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宋的貴族共和制度是不是很快就成為一種落後的制度,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

同時期英國平等派士兵已經根據李爾本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綱領——《人民公約》。李爾本在《貴族暴政的剖析》一書中,斷定貴族是征服者威廉(即英國國王威廉一世)的部下的後裔,威廉的這些部下曾經用暴力奪取了土地,奪取了統治英國人民的政權,並且自封為公爵、伯爵、男爵。李爾本認為,最高的權力屬於人民,而不是屬於國王,不是屬於議會,也不是屬於少數富人。為了保證人民的權利,李爾本要求成立共和國,廢除君主制和上院(貴族院)。他認為只有由人民選出來的下院才能代表人民。他反對封建特權和等級制度,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出版自由。

1648年。克倫威爾為了團結各方力量共同反對王黨,答應戰後實行《人民公約》。雖然後來經歷了克倫威爾獨裁,查理二世復辟,公約並未得到實行,但在英國,原生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已經深入到社會中下階層,幾十年後正式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


生產工具是確定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尺度,是區分社會經濟時代的物質標質。

即,使用青銅工具耕種的小農社會再平等也是落後的;使用網路平台、金融工具和無人機洗劫、鎮壓人民的政權再反動也不是落後的。

注意,反動和落後是兩個概念。生產工具、科學技術落後不一定反動;反動往往導致落後,但當前的反動不等於當前的落後。我們的近代史上往往是反動落後並存,所以很多人混淆了兩個概念。但落後不反動(部分空想社會主義實踐,蘇俄,中華民國邊區政府)和反動不落後(一戰同盟國二戰軸心國)也是存在的。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社會存在是否落後呢?核心就是抓生產工具-生產力水平-勞動對象深度廣度。從這一點講,西方廣泛應用蒸氣姬前澳宋不可能落後。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澳宋存在,西方的科技進步可能會更快,明(清)知識分子也會分化出一個睜眼看世界的派系,我們不能因為大明沒有一個叫林則徐的長者就誤認為大明只會念詩不會去西方哪個國家看看,不行,這不歷史唯物。既然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提前來了,那大量社會變化也會隨之而出現。


回到貴族共和。為什麼貴族共和被認為是落後反動的?因為認識有社會歷史性。我們認為的貴族主要是土地貴族,他們的食利基於土地生產而非工業生產,代表著落後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力。他們所要求的上層建築,比如用關稅壁壘阻擋外國農產品,限制農民(農奴)的流動以維持自己的生產,這就是反動的。但澳宋元老里除了個別腦子有坑的,多數還是不打算當土地貴族的。


貴族共和制的核心矛盾,是狹窄的血緣、財富、生產方式世襲和廣泛的生產力變革之間的矛盾。而這一矛盾至少在元三代上台前是很小的-元一代們會積極搶佔新生產方式的山頭,不會像歷史上的貴族一樣死守著土地。


首先,元老院制度是一種靈活的政治制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所謂元老,來到這個時空是要做人上人的,不是認定了要當所謂貴族的。所以,元老現在是貴族,有特權,不意味著,以後元老會固守這種貴族特權而放棄資本帶來的等效特權。
在某個時期,其實已經逐漸開始了,元老開始逐漸建立政治、經濟、軍事、學術等各方面的勢力。現在,元老就是這些勢力的直接代表,以後通過徒子徒孫,會慢慢隱藏到背後,以超越時空的經驗來把控整個勢力的演變。
所以,不需要多久,第一代元老普遍衰老之前,一個穩定的上下議院制度就會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下議院的議員們就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歸化民里的優秀代表(優秀徒弟、學生)。這些歸化民議員,對於元老的經驗資源還是會特別依賴的。
這種演變,不僅應付資本主義革命是足夠的,而且還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換句話說,是能促進和發展生產力的好變化。

然後,元老們不是鐵板一塊,哪怕只剩下三分之一,對國家的掌控也能在某種形式下繼續保持。
所以,哪怕到了那種不得已改變,卻還有元老固守既得利益的情況下,一部分元老必然會通過犧牲另一部分元老,從而成為新的社會的先進力量的代表,繼續引導這個元老們締造的社會進一步的革命、發展。
這種情況,歷史上大家很熟悉吧?新社會的領袖們,有多少是完全的原生階級,基本上都是舊的統治階級的叛出者,他們才是最革命力量的代表呀!同志們!

綜上,元老不需要站什麼人的隊,元老要站好歷史大勢的隊。該給自己革命的時候,稍殺點自己人意思一下就行了。


資產階級的興起和工業化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因為每一家工廠都是有主人的。選擇了工業化,就會得到工業化的全部。
除非元老院禁止私人經商,不然等第一批資產階級成長起來後(當初第一個到東門市賣菜的叫什麼來著?),他們必然會尋求政治話語權。
畢竟元老院只有500人,隨著教育的普及和工業化的加速,會有更多的民眾成為工業時代公民。當元老院面臨覺醒的資產階級時,他們只有兩個選擇––1.成立下議院,出讓部分政治權利,直至虛化元老院,2.鐵腕鎮壓,被資產階級革命浪潮席捲到斷頭台。
當然,或許元老院憑藉著400年的意識領先能一時佔了上風,可幾十年後當資產階級被收拾得七零八落的時候,他們會驀然發現無產階級開始騷動了起來。。。。
天行有道,不以堯存不以桀亡。即便是穿越者,頂多也只能做到加速或暫緩,而歷史的大勢是不可能被任何人所阻擋的。


至少農業部的元老們走的是資本主義寡頭政治。

天地會是家企業哦。。。


就我看臨高的描述,臨高的制度是非常奇葩,非常現實主義的。

第一屆是簡單的9長老模仿方式,第二屆開始官職跑步進入了主題思想,但是政治制度上,已經形成了「上院、下院」這種模仿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制度準備。目前只是下院不存在,上院=元老院,元老院自己批准自己的提案而已。但需要的時候,下議院即可形成,並慢慢分享權力給到下議院;制度是已經準備好了的,只是當前生產力沒發展到這個階段。

總得來說,我覺得只要第一代元老還在,起碼第一次社會改革是會容易並且溫和的,第一代元老有在原時空的視野並且掌握了最先進的科技。制度怎麼改動可以獲得最佳利益組合,他們是有參考資料的,並且能理解也能接手暫時分拆出去的利益。第二第三代就難說了。


元老院永遠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

當英國的貴族還全是土地貴族的時候他們是阻礙,但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貴族們逐漸把土地變成資本,就是另一個故事了,一部分新貴族和一部分老貴族一起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

文主席萬壽無疆!

馬國務卿永遠健康!

蕭主任比較健康!


至少還有兩次工業大革命用來續命,大家一直在擔憂元老院會被演變掉就太嫩了。元老看到歸化民資本勢力過於膨脹,完全可以掀起一場工業革命,然後鯨吞歸化民資本勢力,這足可以延壽200年。至於第三次革命以後,我看美帝在全世界帶領起的弱智教育,剝削中產給底層喂狗糧足可以繼續續命。

我看這大臨高的大禍多半起於元老院之內呀!互相吞併,互相利益衝突才會導致我臨高藥丸啊。


問題在於元老院的這幫貴族不是真正的封建社會的貴族,而是空降來的純粹的政治貴族,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土地制度、勞動關係都是他們要消滅的對象,在17世紀不可能有比元老院更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制度的。


澳宋的政治制度不是演進而來的,而是靠先進生產力空降產生的,這就意味著澳宋政治制度的反動餘地更大。


最少,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元老席位只能傳一個人,不會和大萌一樣出現巨量皇族,日後沒有元老族吃垮國庫之憂。

建國之初,元老們手中腦中的資源,確實足以支撐他們把持澳宋國家機器為己謀利,這在未來幾十年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作者還提出將元老壽命提升一倍,所以初代元老掌控政局的時間甚至可以到達百年。

現在澳宋的攤子還不算大,元老院大會的五百號人也恰好是澳宋政權各各機關部門的一線負責人,大會直接討論決策國家政務也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很快就會面臨這五百人不能一線負責全部事務的情況,兩廣之後很快就會出現一個縣分不到一個元老的情況。

所以,其實澳宋的真正國家機構的運轉方式,真正不依賴穿越者親手支護的運行方式,還是未知的。五百人院下面是不是下面還要有一個澳宋人代會幫忙討論,拿出初步決策,尚且未知。上次開會已經提出了關於元老退休的問題,那麼已經退休元老是否還能有權決策國家政策呢?元老事務是否會和國家事務剝離呢?要知道元老權力還遠不至於滔天,甚至無權過問手下歸化民是否有政保局背景,澳宋國家機器有權對元老發起調查。

雖然,目前有很多不好的苗頭,但是我們也要明白,今天的所謂貴族共和制,是完全符合現階段國情的,讓歸化民參與決定國策,除去蕭占風等極少數外之會拉低決策的水平,元老們平均的吃穿用度也就是大萌中等地主商人的水平。目前為止的決策裡面還沒有犯下根本性的錯誤,一切都還來得及修正。

澳宋的在崛起時,對社會資源的重新分配十分馬虎,乃至說根本沒有重新分配,不僅如此甚至向原有富商士紳募股,這裡雖然有初期自己資源有限聲望不夠的原因,但是這種向原秩序下的強者大開方便之門的做法,無疑會讓一批人搭上快車,有新貴階層迅速崛起的風險。

在未來,如果不能限制二代三代元老的權力,繼續讓生殖器決定誰來決策國是,必然有元老會和高舉這種新貴搭上線,上演巨富和官員政客勾結的戲碼,最後生成財閥政閥。

而在最近的幾十年,元一代利用權力為自己謀股份以外私利的事情,怕是很難發生,初代元老和土著文化差異巨大,自視甚高,高舉李洛由這種甚至都拿不出什麼值得元老去勾結的東西。

有些人把歷史書讀死了,非要認為貴族一定和資本是衝突的。其實不然,所謂資產階級革命,不過是日益有實力的商人看不起靠血統守著鄉下土地的土包子們繼續作威作福而已。資產階級自己起來以後,雖然沒有血統繼承來的城堡土地和爵號,但是靠著血統繼承來的財產照樣還是吃穿用都比別人好可以頤氣指使百十人圍著自己轉的貴族。

不指望馬國務卿日後實現社會主義,馬國務卿能取消元二代或者元三代議政的權力,然後再對富人征高稅,減慢財富兼并,延緩階級固化就好


澳宋的貴族共和制本來就落後於生產力,之所以暫時最優完全是因為澳宋的先進生產力目前100%掌握在這500個人手裡。
等這500個人死個七七八八,澳宋遲早要發生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主要問題是寫作團隊太渣。其實目前為止,整本書裡面出現的元老遠遠沒有達到500人。實際上如果真正考慮到500人工人知識分子+專家團隊的力量的話,其實海南早就第二工業革命了……為什麼是第二工業革命,因為電腦設備等至少需要電力來進行工作,因此除了糧食、武器、銀兩,那麼電力問題自然也會被團隊所重視起來。然而我看到的是好像寫作團隊根本就不在乎電力問題。


孟子在公元前就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了,於是中國人就民主自由當家做主了?

提出個把理念,寫幾條綱領,出兩本有思想的書,離真正制度的建立差了何止一光年的距離。

-----------------------------------------------------------------------------------------------------------

為什麼最近老是有人問這種問題,還有沒有點唯物史觀了,和嘲笑伽利略牛頓們不懂飛機不懂網路有什麼區別。

在我們看來澳宋的制度自然是反動的,但是在當時是絕對先進的制度。先進不先進是要結合時代來看的,而不是站在上帝視角說風涼話。

再提醒一下,英國光榮革命還有60年,法國大革命還有160年,在這之前之後歐洲諸國的封建和資本主義勢力還在進行漫長的拉鋸戰,等他們最終分出勝負,元老院在不在還是個大問題。如果題主的「很快」是和整個幾十幾百萬年的人類史相比的話,那還真是挺快的哈


是什麼給了你錯覺,歐美不是貴族政治?也許不是傳統的那種貴族,取而代之的是手握資本的隱形貴族。資產階級為什麼先進,因為他們依靠的資本,不需要依附於土地或者奴隸等實物。資本的運作規律,就是人類社會運轉的最佳數學抽象了,這種運作規律也是人類社會最先進的運作方式,至少在可見的無窮遠的未來之前是這樣。
補充一下:資本主義縱然先進,不過,並不代表無產者就得乖乖當新奴隸。人類社會將會在資產者和無產者的不斷博弈中趨近於完美形態。


在元一代全部老去之前,會產生一個類似眾議院的機構,眾議院中的人員全部為規化民選舉產生。元老院的那幫人要防備的不是元一代其他元老也不是規劃民,而是元二代以及下面很多代。如果元二代們沒有很好的承接元一代們的思想,很可能二世而亡。如果澳宋想要萬世不衰必然不能讓不成熟的元二代們亂來,必然需要將規化民中的精英吸收進來一方面保護規化民的利益防止他們發動革命社會動蕩,另一方面需要整個規劃民社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鞏固澳宋帝國。

有個想法,元一代某個元老死了,他的繼承人就一定要是他的子女嗎,我覺得可以改成元老的指定繼承人如元老徒弟、學生這些。為保證這種貴族共和的穩定,一方面需要元老院不得太臃腫,這就要元老院席位永遠不得增加也不得減少;另一方面是所謂「」貴族「」不能太多(朱元璋的子子孫孫們給明朝帶來的財政負擔可見一斑),只有佔有席位的繼承人才擁有貴族特權,其他的該元老的子孫只能是平民。

討論制度的時候,往往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一句開歷史倒車就否定一種制度是幼稚的,當前狀況下元老院貴族共和制度是穩定的,畢竟都是元一代掌權,多少有點現代理念,不至於搞得太糟糕。而考慮到元老下一代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信仰私有制的,可以把每個元老看成一個壟斷集團的種子。只等小說情節張開,或者說攻城掠地、生產發展、社會改造勝利了,各種企業建立起來了。元老們自然成為資本主義的那些核心財團、核心資本家。

當然信仰公有制的也可以把中央有關部門元老+產業元老的集合體想像成計委或者國資委。一切看情節怎麼走

現在佔地一隅。生產力沒有發揮。幹部培養不到位。許多元老只有空頭貴族稱號,幹得事情比較瑣碎。看錶象似乎這就是貴族共和。


落後是不需要擔心的 擔心的是防止成為勃列日涅夫式元老院


這要看臨高科技樹的攀升速度了
但是看目前他們的生產力
加上這種完美的教育模式
如果以後再派出小隊專門獵捕愛因斯坦愛迪生愛馬仕這類推動人類科學文化包包進步的天才們
延緩其他地方的進步
元老還能再領導五百年


貴族共和制不是一直存在於嘛。只要社會階層流動固化,但政治體制是共和制的國家就是。澳宋是貴族共和,今天的美國實質也是,不然人家為啥叫新羅馬?


推薦閱讀:

推翻清朝在當時是錯誤的嗎?

TAG:共和制 | 君主立憲制 | 臨高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