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學人文氣息?

我所就讀的是東北某211工科院校,學風比較好,但為什麼就感覺不到一種大學的氛圍呢?感覺還像在讀高中一樣,很多人學習是為了考大學,現在是學習為了考研,要不就是找工作,很功利。另外,是否因為是工科院校,所以氣氛較為壓抑?缺乏人文氣息。我十分嚮往老北大那種思想自由,百家爭鳴,兼容並包的氛圍,人人渴求真知,想問問現在國內還有哪所大學具有呢?國外的大學怎麼樣呢?


謝邀。
題主所謂老北大的思想自由百家爭鳴兼容並包,更多是一種溶於大學生活的文人氣質。比如總有名家的講座,或是偶爾走在路上亦能遇到大師。校園多半靜謐,還有林蔭小道,路燈通常並不以照亮路面為己任,最好還有個未名湖。多少才子佳人,都是如此這般。校園有校報,有辯論、有講壇,青年學子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大師飄然而至,學生渴求真知,會為一些無聊的問題爭執半晌,形如書痴。多少憂國憂民的老少憤青,都是如此這般。

若拿這個來要求,大學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在中國,這個黃金時代是五四之後。在歐美,這個黃金時代大約可以追溯到雅典學院。黃金時代只屬於精神貴族,大學所學,越無用、越脫離實際,則越讓人感受人文氣息。也因而人文氣息可貴,像奢侈品,因為凡夫俗子都要填飽肚子,消費不起自由而無用。

那麼現在可以回答問題了。
1.學風好,而感覺不到此種氛圍,你已說出原因:功利。請不必與此種功利為敵。我們說到底是要在社會上謀生立足的。若非富貴,還是要接地氣。很多美好的東西,留在生活以上的層面才能顯示其美好。落為生活,往往我們並不以其為美好。

2.工科院校自然相對少些文人氣。這個問題得分三個層面:
1)文人氣未必可貴。我在大學裡沉迷於辯論和校報,你知道,凡事均有兩面。慢慢長大,我的選擇是接地氣地生活,但永遠珍惜那些不接地氣的東西。生活就是生活,生活也只是生活,生活的品質依賴你的氣質,可品質也得基於現實。
2)工科院校自有自己的氣質。舉斯坦福為例吧。這是一所非常綜合的學校,法學、商學、工程,單科都能排到全美前十。要說氣質,法學院可以類比哈佛北大,工程類可以比肩MIT。Standford的氣質,是互聯網、實用、創新和創業。不誇張地說,矽谷都是Standford孕育的。這便是它的氣質。工科的氣質也未見得一定功利,曆數人類進步,哪一次不是技術革新?
3)工科生也該有人文氣息。話說回來,工科生也該有些人文的氣息,這是一種情懷,也是我們性格的組成。據說連物理學研究到了頂端都是哲學,工科如果還很功利,多半不太會討人喜歡。氣質的涵養需要養分、土壤和時間,梁思成夠工科了吧,照樣盡得風流。

3.國內哪所大學還有?
要說老北大、西南聯,那麼現在哪所大學都沒有了。
要說有情懷的人、有涵養的氛圍,那麼哪所大學多少都有一些。
做一個有情懷有涵養不功利的人,你便更容易碰到和你一樣的人。在沙漠里守護一株青草,也許相比在草原上管理大片草地,是一種更大的修為吧。
道不遠人切忌認影迷頭向外尋覓,
心原是佛但向迴光返照直下承當。

4.國外的大學呢?
功利化是資本主義帶來的必然趨勢。美好的黃金時代,最終只會出現在若隱若現的回憶里。是挺可惜,可這是一種進步。究竟是怎樣的氣質其實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學有沒有形成另一種氣質,有沒有情懷和擔當,能不能做到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高等教育的崩潰,主要是52年的院系調整、89年後的高壓管治。如果招生權、教學權能回歸大學,如果能有幾個有擔當的校長,敢邁出去行政化的一步,敢賭上自己的烏紗帽,如果經濟環境更健康,不再有那麼多應屆生要進入體制……勤奮的中國年輕人,居然還會比不過懶散的美國人?
你看,這就是國內大學和國外優秀大學的差別,對吧。

PS:
少年行有一個系列課程,叫「名校游」。帶孩子們去了北大、清華、浙大、同濟、復旦、聖約翰(現華東政法)、廈大等等大學。我說兩件事,也許與這個題有關。
1.暑假在北大,我們的參觀一路受阻,北大團委只允許我們走官方路線,連未名湖都不讓走近,更不要說當年貼大字報的宣傳牆面。於是我們跟著一個團委的學生幹部,參觀了和浦東陸家嘴一樣漂亮簇新的教學樓。那回我憂桑了一整天,因為我讓孩子們失望。孩子們的觀感是:平哥,還好你帶我們來一趟,不然以後我們一不當心就考進來了……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華東政法。我差點因為在學校里講解聖約翰的歷史而被驅逐出校。

2.也是名校游,在同濟。也是新樓林立,帶隊的是個大三的小夥子,土木工程,能言善辯,骨子裡卻是稚氣未脫的天然萌。路上遇到他的專業課老師,中年男子,板寸,短褲,運動鞋,背著網球拍,滿頭大汗地迎面碰上。小夥子對孩子們說,這就是我老師(好像是副教授?),連我也驚訝。然後小夥子把他老師攔下,指著一幢正在施工的樓說,老師,你給孩子們講講這幢樓是怎麼起的。不容商榷的口氣。老師很自然地抹一把汗,滿臉笑容,說一句這麼多小孩子啊,就侃侃而談起來。整整十分鐘。孩子們聽不聽得懂是次要的,但他們都感受得到,這是一個很可愛的老師,這是一所很美好的學校。
我覺得,這大約就是一種名校的氣質吧。


學校bbs上有人反映外校考研學生佔用學校資源,隨意佔座,反鎖教室門等,學校管理部門給出的回應:

第二段大概就是人文氣息吧。


俺來回答下,拋磚引玉~~~~
背景----本科在山東某一本左右土木為主的工科院校上學,我當年在班會上還提到這個問題呢,嚮往腹中有書氣自華的趕腳,老北大蔡元培,胡適他們,各種大師~~~~
感覺工科學校確實明顯缺乏人文素養,學生以看小說,男打遊戲,女看電影,考試努力考高分,考研考好學校,或者兼職賺錢這幾類為主吧,人文素養確實不高。
我的理解如下:
1 和學校層次有重大關係,因為綜合來看,越是學校層次高(985大於211大於普通學校),學生文化素養就越高,這和生源有明顯關係,並且工科學校,本來就是偏應用,或者踏實吧,
就、比如,清華大學的工科男們,各種通才,很多人是有不低的文化素養的。
2 思想自由,百家爭鳴,兼容並包的氛圍,人人渴求真知本來就是偏文科性的東東,高中文理分科,很多有這個想法的,學文了,所以工科不多見。
3 國內北大,北師大,南大,復旦等綜合學校,我覺得還是有一些教授以及學生人文思想蠻多,清華,上交,哈工大等工科院校,也有文學社之類社團辦的挺好,你要喜歡這個人文氛圍,就加入你們學校類似的社團,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
加油,為了理想~


推薦閱讀:

在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這種頂尖985出國的優勢是什麼?會比其他大學容易嗎?
北大醫學部和北京大學是什麼關係?
如何看待「吳謝宇涉嫌弒母」事件?
關於王垠所講的牛校綜合征?
論高分上北大醫學部護理?

TAG:教育 | 大學生 | 北京大學 | 復旦大學 | 浙江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