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線上映前就把電影看了是怎樣一種體驗?

不是網上看的盜版,像試映或者在正式上映前的首映禮


1.意味著多半得說好話。不說好話對不起人家給你留的票,如果實在覺得難看,也不能說。

2.後來就變成了一件省錢的事情。


嘚瑟,高度興奮往往導致評價不客觀。


去年3月就在一場試映看了愛樂之城,然後苦等大半年才有官方原聲帶,簡直後悔死了


提前寫影評。呵呵


不敢讓朋友知道,怕忍不住劇透


蟹妖。
去看首映禮要麼就是追星,要麼就是真的喜歡那部電影。所以特別爽,可以炫耀


哈哈,這個正好可以回答

有個朋友。

啊,是死黨的朋友。但是我們也認識,不是很熟。

在大劇院工作。

沒事可以溜下去看試映

然後遇到她心情好或者她喜歡的明星會在群里發花痴

XXX出來了,好帥啊

啊啊啊啊啊啊

我死了我死了

這樣

然後還會挑釁我們要不要我劇透給你們啊

哈哈哈哈

普通的就是xxxx挺好看的,你們可以去看看

XXXX劇情特別XXX

拍過照片,就是普通的劇院包場照

然後曬的都是她喜歡的明星

我覺得包場挺爽的,但是一個人看電影也挺孤獨。所以激動的時候要來曬一下

然而,人家是上班時候看電影好么~~~

不知道有多爽了

摔!


沒啥特別感覺啊,都是在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內容好壞並不會因為看的先後順序而有所改變。唯一的差別就是,你比大多數人都提前看過,所以你更有資本在那裡BB幾句……


沾學校的光,看過《火星救援》和《X戰警:天啟》兩場點映會。先上圖:

再說感受:第一反映是在朋友圈裝逼…然後就是跑…
好了正經的說,參加點映會的感覺和正式上映後去影院看是不一樣的。
首先是觀影氛圍,能參加點映會的觀眾都是對該部電影背景多少有一定了解的,整體氛圍更為親切、互動感更好,比如上述《X戰警:天啟》的點映會,現場基本都是漫威粉絲,電影很多梗大家都能快速找到一致的G點。如果是在影院就經常碰到一邊看電影一邊講解各個英雄特點的…
其次是過程體驗,一部電影基本都在1.5h左右,很多都在2-3h之間。點映會就不一樣了,剪輯片子基本都控制在1h以內,既要引人入勝又要保持神秘。電影長度是對電影節奏有很大影響的,比如墨鏡王的《一代宗師》就有4h、2h等多個版本。記得當時看過《火星救援》後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覺得不亞於《星際穿越》,可等到正式上映看到完整版後,覺得劇情老套拖沓,有些失望。
最近中國電影檔案館又來學校放剛修復好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1947年解放前拍的影片,最近剛剛在國內文藝聯盟的影院重映,想想勉強也算是符合題目的要求吧。第一次看到除了《地道戰》等片子之外的國產老電影,非常驚訝!70年前的片子,和現在比絲毫不落下風,甚至某些方面更開放、前衛,很有《羅馬假日》、《亂世佳人》的味道。順便安利一下中國電影檔案館最近的國產電影文化周活動!


孤獨。因為你根本沒有人分享觀影感受。

就算你分享,也沒人知道你在說啥,他們還會讓你不要劇透。

如果你在點映會還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明星,還會遭人嫉妒。

然後你就想,wtf?我為啥要提前來看電影??

??????


唐人街探案。但是看了之後除了覺得電影不錯之外也沒有特別之處,就是跟不少小夥伴推薦了一下,畢竟和同期上映的一念天堂和惡棍天使比起來確實算是非常良心了。


感受就是如果真的看了感觸很深的片子,會覺得找不到人討論。如果很期待的片子沒有達到預期,更想找人討論了。。但是那些無關痛癢的片子,最後發現不好看,會覺得浪費時間。


其實是很難受的。

-

在洛杉磯。看過一些大片的試映。很正式的,要簽保密協議的那種。(試映和點映首映很不同哦,我只說試映)

你們說的那種「嘚瑟」,「提前寫影評」什麼的感受,聽起來都有點瑪麗蘇呢。現實是:

一,要忍著不說。再好看的電影,再牛逼的導演,看得激動不已,但哪怕一個字也不許說出去。忍著,直到公映那一天,才敢說劇情。

二,要暴露個人隱私。簽保密之前,要填寫詳細的個人信息。為的是一旦泄密,容易排查。律師都不是吃素的。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試映會都是找劇組成員的親朋好友,而不太依賴下游公司找來的社會觀眾了。

三,當然,也有的學生作品,小成本三線製作,或者冷門影片,看了就看了。還保什麼密吶,人家劇組還巴不得你提前到處去說呢。

就這樣。

-


體驗就是此後的半年多時間裡天天盼著他上映,盼著上映之後看看別人的評價。


看不見的客人


推薦閱讀:

身邊的同學朋友都結婚生子,自己卻還單身著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公司有一名長得好看的前台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樣接受身為胖子的自己, 正常地生活?
母語為英語的人考GRE是怎樣的體驗?
出國後喜歡上外國人,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電影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