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來看理工科的paper?

各位大佬都是用什麼設備看paper的呢?
有大佬說還是列印下來比較好,可是論文多起來的話列印費也是很貴的啊。。而且還佔空間。。

筆記本上看我覺得不太現實,不便攜。。
有買一個ipad的想法,但有人說買來之後就全是娛樂了,看論文什麼的早已拋諸腦後。。在這方面我的自控力還行,但是沒用過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還有就是如果用ipad看paper的話,多大尺寸的比較好?mini夠嗎?

kindle的話有人跟我說不適合看論文,一來kindle屏幕太小。。二來理工科的論文公式比較多,kindle在這方面不太好使。。。可是又有個在用kindle的同學跟我說完全可以的啊,他都在用kindle看朗道力學。。。


曾經出於保護眼睛的目的我想過買一個kindle,後來我放棄這個想法了,因為反正平時還是會用很長時間的電腦。。現在看論文我基本就是在電腦上看,不方便帶電腦的時候在手機上看,反正我不太喜歡把論文列印出來,因為我不喜歡處理垃圾。。看完了以後是扔掉還是留著呢?扔掉不是太可惜了么,留著的話放哪呢?辦公室地方本來就不太夠。太糾結。攤手,我有時候就是這麼猶豫不決的人,捨不得扔東西。。

PS:自從我發現電腦上也可以給pdf文件加註記以後,我更不想列印論文了。。


我很少把論文列印出來,只有確定有用的時候我才列印出來,大部分都是用電腦和ipad pro看的,由於ipad pro可以做筆記,那還是很方便的。 由於我有做tex筆記的習慣,只要我認為有價值的論文就會寫入我的tex筆記,然後我就再也不看那篇論文了,除非引用的時候需要確定一次。 回到工具的問題,我覺得10.5-ipad -pro是非常好的選擇,12.9更大但是也更重,長期握持不舒服,10.5的重量和大小我很滿意,當然了,如果你單身多年臂力驚人,當我沒說。我用的app如下


比賽前,閑來無事,怒答一波:
綜合多年來看文獻和論文的經驗,再綜合旁邊大神們的經驗,總結如下:

主要分為三種啦:1.電腦端、2.智能移動端(就是答主所說的iPad、手機等)、3.紙質(列印)

先來說說列印文獻吧。雖然當今各種牛逼的閱讀器、和各種移動端的發展使得列印出來看文獻越來越少了,但是、但是、但是不得不承認閱讀紙質版的文獻依舊非常具有競爭力:那種便利性、那種儀式感,電子閱讀還是無法比擬。有的時候總感覺閱讀紙質文獻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效率也提升不少。讀博期間的一位室友是紙質閱讀重度用戶,也很會整理,看他列印出來、整理成冊的整整一個書架的文獻,確實非常有成就感。列印閱讀一大缺點是保存整理的問題。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會整理安排的人,可以考慮以紙質閱讀為主。

再來說說電腦端閱讀,作為一名研究生,特別是理工科,可能大部分時間都要在實驗室度過。所以電腦端閱讀將不得不成為你重要的閱讀方式。電腦端,關鍵是選個好的閱讀器。有機會再來詳細介紹閱讀器的內容。

最後移動端閱讀。至於作者說的iPad,當然很好用。iPad mini的大小也就夠了。就在剛剛等待的時候,旁邊的學術大神還在用iPad看文獻。

其中選擇合適的閱讀器以及文獻管理工具非常重要。特別是文獻的雲端共享功能(當你的文獻達到幾千、幾萬篇的時候)如何管理和同步變得非常重要。最後,關於iPad最終是否淪為遊戲工具就因人而異了。當然,遊戲、文獻共存也不是不可以(剛剛在iPad上鬥了局QQ地主),勞逸結合嘛。

綜合而言,一般都是這三張方式綜合運用。只是孰輕孰重的問題。至於是否買個iPad就看樓主高興了,當然,像我等科研小屌絲,也要考慮經濟的問題。如果經濟上能接受,買個iPad也無妨,可以看文獻、可以玩遊戲、還可以看看片。。。

至於kindle,個人不是很推薦用來看文獻。PDF在kindle上顯示不是很好,如果碰到彩色的圖kindle上又是問題。所以如果買kindle不如買iPad(個人建議)。


剛剛列印了J.Bourgain, 特侖蘇陶幾乎所有文章, 用了1600多張紙...

前一段時間還列印了Oberwohlfach的十月份的一個additive combinatorics的workshop推薦的幾乎所有文章...

正常讀PhD的話, 學院的列印設備應該可以隨便用的吧, 只要合理合法, 與學術有關, 學校不能說啥。

另外, 經本人測試, 紙質的文章讀起來無論速度啊, 專註啊, 讀完之後的感悟啊都比讀電子版好很多。長的文章更是明顯, 讀電子版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40頁文章讀到30頁就忘了前面講啥了...可能因為不能隨時隨地的往前翻閱的緣故吧,那種參考公式1.5的時候電子版我就懶得往回翻了, 憑記憶有的時候有誤差...

還有要注意一點, 列印很多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等大家都回家了的時候, 不然一推人排隊等你列印1000多張紙的眼神...(別問我咋知道的)


謝邀。
我們知道學習研究主要看的是書和論文,而論文確實是浩如煙海的,但你確定你自己的研究方向(比如代數幾何),論文數量只佔了總數量的一小部分,儘管這小部分的總量也十分龐大,接著確定專門化方向(比如雙有理幾何) 論文數量繼續縮短範圍,然後確實研究主題(比如雙有理幾何里的MMP的奇點理論),經過這樣的篩選,你需要用(不一定是讀)的經典論文也包括最新的論文就沒有那麼龐大啦,雖然不是一兩篇,但如何去選擇讀哪些文章則是因人而異的,也與自己的具體研究興趣有關係,還包括你自己的閱讀口味,畢竟每個同行寫論文的風格是差異很大的。
我曾經做過一件事情,那應該是大二過完年回到學校,把當時知道的所有英文數學書(那時候還不知道讀什麼論文)全部列印出來了,九千多頁呀,我那時候知道的英語書有九千多頁呀,也只有九千多頁,也是,人容易被當時的視野所局限。
再後來現在讀研,我和現在一個師弟聊到列印論文,我說下載了很多論文在電腦里,師弟說,你可以把他們全部列印出來。我說,你確定呢,七百多篇代數幾何的論文都打出來,先不說我能否讀完它們,真列印出來放哪裡呢?
前幾天搬寢室,有12箱書,儘管不全是數學書,儘管裡面還有裝滿一行李箱的三年讀書筆記,我總是需要剋制自己那種下意識地「興奮」:關於列印。
資料的合理應用,不是把它們都列印出來,都是自己的東西就夠了,要讀更用,「用」可能比 「讀」更經濟。
——————————————————————
感覺這回答就像放風箏一樣,並沒有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現在開始盡量直接作答呢。
一篇論文,如果是讀就列印出來,只是用來參考查找一些結果(書上可能沒有,或者沒有這麼精細)就先用平板或者手機查看就行,畢竟都列印出來,你很難一下子都看,而且可能會有心理壓力,甚至會像我一樣有一點強迫症罷了。
列印論文,還是邊看邊列印,除非你很明確一定要讀那些文章,特別是經典文章或者好文章,也就是可能諸如那些引用比較多而且發表在很好期刊的論文呢(這只是相對的)。
誠如所見 ,經典的論文數量也可能比較可觀,哪怕只是諸如singularities of MMP,那就先列印與自己研究主題里關心的具體問題直接或者間接關係的論文吧,至於是否看,如何看,如何用,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再說我又有點「跑題」啦。


謝邀。

我都是列印。準備黑、藍、紅三色筆勾畫批註、評論及總結。
等你看理論長文章需要頻繁前後對比,乃至看這一篇想對比另一篇的時候你就知道紙質版的好處了。

另附個人「手動」筆記方式:
類比電子版pdf標註方式,去除覆蓋性highlight(用那種寬彩筆手動塗除了浪費時間毫無意義),以underline 代之;關鍵性詞語畫圈,wave line 用於重要闡釋和論證的勾畫。紅藍黑三色依信息重要性層級遞降,另附批判於段旁,總結於段末。

如是,則邏輯結構一目了然,讀完或是拍案慨嘆、或是冷言嘲諷,有如天子批折,浮以大白,人生快意,莫過於此。。


1. 如果你買不到已經停產的10寸的Kindle DX系列,請不要使用Kindle。用6寸的kindle來回來去翻頁看公式,每次翻頁幾百毫秒,,體驗極差;

2. 說看ipad瞎眼睛的,請自覺將亮度調到最低,或者調成夜間模式 。不要躺床上看了半個小時電視劇或者打虛榮,亮度調到最高後,直接切換回來繼續讀paper,這種亮度下的白色背景,眼睛看5分鐘就瞎;

3. 紙質確實是最好的,問題是不是所有人都守著印表機,整理紙質材料也非常麻煩。但好在你用圓珠筆寫在紙上的筆記是工工整整的,重讀的時候也有心情繼續讀下去,不像一些人用ipad或者surface之類的平板,寫出來的字跟狗爬的似的,極其膈應人,還美滋滋地同步到各種Google Drive、Dropbox、OneDrive里當傳家寶,真的是……

4. 如果對ipad有看電視劇、打遊戲、開發等需求,建議買最新款ipad air,否則建議自行搜索一些10寸的、電池最大的、屏幕素質最好的、解析度最高的、內存最小的、CPU最垃圾的、最便宜的Android寨版來用,其中重要的列印下來做筆記。不要指望用電磁筆在電子設備上寫字,建議找個bestbuy或者蘇寧的電子市場試用ipad pro或者surface寫超過20個字的小字,覺得自己能寫好再說。


去美國那年買了ipad,一年後兩眼視力升了一百度。從此以後論文全部列印出來。(特別羨慕那些怎麼看屏幕眼睛都不會壞的人。)
另外電腦或ipad看pdf翻頁不方便,現在即使不是因為保護視力我也是能列印就列印,能買書就買書。


題主還在為這麼莫名其妙的事情煩惱,說明你心浮氣躁,根本沒有一顆沉靜的心。

讀幾遍金剛經吧。


我看paper是分好幾類,區別對待的
泛讀的文章,直接網頁上掃一遍摘要和實驗部分,不下載全文,只留個citation
重要的文章,下載到surface里,用drawboard做批註精讀
偏理論的文章,一律列印下來,方便推公式


有時間問這麼多問題,不如多看看paper。
用什麼看都可以,只要你有所收穫就行。
不過換一個護眼的顯示器卻是必要的,任何長時間接觸電腦的同志們都應該換。
我目前用的明基一款27寸護眼顯示器,自從用了這個,眼睛再也不幹澀了!安利了周圍同學,都說好!鏈接自己去京東上找。


這個問題也曾困擾我很久,換過很多設備,最後發現,其實只是自己英語水平不行,看不進去


直接列印下來就好了,所有的需要閱讀並做標註,甚至要復現內容的讀物沒有比紙質版更方便的了。
kindle絕對不行。。。掃描版的書籍字大,而且頁邊距比較小,六英寸勉強能看。但對於paper。。。真的招架不來。所以我買了漢王10英寸的電紙書,每次下了paper拷進來,手動除去頁邊空白。。保存。。用了一陣之後,我發現還是TMD列印下來方便!!
而且電紙書不支持局部放大,翻頁響應極其慢(字要先消失再長出來,相對於pad和列印版慢太多了。。),價格昂貴,所以非常不推薦電紙書
感覺pad和手機都是不錯的閱讀器,翻頁響應優良還可以手動放大,但缺點是無法很方便地做標註。所以我的建議是,就用現有的電子設備(pad/手機/電腦)瀏覽paper就可以,需要精讀/復現,或者學習一些技術/騷操作的話就列印下來吧。科研機構和大學附近的列印店都不貴,差不多是1角/張,不少組都可以直接報銷的,而且一般來說各組都有自己的印表機。就算沒法報銷,買一個差不多pad將近2000元能打2w張啊。。。這差不多是100篇綜述或者1000篇paper的量啊。。我覺得研究生階段除了巨巨巨巨巨佬都是做不到這個閱讀量的吧。。。


用腦子啊~


個人感覺在電腦上看比紙質的效率要高,可以搜索關鍵詞,Mendeley 非常好用, 電腦 手機 iPad都有相應的客戶端。


如果你是日常看paper的話,推薦索尼大法新出的DPT-RP1:

pros:

1.非常輕。拿在手上感覺重量比6" kindle還要輕。(事實上DPT348g, 6"kindle Free 217g)

2.屏幕大。 13寸大屏無論是看小說什麼,還是圖書館裡看paper都是很棒的。

3.電子墨水,不傷眼。

4.續航長。

5.顏值高。

cons:

1.很貴,要700美刀,軟妹幣5000。

——————————————————————————————————————————

考完試回去上圖。


推薦iPad pro 或者surface

iPad Pro配外接鍵盤和筆,然後用PDF expert閱讀,配合堅果雲同步,幾乎完美

iPad Pro 學術指南 | 2016 與我的數字生活


我基本上都是用我古老的kindle fire hdx看,比iPad輕、薄、解析度高、續航久、拿著舒服,自帶的PDF閱讀器超好用,然後最關鍵的是,亞馬遜的辣雞商店裡沒啥能玩的東西來分散注意力_(:D)∠)_


廣州文石的電紙書吧,有9.7和13.3寸的。

幾年前去過他們公司見過他們老闆,西交大中年美女,研發部門跟大公司沒法比不過海龜蠻多,美國有個全國性書店從他們那貼牌電子書。


實驗表明雙屏電腦有利於提高研究效率。
一邊屏幕顯示論文,
另一邊查資料做筆記跑代碼。


推薦閱讀:

為什麼 MacBook 的 MagSafe 不應用到 iPhone 或 iPad 上?
有沒有iPad Air 適用的壁紙軟體,請問哪裡有適用於iPad Air的壁紙精選網站?
iPad 上不可錯過的應用有哪些?
第三代 iPad(2012 年初款)採用的視網膜屏與 E-ink 電子墨水屏的閱讀體驗優劣對比如何?
為什麼蘋果的產品偏愛陽極氧化鋁工藝?

TAG:iPad | 閱讀 | Kindle | 文獻 | 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