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冰島後搖樂隊 Sigur Rós 及其作品?


以下內容來自個人公共號 musicstore18,歡迎關注。轉載請註明,謝謝。
————————並不萌的分割線—————————
音樂的冰島——Sigur Rós
2016-03-16 elk 雜音鋪

美劇Sense8第一季的結尾,大海中的小船上,Riley抱著Will,另外六個人也在,鏡頭拉遠,好似朝陽的夕陽溫暖動人,音樂響起,Sigur Rós的一首Saeglópur 讓一切都美的好不真實。

這大概是我對Sigur Rós的初印象。沒錯,是印象,帶有畫面的印象。那個靜謐美好的畫面,好像就是為了這首歌才出現的。雖說音樂給我們帶來的是聽覺上的快感,但不得不感慨,Sigur Rós給我們帶來的,遠遠超越了聲音單方面的享受。
畢竟,這是一個來自冰島的樂隊。

從小生活在內陸小城的我,內心總會有一些對於大海對於高原,近乎於執念的看法。其實好像都一樣,面對一成不變的街景,大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避世的想法,想要去陌生的地方,於是我們就去旅遊,想要結交不一樣的朋友,所以我們開發出便捷的通訊。冰島,光是名字就能讓我這個亞熱帶宅男遐思邇想。那裡有極光,有冰湖,有火山,當然,還有Sigur Rós。

來自冰島的Sigur Rós,自然而然,與生俱來便有一種氣質,嗯,就叫冰島的氣質吧(笑。這個九四年組建的後搖樂隊,成員四人,主唱、吉他jónsi, 鍵盤手kjartan,鼓手orri,貝斯手georg。若你願意去了解後搖(Post-Rock),你可能會發現,在搜索引擎上,Sigur Rós被列為後搖代表樂隊之一。有人也將後搖歸為氛圍音樂(Ambient),所謂氛圍音樂,淺顯地從字面去看,應該不難理解。這類音樂大概並非用來訴說,而是用來營造某種氛圍,讓你去感受,身臨其境,大概如此。就我個人體驗而言,我覺得它給我帶來的的確是一種美妙的音樂體驗。

在觀看樂隊的相關紀錄片Heima時,有一段鼓手orri的日常。他去一座小碎石堆成的山上挑選石塊,仔細,耐心,最後將這些扁平石塊做成了一個精確到半音階的馬林巴琴,而這種完全來自自然的音律,沐浴極光,呼吸森原,最後流淌到了你我的耳畔,倘若要描述,我更想用味覺體驗來說,就好像在武漢煩悶的夏天,突然有人遞來一杯冰鎮藍柑薄荷蘇打,清涼甘冽但又不至於過分刺激。又或許用視覺體驗來說,那更簡單,就是冰島。

好的樂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好的主唱。而Sigur Rós的主唱jónsi就是如此。很多流行歌手或者獨立音樂人,他們的音樂,從某種程度而言是可以被模仿的,這也不奇怪,翻唱讓音樂得以以另一種形式流通。然而,Sigur Rós他們的歌兒,一個牽強的比方,就好像某些必須要用褐色瓶盛裝的化學品,若非如此,就得都給光解掉,而這個褐色瓶子,指的便是包括jónsi在內的四位。正如jónsi的維基百科上寫著:

" ...his falsetto or countertenor voice...."

誠然,這種近乎女高與女中音域之間的男聲配合那空渺清澈而又宏大的音樂,實在是獨一無二的。

他們是來自冰島的音樂,他們也是音樂世界的冰島。關於冰島,村上春樹曾說,那裡的人類還不如精靈和妖精多。而關於Sigur Rós,我喜歡這樣一段對他們的評價:「沒有看過極光,冰川,聽著狼族聖夜的低聲細語,獨自走在廣袤的北歐遍布苔蘚的土地上,如何才能創作出這種純粹音樂的壯麗。」

Takk.
以上


單純喜歡後搖的音樂小白強答一發

分享Sigur Rós的單曲《Varúe》: http://music.163.com/song/4278297/ (來自@網易雲音樂)

一曲先行跪謝

首先後搖作為九十年代中期(新近?)出現的一種音樂形式具有以下幾個特徵性
一是在音樂結構上的旋律去中心化,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副歌並沒有明顯的分層或者根本沒有主副歌之分!

二是在音樂結構上的單一性,
這種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結構形式在後搖上得到很好的承襲,體現在具體的音樂作品上就是較窄的音域,漸次級進的音程,和近乎貼近自然人聲色旋律,但是後搖擯棄掉了歌劇樂繁瑣的多旋律和複音音樂的復調法,較多的以單一的旋律用不同的樂器,力度,音階重複演奏,
後搖更多的體現器樂純粹的聲樂和音色而遠非旋律與音樂結構(比如jonsi那顫抖的琴弓)

第三點我認為就是後搖在音樂形式上的極簡主義,旋律上的極簡和器樂上的宏大!
(所以聽後搖的時候選一個注重高頻解析和音場效果的耳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其次!
冰島出精品後搖!!!
就 Sigur Rós 而言,其更偏重於Krauft Rock和Ambient
在純粹器樂和低語人聲的環境下讓你感受自然的律動!jonsi的弓弦和乾淨到清冽的嗓音一響起你是不是感覺已經沉睡在谷地的如茵碧草上,四周環伺的雪山冰蓋和冷冽的水流隨時擁你入懷!


最後……

我真的不懂冰島語!真的不懂(⊙﹏⊙)
就醬
(┯_┯)


用三句話概括
1.「sigur ros的存在就是為了美化這個世界」
2.「sigur ros的聲音就是那在漫長的極夜裡 你看不到一絲陽光 只有絢麗的極光閃過片刻 讓你瞥見這遼闊大地的存在」
3.但是作品同質化嚴重 聽多會膩


先分享我最喜歡的這個樂隊一張專輯,一個人安靜時常常沉浸於它的氛圍和情緒中,儘是永恆


分享Sigur Rós的專輯《( )》: http://music.163.com/album/432448/?userid=397078807 (來自@網易雲音樂)


他們的音樂讓我在腦海里看到了冰島的所有天氣、所有樣子。


以一個音樂純門外漢的身份,來談一下我最愛的樂隊 Sigur Ros。

聽他們的歌四年多了,帶我入門的是2012年馬特呆萌和寡姐合演的電影《我家買了個動物園》。每次到高潮的情節,都會聽到一段高昂、令人振奮的配樂,非常喜歡。一查,Sigur Ros的《hoppípolla》,從此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向我打開了。

以前聽Sigur Ros的時候,還沒有網易雲音樂,網上也很難找到歌詞翻譯,我就這樣默默聽了無數首完全不知道在唱什麼的冰島歌曲(??ˇ?ˇ?),也許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吧,哈哈哈。我努力得在網上搜索一切與他們樂隊有關的信息、看他們的音樂紀錄片《Heima》(《聽風的歌》)、記住了冰島的首都,拗口的雷克雅未克、默默在心裡許下了去冰島看極光的願望。

最喜歡在夜晚獨自一人時或者旅行時聽他們的歌。偶爾聽多了也會有厭倦的時候,但是每每不經意聽到,還是會被打動。工作後,要面對很多現實的齷齪與糾結,Sigur Ros總可以適時出現,提醒深陷浮躁的泥淖中的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真的還有詩和遠方。

最近網易雲音樂上Sigur Ros有歌詞的歌幾乎都有翻譯了,非常感謝這些上傳中文翻譯的人。


絲瓜肉絲的歌曲要是說評價。首先,他們是世界級的音樂人。其次,在商業化潮流中他們商業化但不失自己的風格,就像逐漸崛起的魅族,依然極致的黃章。而後,POST ROCK這種東西是氛圍的是個人的是情感化的,就像滿是橫線豎線的藝術畫,有人認為它是藝術,有人認為它一文不值。歸根到底是糾結於有沒有情感共鳴這件事兒。
就像吃豆腐腦,有人喜歡甜的,喝鹹的認為喝甜的天理不容。


上個月看完現場後寫了一偏關於sigur ros 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下:
http://music.163.com/m/topic/1857406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美好的存在


推薦閱讀:

不少樂評說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對後搖滾的影響巨大,請問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為什麼聽過triphop之後,感覺其他風格的音樂完全聽不進去?
後搖的歌曲名字都是怎麼取的?隨便叫還是真的有那個感覺呢?
想了解大衛 · 鮑伊該從哪裡開始?
如果約翰列儂、科特柯本還在世,會怎樣?

TAG:搖滾樂 | 音樂人 | 北歐 | 冰島 | SigurRós樂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