉!」

家庭遭遇變故,我必須回到庫爾勒市,和我媽在一起。

庫爾勒是一個縣級市,五線城市可能都夠不著邊。回來時我請家鄉的朋友吃飯,打開美團app,提示我:當前城市沒有團購信息。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彷彿從一個高速鐵軌上摔下來。

打開58,只有8條相關招聘信息,其中4條還是2個月前發的,我詫異的發現。。。自己竟然失業了!找不到相關工作,又心高氣傲的我硬是在家待業了半年。

在花光了自己不多的積蓄後,終於硬著頭皮,去了一家房產公司去做網站,月薪2500.然而這裡的人都沒有網路意識,公司自然也都不重視這些。做了半個月,領導發現我整日一言不發對著電腦,也搞不清我在幹啥,就說:你去跟xx跑按揭吧。

於是我就從公司的「電腦員」(嗯,他們對這個崗位的稱呼)變成了按揭員。開車帶客戶去銀行跑按揭資料,很多時候排隊能排一上午……幹了2個月後我選擇辭職。

我的工資還沒以前的零頭高,在做著毫無智商毫無意義毫無價值的工作。

……

這4年,很難捱。

期間還經歷了父親去世、結婚、離婚、再婚、生子……

我依舊找不到以前從事的工作。

只能自學淘寶,幫人做運營,7個月時間讓網店從0達到了12萬銷售額。

只能進入一家油田乙方軟體開發公司,去做一名運維,並在業餘時間自學編程希望早日能轉到開發崗。

現在我在單位是半個開發半個運維,在家裡是媽媽的半個丈夫,是弟弟的哥哥+半個父親,是我妻子的丈夫,是我1歲女兒的父親。

日子很艱難,但我很努力。

雖然我回到家鄉後過得很辛苦,但我慶幸多陪了父親1年多。雖然在這1年多里,我大部分時間都很頹廢,他下班回來總在罵我玩電腦。但不論如何,他能在這1年多里留給我更多的回憶,是我如果呆在烏魯木齊所沒有的,甚至我可能連他下葬都看不見了。

父親生前時我很恨他。我甚至在我的日誌里轉載了一篇臧克家的《有的人》來咒罵他。

父親臨走前的大約一周,晚上突然別有興緻的要帶我出去吃飯(這對他來說極為難能可貴),我倆就在小區門口的餃子館,一邊吃著餃子,一邊聽他喝著酒以極大的音量在咒罵。罵些什麼我不記得了,我只覺得當時我覺得很丟人,因為飯館裡的人都在看我們這桌。

父親走後,要守靈,半夜在停屍房,我一個人安靜的坐著,又想起那天在餃子館他青筋暴突的樣子。似乎沒有那麼面目可憎了,他罵的也並非都是錯的。

直到現在,我還是會經常想起在餃子館的那晚。我才意識到很多事並非表面你看起來的樣子。韓寒說「能說出來的苦都不叫苦」,性格內向的父親面對周遭無人理解他的處境,又能向誰說。

父親生前常說,「我就是個老黃牛,這破車(指家庭責任)能拉多遠就拉多遠吧,哪天拉不動停下了就拉倒算求」。他也在身體力行的踐行著這句話:拚命抽煙,拚命喝酒,拚命熬夜。

現在我的收入,要支撐媽媽的開支,老婆孩子的開支,還要給我不懂事弟弟闖下的禍去擦屁股,另外還有車貸和2個房子的房貸。

我也覺得自己是個老黃牛,但我還年輕,我不會放棄。我只覺得我還對我媽不夠好,我只覺得我很虧欠我老婆,我想以後給我女兒最好的教育。對了,還有我弟的婚禮和房子還等著我呢~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有人覺得我跑題了。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想好好愛他們,就留在他們身邊。

不要說你不能離開之類的理由和借口:「想做和不想做一件事,都有100個理由」。

就看你是否足夠勇敢。

「子欲養而親不待」你不切身體會,你真的永遠無法感受。

親人的離世給人帶來的影響是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


生命真的很脆弱,轉瞬即逝。

多給他們一點愛,在他們真的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至少不會心生愧疚;回憶起他們的時候,能記起更多的美好。

最真摯的愛便是長久的陪伴。


謝邀!
如果說最近學會了什麼,那就是如父母那般愛你一樣真心的對待他們。

工作地方比較遠,每年難得回家兩次,過年在家雖避免不了嘮嘮叨叨的催促成家,但我還是在家裡盡量幫媽媽做家務,帶她去醫院檢查身體,故作傾聽狀聽爸媽嘮嘮一年來的家常,為了方便爸爸平時用微信和我視頻,特意拉根寬頻,耐心得教他們使用各種app等等。
父母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的機能變差,心裡的脆弱感卻越來越強,雖然我不能什麼事都聽他們的,但有一件事記著,那就是他們永遠是愛我的,我們只要從衣食住行健康等各種方面照顧到她們,哄她們開開心心的,那就對了。


瀉藥。題主做得已經很好了。大學生沒畢業,離家近,體會不到題主的心情,不好意思。 不過建議題主,經濟允許可以接到你身邊。


幫助父母建立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適應孩子不在身邊的生活,比如問問爸媽有沒有什麼興趣愛好,想做卻一直沒做的事,鼓勵他們去做。你以後結婚有了孩子會更少時間陪父母,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始終放在你身上,彼此心裡壓力都會很大
按我自己的經驗,我爸喜歡做飯,除了送他廚具之外,教他用下廚房什麼的,讓他可以分享自己做的吃的,網路社交他會有成就感
我媽喜歡看小說,幫她推薦了很多類型的小說,網路小說的坑其實父母也會有興趣;
我媽說想練字,買字帖紙筆給她,她才會真正開始做並且讓生活更豐富。
等等吧,父母過了一輩子,為生活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並不太會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但是如果具備了這樣的能力,人才會慢慢活得開心


謝邀,感覺題主應該做得不錯啦 手動筆芯。
答主目前還只是個省重點大學的一個普通大學生 來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1.節約用生活費,想必大多數的家長都是普通的工人階級吧 ,為了自己孩紙能生活得更好,都很想給孩紙更好的,一分一厘都是血汗錢,所以啊 不要攀比,不跟風
2.認真學習,認真學習,認真學習 重要的說三遍。不要想著大學就可以混個畢業證 學位證就可以了,父母辛辛苦苦供養一個大學生也不容易啊 。想一想逃課一節,重修一門,也是對自己父母的不尊重,還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學習,還有就是答主 決定考研 考研 考研,在外地求學還是想回到自己的重慶去 第一是離父母金一點,以後工作在家附近也能陪陪他們,第二是不習慣外地的生活。
3.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別暴飲暴食,別嗜酒如命,別整天煙雲繚繞,身體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給的。
4.額 暫時想到這裡 對了 最後一個就是,回家 別老玩手機 →_→ ,多跟父母交流(粗人一個 答題基本是白話,見諒)么么噠


蟹腰
這個問題我沒有認真去考慮過,真的很感謝邀請我的人。題主所做到的都是我未曾做到的,謝謝邀請者給我一個感到慚愧的機會。雖然我還沒畢業,但當我知道了題主做到了以上種種還在思索如何做得更好時,我覺得自己畢業了也很有可能是不及題主的,所以這個問題我沒有資格給出對題主有幫助的答案。


謝邀。題主已經做到很好了。盡自己力給父母想要的,這樣就好了。父母確實希望兒女多陪陪自己,但是兒女事業家庭有成,他們也會更安心。
每個階段做不同的事,哪些方面都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

如何說服父母不買便宜貨?
父母窺探孩子隱私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快30歲了,父母依然管得很嚴,沒有隱私,怎麼辦?
如何面對父母喜歡在小事上欺騙孩子的習慣?
「不用擔心,我很好」這句話配上什麼樣的圖才是最合適的呢?

TAG:生活 | 單身 | 工作 | 父母 | 父母與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