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德曾經有多發達?
有人認為,德國分裂時期東德是貧窮落後的。我記得在某處看到過兩德合併時東德的經濟總量是西德的百分之八(出處記不得了)。目前前東德地區的經濟總量佔德國總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不算柏林會更低),仍然並不高。那麼,如果說東德佔德國經濟總量沒有質的變化的話,當年的東德在經濟方面似乎並沒有那麼不堪?
買過一本關於DDR的雜誌。
翻拍了點圖片上來。
多圖預警。
德亞10歐一本,全彩,多圖,買了不吃虧。(話說我還同時買了本講毛主席的。。。)
1961年八月。東西分明。
戰後重建。柏林跟萊比錫的教堂被炸毀,各種推倒重建現代建築。左上圖東柏林,巨型廣場超寬街道,純粹為了集會遊行。
東德國慶25周年。
上至下:1971至1989年間新建了將近兩百萬公寓。東柏林標誌性工程亞歷山大廣場。柏林老城區。
每年十二月十三號,一年級加入少先隊,帶藍領巾,到四年級時換紅領巾。
Honecker時期的年輕人,裙子越來越短,頭髮越來越長。
娛樂休閑。左:年輕人玩摩托車。右:度假午餐。
遊行慶祝時期掛出來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
列寧紀念碑前的鼓手們。1974年。當時東德大學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是必修課。ZDF也出過不少關於DDR的紀錄片,大部分都是口述當年日常活動,記得某一集採訪了一個搞攝影老爺子,老爺子表示非常懷念東德。。。。的FKK(Freik?rperkultur )。
╮( ̄▽ ̄")╭
東方陣營的GDP和經濟不能用我們現在的常識去評價。
比如,50 60年代全世界流行呼啦圈,風潮也刮進了東德,因為東方陣營無法生產呼啦圈所需要的塑料管,就從西方國家走私了很多塑料管。按照我們的常識,一個連塑料管都不能生產的國家,顯然是比非洲國家還不如,然而在東方陣營的角度看又不是這樣。
「我們有能力生產呼啦圈需要的塑料管,但是呼啦圈是市場需求,不是計劃需求,計委沒有把呼啦圈列入生產計劃,所以我們不能生產。」
要麼為啥蘇聯死的那麼徹底呢。現在俄羅斯經濟都無法正常過渡到市場化。
以不到西德二分之一的面積,在德國曆來農業為主的幾個聯邦州內,在工業基礎設施被蘇聯全部拆走當作戰爭賠償的基礎上,在青壯年勞力,技術工人和知識分子不斷外流的背景下,白手起家成為世界第十大工業國,維持華約內僅次於蘇聯的軍力。
德文維基DDR詞條對東德經濟情況有詳細說明,參見
https://de.m.wikipedia.org/wiki/Deutsche_Demokratische_Republik,等有時間我摘譯要點。
民主德國
1982年,每百戶居民擁有:冰箱152.1台,洗衣機104.6台,電視機121.6,彩電47.1,小汽車52.6輛。 肉以及肉製品,91公斤,魚以及魚製品,公斤,蛋以及蛋製品,301個,食用油,25.7公斤,奶以及奶製品100.9公 升,啤酒147公升,麵粉,91.2公斤。
1987年,人均居住面積27平米,房租收入3%,每百戶居民擁有:冰箱152.1台,洗衣機104.6台,電視機121.6,彩 電47.1,小汽車52.6輛。 肉以及肉製品,99.4公斤,魚以及魚製品,7.9公斤,蛋以及蛋製品,303個,黃油,15.5公斤,人造黃油10.3公 斤,奶以及奶製品108.3公斤。
人均居住面積26平米,每百戶居民擁有:冰箱152台,160,洗衣機105台,107,電視機122台,125,小汽車53, 54.7輛。 肉以及肉製品,-公斤,魚以及魚製品,-公斤,蛋以及蛋製品,-個,黃油,-公斤,奶以及奶製品,-公斤。
1989年,人均居住面積26平米,每百戶居民擁有:冰箱167台,洗衣機110台,電視機129台,小汽車53,54.7輛。
肉以及肉製品,96公斤,魚以及魚製品,-公斤,蛋以及蛋製品,-個,黃油,60公斤,奶以及奶製品,-公斤。
1967年,5日工作制,1976年,工人42小時每周,輪班工人49小時每周。1979年,職工帶薪年假21天。
南斯拉夫,小汽車,1973年,53,1982年,120,電視機121-195,居住,17平米。 羅馬尼亞,10平米,1984年,糧食,1543公斤,肉,蛋,奶產量接近或者超過發達國家。
波蘭, 1981年,電視機,110,洗衣機,109,電冰箱,98,吸塵器,92,小轎車,23。
匈牙利,
1983年,人均2150美元,魚加肉,75.6,奶,185,雞蛋,327個,糖,35,食用油,33。
工人家庭,電冰箱,78台,洗衣機,99台,吸塵器,86台,小轎車,22輛,電視機,109台。
農民家庭,電冰箱,91,洗衣機,97,吸塵器,72,小轎車,22,電視機,103。
知識分子,電冰箱114,洗衣機,102,吸塵器,103,小轎車,58,電視機,122。
1984年,魚加肉,78公斤,人均居住面積,20平米
2002年,肉類,75.4,魚類,3.1,奶和奶製品,143.1,蛋,301個,糖,32.6,油類,39,麵粉,87.8,葡萄 酒34.6公升,啤酒,73公升,咖啡,2.8
2003年,小轎車,49,電冰箱,79,冷凍箱,58,彩電,135,洗衣機,71,手機,116,電腦(不上網),18,電 腦,12。
2004年,蔬菜,96.5,水果,48.5,肉類,57,魚類,1.7,葡萄酒,31.4公升,啤酒,75.1公升,咖啡,2.8公 斤,小轎車50,電冰箱,76,冷凍箱,57,彩電,138,洗衣機,74,手機125,電腦(不上網),21,電腦(上 網),14。
2005年,蔬菜,94.8,水果,45.1,肉類,58.5,魚類,1.8,奶和奶製品,78,雞蛋,292個,糖,32.7,油 類,19.5,麵粉,33.1,葡萄酒,32.7公升,啤酒,73.2公升,,咖啡,2.7,小轎車,51,電冰箱,
--------------------------------------------------------------------------------------------------------------------------
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盧布對美元的比價是1:1.6,盧布還是比美元值錢。
當時正值蘇聯鼎盛時期,它的重工業、基礎科學和宇航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雄厚的重工業基礎支撐了盧布的堅挺。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物價一直是極為穩定的。這裡,我使用了「極為」這個詞,旨在說明:在當時的體制下,蘇聯的物價像磐石一樣紋絲不動。
請看當時的一張物價表: 長白麵包(重約一磅) 25戈比 牛肉(公斤) 2盧布 雞肉(公斤) 3.4盧布 黃油(公斤) 3.5盧布 土豆(公斤) 10戈比 白菜(公斤) 20戈比 橙(公斤) 2盧布
吃的東西是便宜的,當時的交通費也十分低廉。不論是地鐵,還是公共汽車,無軌、有軌電車,公共交通費一律是5戈比。
直到1990年,5戈比的硬幣中份量是最重的。因為它曾充當了十幾年地鐵的籌碼。
計程車的收費是20戈比1公里。從莫斯科寄往中國信件的郵費,也是5戈比。
服裝的價格也是一成不變的。
一套全毛西服不超過150盧布(當然是很貴的了),一雙羊皮的皮靴不超過100盧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竟保持了整整40多年!
7月26日,正在外地休假的葉利欽總統中斷了休假,匆匆趕回莫斯科。當晚,他宣布兌換額提高至10萬盧布,兌換期延長到8月底。
然而,盧布的下滑,1:2000並不是盡頭。1994年新年伊始,盧布貶值又迎來了一個新高潮。1月4日,美元對盧布的兌換率是1:3571,到1月6日,跌至1:3667,到1月16日,再下跌至1:3817,19日下跌至1:3883。
1994年1月以來,盧布與美元的兌換率下跌的速度,又比1993年12月加快了1至2倍。在莫斯科的美元兌換點的賣出價已增至4000盧布以上,買入價為3950盧布左右。差價已從原先的20盧布拉大到50至70盧布左右。
盧布與美元兌換率的狂瀉,是俄羅斯經濟困難、外匯奇缺的必然結果,也是許多單位和企業突擊發錢、俄中央銀行濫印盧布的惡果。1994年年底,俄羅斯各單位競相向其員工發雙倍甚至三倍的工資,還有各種獎金和補貼等。造成社會上貨幣量增多,物價上漲,盧布的貶值。
此外,由於俄中央銀行的干預,盧布與美元兌換率下跌幅度與物價上漲速度並不同步。1994年俄羅斯物價上漲300%,但美元對盧布的比價僅上漲200%。這就是說,盧布在俄羅斯的市場上實際上一直處於人為的貶值狀態,一有機會,美元的兌換率便會反彈上去,而盧布的兌換率便會大幅下跌。
據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阿巴爾金院士說,從1991年1月到1992年8月的20個月中,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近兩年來,居民收入至少下降了30%。經濟危機與財政危機緊密相聯,緊縮預算、增加稅收等措施也難於奏效。據阿巴爾金院士當時的估計,經濟危機至少還要延續一年半或兩年。
如果帶著小面額的鈔票去買飛機票,那就更費事了。國外航班的機票是所有商品中漲幅最高的。1991年2月我乘坐蘇航班機回上海,往返機票的價格是900盧布。時隔兩年,從莫斯科到上海的單程學生票是41萬盧布,整整漲了1000倍。如果全用面額5盧布的紙幣,按100張一捆計算。計800捆,得裝一個大麻袋,才能買一張單程機票。
我離開俄羅斯回國後,盧布貶值的速度依然不減。聽從那裡回國的留學生說,到了1997年底,1美元居然可兌換6000盧布。而俄羅斯發行的紙幣面額也不斷增大,繼50萬、100萬一張的紙幣出現後,竟又誕生了面額為200萬盧布的鈔票!
蘇聯時期的盧布購買力 2014-12-27
2014年12月15日,盧布兌美元匯率跌13%,俄羅斯銀行利率提升至17%,莫斯科最近一周來,肉類蔬菜等副食品的價格上漲了20%。
蘇聯時期中央與地方物價上存在差異,就是幾個戈比之差。
先說說當年1盧布可以買什麼吧:
100盒火柴 50冊作業本(一本12頁—30?) 50次市內電話 20張莫斯科公交車票(有軌、無軌和公共汽車票價為5戈比,還有3-4戈比的時候) 乘5公里的計程車 25公斤西紅柿 市場上的10公斤土豆 10軸棉線 一本袖珍英俄會話手冊,含18000辭彙 一堆報紙:《勞動報》、《消息報》、《少先隊真理報》等 在公園裡滑10次旱冰 在電影院看4場電影 5個蛋卷冰激凌和10塊奶油雪糕 6塊900-1000克大麵包 5升散裝鮮牛奶 獨享一頓街頭快餐 喝33杯加糖檸檬汁 8升格瓦斯(俄國傳統飲料) 10杯番茄汁 6瓶「納爾贊」名牌礦泉水(一升/瓶?) 3瓶檸檬汁,還找你錢(一升/瓶?) 1杯杯咖啡,外加一塊果醬餅,還找你錢 一大堆小白麵包 3瓶裝沙拉醬 3盒番茄罐頭 10枚雞蛋(10戈比一個) 1公斤砂糖,還得找錢 2升葵花油 2瓶優質啤酒,退瓶退款 8盒蘇聯好煙,外加2盒保加利亞進口煙 6公斤西瓜,或者3公斤甜瓜 理髮5次 8條兒童肥皂,還得找錢 1隻盛水的鐵皮桶
3盧布的購買力:
1公斤最好的國產香腸 4公斤橘子 4升酸奶油 1瓶莫斯科伏特加,還得找錢 5-6人在吃一頓街頭快餐 1個人在餐廳吃一頓大餐 1座相當好的生日蛋糕 1本豪華本禮品書 2張塑料唱片或者1張進口唱片 1件蘇聯國產玩具 1瓶克里米亞紅葡萄酒 1隻3升的搪瓷盆 2盒萬寶路香煙 有錢人家孩子的每月零花錢
5盧布的購買力:
55隻小甜麵包圈 50公斤的鹽 20條麵包 2公斤香蕉(—5) 2公斤牛肉或者豬肉 2居室1個月的房租,包水、電、氣、供暖和市內電話費 1盒國產錄像帶 1張從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到塔林(愛沙尼亞首都)的成人火車票 1公斤最好的巧克力糖 1瓶半公斤的伏特加酒 1瓶蘇聯香檳酒,還得找錢 10盒保加利亞香煙 1張最高級的進口豪華唱片 1包進口口香糖 1雙女士連褲襪 1隻蘇聯國產胸罩 1件絨衣 1件兒童毛巾被
10盧布的購買力:
1瓶廉價的白蘭地 2瓶「埃斯特拉」伏特加 3公斤瑞士乳酪,還得找錢 1盤進口索尼錄像帶 1米的進口中國絲綢 1雙德國進口的連褲襪 1隻進口胸罩 1雙女士氈靴 1隻電熱茶壺,還得找錢 1套不鏽鋼家用餐具 1隻蒸汽熨斗,還得找錢 1套青少年電子科技模型 1套青少年化工科技模型 1張列寧格勒到諾夫哥羅德的機票 1張列寧格勒到到莫斯科的卧鋪票 1張列寧格勒到拉脫維亞首都的里加的火車票 10盧布可以兌換10個美元
25盧布的購買力:
156袋牛奶(每袋半升) 120條白麵包 45盒過濾嘴香煙 13公斤夾心水果糖 10公斤香腸 12公斤上等牛肉 10瓶伏特加酒 20瓶紅酒 2瓶威士忌 2公斤黑魚子醬 2袋一級麵粉 500次地鐵票 2年的電話費 1部豪華影集 1個孩子在音樂或美術學校的一個月的學費 1個孩子在幼兒園1個月的托兒費 2張蘇聯國內航空公司的機票 1張莫斯科至烏克蘭火車卧鋪票 1雙國產皮鞋 1雙女式涼鞋,還得找錢 2米的純毛面料 1件連衣裙,還得找錢 1架「接班人」牌照相機,還得找錢 1把蘇聯國產吉他,還得找錢 1瓶50毫升的法國香水 1次茶館品茶 1瓶法國白蘭地 1250隻蘇聯國產避孕套 1次蘇聯紅燈區的服務費
50盧布的購買力:
500公斤土豆 250條麵包 14公斤橄欖油 13公斤的瑞士乳酪 10公斤巧克力糖 18瓶進口紅葡萄酒 11公斤豬裡脊肉 10米的模擬絲面料 1部輕便自行車 1塊帶23顆紅寶石的手錶 2周名勝景區度假全套服務 1張蘇聯境內各加盟共和國往返機票
蘇聯紙幣最大的面值,為100盧布。這幾乎是大學畢業生最原始的薪酬。
1970年,蘇聯人的月平均工資為65-90盧布,
1980年為月平均工資為120-150盧布。
當時蘇聯高級知識分子收入為150-250盧布左右,外加工資額30% 的獎金。
100盧布的購買力:
250盒黑魚子醬 200盒保加利亞香煙 100條蘇聯巧克力 45公斤最佳品質的香腸 28瓶匈牙利味美思酒 27瓶蘇聯香檳酒 27瓶伏特加 20包高等香煙 10瓶三星白蘭地 蘇聯境內機票,從南到北任意城市往返 1雙進口皮鞋 1套西服 1雙進口女靴 1條純進口的牛仔褲 1頂貂皮帽子 1件貂皮領子大衣 1個沙發
沙發350盧布一件,
組合櫃800-1600盧布一套,
客廳傢具1000-1200盧布一套,
6把椅子外加一個小柜子價值2500盧布,
整體廚房要1000盧布,
蘇聯產「燈塔牌」錄音機600盧布,
國產黑白電視機350盧布,
彩色電視機400-850盧布。
80年代初蘇聯若干職務月薪的大致水平為:
全國職工平均 180盧布(1985年為189盧布)
全蘇科學院院長 1500盧布
大學校長 1200盧布
院士所長 1000—1500盧布
蘇共總書記 900盧布
蘇共中央書記 700—800盧布
政府部長和州委書記 500—600盧布
大型企業經理 400—600盧布
大學教授 600盧布(上限)
博士高級研究員 350盧布以上
局長 350盧布
副博士高級研究員 350盧布
研究所長 300盧布
研究所副所長 270盧布
處長 250盧布
研究人員(工齡10年以上) 250盧布
研究人員(工齡10年以下) 210—230盧布
工程師、設計師、工藝師 187—211盧布
無學位科技人員 155—190盧布
產業工人 145—203盧布
中學教師 130—200盧布
科員 140盧布
職工工資下限 70盧布
在職務津貼方面,政府部長每月不超過350盧布,科學院院士為300—500盧布,教授和博士為本人月薪的50%,大學系主任為本人月薪的35%,副系主任為30%,研究室主任為20%。 在退休金方面,普通職員拿原職務工資的40%,院士和通訊院士為240盧布,教授和博士為160盧布,副教授副博士為80盧布。
在家庭開支方面,居民納稅額占收入的比例:城市為8.7%,農村為1.6%;三室住房的房租、水、電、氣4項共占收入的13—17%;食品開支占收入的30—35%。
除了工資、津貼而外,蘇聯政府還為科學院院士們提供了其他優越的物質條件,包括優厚的酬金、特酬金、獎金、稿費、養老金、特許外匯、特需商店、專用食堂、專用交通工具、高級住宅和別墅、子女入學的特殊照顧、去世後優厚的撫恤金等。
為了表彰科技人員的卓越貢獻,蘇聯政府還設置了各種獎金和榮譽稱號。
1957年,決定設置「列寧獎」(其前身為「斯大林獎」),該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25項,每項獎1萬盧布。
1967年開始頒發「蘇聯國家獎」,該獎每年頒發一次,每次50項,每項獎金5000盧布。
各加盟共和國也設置了相應的獎金,此外科技人員還可獲得「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
蘇聯科學院將6%的工資基金用於頒獎,設置了「羅蒙諾索夫金質獎章和獎金」、「巴甫洛夫金質獎章和獎金」和「齊奧爾科夫斯基金質獎章和獎金」。
國家發現和發明委員會設置了一些專項獎,如「鼓勵獎」(每項20—200盧布)、「合理化建議獎」(每項10—5000盧布)、「發現作者獎」(每項不超過5000盧布)、「發明作者獎」(每項不超過2萬盧布)。獲「發明作者獎」者中貢獻重大者,還被授予「蘇聯功勛發明家」稱號,無學位者可因此取得學位,並可享受補加居住面積。
蘇聯科技人員享有較高的政治待遇,特別是從50年代起開始實行企業領導專家化,以及60年代中期以來蘇共中央多次作出決議提拔專家擔任各級領導。
蘇共很重視在科技人員中發展黨員,其比例也在不斷上升。1967年知識分子中已有21.7%是黨員,而大學畢業生中有27%是黨員。蘇聯科學院有43%的研究人員是黨員。1922年黨員中知識分子僅佔0.6%,而到了1981年蘇共黨員總數為1748萬,其中43.8%是知識分子和軍人。
1961年蘇共22大代表中,受過高等教育者佔52.4%。
1966年蘇共23大代表中,受過高等教育者佔55.5%,其中有46名院士和通訊院士。選出的195名中央委員中有一半以上受過高等教育。
1971年蘇共24大代表中,受過高等教育者佔58%,其中有96名院士和通訊院士,363名博士和副博士。結果有20名院士和通訊院士、20多名博士教授當選為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
1976年蘇共25大上,有19名院士、6名通訊院士進入中央委員會。
1981年蘇共26大代表中,院士和通訊院士有118名,博士和副博士有498名,「高知」合計占代表總數的12.3%。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
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國辦發〔2014〕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4年1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
(三)發展目標。
食物生產量目標。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全面提升食物質量,優化品種結構,穩步增強食物供給能力。到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穩定在5.5億噸以上,油料、肉類、蛋類、奶類、水產品等生產穩定發展。
食品工業發展目標。加快建設產業特色明顯、集群優勢突出、結構布局合理的現代食品加工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品牌信譽好、產品質量高、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業。到2020年,傳統食品加工程度大幅提高,食品加工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全國食品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
食物消費量目標。推廣膳食結構多樣化的健康消費模式,控制食用油和鹽的消費量。到2020年,全國人均全年口糧消費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類13公斤、肉類29公斤、蛋類16公斤、奶類36公斤、水產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
營養素攝入量目標。保障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質攝入量,控制脂肪攝入量,保持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到2020年,全國人均每日攝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穀類食物供能比不低於50%,脂肪供能比不高於30%;人均每日蛋白質攝入量78克,其中,優質蛋白質比例佔45%以上;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攝入量基本達到居民健康需求。
營養性疾病控制目標。基本消除營養不良現象,控制營養性疾病增長。到2020年,全國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控制在7%以下;全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其中,孕產婦貧血率控制在17%以下,老年人貧血率控制在15%以下,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控制在12%以下;居民超重、肥胖和血脂異常率的增長速度明顯下降。
80年代前半期,國民收入年均遞增4.4%,工業勞動生產率平均遞增7.6%,其國民生產總值已居世界第十位。國民收入總額居世界第12位。1988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11873美元,1989年,生產性國民收入達到了2735億馬克,比建國初期增長了10倍多,其中工業生產增長了18倍,農業生產增長了1倍,畜牧業生產增長了8倍,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0.5倍,人民的純收入從1970年的794億馬克增加到了1988年的1620億馬克,人民生活水平約居世界第24位。
德國傳統的重工業、原料材料工業都集中西部地區,而東部工業產量只佔戰前德國工業總產量的17.9%。戰爭中東部地區遭受的破壞也遠高於西部地區,幾乎喪失了45%的工業生產力。
此外東部還承受了重於西部的戰爭賠款的負擔。在西部地區接受美國「馬歇爾計劃」的大量援助時,東部地區還在遭受西方經濟封鎖。
1971年至1975年,科研經費每年平均支出50億馬克,約佔國民收入的3.9%;1976-1980年平均每年支出63億馬克,約佔國民收入的4%;1981年到1985年,科研經費收入達到了75億馬克,占國民收入的4.6-4.8%。到1987年,科研經費投入120億馬克,比60年代增長了3倍。
以這樣的完整的科研體系、強大的科研隊伍與大量的科研經費為保證,民主德國的科研成果與科技發展層出不窮。
1971-1975年申請專利的科技發明為22971項,而1970年時僅有4500項。至1980年,發明專利已有26741項。1981-1985年又猛增到了49780項。
科學技術方面,民主德國尤其重視發展微電子、計算機、新材料生物工程,核能和微光等高技術,以及廣泛推廣應用能大量節省人力的自動化設備和電子計算機技術。
80年代大力發展了「長特-卡姆」工作台,到1987年底計算機的輔助設計和生產工作已達到了4.37萬台。到1988年底,增至73489台。
民主德國的教育事業位於世界發達國家行列。公民文化水平普遍較高。1988年,每萬人大學生有79.4人,專科生100人。全部就業人員中,80%受過系統的職業教育,20%受過大專教育。各種教育一概免費。
教育經費每年增長,其速度超過了國民收入。
民主德國很重視幼兒教育,幼兒園遍布城鄉各地,90%以上的兒童都進入了幼兒園。普通教育以10年制綜合技術普及教育學校為基本形式。在中高年級的學校教育中非常強調學生多科性教育與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學習和掌握,生產勞動方面的基本知識與實際技能。每周有4小時到工廠或農業生產合作社上綜合技術課。畢業生一部分可以進入高級中學學習兩年,畢業後經過一年實踐鍛煉,可以取得大學資格,另一部分可以進專科學校學習兩年,畢業後參加工作。10年制綜合技術普及教育學校畢業生中,大約有85%的人要進入職業學校學習。學校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同掌握高等普通文化知識,優異的政治知識以及多方面的職業知識和熟練技能,以便在生產中運用自如。職業教育又分為普通教061不要忘記德國育、職業基礎教育和職業專門教育三部分。由基礎到專業由淺入深地對學生授以基礎知識和專業專門知識。理論教育由企業和地方職業學校承擔,實踐課由工廠的實習工場或國家負責。
職業學校大部分由企業主辦,畢業後學生即可在企業中工作。1988年民主德國約有近1000所企業和地方職業學校,專職教師1.7萬人。民主德國有5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大約有30萬人,高等學校畢業生約佔全國人口的11%以上。
教授與副教授1988年約有2500多名。在校大學生不僅免費,每月每人還有200馬克的助學金,成績優秀者還有高額的獎學金。高等學校既講授基礎理論知識,也教授高技術,如微電子、自動化、生物工程、信息,光導等高技術。
民主德國的成人教育機構也自成體系。到1989年,民主德國共有業餘大學200多所,企業專科學校1000多所。
每年也有12萬人左右接受正規高等院校的培訓。
70年代以來,民主德國尤其加強了在職幹部的教育與培訓。對於那些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專業幹部,主要是要求其選擇相關的高等院校進行再學習,對於在職領導幹部,主要是在中央研究學院及下屬的14個研究學院,進修院進行學習。
民主德國非常重視培養師資力量,尊重教師。教師工資高於平均工資,享受優厚的待遇和充分的社會保險。對教育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國家有培訓10年制學校教師的師範院校29所。民主德國的教育支出在財政支出中也佔有很大比重。1980年以後,每年教育撥款占國家預算的6%。1988年,教育投資達到了154億馬克。從託兒所到成人教育一率實行免費。
1960年職工月工資為550馬克,到1980年增加到1030馬克。而社會福基金不斷增加,實際上增加了職工收入。民主德國注意提高國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在職人員每兩年晉陞一次工資,每次增加60馬克。主要侵佔消費水平較高。豬肉的人均消費量居世界第14位,蔬菜消費量居第9位,對於*常生261不要忘記德國活必需品,如糧食、牛奶、肉、蛋、疏菜,以及某些消費品,如房租、水電、燃料、交通服務等,實行中央控價,價格補貼,幾十年保持價格穩定不變。居民用於這類消費的支出只佔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穩定的價格也保證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外,民主德國還注意加強住房建設。從1971年起,將住房建設作為社會福利綱領的核心,每年投入10%的國民收入改善居住條件。到1988年,已改建、新建住房280多萬套,改善了1000多萬居民的居住條件。民主德國居民還享受免費教育與醫療保劍幼兒和兒童入托率居世界之首,每千人擁有醫生數佔世界第12位,病床數佔世界第11位。民主德國耐用消費品的普及率也很高。1988年,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小汽車54.7輛、電冰箱160台、洗衣機107台、電視機125台,在同期蘇聯東歐國家中居於最高水平。
übersiedlungen zwischen der DDR und der BRD von 1949 bis 1990 | Statistik
Das Hauptquartier Statistas finden Sie in Hamburg
Statista GmbH
Johannes-Brahms-Platz 1
20355 Hamburg
Deutschland
Regionale Hauptquartiere in London und New York
Statista Inc.
55 Broad Street 30th floor
New York, NY 10004
United States
Statista Ltd.
Hudson House, 8 Tavistock St
London WC2E 7PP
United Kingdom
【圖片】一位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的訪談(來自網易新聞)【rommel吧】_百度貼吧
獨家連線:帝國功勛東德受難錄
粗鋼產量:
1949年,美國7074萬噸,蘇聯2329萬噸,英國1580萬噸,法國915萬噸,西德916萬噸,日本311萬噸,中國15.8萬噸。
1978年,蘇聯15100萬噸,美國12389萬噸,日本10211萬噸,西德4126萬噸,中國3178萬噸,法國2284萬噸,英國2030萬噸。
生鐵產量:
1949年,美國4982萬噸,蘇聯1639萬噸,英國968萬噸,法國841萬噸,西德717萬噸,日本160萬噸,中國25萬噸。
1978年,蘇聯11100萬噸,美國7957萬噸,日本8017萬噸,中國3479萬噸,西德3014萬噸,法國1919萬噸,英國1141萬噸。
焦炭產量:
1949年,美國5773萬噸,西德2514萬噸,蘇聯2430萬噸,英國1574萬噸,法國690萬噸,日本258萬噸,中國54萬噸。
1978年,蘇聯8640萬噸,美國5250萬噸,中國4690萬噸,日本4389萬噸,西德2541萬噸,英國1225萬噸,法國1030萬噸。
原油產量:
1949年,美國24892萬噸,蘇聯3344萬噸,西德84萬噸,日本19萬噸,英國16萬噸,中國12萬噸,法國8萬噸。
1978年,蘇聯57246萬噸,美國42919萬噸,中國10405萬噸,英國5338萬噸,西德506萬噸,法國112萬噸,日本54萬噸。
煤炭產量:
1949年,美國43597萬噸,蘇聯23550萬噸,英國21861萬噸,西德11740萬噸,法國5304萬噸,日本3974萬噸,中國3243萬噸。
1978年,蘇聯72400萬噸,中國61800萬噸,美國59915萬噸,西德20750萬噸,英國12354萬噸,法國2239萬噸,日本1909萬噸。
天 然 氣:
1950年,美國1779億立方米,蘇聯58億立方米,法國2.5億立方米,日本0.7億立方米,西德0.6億立方米,中國0.07億立方米,英國0.6億立方米(1959年)。
1978年,美國5331億立方米,蘇聯3724億立方米,英國372億立方米,西德203億立方米,中國137億立方米,法國79億立方米,日本29億立方米。
發 電 量:
1949年,美國3451億度(淨髮電量),蘇聯783億度,英國506億度,日本410億度,西德357億度,法國303億度(淨髮電量),中國43億度。
1978年,美國22860億度(淨髮電量),蘇聯12000億度,日本5640億度,西德3534億度,英國3534億度,中國2566億度,法國2226億度。
硫酸產量:
1949年,美國1037萬噸,蘇聯220萬噸,英國169萬噸,日本161萬噸,法國115萬噸,西德114萬噸,中國4萬噸。
1978年,美國3481萬噸,蘇聯2240萬噸,中國661萬噸,日本643萬噸,西德468萬噸,法國458萬噸,英國346萬噸。
純鹼產量:
1950年,美國362萬噸,英國125萬噸,蘇聯75萬噸,西德74萬噸,法國72萬噸,日本17萬噸,中國16萬噸。
1978年,蘇聯488萬噸,英國190萬噸(1971年),美國164萬噸,法國137萬噸,西德135萬噸,中國133萬噸,日本118萬噸。
燒鹼產量:
1951年,美國282萬噸,英國55萬噸,西德39萬噸,蘇聯35萬噸,日本33萬噸,法國26萬噸,中國4.8萬噸。
1978年,美國960萬噸,西德325萬噸,蘇聯276萬噸,日本270萬噸,法國134萬噸,中國133萬噸,英國92萬噸(1972年)。
化肥產量:
1950年,美國426萬噸,西德184萬噸,法國165萬噸,蘇聯124萬噸,日本64萬噸,英國56萬噸,中國1.5萬噸。
1978年,蘇聯2365萬噸,美國1941萬噸,中國869萬噸,法國470萬噸,西德447萬噸,日本215萬噸,英國164萬噸。
塑料產量:
1952年,美國89萬噸,西德17萬噸,英國12萬噸,蘇聯6.7萬噸(1950年),法國4萬噸,日本4萬噸,中國0.2萬噸。
1978年,美國1238萬噸,西德675萬噸,日本587萬噸,蘇聯352萬噸,法國291萬噸,英國277萬噸,中國68萬噸。
乙烯產量:
1960年,美國247萬噸,英國45萬噸(1963年),西德23萬噸,蘇聯18萬噸,日本8萬噸,法國8萬噸,中國0.07萬噸。
1978年,美國1247萬噸,日本439萬噸,西德322萬噸,法國197萬噸,蘇聯148萬噸(1976年),英國125萬噸(1975年),中國38萬噸。
汽車產量:
1949年,美國625.4萬輛,英國62.9萬輛,法國28.6萬輛,蘇聯27.6萬輛,西德16.2萬輛,日本2.9萬輛,中國無。
1978年,美國1287.6萬輛,日本924.0萬輛,西德458.4萬輛,法國408.0萬輛,蘇聯217.3萬輛,英國160.8萬輛,中國14.9萬輛。
載重汽車:
1949年,美國113.4萬輛,蘇聯23.0萬輛,英國21.6萬輛,法國9.8萬輛,西德5.7萬輛,日本2.8萬輛,中國無。
1978年,美國370.8萬輛,日本326.4萬輛,蘇聯85.9萬輛,法國45.6萬輛,英國38.4萬輛,西德30.0萬輛,中國9.6萬輛。
拖 拉 機:
1949年,美國60萬輛,蘇聯9.3萬輛,英國9.0萬輛,西德2.7萬輛,法國1.7萬輛,日本和中國無。
1977年,蘇聯56.9萬輛,中國41.9萬輛,日本28.8萬輛,美國20.5萬輛,英國14.7萬輛,西德13.0萬輛,法國6.0萬輛。
水泥產量:
1949年,美國3594萬噸,英國936萬噸,西德846萬噸,蘇聯815萬噸,法國688萬噸,日本328萬噸,中國66萬噸。
1978年,蘇聯12928萬噸,日本8489萬噸,中國7390萬噸,美國7174萬噸,西德3350萬噸,法國2820萬噸,英國1592萬噸。
木材產量:
1950年,美國28266萬立方米,蘇聯26600萬立方米,日本5136萬立方米,西德2659萬立方米,法國2033萬立方米,中國664萬立方米,英國337萬立方米。
1977年,蘇聯37670萬立方米,美國33844萬立方米,中國4967萬立方米,日本3431萬立方米,法國3039萬立方米,西德2873萬立方米,英國389萬立方米。
化學纖維:
1949年,美國47.8萬噸,英國13.0萬噸,西德12.8萬噸,法國7.1萬噸,日本5.7萬噸,蘇聯2.5萬噸,中國無。
1978年,美國390.7萬噸,日本184.8萬噸,蘇聯110.0萬噸,西德88.2萬噸,英國59.8萬噸,法國33.5萬噸,中國28.5萬噸。
電 視 機:
1958年,美國528萬台,英國200萬台,西德149萬台,日本121萬台,蘇聯98萬台,法國37萬台,中國0.02萬台。
1977年,日本1521萬台,美國786萬台,蘇聯707萬台,西德468萬台,英國218萬台,法國191萬台,中國28.5萬台。
捲煙產量:
1950年,美國784萬箱,蘇聯250萬箱,英國225萬箱,中國160萬箱,日本129萬箱,法國63萬箱,西德49萬箱。
1978年,美國1390萬箱,中國1182萬箱,蘇聯755萬箱,日本603萬箱,西德303萬箱,英國213萬箱,法國165萬箱。
糖 產 量:
1949年,蘇聯222萬噸,美國199萬噸,法國83萬噸,西德61萬噸,英國52萬噸,中國20萬噸,日本3萬噸。
1978年,蘇聯935萬噸,美國523萬噸,法國406萬噸,西德297萬噸,中國227萬噸,英國111萬噸,日本62萬噸。
機製紙及紙板:
1949年,美國939萬噸,英國163萬噸,蘇聯100萬噸,西德89萬噸,法國87萬噸,日本51萬噸,中國11萬噸。
1978年,美國5752萬噸,日本1650萬噸,蘇聯940萬噸,西德687萬噸,法國496萬噸,中國439萬噸,英國415萬噸。
棉紗產量:
1949年,美國171萬噸,蘇聯61萬噸,英國37萬噸,中國33萬噸,法國23萬噸,西德23萬噸,日本16萬噸。
1978年,中國238萬噸,蘇聯161萬噸,美國112萬噸,日本45萬噸,法國22萬噸,西德16萬噸,英國9萬噸。
棉布產量:
1949年,美國76.8億米,蘇聯36.0億米,中國18.9億米,英國18.3億米,法國10.9億米,西德8.7億米,日本8.2億米。
1978年,中國110.3億米,蘇聯69.7億米,美國36.4億米,日本23.2億米,法國10.1億米,西德9.6億米,英國3.8億米。
以上數據來源於《世界歷史統計·非洲、亞洲和大洋洲卷》。
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
編輯
《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是2002年10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B.R.米切爾。
作 者B.R.米切爾 編譯 者賀力平ISBN9787505829138頁 數1142定 價230.00元出版時間2002-10副標題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卷
《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50-1993(第3版)》內容簡介為:一、《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50-1993(第3版)》是三卷本《世界歷史統計》的「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卷」,覆蓋了這三大洲全部主要國家和政治體自1750年以來社會經濟基本指標的可查連續統計數據。連同該書的「歐洲卷」和「美洲卷」,《世界歷史統計》是國際學術界第一本全面覆蓋近代以來並延續至今的世界各地區和各主要國家及政治體的詳盡統計數據彙編,可廣泛用於經濟研究、歷史研究和國際研究等所有社會科學領域,毫無疑問將成為社會科學各學科的研究者和學習者必不可少的參考工具書。
ef="https://http://www.baidu.com/link?url=msrD7UCNsmIfgJ_yXB0BJPwsX8xXNsC-rxu8LshIwd8XXqtzLyECaSP16-v2pk76JzqCa70UTE1iqJTHNzErUknk5UmHlSE7zEWiO7A_qlywd=eqid=b89c1b5e000318860000000259942336">數據對比:蘇聯1976和中國2016
數據對比:蘇聯1976和中國2016
蘇聯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李謹記:同樣是計劃經濟,蘇聯和中國是各自什麼原因導致了斯大林時期蘇聯的強盛與中國的相對落後?
東德因為與西德近在咫尺,可比性十分顯著,由於處在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前沿地帶,故被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稱為「社會主義的櫥窗」,是東歐各國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民眾生活最好的國家。儘管如此,它當年的人均GDP僅為西德的1/4,職工收入為西德的1/3,勞動生產率僅為西德的30%,進出口貿易為西德的1/10,科技水平落後於西德20年。當時東德與西德的說法不同,東邊說「只有生產好才能生活好」,西邊說「只有生活好才能生產好」,東邊是「勒緊褲帶增加生產」,西邊是建立「福利國家」的社會保障。從1945到1961年,總人口1664萬的東德竟然有350萬人逃往西德,也就是說超過1/5的人口流失,而且期中許多還是各種人才。這場「逃亡潮」對東德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構成了極大的衝擊。赫魯曉夫對東德領導人烏布利希說,「我們不能以開放的邊界與資本主義競爭了」,於是就有了柏林牆。但是,高牆的修砌也並沒能阻隔人們對西邊的嚮往,從1961到1980年,又有近20萬人成功逃亡,但也有許多人 「越獄」失敗,喋血高牆,演成無數慘劇。1989年劇變時,東德遊行隊伍高舉的口號就是:「我們要像西德人那樣生活!」 劇變之後德國政府採取一步到位的「輸血」政策,以龐大的財政支持包攬了整個東部地區的經濟改革,從1991到1999年,西部向東部「輸血」高達7740億馬克,為東部建立起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前東德公民的個人存款可以按1:1的比率兌換成西德使用的馬克,這為前東德提供了其他東歐國家所無法企及的優勢,於是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全面實現了經濟轉型。前東德因為由統一後的德國政府包下來「買斷」,因而成為整個前蘇東陣營中轉軌代價最小、復甦最快的一員。
但是,德國東部目前也是中東歐地區民眾心理落差最大、牢騷最多的地方。道理也很簡單:現在這裡的人們不是將自己的生活與過去相比,而是與西部的同胞相比,這與其他轉軌國家民眾對於更為富裕的「外國」的感受是不同的。
其他轉軌國家在「陣痛期」,都曾有過民眾收入一度降低的情況,但在前東德地區,雖然在「劇變」後的第一年裡,大批工廠的關閉導致產值下降,但僅僅東部與西部的馬克按1:1的比率兌換一舉,就使前東德居民的腰包一下子鼓起不少,購買力大大提高。前東德生產的低檔(在「東歐」算是高檔)「衛星牌」轎車曾經滿街都是,在劇變之後,一下子就被西德的高檔車淘汰掉了。(我們這次在柏林帝國教堂附近看到一輛「衛星」,眾人紛紛拍照,彷彿看到了大熊貓。)在二十年之後的今天,就人均收入水平而言,德國東部與西部差別並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全德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和東部人去西部工作,這兩個因素使得人們的收入趨於平衡。
但這樣的「拉平」並不能填平自尊心上的落差。前東德地區大批 「低效率」的工廠關閉後,代之而起的第三產業與旅遊業並不能提供充足的就業。雖然統一後的德國政府以各種優惠政策鼓勵西部資本到東部投資,以實現東部製造業在更新換代基礎上的復興,但是效果並不理想。二十年來,西部資本在東部投資的數字看起來很大,但大多是房地產與第三產業,製造業投資並不多。抱怨歸抱怨,如今德國東部的面貌確實發生了驚人的變化。我們在柏林下榻於泰爾託運河之畔,這裡在劇變前本是東柏林南郊著名的工業區,而現在完全是一片綠化帶中稀疏的獨戶住宅群,綠影扶疏,清波蕩漾,昔日的煙囪與廠房都無影無蹤了。柏林以南的各城市也在大興土木,火柴盒式樓群構成的蘇式市區很多又變成了「修舊如舊」的「古城」。
易北河畔的德累斯頓是前東德第三大城市,在古代原是薩克森選帝侯的宮廷所在地。薩克森在古代曾是德國的經濟文化發達地區,而後來靠「鐵血」政策統一德國的普魯士,相對於薩克森而言,不啻是落後的「蠻族」,當年德累斯頓的古城要比普魯士佔據的柏林華麗、典雅得多,可惜卻在二戰末期著名的「德累斯頓大轟炸」中完全被夷為平地。冷戰時期,前東德領導人醉心於工業,不喜歡「舊社會」的那一套,位於東德版圖內的德累斯頓因而完全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工業中心。所以我最初沒有將德累斯頓列入考察日程,後來列入,也只是想看看那裡的「國企轉制」的情況,以及這個「民主帶頭羊」(該城是1989年東德首先爆發民主示威、地方領導層首先轉向表示支持民主的城市)二十年後的政治生態。聽說要遊覽景點,我還想這個東德的「鐵西區」會有什麼可看的?無非是發發「思古之幽情」而已吧。
沒想到車一開進城我就吃了一驚:沒看到什麼「私有化的大工廠」,更沒看到街頭民主的遺風,看到的卻是活脫脫一整座當年的薩克森王城。美輪美奐的巴洛克式「古」建築:聖母大教堂、茨溫格宮、阿爾伯特殿、森佩歌劇院、塔什貝格宮、宮廷教堂、王家城堡……座座有古風,以黝黑的大石為材質,似乎飽經風霜,很多雕塑都被精心「做舊」,有點「風化」的模樣。其實除了森佩歌劇院復建於劇變之前,其餘多是劇變後這20年間復建的。聖母大教堂甚至是前不久剛剛啟用。如果沒有介紹,誰會想到這一大片「久歷滄桑的古城」其實不久前還是「東德的鐵西區」?德累斯頓如今已經以旅遊、金融服務等為主業,有人說,這個當年被盛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的城市,如今比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本身還顯得古雅。
對於這樣的變化,人們的評價自然是見仁見智。懷念當年工廠林立的人很失落,據說由於製造業的衰落,德累斯頓的失業率最高時達到30%,屬全德之最。雖然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高福利制度下的 「自願選擇性失業」:一方面許多前東德人無所事事,另一方面大量的外國打工者充斥於藍領工作崗位中。但與西邊同胞「個人奮鬥成功者」的自豪相比,許多「吃福利」的東德人仍然感到不是滋味。要知道劇變前他們的收入與購買力雖然遠不如現在,但在「東方」各國中卻是首屈一指、令人稱羨的。東部地區的大型工廠雖然劇變後被認為是「低效率」的,劇變前卻代表了整個意識形態陣營的最高水平,那些壯觀的流水線、「高精尖」的設備贏得了東方 「同志們」的多少讚歎!當年,西邊的另一個世界他們雖然不能企望,但其他「東方」國家的羨慕使他們自視甚高。然而,柏林牆一倒,情況大變:西邊「同胞」取代東邊「同志」,變成了主要的比較對象,「比下有餘」頓時變成了「比上不足」。福利再高,也有一種接受「施捨」的自卑感,他們對當前生活的滿意度不如以前,也就不難理解了。
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比較了13個前社會主義國家轉軌之後,居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他發現,通常是1990年最高,此後雖有波動,但整體呈下降態勢。在前東德地區,1990年居民對生活的滿意度為6.59(1代表「完全不滿意」,10代表「完全滿意」),2005年則下降為6.32。這個調查我認為是很有價值的。
但是,僅從這一點,能不能判定2005年的東德不如1990年呢?前東德人真的希望回到過去嗎?我想大概絕大多數前東德人不會這樣認為。在統一之後,許多前東德人並沒有感到自己進入了西部那樣的「資本主義」。一位東部的工程師自嘲說:「過去我們過的是『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柏林牆一倒,我們倒進入了『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指高福利制度)了!但我們唯一沒有體驗到的就是『資本主義』,因為西邊的資本家寧可去『剝削』土耳其勞工,也不願來這裡『剝削』我們。」
說這話的當然只有東部人。因為只有他們會以「按勞分配」還是「按需分配」來區別「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在西部儘管也有這樣兩個詞,但「社會主義」就是指「社會黨人」(social-ist)的主張,而「共產主義」就是指「共產黨人」(communist)的主張。不少德國西部人也把他們的民主福利國家 (或曰「社會市場經濟」)認作社會主義,或者至少有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而「共產主義」只是過去東德搞的那一套,他們是不會把兩者相混淆的。
怎樣「轉軌」會更好?
但是在許多前東德人看來,雖然這西德式的「共產主義」似乎確實比東德式的「社會主義」富裕,但許多人還是對此深表遺憾。不過他們遺憾的究竟是什麼?是想回到過去的 「社會主義」去呢?還是不滿於如今的「共產主義」而希望更深地融入「資本主義」?這是耐人尋味的。
前東德現在並沒有經歷製造業的復興,工業就業率也不高,轉軌的這兩個結果影響了東部人的情緒,其實如果按照另一種方式來轉軌,這兩個結果未必是不可避免的。比較另一些轉軌國家的情況,我們完全可以設想:假如20年前東德沒有民主化,而是原來的執政者忽然羨慕起市場經濟的 「花花世界」來了,他們完全可以用行政手段來「招商引資」,不搞什麼高福利和1:1馬克兌換,更不搞西方式的自主工會,而是充分發揮廉價勞動力和隨意圈地的 「優勢」,以鐵腕手段「減員增效」——如果是這樣,西邊的製造業資本不一窩蜂地湧進來才怪呢!土耳其人、巴爾幹人也都不用雇了,東德的「農民工」比誰不好使喚?如果是那樣的話,東德沒準早發生「奇蹟」了,製造業大暴發,廉價產品充斥西方,都不是不可想像的。如果是那樣的話,德累斯頓也會多出十倍的煙囪,而不是像如今這樣多出許多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尖頂!——只是,如果這樣干,如今的東德人會更加滿意嗎?
其實如果這樣做,不要說東德的「社會主義」完了,西德的「共產主義」也要玩完。你西德人不是要什麼高福利、強勢工會嗎?資本都跑到東邊去了,看你工人還和誰討價還價?廉價商品從東邊再衝擊過來,你要不蔫了工會、黃了福利,怎麼跟東邊的血汗工廠競爭?
所以東邊不搞市場經濟則已,如果搞了,但又沒有民主化,那在統一市場上就難免「劣幣驅逐良幣」,野蠻市場經濟壓垮「社會市場經濟」和「民主福利國家」,都是不難想像的事!
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比較維度。1990年整個東歐沉浸在政治浪漫主義的狂想中,對轉軌的複雜性缺乏清醒的認識,很多人認為只要改換了社會體制,生活便會一帆風順。那個時候人們的滿意度高,是因為和舊體制時期相比。到了2005年,「劇變」早已成為「過去時」,而比較的參照系變成了德國西部,滿意度下降實屬情理之中。
生活滿意度在不同人群中的差異,則更為明顯。劇變時已過而立之年、已在原制度中建立自己的事業、尤其是已經進入官僚體制的人,對於轉軌的滿意度很低,所以前東德的六個州也是由前東德執政黨統一社會黨改成的「民主社會主義黨」(PDS)的大本營。現在民主社會主義黨約有五六萬黨員,主要反映的是東部一些已經消失的國有企業的職工、幹部和老人的聲音,而年輕人對現在生活的滿意度則與老年人截然相反。從這樣的狀況中能否截取出「東歐人民今不如昔,懷念遠去時光」的結論,實在大成問題。
事實上,甚至如今的民主社會主義黨能夠反映東部弱勢群體的呼聲,也是劇變之後的事情。劇變以前的東德執政黨,權大氣粗,內有發達的秘密警察系統,外有幾十萬蘇聯駐德軍隊撐腰,號稱是「工人階級政黨」,其實哪裡把工人真當一回事?今天從著名的勃蘭登堡門西望,與東邊「菩提樹下大道」相對的是前西柏林的「6月17日大道」,這條西柏林最寬廣筆直的大道的名字,就是紀念1953年6月17日東柏林工潮的。當時東德大批工人示威,抗議當局提高勞動定額卻不漲工資,東德當局開槍鎮壓,釀成血案,成為冷戰時期整個 「東歐」第一起大規模民眾抗爭事件,也是後來民眾大逃亡、政府不得不建起柏林牆圈禁民眾的緣由。如果這個黨真的是靠工人的選票上台,它怎麼敢這樣對待工人?
~轉自金雁《從東歐到新歐洲》
根據德國現代史(大學選修)的資料,東德在八十年代發展速度高於西德。世界十大工業強國之一。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東德西德就好比,山東省被蘇聯與美國瓜分。膠東歸美國,建立膠東國。魯西歸蘇聯,建立濟南國。雖然濟南是省會,但魯西的發展水平實在不咋地。而且,工業設施還被蘇聯拆去還債了。
就這基礎上對比東西德或者濟南國與膠東國,這該怎麼比?不過即便如此。東德發展也是有目共睹,比不過西德,比其他西歐國家不落下風。西德是戰後西歐第一,都沒得比。
說人口流動的,魯西往膠東跑不是理所當然的么?不搞個柏林牆,人全跑了還發展個屁?柏林牆對維護東德經濟有功。
這樣東德柏林牆倒了,人跑了,市場沒了。工業經濟還能維持么?西德就得出血本維護東德了。然而如果柏林牆不倒,限制人口遷移。慢慢搞改革。那麼東德不需要西德輸血。如果東德下個決心,用廉價勞動力與西德競爭。那麼被玩垮的大概是西德。
現實中的東西德合併是「雙輸」。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如果真的那麼發達,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冒著生命危險跑到西德來追求吃著cheeseburger看著紅燈區美女跳脫衣舞的腐朽的資本主義生活了。
我不多說別的,就說一個事例。有記者問默克爾為什麼總是從超市買很多東西。默克爾說,她經歷過那個物質緊缺時代,所以現在身邊沒有點食物就覺得心裡不安。
當時的東德,強大如斯。
瀏覽了回答,我來說幾句。
1 有人拿GDP來對比東西德。這樣的人有很多,例如讓朝鮮和其它國家比GDP,讓毛時代和改開時代比GDP。請這些人別來丟人好嗎?我就免費普及一點經濟學常識吧!
GDP是私有制市場經濟的統計數據,公有制計劃經濟里沒有GDP數據。公有制計劃經濟里一切都以物質財富的生產作為統計對象,不生產物質財富的行業則不統計。例如第三產業、商業、娛樂業,均不列入統計,所以只統計農業和工業的數據,叫工農業總產值。其次,公有制計劃經濟里,土地住房均免費,價格是0,醫療教育也基本免費,原材料是調撥的,沒有增值。
現在中國的GDP據說已經達到幾十萬億,可是如果按照公有制計劃經濟的統計辦法,還有多少呢?讓公有制計劃經濟和私有制市場經濟比GDP,你們是怎麼想的呢?公有制計劃經濟的GDP數據,你們又是從哪裡搞來的呢?直接把它們的工農業總產值翻譯成GDP?
2 東德和西德的基礎不同。德國工業主要集中在西德,所以剛建國時,東德農業為主,工業不發達;西德工業發達,有工廠、技術、工人的底子。
3 二戰後,美國搞了馬歇爾計劃,扶持西德,目的就是把東德比下去。但是蘇聯無法扶持東德,因為它自己都被打得一片瓦礫,都得白手起家,從頭再來。
4 私有制社會總有富豪,它們無論是新聞報道上,還是電影小說里,反映的都是富豪的生活,肉山酒海,香車豪宅,窮人的生活它們從來都不提,儘管窮人占多數。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的史書、古代小說、戲曲,這些作品裡寫的都是富人的生活,才子佳人、達官貴族,有寫窮人的嗎?沒有。即使個別小說里有寫窮人的,也是一筆帶過。
所以,所有私有制的史書、文藝作品、新聞報道都以富人為主人翁。西德也不例外,這就會給東德人一種誤解,以為西德生活真好,人人都這麼富裕。其實他們哪裡知道,西德的底層人有好多失業無業的,有好多露宿大街的呢!所以當時跑到西德去的東德人在那裡混不下去,後悔萬分,又跑回來了不少。也有的沒有臉回來了,當然不排除有少數人混好的。同時,西德也有不少底層人過不下去跑到東德的,這個就不要隱瞞了吧。即使冒著死亡的危險也想逃離的發達。
一位偉人教導過我們,群眾是偉大的,他們不懂什麼數字統計學,但他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總拿東德人逃到西德說事的不知道同一時期也有大量的西德人遷往東德,不過西德的邊境管控沒有東德嚴厲,大多數人沒有逃跑和流血,不能讓精神資本家吃人血饅頭,而且前往東德的人大多是沒有工作的失業者,在精神資本家那裡是上不了檯面的下等人,所以不被精神資本家關注罷了
社會主義發展的終極形態應該就是當年的東德了吧,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真的很好。可能是東德人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超出了社會主義所能提供的極限了,
要是放中國。。。。。。我勒個去,絕對是偉大復興了。
一個社會的普通百姓有汽車,有鄉間木屋,享受度假津貼,基本生活物資受政府物價補貼,教育和醫療有保障。這樣的制度為什麼不能維持下去呢?
這是參觀德國柏林的東德社會展覽館(DDR Museum)後的感想。
東德社會展覽館有兩個特色。第一是它主要從社會生活的角度來介紹那個已經消失的制度,第二是它的多數展品都可以和觀眾互動,人們可以通過觸摸展品和啟動電子裝置來讓展品「復活」,從而對那個時代獲得更真實的感受。
進入這個展覽館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一輛東德生產的家用汽車。東德家用汽車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當時東德黨的一位政治局委員提議:西德大眾汽車公司生產了甲殼蟲小型家用汽車,東德也要拿出類似的產品。1958年東德的這個叫做Trabi的產品投產,很快就上市。作為東德的標誌性產品。這款車1959年生產出來在歐洲算是先進產品,前輪驅動、獨立懸掛、複合材料承載式車身,只有發動機是老舊的二衝程發動機,不過,這款車一直生產到1992年,那時西德的甲殼蟲早就停產十幾年了,全世界已經沒有汽車在用二衝程發動機。
這款車很便宜,但東德人要買它得排隊,靠組織分配。據說,東德等待最長的一個用戶創下的記錄是15年,輪到提貨時東德已經崩潰。館內一輛實車旁邊一個電視機放著七八十年代這個汽車的廣告:一個男人滿意地操作各種設施,最後拿出一個秘密武器——剃鬚刀,插在12V電源上剃起來,這就是這款車最了不起的配置:12V電源插座,看到這裡旁邊的德國人哈哈大笑起來。與此同時,博物館展出了東德高級官員喜歡的車:加長的沃爾沃240系列,據說東德瞧不起蘇聯汽車,也不能用西德的產品,最後選用中立國的沃爾沃(可以看看電影《竊聽風暴》)。
這個Trabi非常小,很難想像平均身材都很高大的德國人如何能舒服地坐進去。 但空間狹小並不是問題,真正成問題的一是汽車的售後服務。修理非常昂貴,零部件極端短缺,修車鋪如果要換零部件,常常要車主自己去想辦法。為了省錢,很多德國人自己動手修車,用展出說明中的話:很多德國人家中的餐桌就是修車的工作台。二是車的價格,對於多數東德人來說汽車是奢侈品。最後是排隊等候購買證,一般要十六年(這是展出說明中的,令人難以置信)。但儘管如此,令人驚奇的是,很多東德家庭還是想方設法存了錢耐心地等上十多年去買車。到1985年,東德一半家庭有了汽車。這個比例不要說在當時,就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也可以說是發達國家的水平。
其實,就滿足日常交通來說,東德人沒有必要購車。東德的鐵路公路和城市公交發達,由於國家補貼,費用非常便宜,有時甚至免費。雖然火車陳舊,行駛緩慢,汽車也是如此,經常誤點;但和世界上很多交通工具不足的地方相比,東德人的條件應該是不錯的。
東德人應該感到滿足的還有很多東西。最基本的食品,主要是麵包,價格低到一些人拿來喂狗的地步。雖然其他商品,尤其是肉類和水果還是非常短缺。教育和醫療都是免費的,雖然設施和服務並不理想。東德人普遍享受每年外出度假的福利,度假地可以遠到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和其他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甚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如果在國內度假,政府向度假者發放度假優惠券,在交通和住宿上提供很大的折扣,低工資者甚至只要付三分之一的費用。1982年時,德國工會在全東德有六百九十五所度假村,向工人兄弟提供度假服務。東德的工會不是只管理度假、單位食堂和發電影票這些福利,它們在工資待遇上也和政府或者工廠領導有一點討價還價的權利,雖然基本上是配合而不是為難領導。就業機會是公開的,工廠招人都直接在廠門口貼出告示公之於眾,中國人在「文革」後期漸漸習慣的走後門和頂替這些途徑,在東德似乎並不常見。勞動局和人事局這些政府部門對就業的掌控和名額的分配看來或者不存在,或者不重要。
此外,東德很多城裡人在郊外和鄉下有自己的度假小屋,和蘇聯一樣,叫dacha。他們在那裡不但過假日和周末,而且開派對,吃燒烤。東德人普遍奉行天體主義,很多海濱河灘和公園在周末和假日熙熙攘攘地都是一絲不掛的人群,這方面比西方還自由。展覽館中有很多這方面的照片。對此政府開始是反對的,後來也就容忍了。東德青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使用的收錄機和照相機品種很多,都是本國生產的,質量很不錯,比蘇聯的要好多了。
如果拿東德和西德在物質生活上相比,就所謂硬體來說,上世紀六十和七十年代其實差別不大。當時東西德家庭的陳設,如果只看傢具和電器,雙方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差異。展覽中有兩張照片,一張是東德家庭的起居室,另一張是廚房,其設備和布局,用今天中國城市家庭的平均水平來衡量,可能也不見得差吧?
那麼,為什麼1989年11月柏林牆倒塌後,數百萬東德人要開著他們的汽車——這曾經是他們在社會主義體系內比其他國家要優越的象徵——越過邊界去西德呢?和其他一些前東歐國家不一樣,東德的體制不是被革命革掉的,也不是被改革慢慢腐蝕掉的,而是被去國的洪流衝垮的。而在柏林牆垮掉以前,匈牙利的自由化已經造成了東德人涌去匈牙利的奇觀。在後冷戰的敘述中,柏林牆的垮掉常常被誤以為是東歐革命的標誌,其實它不是,東德人被過獎了。歷史就是這樣誇大象徵性標誌的意義。真正的革命發生在羅馬尼亞和波蘭這些國家。東德發生的是牆倒眾人推,牆倒大夥走,勝利大逃亡。
物質生活的很多方面可以說還不錯的東德為什麼垮掉。這個問題很大,今天的人可能也都會有一個很抽象的答案,但這個展出館的內容可以提供一些具體的線索。例如,在一個角落有一個關押政治犯的囚室,說明文字中提到從1949年到1985年,東德一共關押了二十五萬政治犯,平均每年將近七千人。東德從建立到瓦解,人口一直沒有超過兩千萬,那這個比例是很驚人的了。大量關押政治犯一直是封閉國家得以維持的主要方法,東德看來不但不例外,而且很突出,也可能是它沒有發生激烈革命和頑強的反抗運動的原因。與此相比,西德就沒有政治犯。不但沒有,六十年代還鬧過轟轟烈烈的新左派運動,中心就在被東德包圍的西柏林。當時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到毛澤東和格瓦拉,這些革命家都曾經是青年的偶像。對比之下,那些新左派,沒有一個由於他們的政治主張和思想問題被關進過監獄。
柏林還有一個「斯塔西」(東德秘密警察)博物館,各種刑訊逼供、竊聽、跟蹤、暗殺手段一應俱全,斯塔西在德國人眼中和蓋世太保差不多,令人驚嘆的是給全國每個人建立了秘密檔案,東德人至今可以到斯塔西博物館查閱自己家族的檔案,看看當年自己親友在秘密警察眼裡是什麼人。這一點中國人看了一個很有感觸。
又如,一個依靠國家補貼基本生活物資的社會,其內里也很可能是一個特權橫行的制度,而不會像表面上那麼平均主義。展覽館裡有一個冰箱,是東德高級幹部家庭的,裡面放的是各式名酒和新鮮水果,這是生活在短缺經濟和配給制度下的一般東德人無法想像的,儘管他們每天的麵包非常便宜。有人可能會問:這個冰箱會不會是虛構的,目的是抹黑東德的紅色政黨呢?可以肯定,和其他展品不一樣,這個冰箱不可能是從哪個幹部家中抄家搬來的原件,那些水果都是蠟制的。但是你可以這麼想:如果在一些物資豐富,消費品的供應實行市場經濟的社會中仍然存在著特供的話,那麼,在一個物資短缺的配給制下的消費品特權難道不是更不可避免的嗎?蘇聯東歐歷史上的「小白樺商店」就是那些特供品的發放地。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東德建立後的四十年中,尤其是柏林牆建立後的近三十年中,無數人甘願冒坐牢甚至生命的危險企圖逃離這個地方前往西德。從他們逃離的方法中,今天的人們也可以看到當年東德的一般生活水平其實要高出很多國家。例如,把汽車的後備箱甚至座椅加以改裝,把人藏進去;自製人力飛機和熱氣球;自製簡易潛水艇和划艇(有人從波羅的海漂去北歐國家);挖地道(最成功的逃亡方式,有一條從東柏林到西柏林的地下通道曾經在兩個晚上讓五十七個人逃走)等等。這些都需要相當程度的機械工具、設備和其他條件,而它們多半是由這些逃亡者在他們自己家中完成的。雖然在逃亡者中,多數沒有達到目的,而是被送進了監獄,成為每年平均七千名政治犯的重要來源,但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如願以償,來到西柏林或者西德。
可以想像,在一個物資極端貧乏,人民家中四壁空空的社會,一個老百姓家中最多只有榔頭和老虎鉗這些最基本工具的社會,一個一舉一動都被鄰居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隱私的社會,這樣的逃亡只能是奢侈的空想甚至神話。這些逃亡者除了靠長途跋涉和游泳這些最原始的手段,恐怕沒有其他的辦法。用這些社會的標準來衡量,東德已經是發達社會主義(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話)的天堂而不是初級階段的小康了,除了那些國家福利,這些自製的逃亡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技術和材料也從反面說明了這一點。這樣一個社會中的人對東德人的拚死逃亡可能會這麼想:住在這樣一個天堂里還不滿意,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往外跑,除了身在福中不知福,還有什麼可以解釋的呢?相反,在東德人的眼中,和那些認為他們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去解釋「自由」這兩個字,可能就像夏蟲不可語冰吧?
批判東德應注意兩德建立伊始底子不同,否則會顯得缺乏說服力。
1950年時,東德的領土和人口是西德的2/5。德國的重要工業區有魯爾區,南德的巴伐利亞、西里西亞和勃蘭登堡地區。西德佔了兩個,波蘭和東德各佔一個。蘇聯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在東德切實執行了戰爭賠償,對東德有相當的破壞,而大發戰爭財的美國尚有財力搞馬歇爾計劃。
相比東西德,中歐小強捷克的衰落和朝鮮半島難民潮的流動變化,反而更能說明蘇東陣營的劣根性。
最後留個思考題:為什麼東德經濟還是這麼爛?(相較西德)
在天津做項目的時候,地震局做高等級水準測量的水準儀是三四十年前用外匯買的卡爾蔡司耶拿的,現在還在用
社會主義陣營的天堂
那我只能說有那麼多人都被美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洗了腦,賭上自己的命都要去翻那道該死的牆,200多人甚至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畢竟都是祖國的叛徒對吧也沒啥好同情的)一個代表工人階級的政權,確要經常打壓工人的聲音,東德不如西德發達,生產力也低下,對待人民也有問題,都是板上訂釘的事實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給東德洗地?
再牛逼再強大也是過節才能吃上根香蕉還得有西德親戚寄過來。這樣的強大發達老百姓要了有個屁用。
東德貧窮落後……誰說的?在哪兒?和樹個靶子自己打有區別嗎?
計劃經濟自然是比不上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另外這倆也確實不在一個頻道上,想想當年的廚房辯論就明白了。
論發達,只能拿東德跟華約的兄弟們來比,東德是華約除蘇聯GDP最高的地區,解體時GDP是波蘭的2倍,同時國土面積只有人家的1/3,要說發達也可以了,社會主義陣營的翹楚,有個比較容易理解的對比就是跟韓國對比,1989年時,兩者國土面積差不多,人口韓國是東德的2倍,GDP韓國是東德的接近2倍,也就是說人均GDP東德略高一點。
當然,論生活質量,還是別說了,畢竟計劃經濟的優勢更多的體現在國家層面上,比如,德語是華約官方語言,比如,當年東德的體育水平完全可以和西德抗衡,不過因為有蘇聯這個因素在,也不能完全說這些表象很真實。
畢竟一跟對面比經濟,東德就被完爆了。
現在的話,西德人民喜歡拿Trappi來調侃當年的東德,主要吐槽點就是計劃經濟。
不請自來,我去年還在東德生活。
德國聖誕節的時候是要搞集市的,也就是我們的廟會,當地的聖誕市場上面很多攤子賣蘇聯兵戴的那種遮耳大帽子,還帶鐮刀鎚子帽徽的。我就買了一頂戴著玩,有天晚上有個喝了點啤酒的大叔在路上把我給叫住了……
非要請我去喝一杯!
大談你們中國是社會主義最後的堡壘啊,你們中國的青年還是這麼紅,社會主義有希望。
聊了蠻久的,我給他解釋說我不是黨員也不是團員。交談中知道這兄弟是開建築公司的,傾心東方文化,不是一般的那種喜歡中國菜或者壽司啊,學兩句漢語什麼的,而是……精亞?雖然他精了半天還是沒分清楚中國和日本有什麼區別。
東德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西德低,但是是社會主義國家裡面最好的(包括存在過和仍然存在的社會社會主義國家),普通人有汽車,能去度假,法治良好,有勞動保障,美中不足史塔西……
我在東德的時候還去了一個據說當年很火的度假地,現在是一個人口一千左右的小村,還是很漂亮,有一座城堡和一座小宮殿,宮殿現在是酒店,有一個不大但是夠用的湖,可以游泳曬太陽。當年東德人去西邊不方便,但是德國人度假曬太陽本性難移,就在國內找地方。
最後切個題,關於這個問題,柏林專門有個DDR博物館,基本上就是專門解答這個問題的博物館。裡面展出東德人民的衣食住行,從史塔西制服到東德生產的顯像管和毛巾,相當全面,有機會值得看一看。
我和一個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女老師聊起東德的生活,我問她東德人跟現在一樣愛度假曬太陽嗎?她說「是,那時候人們也度假,西方很難去,但是可以去波蘭或者捷克。不管在哪裡,人總是能生活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