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中「主觀能動性」是否是目的論的?

如果是,那麼關於主觀能動性的理論是如何和唯物論結合的?

如果不是,那麼判斷一個東西是否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標準是什麼?

當然我知道很多流派都有類似的概念,不過關於問題本身和描述中的第二點,不限於馬哲,描述中的第一點,限於馬哲,謝謝。


你有主觀能動性,資產階級也有主觀能動性。

如果說是目的論,那麼我問題主:誰決定了事物(簡單一點,階級鬥爭)的發展方向呢?


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下面的回答也是很有意思的。@傅友德說的東西跟這個題目有關?除了暴露自己無知,他到底想表達什麼?跑題跑到外婆家的這回答有0評14贊也是令人嘖嘖稱奇。【只愛我的那個她】(為什麼@不到?)回答的槽點頗多,直接把(歷史)目的論等同於決定論,又把決定論等同於宿命論,還「主觀能動性反唯物主義」,也是奇葩。匿名用戶對目的論的理解也很狹隘,歷史目的論並非只有神學目的論。【目的論應該設計一個類似神的最終點或者起點,然後用神來解釋人們的行為】這個定義也是錯得一塌糊塗,設計神為起點或終點是兩說,用神解釋人的行為已經是另一個領域的問題了,更何況還沒有談及如何「解釋」,是自然神還是萬能神?目的論一般指的是,根據目的或終極原因來解釋世界的理論。

古希臘自然目的論、神學的歷史目的論和康德的歷史目的論是西方哲學史上三大目的論傳統。近代英法哲學以反對神學目的論為己任,但自康德以來,德國古典哲學復興了目的論傳統,黑格爾系辯證的歷史目的論之集大成者。馬克思揚棄了黑格爾的歷史哲學,然而歷史唯物主義是否是目的論還有商榷之餘地。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絕對是歷史決定論,這是沒有什麼爭議的,但是否是目的論是另外一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決定論只是說明,歷史發展過程中生產力這一物質條件是決定性因素,但看不出來歷史必然朝著一個目的運轉。傅友德大談決定論論域里階級的「主觀能動性」,我也是無言以對。當然傅友德整個回答都很引人側目,有誰明白傅友德究竟想說啥?
這個目的可能有人會認為共產主義即是,然而問題在於,共產主義是一個科學推導的結論,還是一個倫理取向或政哲假設這樣的價值判斷?這是沒有定論的。如果是前者,共產主義就是唯物史觀的結果罷了,不是目的;如果是後者,我們才能稱其為目的,那麼唯物史觀和馬克思主義也就是目的論了。
如果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或唯物史觀是一種科學,而非哲學,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但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的也大有人在,典型的如薩特和南斯拉夫「實踐派」。
可以肯定的幾點內容是:
1)馬克思拒絕先驗的歷史目的論,這是對黑格爾的批判產物;
2)某些「彌賽亞情結」神學解讀也走偏了;
3)馬克思的歷史科學不是一門經驗科學
共產主義絕不會是馬克思腦子裡突然蹦出來的東西,進而馬克思一生全為了論證歷史的終結就是共產主義的預設而工作,既然他堅持共產主義就是歷史目的,那麼一切都是處在朝向和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的過程中。馬克思首先做的是對階級社會的分析,然後才是共產主義的推演。這種全新的思路是他和恩格斯與青年黑格爾派分道揚鑣的重要原因。
但是共產主義是否又完全不能被稱為目的呢?也有同樣的論據可以支持反對的觀點。因為馬克思主義並非實證科學,它沿襲了本質主義傳統,馬克思強調實踐這一能動活動,假如革命者以共產主義為「先驗」目標或歷史必然的終極目的奮鬥,那麼馬克思主義難道不能被稱為歷史目的論嗎?這顯然是荒唐的。難道革命沒有一點目的成分嗎?運動就是一切嗎?這就更扯淡了,這是伯恩施坦的老調重彈。但本文無意將姓資姓社引入本文所論及的這一哲學爭議,這更蠢得離奇、錯得離譜,「非目的論即紅專,目的論即白專」,可能是馬克思顯靈一的個工作周內就要批駁到的跳蚤式鬼話。某些紅小將如果稍微有點哲學史常識,都不至於否認這一點。
那種完全否認馬克思主義是目的論的觀點,是這樣一種「科學」觀:共產主義就是這樣一個狀態,我們運用唯物史觀的公式,填入某個時間、地點和生產力水平,就能夠得出相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符合的。之所以不符合,就在於馬克思主義不是機械的經濟決定論,好像物質條件滿足命題的共產主義社會中,連人的意識形態都一摸一樣,這如何可能是一說,它本來就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的定義:共產主義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精神世界是極大豐富的,是合科學規律與合【道德目的】統一的存在。關於未來的嚴密科學論證是不存在也不可能的,但就是這種情況下馬克思仍然斷定共產主義的必然實現,還使用共產主義術語照應現實政治,這不能不說沒有目的論之遺產。
應當承認,馬克思究竟是要論證人如何實現自身解放還是如何實現生產力極大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是哲學還是科學(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唯物史觀是歷史科學還是歷史哲學)這一元分歧帶來的小分歧,目的論和非目的論就是更細枝末節的小小分歧了。
含糊地、不負責任地講,也按照當前教科書採取的說辭,那就是「二者缺一不可,又是科學又是哲學,又是目的論又不是目的論」,兩者「辯證」,這樣顯得也確實「無懈可擊」。但這種回答顯然沒太多意義。就拿當前官方觀點來說,它也曾有一個變化過程。重點在於爭論,究竟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還是哲學。我沒有寫出一本《辯證理性批判》的水平,所以我沒有我的個人觀點,畢竟又沒有能力去論證,就只作以上理論梳理和學術簡介。

———分割線———
題主問主觀能動性是不是目的論、若是如何跟唯物論結合,重複一遍,主觀能動性跟目的論不在一個論域。主觀能動性是教科書上的詞,是已經公認的歷史決定論框架下的一個概念,而目的論與否壓根不在一般性教科書的普及之列,把主觀能動性換成歷史目的論框架中的某個概念還差不多。


主觀能動性是反對唯物主義的,也就是反對目的論(決定論、宿命論)。


馬克思寫巴黎手稿的時候才26歲,年輕氣盛,而且4年後就爆發了1848年革命,所以這個時候馬克思極為強調主觀能動性,反應了全世界都在急於改變,人民群眾爭取下一場民主運動。但是馬克思寫完之後,感覺不對啊,發動主觀能動性改變世界之後的新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人人都極具能動性,世界這麼能動,那就沒有共產主義了,所以巴黎手稿並未出版。

這時候,他也遇到了恩格斯同志,迅速轉化為唯物主義者,時隔一年,1845年的時候,馬克思又轉向極端的唯物主義,通過論證社會的自然規律,指出共產主義必然會到來的道理,從而給自己的哲學中注入強烈的目的論。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實證主義(分析哲學)社會學家都會認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宿命論觀點,因為這本書寫的實在是太唯物主義了。

後來的話,馬克思又覺得有點問題,就把《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決定論給pass了。開始重新柔合主觀能動性和決定論兩者,重新寫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觀點也越來越像今天教科書馬哲一樣。

到了馬克思生命的最後十年,馬克思封筆了,著迷於各種新生的學科知識,成了全世界最後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對於不可言說的,必須保持沉默。


馬克思之後,就再也沒有一個知識淵博的知識分子了。社會進化太快,也異化了知識分子,只存在專攻某一方面的專家,這也是很主觀能動性的。相信不遠的將來,異化將逐漸被異化,再次出現全面發展的全學科天才,這叫目的論。而事實是,我們需要保持的是沉默。


馬克思的主觀能動性當然不是目的論。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每個人,每個階層都有主觀能動性,只是強或弱而已,因此自然和以一切都是有物質構成為基本前提的唯物論是相符的,當然,唯物論是基礎,而主觀能動性是人加在客觀實在和客觀存在上的東西。
如何判斷什麼是主觀能動性?沒有這樣的問題,上面已經說了。
目的論應該設計一個類似神的最終點或者起點,然後用神來解釋人們的行為。因此目的論其實和主觀能動性根本對不上。這應該是和一個普遍的一般的問題有關。
目的論要解釋的是,神和人存在的意義。
而主觀能動性解釋的是,人對客觀存在和客觀實在的作用。


推薦閱讀:

為什麼萬物皆有兩面性,而馬克思主義卻沒有局限性?
劉慈欣有沒有歷史唯心主義傾向?
政治課本上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到底是指什麼?
如何理解「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人的本質?

TAG:意識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心靈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