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哲學仍然是以馬克思為中心嗎?
大學生,剛剛學完馬克思主義原理順帶看了一些哲學史,很疑惑的是馬克思總結了馬克思之前的哲學成果給出了馬克思的哲學體系,而馬克思已經去世的這幾十年世界範圍內的哲學發展趨勢是什麼呢?馬克思是全?還是一?
我覺得題主能有這樣的感受,要麼是馬哲教材沒讀懂,要麼是對其他哲學家一點了解也沒有。我怎麼也想不到,上了馬原會有一種哲學中心在馬克思的錯覺。
當然是一,簡單地說馬克思是唯物主義,如果他是全讓唯心主義情何以堪?
文論這邊的話馬克思主義、心理分析/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現象學/闡釋學、形式主義/的符號學還是四大支柱,彼此互相交叉產生了很多流派,「後時代」也都是依託這四大支柱發展起來的。
"哲學沒有中心
對當代哲學做個簡介
眾所周知,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有一位名為弗雷格的邏輯學家,他希望為數學找一個絕對靠譜的基礎,即邏輯,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是羅素在弗雷格正要發表他的著作前發現了其體系中的一個邏輯悖論,徹底摧毀了弗雷格的計劃,這就是羅素悖論,此次事件史稱第三次數學危機。雖然邏輯主義的計劃失敗了,但是弗雷格羅素所使用的邏輯工具卻被留下來發揚光大,成為了現代的數理邏輯,這是現在計算機系或其他需要學習離散數學學生的必修課。此次事件之後,在劍橋大學聚集起了一批科學家,他們自稱維也納小組,他們的任務有兩個 1 證明所有的科學理論能被還原為經驗觀察句,從而可被證實或證偽 2 形而上學的理論不能被還原,哲學的爭論都是由於語言使用的混亂,通過澄清語言真正的邏輯結構,我們能消除所有哲學混亂,證明所有哲學問題都是偽問題。他們每天就聚在一起吐槽形而上學,並且使用自己最擅長的數理邏輯工具建立語言底下真正的結構,即公理化了的形式語言。維也納小組的兩個任務都離不開語言,而語言從此開始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中心地位。
......語言
....↗ ..↘
心靈 → 實在
上圖被叫做語義三角,自從兩千多年前起,一直到十九世紀,哲學家都在研究怎麼從心靈到實在,或者從實在到心靈,這些問題爭論了兩千年都沒有結論,所以自維也納小組以後,哲學家把語言當做中介,從語言開始研究心靈和實在,而廢除了直接從心靈到實在的通道,這樣的方法叫做語義上行,語言為了正確或錯誤地描述實在,必須有某種與之一致的地方,所以這個方法應當是可行的。這些使用數理邏輯為工具進行哲學研究的人被稱為分析哲學家。本文希望能通過對分析哲學的介紹使得讀者對哲學的了解從兩百年前的馬哲進步到現代並且打破對哲學的偏見。下面選擇戴維森為代表人物進行介紹。
戴維森是分析哲學家中難得的一位體系哲學家,他的研究遍及語言、心靈及世界並以一以貫之的線索將之串聯起來。由於他的觀點比較全面,所以對他的思想進行簡介,希望讀者讀後能形成對現代哲學的一般感受和看法。
戴維森哲學的起點是語言,準確說是他的真值條件語義學,在他的三角測量法中(解釋者,說話者,世界是三個頂點,解釋者的任務是去理解說話者的語言,他們到世界這個頂點的距離是近似的,所以用這個大地測量法做比很貼切),解釋者需要解釋說話者的語義與信念,但是這兩者在原則上是不可分的,知道其中一個就能知道另一個,所以解釋者相當於要解一個二元方程,為此,我們必須對變元引入限制條件,使得我們能夠近似地確定對方的語義與信念。戴維森引入的兩個限制分別為形式限制與經驗限制。
戴維森引入的形式限制是使用了塔斯基的T約定,即 "p"is true iff p 。T約定是一個看似平淡無奇,但是卻能被賦予豐富內涵的強大工具,「p」是指一個語句本身,而p可以指一個事實,也用來指「p」在元語言中的翻譯。比如 「雪是白的」是真的,當且僅當雪是白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實際上認為語句的真值條件就是它的意義,而戴維森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循環定義,語句p什麼時候為真?我們列舉它為真的所有情況,這樣的定義就是一個外延定義,外延定義方便我們進行形式化。 另外,讓英語為對象語言,漢語為元語言,我們有 「snow is white」 是真的,當且僅當,雪是白的。現在,我們利用T約定來建立三個公理,1 "not that p"是真的,當且僅當,"p"不是真的;2 「p and q」是真的,當且僅當,"p"和「q」都是真的。;3 「p or q」是真的,當且僅當,"p"或"q"是真的。學過數理邏輯的學生都知道這就定義了一個完全集{┐,∧,∨}。我們可以由此使用命題邏輯的法則進行遞歸式推導,從有限的語句生成無限的語句。
戴維森引入的經驗限制是寬容原則,具體說是1 說話者的信念趨於融貫。 2 說話者與解釋者在相同情形下會做出近似的反應。 有了這兩個條件後,我們就可以用拉姆塞的對策論手段進行試探和解釋,EU(G)=u(a)×p(E)+u(b)×p(┐E)。這樣來確定對方的偏好,比如對於,「snow is white」 是真的,當且僅當,雪是白的。及「snow is white」 是真的,當且僅當,草是綠的。說話者會偏向於前者,這樣我們就能試探出大多數直接與環境相關的語句,並且在此基礎上使用我們之前的公理體系進行遞歸,從而生成新語句。
戴維森的本體論是從他的真值條件語義學的思維框架中展開的,他首先定義了一個哲學範疇即事件(event),事件佔一定的時空,並且我們可以通過因果作用的關係將不同事件區別開。之所以哲學家喜歡使用事件這樣的範疇而不喜歡使用對象,是因為直接將對象當做最基本的範疇使用可能會陷入一些困境,我們來設想一個虛擬世界,其中只有a,b兩個物體,它們處於關係R中,這個關係是空間關係表示a在b的左邊,我們用aRb來表示這個意思,現在,我們用集合{a,b}來表示這個世界的所有對象,我們發現不行,因為世界中還有比a,b更多的一些東西,所以我們改寫集合為{a,b,R},但是此時還是沒有說盡這個世界的一切因為我們需要某種a,b,R以外的東西將它們連接起來,或者說將ab置於關係R中,顯然我們可以不斷地向集合中加新東西以至無窮,所以一些哲學家不把對象直接當做最基本的範疇,而使用事件之類的範疇。現在,我們對句子Shem poked Shaun forcefully, and Shem poked Shaun with a blue stick. 進行分析,定義三元函數Poked(x,y,z),With(x,y,z)和一元函數Forceful(x),變元為事件,用e或f表示,我們有?e(Poked(Shem,Shaun,e)∧Forceful(e))∧?f(Poked(Shem,Shaun,f)∧With(a blue stick,f)) 。這樣做就把副詞和謂詞都分析為函項,而新引進的事件這個範疇作為主目,這樣做可以解釋謂詞之間獨立不獨立的關係,具體的論證超出本文範圍就不給出了。
最後,戴維森的心靈哲學也是從他的真值條件語義學的思維框架中展開的,他認為心靈事件在本體論上也是物理事件,所以這個世界只有物理事件是存在的。但是心理事件與物理事件之間的作用不是嚴格的因果作用,心理事件之間也沒有嚴格的相互作用。戴維森希望給自由意志留下地盤,戴維森在這方面設下的許多問題至今還在爭論。
進一步的閱讀請參考 《分析哲學導論》 黃敏
西方哲學研究從來就沒有以馬克思哲學為過中心,馬克思在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地位極高,但沒有純粹哲學的著作。中國學的馬哲是恩格斯的哲學,恩格斯在哲學史上不值一提。西方目前研究的主流,包括中國高校哲學教授(馬哲教授除外),都基本不研究馬哲。
推薦閱讀:
※威爾遜世界和共產主義哪個更容易實現?
※在大學上思修,馬哲,壓根沒有同學願意學,那些馬哲老師們教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為什麼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可變資本相對量減少?
※如何評價孫正聿教授的哲學思想與系統?
※讀馬克思主義理論之前應該先了解那些哲學理論?
TAG:馬克思主義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