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營造出後搖中的吉他音牆效果?應該使用什麼樣的錄音/演奏方式?選擇什麼類型的效果器?


被邀,謝謝
和邀請人一樣我們都在研究這類效果,在北歐以外,我們都是業餘初學者,一起進步吧。
利用設備器材創造音牆音牆那種寬度,厚度,層次的體現無外乎對於音場和效果器的多元素的疊加,至於我們這類不高不富不帥的芸芸,利用有限的設備和器材才是王道。
⊙琴這東西要雙線圈了,單圈的降噪和效果會讓人頭疼,至於拾音器還是溫暖張力大的比較出彩,過於明亮和尖利的音效會讓音色太過考前,壓迫感會過大,讓人不舒服。
⊙效果器,自從strymon啪嚓一出來,很多技術經典老牌勁旅都不得不緊張起來了,很多意圖為了用合成效果器省事的人都慢慢開始回歸單塊的燒錢大軍了,一隻timeline和一個bigsky就足夠讓你的音域和層次變得豐滿優雅了,對啊,這倆加起來真貴真貴真貴真貴真貴真貴。降一些要求,那麼至少要有一個bluesky和OLA,即一個混響+合唱,delay可以配一個老款的磁帶式。如果還有閑銀,那必須是El Capistan + Bluesky + Ola就可以支撐一個相當大的音牆了。除此之外,廉價的digi的RV7 boss的DD系列也都可以拼出一個不錯的效果陣,不過這個組合不再會有人覺得「貴貴噠」,一點都不post嘛。然後如果把效果器的串聯順序微調也可以做到音色非常空靈的效果,那種音色像波濤洶湧,也可以雲里霧裡,妖精百怪的聲音
⊙大家都第一印象都會自覺自愿認為牆如眾多音箱的搭設起來的高牆,那個效果嘛,視覺感受多一些。其實我們做音色必須有精緻準確的輸出,那麼剛才說的那些延時啊混響啊,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輸出設置就是stereo的,必須要分左右聲道的,那麼音色也就是在左右的環境里環繞立體聲的,也可以把左右完全分開,一干一濕、一合唱一過載、這樣「怪怪噠」音色也很MONO也很POST嘛。那麼輸出的時候,音色是要鋪到兩個一樣的音箱上,話筒拾音後仍然要進入調音台進行外放的立體聲設置,調試設備費勁且需要耐心和精力去試音,這個環節對於給聽眾和粉絲的直接體驗太重要了。

但是但是——話鋒急轉,最後我要說的是,我們至始至終搞的都是創作,創作即用心,並非全部依賴器械設備,高科技技術。這些每天更新換代如小兒新陳代謝般迅猛的科技知識永遠是不值得花太多精力追求的,太高科技的東西自己能掌握多少,只要適合自己的設備,更多的是需要找到自己的喜歡的音色,這個才是應該追求的東西,再貴也比不上自己攢起來的,再高科技比不上自己熬夜琢磨研究出來的音色。見過東瀛那邊幾個禿頭老鬼子,設備就那麼幾個連朋克都不待見破落中古器材,可是玩出來的東西,真犀利真振奮人心啊,換句話說人家對音樂的理解就是驚人。
還是應該把注意力都放在創作和編配上,我們國人短板都體現在這兒了,正因為我們太聰明,卻缺少智慧,顯得從來都不執著,總是繞開困難,避重就輕的躲開創作而投靠器材派,痛定思痛要改要改。

以上拙見~~


音牆也分挺多種,我在演出時一般的做法是:過載-混響-延遲(時值短、乾濕比略大於50%)-失真-延遲(有時加有時不加,做旋律感較強的音牆時加)-混響。
錄音的做法就更多元了,因為喜歡現場感強的的感覺,所以我的做法比較簡單(其實是只會簡單的辦法)。
錄音時我會將效果器盡量精簡,盡量用到錄音棚里的自然混響,一般直接過載推失真,進一個混響,但混響的輸出一定是立體聲的,輸出到兩個音箱,用動圈麥收音,分別進左右聲道,然後在棚里另外再加一個麥克拾取空間聲,位置看個人喜好,我一般是放在兩個音箱中間,高度大概在1米5左右。
這樣錄出來做後期可以選擇的方式比較多,本身聲音的厚度和空間感就很好了。


提點拙見。。。
1.失真源的選擇。首選higain類型的失真過載,但不能把gain調的過高,不然聲音太稠,反而沒有張力。tone根據自己的吉他和音箱以及歌曲的設置而選擇烈一點還是悶一點。我現在會用budda om drive(一款均衡上面突出中頻的過載)推失真源,得到更多的底噪、延音和顆粒感
2.周邊效果的運用。延時擺在失真源前面,feedback調節到接近產生回授的位置,增大延時音量,根據歌曲速度調整延時速度,當然一般會快一點。混響在後面要把所有參數開得夠大,體現氛圍感


推薦閱讀:

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效果器是哪幾塊?為什麼?
如何學習有關電吉他的音色、效果方面的知識?
求电吉他单块效果器的添置方案?

TAG:音樂 | 吉他 | 後搖PostRock | 錄音 | 效果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