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有什麼區別?
本人比較內向,現在還在讀大學,平時也不出校門。不過每年假期回家鄉的路上,難免會和社會上的人接觸,總感覺有種不安全感,他們經常表現出一種唯利是圖的樣子。雖然自己馬上就要畢業了,以後在磕磕碰碰中也能積攢經驗,但還是來知乎請教下前輩們,自己有什麼經驗好分享的么?
每個循規蹈矩的孩子,其生長的土壤是一種名為「正確價值觀」的東西,從小學到大學畢業,你在這盆土裡被栽種了十幾年,然後突然就給你換盆了,新盆里是「社會現實」這盆惡土。
反差是巨大的,好在真正循規蹈矩的孩子也是極少的,你將學會改變,或者至少學會用不同的態度去對待不同的人。或許我說的跟教科書上寫的不一樣,但生存在複雜的現實社會,圓滑處世是生存的一種必要手段。基本上走出校門,迎接你的就是戰鬥的人生,所謂做人就是與所有阻力進行較量,為了笑到最後,你必須變得實際一點,有時要忍受痛苦,有時要向強大的勢力妥協。
改變和妥協並不意味著你這個人變得更糟糕了,雖然剛跨出校門你偶爾還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比較贊同「取象於錢,外圓內方」這句老話,圓是為了減少阻力,而前提是你心中的立世之本是方正的。
圓,是豁達、寬厚、善解人意、與人為善、心胸寬廣,這樣你可以活得更輕鬆一點,別人跟你相處也輕鬆一點。生存不易,沒有必要增加彼此的壓力。而方,是你心中的一桿秤,是你的底線,超過這條底線,你會去堅持和抗爭。
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吧,如果你出來工作了,身邊有些個同事表現得唯利是圖,你是不應該也不可能處處跟他們對著乾的,你要佔便宜我就非不讓你佔到,這樣子你不但會很累,而且最後會表現得比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更唯利是圖。因為唯利是圖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問題,你不必把底線設得如此之高。但是,如果某天你發現一個唯利是圖的同事在偷竊公司的財物,那你就應該表現出「方」的一面,阻止他甚至檢舉他,因為這已經超越了你做一個正派人的底線。
你不是人民幣,也不是千足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你,所以你的處事之道不應該以取悅他人為目的,而是要遵循心中設下的底線。至於進退之道,顯隱之機,這些只能靠你自己去摸索,沒人能真正教得了你。
個人體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和學校相比,社會的確多了幾分世俗,也充滿競爭,但社會也有些好處。
比如我是做文案策劃的,以往在學校,寫了文章,老師大多以忙為借口,讓助教打個分就行了,從來不會指出你寫的哪裡有問題,哪裡好,哪裡不好。他們從來沒有教過我們怎樣去寫一篇好的論文,但偏偏畢業的時候必須要有畢業論文,於是每個學生都會被罵一次,估計大多數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老師們這麼親切的指導。
但社會就不同了,你寫一篇文章,其他組員還有老闆肯定給你批個體無完膚,那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他們也很忙,但他們還是必須給你意見,
我覺得這是社會的好處,能讓人很快的進步,而大學在我而言,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保證你在找工作和初期工作時,有一個較好的輸出。
校園:一個人出事了永遠是一幫人
社會:一幫人出事了永遠是一個人
推薦閱讀:
※誰能來談談sales和marketing的職業發展差別。?
※有哪些公司給你留下「幸好離開了這家公司」的印象?
※你是公司里的鐵鏽,廢鐵還是鋼?
※做外貿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如果每個人都很努力很上進,誰來當泥瓦匠誰來掃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