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專業角度看,天賦和習慣何者對學習效率的貢獻更大?
注意,習慣不等於勤奮。效率可定義為成績除以努力的商數。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兩個都有就更好了。
當然,學習效率的影響因素遠遠不止這兩個,單獨拎出來談,要不要先談談是怎麼控制下其他變數的?
好牌也有打爛的時候,爛牌也有打好的時候,看對手,看你,也看環境。
心理學現有的理論不確定的居多,沒有絕對正確,搞不好下一刻就被推翻。
沒學到家,只能說不清楚。
個人認為天賦不能改變,習慣可以培養,人有主觀能動性。
好的培養環境容易造就好的習慣也容易激發潛能,天賦的發揮取決於具體的事件和當事人的狀態。
先努力培養習慣吧,大多數人還沒到拼天賦的程度。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探討意義不大。
個人有限的經歷中。所認識到牛人學習效率非常高。我觀察了他們,很多還是後天習慣的培養。尤其是在年少時候。這個也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
反而我覺得探討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更有意義。
心理學裡有個近年裡越來越受關注的說法,就是:天賦這種東西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說,習慣和環境決定了一切。
Anders Ericson, Rober Pool,Csziksentimihalyi, 等等學者支持「無天賦」說。
傳統的天賦學說有很多,我們大多數人可能相信,天賦是達到最高水平的必須要求。Howard Gardener 的多重智能學說認為,人有很多不同的能力,每個能力跟身體和電腦的不同區域相對應。總共例舉出來7種,從語言能力到人際關係,這些東西跟天賦密不可分。
而當我們說天賦,最有力的證據似乎就是:
1.兒童天才 (莫扎特,泰格伍茲,等等)
2. 天賜者,由於某種殘疾或疾病,導致了擁有極強的另一種能力之人(eg自閉症數學天才,聾啞畫家)
3. 有些非常強的初始能力 (絕對音準,空間記憶力等等)
當你看到一個12歲的小朋友跟你一起上大學的微積分時,當你看到一個聾啞人畫出你學了10年也比不上的線條時,當你看到同樂隊的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辨認全團任何樂器音是否準的時候,一定對自己說 「他們天賦真的是太厲害了。」
然而Ericson認為,天賦不過就是經過偽裝的習慣和努力+環境。
1. 所謂兒童天才,他們可以飛速的晉級,但是依然需要按照正常人的順序依次晉級,沒有人能夠跳過任何一個階段。而任何兒童天才,都離不開環境和習慣。莫扎特的父親就是宮廷樂師,寫過教材,也教貴族音樂,從小對莫扎特要求嚴格。泰格伍茲的父親就非常熱愛高爾夫球,從孩子出生前就想讓孩子接觸高爾夫,從一歲開始,泰格伍茲就做在小椅子上,看父親揮杆,一看就是3個小時,6歲的時候,母親就辭職全力協助他訓練。所以,Ericson認為,天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早早就體現的強大的興趣,遇上了合適的環境,加上嚴格的訓練。縱觀所有的兒童天才,父母和環境都必須滿足這個「天賦」存在的條件。
2. 所謂「天賜」者,也是同樣道理,由於一些原因導致他們對某個領域非常非常的痴迷,願意花大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不分散的完全集中在這一件事上,所以導致了他們的 「天賦」。
3. 那初始能力呢?研究發現,說普通話的人,比說英文的人,出現絕對音準的概率是1% 比 0.01%。而通過科學訓練方法,可以讓3--5歲的孩子學會絕對音準,可是超過6歲就不可以了。而那些可以同時跟4-5個人同時下棋的天才呢?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一些特殊部位比正常人要大,可是倫敦的計程車司機有些相同部位也很大。研究發現,對比正常人,新手計程車司機,幾年的計程車司機,和老牌計程車司機,還有天才棋手,發現,這個變化是逐漸發生的,也就是說,是因為他們常常使用大腦做空間想像和記憶,才導致這一部分變大,鑄造了「天才」。
而早開始和正確的訓練習慣,還有自控能力,是成為「天才」的必須。
如果一個人6歲開始,每天習慣正確訓練2小時,而你12歲開始,每天正確訓練4小時,哪怕6小時,你也很難趕上他,可是有一點可能性。如果你20歲開始,哪怕一天8小時,不吃不喝拚老命,你也永遠沒有可能趕上他。何況大部分天才,每天習慣的訓練時間是4-7小時,而開始的年齡都在3-5歲。
天賦= 好環境+ 早開始 + 有能力的父母(或教練) + 自己有自控能力 + 強烈的興趣
所以放到心理學角度來看,嚴格來講,習慣對學習效率的貢獻100%,天賦為0%。但是,很多事情確實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比如起始年齡,比如你的父母。
讓我們姑且把今天以前,所有的一切都看做」天賦「,因為訓練和學習方法是可以改變的,自控力是可以鍛煉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而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效率推動器,不要再怪自己的」天賦「,開始努力,加油吧。
===================================================================
根據評論總體回復一下。首先這是我總結了一些我很崇拜的學者的觀點,並非我個人觀點。這個觀點自從被提出那一刻就一直不停地接受種種衝擊,因為它不僅僅違反了世俗的通常想法和認知,也試圖推翻很多其他學者的學說,比如我例舉的Gardener。然而這麼多年來,經過幾次交鋒,這個學說不但屹立不倒,反而越撕越勇,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出名。
再說最後一個發現,NHL裡面的專業冰球運動員里,1-3月份生日的佔了總比例的36%,而7-12月才佔34%。
再往前追尋幾年,發現在少年半職業冰球隊里,40%都是1-3月的。難道生日跟冰球技能有關?
原來在早期接觸運動的時候,幾個月的區別就會在4-5歲的孩子的體能,協調能力,學習能力等等的能力中展示很大區別,而因為隊伍選人以12月31日為基準,所以大一些的孩子會被教練認為是更加有「天賦」的孩子。他們更快,更聽話,更協調,於是教練會花更多時間在這些孩子身上,並且鼓勵他們,表揚他們,甚至告知他們「很有天賦」。於是這些孩子會越來越強,一級一級的篩選下得以被保存下來,得到更好的教練,更多的時間,更多的鼓勵。一點點小區別,慢慢積攢成大區別。
就像以上所講,如果從6歲開始,每天哪怕多出5分鐘的時間練習,到達12歲都已經是可怕的距離。
用Ericson的話來講,就是一個人能否成為天才,很多時候在6歲就已經見分曉了。
ADHD也是一樣的,台灣的研究發現,ADHD最多發是八月份?難道是因為八月份有一些特殊的花粉啊一類的季節性原因導致epigenetic 變化?不是的,只是因為台灣學校是按照8月31來劃分,所以班裡最小的孩子是八月份的而已。美國的研究發現,ADHD多發孩子是12月的,因為美國是按照12月31來區分。所以年齡較小的孩子更鬧,跟難以集中精力,所以老師要區別對待他們。我們教授笑稱心理學家還不如去當法學家,管這系列的病「bureaucratic induced mental illness」
都是小區別,導致大區別。
首先,這個問題並不能用心理學籠統的談。
其次,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有點像,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最開始可能是因為天賦或習慣(努力)丟失
導致用進廢退然後優勝劣汰
一部分人天賦與能力上可能強者愈強(馬太效應)
然後繼續用進廢退,優勝劣汰。
反對絕對論,與一謂拿天賦或者努力(習慣)說事。
我認為,凡如此類說法概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曾聽聞一段話:
天賦決定了你能達到的上線,努力程度決定了你能達到的下線。以絕大多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遠遠沒有達到要去拼天賦的地步。
我們無法直接改變客觀狀態,但主觀狀態影響客觀狀態發展。
天賦和習慣是相輔相成的。量變產生習慣,習慣產生質的飛躍形成天賦,如此循環往複。
(記得國外有個新聞,報道一位長期從事收銀的婦女點鈔與計算的速度是常人的幾倍)
不可否認有遺傳、基因的原因,但就像拉馬克學說所說的那樣「用進廢退」。
否則就算是神童傷仲永也是一樣泯然眾人矣。
大家應該都聽過十萬小時理論,這並不是成功學的妄論。
細數那些卓有成就的大師,哪個不是浸淫在所在領域十幾年?
前提是你並不是在做無用功,1+1練一百天又有什麼用呢?
挑戰與能力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有很多蠢才是天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愛迪生、牛頓。
說他們是智商未開化,後來隨著慢慢長大才展露出卓絕的天賦。
我不否認輿論的真實性,但是我個人覺得肯定有神話成分在裡面。
大多數人對傳奇都有一種敬畏感,傳奇之所以是傳奇本身就是因為人們對已經既定的事實加以神話。
首先,家庭教育對智商開化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
其次,正確的引導,進行心理暗示與正確的學習方法,確實是會使他們在專業上先人一步並培養長足信心的。
但是,高知家庭對孩子的,還有自己對自己的巨大期望與壓力並不利於成長這就是原因,過剛易折。
回到量變產生質變的話題。
這也是產生馬太效應的原因,強者俞強弱者愈弱。越弱小,越逃避,越無助。
千里之堤潰於蟻,弱國經年累月積貧積弱,肯定非一時難興。
基因也是這樣,人們趨利避害,所以為什麼看顏值尋找配偶呢,當然到了現代社會有更現實的車房職位。
此乃循環,或為命數。
加油,每天退步一點點,一年變成矮矬窮。
我覺得學習效率高低和天賦和方法都有關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有的孩子確實可能遺傳他上幾代人在某一領域的優秀基因,使他的大腦更擅長這一領域,在這個領域可能比其他人容易取得比別人高的成就。但是大腦也是可以後天構建的,一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重複大量的練習,使大腦對這一領域越來越熟悉,越來越擅長這領域,也可以取得比別人高的成就。(保留意見)
學生那麼多,但凡學出頭的,都是有學習習慣的,而非有天賦的。
明顯天賦,
畢竟你是人。
推薦閱讀:
※背書超級慢,感覺大腦抵制在讀的東西,怎麼破?
※用幻燈片授課的效果真的比板書好嗎?
※一個理科生要用三個多月時間考到省狀元,應該怎麼做,需要什麼?
※如何集中精力?
※在華中大國光就讀/工作是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