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Thiel 關於高等教育泡沫的看法有道理嗎?為什麼?
原文:Peter Thiel: We"re in a Bubble and It"s Not the Internet. It"s Higher Education.
36氪的中譯:Peter Thiel:我們處在一個泡沫時代,不過並不是互聯網而是高等教育
第一:絕大多數有這個想法的人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尤其是精英高等教育的人,至少這從統計學的角度說明了一點:接受過精英教育的人更容易跳出自己和這個社會的思維固態去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社會的意義,而這種能力對於社會還是個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精英教育潛移默化的一種產物: think about the bigger picture.
第二: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生活在一種特例組成的假象中(就像墨菲定律雖然表面上是「壞情況總是在不該發生的時候發生」,但背後其實是「壞情況在最不該發生的時候發生的時候我們記得特別清楚」),的確,有很多成功的entrepreneur是大學輟學,有些甚至沒進過大學,但如果從統計的角度上講,這些人在輟學,或者沒進過大學的人裡面占的比例是多少。反過來想,又有多少商業和科研的精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科班出身」。
第三:高等教育本身的意義。美國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從存在的伊始就是以教育本身為教育自己的目的,為了把人塑造成一個不但精通一門,更要兼通文理,會自己學習和思考的renaissance man,而不是職業技術培訓,用投資的投入產出來衡量教育本來就是不是一種衡量核心價值的方法。因為精英高等教育的原始目的之一就是讓人學會打破物質羈絆的去追逐自己真正想追逐的理想。
如果真的是想把教育當做一種投資的話,那麼自然要去投資那些高產出的專業,比如電子工程,比如operations research financial engineering, 比如計算機,比如精算等等。當然足夠NB的人可以在學習這些專業技能的同時把自己培養成renaissance man,而這些人才最可能成為最成功的techno-entrepreneur,也就是我們所津津樂道的「成功人士」中的大部分。但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沒有這種天資,然後走的是培養renaissance man的路線(個人認為這條路線其實也相對的輕鬆一點。。當然這只是一個工科苦逼的吐槽,don"t take it seriously),但一心想著有投資式教育的產出,然後最後自然的失敗了,就開始說教育沒用。我只能說這種人是joker;還有一種是屬於一窩蜂的,總是幻想學一個所謂又好學,又高產出的專業(比如非top program的商科),豈不知如果真有這等好事市場早就被飽和了,然後畢業後夢碎,這種連joker都不算,只能算是loser。
第四,對於人類的意義:成功學的橫行,社會思維的浮躁,使我們常常把教育和人生的意義就局限於能賺多少;但在我們唱衰精英高等教育的時候別忘了我們享受的一切科研成果,使用的各種電子產品,它們的核心技術很可能是基於數年前某個大學實驗室里一幫苦逼PHD們刷了不知道多少個夜後的成果;它們的理論基礎很可能是幾十年前一些年輕的教授們埋頭研究出的一些所謂「毫無用處的東西」;別忘了光纖的突破是高錕在上世紀60年代的成果,別忘了我們加密銀行密碼的RSA演算法的核心是基於幾百年前的數論,所以我們更不應該去嘲笑那些整天研究還在理論階段的quantum computing的學生和教授們是賺不來錢的,因為他們在用自己的時間和享受,為人類的未來做儲蓄。人生的價值,教育的價值,不能只用你能從這個社會裡攝取多少東西來衡量。可以這樣看~對於人力資源市場來說,文憑起到的作用的是分層,給你進入從事某一行業/領域/收入階層的准入許可。進入名校,更是劃分身份的標識。Thiel說的對,但不止是這個時代所獨有的問題。
真正對於高等教育所抱有的期待,到底是大學教會你什麼,還是大學能給你什麼,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吧。
在正式說明我為什麼支持高等教育前,先講個有意思的小故事。(摘自我自己的校內日誌《今天不算》)
大家身邊如果有減肥的人,肯定也常常聽到類似「操,今天不算了,明天再減!」的話,這算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劇情了。當我的心理學教授還是個研究僧的時候,就像在實驗室模擬一下這种放棄節操的劇情。他設計的這個實驗還挺有意思的。
我們普通人,面前放3坨新口味冰淇淋,然後讓你品嘗,你大概會都吃,或者吃掉不少,反正這坨冰淇淋你不吃也浪費了;而對於減肥者來講,一般都一樣只吃一小口,測出味道就好。可是如果在吃冰淇淋前給我喝一大杯香草奶昔,那再讓我吃冰淇淋的話,我可能每個都只吃一小口了,為什麼,太甜了,太膩了,不願意吃了;但對於減肥者來講,恰恰相反,因為那一大杯奶昔已經讓她們放棄了節操,高喊著「今天老娘破罐破摔了」,他們會把所有的冰淇淋都吃完。
理論上應該是這樣,而實際上卻做不出效果。研究僧Dov同學(現在已是禿頂教授)百思不得其解,於是諮詢了自己的導師。導師想了想,問了幾個問題:
「你的冰淇淋好吃嗎?」
「應該,還挺好吃的吧,雖然不是最貴的那種,但也是不錯的冰淇淋。」
「換最貴的,最好的,看起來就特別高級的冰淇淋,不然你以為姑娘們會為那種便宜貨放棄節操嗎?!」
「。。。。。。」
「你的冰淇淋怎麼堆的?」
「為了方便稱重,堆放得整整齊齊的……」
「不行,應該就兩個球那樣亂堆,不然姑娘們會知道你是想稱她們吃了多少而不吃的,姑娘也是很要面子的!」
「。。。。。。」
「最後最關鍵的,你的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長得好看嗎?」
「有幾個男的蠻帥的,有幾個女的也挺漂亮的,怎麼了?」
「你還真是不懂女人心呀!怪不得你到現在還是個研究僧!在意自己身材的女孩子會在帥哥面前猛吃嗎?會在美女面前猛吃嗎?你去換一個又胖又丑的女人來做實驗!!」
這個故事有好幾層含義(除了「女人心海底針」之外)。對於高等教育來講,我希望大家明白這樣一點:高等教育不僅僅是關於知識和工具的,還有怎麼使用知識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如何進行思考。
就像@Lawrence Li的回答所說的那樣,的確,很多工作都是明確規定了如何做、怎麼做,但有太多的工作並沒有明確規定該如何執行、該用什麼工具、出了問題從哪裡修改。而高等教育給了我們一些視角和方法論,一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的確套公式誰都會,但套什麼公式,怎麼套,結果在大程度上可信,又可以應用到什麼樣的實際情況,這些都不是簡單得規章制度能明了的。然而,個體的人可以通過系統的教育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和辨別問題的重點和難點。這些敏銳的思考能力,以及你在教育中所儲備的知識與常識,將幫助你更好地適應工作。當然,你可以通過生活、通過工作、通過自己個人的思考來學會這些東西,但高等教育,無疑是一條更可靠、更系統的捷徑。
而思考的力量,並不僅限於工作,還可以擴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擴展到未來的生活。世界是發展的,快速變化的,你現在的知識和經驗,對工具的熟練應用,很有可能在20年後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到時候,如果你僅僅作為一個不可變的工具,可還有任何價值存在於世界上?但如果你是一個會學習、會思考、會判斷的具有智慧的人,我想,無論世界變成什麼樣,你都能適應這個世界,並智慧地活著。
我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可以自我適應、自我進化的個體吧,從這個意義上講,他還是很成功,很有必要的。
謝邀~ @林小柴作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於這個真的深有感觸.想起原來喬布希在80年代初的一個故事,正是他對一批有理想的工程師說:「如果能當海盜,為什麼要加入海軍?」現在他必須將這句話顛倒過來:「如果你能當海軍,為什麼還要去當海盜呢?」而我們現在也就處在這一個斷層中.
沒有查具體數據,但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
首先,在美國高等教育是一個產業,比較好的大學幾乎都是私立的而不是像大多數歐盟國一樣是公立不用付費的。英國好像也是在撒切爾的改革下『私有化』高等教育(最近幾年吸收海外學生也成爲英美大學創收的有效途徑--數據待查)。那麼作爲爲工業時代/信息時代輸出主要創造性生產力的『朝陽行業』,會有泡沫也是非常正常的。
其次,在信息如此易得廉價的今天,高等教育已經超越了只爲獲得知識的範疇。在(著名)高校能獲得的社交利益,或者能對自我產生的同行效果也是被高估的。
最後,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是某校校友也許和擁有私人飛機、豪車、名牌一樣揭示社會地位。其實是很虛無的。
好像有一路雞湯還是很盛行:爸爸對兒子說我也許給不了你家財萬貫但我會給你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這是誰也奪不去的。大部分人認爲教育還是ROI很高的無形資產。這種不能量化的無形資產是最容易引起泡沫的。Economist 也有篇文章講這個: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schumpeter/2011/04/higher_education
其中提到一點:人們以前都認為技術的演進會令手工業者失業,但現在看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所從事的工作,倒有很多是可以被電腦替代的。因為到今天為止,電腦擅長的還只是相對簡單、重復性高的工作,用文章裡的話說就是「可以通過遵循明確規則來完成的腦力或手工工作」,很多白領的工作都符合這一描述。而卡車司機和清潔工的工作,目前為止還無法用電腦很好地完成。
也就是說,人們對高等教育的期許落空啦。以前見過一個關於個人和團隊的句子說是
如果你能成為一個英雄 那麼就去 如果不能就團隊合作
同樣適用這個
如果你有能力不通過大學 就可以有所作為 那就這樣 如果不行 還是去大學
同一個問題,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的時候,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但是如論如何,不能像分析房地產一樣去分析教育,因此教育無所謂存在不存在泡沫。
首先,就個人來說,高等教育往往只能使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很有素質,談吐高雅,然而那些做人的基本要求,人品高低,這些都不是高等教育能完成的,它更多地來自一個人從小的生活環境和家教。
再者,一個人如果從金錢時間的投入產出上來考慮,高等教育真就是個非常雞肋的東西,真不好評價。然而,我們不能只這麼考慮問題。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其他的功能。
高等教育可以大大提升一個人的品位,一個人有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是很容易看出來的。當然社會上有很多並沒有在大學的課堂里坐足四年的人,甚至一天都沒坐過的人,他們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們看起來甚至比那些受過最好教育的人更有能力更有品味也更有風度,那是因為他們在沒有讀大學的情況下,依然更好地掌握了如何提高個人素質的能力,這也正是高等教育最該教給學生的,他們沒必要再接受這些教育了。大部分人是沒有這種能力的,所以需要大學。
一個人活著,他不只是為了錢,更多的他需要愛情,需要交際,需要實現個人價值。相對來說,高等教育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你在大學結識的同學,你進入的交際圈,對今後的事業都有很大的幫助。
從最低的標準來說,一個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就像一個僧侶接受戒律約束一樣,它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人在年輕的時候,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各種刺激,很容易影響一個年輕人的觀念,使得他們走上彎路歪路。這時候,大學是一個保護傘孵化器,保護年輕人建立符合這個社會主流的價值觀,避免年輕人失足。
因此,僅僅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教育和房產投資,就不應該劃等號來討論的。
下面再從國家民族的角度來分析高等教育。
應該說,房地產市場影響一個國家當下的經濟繁榮蕭條,而教育卻是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的最重要因素。回頭看一下上個世紀,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德國這樣的國家為什麼能夠迅速恢復過來,中國印度這樣的國家為什麼被人遠遠甩在身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國民教育的差別。今天美國的強大,表面是它的經濟和金融實力強大,實際背後的因素還是它的教育和科技實力強大,當然,科技最後還是有教育決定的。美國對移民的吸引力,也有它的教育的因素,同時反過來又增強了它的教育發展。
所以,國家可以打壓房地產,但是無論如何都得捨得花錢辦教育。
先來看看Peter Thiel的wiki
Peter Thiel
首先來列舉一下主要的事件:
He received his B.A. in Philosophy from Stanford in 1989 and acquired a J.D. fromStanford Law School in 1992.
1996年 Thiel從親戚朋友那裡籌得 100 萬美金,開辦了自己的對沖基金,Thiel Capital。
1998年,Thiel 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創建了電子商務支付公司 PayPal,在 2002年 以 15 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 eBay,Thiel 獲得 5500 萬美元.
自此,轉型為天使投資人(HBO劇集Silicon Valley裡面Vegas CEO Peter Grogory的原型),並且重開對沖基金:Clarium 資本
Thiel 創立Palantir(現在估值90億美元),著名的投資包括 LinkedIn、Spotify、SpaceX、 Airbnb。
2004年,以 50 萬美元,以交換當時稱為 Thefacebook 的公司 10.2%的股權。目前,這項投資已經為 Thiel 帶來了 10 億美元的現金;他保有 2 億美元的股份,仍然是 Facebook 的董事。
Peter Thiel 獲得今天的成就,連他自己都不敢否認success和Stanford之間的關係。這已經足夠反應being educated的重要性。
在美國類似於Stanford的top school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在接受了系統而良好的教育之後,變為中高產階級。一開始,大家對這種穩定的上升通道感到很滿意。
但是,Elon Musk, Peter Thiel, Mark Zuckerburg 這些人無形中破壞了這個設定,加上媒體的發酵,使很多人以為上了Stanford/Harvard,一個普通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有很大可能變成下一個Billionaire,甚至有人願意拿著大學貸款放手一搏。
顯而易見,99.9%的人因為自身的能力,資源,際遇,被現實教做人了。於是他們煩躁,抑鬱,苦悶。覺得自己之前的一切付出都白費了,上了好大學根本沒有什麼用處。
他們根本沒有發現自己一年30萬刀的salary+bonus,比父母整整高出了好幾倍呢。
拋開階級談人生的行為,根本就是耍流氓。
家父在我十幾歲的時候就給我說過:「人成功是需要很多個必要條件的,少了一個,可能性都是0。」
而being educated只是這其中之一,不是唯一,想要觸發大招還有更加重要的條件。這就是為什麼upper-class的後代更容易成功的原因,因為很多很難達成的條件在出身那一刻,狀態就是done,到Stanford點個技能就能很快到達新場景。
綜上,有人和人生巔峰之間,就差一個being educated, 而有人只有being educated。為什麼還要執念於我們都是Stanford畢業這件事呢?
其實也從一個淺顯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Thiel說名校是個泡沫了,有人覺得上Stanford不值,這不是學校的問題,是你自己的問題。出了事老想讓學校背鍋可還行。。。。
如果閣下非要給我說Elon Musk,小扎這種強運加身的人。。。。是在下輸了。。。。
最後,我想說,不管能不能成為下一個讓全世界跪舔的混蛋, Stanford really makes you a better person.這就很令人滿足了啊。。。。(微笑臉)認同。工作中的專業素養是即時狀態的市場需求的綜合能力,而高等教育所謂的專業只是符合教育需求的理論知識。如果大學沒教會你如何運用專業的思維方式,那就是被大學上了。這就是泡沫。
去年的文章又被扒出來,有點奇怪。
作為一個來自大學,任教大學的雙重身份轉換者,從受眾學生和教育接收方的企事業單位角度,從教育部高層和高校個體,從教育行政體系和教師個人,其實都有很多東西,可以講可以說,只是有些事情不好細說吧,畢竟現在還身在此山中。
單就中美二國高等教育而論,中國自從大幅擴招之後,高等教育就變味了,現在積重難返,改革舉步維艱,部分高校的試點情況如何,還不好說。我只能祝福各位現在中國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同學們自求多福,遇到幾位學品優,才華好,有底蘊的老師指點;如果都沒有,不如多認識些同學朋友,多參加社會實踐為好,dota,社團的少玩為好。
其實這個文章批評的大多是美國社科類專業及綜合性大學的某些問題,我個人態度認為,如果是理工科有技術含量的研究,以及文史哲學科中部分還是要接受高等教育的,而社科類偏應用層面的現在已經到了非常迫切改革的地步,這點我倒是非常認同 亨利·明茨伯格 教授的理念。明茨伯格對管理學教育,尤其是MBA教育,頗有微詞,他廣為流傳的一句名言是:"MBA因為錯誤的原因用錯誤的方式教育錯誤的人。他個人轉而開創的"國際實踐管理教育(IMPM,International Masters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創新之路。中國新進的MBA本有機會不走歐美的錯誤老路,可現在卻比人家更加功利。
所謂泡沫,本來是可以擠掉一些使得正常的,可惜這個還是有毒的泡沫。中國的高等教育則是另外一面,抬頭皆是浮雲,低頭大都發現居然站著的地方也是一片浮雲。
不管是美國的高等教育還是基礎教育在美國人自己看來都有諸多問題,但是美國的精英高等教育一直被廣泛信任。中產階級的小孩上了常青藤或者斯坦佛伯克利這種學校,家長肯定是願意掏錢的,與其說是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大學的教育好,還不如說是他們心甘情願花錢買一個特定階級圈子的門票和校友身份。
事實上拋開文理學院不說,美國的大學不管公立還是名校就教學這一塊而言其實很薄弱,因為學校和教授的重心都在科研上,一個學校里的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的紮實與否,與其說是靠老師教授,不如說是看你當初選進來的學生有著什麼樣的基礎,以及課程布置什麼樣的要求。當今教育社會學裡面非常流行的一個理論就是social production theory,大致就是說教育體制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複製社會階層。從學前教育開始,學生家庭住址的zip code就決定了孩子上什麼層次的學校,所以縱向流動的可能性就很小。
雖然如此,對於大多數普通階層的人來說,抓住自己能夠把握的機會去上一個更好的大學仍舊的打開人生機會的主要方式。成功人士往往有兩種價值觀,一種是精英主義,一種是普世主義。比爾蓋茨不是一個很好的演說家,但是他的夫人卻恰恰相反。在斯坦佛去年的畢業典禮上,梅琳達演講的主題就是那些站在高階層的人們應該保有一份對自己的成功背後的運氣的感激之心,從而認識到那些沒有類似運氣的劣勢群體的需求並儘可能地給予幫助。這就是偏向普世主義的一種成功學。
與此相反,Peter的觀點有點偏向精英主義。事實上,如果你去分析一下那些輟學創業並且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的履歷,你就會發現,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上不上名校其實都能獲得其他人必須上名校才能獲得或者即使上了名校也未必能獲得的資源。換句話說,他的家庭和社區資源本身已經足夠他借用來去做很多事情。所以,如果精英主義者傲慢地就此否定了高等教育對社會階層流動的意義,那麼他們毫無疑問就是在否定運氣在他們的成功中所佔的作用。
高等教育目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一種選擇機制,篩選和分層本來也是教育本身該有的功能,只是我們不希望這種篩選完全是基於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罷了。所以,只有那些有膽量和能力把錢投資在高等教育之外能獲得更大收益的人,以及那些有沒有高等教育都可以擁有精英資源的人,才敢說高等教育是泡沫。
認同,而且欣慰。Peter Thiel就是個說「皇上沒穿衣服」的小孩。
我常勸團隊實習生輟學,特別是如果本科學了法律研究生又念這個。中國學生以浪費時間為主,美國學生以浪費錢為主(同時也浪費時間)。
記得7-8年前美國電視上,民粹女皇希拉里在某大學演講大喊,「Education is the best investment this country can make!" 當時還很糾結:希拉里說的話通常很白痴才對,但是這聽上去說的挺好的啊。後來知道她只是在幫助吹一個泡泡。美國高等教育的泡沫和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產生的主因是相同的:都是政府/左棍們推出來的。
具體來說,美國高等教育的泡沫來自於:
1、左棍的神經病理念:平等主義,讓人人都能上大學
2、政府的神經病行動:為助學貸款提供擔保,讓人人都能上大學
為毛說這麼「美好」的理念和行動是神經病呢?因為這是在吹個大泡泡:現代社會並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畢業生。
其實這個泡泡在基礎教育也存在,現代社會也並不需要那麼多高中畢業生,十二年免費教育根本就是神經病。
教育泡沫的獨特之處在於,全民教育理念一定是吹個大泡泡,這是房產、醫療等等不好比的。
全民教育理念一定一定一定是吹個大泡泡,不斷地吹泡泡,因為教育的一個功能就是為了在人和人之間產生區別,而全民教育理念是和它根本抵觸的。
最開始的泡泡是人人都能讀書識字,以為這個實現了就平等了。結果發現人人都能讀書識字的時候,讀書識字就不算毛了。
然後的泡泡是人人都高中畢業,以為這個實現了就平等了。結果發現人人都高中畢業的時候,高中畢業就不算毛了。
然後的泡泡是人人都能上大學,以為這個實現了就平等了。結果發現人人都能上大學的時候,上大學就不算毛了。
然後……,泡泡太大了,吹不動了……
歸根結底,龐大的人類社會必然有豐富的社會分層,這個客觀必然不是全民教育理念這種烏托邦思想能夠克服的。
這個道理並不複雜,但是在西方學術界教育界橫行的左棍們在乎的是「美好」理念帶給自己的快感以及與大政府合污帶給自己的實惠,並不真正關心正義和真理。自由派左棍們精神上物質上都爽到了,失敗的成本反正還是整個社會來承擔。最近除了看了這本《從0到1》還在讀耶魯教授William Deresiewicz寫的《Excellent Sheep》,中心思想很Thiel很像。我覺得討論大學教育是否應該以職業技能為目的並不是兩位作者的初衷,他們其實表達的是,美國的精英高等教育禁錮了學生的價值觀。
他們痛心的是美國現行高等教育體制下,學生們被灌輸的思想是,只有去最好的公司,最頂級的企業就業,才能對得起自己的精英教育。學生根本不去探索自我,根本不敢想人生可以不為證明自己很能幹而活,人生可以不走尋常路。這些學生從小適應了當high achiever,所以他們就像馬戲團里被訓練了鑽圈圈的表演狗一樣,不斷機械的去找下一個可以證明自己優秀的目標(馬戲團里的圈圈)。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各種學生活動領袖,社區服務標杆,一切都為了能進頂尖大學。進了大學之後的任務就是一份讓人羨慕的實習和最終那些頂級公司的offer。
而這些公司也都很精,他們的招聘流程非常清晰透明,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步驟,校園招聘,networking,實習,全職offer,就好像馬戲團里的放著的圈圈一樣,因為這些公司知道high achiever習慣,也喜歡鑽圈圈。一步一步,這些high achiever被這些被社會認可的成就牽著鼻子走,很多人坐到中年才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適合做某一行,活的非常痛苦,卻已不敢從頭再來,因為不舍放棄那份自尊。人前還是光鮮令人羨慕,自己卻活在痛苦煎熬里。
William Deresiewicz在他的書里說:Education is the way that a society articulates its valul: the way that it transmits tis value. 教育是一個社會傳達社會價值觀的途徑。他認為真正的education應該是發掘自我,激發好奇心,掌握學習方法,而不是為了進入某個行業,甚至進入某個公司。若干年後,當你在大學課堂學習的公式和定理都統統還給老師的時候,剩下的你的思維方式,你的價值觀,才是一個大學起到的作用。而現在,大家看中的是畢業時那一紙offer。如果這是大學向整個社會傳輸的理念,那下一個Mark Zuckerberg可能就不敢休學創業了,因為大學讓大家都相信,只有畢業去微軟去谷歌工作才是最成功的學生。久而久之,這個社會就會被禁錮住。
兩位作者都倡導多樣的價值觀,鼓勵學生去發覺自己的長處,做最擅長的事情,哪怕是寫詩,哪怕是當作家,哪怕去非洲保護野生動物。這些事情沒有圈圈可跳,所以對於那些high achiever來講是件特別不習慣的事情。他們可以告訴你一步一步如何成為一個investment banker,但是沒有人知道如何成為一個作家。There is no application form to be a writer. 習慣了跳圈圈的學生們,自然不願意去選擇一條沒有圈圈,雜草叢生看不見遠方的路,但有可能那才是他們最擅長的,做起來會最開心的事情。一個好的教育體制不應該貶低任何職業選擇,而應該鼓勵忠於內心的勇敢的選擇,因為只有每個人做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事情,他們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才能產生最多的產能,社會整體才能進步的更快。我沒有完整的調查過,但從我接觸過的情況來看,本科學習的知識和實際工作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們現在的繁榮來自於研究者無聞的奠基,這是自然的,但不是受了高等教育就能進行這樣的研究,因為實際的研究工作,和學校里學過的那些書本上的知識是完全不一樣的。很多人以為覺得高等教育學到的東西用不上是文科生或社科生的事,其實純理科這種研究理想狀況下的規律的學科的學生在進入企業開始著手研究工作後照樣發現自己學過的東西將來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我們這代人不讀書是不行的,但我接觸過一些年齡偏長的工程師,無論是建築行業的還是機械行業的,實際情況是科班出身的工程師畫的圖有可能工人根本做不出來,那些沒受過太高教育在實際操作中摸爬滾打練出來的工程師畫的圖紙就能實現人們想要的效果。
高等教育和實際工作的分離是有其考量的。人們認為如果在大學的學科設計中早早教給學生實際工作的經驗,那大學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因為工作經驗可以以後再積累。學院派就是希望多教給學生一些和實際工作不一樣的理論。這就給大學教育無用論提供了滋生的溫床。不管學院精英們是怎麼想的,這卻苦了大學畢業生,因為大學或許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更高的平台,但進入社會後一切還得從頭開始。這不是中國獨有的事,據我所知,英國的情況比中國嚴重得多。英國企業更喜歡有工作經驗的人才,應屆畢業生在有工作經驗的人面前不具備優勢,所以大學生畢業後只好去麥當勞這樣的地方打工。
很多人喜歡提一些「雖然有很多退學或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成功了,但這些人在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比率是很低的,其實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更高的幾率成功」這樣的老生常談,其實考慮到受高等教育的先天條件和勤奮程度,他們成功的機會本就更大。高等教育給人們指出了路,提供了平台,並且在十幾年的學習過程中,人們知道了解決問題實現卓越需要自身擁有怎樣的素質(心理學的觀念認為在你做一件事的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出你做別的事的模式),至於知識,在獲取渠道如此多元化的今天,知識似乎沒那麼重要。但這種教育提供的東西並不是只有現代教育才能提供。一百年後的人們看今天的教育,也許就像我們現在看古代的八股取士吧。
教育話題似乎一直都是熱門話題,很多人說你人生開始的那二十年決定了你以後的高度,但其實所謂高等教育如果按最通俗的來理解,也就是大學,不過四年,讀個研就是三年,呆在大學校園的歲月真的只佔你人生的一小部分,如果認為那四年就決定了整個人生,顯然是荒唐的。即使在心理學有爭議的理論上,也認為家庭尤其是早期家庭關係更重要,受高等教育時人身心已成熟,很難再出現諸如性格或氣質的改變。要說高等教育,還不如說一些特定的品質比如堅持對成功更重要。
不讀大學的話你要問問我們的高中生「你們能幹什麼」,如果是只去做流水線上的勞動者,你總該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工作,否則我自己會抑鬱、糾結,作出什麼衝動的事情就可惜了。我覺得在咱們這裡上大學的好處就是可以給我們足夠的空餘時間,讓我們閑的可以想想自己的事情。
高等教育的傳統模式正在變得陳腐。
就像大部分紙質書和膠捲必然被取代。
但教育本身並不是泡沫。
你可以覺得紙質書是浪費錢,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邊際效用不同。
但除非你先天有嚴重缺陷,不管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人丑就要多讀書。
從這個意義上,我可以說:
花十萬美金讀大學,對很多人而言是浪費,因為邊際效用不同。
但學習知識並不是。
大學有泡沫,不代表讀書有泡沫。
沒有那本事,就不要強行裝逼了。
先看看你爹是不是大法官,你是不是6歲就會編程,10幾歲就是數一數二電腦高手,或者你天生麗質,唱個baby 就迷倒萬千少女…不然你還是老老實實地接受高等教育去吧。
就如同奧巴馬說的,你看到有人不上學打籃球好賺,你看到有人不上學唱歌好賺,有人不讀書賣屁股一晚上30萬…成功的路不只教育一條,但前提是你有那資本。
出身低,家裡窮,身材差,長得丑,沒人脈,沒資金,你還是多讀書吧。別跟風輟學去了。人家輟學,是學校教不了他什麼了,你連個java 都編不明白,老實多讀書,多健身,多認識朋友去吧。
對了,馬克扎克伯格是輟學生,但是FACEBOOK 的招聘可都要名校畢業的哦呵呵
首先,將高等教育用泡沫來形容就已經說明第教育的期望太高了,當然,我在這裡並不是輕鄙教育,一個真正有學識並且用自己的學識為大部分人服務的人是該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就一般的大學教育而言,更多的還是屬於通識性的教育,所以也就不存在泡沫一說。如果自己想要學東西,自學的途徑很多,只是通過寄希望於學校,那我要對你這個人產生懷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們對教育改造社會報有很高的期許,所以對學校,尤其是高校很關注,高校的雛形剛開始出現的時候也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探討學說,所以高校最大的作用不是教書育人,而是作為學術中心引導社會發展。
推薦閱讀:
※看了圈子裡這樣一段話,請問上層社會是怎麼理解的?
※如何評價暨南大學?
※浙大的老師在知乎上看到曾博這麼往死里黑浙大會怎麼想?
※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差距真的很大嗎?
※如何評價浙大《科學與生活》課程停開?
TAG:教育 | 高等教育 | 彼得·泰爾PeterThi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