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為二?


謝邀。
題目高大上,三言兩語不知從何說起,我等鶸雞隻能從頭談談自己對那段歷史的認識,順便碎碎念一番,請輕拍。

晚期羅馬帝國出現「治權一分為二」的傾向,一般都認同始於戴克里先得四帝共治政策。
而戴克里先最為名留後世的功績,除了四帝共治制度的開創者以外,還有一個「三世紀危機的終結者」
我們都知道三世紀危機,從235年到284年,短短50年間,帝國走馬燈般的換了20餘位皇帝,再算上自立稱帝的,割據自重的,平均一年有一位「皇帝」人頭落地並不是誇張的說法。帝國內戰不斷,外患也不小。而這一切,並不僅僅是因為一些人的野心膨脹,而是屋大維所建立的那一整套體系,已經玩不轉了。這裡面有這個體制本身的硬傷,也有三世紀危機前的皇帝們的人禍因素加速,這些問題上我的觀點在
如何分析三世紀危機的產生原因,是否可以避免? - lzhalzx 的回答
這個答案中講得比較清楚了。

而在經歷了三世紀危機的反覆折騰以後,羅馬已經不僅僅是這麼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了,應該說整個羅馬社會已經完全處於無序的狀態了,如果不能完成經濟上,軍事上,政治上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任何結束戰亂的努力都是泡影——這就是戴克里先上台時面臨的困境,他不是一上台就知道「我的登基意味著危機結束了」。
他是伊利里亞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伊利里亞是一個地名,位置大致等同於今日的「前南斯拉夫地區」,這個王朝的皇帝們之間往往並沒有血緣關係,但是都出身伊利里亞軍區,基本上是「老上司——得力手下」的關係,換句話說,十足十的就是一個軍閥派系——這也是三世紀危機的常態。戴克里先親兵隊長出身,軍中威望很高,從生涯履歷來看,也是屬於非常能打仗的,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伊利里亞王朝中另一位著名的皇帝奧勒良(270-275在位),那可是戰神級的人物,滅割據,退外敵,收拾破碎河山,對羅馬幾有再造之恩,得了一個「世界光復者」的尊號,但只當了5年皇帝打了5年仗,最後被人刺殺了結。身後到戴克里先上位不過9年光景又是4任皇帝更替。其中一位還是戴克里先老上司的兒子,被他親手推翻。甚至老上司的被刺,也可以說是發生在戴克里先的眼皮底下(假如他沒有參與這個陰謀的話)。

戴克里先的上台既然是典型的三世紀危機風格,那麼他也很有可能以三世紀典型的風格「下台」。在他上台的前半程,情況也依然如舊:內亂不斷,邊疆也不安生。不過幸運的是,他成功熬了過來,在位20年,是三世紀危機以來第一位長期在位的皇帝。他也成功啟動了一系列改革,重建帝國的政治生態和經濟環境。很難說清楚是這些改革讓他得以坐穩皇位,還是他長期穩定執政才讓改革能成功推動,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帝國走出三世紀危機,是這些改革的成功啟動和此後的越發深入的功勞。

說回四帝共治,這個體系的目的,是解決那「一攬子問題」中的中央-地方關係。戴克里先需要重建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或者更確切的說,建立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舊的體系根本談不上中央對地方的直接控制。元首制時代的地方行政,透著很明顯的「委任」特徵,或者更形象的說,和近代殖民帝國體系類似。可以參見這個轉載:古道羅馬帝國是一個有類似普世價值觀的國家嗎? - lzhalzx 的回答

而戴克里先的改革,是要把這個殖民帝國向單一制體系轉化,舊的行省被分割成相對更小的行省(也就是增加了行省數量),行省的不再享有過去程度的自治權力。而相應的,這意味著中央政府需要有能力運作處理全國的重大事務,而在以前這是不存在的。
這就造成了兩個困難,一是羅馬帝國廣闊的疆域造成的困難,就和古中國面臨的困難類似,交通手段不易支撐純粹的中央直接控制地方的管理模式,當然由於地中海的海上交通提供的便利性,羅馬的情況要好很多;第二就是中央政府的能力問題,事實上在元首制時代,羅馬簡直稱不上有一個「中央政府」,它根本沒有系統的中央文官體系,舊的治理模式下也不需要這樣的體系,皇帝和他的顧問小圈子(親信,朋友,甚至受信任的奴隸),再加上一些低級官吏就足夠應付,因而羅馬並不存在一個現成的文官體系可以管理整個帝國。
所以戴克里先選擇了四帝共治體系來解決困難,這個選擇談不上是被迫的,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解決同樣的困難,之後我們會看到。之所以出現四帝共治,應該說是源自戴克里先的「智識所限」,當然這是一種以今非古的說法,變革的時代下戴克里先也只是摸石頭過河,選擇他覺得可行的方案而已。當然我們現在知道了,這個方案不靠譜。

這個方案很好理解,就是通過設立多個中央政府,各管一塊,縮小每個「帝」需要直接控制的區域,從而解決前述兩個困難。
到這裡為止,在解決問題上,其實是ok的。然而它帶來了更多的問題。
稍有常識的人都看得出來,這簡直就是在人為製造內戰契機啊!
兩個奧古斯都之間如何協調,如何解決異見,凱撒名義上是奧古斯都的副手,實質上奧古斯都如果權威不足也並不能有效控制凱撒,這些都是這個體制下無解的困難。
更糟糕的是,按照戴克里先的設定,凱撒是奧古斯都的副手,也是其繼承人。一旦奧古斯都退位或者去世,凱撒自動接任奧古斯都,並任命新的凱撒——所以奧古斯都們的兒子怎麼辦?要知道最初的凱撒和奧古斯都都是戴克里先任命,互相之間沒有親屬關係,而奧古斯都和凱撒們都有自己的家族,有成年的兒子,繼承了父輩的威望和財富,以及大部分人脈關係,而新任奧古斯都,也就是之前的凱撒,他勢必任命自己的兒子或者親信為新的凱撒,於是前任奧古斯都的兒子就成為了危險的定時炸彈。

戴克里先當然是有常識的人,所以他注意到了問題。第一個問題在他在位的時候根本不是問題,所有皇帝都是他直接任命的,也根本上就是他的提線木偶,他一句話就可以讓另一位奧古斯都滾蛋。而第二個問題,如果拖到他去世,那就來不及解決了,所以他做出了特別的安排:
公元305年,他宣布退位,把奧古斯都位傳給凱撒伽列里烏斯,同日西部的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利安也自(被)願(迫)退位,把位置傳給了凱撒君士坦提烏斯。
這種安排,無疑是戴克里先希望他設計的體系能夠安穩實現換代,所以寧可提前退位,也要趁著自己還能控制全局時,強行推動其換代,這樣這種換代就可以成為一種政治傳統,維持下去。
同時,他通過全力支持自己的凱撒伽列里烏斯,想把他打造成下一個戴克里先——掌握真正的最高權力,成為仲裁四帝體系的那個「真正的皇帝」。

結果是,戴克里先得以成功活著看到他得意之作的崩潰——而且快的超乎預料。
伽列里烏斯在繼承奧古斯都位之後,在戴克里先的支持下,任命了兩位新的凱撒——沒錯,是兩位,所以西部的新任奧古斯都君士坦提烏斯被強行塞了一個副手+繼承人。於是現在在西部心懷不滿,同時也極有能量的定時炸彈可就多了:實際上被奪了皇位的馬克西米利安,實際上被奪了實權的君士坦提烏斯,沒了繼承權的馬克西米利安之子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提烏斯之子君士坦丁——對,就是那個最有名的君士坦丁。

僅僅過了一年,306年,君士坦提烏斯去世,他的軍隊立刻擁立君士坦丁為新皇,而另一邊伽列里烏斯任命的那位凱撒塞維魯自然也要宣稱自己繼承奧古斯都之位。雙方妥協的結果是伽列里烏斯勉強同意君士坦丁擔任凱撒。然而很快馬克西米利安父子也跳了出來發動叛亂,塞維魯被殺,馬克西米利安再度自稱奧古斯都,不甘心的伽列里烏斯率軍到西部平叛,發現奈何不得之後又自行任命原本的東部凱撒李錫尼為新的奧古斯都。此後馬克西米利安父子反目等等,各種大戲不斷,帝國彷彿又回到了三世紀的混亂之中。

308年,隱退的戴克里先出山調停,此時帝國內的「奧古斯都」已經有6位,還不算死掉的賽維魯。不知道老戴這3年心中做何感想。然而他放棄帝位3年之後,也已經不可能控制住當時的局面了。他的調停多少起了點效果,但是也只是一點卵用而已。311年伽列里烏斯去世,李錫尼和伽列里烏斯的凱撒代亞瓜分了他的領土,這時西部則是君士坦丁和馬克森提烏斯並立。然後內戰又起,312年君士坦丁擊敗馬克森提烏斯統一西部,次年和李錫尼會盟,隨後李錫尼打敗代亞,統一了東部。帝國進入雙方對峙。此後雙方戰戰和和,直到324年君士坦丁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統一了整個帝國。

君士坦丁的上位才標誌著羅馬一個新的復興時期的真正開始——戴克里先只是完成了止損和復興的序幕。
君士坦丁繼承和發展了戴克里先推動的許多改革——實際上好多改革我們都講不清楚究竟是他們哪一位推動的,往往簡單並稱為戴君狄(狄奧多西,之後會提)改革。並推動了其他更多改革,最著名的無疑是合法化基督教的地位,當然這不是這裡的重點,不說了。
在地方治權問題這個戴克里先的滑鐵盧上,君士坦丁做出的處理就強得多了,甚至可以說成功為羅馬打下了萬世之基——雖然實際上只成功運作了沒多久就毀了,但是起碼在東部又得到了重建,並且成為之後千年拜占庭的立國之基。

君士坦丁終止了戴克里先設立多個中央政府的方法,轉而尋求加強中央政府的「性能」來實現對全國的有效統治。
君士坦丁是第一位建立完善文官體系的羅馬皇帝,他設立百官,建立中央行政體系,培養起一個官僚階層,以取代已不堪用的元老和騎士階層,實現對全國行政權的梳理。並且將軍事指揮和軍事管理權分離,實現以文官政府制約軍隊。
在君士坦丁時代,以中央——大區——行省為骨架的行政體系開始成型,並成為未來數百年內羅馬的行政基礎。

君士坦丁還是任命了若干位凱撒,都是他的兒子。君士坦丁體制下的凱撒不同於戴克里先時代是一個中央政府的「皇帝」,而更類似於比大區長官稍高的超級地方官的性質,整個帝國只有一個中央政府。

另一個所有人都知道的事件,就是建立君士坦丁堡和遷都了,這對於羅馬分治的命運也有不小的影響。
實際上,帝國的經濟命脈,從一開始就在東部。以小亞,敘利亞,埃及為代表的東地中海地區,無論農業上還是商業上,發達程度都超過西地中海地區,畢竟前者才是輝煌的希臘化文明的核心區域,而羅馬只是文明圈的邊疆。今日我們知道西歐的繁華,但是在古代,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都是欠開發的蠻荒地區,無論人口還是開發程度都遠遜於繁華的東部,西部只有義大利和迦太基地區(今突尼西亞),依賴繁榮的地中海貿易,以及政治優勢實現對東部的吸血,有很高的開發程度。

在整個帝國時代,東西部地區差距是在縮小的:東部地區由於沉重的稅負而增長停滯乃至衰退,而相應的西部地區則是在發展,尤其是義大利幾乎是利用全國的資源來營造繁榮。
但是無論如何,經歷三世紀危機以後,在羅馬世界陷入全面衰退的情況下,東部的情況依然是要遠好於西部,這和三世紀危機中主要的衝突和破壞都多數沖著義大利去也不無關係。
戴克里先就已經把他的政府搬遷到了東部。在他的四帝共治體系中,由他本人(也就是東部奧古斯都)統治的轄區,首都在尼科米底亞(今土耳其伊茲密特,至今也是大城市),包括了小亞,敘利亞,埃及——換句話說,就是帝國東部所有的經濟中心。他治下領土的人口和經濟實力,要超過另外三帝的總和,這也是這個制度下他有能力控制全局的一個原因(當然關鍵還是強大的威望,尤其是軍隊中的威望)

而君士坦丁選擇的新都,它的地緣之好,已經不用贅述了,看看它日後的輝煌就知。應該說,這是一個完美的首都:扼守關鍵要衝,極度易守難攻,貿易樞紐,海運便利。通過君堡,皇帝可以輕鬆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色雷斯和小亞兩個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再通過發達的海上交通實現和敘利亞、埃及、迦太基等重要地區的交通和有效控制。相比之下,羅馬距離東部太遠了。

君士坦丁堡有千般好處,讓人不得不無條件的支持君士坦丁大帝的這一決策是天才的,是福澤千年的。但是終究還是有一個問題:新羅馬始終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取代羅馬的地位,尤其是精神地位。

羅馬城在過去的一千年間始終是羅馬國家毫無疑問的中心。它是羅馬的龍興之地,是羅馬之所以是羅馬的原因。羅馬城的人口,可能在共和國末年就達到了百萬級的規模,三世紀危機中受到很大影響的羅馬城凋敝了許多,但是在4世紀初年,人口可能仍在70萬級別,仍然是帝國最大的城市。

君士坦丁堡要在人口上超越羅馬城並不是太難,實際上建成後不久,其人口就到了30~50萬的規模,到4世紀結束的時候其人口已經開始逼近100萬。在經濟地位上超越羅馬則更加容易,羅馬本來就不是一個經濟要衝,而是一個吞沒的終點——全帝國的資源供養的城市,而君堡的人口規模則是自發地形成的,經濟上的活力遠不是羅馬能比。但是在精神上,新羅馬終究不是羅馬,對於每一個自豪於羅馬的偉大的人來說都是如此,其中就有「守舊」的典型元老階級。

元老院雖然在元首制時代被普遍目為「橡皮圖章」,但是這不是完全真實的情況。實際上元老院雖然無法抵抗掌控了軍隊的元首的意志,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力。他們至少有兩張底牌:
1.元老院從「制度上」來說,是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元首的人選「理論上」是元老院決定的。雖然元首制時期這並沒有什麼卵用——真的沒有卵用嗎?其實也不然,一旦元首無法控制局面,或者元首暴斃,總能看到元老院的活躍。有許多元首都是元老院(以其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走個流程)推上位的,三世紀危機中還有更多坐幾天位就被弄死的倒霉鬼是元老院的人選。元老院有這個大義名分,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政治資本
2.元老階級的入門門檻,首先就是財富標準。可以說元老階級基本上就是帝國最富有的一群人,這樣的一群人沒有任何政治影響力,這在羅馬社會中是不可想像的。實際上說,皇帝和他所團結的那個核心圈子,不缺乏元老。

舊元老階層,由於其世襲特性,到戴克里先-君士坦丁時期已經完全不堪用了,基本上就是一群混吃等死的米蟲和落魄貴族。
但是君士坦丁需要一個權貴階層,他的官僚體系需要這樣一個階層來操持,他選擇了對元老階層進行洗牌,讓這個階級換髮了新生。
他終止了元老的世襲制度,從此這成為一個終身頭銜,同時大量拔擢新的元老,這些新元老都成為他建立的行政體系的高官。
這個新政的得罪人之處可想而知,舊元老們雖然通過財產繼承,基本上還是能一定程度上實現世襲,但是如果家道中落或者分家,那麼家族終究會退出元老階層。實際上這個制度運作一百多年後,元老院里基本上都成了新面孔了,不再是那些數百年的家族。
但是它確實激活了元老階層的活力和新陳代謝。雖然元老本身不帶來任何權利(只有一些特權可享受),但是新元老們都是手握實權的政府高官。

330年,君士坦丁遷都。他帶走了中央政府,卻把元老院留在了羅馬。
君士坦丁這麼做,可能的原因是他不希望一堆米蟲,還是對他很不滿的米蟲在他的新首都天天開會批判他,更可能的原因是他更不希望他的政治精英們有一個程序合法的地方來私下集會——他帶走了中央政府,也就意味著帶走了絕大多數新拔擢的元老,這些手中有實權的元老們如今想要開元老會議,就必須回到羅馬的元老院,對於公務纏身的他們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元老院在君堡,說不定皇帝前腳把官員們得罪了一下,後腳他們就跑到元老院關起門來鬧個大新聞,把皇帝批判一番。
當然,是否真的如此,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他的兒子君士坦斯二世後來還是在君堡建立了元老院,裡面基本上都是退休的前政府高官,新元老院事實上成為了高級官僚的養老院,多少起點諮詢作用而已。

於是最終帝國還是出現了一東一西兩個元老院,這兩個元老院實質上都已經沒有什麼權力可言,偏偏從理論上說他們擁有最高的權力,這種情況很不利:天子已經有了,就等諸侯來「挾」。這也是羅馬政治的一個痼疾:表面制度和實際運行完全是兩套體系,這個從共和國晚期開始就一直存在,時好時壞但是從來不曾痊癒的痼疾要陪伴羅馬走完古典時代甚至中世紀。
後來在西帝國許多權臣操縱皇位,都是通過元老院來獲取合法性,成為了導致西部政治混亂,和東部失去協調的一個原因。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去世。他留下了一個煥發新生的帝國。儘管還有各種問題,但是新的骨架已經搭好,這個體系未來將被證明可以有效運作數百年。
但是君士坦丁大帝好像還是忘記了一個關鍵的事情:誰會是他的繼承人?
自從326年君士坦丁大帝殺死了他的長子之後(原因成迷,恐怕永遠無法知道了),他就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表態。而他去世時,他有三個成年的兒子,都擔任凱撒,還有一位弟弟此時擔任執政,一位侄子擔任凱撒。
沒有明確的繼承規則,這是從羅馬帝國伊始,一直伴隨到1453年的硬傷,這是羅馬帝國的「共和精神殘留」,也是前述「表面制度和實際運行完全是兩套體系」的問題之一,君士坦丁在他的一系列偉大改革中沒能處理到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終究還要讓羅馬一次一次的繼續吃苦頭。

君士坦丁死時,三個兒子最年長的君士坦丁二世不過21歲,君士坦提烏斯二世20歲,最年幼的君士坦斯可能只有14歲,但是這三個年輕人下手可一點都不輕——就在君士坦丁死後不久,首都發生了一次動亂,大量君士坦丁家族的成員被軍隊殺死。這事情一般認為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主使,另外兩兄弟可能合謀。無論如何,清洗之後,三兄弟施施然瓜分了死去的叔叔和堂兄的管理的土地,然後分道揚鑣:他們以當凱撒時的轄區為基礎劃分了各自領土,大致上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治東部,君士坦斯統治義大利,迦太基和巴爾幹,君士坦丁二世統治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

這是又一次,帝國領土被分治,而且這一次是由於諸子分家。這也體現了帝國從元首制僭主國向真正的君主制帝國的轉變:曾經的帝國雖然也有子承父業,但是元首首先是一個國家公職,是不可分割的,而如今的帝國就像皇家的財產一樣,可以在繼承人間任意分割。

由於君士坦斯年幼,整個中西部帝國實際上是君士坦丁二世統治。幾年後隨著君士坦斯成年,雙方矛盾爆發,君士坦丁二世率軍攻入義大利,結果反而戰敗身死,君士坦斯接收了君士坦丁二世的領土,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東西相安無事。

這是戴克里先之後第二次分治的過程,可以看到其實也沒有什麼因素是「被迫」的,這源自君士坦丁大帝沒有處理好身後事,也可能是因為三個兒子都還年輕,他沒來得及做出決定。但是如果這樣的意外一再地發生,漸漸就會成為習慣和傳統。

350年西部爆發叛亂,君士坦斯被殺,君士坦提烏斯起兵復仇,在353年統一了西部,又一次成為帝國唯一的皇帝。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是一位很被低估的皇帝。儘管他統治時期並不是非常安穩,但是這些動蕩並沒有釀成嚴重的內戰,整個羅馬社會還是在穩步上升,這是君士坦丁大帝改革的一個繼承和發展的時期,也是三世紀危機以後羅馬最好的年代。
355年,深感分身乏術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拔擢尤里安為凱撒,負責高盧地區對日耳曼人的前線。尤里安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堂弟,也是君士坦丁家族最後一個男丁了。他的父親就是337年死在君堡政變中的前述執政,他因年幼逃過了屠殺,但是之後的生活也是顛沛流離。他深信君士坦提烏斯是那次屠殺的真兇。他的兄長蓋烏斯351年被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出發平叛前任命為凱撒管理東部,354年騰出手來之後就以謀反罪名處決。
這種情況下尤里安對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仇恨可想而知。早年的顛沛生涯讓他學會了隱忍,他在高盧謹遵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命令行事,而且乾的相當傑出,獲得了皇帝的信任和軍隊的擁護。直到360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出兵迎戰波斯入侵,要調動尤里安的大部分軍隊,或許是忍無可忍,或許是覺得時機成熟,尤里安豎起了叛旗。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的,尤里安的叛軍還沒來得及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軍隊交戰,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就病死了。臨死前他還是指定尤里安為繼承人,畢竟這是家族最後的血脈了。

於是尤里安登上了皇位。作為君士坦丁家族的末裔,家族帶給他的卻只有無窮的陰影和仇恨。他將要會報復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摧毀他的一切努力,也包括了君士坦丁父子建立的新制度——不管他的出發點究竟是什麼,在他的治下,羅馬走上一個新黃金時代的路,斷裂了。

關於背教者尤里安的評價,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戲劇性的。在他同時代的多神教史學家對他極盡推崇,而後來基督教的史學家對他則自然是一邊倒的批判。在近代啟蒙運動時期愛德華·吉本開創近代羅馬史學這門學科後,由於啟蒙運動反基督教壓迫和吉本本人學說的影響,對尤里安的評價又轉向正面,而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吉本範式的逐步被質疑被推翻,對尤里安的評價再次轉向批評。在這種贊與踩的反覆中,尤里安的形象從一個完美的哲學皇帝,到卑鄙的叛教者,到維護舊傳統的悲劇英雄,再到一個治國無方,動搖國本的天真夢想家,經歷了太多次華麗轉身。
如今關於尤里安究竟心中是如何打算的,他是想要維護舊傳統,還是建立新秩序,還是單純想報復,又或者其實根本沒有長遠計劃,這些固然可以爭論,但是恐怕永遠不會有結果,我們無從知道他內心的真實,但是我們可以知道他的作為究竟為帝國帶來了什麼。這也是當代史學的正確態度——儘管我們很難做到。
而如果從這一的角度出發,那麼尤里安給帝國帶來的只有破壞。
尤里安的具體作為簡介,可以看這個轉載如何評價叛教者尤里安對晚期羅馬帝國的作用? - lzhalzx 的回答(由於答案本身就是轉載,請不要點贊了)

關於他的爭議和主要責備,主要的一塊在宗教部分,這個和主題無關,就不廢話了。但是他還有一個影響重大的作為,那就是摧毀了君士坦丁建立起來的中央政府。
他一上台就將君堡政府的四位高官處死,有的書里稱四位「首相」,其實是指分管一塊的四位官員。
殺了也就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種事情作為天朝人也很習慣,雖然和尤里安一直努力經營的道德形象不符(阿米安,多神教史學家,當時尤里安的鐵杆支持者,也是所有尤里安粉的史料來源,對此也是有些不忍,認為其中有殺戮了無辜)
但是尤里安殺了之後,不任命新官員,結果就是中央政府癱瘓,尤里安重拾了元首制的模式,以一個自己的私人顧問圈子來處理一切事務,其結果是君士坦丁建立的中央-地方體系形同虛設,地方勢力再次抬頭,帝國從此多事。

假如尤里安不死的那麼快,帝國必將會成為另一個樣子——恢復成一個古典的帝國?不,更有可能是直接分崩離析。不過這些辨析都不是本文主題。363年,尤里安遠征波斯。這次遠征非常倉促,目的不明。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尤里安希望轉移國內的巨大矛盾,同時通過一次勝利來提高自己的威望,不過他在軍隊中同樣感受不到安全:基督徒佔了軍隊中的多數,而多神教徒許多對他同樣沒有好感。尤里安取得了一些勝利之後過於深入美索不達米亞,結果被擊敗,本人也重傷身死——有說法是羅馬軍隊殺死了他,但當時的官方說法是被波斯人投矛殺死,無論如何,考慮到投擲標槍的有效距離,不管是哪種情況,都可以說明軍隊對於保護他們的皇帝是如何的淡漠:如果不是親手殺死皇帝,那也是坐看皇帝戰死。要知道這次失敗並不慘痛,羅馬軍隊損失並不大。

尤里安死後,軍隊表現出了欣然接受的態度也很值得玩味。當天就推舉基督徒約維安為皇帝,約維安平安把部隊帶回國內後就去世了(很可能也是在那場戰鬥中受傷惡化),軍隊又推舉了瓦倫蒂尼安為皇帝。這個時候帝國正面臨兩個重大威脅,其一是緊隨而至的波斯反擊,其二是日耳曼前線因為尤里安把軍隊抽走導致的空虛,日耳曼各部落乘機湧入帝國。
於是瓦倫蒂尼安把他的弟弟瓦倫斯也加冕為皇帝。自己管理西部,弟弟管理東部。
這是第三次,羅馬帝國治權的分離。這次分離具有非常明顯的應急措施的特徵,幾乎就在瓦倫斯加冕以後,兄弟二人就把軍隊一分為二,各赴前線。但是因為種種因素,臨時應急措施也可能變成長期制度。

瓦倫蒂尼安和瓦倫斯是優秀的救火隊員,他們讓帝國從腹背受敵的窘境下熬了過來,不過他們也僅僅是戰士和將軍。若是帝國強盛,他們未嘗不能成為圖拉真那樣開疆擴土的雄主,但是帝國危難,他們無法直指帝國積弊的源頭——政治崩潰, 沒能重建君士坦丁的政治體系,於是只能是把整個皇帝生涯花費在不停的作戰上,對外對抗一波波蠻族人從不列顛,從日耳曼,從多瑙河流域,波斯人從高加索和東方的進攻,對內鎮壓起義和叛亂。

在這樣的窘境下,一國兩帝,東西分治的情況自然是不會改變,甚至沒有動力去改變,對於兩位皇帝來說,自顧尚且不暇,沒有得心應手的行政體系,戰爭不斷的情況下半個帝國的統治已經頗為艱難,還要接對方的包袱?

375年,瓦倫蒂尼安病逝在前線,軍隊擁立他4歲的兒子瓦倫蒂尼安二世為皇帝,和之前已經被父親加冕的兄長格拉先並立。迫於軍隊的壓力,格拉先同意和弟弟分享皇位,把義大利,北非和伊利里亞劃給瓦倫蒂尼安二世,自己統治高盧,不列顛和西班牙——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候羅馬的政治已經有退回到三世紀危機時期的跡象了,軍閥化,皇位增減如同兒戲,皇帝年輕,甚至就是幼兒,不能控制局面。而東部皇帝瓦倫斯對此並沒有表示出什麼關心的跡象。

378年,瓦倫斯輕敵冒進,不等格拉先的援軍到位,在亞德里亞堡慘敗給哥特人,陣亡。這兄弟兩算得上馬革裹屍,一生獻給羅馬,但是帝國的境況反而更加險惡。東部因為這一戰而人心浮動,軍隊組織完全崩潰,幾乎感到崩潰在即,而西部格拉先兄弟一個19歲,一個不過7歲,格拉先率軍趕到後感到自己無力控制局面,於是指定狄奧多西成為東部的皇帝——狄奧多西曾經是多瑙河前線的軍團長,此時則是一個普通的行省官吏。格拉先為何會指定他作為皇帝,不是很清楚,但是事實證明了他確實慧眼識才:狄奧多西是東帝國續命千年的另一大功臣,和君士坦丁一樣享有後世「大帝」稱號。遺憾的是,因為種種緣由,他成了最後一位「統治」整個羅馬帝國的皇帝。


狄奧多西首先不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他在隨後親自指揮軍隊對抗哥特人的作戰中幾乎都是一敗塗地,但是他是一個絕佳的組織者,對於帝國來說,這比一位長勝將軍要重要太多了。狄奧多西很快重建了東部的軍隊,並且在一些挫折之後還是憑藉強大的國力為後盾,拉攏分化等手段降服了哥特人:哥特人向羅馬臣服,獲得一定的自治權,代價是要向羅馬提供兵力。這對於哥特人來說是一次大成功,對羅馬來說這是昔日睥睨天下的帝國夢的破碎,從事后角度來說這件事意義深遠,未來會葬送西帝國,但是從現實出發來看,這次和解狄奧多西好處多多:解決了哥特人的長期威脅,獲得了寶貴的兵源。此後哥特人部隊一直在狄奧多西麾下服役,多有戰功,成為羅馬軍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狄奧多西最重要的貢獻是他重組了東帝國的政府——自從尤里安摧毀了這個體系後,幾十年來羅馬是一直運作在一個很無序的行政體系下:不完全古典式,但是又沒有完整的體系為支撐,結果就是一團亂麻。狄奧多西幾乎將君士坦丁的改革又原樣重做了一遍。重建了東帝國的行政體系,未來正是這個體系保駕東帝國走上5~6世紀的黃金時代,保駕查士丁尼的「再征服」偉業,保駕帝國撐過了波斯的洶洶攻勢,直到阿拉伯大征服時期才又發生了較大的變動。

狄奧多西的另一個重要作為是尊定基督教為國教,結束了之前幾十年的宗教亂象。此前由於尤里安的「背教」,原本基本上和平演變的基督教取代多神教過程激化成了武打片,民間暴力衝突不斷。狄奧多西的決定引發了最後一波激烈衝突——此時基督徒人數已經是帝國絕大多數,再加上政府支持,結果自然沒有懸念。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國教化」其實是對既成事實的承認,也帶有把教會納入控制的作用。自狄奧多西開始,皇帝把原本屬於自己兼任的羅馬大祭司頭銜冊封給基督教五大牧首,事實上也就是把教會的最高任命權掌握在了手中。這一影響甚至比羅馬帝國的政治控制本身持續的時間還要長:直到公元772年為止,羅馬教宗的更替才停止由君士坦丁堡皇帝確認冊封,此時距離帝國最後一次控制羅馬城都已經過去了好多年。

由此,羅馬人才算是真正學會了如何維持一個龐大的單一制帝國的統治,以完善的官僚系統為核心,以地方軍-野戰軍體系為武力,以全國性的宗教系統為凝聚,以唯一的中央政府為樞紐。這個體系將被證明是合用的,足以支撐帝國數百年甚至更久。

然而遺憾在於,只在東帝國建立了這個體系。而狄奧多西,作為最後一位能控制整個帝國的皇帝,沒能像挽救東帝國那樣挽救西帝國。

公元383年,高盧將領馬克西米烏斯反叛,殺死了格拉先,自立為帝。
在大約387年,馬克西米烏斯攻入義大利,瓦倫蒂尼安二世逃亡到東部,向狄奧多西求援。狄奧多西接受了,並率軍於388年打敗了馬克西米烏斯。
到此為止,狄奧多西實際上已經把整個帝國都掌握在手中了。但是他並沒有趁機廢黜瓦倫蒂尼安二世,在西部呆著的幾年裡也沒有推動實質上的改革。狄奧多西究竟是怎麼想的,或許是由於對格拉先知遇之恩的回報,或許是覺得東帝國正在改革關鍵時刻,不想再背上西帝國的包袱,或許只是純粹照顧自己的名聲,已經無可追尋了。他留下了一位將軍阿波加斯特「監護」瓦倫蒂尼安二世,自己在391年返回了東部。

結果是他前腳剛走,後腳又出事了。392年,在一次和阿波加斯特關於政策的激烈爭吵之後,瓦倫蒂尼安二世被發現在自己的房間內「自殺」了。事實的真相又一次無法得知了,但是顯然多數人,包括狄奧多西在內認定是阿波加斯特謀殺了瓦倫蒂尼安二世。畢竟兩人因為爭奪權力而關係惡劣人盡皆知,而阿波加斯特立刻自行擁立了一位傀儡皇帝就更加顯得可疑了。
393年,狄奧多西立自己9歲的小兒子霍諾留為西部皇帝,以示不會和篡位者妥協。394年,狄奧多西在冷河打敗阿波加斯特和他擁立的皇帝。到此,狄奧多西算是統一了帝國——儘管他從來不是帝國唯一的皇帝,比如此時他就算是和他的兩個兒子共同為帝。不過毫無疑問這個時候他是帝國實際上的,也是唯一的最高權威。
然而就在他似乎終於要開始在西部大展拳腳的時候,命運卻和羅馬開了一個玩笑——395年,狄奧多西病死,年僅48歲——儘管對於古代來說這個壽命也不算短,但是對於羅馬來說卻是太大的損失。命運之神似乎對狄奧多西浪費了388年的機會很不滿,於是再不肯給他時間去改革西部。

於是帝國再次分給了狄奧多西的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似乎一切又回到了起點,但是這一次,輪迴走向終結。


狄奧多西的死,被各種教科書中稱為羅馬最終分裂的標誌。當然其實他並沒有幹什麼分裂帝國的事情,他只是沒來得及完全修復帝國。而因為他死以後,無論東西,都再沒出一個能做到統一帝國的人,因此這個「最終分裂的標誌」還是落到了他的頭上。對於羅馬來說,很不幸的就是狄奧多西功業未盡,留下了西帝國依然是一個爛攤子,而他死得早,也導致了兩個兒子都是年幼,霍諾留只有11歲,東部的兄長阿卡迪烏斯也不過17歲。更不幸的是狄奧多西家族似乎就沒有長壽的命,阿卡迪烏斯只活了30歲,又留下了一個7歲的兒子狄奧多西二世。霍諾留也不過活了39歲,而且沒有子嗣。
於是西帝國幾乎在395年之後立刻就出了問題,短短15年後阿拉里克就攻陷了羅馬。霍諾留死後就是走馬燈一般的換皇帝,無序,軍閥混戰,蠻族乘機湧入,而東帝國兩代也是主少國疑,外有匈奴入侵,卻沒有陷入西帝國那樣的政治動蕩,和有效的政治體系不無關係。等東帝國騰出手來,西帝國已經是糜爛無救了。

假如狄奧多西完成了對西帝國的改造,哪怕沒有合併兩個政府,會是如何?也許西帝國就不會那樣輕易地在幾十年內就瓦解,而未來的走勢,無論是徹底和東帝國分道揚鑣,發展成兩個不同的「羅馬」乃至反目成仇,還是在某一時刻完成一次征服式的再統一,形成新生的帝國,都是可能的,然而現實則非常諷刺:西羅馬還來不及和東帝國完全分離就淹沒在內亂和蠻族之中了。

有許許多多偶然因素導致了羅馬的命運,歷史遠沒有那樣註定。或者說腐朽的古典羅馬的毀滅是註定,但是羅馬轉型成新的,跟得上時代的新生帝國的機會,是存在的。而最終羅馬不知該說幸還是不幸,他們確實出了君士坦丁那樣的千古一帝,出了承前啟後的戴克里先,出了力挽狂瀾的狄奧多西,但也出了尤里安,出了一些勤奮但不出彩,坐失良機的皇帝,種種因緣巧合之下最終完成了一半的轉型,結果就是失去了西帝國,東帝國獨自走上了新的歷史征程。

這就是我認識中的,羅馬東西分治的前後始末。我把他看成古典羅馬走向滅亡,羅馬掙扎求存,變革求生的過程中,因為「摸著石頭過河」而產生的,因為各種因素導致它們變革進行的程度不同,而最終西帝國被歷史潮流淘汰,東帝國則獨自存在。如果他們都能完成改革,如果羅馬的改革不是經歷這麼些波折,那麼兩個政府並存的情況必然不會持久地存在。也許「東西分治」就和四帝共治一樣,成為歷史上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有多少人關心四帝共治中東部副帝的領土劃分?


沒有在公元前就形成龐大主體民族、進而摸索出中國式集權帝國道路的古典帝國,如果沒有滅亡或者主動放棄大片領土或者直接分裂,都會走這條路。這不是被動地分裂,而是為了統治需要主動分開治理,當然最後的結果也就是分裂了。

比如,突厥汗國。隋朝沙缽略可汗時期,有可汗頭銜的有七個人,都是合法的。唐朝建立的時候,有可汗頭銜的至少有三個人,名副其實的可汗有兩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東突厥、西突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東突厥可汗才是共主,西突厥可汗的尊號不是突厥汗而是十姓汗(即黑突厥雜部的可汗)。

比如,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不用說了。

這兩個游牧帝國雖然都有名義上的共主,但真的就是有名無實了。


就像上面這些例子,其實人們按照習慣性的想法,把東羅馬西羅馬視為制度性的分裂,和把東突厥西突厥視為制度性的分裂是一樣的。都是只看到了結果,但忽視了過程。


看完最高票 @lzhalzx 的答案,才發現職權完善的中央文官政府、逐級推進的郡縣( 行省)制、嚴格穩定的嫡長子繼承等等,這些在中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在羅馬居然直到他們最終滅亡也沒有搞出來(並且羅馬也是因為沒有搞出來這些東西才滅亡的),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其實郡縣制度和繼承人制度,只要皇帝身邊有一個完善的、吸收了絕大多數聰明人的、並且和皇帝本身利益捆綁(讓文官政府相信他們脫離皇帝就屁都不是)的文官政府,就必然會被重視,而且最終肯定會被解決,就好比李斯之於秦始皇一樣。
因而完整而強力的中央文官政府才是所有帝國最終依賴的東西,中國數千年的統一,在人力上最大的貢獻不是軍隊,而是歷朝歷代不斷改進和設計的選官體系,從世官世爵到軍功爵到察舉制到科舉,羅馬一直停留在中國春秋以前的歷史,而沒有走到戰國,走到秦漢,走到千年不朽的隋唐——從全國範圍內用考試招收所有有野心的聰明人進入政府,把能對中央政府構成威脅的人全收入中央政府,這才是萬世不朽的功績!唐太宗所謂「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比大理石的宮殿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但是如中國這麼做,最終還是會有一個嚴重到導致大家一起完蛋的問題:上層是出於維護自己統治的私心才招募人才的,因而只留下了吸收人才的上升通道,卻沒有留下自我清理的下降通道(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誰又願意自己設計的體制把自己的子孫後代打到泥地里去呢?除了秦國這樣的虎狼之國,宗室無軍功也要除爵,然而殘酷到對自己人都那麼狠,二世而亡,不亦宜乎!),這樣的後果便是上位的人越來越多,誰也不肯掉下去,整個上層到了無限膨脹的糜爛境地,於是傾盡天下民力也養不起這樣多的權貴,如宋朝的冗官冗爵,如明朝的王爺爆炸,內憂外患也就隨之而起。其實我們回顧整個中國歷史就可以發現中國的政治制度是從宋朝開始真正完善的,於是前朝發生的權臣篡位(西漢、南北朝)、外戚宦官廢立皇帝(東漢、唐)這種事,在宋之後便絕跡了,從這時起,皇權本身不會受到任何體制內的真正威脅,就算是太監猖獗的明朝,皇帝一紙詔書,九千歲也得瞬間完蛋,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的政權傾覆,便只來源於兩個原因:外敵入侵、農民起義。這也就是傳統政治制度進化到究極體的表現了,不過亡於三百年後,總好過現在就死。


古代幅員遼闊的帝國要面對的一大問題從來都是
如何達到中央和地方的有效快速的溝通
現代人在思考這類問題的時候經常會帶入自己的經驗
我們生活的社會
從北京飛到廣州只要三小時
開車走高速幾天也到了
電話網路更是保證了各地之間的即時通訊
但是在古代
在這些現代通訊工具都不存在的古代
帝國的疆土太過遼闊的話
光是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通訊都需要數天甚至數周才能做到
中央政府要保證對地方的有效統治是很困難的
我國從秦朝開始的中央集權政府和官僚制度
也只能保證中部廣大的平原地區的有效治理
而地形複雜的東南,嶺南,西南則難以做到有效治理
秦始皇雖然把嶺南納入了秦的領土
但是中央對於嶺南的統治力度非常薄弱,極度依賴在地的官員
而在地官員在中央混亂的時候可以很輕易地脫離中央的管制
比如趙佗可以在秦末直接割據嶺南稱王
我國延續千年的中央集權就是一步一步地把有效治理區往南往西往北擴展
西南的山區更是要等到千年後的明清改土歸流才算是做到了部分有效治理
講了這麼多,對於羅馬也是一樣

這是一個古羅馬平民從羅馬出發到達帝國各處所需的時間
可以看到,地中海東岸基本都需要一個月才能到達
即使十道相對近的希臘,也需要21天以上
這樣一個平民一來一回就要幾乎兩個月的時間
那麼軍隊呢?
ORBIS: The Stanford Geospatial Network Model of the Roman World
這是斯坦福大學做的羅馬帝國內部的交通網路地圖
可以自己測試從A到B所需的時間,並且選擇旅行的方式

從左到右分別是
A:從羅馬到安條克的急行軍路線
B:從羅馬到安條克的八百里加急傳令路線
C:從君士坦丁堡到安條克的急行軍路線
D:從君士坦丁堡到安條克的八百里加急傳令路線
全部都是在條件最好的夏季,日夜兼程
所耗的時間分別是
A.

B.

C.

D.

可以看到
從羅馬出發急行軍到安條克需要將近17天
而從君士坦丁堡出發則只需要9天
縮短了將近一半的時間
這還只是相對近的安條克
耶路撒冷,亞歷山大以及埃及諸城更加遙遠
從羅馬發出的政令到達這些地方最快都已經過去一周了
所以對於羅馬帝國來說
分開治理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當時的條件下,單一地從羅馬發出命令太不經濟也耗時
帝國越大,這樣的損耗越明顯。
在通訊跟不上的情況下,羅馬帝國對於這些地區的治理只能依託於在地的官員和將軍
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
羅馬帝國內部的文化衝突

藍色是希臘語區
整個帝國的東部基本都是講希臘語的
這是羅馬帝國的先天不足
在中央政府不強勢的情況下
帝國內部希臘文化太過強勢
類似秦朝的書同文也不能有效推行
在地官員和中央政府因為文化不同很難保持同心同德
以至於在帝國分裂之後
東羅馬帝國直接就徹底希臘化了
所以帝國後期分裂也就不奇怪了


盛世之後的三世紀危機、羅馬皇帝的行政區劃改革、東西地中海世界的結構性差異和應對蠻族的全面入侵是羅馬帝國後期分裂的根源。

(奧古斯都)

(極盛時期的羅馬帝國)

一:三世紀危機與羅馬的分裂

由奧古斯都開創的「羅馬治下的和平」(前31——180)崩潰後,羅馬帝國進入了著名的「三世紀危機」。農業萎縮、商業蕭條、奴隸起義、外族入侵,帝國政權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在政治方面具體表現為:在賽維魯王朝(193——235)維持了短暫的和平之後,帝國陷入了近一個世紀的內戰之中。 從公元235年至284年,出現了26個皇帝,其中只有一個是病死的。260年羅馬皇帝瓦勒良在與波斯的戰爭中被俘為奴隸後,帝國出現了無數的地方割據勢力, 出現了三帝國並立的局面。除了羅馬中央之外,另外兩大帝國分別為存在15年之久,統治高盧、日耳曼、不列顛、和西班牙的高盧帝國。存在10年之久,佔據敘利亞、阿拉伯、埃及和小亞細亞地區的帕爾米拉帝國

(AD271年時期羅馬三帝國並立局面)

三世紀危機的解決靠的四個自行伍中崛起的將軍,由於他們都是伊利里亞人,故稱伊利里亞諸帝(268——284)。他們的統一策略簡單粗暴但是高效,聯合元老貴族、鎮壓百姓奴隸起義、吸收蠻族入伍、對割據勢力鎮壓。

鏡像對比:危機之後,龐大的帝國總會分裂,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直至元朝時才重建大一統。

帝國重歸統一,但註定不能夠長久。

二: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

帝國後期的著名皇帝戴克里先首先實行了四帝共治制,帝國分而不裂,由兩位奧古斯都及其兩位下屬凱撒進行分區治理,各擁有20年任期限制以及繼承關係。但這種統治高度依賴戴克里先的政治威望和統治者的道德操守,305年戴克里先和另一位奧古斯都期滿卸任後,帝國再次爆發了內戰。

323年帝國西部統治者君士坦丁擊敗東部統治者李基尼烏斯成為全國唯一統治者,他廢除了四帝共治制,但同時又將全國劃分為四大行政區。儘管帝國重新回歸中央集權,但很明顯皇帝已經不能夠像一個世紀之前那樣統治數十個行省了,被迫劃分更高層級來進行統治。330年君士坦丁遷都東方拜占庭,取名君士坦丁堡,帝國重心東移了。

395年,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羅馬。

(463年形勢圖)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是帝國後期最偉大的統治者,但是其一系列施政方針卻導致本已四分五裂的帝國結構徹底崩潰

在政治上,兩位帝王將行政區劃層級增多,使得羅馬在行政上分裂為四個獨立單位;在經濟上徵收實物稅拋棄貨幣支付手段,加速了帝國經濟向自然經濟倒退的過程;在軍事上面對邊疆蠻族的入侵,向其敞開國界,招募其入伍,導致羅馬軍隊進一步蠻化;君士坦丁遷都更是直接拋棄了羅馬西部世界。

鏡像對比:東漢將之前皇權直轄的郡縣之上設立州一級行政單位,平定黃巾起義之後,亂世的烽火便蔓延了數百年。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當然時勢如此,他們能做得只有這些。只能為帝國續命,卻不能重建帝國。

三:地中海的東西世界

地中海可以分為西地中海和東地中海兩個部分,羅馬依靠武力強行征服(非統一)地中海世界後,無論從人口結構、文化認同還是經濟發展水平上帝國只能維持一種法律上、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統一。

人口結構上來講,帝國人口約5400萬,義大利人約有600萬,占1/9。千年後的美國才出現了民族熔爐,而羅馬帝國則是真正的馬賽克。

文化認同上來講,在帝國東部通用希臘語,是所謂的希臘化世界,在帝國西部,通用拉丁語,這才是所謂的羅馬化世界,而且拉丁語和希臘語(除希臘和義大利外)都只通行於政府機關和城市之中,廣大農村仍然是無數語言混雜。

經濟發展上來講,帝國西部盛行大奴隸制,而且以農業生產為主,而東部地區奴隸制並不發達,小農經濟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工商業發達。當帝國西部的奴隸制大農業發生危機時,東羅馬仍然保持著相當程度的繁榮。

鏡像對比:蒙古人靠征服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可三位大汗死後便隨即分裂。

從長時段角度來講,地中海世界分裂才是常態,羅馬帝國統一地中海四百多年(從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算起)才是奇蹟。

四:無處不在的敵人

羅馬是靠征服一個又一個敵人建立帝國,薩莫奈人、希臘殖民城邦、迦太基人、馬其頓人、高盧人、埃及人、日耳曼人還有那個難纏的死對頭波斯人。

而在3、4世紀,帝國所有的邊境線上都冒出了敵人。

老對手波斯人已然健在,可是漫長的邊境線上突然湧出了無數敵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還有那可怕的匈人。

當帝國全境都出現敵人時,戰爭成為了常態,國家職能和國家機構都必須以戰爭為中心,相較於統一集權軍政體制,面對各主要方向而進行劃分的分區制則成為了更優選擇。

鏡像對比:7世紀的東羅馬帝國,面對在各個方向與波斯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和阿瓦爾人的戰爭,帝國被迫取消原來的行政區劃,實施軍政一體,權力下放的軍區制。

當敵人一窩蜂從各個方向湧上來的時候,帝國只能分裂成無數個王國來分別對抗他們了。

——————

漫長的和平和繁榮之後,帝國突然經歷了危機,政治分裂、蠻族入境、經濟崩潰。當某個強人通過武力強行重新恢復帝國後,面對已經天翻地覆的新帝國,他只能做出維持暫時統治而非長遠利益的決策。帝國逐漸封閉、衰敗和歇斯底里,而這時漫長的邊境線上到處都湧出了蠻族,他們毀滅了帝國。帶來了劍與火,但又為這個頹廢的文明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直至重生。

這是世界史上多麼熟悉的橋段啊。

相關回答

為什麼中國能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廢除奴隸制? - 一條斑馬樹的回答 - 知乎

一條斑馬樹:為什麼黑森林慘敗奧古斯都會那麼失態?

為什麼說漢以強亡,如何從體制上解釋? - 一條斑馬樹的回答 - 知乎


東西羅馬根本不是分為兩個國家,而是共治皇帝(在425年左右西羅馬搞了西羅馬才是真正獨一無二的羅馬皇帝,結果被東羅馬吊打)。這一制度在羅馬也算是經常出現,最多的時候有四位共治皇帝(四帝共治)。而神聖羅馬帝國其實羅馬方面一直沒正式承認(東西大分裂也有這個原因,東羅馬要的是聽從皇帝命令的宗教領袖普世牧首,而羅馬教宗天高皇帝遠跑去給法蘭克人加冕了個皇冠(這裡就屬於互相傷害了,皇帝要聽話的宗教領袖教宗搞事,皇帝就搞教宗。皇帝遠了教宗就跑去找了個新靠山,早期的東西分裂其實還是屬於政治分歧大於宗教分歧,什麼東西教會分歧其實都是扯。),頂多就是說西方有個偽帝,並且內部自稱也還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東羅馬都是後人為了區分古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搞出來的,而希臘人帝國完全就是在罵人)。


我在這更想澄清一個馬後炮思維:交通訊息工具落後導致古羅馬滅亡
有很多人認為古羅馬滅亡的原因是帝國幅員遼闊和古代交通訊息工具落後,說古羅馬離埃及多麼多麼遠,坐帆船順風要一個星期,說安條克離古羅馬多麼多麼遠,走陸路的大道要半個月,所以中央和地方的交流比較差,最後導致古羅馬滅亡了。不僅僅是古羅馬,這種看法幾乎存在於任何歷史分析之中。
這樣的觀點就是以古看今的馬後炮,在古羅馬人看來坐船去埃及用一個星期和騎馬去安條克用半個月是很正常的事,他們沒坐過高鐵和飛機,他們不會覺得一個星期去埃及和半個月去安條克是慢的,就跟你不會覺得坐高鐵從北京到廣州要用九個小時是太慢的。只有未來有了更發達的技術後比如量子傳輸什麼東西,把你在北京拆成粒子用電線傳到廣州再拼出來這樣的科技,來回只有三四秒。於是你就說一萬年後滅亡的中國是因為當時沒有量子傳輸,從北京到廣州坐慢慢吞吞的高鐵要用九個小時?
埃及和安條克離古羅馬遠,所以地方脫離中央統治就很方便,這只是由於從要獨立的地方視角觀察的推斷出的成見。難道當年各自獨立的埃及和安條克服從羅馬的統治是因為古羅馬有著更快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車?
同樣的科技水平下,距離的遠近和交通訊息水平都是背景甚至是常識,它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只是雙方對此的認識和利用程度不同,從而產生了質的差距。


因為它的核心區域面積
只有亞平寧半島那一小點
無法對於如此廣闊的國土以長久的掌控力
因此其分裂是必然
而東羅馬帝國
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本身就是一個交通要道,更加重要的是,其核心區域是巴爾幹半島部分領土和小亞細亞部分領土,核心區的力量足以自立成國
因而其東西羅馬的分立也就可想而知了


為了減小國家的統治成本。只有經濟財政上有所作為,國家才能良性運轉。至於西羅馬…個人認為已是棄子了。甩包袱加強版…


歷史最忌諱的是把一件很大的事情非要歸結在一個很小的原因上。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會是只有一個原因決定一切,
你談個戀愛分手也不會因為一件事或者一個原因啊。。
國家更是如此,羅馬太大了,真的太大了。
事情也太多了, 以至於那一個人,或者那一些人,無法控制帝國的全部。
還是咱們老祖宗比較省心,
天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看吧,不去找原因,只說結果。


羅馬用軍隊和消費控制核心地區的民眾,但軍隊和消費的經濟基礎是奴隸制度。

隨著羅馬擴張,本來產奴區變成了羅馬的行省,本來提供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地區在羅馬化教育下變成了新的消費區。而當年地中海沿線這些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都佔領的差不多了,再往外找奴隸就是比較荒的地方了,而且有些比較荒的地方人又野,羅馬一時還干不過,比如帕提亞。

所以根上說,羅馬出現了生產資源跟不上消費的矛盾。而且這個矛盾通過吸收外部資源解決不了了。

為了維繫舊有的生活質量,如果外部蛋糕做不大,那分蛋糕的人少點兒,其實也可以活的很好。所以,三世紀內部一片相殺本質上是為了平衡國民收支。

但殺多了後,相比外族絕對實力就下來了。外族一看你實力不行了,那我動你吧。於是內部危機演變成邊界危機。

然而雖然羅馬弱化了,但百足之蟲總還是有實力的,於是皇帝總想著把實力湊一起來個殺雞給猴看於是羅馬選擇了集中優勢兵力干某一個少數外族。由於羅馬確實太大了,集中兵力,其實就意味著另外有些地方空虛,所以邊界危機形成了此起彼伏的局面。

也是因為羅馬太大,皇帝發現自己一個人從東平叛到西跑不過來,於是選擇分權。但羅馬官僚體制不健全,不像中國皇帝之下有節度使,節度使可以節度當地省長。羅馬只能靠頭銜對權力管理,於是分權的人也被叫皇帝,貴國就這麼莫名分解了。

正是基於這些歷史,你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殖民主義不愛領土了。把資源拿回核心地區,把麻煩留給外部。

這是當代對古代的教訓總結。


Dup? ce Gaius Octavius, nepotul lui Iulius Cezar, ?i-a consolidat pozi?ia prin ?nfrangerea rivalului s?u la putere, Marc Antoniu, ?n b?t?lia de la Actium din anul 31 ?.Hr., acesta a declan?at un amplu proces de restructurare a tuturor institu?iilor statului, fiind con?tient c? anii de r?zboi civil au l?sat Roma ?ntr-o stare de anarhie ?i c? societatea roman? nu era ?nc? preg?tit? s? accepte controlul total al unui despot. Bun tactician, Octavius (sau Octavianus) a ?tiut s? ca?tige simpatia tuturor. Mai ?ntai a desfiin?at armatele sale ?i a organizat alegeri, ?n urma c?rora a fost ales ?n func?ia de consul.

?n 27 ?.Hr. a returnat, ?n mod oficial, puterea Senatului Romei, ?i s-a oferit s? renun?e ?i la suprema?ia militar? peste Egipt. Dar Senatul Roman nu numai c? l-a refuzat, dar i-a dat chiar controlul asupra Spaniei, Galiei ?i Siriei. Pu?in mai tarziu, Senatul i-a dat ?i titlul de Augustus (tradus ?cel venerat」). Aceast? dat?, 27 ?.Hr., este considerat? ?n mod conven?ional drept ?nceputul Imperiului Roman, de?i numele de "Republica Romana" a fost folosit mai departe, ?n mod oficial, timp de cateva secole. Augustus a reu?it s? mai acapereze ?i func?ia de tribun, care ?i permitea s? convoace Senatul dup? voin?a sa ?i s?-i stabileasc? agenda.

?n afar? de aceasta a inventat ?i o nou? func?ie, ?n anul 23 ?.Hr., anume cea de ?mp?rat al Romei; aceast? func?ie era pe via?? ?i ?i oferea controlul ?ntregii armate romane. Totu?i el folosea adesea titlul civil Princeps, sau ?Primul Cet??ean」. La 19 august 14 d.Hr., lui Augustus i-a urmat la tron Tiberius (14-37), fiul so?iei sale Livia Drusilla dintr-o alt? c?s?torie.

?n vremea ?mp?ratului Claudius (41-54) imperiul s-a extins ?n Britania, iar, dup? o scurt? criz? ?n vremea lui Nero (54-68), imperiul ?i-a atins maxima ?ntindere ?n vremea ?mp?ratului Traian (98-117). Traian a cucerit Dacia, Mesopotamia ?i p?r?i din Arabia. ?mp?ratul Hadrian (117-138), succesorul lui Traian, a decis ?ns? s? abandoneze Mesopotamia ?i p?r?ile Daciei de est care fuseser? incluse ?n provincia Moesia Inferior.

Dup? aceasta a urmat o perioad? de pace, cu excep?ia unor conflicte militare din vremea ?mp?ratului Marcus Aurelius (161-180). ?n anul 212 ?mp?ratul Caracalla (211-217) a oferit cet??enia roman? tuturor oamenilor liberi din imperiu. ?n pofida acestor m?suri, secolul III a fost dominat de o perioad? de anarhie militar?, ?n timpul c?reia unele legiuni ??i proclamau comandan?ii ca ?mp?ra?i, ?i au avut loc foarte multe r?zboaie civile.

?n aceast? perioad? ?mp?ratul Aurelian (270-275), care a avut meritul s? restaureze integritatea imperiului (deoarece ?n urma conflictelor civile se formase ?n vest un imperiu galo-roman ?i ?n est unul palmirian), a decis s? abandoneze, ?n 271, provincia Dacia. Aceasta se justifica strategic prin ideea scurt?rii frontului plin de conflicte cu popula?iile migratoare barbare de pe linia Dun?rii de Jos. Criza secolului III se consider? c? a luat sfar?it cu Diocle?ian (284-306). Acesta a ini?iat o serie de reforme care au schimbat fa?a imperiului. Cu el se consider? c? ?ncepe perioada dominatului (marcand sfar?itul perioadei principatului, care ?ncepuse cu Augustus), ?mp?ratul devenind ?n mod oficial un monarh autocrat. A reorganizat administra?ia in mai multe prefecturi ?i dioceze, ?i va ?mp?r?i imperiul (?n 286), el luand partea de r?s?rit (linia de ?mp?r?ire fiind ?ntre Italia ?i Dalma?ia), avand capitala la Nicomedia.

Va instaura ?i Tetrarhia, prin care, imperiul avea s? fie condus ?n continuare de 2 Augu?ti ?i 2 Cezari, cate un August ?i un Cezar pentru fiecare parte (apus ?i r?s?rit). ?n urma unor r?zboaie civile, ?mp?ratul Constantin I (306-337) va reunifica imperiul. ?n 313, el va da un edict de toleran?? religioas?, la Mediolanum, ?n urma c?ruia cre?tinismul va deveni o religie favorizat? (pan? atunci fusese persecutat? de foarte multe ori, ?n special ?n vremea lui Diocle?ian), iar ?n 325 la Niceea, s-a ?inut primul sinod ecumenic, la care arianismul a fost recunoscut ca erezie (de?i se pare c?, la acea vreme, Constantin ?i favoriza pe arieni). ?n 330 el va ?nfiin?a de asemenea o nou? capital?, pe locul vechiului ora? Bizan?. Aceast? capital? va avea ini?ial numele oficial "Roma Secunda" (a doua Rom?); mai tarziu, el va deveni "Roma Nova" (Noua Rom?), ?ns? ora?ul va fi cunoscut popular sub numele de "Constantinopol" (ora?ul lui Constantin).

?n 332, Constantin va duce o campanie contra vizigo?ilor, la nord de Dun?re, restaurand pentru o vreme ni?te p?r?i din fosta provincie roman? Dacia. ?n 337, Imperiul va fi ?mp?r?it ?ntre fiii lui Constantin I: Constant (337-350), care va lua Italia ?i Illyricum (ce includea atunci ?i Moesia de vest, Macedonia ?i Grecia), Constantin al II-lea (337-340) care va lua restul provinciilor occidentale (vestice) ?i Constan?iu al II-lea (337-361) care va lua orientul — ?i, ?n cele din urm?, ?ntreg imperiul.

?n 364, imperiul a fost iar ?mp?r?it de Valentinian I (364-375), care a luat occidentul (care includea ?i Illyricum) ?i a dat orientul fratelui s?u Valens (364-378). ?n vremea lui Valens, vizigo?ii, fiind ataca?i de huni, au cerut azil ?n imperiu; dar apoi, datorit? modului lor de via?? migrator ?i dificult??ilor de adaptare la condi?iile grele de aprovizionare de la sud de Dun?re, s-au revoltat contra romanilor, ?nvingandu-i ?n 378 ?n b?t?lia de la Adrianopol. Ultimul ?mp?rat care va conduce o scurt? vreme ?ntreg imperiul va fi Theodosius I (379-395), numai din anul 394. Acesta va proclama Cre?tinismul ortodox (adic? nearian), ca religie oficial? ?n 380. ?n 381 se va fi ?ine la Noua Rom? (Constantinopol) cel de-al doilea sinod ecumenic.

?n 395, imperiul va fi ?mp?r?it fiilor lui Theodosius: Arcadius (395-408) ?n R?s?rit (est) ?i Honorius (395-423) ?n Apus (cand, Illyricum a fost atribuit p?r?ii de r?s?rit, dar f?r? Dalma?ia).


太大。

四帝共治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本在於疆域太大,而以當時的技術無法直接有效統治這麼大的範圍。所以必須建立多個有效的政治中心來維持領土的穩定。

===================================================

別以為中國是例外,中國一樣有節度使有藩王有土官有羈縻有內附。


其實只是分治而已,就像當初屋大維管西部,安東尼管東部,雷必達管非洲...


羅馬帝國並非是一分為二,而是自從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兩位皇帝以來,羅馬帝國被劃分為若干大區和行政區。所謂分治,只是將不同的區域交由一位皇帝治理


分成小塊有利於緩解持續不斷的軍事壓力


戴克里先時 帝國政治中心東移 更加重視亞洲疆域管理 帝國西部傳統農業經濟接近奔潰 東部多種經濟形式並存 經濟態勢較好 綜合因素 造成帝國統治一分為二


官僚與信息系統的不發達

由貴族政治向軍閥政治的過度


持續而過多 因權力導致的內亂 與 外敵入侵

對繼承問題的一次嘗試性解決

富饒的東方對相對貧瘠且需要更多資源保衛的西方的放棄


推薦閱讀:

古羅馬滅亡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查理曼繼承西羅馬帝位之前,教廷、蠻族王國、東羅馬帝國這三者是什麼關係?
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愷撒對日耳曼的征服與諸葛亮南征的性質十分類似。為何愷撒最終被譽為戰神,而諸葛亮卻被人詬病不擅用兵?
比如今天是2017年2月7日,這個時間準確嗎?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羅馬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