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關於宏觀性寒性熱方面的解釋在西醫中微觀的意義是什麼?

比如說西瓜性寒,那麼是什麼化學物質使它表現性寒呢?
還有把脈,生物上能不能解釋臟器的好壞對於血液數據的影響?
好奇而已。


清華大學李梢教授做的一部分內容……用網路藥理學的方法闡釋寒熱的關係……當然也有其他人做的工作,可以去看論文……


中醫說的寒性是古代樸素的認識觀,即落後原始的觀念。
沒有任何物質或性狀對應寒性。
可以說任何現代對照說法都是過分解讀,是十分可笑的。(其他回答中那些說得頭頭是道的理論我只能佩服他們的胡謅能力)

寒性的說法是中醫中典型的以形會意的講法。認為該物體偏冷,偏涼,所以是寒性,螃蟹冷血,所以寒性;或者該物體顏色暗青,看上去涼,那麼一般都會認為是寒性。
把一個東西說成是寒性,這種描述很優美,很好玩,但沒有任何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你去研究西瓜的物理性狀、化學性狀,才有意義。
拉肚子是由腸道水分多引起的,研究為何水分多才有現實意義。比如乳糖不耐受,或者病毒引起水從細胞出來。說水是寒性有什麼用嗎?難道吃熱的東西就能中和掉而治癒嗎?並不能。事實上拉肚子的人由於脫水,更要喝水,補充水分。按照寒性理論,再喝水不是更加寒嗎?中醫要急死了。

如果水是寒性,那麼請問滾水是寒性還是熱性?一個暗青色的暖爐是寒性還是熱性?

舉一個更明顯的以形會意的荒謬說法,比如,紅棗是紅的,所以補血。這是很荒謬的。
紅的就補血?那麼紅領巾補血嗎?難怪小學生都血氣方剛呢!

下面說把脈。
把脈是純迷信,無法看出任何病症。

附上十六位資深中醫教授診斷結果對比實驗數據
神奇的把脈----十六位資深中醫教授診斷結果對比

簡單描述一下,即十六位資深中醫用望聞問切診斷同一病人,得出的病症是隨機的,有的說這兒不好,有的說那兒不好,哪兒都有。
再由這些醫生看一段描述病人的文字,得出的病症又是隨機的。

由實驗看出,望聞問切對於診斷來說跟擲骰子是一樣的,純粹是隨機得出診斷結果。

那我還用得著去看中醫嗎?直接在家擲骰子,來確定自己哪兒不好,不就完了嗎?


中醫中關於寒熱,在現代看來,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溫度,一方面是身體機能狀態。
人體水分的排出,一部分以蒸汽的形式以呼吸作用從肺部或者皮膚排出,另一部分從膀胱以尿液形式排出。這兩種形式都會帶走身體中的熱量,氣體帶走更多。
身體機能表示人體內生化反應的反應速率,反應快的被認為熱,反之為寒。
對於水果的寒熱,主要可從這幾個方面參考:水分、糖分和維生素C。如果水分過多則寒,糖分過多則熱,水分不多情況下維生素C含量高的性涼。
糖在人體代謝會釋放能量,維生素C代謝會吸收能量。有些如生化反應中的催化劑,部分具有加速反應作用,部分具有減緩反應作用,這在中醫思想中體現出來的也屬於寒熱表達形式。


叫你每個月碰上那幾天別吃西瓜,別吃雪糕,別沾啤酒,你偏要吃,又疼了吧!
這麼直觀的東西,需要研究本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做到。釋迦摩尼佛指著月亮,你不看月亮非得研究手指,這就本末倒置了。


西瓜我沒關注過,有印象主要是鉀元素利尿作用。

舉個我比較熟悉的例子,地黃
生瀉熟補。
生地黃梓醇含量高,水蘇糖含量高,
梓醇抗炎利尿降糖,
水蘇糖被腸道菌群利用促進瀉下
這兩點分別對應生地黃的主治內熱消渴(糖尿病)和潤腸通便,都屬於寒性作用
類似的還有
梔子中的京尼平苷消炎作用,
牡丹皮里的丹皮酚,解熱鎮痛消炎作用,
黃連素(小檗鹼)的抗炎解毒作用,
大黃中的結合蒽醌和蒽醌苷的瀉下作用等。


沒有。除非牽強附會


西瓜含有大量水分,水性寒,還有很多離子可以增加腸道內滲透壓從而有泄下的作用,這個我深有體會,便秘犯痔瘡的時候,來一個西瓜吃,馬上大便通暢。


把脈是千年前沒有血壓計心電圖器,老祖宗們用手摸體表動脈總結出血管變化的規律。說中醫理論玄是因為當時那科技程度沒有向微觀發展的條件只能自己從事物發展中總結規律。19世紀顯微鏡出現,中醫已經靠自己的理論治了幾千年的病。
在中醫面前西醫還只是個孩子,但是這熊孩子沒有能力卻想獨當一面當長輩的不放心吶!


從最接近傳統的角度說,寒性是指氣血從外向內,熱性指從內向外。微觀觀察,寒性就是毛孔閉塞,排汗不暢,身體內部體溫升高,但這是最外層的表現。中醫按六經,從外向內、從後向前分了六個層次,每一層有不同的表現。但是總體原理上是一致的,就是對外封閉,對內運行,體感是疼痛。


推薦閱讀:

睡著覺的時候身子猛的一振,好像是從什麼地方掉下,或者是絆倒之類的,為什麼?
如何學好中醫診斷學?
高血壓是怎麼產生的?
緊張性頭痛有治療的辦法嗎?
US承認上交大醫學院的8年制的M.D.的學位么?

TAG:醫學 | 人體健康 | 生物 | 現代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