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緩解便秘方法嗎?


謝邀。

覺得吐槽太不厚道,因為題主很可能正飽受便秘困擾,決定還是認真答一下題吧。

為了對症下藥,我點開了題主的個人資料:

嚯!這起了個女孩的名字,原來是個漢子啊!

我順手點開了他的提問:

哎?這小夥子應該是替他女朋友提問的吧?看起來他女朋友的身體也不太好呢:貧血、氣色不好、痛經、便秘……

小小年紀就這樣,真是太可憐了嚕!

為了進一步了解題主的病症,我點開了他回答的兩個答案:

喲,小夥子,原來你還痛經啊?而且還是自問自答喲!不錯嘛!

你以為我們都看不到你的微信號是么~

哎……

知乎現在的廣告真是越來越那啥了,我也不好評論什麼,畢竟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嘛!

不過退一萬步講,雖然這個提問的人是軟廣、回答也是軟廣,但題目是無辜的啊有木有?!

我寫了這麼長,卻不答題的話,大家都要點擊「沒有幫助」了對吧?

所以,要問我有緩解便秘的方法嗎?

我會說:有。

你再問我,怎樣緩解便秘?

我會說:找個男朋友。


我上知乎就是為了尋找這個答案,在看了超級多的偏方及便秘原理並嘗試了N多市面上最流行的產品後,目前已經初步解決便秘問題。
先說下個人情況,小時候容易拉肚子,後來好了,一直到了大學畢業後都很正常,但是那一直以來都比較胖,吃的也多,排泄也正常。結婚前拚命節食減肥,落下便秘的後果。
懷孕期間也便秘,通過吃異麥芽低聚糖並且每天吃飯較多的情況下解決了便秘,偶發便秘就用開塞露。
生完後減肥又進入了便秘的怪圈!
我也知道有時候吃得太少,腸胃太輕鬆不蠕動根本沒法排,日積月累,越來越干,更出不來了。再用開塞露,腸道更幹了,惡性循環!
我半年時間都是在吃澳洲那個膏及用開塞露解決問題,但那個膏有番瀉葉,不能長期吃。我打算改變現狀是因為我終於把自己整垮了!
有一次吃了幾個快爛的野生獼猴桃,第二天拉肚子,但恰巧和孩子去秋遊,就一直憋著,沒有及時去拉,第二天腸梗阻了!醫院急診,醫生說打針沒用的話就開刀割了!我勒個去,我才30啊!事情搞大了!
萬幸的是打針後很快就好了,但需要吃一段時間流食休養腸子。吃了四五天白粥麵條,腸胃很輕鬆,大便金黃色,但也是用開塞露解決的,因為怕再堵腸子。病好後,開始正常吃飯,我著手研究解決方案:
早餐:起床一杯冷開水,蜂蜜水,麥片銀耳粥,香蕉或蘋果,雞蛋
加餐:酸奶
午餐:米飯一碗+青菜+少量葷菜+野生獼猴桃
晚餐:麵條+青菜+湯+少量肉
全天喝很多水
有空就敲帶脈(具體自己百度中里巴人、敲帶脈)
第一天我蹲了七八次廁所,每次5分鐘,最後一次拉出來了,前面很硬,後面稀軟。第二天蹲了三次左右,拉出來。今天第三天,一次成功。並且三天都是午飯過後,下午兩三點。感覺這世界太美好啦!
總結幾條經驗:
1、多吃湯粥類,讓腸胃濕潤。銀耳湯高壓鍋壓兩次,每次30分鐘,很軟糯,加上麥片,腸胃很滋潤!只有腸道濕潤,大便才不會幹結,那點頭太硬了,怎麼都出不來,最終就會腸梗阻!
2、拚命喝水啊!少量多次沒事就喝兩口。濕潤腸道。別一次猛喝一升,直接變尿了!
3、野生獼猴桃,想說愛你一萬年!自己家老人辛苦從山上摘來的,鵪鶉蛋那麼小一顆,一次吃10顆不嫌多,很甜很香。我個人吃了之後不會馬上拉肚子,(吃正常成熟的不拉,上次拉是吃了快爛的)但有人吃了正常的也會拉得很厲害!
4、蜂蜜、酸奶、蘋果、香蕉都能增加幫助腸胃蠕動!
5、敲帶脈不知道效果如何,反正不費時,有空就敲。
6、我試過酵素(沒有用)青汁(沒用)異麥芽低聚糖(可能有用)澳洲膏(有用,但含番瀉葉)開塞露(有用,但腸道更乾燥,不能常用只能應急)。


認真地回答一下。 從小就便秘,從來沒有像個正常人一樣每天一次,高中時最嚴重,一周到兩周上一次_(:з」∠)_。吃過中藥,吃了就很順暢,吃完之後又便秘了,西藥只吃過酚酞片,就是和瀉藥一樣,治標不治本。
大學後有明顯改善,兩到三天一次(對我來說已經很好了_(:з」∠)_)。大一時買過苦得不行不行的花茶,最終沒堅持下去。。。。
現在已經比較穩定了,不喝花茶什麼的。對比起以前我的飲食和作息習慣主要有以下改變:
1.早上起床喝一杯水
2.每天至少吃一個蘋果
3.每天午飯晚飯必吃蔬菜
4.每頓飯後站立或散步半個小時
5.空閑時夜跑一個小時
6.挑選乾淨的自己喜歡的廁所(?? . ??)廁所一點不幹凈我就便秘....也許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最後,祝題主身體健康,排泄愉快(づ ●─● )づ


專業便秘18年(大學之前沒有意識到便秘的危害),後來才慢慢改變,採用過的方法如下:
1.吃三黃片(可別瞎嘗試哈),有一次上火嚴重吃了這玩意,竟然發現可以幫助排便,後來就常吃。。。可是是葯三分毒,我還特地查了一下三黃片的成分,果不其然有瀉藥成分,瀉藥的特點呢就是,會,依賴,後下定決心,戒!
2.蜂蜜。意識到不能依賴瀉藥之後,就想著用健康的方法。姥爺是一位養蜜蜂的老人,家裡有很多蜂蜜,之前大人們說蜂蜜治便秘我也偶爾喝好像也沒啥用。。。但是這次死馬當活馬醫,我堅持堅持堅持了一個星期,每天下午或者晚上喝一杯,發現逐漸的每天早晨都有了便意啊!再後來就慢慢慢慢正常啦啦啦
3.咖啡。後來又無意中發現,每天早晨吃了早飯後喝杯咖啡會特別有便意。
4.規律的生活。對於像我這種習慣性便秘的同學,錯過了#點就拉不出來,所以就是要強迫自己規律規律再規律~
5.適量的運動。有段時間每天跑步,排便也特別順暢,嗯。
現在已經基本擺脫便秘困擾~


謝邀。
主要還是得找到原因,比如是不是一直減肥不好好吃飯啊,偏食造成食物比例失調啊,或者吃過減肥茶瘦身啊,精神焦慮工作壓力大啊,運動過少啊等等。
如果找不到明確的病因。在藥物治療方面,推薦使用乳果糖或者聚乙二醇等滲透性導瀉劑治療,因為這種治療方法對結腸影響小,不推薦使用大黃,巴豆,蘆薈,鼠理,番瀉葉等刺激性導瀉劑治療,因為刺激性導瀉劑不但會出現依賴性,停葯後便秘加重,而且長時間使用會導致結腸黑變病,甚至可能引起腸道惡性腫瘤。

以上,祝好。


別帶手機。


把我百度的答案再打一遍:(有改動)
改變生活習慣和輔助藥物相結合。
1.很多生活節奏快的人便秘,事多應酬多,有便意一忍再忍,久了自然會使便意減退感受器閾值提高,這和膀胱憋尿的感受器是不一樣的。改變習慣,及時排出,養成每天固定時間範圍一便的好習慣。
2.飲食結構糟糕,吃太多肉和垃圾食品,水果蔬菜纖維素攝入少。纖維素是刺激腸蠕動的無敵激動劑,不解釋。
3.喝水少,加上1,2兩點導致大便乾結,引發痔瘡,使得排便痛苦,迴避便意。
4.不良排便習慣,如廁看手機看報紙看書,導致時間長,直腸肛管脫出靜脈充血,誘發痔瘡連結第3點。
建議多吃蔬菜水果---纖維素促蠕動,維生素護腸,適度多喝水---軟化糞塊防止干節,還能多小便一定程度改善上火誘發的便秘,改變不良習慣--及時去不會太耽誤你的業務的,如廁時間5--10分鐘。久坐族盆底血液循環也不好,適度起身活動。治療痔瘡,外用內服,你懂的。還可以自己多揉揉肚子起到促蠕動的功效。
藥物?纖維素膠丸,外用開塞露,喝點石蠟油,灌腸液灌腸等等。如果你嚴重到這那真心作死,去醫院吧。

久而久之會誘發不良結果,最嚴重的是結腸/直腸癌。

一句話,好良言難勸該死鬼。能說的我都說了,質疑的話請自便。


便便困難戶21年,推薦一些有效的應急方法,按有效程度排名:
首先是酸奶

1.莫斯利安,最開始還比較溫和,一天一次。喝了一箱之後,每次喝一口倆小時就有反應??
2.養樂多:喝一瓶有時不明顯,有一次連喝三罐,直接跪了??

其次水果
1.紅心火龍果,幾小時就見效
2.木瓜

然後蔬菜(大量吃,需要一兩天見效)
1.黑木耳
2.菠菜

普洱茶

每天站立,敲腹部兩側約兩指的地方。同意養成排便習慣的說法,一點點便意就一定要去,否則,可能影響好多天??
另外,蹺二郎腿和久坐非常容易便秘


方法一:早上起床時喝一杯淡蜂蜜水或淡鹽水。注意一定要淡些,不要太甜或太咸。

方法二:每天一次吃紅薯代替其他主食。紅薯促進排便的效果很好,堅持一周肯定見效。


方法三:每天喝2杯以上酸奶。酸奶對調整胃腸功能最有好處,可以治好因為濫用瀉藥腸道功能紊亂的問題。注意堅持2周以上,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一定要含活菌的純酸奶,稀的酸奶飲料沒有作用。

方法四:經常吃有利於排便的食物,包括木耳、韭菜、菠菜、芹菜、白蘿蔔、茭白等。對於身體較胃虛弱的人,可補充豬血、紅豆、黑芝麻等營養豐富而又促進排毒的食品。


方法五:經常喝紅豆粥、綠豆粥、燕麥粥、玉米粥,注意煮豆子一定要帶皮。


這5個方法可以很好幫忙緩解治療便秘,同時,需要記錄排便時間排便量等,拉粑粑,這個軟體可以很好的幫你記錄。


喝咖啡!!


每天都喝燕麥粥 燕麥是可溶性纖維食物


嚴重便秘就吃酚酞片,偶爾便秘就多喝水,早點睡覺,多吃膳食纖維多的蔬菜,水果。實在不行就用開塞露灌腸吧!


你好 同便秘 吃杏脯杏干 非常有效


喝咖啡,可能跟我的體質有關,喝完馬上就有反應了。比其他東西都靈,當然我沒試過瀉藥。


中華民族5000年的智慧結晶:

喝蜂蜜啊!


瀉葉茶 但不能經常喝,會有依賴性


黑糖青梅精


關於便秘,我真的有獨特的解決姿勢,不要吃酚酞片果導片等等等等,會有依賴,副作用強(本人吃了近兩年),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是好辦法,但是作為過來人我知道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這些都試過後卻沒什麼卵用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生。

那麼後來我是如何沒有副作用的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從而根治便秘的呢?為了避免打廣告的嫌疑我就不在答案里說了,如果真的有這個困擾,可以評論我,我會分享經驗噠


推薦閱讀:

「過午不食」是否可行並長期可行?對於健康是會起促進作用還是反作用?
如何評價餓了么等外賣平台的「超時賠付」?
為什麼出前一丁的杯麵無叉子?
吃葡萄乾用洗么?
現在市面上最好吃的蝦條是哪種?

TAG:生活 | 食物 | 飲食 | 便秘 | 飲食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