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本佛經是在講詳細的實修方法?
向您彙報一下自己學佛十五年的內容:《地藏經》千遍,《無量壽經》千遍,《六祖壇經》千遍,《維摩詰所說經》千遍,《圓覺經》千遍,《楞嚴經》千遍,《妙法蓮華經》千遍,《阿彌陀經》萬遍,《金剛經》萬遍。拜佛七十三萬(用一年半時間),繞佛塔三萬公里(用三年時間),念佛三千萬(用三年時間)。過程很艱難,走得不容易。但非常受益。計劃(往生極樂凈土前):經典未上萬遍上萬遍,念佛念到三個億,拜佛拜到一千萬,繞佛塔二十萬公里。學佛受益,言語難表。以上是自己學佛內容和計劃,但願對您有所幫助。不成敬意,慚愧慚愧……
後世結集而成的巴利三藏聖典中,記載了佛陀的言教,經文數量頗豐。但是並非每一篇經文都在講解實修方法,有時是在闡明義理,有些則只是勸勉要實踐禪修。所以題主會有此問,合情合理。
在此將舉兩部經藏文獻,一部藏外著述,一部論藏釋義著作。
一、《大念處經》
《巴利三藏·經藏·長部·大念處經第廿二》(Mahāsatipa??hāna Sutta),其巴利語原文在此,而漢語譯本以及詳細解析則在這裡。經中佛陀對四念處的義理和修行做了詳細解釋。
這部經是佛陀住在俱盧國(Kuru)的劍磨瑟曇城(Kammasadhamma)時所開示的。據說,在劍磨瑟曇城裡沒有適合世尊居住的處所,但在城外則有一處水源充足、風景宜人的大樹林,世尊就住在那個樹林里,並且以劍磨瑟曇城作為他托缽的地方。
俱盧國受到宜人的氣候及其它各種舒適條件的庇蔭,例如維持身心健康所必需的優良食物與飲水,因此那裡的居民身心健康,智慧力強,能夠接受深奧的教理;所以世尊對他們開示這部含義深奧的經,教導二十一種證悟阿羅漢果的修行方法 。就像一個人得到金色的寶盒之後,會將此寶盒裝滿各種香花或七寶;同樣地,得到俱盧國人民這樣的聽眾之後,世尊開示深奧的佛法。基於同樣的理由,世尊在那裡還開示了其它深奧的經,如《大因緣經》(Mahanidana Sutta)、《心材喻經》(Saropama Sutta)、《樹譬喻經》(Rukkhupama Sutta)、《護國經》(Ratthapala Sutta)、《摩犍地耶經》(Magandiya Sutta)及《不動適應經》(Anebjasappaya Sutta)等。
再者,在那個國度里的四眾──比庫、比庫尼、優婆塞、優婆夷──通常都精勤地運用正念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即使連奴隸、工人、僕人也都談論正念的修行法。在水井旁邊或紡織房裡,聽不到任何人在談論閑言閑語。如果有女人問另一個女人說:「大姊,你修行那一種念處?」而得到的答案是:「我不修行任何念處。」那麼問的人會批評回答的人說:「你的生命是可恥的,雖然你活著,卻像死人一樣。」然後她會教導後者某一種念處的修行方法。然而,如果她得到的答案是後者正在修行某一種念處,那麼她會稱讚後者說:「薩度,薩度!你的生命是可敬的,你不枉費出生為人。正是為了像你這樣的人,正等正覺佛陀才出現於世間。」因此,在獲得許多深具智能的聽眾之下,佛陀開示了含義深奧的《大念處經》。
——【緬】帕奧西亞多,《正念之道》
二、《入出息念經》
《巴利三藏·經藏·中部·入出息念經第一一八》(ānāpānassati Sutta),巴利語原文在此,漢語譯本以及詳細解析則在《入出息念》中。
三、《清凈道論》
《清凈道論》本身不屬於巴利三藏的原典,而被歸入藏外的注釋,但是該注釋統攝了戒、定、慧三學,論述了這三方面的實踐方法。
四、《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美】菩提比庫(Bhikkhu Bodhi),《阿毗達摩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經典的阿毗達摩學習與參考手冊。對於教理的學習,阿毗達摩是基礎;對於實際地修習觀禪而言,阿毗達摩的教理知識是核心。當然是《大念處經》,佛陀非常詳細的教導了修行的次第。
佛陀在很多經里都講了實修方法,佛陀教他兒子的那部《羅睺羅經》也很詳盡。
還有一部不能算是佛經,但對佛教幾乎所有的修行法門以及次第都有非常詳盡的解釋,《清凈道論》,這是一部論,可以感受下。
幾乎所有的修行法門都在這了,包括在怎樣的環境中修行也有提及,現在很多修行的道場都是以清凈道論中對於環境的要求為標準的。
我個人都是把三藏當成字典來用的,碰到修行的問題了,在三藏中找找,肯定有人遇到和我一樣的問題,並且問了佛陀或聖弟子們,也肯定得到了歡喜奉行的答案。有問題當然問最權威的啊,最權威的是誰?佛「實修」需要師父的引導,或者已經對佛教理論有正解的前提下。
若沒人引導,《西遊記》都能被當成「實修」的課本——我沒開玩笑,這是我的真實經歷。
小A通過一個佛教QQ群加我,想和我討論佛教修行的問題。
他說他最近要離家去四川和雲南,我問他幹啥,他說要找個沒人的地方安靜修行。
我問你有師父嗎?他說沒有。
我說,你沒師父,誰教你修行?
他說,我看《西遊記》,這本書里有很多修行的方法,我找個安靜地方研究研究,
然後他就給我解釋《西遊記》多麼的牛掰,很多話我都記不清了。
只記得他說,修行一定要射精,要XXOO。
你們沒看錯,他就是這麼說的
我問,你這麼說的理論依據是啥?
他說:精進啊,佛經和西遊記都提到精進這個詞,精進不就是講:精子要進入嗎?不就是要XXOO嗎?
這就是他對於「精進」的理解。
舉這個例子就是說,佛教的修行不是盲修瞎練。
尤其是邊看佛經邊自己修行,佛經傳承了幾百年上千年,只看字面意思如果能夠正確理解就已經很難了,更何況還要理解正確,然後再修行。
佛教不會偏重「實修」,實修之前,還要有聞、思,聞思修向來是放在一起說的。
對佛教的聞思不夠,實修走彎路或者走上歧途是難免的。
所以,如果沒有對佛教擁有正見和豐富的聞思基礎,那就找個師父,讓師父引導你去修行。
千萬別走上盲修瞎練的那條路。
在沒有找到師父或者引導你修行的人之前,那就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做起:
戒殺、戒盜、戒邪淫、戒妄語,少量飲酒或者不喝酒。
守戒就是實修的一部分。
雜阿含經,詳細介紹五蘊、六入處、十二因緣(緣起)、三十七道品、四聖諦,是對實際修行非常詳細說明的經典。
由佛法的核心四聖諦開始:
三七九經-四四三經,雜阿含419經:
"
「若比丘於佛有疑者,則於苦聖諦有疑,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則有疑惑;若於法、僧有疑者,則於苦聖諦疑惑,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疑惑。
若於佛不疑惑者,則於苦聖諦不疑惑,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疑惑;若於法、僧不疑惑者,則於苦聖諦不疑惑,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疑惑。」
"
若能實修到對四聖諦不疑,自然的,對佛、法、僧不疑。
若想要能修習佛法的核心四聖諦,就需有覺觀苦集滅道的能力,想要有覺觀苦集滅道的能力,就須在五蘊、六入處、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下功夫,雜阿含57經:
"
「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
...
『當善觀察諸陰,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我已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進得盡諸漏。
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
"
五蘊:一-一八七經。
六入處(也有些是五蘊):一八八--二八二經。
緣起(也有些是六入):二八三-三七八經。
四念處:六0五- 六三九經,五三五-五四五經。
安般(出入息:八0一-八一五經)念與四念處修法息息相關,八0三及八一0經,在末學所學法門都歸到四念處練習的方法。
四正勤:八七五-八八二經。
五根、五力:六四二-七0三經。
七覺分(含五蓋):七0四-七四0經。
八聖道分:七四八-七九七經。
對文言文不熟悉的師兄,可以用這網址: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經/相應部/南北傳經文對讀/āgama(agama)/Sa?yuttanikāya(Samyuttanikaya)),若相應部有相同的經典,可在同一網頁看到白話文的相應部經典。
末學也寫了很多白話文的心得報告,若有興趣,可由這篇及接下去有相當多篇,需要相當多時間才能讀完全部細節,但能讀完並照著做,過幾年,回頭看,自己會體認這中性覺觀的培養之好處,及居然可以較心不隨境轉自在生活的親身體驗體會:
年輕時開始修行,與中年後開始修行,哪個成功率高?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感恩!
祝福!
如果在佛經里找不到修行的方法,可以看看當代人寫的文章,也許能幫助你開始實修。參考一下南懷瑾的書,有很多講實修的。佛法是中正和具足人性的,基本上每本佛經都有修行方法。相信你身體有實修體會之後,對佛經的理解也會更深刻,以後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看到這類問題,每次都覺得很好笑。。^_^
是一種什麼感受呢?我類比一下。就像是有一個重慶人來到蘇州,蘇州人宴請他,他看著滿桌豐盛的飯菜說:你們蘇州還真沒什麼可吃的!聞說此言,滿座皆驚。。。原來在重慶人眼裡,沒辣味的那哪叫菜啊!
你也如同那個「重慶人」!不知聖味、不去「入鄉隨俗」、融入空、無相、無作,只知道固執「家鄉」的口味!什麼是「家鄉」的口味?「殺盜淫妄」是「麻辣」好味、夠刺激;不「殺盜淫妄」?不暴力?那沒味、沒刺激!虛得很,我要實的。。。
你啊!口味太重!!要知道在我眼裡,佛經處處是「實修法門」!
------------------------------
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最好是先明理,然後再實修。
先明理,把各種佛經、感興趣的不感興趣的、有緣的就都讀一讀,在高僧大德的開示幫助下,把佛法的基本道理和修行脈絡理清楚。這個時候,你自然就了解到佛法修行的「八萬四千法門」了,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修法去實修即可。
理未明就去實修,往往是非常危險的,很可能修行多年卻一無所獲,甚至走入邪道。
如果問哪一本佛經是在講詳細的實修方法?那麼可以籠統地回答:每一部經、甚至每一個字都是實修方法,都在講實修方法。——這不是裝高深,確實就是這樣的。
=============================================================
舉個栗子。
比如《華嚴經》里有一段: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種無量諸善根,應集無量菩提具,應修無量菩提因,應學無量巧迴向,應化無量眾生界,應知無量眾生心,應知無量眾生根,應識無量眾生解,應觀無量眾生行,…………應知菩薩種種諸行,應現菩薩普遍神力,應受菩薩平等法雲,應廣菩薩無邊行網,應滿菩薩無邊諸度,應受菩薩無量記莂,應入菩薩無量忍門,應治菩薩無量諸地,應凈菩薩無量法門,應同諸菩薩,安住無邊劫,供養無量佛,嚴凈不可說佛國土,出生不可說菩薩願。
這就是詳細的實修方法了。每一句就是一個實修法門。
再比如《金剛經》里有一段: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裡提到釋迦牟尼如來過去五百世修行忍辱,這也是實修法門。
再比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里有一句:照見五蘊皆空。——同樣是實修法門。
你可能覺得就這樣幾個字,朦朦朧朧的實在談不上「詳細」,事實上,當你先研究透佛理,這些就都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歷代賢聖從不輕傳的「妙法」和「竅訣」了,——一聞即悟!
稍微再詳細的呢,可以翻開《楞嚴經》,楞嚴經中有二十五位菩薩羅漢詳細說明了自己的修行法門。比如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月光童子「水觀法門」、大勢至菩薩凈念相繼的「念佛法門」,都很具體的說明如何修行了。
當然,估計你真正想問的應該是那些像武功秘笈一樣,有圖有理有教的修行法門吧?這些法門也有,在密宗的修行法本中居多。告訴你怎樣布置壇場、怎樣行禮念咒等等。比如《佛說七俱胝准提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中,就詳細敘述了如何修持准提法門。
再比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有詳細的大悲咒法門修持方法,以及千手眼法。
另外還有無量的法門,如止觀、白骨觀、般舟三昧等等等等,都有詳細的修行方法。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修行法門,明理第一。其次,各種法門對應的根基、基礎都不一樣。比如禪宗的法門,更適合特別聰明有智慧的人修習。這是每個人的根基不同。
更多的人是喜歡哪個法門立刻就去嘗鮮。這是不對的。你應該首先了解自己處在什麼基礎之上。就像一個只有小學基礎的人,去學大學的課程,這是不可能有大成就的。一個道糧不夠的人,應該首先去做各種好事善事、修心改性,腳踏實地的去積累資糧。資糧夠了,再去實修。——這方面在過去的西藏密宗是非常注重的,一般都是要讀多少卷經、磕過多少大頭、念了多少萬遍咒,十幾年幾十年的時光以後,才會傳法。
第三是注重傳承。有些法門是需要有傳承,才可以實修。否則修行中會多出很多魔障。
喏。正好在看一部。
◎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之一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缽。將羅雲入舍衛城分衛。爾時。世尊右旋顧謂羅雲。汝今當觀色為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色為無常。
世尊告曰。羅雲。痛.想.行.識皆悉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識皆為無常。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此有何因緣。今方向城分衛。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誨我。今宜當還歸所在。不應入城乞食。
爾時。尊者羅雲即中道還到祇桓精舍。持衣缽。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爾時。世尊於舍衛城乞食已。食後在祇桓精舍而自經行。漸漸至羅雲所。到已。告羅雲曰。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凈想。所有貪慾盡當除滅。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爾時。世尊向羅雲便說此偈。
莫數起著想 恆當自順法
如此智之士 名稱則流布
與人執炬明 坏於大闇冥
天龍戴奉敬 敬奉師長尊是時。羅雲比丘復以此偈報世尊曰。
我不起著想 恆復順於法
如此智之士 則能奉師長爾時。世尊作是教敕已。便舍而去。還詣靜室。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羅雲。汝乃能於如來前而師子吼。問如此義。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汝今。羅雲。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說。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尊者羅雲從世尊受教。
世尊告曰。於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系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又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如是。羅雲。能修行安般者。則無愁憂惱亂之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爾時。世尊具足與羅雲說微妙法已。羅雲即從坐起。禮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安陀園。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余念。繫心鼻頭。出息長亦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持喜安。游於初禪。有覺.有觀息。內自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游於二禪。無復喜念。自守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念。游於三禪。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凈。游於四禪。
彼以此三昧。心清凈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十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億載不可計。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樂。壽命長短。彼終生此。此終生彼。彼以此三昧。心清凈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起之心。彼復以天眼清凈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實知之。
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行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或復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恆行正見.造正見行。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天眼清凈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實知之。復更施意。成盡漏心。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亦知苦盡。亦知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羅雲便成阿羅漢。
是時。尊者羅雲已成羅漢。便從坐起。更整衣服。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所求已得。諸漏除盡。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得阿羅漢者。無有與羅雲等也。論有漏盡。亦是羅雲比丘。論持禁戒者。亦是羅雲比丘。所以然者。諸過去如來.等正覺。亦有此羅雲比丘。欲言佛子。亦是羅雲比丘。親從佛生。法之上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能持禁戒。所謂羅雲比丘是。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實修,已經難找全套了!被分成好幾家。
參考資料:
1.【禪修入門】虛雲和尚
2.《六組壇經》
3.《大乘莊嚴經論》卷七。九住心。
以靜坐,走完九住心,進入初禪。同時,需要觀察本心在哪裡,找到不變的,保任這個不離一秒卻是核心的本心。
減法,去掉會變去的。越來越純粹。
南傳,四念住,四禪八定有步驟學,而觀本心卻沒有傳承。
修對了,每天都是清涼伴隨,舒服伴隨。日益習氣脫落,自然而生擴達自由感。如果沒有,那就是方法不對。有太多忽悠。只能自己看著辦了!沒人救你,自己清醒點
一部《大念處經》足矣。
《大念處經》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998955?refer=buddha123
釋禪波羅蜜:詳述四禪八定的實修過程,修證途中現象,善相,惡相及其根治現象。亦會講述阿羅漢,辟支佛及菩薩修行次第及注意事項,是實修的重要書藉
較精簡的有六妙門,小止觀(童蒙止觀)等,都是天台宗智者大師述說的(還有摩訶止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初起步可以由小止觀開始,它是為智者大師的俗家哥哥而說,較適合起步。
瑜珈師地論都是由人天乘,到四禪八定,到聲聞乘,緣覺乘,到菩薩乘的修行方法,注意事項
等。
&<圓覺經&>
從文殊章到圓覺章,章章都是修行方法。
根性不同的,還分別給了方便法。觀無量壽經,很多人都以為凈土宗就是念佛,其實不然,這本觀經就是講觀想法門的。
可能是我佛經讀得不多,關於詳細的實修方法,在經中見到的確實更多的是簡明扼要,而非詳細次第。
好在有真善知識依佛聖教,結合自身修學經歷,以深利智慧寫成的著作,詳細闡釋念佛、參禪之實修法門及詳細次第。
供養菩薩:
念佛:
念佛三昧修學次第
無相念佛
參禪:
禪:悟前與悟後(第2版)
每一部經都在講實修方法,關鍵是那一部適合你。
哪本不是呢
「楞嚴三昧」就是「首楞嚴三昧經」,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翻譯,有二卷。內容講修觀修行之法,是大乘佛法裡,講修行方法最多的一部經。
會性法師 《天台四教儀講錄》
推寶王三昧論,我能看懂的不多,楞嚴經實在是不知道在說啥,但這本還是很容易看懂,又說的是心境調整之道,對剛起步的我還是頗有幫助。
《寶王三昧論》 原文
四明鄞江沙門妙葉集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痴心亦動。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是故聖人設化,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以遮障為解脫,以群魔為法侶,以留難為成就,以敝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布德為棄屣,以疏利為富貴,以屈抑為行門,如是居礙反通,求通反礙,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至若鴦掘摩羅之輩,提婆達多之徒,皆來作逆,而我佛悉與記莂,化令成佛,豈非彼逆乃吾之順也,彼壞乃我之成也,而今時世俗學道之人,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寶由茲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
推薦閱讀:
※閱大藏經是什麼體驗?
※如果一切都是因果定業,五蘊皆空,世間不平事還要不要管,還怎麼度化眾生?
※佛教徒如何看待「某些經典的內容並不出自佛說」?
※歷史上有哪些佛經實是偽經?佛經鑒偽的判斷依據有哪些?
※為什麼在佛家看來吃素不算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