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作身份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是怎樣一種體驗?

比如,生命科學領域的CNS正刊。希望可以分享您從選題,到設計,到實驗,到投稿,到修改等等,各種心得體會,萬分感謝!
看到大家踴躍分享,在此表示感謝


一年內發了nature physics,science和nature photonics,以及nat.commum.和prl若干的體驗就是:

這能發嗎?這也能發?這一定會發!

總的來說,是沾了老闆的光,順便搭上熱點領域的東風,才能在一年內,超額完成phd期間發文的目標。很大的一個感觸就是,你看待自己paper的態度,與別人看待你paper的態度,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從第一篇natphysics時的戰戰兢兢,到投natphotonics時的成竹在胸,這也是我對自己課題的自信心的一個建立過程。再比如science的那篇paper,實驗前後就做了一個月,思路也非常簡單,我本以為發個natcomm最多了,但是編輯和審稿人卻非常欣賞,從投稿到發表才花了一個多月。所以很多時候並不要低估自己的工作,只要標題夠炫酷,就果斷嘗試science吧。畢竟我們老闆的名言就是:i never understand Science.

有同學想知道science那篇的細節,那我就具體說說吧。當時低估自己的工作是因為基於其他平台的類似工作已經有十年的歷史了。我們的工作雖然換了一個平台,但在基本思路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突破。一開始我們的數據質量很糟糕,雜訊非常大,我的合作者就想整理一下投natcomm算了。幸好這時候我沒放棄,換了一種測量思路後解決了雜訊問題,順便補測了一點東西讓數據更漂亮。在我們之後一兩個月我們的競爭對手們也post了類似的工作,但他們的實驗設計和數據質量都遠不如我們。所以無論工作的創新性、重要性與否,投science圖一定要做的漂亮啊。


文章1月7日被接收。
Science一作
經歷了rebuttal之後漫長的等待,聖誕假期熬夜修改在凌晨把revision投出去。雖然在12月初就知道應該會被接收了,收到正式郵件的那一刻還是激動的。暈暈乎乎了一周多,才開始理智回歸。
下面答題:
選題:這個由不得我定,我當初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跟個有真才實學的導師,不管什麼課題,一定要跟著這個人。Erasmus Mundus的碩士項目第四學期做畢設,直接跑來跟了老闆。因為我知道這個人無論是知識儲備還是科研直覺還是聰明程度簡直棒呆,事實也證明從09年一直跪這個人跪到16年,沒有一刻在科研上覺得失望過。碩士快結束的時候,他讓我去參觀了某大型微器件研究所,然後我就接下了這個做不出來的時候絕望一做出來就Science的課題。
設計和實驗:實驗設計上,其實更多的是對一個idea的精修細改,根據實驗結果improvise下一個實驗。初始的idea和寫出來的文章里的idea都是看起來簡單的一筆,但背後凝結的是5年來不斷地在絕望中修修改改。我們的轉折點是換合作方,換了願意全套搭設備的合作方,所有的參數都可以自己掌握以後,一切都快了起來。14年初老闆大概覺得還是需要多幾年在這個課題上,招了個博士生打算專攻,沒想到在14年11月人家正式開始之前我就做出來了,也是好險我就不是一作了。再一個轉折是美國長期合作巨牛來訪,專家就是專家,一張SEM照片就發現我做出來的材料有多方面潛在應用,這才算是定下要投Science。
投稿:這個沒什麼好說的,老闆和巨牛投Science經驗很足。文章寫得一字都不多餘,因為Science有字數要求,Supplementary Material就是各種給正文擠不進去的數據。主要重點在我們本行,又做了其他測試說明有其他潛在應用,這點對Science尤其重要。
修改:碰到對我們有bias的reviewer,所以爭辯了很久。除了他/她,其他人意見很中肯,也不難,就是加幾個圖減幾個圖這樣,整體結構不需要改,對我們做出來材料的意義也都很認可。巨牛跟editor談過以後直接跟我們說改完就會接收,不用在意那個不友好的reviewer。
==========下面是感想=============================================
其實沒有覺得怎樣,這個課題從09年年底開始一直沒有好結果,13年初草草畢業,因為必須要畢業。到14年下半年,突然一切就都豁然開朗了,我給了自己一個交代,總算覺得對得起那張博士文憑了。
發頂級雜誌,運氣很重要,巨牛級別,起碼我們領域,NS非子刊也不是年年都有的。大牛導師也是必須的,首先眼界不一樣,你的結果,他看到的價值和別人看不一樣。我剛做出來那個下午,我還覺得失敗了,這玩意兒怎麼不好好獃著脫落下來了。結果老闆激動得上躥下跳的,我卻花了1個多月才意識到他為什麼這麼激動。之後把我的樣品給各路大牛巨牛參觀的時候,大家也都是精神一振,我才信服。而且導師名字眼熟,rebuttal什麼的也都容易些。
中間長時間沒有結果的折磨,都寫在另一個答案里了:
做研究長年沒有進展是怎樣一種體驗? - Huang Penny 的回答


博士的時候發過一篇PRL,現在忙了一年多,計算結果不錯,如果再中一篇PRL,我就詳細寫一下個人感受吧。我這個領域幾乎發不了CNS,PRL就是我的最高追求了。


是誰這麼恨我還是這麼狠施一公老師,好好的回答被踩成這樣了。。。。

==================
清華大學施一公老師寫的,我們指導老師讓我們看的,剛好看到這個題目我就隨手運過來了(????ω????)

————————————搬運工專用——————————————

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是科研工作者與同行交流、取得國際影響的必經之路。有些國內的科學家實驗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惱於論文寫作力不從心,成為國際交流的一大障礙。本文從筆者施一公的親身體驗出發,給博士生、博士後以及年輕的PI(課題組長)提供一個借鑒。

我大學時的同班同學都知道,那時我的英語不算好(英語四級考試僅為「良」),寫作尤其糟糕。初到美國之時,對英文環境適應得很差,讀一篇《生物化學雜誌》(JBC)的文章要五六個小時,還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壓力極大。

很幸運,1991年4月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讀博士學位時遇到了學兄和啟蒙老師John Desjarlais。聽了我的苦惱後,John告訴我,「每天花45分鐘讀《華盛頓郵報》,兩年後你的寫作能力會得心應手」。這條建議正合我意。

我原本就對新聞感興趣。於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實驗後,都會在10點左右花一個小時閱讀《華盛頓郵報》,主要看A版(新聞版)。剛開始,我一個小時只能讀兩三個短消息或一個長篇報道,中間還不得不經常查字典看生詞。但不知不覺間,我的閱讀能力明顯提高。1992年老布希與柯林頓競選總統,我跟蹤新聞,常常一個小時能讀上幾個版面的消息或四五個長篇報道,有時還把剛看到的新聞繪聲繪色地講給師兄師姐聽。

閱讀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寫作能力。看完一些新聞後,我常常產生動筆寫自己感想的衝動。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游泳隊取得了四金五銀的好成績,美國主要媒體紛紛指責這是中國運動員服用違禁藥物,但沒有任何檢測的證據,完全憑美國運動員的感覺。此事讓我很氣憤,我生平第一次給《華盛頓郵報》和《巴爾的摩太陽報》(The Baltimore Sun)各寫了一封信,評論報道的不公平。沒想到兩天後,《巴爾的摩太陽報》居然原封不動地把我的信刊登在《讀者來信》欄目。同事祝賀,我也洋洋得意。受到此事鼓勵,我在此後三年多的日子裡常常動筆,有些文章發表在報刊上(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也曾代表中國留學生寫信向校方爭取過中國學生的利益。有時還有意外的驚喜。199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電話告訴我:今天出版的《巴爾的摩太陽報》上有我的評論文章。我急匆匆趕到街頭買來5份報紙,果然,在A版的倒數第二頁,以15厘米×15厘米的篇幅發表了我一個多星期前寄給報社、本以為不會發表的一篇抨擊吳宏達的文章。以上是我個人英文寫作能力提升的一段過程。但是,科研論文不同於讀者來信,有其專業特點甚至是固定格式。

1994年,我第一次完整地寫科研論文,感覺很差。好不容易寫完的文章,連我自己都不願意讀第二遍,勉強修改之後交給了老闆Jeremy Berg。他拖了3周沒看我的文章,我實在忍不住了去催他。上午9點,Jeremy告訴我:今天看。11點,我去他辦公室催,秘書攔住我,說Jeremy正在辦理重要事務,兩點前不得打擾。我心中惴惴,不知Jeremy在幹什麼。下午一點半,Jeremy急匆匆過來找我,拿了一疊紙,「這是初稿,你看看如何,我們可以試試《科學》」。我仔細一看,天啊!一共7頁,4個多小時,Jeremy已經把文章的整體寫完了,只是缺少方法(Method)和參考文獻(references)。讓我鬱悶的是,他根本沒有用我的初稿。

其實,寫文章貴在一氣呵成。我也沿襲了Jeremy的風格。2006年10月,在我們處於劣勢的激烈競爭中,有兩個課題面臨被「scoop」(取消)的危險,我曾經兩次一晚上趕出一篇文章。第一次是10月15日,傍晚8點左右開始寫,通宵工作,第二天早晨10點完成一篇按照《細胞》雜誌格式的論文,包括摘要(abstract),引言(introduction),結論(results),討論(discussion),仔細閱讀一遍後於下午4點半完成網上投稿。這篇文章最終發表在12月份《自然》子刊《結構與分子生物學》上(電子版於11月10日發表)。另一次是10月18日,傍晚6點開始寫,通宵工作,第二天早晨8點完成,上午9點半完成投稿,最終發表在12月15日的《細胞》上。當然,能通宵完成一篇文章,還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對研究領域非常熟悉,對文章整體的大概思路已經深思熟慮,所有的圖表(Figures)都事先做好了。這些前期工作即使全身心投入也需要3~4天。

從1994年自己寫第一篇科研論文的艱難,到現在寫起來得心應手、駕輕就熟,我總結出如下經驗。

1.要寫好科研論文,必須先養成閱讀英文文章的習慣,爭取每天30~60分鐘。剛開始可以選擇以讀英文報紙、英文新聞為主,逐漸轉為讀專業雜誌。我會在近期專門寫一篇文章介紹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強讀專業雜誌能力的辦法。

2.寫科研論文,最重要的是邏輯。邏輯的形成來自於對實驗數據的總體分析。必須先討論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後按照思路來做圖表(Figures),最後才能執筆。

3.具體寫作時,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寫一個以subheading(小標題)為主的框架,然後開始具體寫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話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詞語的華麗,而主要留心邏輯(logic flow),注意前後句的邏輯關係、相鄰兩段的邏輯關係。寫作時,全力以赴,儘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擾(關閉手機、座機),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拿出第一稿。還要注意:一句話不可太長。

4.學會照葫蘆畫瓢。沒有人天生會寫優秀的科研論文,都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學習別人的文章要注意專業領域的不同,有些領域(包括我所在的結構生物學)有它內在的寫作規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話是定式,比如「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we performed……」(為了探索……的機制,我們做了……),「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but not the latter,hypothesis……」(這些結果支持了前面的觀點,而不是後面的,假設……),「Despite recent progress,how……remains to be elucidated……」(儘管最近的進展,如何闡明……)等等。用兩次以後,就逐漸學會靈活運用了。在向別人學習時,切忌抄襲。在美國一些機構,連續7個英文單詞在一起和別人的完全一樣,原則上就被認為抄襲(plagiarism)。

5.第一稿寫完後,給自己不要超過一天的休息時間,開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時,還是以邏輯為主,但對每一句話都要推敲一下,對abstract和正文中的關鍵語句要字斟句酌。學會用「Thesaurus」(同義詞替換)以避免過多重複。第二稿的修改極為關鍵,再往後就不會大改了。

6.第二稿以後的修改,主要注重具體的字句,不會改變整體邏輯了。投稿前,一定要整體讀一遍,對個別詞句略作改動。記住:學術期刊一般不會因為具體的語法錯誤而拒絕一篇文章,但一定會因為邏輯混亂而拒絕一篇文章。這套方法行之有效,我對所有的學生和博士後都會如此教導。

我的第一個博士後是柴繼傑,1999年加入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實驗室。柴繼傑當時的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很差。我對他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每天花半小時讀英文報紙」。難能可貴的是:他堅持下來了!經過幾年的努力,2004年柴繼傑已經能寫出不錯的項目經費申請書(grant proposal),2006年他的第一篇獨立科研論文發表在《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上,隨後相繼在《自然》發表兩篇論文,在其他一流學術期刊發表十多篇論文。他的寫作能力開始成熟。發表論文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要明白:論文只是一個載體,是為了向同行們宣告你的科研發現,是科學領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論文寫作時,一定要謹記於心的就是:用最簡單的話表達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邏輯嚴謹!其實,中文和英文論文皆如此!


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已被通知接收,我是一作……不過NC跟CNS還是不能比……
另外還有影響因子三四左右的文章4篇,一作一篇,其他都是二三作…
光學方向,這些都是直博前三年的成果。單從文章來看好像是挺不錯的,不過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很水,而且不知道發文章是為什麼……


小板凳,瓜子。


正在做著一篇可能發CNS文章的,如果能做出來估計就皆大歡喜啦,生物方向的,工作量比較大,經常睡不夠。科研設計的話其實不方便說,因為這個的話其實並不是特別的創新性,但是是非常重要工作。


謝謝 @Nemo 指點啦。剛收到錄用通知,哎呀好漫長。Cyber security領域算是top範圍的Journal了……吧(⊙o⊙)?並不要往science natural神馬的做努力,申請工業界的funding有磚搬就好啦~(≧▽≦)/~…畢業壓力小了那麼一點。
---------------------------------------------------------
mark一下,看看啥時候來答題。估計這題答不下來也沒法畢業……連寫帶改一年多了,rebuttal交上去了求求各路神仙趕緊給我過吧思密達……Orz


現在讓我來說說我的體驗, 論文要發表,就要按照雜誌社投稿的相關要求,一遍遍修改,一遍遍排版,大到版式小到標點符號,即使花再多的功夫,也要視論文如初見,滿懷激情、熱忱和希望,認真撰寫和修改。

當目標指向清晰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刻意的用盡全部力氣去極力完成一件事情,但生活有時並不按我們所設定的方向運行,它會讓你失望,但也會不經意的在別處彌補給你驚喜。

投稿也是如此,論文是認真寫的,但在投稿的時候,的確本身也沒抱著什麼能發表的希望,於是採取了普遍撒網重點培養的投稿方式,但仍心有所屬。不曾想你寄予期望的期刊並沒有什麼消息,而想都沒想過的期刊卻錄用了你的稿件。不論怎樣,只要被錄稿,結果都是好的,在發表論文的過程中還有不懂的歡迎諮詢本人,謝謝支持。


我不能當一作,因為導師要當一作→_→

「那誰,你去做一下那啥啥吧」
「好的」



:再無任何交流


【頂級文章誕生】


關注這個問題好久了,一直沒機會答,今天就湊合說兩句(很明顯自不量力,憋打我,抖一下機靈)。
答主研一,論文被接收了,文科,發的國內的期刊,我們領域最牛的,社科類影響因子3點幾,還過得去,我們學校把他划到A類,在社科整體里算是很不錯(會不會有吹牛的成分,憋打我。)問我體驗?一波三折。
剛和老師提出這個論文想法的時候,有一個師姐那叫一個鄙視啊(忽略她,在師門一手遮天,瞧不起所有人,雖然她很努力,雖然照樣發不出論文),老師說你先做一下再說。後來遇到瓶頸,找導師商量,導師堅決說方法有問題,我堅持是對的,有次討論到十一點,老頭還生氣了(不過這老頭人確實好,很有涵養,人特好),然後勉強說你先做完再說。然後過了兩個星期弄完了,給他中高,出乎意料,在師門大誇某某的大作,然後讓給師門幾個博士和其他同學發一份,大家都看一下(雖然那個世界照樣不屑,忽略她)。然後就是投稿,出奇的順利,很快就通知修改,然後改啊改,接下來錄用了。發了這個論文後,老師把我當寶了,有問題總是先問,某某,你怎麼看,繞過幾個博士了(不得不說幾個博士師姐還是很好的,尤其大師姐對人超好,與世無爭),兒女我的虛榮心被滿足了~~~~~~~~到現在,師門的要事都退給我了,老頭說,你應該多歷練......
· 至於寫論文本身,剛開始我只是覺得好玩,寫一些就寫一寫,因為後面涉及對前人研究的回顧,然後我就在大放厥詞(學術規範那種),感覺小孩過家家一樣,原來我這麼說,導師也認可,專家也認可,覺得學術也就那麼回事吧,寫的過程還是蠻艱難的,關鍵的地方一天就寫一段話,反覆雕琢.......前後一個半月吧。
我這是強答,大家不要噴啊(本人很一般,能中大刊,運氣也很重要,感謝主)~~~~~~~~~~~~~~~~~


第一篇要投PhysRevD寫的時候很激動吧,一切都很順利,直到上傳到arxiv。
然後就不停地被拒,改,被拒,轉投,被拒,改,被拒。被PhysLettB接收不知過了多久。

然後就是老被做實驗的朋友們吐槽圖太丑。sigh,沒辦法手笨。

以及大家可以不用費心去找了,現在看來挺naive的。ps知乎上我從來沒用過真實姓名


謝 @Qian X 邀

文章被Science接收,今天在線發表了。我是並列一作(一共兩個並列一作)。

剛知道文章被接收時,有點小激動。儘管做科研很久了,但還是記得當初淳樸的願望。不過熱度很快也就過去了。畢竟很多現實問題擺在眼前等著解決。現在的感受就是現在做事心裡會更有底,不太害怕意外發生。不用再每天提心弔膽的想,要是這一年又什麼結果都沒有,那就完蛋了。到今天為止做博後再三個地方做了四年了,覺得終於可以把這個階段告一段落,開始考慮下一步怎麼辦。

說實話,發NCS的文章,除了少數巨牛的結果,大部分還是靠運氣,得諾貝爾獎的工作沒幾個發在NCS上。只要包裝的好,很多一般的結果也是有機會發的。所以發頂級期刊也代表不了個人水平。只能說對於以後的發展有幫助,像一張門票。


樓上全是理科大神,瞬間感覺我們小文科的期刊好像實在不夠看呀..然而,上個月收到了 中國史研究 的錄用通知,是我兩年多前投的文章..兩年多都沒信,我都放棄了..現在好高興!!


投了一篇Nature Protocols,比CNS肯定是不足,不過對於剛進實驗室的博一菜鳥來說已經非常愉悅了,感謝導師,哈利路亞。

8月提交論文Draft,經過三四次修改後,12月正式錄用。

應編輯要求,補了一些將Protocol應用於其他細胞系的實驗,補了導師以前發表過的論文圖片。

三個審稿人審Draft,其中一人不屑一顧,好在編輯表示感興趣。

問題細緻,對troubleshooting要求高。

影響因子:The 2014 ISI 2-year Impact Factor for Nature Protocols was 9.67.


旁邊宿舍發了篇nature,不過不是1作,是17作。


寫CV的時候列幾篇CNS的就行了,其它都懶得放上去


發Science advances算嗎,不過我是共同一作,所以沒啥感覺。


拉仇恨的問題。其實就一個答案:命好,爽!


我好羨慕能回答的人


推薦閱讀:

在別人的文章或問答中評論產生的閱讀和贊計入問答里不?
如何用大喬和百里守約寫一篇關於戀愛的文章?
關於華為的文章下面總有一群黑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TAG:科研 | 實驗 | 論文 | 文章 |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