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辭彙廣泛流行的弊端有哪些?


很顯而易見的一點是,我們精確描述的能力越來越低。
我們對於很多事物的描述都只會用一些非常模糊的詞語來高度概括。
我的同事前天改稿的時候,問我「牛逼」這個詞不能用的話,要用什麼詞來代替,我說「厲害」,她居然愣了好一會兒才能點點頭。

很早以前我看過林夕的一個訪談節目,到他的家裡拍他工作的情況。他的電腦有好幾個顯示器,旁邊還有好幾個電視屏幕。他說自己寫詞的時候喜歡看看大陸的電視節目,來激發靈感。林夕不太喜歡看香港本土的節目,因為他說現在的香港的年輕人形容什麼事情都是很「酷」、很「勁」,一點也不生動鮮活。

沒想到現在我們也是這樣。
=========================================
0903更新

謝謝大家的贊,發現有很多朋友認同這個觀點還是很欣慰的。
就像評論里有朋友說現在一句「卧槽」幾乎可以涵蓋高興、生氣、驚訝、難過等諸多情緒。
我覺得除了精確描述的能力越來越低之外,我們說話的辭彙量越來越匱乏也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

有些朋友覺得為何非要跟口語較真: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只要能起到工具的作用,就無所謂規不規範,何況還是口頭語。

除了特別的文字工作者沒必要精確表達,對於答主你來說可能是弊端,但放眼到全社會就並不是,你們這些搞文藝的老是不懂老百姓到底要什麼。

可是網路用語本身存在的方式大多就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現和存在,就像你現在看到我打出來的回復一樣。這個時候,它就是一種書面語。我覺得口語是一定會對書面語起影響的,現在其實已經能在媒體的行文當中看出很大的弊端。媒體不但蹭熱點,更蹭熱詞。當報紙、電視都連篇累牘地使用網路紅詞的時候,這能不能看做是為了蹭熱度而迎合受眾呢?最終會不會導致品位庸俗化,我覺得是會的。

至於說沒有網路用語前也會有人缺乏精確描述的能力,那當然是存在的。
可是當你能用一個模糊不清的詞語概括很多種情緒的時候,久而久之,你還會費腦子去想到底有什麼細緻的詞語可以描述嗎?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負強化,它會不斷地弱化我們的行文遣詞能力。

我平時都是在知乎看,很少回復,昨天看到這個問題問到我心中的鬱結,所以不吐不快。
評論里如果不太贊同我的朋友也無需浪費評論了,勞駕動筆寫個自己的答案豈不快哉。

==========================================
0904更新

謝謝大家的贊同和支持。

有很多朋友表示自己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經常詞不達意,開口忘詞,心裡想的卻沒辦法用語言表達清楚。

我覺得解決方法大概是:能用規範的語言說話,就盡量不用網路新興辭彙,好處一個是可以降低溝通成本,因為你溝通的對象不一定知道你所說的辭彙的真實意思是什麼,其實網路用語真的有黑話的感覺,不懂的人就是完全不懂。

我看到樓下有答主說她見別人生了孩子,祝賀「喜當爹」。這事我同事也發生過,真事。
我也見過根本不明白「我和我的小夥伴」由來的姑娘用得特別歡。
我也遇到過跟我聊天十句里八句「我也是醉了」的人,我不是很懂到底要表達什麼。

再一個好處就是在這當中能鍛煉自己口語表達能力。少用代稱,「就那個嘛」、「你懂得」,諸如此類,你省事兒了,可別人真的聽懂了嗎?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讀名家經典,提升辭彙量。名家名作的行文遣詞一般都是經過時間沉澱,經過跨時代多層次的受眾認可的,我覺得多讀有益無害。

語言和文字都是需要積累沉澱的,非一日之功,但是可以毀於一旦。

被誤解本身就是表達者的宿命,不要再難上加難。


今天看到被日報推了真是又驚又喜。。。
驚在我數學老師也他喵玩知乎,希望不要被他發現。。。

後續嘛。。。就是老師讓我百度喜當爹的意思。。。
然後我就把評論刪了,改成「恭喜你當上了爹。。。」

說弊端是數學不及格的,我數學本來就及不了格。。。

引用評論區小夥伴的解釋——

@許灑艷 喜當爹的來源是說女神懷了富/商二代的孩子對方不想負責,只好嫁給「備胎」,然後結婚不久女神就「懷孕」了,這個備胎就叫喜當爹。跟隔壁老王也沒有任何關係————————————————————————
我數學老師生兒子的時候,我在他朋友圈留言:「喜當爹!」
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流下來。

你說有什麼弊端吧??


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覺得在今天,曾經的「網癮」都成為了一個扯淡的概念,那可不可以說所謂網路語言的概念也已經過時了,網路語言就是正常的習語、俗語,只不過其流行始於社交網路而已。社交網路,誰不用社交網路?誰敢說社交網路仍然是自己孤立於日常生活以外的東西?既然如此,那何必給這些最近流行起來的習語、慣用語加一個「網路」的前綴?莎士比亞發明了那麼多詞,今天還有人管這些詞叫「莎士比亞語言」嗎?

網路語言流行的弊端。個人而言就一點,我不喜歡單調的表達。奧運會期間流行起來的「洪荒之力」就是一例。這個詞流行起來後,就假如 A 想要發一條朋友圈,說明自己今天打球狀態奇佳,那麼當 A 開始斟酌哪個詞用起來比較合適,「洪荒之力」就擺在那,假如 A 是個不願多思考遣詞造句的人,他就直接把這個詞用了起來。微信公眾號也是,什麼都是「洪荒之力」,彷彿不用一下這個詞就掉隊了。疲於思考的人一多,語言一下子變得枯燥起來。此外,你逮著機會就用網路語言,那你跟春晚相聲節目導演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說代溝,也許的確有代溝,但你要是真的和大你兩輩的爺爺奶奶溝通,你就根本不應該抱著你們可以無縫溝通的期待吧。父母那輩,我爸有次看網易新聞的時候,問我某個網路語言什麼意思(想不起來是哪條了,但是含義上有色情意味),我解釋了,然後我告訴他這並不重要,你不需要明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也能看懂這篇新聞。還有次進家門,我媽第一句話就是「親,回家啦」,我就直接告訴不要這樣稱呼我,語氣是商量語氣,她以後確實也沒這樣喊過我。其實有的中老年人總想融入年輕人的世界,但我很不希望融入的第一步是以鸚鵡學舌地模仿網路語言,鸚鵡講話的姿態是很蠢的,讓自己看上去很蠢也叫融入嗎?所以父母這輩還是看人,融入不了不要強行融入。


導致大眾辭彙量貧乏,於是開口閉口,千萬張嘴說的話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毫無新意。在一個標榜獨立創新的年代真是件可怕的事。

導致對辭彙、語言可怕的審美疲勞,辭彙一旦被泛濫使用,便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破壞,你可以說這是語言發展的必然,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審丑打敗審美的時代。

導致大量「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損害深思熟慮、遣詞造句的能力,進一步危言聳聽的話,對思考有著極大的限制。這一點對於當心許多媒體工作者而言可能影響更為惡劣。(這一點與第一代有所重疊)


一,

有人大概抱有一種「普通人不需要那種表達能力」,或是「普通人本來就沒有那種表達能力」的觀點,來反駁所謂「表達能力減弱」的說法。這種觀點未必有錯。但是,他可能拔高了人的「本質」對定位一個人的作用,而忘記了外界因素對人能力的影響。

往回倒幾百年,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讀書寫字之能力,但馬照跑,舞照跳,社會依然有秩序。一個幾百年前的文化人,或許就會認爲「一般人不需要識字」,甚至更狠一點,「一般人根本學不會識字」。可在今日的社會裏,識字率超過90%。單純的識字可能只不過是社會生活的門檻。在此之上,還有普通話,外語,文憑,駕照,等等等等。

與此同理,農業生產力提升,人們吃得好,營養多,於是平均身高也越來越高。這並不是說所有人都需要長成姚明。但問題是,如果現在發生了普遍的營養不良,人們沒法再長那麼高了,這個時候說「你看大清國那些人也就一米五」,是不是不太合適?

而且,這種觀點可能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一個人認爲自己打不好球,便不去練球,那他的球技就永遠不會好。負面預期帶來的放縱,可能會讓原本就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在公衆的語言表達能力上,這種惡性循環可能就正在發生著。

二,

還有人將網路流行語視作一種「反抗權威」之舉措,而將反對網路語言者視作「迂腐」。這麼說並非沒有道理。但問題在於,只要照照鏡子,就不難發現,本來帶有「叛逆」色彩的網路語言,在實際使用中,經常是站在「主流」的地位的。他們無孔不入:席捲各種「新媒體」,將自己插入各種文字的空隙,替換一切他們可以替換的詞彙,將自己打造成(下一個流行語出現之前的)絕對權威。網路流行語的「反抗」,就好像舊時代的造反者:把皇帝打倒,然後,自己當皇帝。

更糟糕的是,要瓦解這一新型權威,似乎還更爲困難。在政治的話語中尋找破綻並不困難,於是有了「三個戴錶」,有了「河蟹」,有了某些不宜公開討論的核心價值觀。可是,網路流行語的權威的面目過於模糊,性格又太不嚴肅。一切直截的反抗與圓滑的嘲諷都難以擊中他,甚至還可能爲之收入自身當中。由「反抗權威」起家的網路流行語,似乎很瞭解維護自身權威的方法:當別人的刀子刺進自己的時候,就宣稱遭刺的不是自己,然後拿出手機,與刺客合影留念。

涵蓋了過多意義的流行語,難免讓人想到《1984》中的「新語」:一種排除了一切「危險」,從而使使用者無法用「新語」反駁「新語」的語言。在政治話語之中,人們似乎還能用諧音等方法找到破解之道。但在流行語這裡,似乎一切出路都被堵住了。反對只能來自外部。而在網路流行語之內,一切反抗都難以實現。

***

一個估計爭議沒那麼大的現象是,詞語的感情正在經歷「通貨膨脹」。人們表達一般事物的用詞越來越誇張,高調。而於此相比,某些原來很有力的詞語,現在看上去似乎就沒什麼厲害了。

(這個觀點我確信在知乎上有人寫過,但是我找不到來源了。如果有人知道的話希望能提醒一下,謝謝。)

感謝無級台階先生,這是張家瑋寫的:說話,越發地重口味了! -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 知乎專欄

兩個比較新近的例子是,從某些索尼粉絲引發出來的「邪教」,和圍繞在維他檸檬茶,守望先鋒等事物上的「毒品」。用這兩個強力詞彙來表示索尼粉絲的信仰,或是守望先鋒的成癮性,似乎沒有問題。可是,這麼一來,你又把全能神和剋他命放在哪裏了呢?


網路用語弱化了某些詞語原本粗鄙的含義,使之傳播得更為廣泛,使用者用起來更加坦然。
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因為傳播得極其廣泛,使其逐漸脫離原有的含義,適用範圍更廣。
但是,它的來源是不會變的。
想到以後要向我的孩子解釋「撕逼」這種詞的由來,我就覺得心好累......


關鍵是因為網路語言的傳播速度太快、傳播速度太廣,人們聽到一個詞後往往會自行附會其含義,所以同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可能迥異,所以不同人對同一個網路辭彙的理解可能都大相徑庭(這種情況在方言當中也廣泛存在,但是考慮到方言的傳播速度與使用場合遠狹於網路語言,所以造成的誤會並不多。有哪些因為方言而導致的誤解? - 生活)

比如說,「碉絲」一詞的含義:
1、名詞,百度李毅吧網民;
2、名詞,薪酬與生活水平低下的青年無產階級;
3、名詞,審美水平低下或與主流審美脫節的人;
4、形容詞,草根的、大眾的、平民化的;
5、形容詞,廉價的,易於量產的;
6、形容詞,缺乏理財或消費意識的;
7、名詞,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的失敗者。

再比如說「直男癌」一詞的含義:
1、名詞,性取向為異性戀的男性;
2、名詞,審美水平低下或與主流審美脫節的男性;
3、名詞,大男子主義者、男權主義者、性別歧視者;
4、名詞,缺乏異性相處經驗、不懂得洞察異性心思的遲鈍男性;
5、名詞,女性仇男者對男性的污衊性稱呼;
6、名詞,同性戀群體對男性異性戀者的污衊性稱呼。

於是設想下面的場景:
「我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碉絲呢?偶爾你也應該關注下時尚潮流啊。」
「說誰碉絲呢?我問你說誰碉絲呢?」
「???」
「你TM才碉絲,我告訴你,你全家都是碉絲!」

當然隨著這些詞的消亡或者常態化使用,以上的混亂終究會平息,而得以常態化使用的網路辭彙,其含義也將形成一個公認的標準。


1,增加了不同人群之間的交流困難。如果有人不喜歡上網或者不喜歡某些流行詞,和其他喜歡這類詞的人就會產生一定的交流障礙。同時,也會不經意間把人分成不同的群體,增加了社會的撕裂。比如喜歡用流行詞的人會說另一群不用的人比較老土,而另一群人可能會說第一群人膚淺。
2,增加了沒必要的精力消耗。流行辭彙來的快去的也快,為了不被落下,每個人只好不斷的刷新微博,浪費錢很多時間,而這浪費的時間可能幾天後就沒用了,因為又產生了新流行詞。
3,污染文化環境,強制文化消費。某個人可能不喜歡某個流行詞或者某新聞,但是打開手機以後就直接被刷屏,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可能會被噴死(有點像西方的政治正確,聽不到反對的聲音了)不想摻和吧,又被這種信息刷屏,想躲又躲不開,被強制洗腦了。
4,語言,文化多元性被破壞。本來可能在不同領域或者平台可能有不同的流行詞。比如微博上流行A,知乎上流行B,當然肯定有人又用微博又用知乎,所以話題肯定會交叉,但是還是能看出來涇渭分明的。但是一旦流行語在各個平台都一樣流行,那這個語言文化的多樣性就被打破了,就趨同了,顯然,這就有利於操縱……同時,語言和文化當然是多元一點比較好,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舒服的區域,也更好的抵禦文化語言環境的變化,更有生命力(這段有點抽象,大家理解什麼意思就好)


我拿「顏值」來舉例:這個詞真是酸腐、機械。將簡潔的形容詞變成了迂迴抽象的名詞加指數,化動為靜。硬生生造出一種迂迴、繁複的表達。本來有「英俊」「漂亮」「瀟洒」「美麗」「標緻」等說法,都用「顏值」概之,「容貌」「相貌」「面貌」「面相」「外貌」「外觀」「外形」「長相」「姿色」「模樣」也都說成「顏值」,甚至用以形容非生物如食物、電腦的外觀。如此則辭彙變得越來越匱乏,語言變得越來越不細緻。
像「自由度」「知名度」之類者也差不離,「他很自由」「他很有名」說成「他的自由度很高」「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如何生硬、冗贅、不近人情!
其他還有極多,都是一經流行便為濫用,取代原來細緻的說法(譬如「不要不要的」),劣幣驅逐良幣,實語文之害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這個民族慢慢走向卑鄙。中國的很多文字已經漸漸被污化了,就像「春」字,「春」可不只是SEX哦。當然,「啪」反正是與性交脫離不了關係了,還有「約」也是,現在你不說約炮,你說一個約字,人家都會想入非非;「炮」直接就成了「性」的代名詞。

很多人打著言論自由的旗幟和時代的發展,稱一切必然出現的都是合理的。高度自由發達的美國尚且禁止「屌絲」一詞在其傳媒界出現,而反觀中國,很多不正常的現象都能夠在中國大行其道,這難道說明我們比美國更進步?更文明?大雅中正,小雅怡情,通俗親民,如今有多少人理解這些詞的含義?

大家都知如今是個信息社會,網路已與現實生活融為一體,網路辭彙、網路語言也開始在人群中流行起來,前年的「duang ",前幾年的「神馬都是浮雲」、「給力」…不過這些辭彙屬於正常的,可以考慮採用。那麼不正常的辭彙有哪些?而且它們還很火,幾乎上網的人都知道,比如:約pao、撕X、diao絲,bi格。這些聽起來很刺耳的話大部分人再熟悉不過了,而且也說過,也用過。這四個詞都跟生-殖-器掛鉤,不僅帶有歧視含義,而且黃暴粗。很多人經常把這些詞掛嘴上,以為時尚潮流,好像不說這些詞就代表自己out一樣。這也暴露出很多人在面對一個新事物和新辭彙時,缺乏分辨和思考,無論好惡,一律來者不拒。當然肯定有人會辯解:我使用這個辭彙時,表達的是另外一種意思。這樣的辯解是站不住腳的,就像「c你ma」變成「草泥馬」還是罵人的話一樣,它的本意是不會改變的。

有些網路辭彙或低俗辭彙不代表有個性,也不代表時尚潮流,更不代表就是自由進步,而與之相反,這是一種文明倒退。

古老的中國有一個詞叫大雅之堂,意即不粗俗、高尚雅緻的事物和地方,如今中國還有這樣的地方嗎?請舉例說明一下。「不登廟宇之所,難登大雅之堂。」那些不入流的粗俗濫俗表演和事物是進不了這些地方的。

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叫《詩經》,孔子編撰而成,並在論語中說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什麼叫思無邪?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簡單來說就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詩人真性情的表達。這是文學方面的雅,中國古人高尚雅緻的理念深深滲透著各個方面,漢字、語言、書法、國畫、服飾衣冠、建築、文學、音樂、哲學等等,但到了今天,我們還有哪樣事物繼承了這種理念?

有人說:「時代在發展、辭彙在變遷,但是追求語言的「信達雅」應該是一致的方向,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

我對此也基本認同,你不一定非要創造那些低俗的辭彙,也不一定非要使用這些辭彙才是順應潮流。

-------------------------------------------------------------------------------


不要再來問我為什麼這麼說,明者自明。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歪樓吧,非常討厭"小鮮肉"這個形容詞……感受不到這個詞的褒義性,把人非常粗暴地物化了。偏偏現在用得歡。


沒法正確斷句。
現在因為在各種媒體上,包括在生活中越來越傾向於用一個詞(比如各類網路辭彙)來形容一件事或者一個人,身邊人在面對複雜一些的長句時,讀起來都會卡殼和反覆錯誤。就跟面對英語的長難句一樣突然就看不懂了。

另外,不尊重之前的語言體系。
因為我小時候被強制性狂背成語,現在說話不知不覺就會帶上幾個。
然後被人笑拿腔拿調……


1.辭彙過於主觀和情緒。

很難做到客觀描述,博取別人認同。更多時候,我們是用一種情緒感染別人的情緒。

同時我們在表達上越來越片面。好與壞說不出具體,只能誇大自己對事物的感覺來博取認同。

2.再就是符號化,標籤化。簡單粗暴的用網路用語把一類人圈起來,往身上套標籤,而忽略每個人的本質和背後的發展過程。

3.現象化,娛樂化。通常一個網路用語,都是某種熱點話題的衍生物。某個網路用語很符合當下環境,但是一旦過了這個時間段和影響力,就失去了效力。所以很多外國人和外地人,聽大陸的用語覺得有些莫名其妙,而且同一地區不同年齡段的人也會不理解,甚至同一個人過一段時間就不能懂曾經說的話。

大量使用網路用語會導致語言能力匱乏,自我表達能力下降,辭彙量減少。


網路流行詞屬於快消文化,流行得快消失也快。現在90後的朋友估計有不懂「很黃很暴力」這個梗吧?就算懂這個梗的人也難以啟齒了,因為說出來會給人有種還活在上個世紀的感覺。當年可是非常流行的,只過了不到十年而已。
網路流行詞逐漸滲入了主流文化,包括小說、電影、遊戲等,比如神秘海域4的最高難度被翻譯成老司機。十年後如果還有人玩這個遊戲,怕是會一頭霧水吧。


人家都已經流行起來了,去說弊端有意思嗎?
我倒想說說網路流行語的合理性。

第一, 網路語言沒有使我們精確描述的能力越來越低,而是使精確描述的能力越來越高。
網路流行語為什麼流行? 因為人們選詞表意的初衷就是想表達清楚,準確 所以越是具有這種功能的辭彙, 就越是流行, 使用率越高,
網路流行語的準確就在於,能把很多原來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東西用另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更簡短的表達出來,讓人瞬間心領神會,就像點穴法一樣,當一個詞,一句話點中了你切膚之感,就能讓對方懂得,並引起共鳴,從這個意義上,再精準的描述,還會比人家自己感覺到的更精準嗎?
所以, 如果一切都如最高票所說, 網路辭彙削弱了人們的表達力, 而傳統辭彙可以增強人們的表達力, 為什麼人們放著更能表達自己的傳統辭彙不用去用那些所謂表達能力弱的網路辭彙呢?
因此,網路詞語的流行與某些傳統辭彙的退場正是人們積極尋找個性化的表達自我的必然結果。

第二,網路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以前是從書中看別人講什麼是生活,現在自我意識覺醒,需要重新闡發、揭示自己的生存狀態和心靈感受。雖然仍然有人喜歡以主流姿態,給別人講解你應該這樣,你應該那樣,但更多的人卻在尋找一種共通感(就像詩歌中的通感,意象)——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物,經歷,有做出相同判斷,相似感受的可能性。那麼網路語言恰恰就給這種可能性提供了一種鏈接,就像一個電影的鏈接後面大家都知道是一部什麼電影,有什麼情節,每一個網路流行語後面,人們都知道鏈接的什麼。

第三,所謂網路流行語的弊端,並不在流行語本身,而是在於使用的人是什麼樣的審美。
任何一種語言里都有粗俗的詞語,那是不是每種語言都有弊端呢?
看到很多大談網路語言弊端的說法,裡面卻大量的在使用著網路語言.
也有人在批評的同時卻像擺放展品一樣把那些不雅的詞一一列舉出來而並不覺得有礙觀瞻,所以說,這種弊端並不在流行語本身,而是因為有人本來就喜歡粗俗的表達方式,以丑為美,有的人則是不知不覺被同化。
要是你不用,我不用,他不用,這那些不雅的字眼又怎麼可能流行得起來呢?

所以,如果說網路語言使人描述不精準,是因為有的人原本就不細膩;如果說網路語言使表達變得粗俗,那是因為有的人本來就不文雅,如果說媒體會因為蹭熱點,蹭熱詞而導致庸俗化,那是因為這樣的媒體本來就媚俗.


前段時間恰好因為就這個問題和朋友交流過。
我的觀點是,太多人使用網路辭彙,並不能體現出社會認同感,反而把自己的個性給磨滅了。
朋友的觀點是,這也許正是時代在進步的標誌,只是你不接受而已。
大概兩年前吧,我也是網路辭彙隨口掛在嘴邊,那些口頭語一個一個的,有個朋友說,你不覺得你這樣說話有點不太好嗎?(原話我忘了,大致意思是這樣)。當時我的回復是,我不覺得,這樣說話反而能讓我更快速和別人打成一片。
後來某天,不知大腦哪根弦歸位了,幡然醒悟,那些口頭語真的有一些不太文雅。因此,我連用文字表述出來都不願意。
因為決定不使用那些詞語了,所以一開始是不習慣的,畢竟天天說順口了。第一次聊天需要把那些詞語替換的時候,真的愣了好久,因為原先只用兩個字就能表達出一大段情緒,現在為了不使用那兩個字,我需要另外思考。
當時我很惶恐,這個現象就像前面答主所說,由於網路辭彙的流行,人們逐漸失去語言措辭能力。什麼表達都那一兩個詞。
所以其實一開始很艱難,但既然決定不使用,我便會去克服。
當你翻開一個答案,底下千篇一律的稱呼自己為xx之類的,看起來真的很沒有個性。有必要這樣做嗎?
聊天動不動就甩一個表情包,或者嘴裡全是當下流行辭彙,真的會讓你的語言組織能力減少許多。
所以在我看來,越加頻繁的使用這類辭彙,越加的體現出人們對社會認同感的缺失,我真的無法容忍我老媽一大把年紀,天天把親之類的辭彙掛在嘴邊。
我並不覺得把那些比較粗俗的網路辭彙掛在嘴邊是時代進步的標誌,你之所以現在說那些辭彙並無感覺,只是因為恰好你身邊的人都在說,你不知不覺間被同化了。
但這畢竟是每個人的自己選擇,所以我能做的便是,我知道並了解那些辭彙,但我不會使用,我也不會抵制別人使用。
但人最好還是保留一點自我獨立性比較好。
可能後面就有些偏題了,見諒。


你經常把那些網路辭彙掛在嘴邊髮狀態,用表情包。再過幾年刪狀態的時候就發現,流行狀態都是首先被刪的。所以髮狀態之前,先學會說話。


卧槽,厲害了我的哥,在下葉良辰。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碉堡了,下午約么?
不約?看不起我,想撕逼還是咋滴?
說我屌絲說我low?你個綠茶婊懂個卵,信不信哥讓你上頭條么?
——
我覺得網路辭彙流行,一個是好玩,一個是信息簡約化,和古代為了省竹簡而言簡意賅其實沒有多大區別。
不過受眾更加廣泛,更加泛濫,讓大家覺得有些文化喪失而已。
但實際上,大家更喜歡簡單點,更簡單點,是不是啊?


加劇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困難,擴大了代溝的距離。非常的不好。


讓我們對中文的運用變的簡單粗暴,進而影響我們的表達,我們的文化。比如總結一下網路粗詞:傻逼!麻痹!牛逼!我操!卧槽!我日!shit ,bith.一個卧槽可以包含高興,悲傷,驚訝。一個牛逼讓你想不出代替他的詞。本來博大精深,精妙絕倫的中文被運用的像愚蠢至極的英語!但是為什麼他們會流行?「語氣」!總結里的每個詞,不管中文還是英文,每個粗詞都是異於常音的重讀音,每個詞都讀起來朗朗上口,就是這種簡單粗暴的屬性使得他很有利於發泄情緒,這裡不考慮謊話說一千遍就是真理,隨大流這樣的流行因素和語文教育失敗因素。所以凡是我們要表達情緒就自動化的說起這些粗詞,不去學習,不去鍛煉那些精妙的辭彙與表達,自然語言運用水平很低。舉例:你見過哪一個張口粗詞,閉口流行語的人可以有理有節,滔滔不絕的評古論今,可以寫出一手好文?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說話語法錯誤、邏輯混亂、條理不清晰,卻仍然可以把一件複雜的事講明白?
留洋的人說話愛夾雜外語,那麼在華外國人說話會不會夾雜中文?
韓國廢除漢字對於韓國是種損失嗎?
學習中文/在中國工作的美國人都是如何起中文名字的?
-ric/-mund是不是哥特人名特有的後綴?

TAG:語言 | 文化 | 語言文化 | 流行語 | 網路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