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老照片有什麼經驗?

早就打算掃描老照片了,但最近開始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問題。
1.硬體設備,有一台列印、傳真、掃描一體機,掃描600*600dpi,感覺效果不是很好。
2.一張一張掃描,太累
3.掃描完了需要一張一張的剪,因為掃進去的有一些白邊
4.掃描完後有些照片偏亮或偏暗,需要進行後期處理

求問有沒有批量掃描過老照片的人,有什麼經驗分享?


可以分享經驗
但不能告訴你更多細節

基本上平板或者底片掃描儀耗時很多
需要調教很久
不過效果馬馬虎虎,尤其是135底片和更小的底片

現在翻拍居多
就算是43小底相機+放大頭(皮腔)+翻拍架(放大機類似)
也可以出不錯的效果

我自己用645相機+制板鏡頭+壓片玻璃+鏑燈來解決
還帶一塊Low Contrast 3濾鏡
非常快
根本不用掃描,就是拍一張,過片,檢查聯機拍攝的結果焦點OK否,曝光正常否,套用矯正過的ICC結果,反轉片正常否,負片去色罩正常否,黑白片反差正常否
下一張

例子:

以上為Leica M9 + Nikkor 75mm翻拍
M9是不用裝軟體就支持聯機拍攝的
方便你也可以找商業化的掃描底片公司
不過我覺得,你一定不能接受他們的價格


前段時間翻拍了點老照片,可以分享一下經驗。
現在網上賣了一個翻拍台(不到500軟妹幣)相機是就是一般單反,鏡頭是24-70。
因為翻拍台自帶燈所以光線基本不用太考慮,光圈10左右就夠了,在小也沒什麼必要因為根本沒什麼景深。翻拍台的相機支架有滑軌,所以不是除了較大照片外,一般都是用鏡頭的70端在拍,畸變相對也小一些。老照片如果保存不完善,多數都變彎,我是照了一塊薄玻璃做壓片玻璃。為提高效率還要準備一根快門線。
現在說工作步驟,估計有攝影常識的人已經明白了。我說說小竅門,如果所翻拍的照片沒有什麼順序,最好是按大小歸類,然後按尺寸拍,再拍每個尺寸的第一張都固定好相機,鏡頭以及鏡頭焦距,固定完畢後,用實時取景調整好翻拍照片的位置,用鉛筆做標記,之後就可以配合快門線無腦輸出了(拍時記得看看曝光是不是正確,稍微留白邊方便後期的裁剪)這樣一個小時拍攝200張左右是沒什麼問題的,後期用lr適當調整裁剪白邊即可。效果肯定是比一般的掃描儀好的多,如果照片特別小建議用微距,上周我用百微翻拍了一寸老照片,效果相當可以。(過去有很多小照片,可能是因為相紙貴吧)翻拍和掃描一樣照片上的劃痕是去不掉的,需要後期慢慢修。
翻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因為每張照片都有故事,有時候操作過程並不費時間,是照片里的人和事吸引了時間。
如果是底片,建議還是掃描儀,觀片器翻拍法效果並不理想。如果哪位知乎大神有高招,也請傳教。(作文每段開頭空兩格為什麼不可以)


是掃描照片還是底片?

前段時間花了大概5 6個晚上,用的photoshop+epson老平掃 掃描了400張照片。
EPSON掃描儀一次可以放4張照片,參數設置600dpi,太高了好像有點浪費空間又看不出差別。
銳化調色這類後期參數都關掉了,掃描導入photoshop ,
可以執行自動裁切命令讓photoshop裁出4張照片

如果是帶白邊或者過塑過的照片,可能要對裁切範圍再作微調。
保存的時候存成tiff格式的,未作任何的調整。出來的照片大概是這樣的,有些偏灰:

這樣就有了全部照片的tif格式未作調校的電子掃描版。

我不太懂photoshop,只用到了photoshop批處理,自動顏色,自動色階輸出為jpg,變成這樣的:

===========
以後等掌握了ps大法再嘗試將tif原件處理出更好的效果 XD。

底片的話,平板掃描效果有點不忍直視。


掃描老照片一般有一台平板掃描儀就可以了,用一體機掃確實質量會較差。
如果只是對家庭留影等照片數碼化,Zhu Ashen的翻拍大法是不錯的選擇。大多數帶有微距近攝功能的小型數碼相機就可以了,甚至一些攝影功能強大的手機都能勝任,這種方法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固定相機和光源的處理。一個方便調整相機高度的穩定的架子很重要,一些可以把中柱倒裝的三腳架是很合適的翻拍架。光源可以用檯燈等可以隨意移動的燈具為宜,一般需要兩個,採用對稱布光,以照片上不產生光斑為宜。這是對短期臨時性照片數碼化的較合適的方法,所用的東西一般攝影愛好者家庭里都有。
把照片數碼化,用一般掃描儀並不是最快的方法,當然也有專門為了把紙媒掃描電子化存檔的專業掃描儀,那個效率高,速度快,但多見於檔案館,圖書館等專業機構。


爸媽的老照片,我們來免費給修復,轉成電子檔。歡迎微信搜索「愛惠家愛心匯」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求普及8mm攝影機知識?
大神給看看這是什麼相機?有何用途?
Leica M6 和 M7 有什麼區別?
最近入了幾個徠卡m機。玩遍徠卡膠片機的各位大神,如果只能留一部徠卡膠片機,權衡設計與實用,你留哪一部?

TAG:攝影 | 膠片 | 照片 | 膠片攝影 | 照片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