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好相機追求的是色彩的盡量還原,為什麼德味還一味的被推崇?

根據我能找到的解釋來看,德味有幾項重要的指標,第一,銳度高,第二色調偏藍或者偏紫。我不確定我所說的正確不正確,但不管怎樣,總之德味絕對不是色彩的準確還原。那麼,具有德味的相機或者鏡頭既然不能做到對色彩的準確還原,那為什麼還被看做是高端設備的標準?


色彩,是人眼接受到不同波長的光,反映到腦中的心理作用。

一張白紙放在紅色光源下,你是想讓照片拍出白紙原本的白色,還是眼睛看到的紅色。

在膠片時代,如果想讓拍出的白紙還原成白色,除了需要色偏極小的鏡頭和底片,還要用色溫計配合色溫濾鏡。所以只有對色彩還原要求嚴格的商業攝影才用得上。

到了數碼時代,可以很方便的通過色溫的調節改變色彩。色彩還原也是數碼相機加入自動白平衡功能之後才有的指標,目的也是為了評價自動白平衡功能。

對於照片來說,色彩和明暗,構圖等元素一樣,是表達的工具。可以選擇拍出白色的白紙,也可以選擇紅色的白紙,甚至可以加濾色片,拍出紫色的白紙。

能拍出好照片的才是好相機,色彩還原從來不是評價一張照片的指標。德國相機一百多年,拍出的很多經典名作也並不是色彩準確的。

很多人拿著大師的相機,就想著能拍出同樣的經典。不去研究構圖和曝光,就學了個「德味」而已。


如今的德味其實是個誤解。說法來自於無忌:德味是個傳承下來的說法,早期國產鏡頭,日產鏡頭光學素質比較差,解析度也不高,還有色散的時候,德國相機用的鏡頭,比如leica,祿來,哈蘇,這些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分毫畢現,層次豐富,比起其他同時期鏡頭確實是「德味」,清晰明銳色彩還原好。到了如今,「德味」更多的被理解成了當時某些玻璃對某些色光透過率的關係導致的色偏,雖說很好看,但是已經離原始的「德味」相去甚遠。「德味」在當時恰恰是色彩還原度高,解析度高,清晰的代表。不過放到如今,當時那些「德味」的鏡頭依舊在被使用,依舊在提供著不錯的光學素質,雖說比起當代的日本鏡頭,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已經比不過了。但是那種獨特的偏色,還是有一番味道。

做一個猜測:因為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完全的色彩還原難以做到,於是設計師乾脆揚長避短,避免不了色偏還不如利用他做出獨特的色彩,於是他們就那麼幹了。

更早期的鏡頭色偏那是因為,當時根本就沒有彩色攝影,所以不太考慮色偏,所以剛剛普及彩色攝影的時候,很多鏡頭上加了color標識,表示已經對彩色攝影做出了色彩修正。


確定么?現在除了「毒德大學」這句話之外,還真沒見過誰提德味……

要說正宗德味,還得是這個...


想了想不答了,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什麼德味的照片了,以前不懂的時候看誰發個偏紫的圖都覺得德味……


買了那麼貴的東西,不想點幺蛾子出來吆喝一下,你讓土豪面子往哪兒擱?


第一,好相機追求的不是色彩還原,好鏡頭也不是。照片就是照片,和現實是不同的,不存在還原。每個廠商每個機身鏡頭的偏向都不一樣,就是他們做的取捨。比如我們都知道的佳能人像白裡透紅,賓得綠色自然,其實和德味一樣,都是一種調色偏向。
第二,德味被推崇,也不代表他是高端設備的標準呀。標準是要被執行的,然而德味只是一些人的偏好而已。和所謂的日系啊韓系啊沒什麼區別。
第三,德味指標並不是銳度高,適馬才是銳度高。色調偏藍紫也不完全正確,準確的說是暗部偏藍紫,具體每個鏡頭也不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層次豐富。個人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顏色上德系頭白天拍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到了晚上才會有味道出來,所謂的「暗光見真功」。鏡頭的一個取捨,銳度高的層次少,層次豐富了銳度低,而有些鏡頭兩方做的都很好,德國的居多,就變成德味?純猜的。
第四,網上有過盲評,同條件下原廠機身原廠頭M9,5d3,d800拍的圖給人猜哪個是德味,結果沒人猜的出來。說明德味只是一個臆想,並不是德國頭才有德味,這種東西並不存在。而德味更多的是後期出來的。好的鏡頭會提供更多的後期空間,大概就是這個的區別。


我的理解是通過鏡頭還原的色彩比肉眼更豐富,德國光學技術確實做得更好,曰德味。


所謂的德味只不過是那群只會研究器材型號,不會研究物理原理的人胡編亂造的詞兒,這群人我稱之為偽器材黨,你別被他們帶進溝里。真正的器材黨應該V爺那樣實實在在用數據說話的人。

鏈接:
徠卡M9出片,進來聞聞德味...
http://bbs.fengniao.com/forum/1909789.html


推薦閱讀:

AE-1、X700、OM1 三者哪個好些?
佳能50mm f/1.2L和 50mm f/1.4 ,除了光圈的區別之外,還有什麼區別嗎?
可不可以利用廣角畸變使拍攝的妹紙顯得臉小?
佳能24-70 2.8與16-35 2.8如何抉擇?
佳能6D2與6D對比評測怎麼樣?

TAG:攝影 | 單反相機 | 佳能 | 相機 | 徠卡Lei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