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投資人是否只投原創項目?


至少在我眼裡中國的風投並不喜歡原創項目。
10年底正值大三時,低端智能手機開始大面積發行,我們覺得機會來了,於是乎11年基於移動終端的互聯網圖片共享軟體「見本品」上線了,而那時instagram還沒有那麼火。
當時懷著滿腔熱情尋找VC,基本上市面上有點名氣的風投都送過了,除了IDG真的把我們叫到上海,和其他項目PK了一下(結果是被一個做無血血糖測試儀的幹掉了),其他如聯想創投告訴我們還沒有畢業要以學業為重;平安創投聯繫
說要談一談,約好時間郵件通知取消,結果失聯;搜狐張朝陽助理李薇說微博部給她轉過來的產品介紹覺得不錯,要更詳細的方案,留了個「尚不存在」的郵箱,同樣失聯外。其他的風投大部分的口徑是「國!外!沒!有!這!樣!的!成!功!項!目!,我!們!不!能!投!沒!有!把!握!的!項!目!」。
後來因為理念分歧和人員不穩定,整個項目黃了(一合伙人認為應純做手機app、我認為手機體驗度不夠,應該網站+app、另一日本友人合伙人福島爆炸後急著回去,可關鍵你丫是東京的啊)


另外讚美下現在特別火的某個以標籤作為賣點的圖片共享app,除了沒有基於LBS,測算出圖片上傳者所處位置的消費特徵,進而優先推送同樣消費特徵的商家圖片外(我擦,這不就是現在的大數據分析嗎?有興趣的PM我),他們的產品和我們「見本品」怎麼這麼的一致呢?所以投風投有風險啊。

幾張當時通訊的圖片


如果題主說的「原創項目」代表的是模式原創,那麼回答是:
並不是!
現在有那麼多 Copy to China 的項目都獲得了融資
「千團大戰」時也有那麼多團購項目都獲得了融資


騰訊百度淘寶
人人微博優酷
美團知乎滴滴

要是只投原創項目,投資人得錯過多少好項目啊

大概也只能投投阿北和題主了


其實投資人看項目並不那麼關注它是否原創,而是重點考察它是否有好的價值主張,能更快積累用戶或者擴大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所以最重要的是理解用戶的真正需求,進而找到價值適配的策略。有商業模式的協助,可以讓好點子發展成獲利的好生意;若再設定清晰的價值主張,更能有效改善產品、服務的品質,進而對用戶創造價值。

面對創新,人們總是口是心非。內隱聯想測試(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證明:當人們體會到沒把握的感覺,或是想要減少不確定性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排斥創新。這種偏見儘管難以察覺,卻會讓人們對新想法或新產品產生抗拒。不要認為投資人會高明多少,當年新浪在摩根史坦利面前談到未來戰略是建設「門戶網站」時,摩根斯坦利的一位高層卻嘀咕:「他們要個門做什麼?」。

那投資人到底看重什麼呢?市場、人才、技術、資本,是一張桌子的四條腿,每一個都很重要。創始人不懂技術沒關係,但是要懂市場,一方面市場要夠大、夠有潛力,更重要的是,要找對切入這個市場的時機。最先進入這個空白市場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進得太早有可能成為一個很優秀的創新者但同時也成了烈士,而進入太晚就可能面臨太過激烈的競爭。但最終,人才是第一位,因為好的人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不然再多的錢和再好的idea都會被做爛。

關於如何選擇,巴菲特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回答:「毫無疑問的,首先一定要找聽得懂的生意。之後,就像建立一支NBA 的冠軍球隊,第一個要找到的這個公司是NBA 里七尺高的球員。」無論是股市投資還是風險投資,運用基本常識,堅持最強的經營團隊、最大成長的市場,這些是我們都知道但卻經常沒能做到的原則。

我見到不少剛開始做天使投資的CEO,常常會犯一個錯誤:他們看到一家創業公司, 其實條件缺乏,這時他們就想:這個團隊和做的產品雖然不夠好,但我一旦投資之後,以本人的資源、技術和眼界,可以幫到他們。有些時候,碰對了,就得出個結論:「你們看,我多厲害,將這家公司帶成功了。」 但絕大部分情況下,這個公司會因為條件不足而左支右絀。投資者一看情況不妙,就開始批評這些小青年,都因為不聽他的高明指點,才會失敗。

投資人幫助被投的公司,天經地義,但如果你選擇的是一家天生短板的公司,你得花多少心血去幫他東拼西湊啊?相反,想巴菲特這般堅持只投資具有身高七尺的對象,長久下來勝算會高很多。

反過來,如果你自認水平不錯,如何建立獨特的核心能力(不一定是原創)呢?這種能力,不一定與學歷或身份有關,而應該是存在於以下這些關鍵里吧:

  • 真正的獨特能力與創意

也就是說,分清楚他的創造力,是後知後覺剽竊反芻他人,還是靠小聰明在巧妙模仿?真正具有率先創新能力的同仁是非常珍貴的,真正擁有深厚基礎而足以幫助公司帶動創意的夥伴更是不可多得。

  • 有整合能力

這些人如果本身不是發明家,那麼他是否有能力整合大家的力量,夥伴的資源,來匯聚眾人力量。

  • 有改進能力

你的團隊有沒有願意挑戰現狀的人?而不止是一堆唯唯諾諾察言觀色的盲從者?不因現狀安逸而躊躇自滿,這樣的團隊成員或許有時候會被認為是麻煩分子,但是良性的自我挑戰絕對是組織里的良知。公司有這種人,會戒慎恐懼、不斷進步。

  • 深厚的基礎能力配合寬廣的後續成長空間

那些在技術或知識上不斷鑽研、長久浸淫,並且真正付出過代價的人是令人欽佩的。至少他們不是隨便追逐潮流,隨風飄搖的人。他們同時擁有對事業的熱情熱愛。

如果你去參加現在流行的各種路演會,你會發現一下午聽到的項目雖然領域各不相同,但都以類似的角度設計,無法呈現價值區分或獨特定位,很明顯的都是追逐潮流。這些創業者都是十分聰明而心態非常時髦的,只有少數看起來歷經滄桑,這也說明了互聯網項目有許多是沒有門檻或者門檻很低的。幾個聰明人,想到了高明主意,隨便湊合湊合就干開了,所以大家的內容大同小異。其實並不需要原創,只要偶爾看到一些真正有特殊核心能力的項目,都會久旱逢甘霖般地吸引住眾多投資人。

他們的所謂"創意",絕大多數都是其他主流產品的衍生或寄生物。所謂「寄生」, 就是它本身的存在,純粹是寄生於他人原創的內容之上,是各種主流網站的內容再垂直細分。這些創意大多是基於他人原始成功案例而衍生的想法,有部分的附加價值,卻沒有足夠大的核心價值。基本上,當你將一大堆創意擺在一起的時候,誰膚淺地在追逐潮流,誰具有特殊核心價值,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了。

其實就算拷貝來的點子或方案,如果創始人持之以恆地根據市場做優化,最後也會形成很多獨有的內容。Paul Graham說過「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創業過程中,總會有新的問題跳出來,比如市場和想像的不一樣,增長速度或難度和想像的不一樣,等等,一直充滿變化。所以,要先做些不能Scale的事,中途總會碰到各種變化,由於純人手解決問題,要發現問題和修正方向相比起寫一堆代碼容易得多。等到確定了問題的重複性和重要性,還有整個流程開始順暢的時候,才是時候開始動用流程和技術。了解市場需求,這個過程幾乎是無法Scale的,但得到的反饋如果能轉化成產品功能,會讓所有用戶受惠。

以前看高手玩星際,除了學習他們嫻熟的「微操」外,還能看到他們有以下兩個特點:
宏觀方面看得比對手遠,每次遠一點點。
微觀方面在細節上做得比對手好,每步好一點點。

其實創業和這個過程很像,市場和趨勢就是宏觀,產品開發和團隊管理則是微觀,要「勝出」幾乎沒有捷徑,唯一方法就是每天在兩方面都做得更好一點點,一直做上很多年。優秀的創業者從不會自我感覺良好,不論從哪家名校畢業,不論解決了多少問題、到達了哪裡,他們還是不斷地探索更多可能性。除了能力外,野心也隨著一直變化,到達目標後他們會有新的目標,繼續邁進,對他們來說,完成一個目標只代表下一段路剛開始而已。

矽谷之所以群星閃耀,只不過是剛好這樣的人相對多一點,從而吸引到其他類似的人來到,物以類聚,所以在互相影響的情況下,優秀創業者的數目在矽谷似乎增長得比其他城市快。這些MIT、Stanford或其他名校的畢業生,比你更勤奮地探究自己的不足,花更多時間去改善,除了比他們更勤奮更執著地改善以外,難道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必然不是。哪來那麼多的原創項目?主要是看團隊,看技術實力,看創始人的信心和履歷,還有就是自己感覺了。感覺這東西就千差萬別了,我覺得完全無法想像的項目,別人聊的很High。


不是


不是~直白點說,假設一個項目創始初期估值1000萬,可持續性盈利10年,那一般需要分階段進入2-4個風投。有的投資公司偏好初始投資,2年後翻N番退出,既而另一個投資公司充當接盤俠進駐,如是反覆,直到項目的終段,不過受資本寒冬影響,目前投資公司多是抱團投資


不一定吧


推薦閱讀:

面對一個投資項目的時候,VC 如何做出是領投還是跟投的抉擇的?
超早期投資可行性如何?
如何對待投資人的欺騙行為?
投資人錢從哪來?

TAG:風險投資VC | 創業 | 投資人 | 互聯網創業 | 互聯網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