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怎麼才能寫好?發表論文最重要是什麼

想發表經濟類C類期刊,老師說了之後 仍然不是很懂


牛人告訴你如何讀國外文獻!畢業論文寫作靠它了

2015-04-07 國家社科期刊資料庫

為什麼讀文獻?
(從Ph.D到現在工作半年,發了12篇paper,7篇first author.)我現在每天還保持讀至少2-3篇的文獻的習慣。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讀的時候好像什麼都明白,一合上就什麼都不知道,這是讀文獻的大忌,既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導致以後不願意讀文獻。

1. 每次讀完文獻 (不管是細讀還是粗讀),合上文獻後,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麼,如果不知道,就從abstract,conclusion里找,並且從discuss里最好確認一下。這樣一來,一篇文章就過關了。take home message其實都不會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發現你需要記得很多,那往往是沒有讀到重點。
2. 擴充知識面的讀法,重點讀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問題,以及目前的進展類似的文章,每天讀一兩篇,一個月內就基本上對這個領域的某個方向有個大概的了解。讀好的review也行,但這樣人容易懶惰。
3. 為了寫文章的讀法,讀文章的時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時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識的記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誰,哪篇文章,哪個期刊,這樣以後照貓畫虎寫的時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裡半天琢磨出一個句子強的多。當然,讀的多,寫的多,你需要記得句型就越少。其實很簡單,有意識的去總結和記億, 就不容易忘記。

研究生怎麼看文獻,怎麼寫論文
一、先看綜述
先讀綜述,可以更好地認識課題,知道已經做出什麼,自己要做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對於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後,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而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涉及範圍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

二、有針對地選擇文獻
針對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論文來讀,從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麼問題,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證明,有哪些結論?從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邏輯推論,學習技術方法。
1.關鍵詞、主題詞檢索:
關鍵詞、主題詞一定要選好,這樣,才能保證你所要的內容的全面。因為,換個主題詞,可以有新的內容出現。
2. 檢索某個學者:
查SCI,知道了某個在這個領域有建樹的學者,找他近期發表的文章。
3. 參考綜述檢索:
如果有與自己課題相關或有切入點的綜述,可以根據相應的參考文獻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論文。
4. 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
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

三、如何閱讀文獻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說是一個論文的窗口。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並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多數文章題目、摘要簡單瀏覽後,直接把幾個Figure 及Title 與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讀全文:讀第一遍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爭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為讀論文的目的並不是學英語,而是獲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後思維會非常混亂,往往讀完全文不知所謂。可以在讀的過程中將生字標記,待通讀全文後再查找其意思。
3.歸納總結:較長的文章,容易遺忘。好在雖然論文的句子都長,但每段的句數並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個片語標一個標題。
4.確立句子的架構,抓住主題:讀英文原版文獻有竅門的。我們每個單詞都認識讀完了卻不知他在說什麼,這是最大的問題。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關係連詞,他們承上啟下引領了全文。中國人喜歡羅列事實,給出一個觀點然後就是大量的事實,這也是中文文獻的特點,我們從小都在讀這樣的文章,很適應。西方人的文獻注重邏輯和推理,從頭到尾是非常嚴格的,就像GRE 裡面的閱讀是一樣的,進行的是大量重複、新舊觀點的支持和反駁,有嚴格的提綱,尤其是好的雜誌體現得越突出。讀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題,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無用信息可以一帶而過,節約你大量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5.增加閱讀量:由於剛剛接觸這一領域,對許多問題還沒有什麼概念,讀起來十分吃力,許多內容也讀不懂。後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最後可以融匯貫通。所以,對新手而言,應當重視閱讀文獻的數量,積累多了,自然就由量變發展為質變了。

四、提高閱讀的效率
1.集中時間看文獻:
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繫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2.做好記錄和標記:
複印或列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註。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於沒看。
3.閱讀順序:
根據閱讀目的選擇合適的順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後看discussion,最後看result 和method(結合圖表)。

五、文獻的整理
1.下載電子版文獻時(caj,pdf,html),把文章題目粘貼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號)
2.不同主題存入不同文件夾。文件夾的題目要簡短,如:PD,LTP,PKC,NO。
3.看過的文獻歸入子文件夾,最起碼要把有用的和沒用的分開。
4.重要文獻根據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編號,然後按名稱排列圖標,最重要的文獻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獻要注意追蹤。運氣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線索;運氣不好,發現別人搶先了。據此修正你的實驗。

六、英文文章寫作(閱讀文獻的副產品)
1.平時閱讀文獻,注意總結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語(注意,文獻作者必須是以英文為母語者,文獻內容要與你的專業有關)。
2.找3-5篇技術路線和統計方法與你的課題接近的文章,精讀。

論文各部分讀法有講究
本人英語基礎不好,沒過六級,所以在碩士的時候基本上看的外文文獻很少,現在想想很後悔,2 年的時間少學了很多東西。上了博士,自己給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了,開始打算硬著頭皮咬著牙很不情願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獻,一開始看比較慢,有些很難理解,到現在大約仔細閱讀了100 篇外文文獻,泛讀了100 篇外文文章,受益匪淺,現在基本不怎麼看中文的了,確實也覺得外文的質量就是高(也有湊數的爛文章),現在自己寫外文的也很順手了。談幾點自己的體會。我是材料專業的。

1.先找5篇跟自己論文最相關的外文文章,花一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的看,反覆看,要求全部讀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學和老師交流一下。一個月以後你已經上路了。
2.如何讀標題:不要忽視一篇論文的標題,看完標題以後想想要是讓你寫你怎麼用一句話來表達這個標題,根據標題推測一下作者論文可能是什麼內容。有時候一句比較長的標題讓你寫,你可能還不會表達。下次你寫的時候就可以借鑒了
3.如何讀摘要:快速瀏覽一遍,這裡主要介紹這篇文章做了些什麼。也許初看起來不好理解,看不懂,這時候不要氣餒,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這篇文章的時候也許你都明白了。因為摘要寫的很簡潔,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條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圖的時候看不懂是正常的。
4.如何讀引言(前言):當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領域的一些情況,看引言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紹性的東西,寫的應該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獻多了以後看這部分的內容就很快了,一掃而過。有些老外寫得很經典得句子要記下了,下次你寫就可以用了。
5.如何讀材料及試驗:當你文獻看多了以後,這部分內容也很簡單了,無非就是介紹試驗方法,自己怎麼做試驗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
6.如何看試驗結果:看結果這部分一定要結合結果中的圖和表看,這樣看的快。主要看懂試驗的結果,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結構描述一些數字的結果)。有時看完以後再想想:就這麼一點結果,別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寫這麼多,要是我可能半頁就說完了?
7.如何看分析與討論:這是一篇文章的重點,也是最花時間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後不急於看分析討論。我會想要是我做出來這些結果我會怎麼來寫這部分分析與討論呢?然後慢慢看作者的分析與討論,仔細體會作者觀點,為我所用。當然有時候別人的觀點比較新,分析比較深刻,偶爾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當你看的多了,你肯定會看的越來越懂,自己的idea 越來越多
8.如何看結論:這個時候看結論就一目了然了,作後再反過去看看摘要,其實差不多
9.把下載的論文列印出來,根據與自己課題的相關性分三類,一類要精讀,二類要泛讀,三類要選擇性的讀。分別裝訂在一起
10.看完的文獻千萬不要丟在一邊不管,3-4 個月一定要溫習一遍,可以根據需要,對比自己的試驗結果來看
11.學會記筆記,重要的結論,經典的句子,精巧的試驗方案一定要記下來,供參考和學習
12.有些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文獻,可以批判性的閱讀。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試驗多的話,你應該有這個能力判斷誰的更對一點。出現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原因有下:試驗方法描述不詳細,可能方法有差別;試驗條件不一樣;某些作者誇大結果,瞎編數據
13.有時間還是多看點文獻吧,最好定個目標:在學術上超過自己的老闆。因為老闆一般不看文獻,他們都是憑經驗做事,很多新東西他們都不知道,慢慢的你老闆會覺得你很厲害。反正我覺得多讀了,讀起來就快了,而且也會慢慢喜歡上看外文文獻,收穫自然也就多了。
讀研的三年時間裡,實驗做得不是很多,文獻倒是讀了不少。原因呢,可能是老闆也發現了我這個人屬於那種眼高手低的人,乾脆就讓我做個文獻閱讀器了。從研一到現在每當老闆腦子裡出來一個想法,出來幾個關鍵詞,好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交給我查閱和整理文獻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我發在論壇里的幾個ppt,關於光催化、無鉛壓電陶瓷,微波介質陶瓷,納米ZnO,此外關於Raman 光譜、多鐵性材料。
算起來前前後後看過——當然只能說看過,因為大部分都只是走馬觀花,沒有精讀——的文獻應該不下三四百篇了。我估計每個方向單拿出來寫個中文綜述都差不多夠了,可惜中文要版面費,想來老闆也不會給出說了這麼多廢話,進入正題吧。有人也許會問,你是怎麼看文獻的,特別是一個以前沒有接觸的陌生領域。我的方法是,先看中文綜述,然後是中文博士論文,而後是英文綜述,最後是英文期刊文獻。這樣做的好處是,通過中文綜述,你可以首先了解這行的基本名詞,基本參量和常用的製備、表徵方法。
我覺得這點很重要,因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話,一些基本名詞如果簡單的想當然的翻譯,往往會將你引入誤區或造成歧義。同時中文綜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參考文獻,這就為後續的查找文獻打下一個基礎。
中文博士論文,特別是最近幾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緒論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於一篇綜述的。因為它會更加詳細的介紹該領域的背景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裡面往往會提到國內外在本領域做得比較好的幾個科研小組的相關研究方向。通過閱讀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個脈絡。
英文綜述,特別是那種invited paper或是發表在高IF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領域的牛人們寫的。對此要精讀,要分析其文章的構架,特別要關於作者對各個方向的優缺點的評價以及對缺點的改進和展望。通過精讀一篇好的英文綜述,所獲得的不只是對本領域現在發展狀況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學會很多地道的英文表達。最後就是針對自己的課題查找閱讀相關英文文獻了。現在各大學圖書館裡面的資料庫都比較全,即使沒有也可以通過網路上多種手段獲取文獻了。所以說文獻的獲取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查什麼樣的文獻和怎麼具體閱讀整理文獻。根據我的體會,我覺得有以下四類英文文獻是我們所需要的:
1、本領域核心期刊的文獻。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這裡也不能一概唯if 論了。比如說陶瓷類的核心期刊美陶的IF 也不過1.5 幾,但上面的文章特別是feature artical 還是值得仔細閱讀的。當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這個就要靠學長、老闆或者網上戰友的互相幫助了。
2、本領域牛人或者主要課題組的文獻。每個領域都有幾個所謂的領軍人物,他們所從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發展主流。因此閱讀這些組裡的文獻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點。這裡有人可能要問,我怎麼知道誰是牛人呢?這裡我個人有兩個小方法。第一是在ISI 檢索本領域的關鍵詞,不要太多,這樣你會查到很多文獻,而後利用ISI 的refine 功能,就可以看到哪位作者發表的論文數量比較多,原則上一般發表論文數量較多的人和課題組就是這行里比較主要的了。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首先要了解本領域有哪些比較規模大型的國際會議,而後登陸會議主辦者的網站一般都能看到關於會議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做為邀請報告的報告人一般來說都是在該行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呵呵
3、高引用次數的文章。一般來說高引用次數(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話)文章都是比較經典的文章,要麼思路比較好,要麼材料性能比較好,同時其文筆應該也不賴的話。多讀這樣的文章,體會作者對文章結構的把握和圖表分析的處理,相信可以從中領悟很多東西的。
4、最後就是當你有了一定背景知識,開始做實驗並準備寫論文的時候需要看的文獻了。我個人的經驗是,首先要明確一點,你所做的實驗想解決什麼問題?是對原有材料的改進還是創造一種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製備方法,還是採用新的表徵手段或是計算方法。明確這一點後,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獻了。而且往往當你找到一篇與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後,通過ISI 的反查,你可以找到引用它的文獻和它引用的文獻,從而建立一個文獻樹,更多的獲取信息量。

此外,我想提到的一點就是關於文獻的整理。很多時候大家下文獻都是很盲目,抱著一種先下來再說的思想。往往下來的文獻不少,但只是空占者磁碟空間。不經過整理歸類的文獻就不是自己的文獻,那根據什麼來分類呢?
我有一個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適用於那些擁有大量未讀文獻的。就是只關心三點:文章的前言的最後一部分(一般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工作,依據和方法),文章中的圖表(提出採用的表徵方法以及性能變化)和結論(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以及是否需要改進)。
當然,如果全部精讀相信工作量也不小。我的看法是儘可能用50個字左右來歸納文章,說白了就是文章的目的(如改進某個性能或提出某種方法)+表徵手段(如XRD,IR,TEM 等)+主要結論(如產物的性能)。當你按照這個方法歸納整理幾十篇文獻後,自然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後再根據你的筆記將文獻分類整理,當你在寫論文需要解釋引用時再回頭精讀,我覺得這樣會提高效率不少。


碩士論文寫作基本步驟及規範(3)
作者:王立青
鏈接:碩士畢業論文指導 - 知乎專欄(其他有關內容,點擊該鏈接,自己找)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三節文獻檢索:
  必須經歷的論文寫作的準備階段:
  許多人文-社科研究者都有這樣的經驗:為了完成某一個研究選題,搜集資料、閱讀堆成小山般的論著、做筆記、找人訪談、搞抽樣調查和統計分析等等工作所耗費的時間,少則數月,多則數年。這些工作做得越充分,寫作的時間就越短,並且會感到十分順手。像論文這樣規模的論文,幾天就能脫稿。
  最令人感到為難的情況,就是材料不多,思路不明,卻由於某種原因一定要寫出來,花費了許多痛苦的寫作時間,搞出來的東西往往水平有限。在這裡,特別對於論文的作者來說,最主要的一項工作是做好文獻檢索。因為這樣規模的論文,專門為它搞抽樣調查、大量訪談的可能性較小,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一些較小的假設來論證,因此準備工作大多集中在文獻檢索方面。
  文獻檢索可以考慮走以下幾個步驟:
  一,首先以選題為中心,對廣義領域的研究狀況進行材料搜尋,然後縮小到選題本身較小的研究領域。例如研究性社會學中關於「中國女性的情感與性」這個選題,那麼了解的範圍一開始就不應局限在中國女性,而應先了解世界女性總體、一般情感、所有關於性的問題等等面上的情況,然後再縮小到中國婦女、一般情感和獨特的中國女性情感。廣泛搜索之後,再逐步縮小搜索範圍,這對於把握自己準備論證的話題在較大範圍內的地位和意義,是必要的一個步驟。
  二,在適當縮小搜尋範圍之後,一個側重了解的情況便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它們採用了哪些研究方法,有什麼成功的經驗和存在哪些問題;它們沒有採用哪些方法,這些方法對於選題是否能夠產生新的結論等等。
  三,了解不同學派的基本情況。多數選題在學科的歷史發展中都存在不同的觀點,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學派,檢索時要進行較為全面的了解和客觀的分析,在比較中確定自己的基本觀點或傾向。這個步驟對於形成作者自己的觀點,具有相當重要的啟示意義。
  四,對選題涉及的領域中學有所成的專家進行有計劃的訪問。以上的文獻檢索步驟,接觸的主要是死材料,不論是找尋途徑,還是理解材料的內容,論文的作者都是新手。因此,這種訪問對於深化選題,亦是關鍵的一步。有的生寫論文時只是埋頭找尋材料,由於自己的社會閱歷有限,以這種閱歷對獲得的材料進行歸納,即使存在重大遺漏,自己往往感覺不到;另外,對具體問題、材料的理解,也容易出現較多的差誤。許多材料其實並不存在於有形的文字和聲像之中,而是存在於專家的頭腦中,及時挖掘這類活的材料,對於提高論文的價值,意義重大。
  找有關專家訪問,具體的目的有兩條。第一,取得進一步找尋材料的途徑。遇到問題到那裡能夠找到材料,這本身就是一種知識的積累。專家們以自身豐富的研究經驗,往往可以在材料的找尋方面指點迷津。作者通過專家提供的有效的捷徑,一般都能找到比自己知道的多得多的材料。第二,訪問本身也是聽取對選題意見的機會。專家既然在所選題目領域內學有所長,那麼只要你說出自己關於選題的想法,往往會得到許多忠告,包括對選題的價值評估、選題的大孝可能的論證視角,甚至未來論文的框架結構等等,這種幫助是十分可貴的。
  在這個問題上,除了作者認識上重視外,還需要一點韌性。專家們一般工作都很忙,難以顧及生們的拜訪。這就需要論文作者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在工作上能夠給專家們以幫助(例如幫助打字、抄寫、復英購書、查找材料等等),以誠心感動專家;專家最寶貴的是時間,為了節省專家們的時間,訪問要有周密的計劃,問題得當,不要那些虛套的東西。君子之交淡如水,多數文科的專家對於請客吃飯很厭煩,這種既浪費當事人的時間和金錢、同時也耗費專家時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學術拜訪與商業公關的請客吃飯性質不同,這一點希望生們注意。
  經過對專家們的訪問,再進一步進行材料的查尋。這項工作結束後,所謂「文獻檢索」的第一階段可算完成,進入第二階段,即以對材料的分析為主的階段。但這仍然屬於文獻檢索的一部分,尚不是研究本身。

 五,面對已有的材料和專家們的意見,分析研究空白和不夠深入的地方。這時考慮兩個問題:在選題範圍內,有哪些尚沒有被涉及到(空白);哪些雖有所涉及,但並不深入。這兩種情況都可以作為進一步分析手頭材料的突破口,成為論文的主攻方面。這第五步,意義在於「沉一沉」,思考一下。
  六,在第五步的基礎上,再考慮需要研究的新問題、新情況。前人沒有涉及到,而現在又急需作出解釋,或得到解決思路的地方,可能出新觀念或新視角。如果考慮得周全,較容易得出研究成果。但是這時要對自己的把握能力再估量一下,因為對新問題、新情況的闡釋需要一定的學科知識功底。
  七,經過第五和第六步,進一步有目的性地查找本學科的材料。這時選題的主攻方向有了,就會產生深入查找材料的動機,文獻檢索的目的性更強了。這時找尋的材料,大多可能直接與將來要寫作的論文相關,因而,這時查找材料與做筆記並重。
  做筆記沒有一定之規,可以根據自己研究的內容和個人習慣採用一種或多種形式。例如按內容歸類做筆記、以不同的作者歸類做筆記、用活頁紙做混合筆記(看到哪裡就記到哪裡,然後再按一定的分析要求歸類)等等。如果材料可以借走,當然使用電腦做筆記當然更好。整理筆記,按將來寫作論文時的邏輯編排,這一步做得好,寫作時就會感到很順手。這項工作寧可慢些,到寫論文時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裡特彆強調一個技術性問題,即筆記的每條都要將作者(編者、譯者)、論著(或資料)名稱、出版情況和出版時間記下來;外國作者,除了譯名外,必須記下外文原名。不要忽略這件事情,許多論文作者臨到答辯才重視引證的規範,回過頭來查找出處是很困難的。
  八,第二次擴大搜尋範圍,查找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方面的材料。這回不是泛泛地瀏覽,由於基本確定了論文的主攻方向,那麼除了本學科的知識外,人文-社科各學科的知識(有時還需要找尋一些自然科學的普及性知識),可能會有不少能夠為論證所選擇的問題提供理論和方法。一般地說,採用一些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會給論文增添較多的學術性(不同學科的交叉研究常常帶出研究的新視角)。這一點有些生忽略了,只在較狹隘的本學科的範圍內論證,局限較大。
查找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重點不在歷史上的,而要多注意最新的研究成果。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的滲透已經是一種常態,特別是最新出版的研究專著,這種情形更多些。建議在論文的準備過程中,多跑幾趟學術書店,買幾本最新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專著(即使不是本專業的),往往在這個時候,新書所展現的新鮮的研究視角,會對正準備寫的論文產生某種思想靈感。
  另外,堅持瀏覽《讀書》雜誌月刊,對於開闊自己的寫作思路,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讀書》是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知識的匯粹,不僅材料、觀點是最新的,而且各學科薈聚本身,是一種難得的觸類旁通的學術思考的「潮」。
  以上文獻檢索的八個步驟,只是大體上規定一下如何進行材料的準備工作,實際上對每個人來說,檢索的步驟順序不會都是一個模式。但是,凡是寫得較規範、真正能夠寫出新東西的論文,大多經歷了以上的準備過程。而論文不大成功的,檢討起來,多數都是在文獻檢索時犯了懶。這方面的懶惰,貽害無窮。


原鏈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c3ODkyMA==mid=200936849idx=1sn=94ffded7b945577ffc33d4cc1d35417f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是高度濃縮的文獻產品。根據其涉及的內容範圍不同,綜述可分為綜合性綜述和專題性綜述兩種類型。所謂綜合性綜述是以一個學科或專業為對象,而專題性綜述則是以一個論題為對象的。學生畢業論文主要為專題性綜述。


文獻綜述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動態、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綜述,並提供參考文獻。作者一般不在其中發表個人見解和建議,也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客觀概括地反映事實。


二、文獻綜述的特點


1.綜合性: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佔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


2.評述性: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並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而是手冊或講座了。


3.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4.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並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於綜述是三次文獻,不同於原始論文(一次文獻),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實驗結果、未發表或待發表的新成果。


5.綜述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無嚴格的規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專著,參考文獻可數百篇乃至數千篇;小的可僅有千餘字,參考文獻數篇。一般醫學期刊登載的多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過20篇,外文參考文獻不應少於1/3。


三、文獻綜述的內容要求

6.選題要新:即所綜述的選題必須是近期該刊未曾刊載過的。一片綜述文章,若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即選題與內容基本一致,同一種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說理要明:說理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處處以事實為依據,決不能異想天開地臆造數據和診斷,將自己的推測作為結論寫。


8.層次要清: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要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寫到什麼程度,前後如何呼應,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構思。


9.語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學性為生命,但語不達義、晦澀坳口,結果必然阻礙了科技知識的交流。所以,在實際寫作中,應不斷地加強漢語修辭、表達方面的訓練。


10.文獻要新:由於現在的綜述多為「現狀綜述」,所以在引用文獻中,70%的應為3年內的文獻。參考文獻依引用先後次序排列在綜述文末,並將序號置入該論據(引文內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獻必須確實,以便讀者查閱參考。


11.校者把關:綜述寫成之後,要請有關專家審閱,從專業和文字方面進一步修改提高。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作者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誤,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視了彼一方。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沒有恰到好處地反應某一課題研究的「真面目」。這些問題經過校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四、文獻綜述的格式與寫法


綜述一般都包括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體和總結組成。


12.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綜述問題的歷史、資料來源、現狀和發展動態,有關概念和定義,選擇這一專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如果屬於爭論性課題,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13.主體: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點及其理論根據,從而反映作者的見解。為把問題說得明白透徹,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述。這部分應包括歷史發展、現狀分析和趨向預測幾個方面的內容。


歷史發展:要按時間順序,簡要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及各派觀點,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將歸納、整理的科學事實和資料進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對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要詳細介紹,並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介紹各家觀點或學說,進行比較,指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對陳舊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對一般讀者熟知的問題只要提及即可。


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寫得客觀、準確,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徑,為有志於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鋪路。


主體部分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問題發展歷史依年代順序介紹,也有按問題的現狀加以闡述的。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應比較各家學說及論據,闡明有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


主體部分的寫法有下列幾種:


縱式寫法:「縱」是「歷史發展縱觀」。它主要圍繞某一專題,按時間先後順序或專題本身發展層次,對其歷史演變、目前狀況、趨向預測作縱向描述,從而勾划出某一專題的來龍去脈和發展軌跡。


縱式寫法要把握脈絡分明,即對某一專題在各個階段的發展動態作扼要描述,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取得了什麼成果,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後發展趨向如何,對這些內容要把發展層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緊密銜接。撰寫綜述不要孤立地按時間順序羅列事實,把它寫成了「大事記」或「編年體」。縱式寫法還要突出一個「創」字。有些專題時間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時就要抓住具有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詳細介紹,而對一般性、重複性的資料就從簡從略。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做到了詳略得當。縱式寫法適合於動態性綜述。這種綜述描述專題的發展動向明顯,層次清楚。


橫式寫法:「橫」是「國際國內橫覽」。它就是對某一專題在國際和國內的各個方面,如各派觀點、各家之言、各種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較。通過橫向對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種觀點、見解、方法、成果的優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國際水平、國內水平和本單位水平,從而找到了差距。橫式寫法適用於成就性綜述。這種綜述專門介紹某個方面或某個項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論、新觀點、新發明、新方法、新技術、新進展等等。因為是「新」,所以時間跨度短,但卻引起國際、國內同行關注,紛紛從事這方面研究,發表了許多論文,如能及時加以整理,寫成綜述向同行報道,就能起到借鑒、啟示和指導的作用。


縱橫結合式寫法在同一篇綜述中,同時採用縱式與橫式寫法。例如,寫歷史背景採用縱式寫法,寫目前狀況採用橫式寫法。通過「縱」、「橫」描述,才能廣泛地綜合文獻資料,全面系統地認識某一專題及其發展方向,作出比較可靠的趨向預測,為新的研究工作選擇突破口或提供參考依據。無論是縱式、橫式或是縱橫結合式寫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統地搜集資料,客觀公正地如實反映;二要分析透徹,綜合恰當;三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四要語言簡練,詳略得當。


14.總結:主要是對主題部分所闡述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重點評議,提出結論,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提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15.參考文獻:寫綜述應有足夠的參考文獻,這是撰寫綜述的基礎。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證者的勞動及表明文章引用資料的根據外,更重要的是使讀者在深入探討某些問題時,提供查找有關文獻的線索。綜述性論文是通過對各種觀點的比較說明問題的,讀者如有興趣深入研究,可按參考文獻查閱原文。因此,必須嚴肅對待。

五、寫作步驟


16.選定題目:選定題目對綜述的寫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選題首先要求內容新穎,只有新穎的內容才能提煉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題目。選題還應選擇近年來確有進展,適合我國國情,又為本專業科技人員所關注的課題,如對國外某一新技術的綜合評價,以探討在我國的實用性;又如綜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應用,以供普及和推廣。選題通常有幾種:一種是與作者所從事的專業密切相關的選題,對此作者有實際工作經驗,有比較充分的發言權;一種是選題與作者專業關係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樂於探索的課題;還有一種是醫學科學情報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17.查閱文獻題目確定後,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對初學者來說,查找文獻往往不知從哪裡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權威性的參考書,如專著、教科書、學術論文集等,教科書敘述比較全面,提出的觀點為多數人所公認;專著集中討論某一專題的發展現狀、有關問題及展望;學術論文集能反映一定時期的進展和成就,幫助作者把握住當代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獻資料,期刊文獻浩如煙海,且又分散,但裡面常有重要的近期進展性資料,吸收過來,可使綜述更有先進性,更具有指導意義。


查找文獻資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自己所選定的題目,查找內容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遠)期刊,再按照文獻後面的參考文獻,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樣「滾雪球」式的查找文獻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獻。這是比較簡便易行的查閱文獻法,許多初學綜述寫作者都是這樣開始的。另一種較為省時省力的科學方法,是通過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常用的檢索工具書有文摘和索引類期刊,它是查閱國內外文獻的金鑰匙,掌握這把金鑰匙,就能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獻。此外,在平時工作學習中,隨時積累,做好讀書文摘或筆記,以備用時查找,可起到拾遺補缺作用。


18.加工處理:對閱讀過的資料必須進行加工處理,這是寫綜述的必要準備過程。按照綜述的主題要求,把寫下的文摘卡片或筆記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條理化,力爭做到論點鮮明而又有確切依據,闡述層次清晰而合乎邏輯。按分類整理好的資料輪廓,再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後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體會,這樣客觀資料中就融進了主觀資料。


19.撰寫成文:撰寫成文前應先擬提綱,決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應重點闡明,哪些地方融進自己的觀點,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幾筆帶過。重點闡述處應適當分幾個小標題。擬寫題綱時開始可詳細一點,然後邊推敲邊修改。多一遍思考,就會多一分收穫。


20.提綱擬好後,就可動筆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個問題展開闡述,寫作中要注意說理透徹,既有論點又有論據,下筆一定要掌握重點,並注意反映作者的觀點和傾向性,但對相反觀點也應簡要列出。對於某些推理或假說,要考慮到醫學界專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為問題提出來討論,然後闡述存在問題和展望。初稿形成後,按常規修稿方法,反覆修改加工。


撰寫綜述要深刻理解參考文獻的內涵,做到論必有據,忠於原著,讓事實說話,同時要具有自己的見解。文獻資料是綜述的基礎,查閱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關鍵一步,搜集文獻應注意時間性,必須是近一二年的新內容,四五年前的資料一般不應過多列入。綜述內容切忌面面俱到,成為瀏覽式的綜述。綜述的內容越集中、越明確、越具體越好。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閱讀過的原文,不能根據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間接引用(指閱讀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獻,並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對文獻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觀點、方法上的失誤。


六、綜述論文的遴選與審編


21.綜述論文是多篇研究成果的綜合,所涵蓋的內容信息量大,使讀者費時不多卻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國內外著名期刊很多都設有綜述欄目,並給以較大的篇幅和較多的參考文獻數額。綜述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寫作要求比較高,只有資深的作者才可能寫出合乎要求的綜述論文。它要求作者對所綜述的資料擁有準確的判斷能力,有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並有親身研究的經歷和體會,以及有較強的駕馭文字的能力。綜述論文能較系統地反映國內外某一學科或專題的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最新研究的熱點及新思路、新方法,對啟發讀者的研究思路具有嚮導作用。此外,綜述論文的橋樑功能亦很顯著。

22.綜述論文的審稿程序遵從一般審稿規則,但具體到某篇綜述的取捨上,還是有其特殊性和規律性。在平衡比較中遴選。綜述論文的資料來源於文獻,可以有多個作者就同一個問題在一個時間段內分別向編輯部投稿,因此,編輯部必須對類似稿件進行權衡比較、分析,以決定取捨。如「幹細胞的研究」是當前研究熱點,本刊在同一時間段內收到3篇文章,經分析比較後認為它們是從不同側面進行的綜述,各有特點,故決定放在同一期刊出。又如,有關「端粒酶」的研究是近年來的熱點課題,本刊連續收到多篇同類文章,內容多有重複,結果選取了1篇投稿較早的文章,對後來者只得以「已有類似稿件,請改投他刊」而退稿。


在達到總體評審要求的稿件中遴選。對一篇達到總體評審要求的綜述論文應該是:就某一問題寫得系統、深入,能反映該課題當前的研究水平,內容有新意,文字通順。在這些稿件中再根據其對當前研究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進行分級優選。


23.筆者根據所編期刊近幾年來審稿人的意見,並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歸納出對綜述稿件的總體評價。


24.對錄用稿件的評價:屬國際研究熱點,有較好的指導和參考意義;是該領域重大課題,內容豐富,值得刊登;國內研究較少,對開展此項工作有推動作用;介紹設計的思路及目前動態,對讀者有一定啟發;綜述當前概況,讀者將從中汲取教益;內容新穎而重要,能引起有關讀者的興趣與重視;選題很好,對立足國內走向世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尚在起始階段,有利於讀者了解其概貌;內容好,文獻新,層次清晰,語言通順;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重點突出,分析得當;綜述較全面,並較深入,反映了當前研究狀況;屬前沿進展資料,有較大學術參考價值;內容具有進展性,且有作者自己的工作,值得介紹;問題有新意,且存有爭議,本文提供了一定思路。


對被退稿件的評價:涉及面太窄,感興趣的讀者不多;實驗依據不足,多為推測性內容;內容分散,重點不突出,讀後無系統概念;羅列文獻,未作分析討論;題目很大,但具體內容不多;國內已有不少報道,無明顯特色;觀點有錯,原則有誤,說服無力;內容膚淺,深度不夠,未能反映重大進展;語言表達及結構均差,修改難度很大;資料來源可信度差,分量不夠;文獻未經充分消化,思路不清,前後矛盾;選題缺乏新意,內容陳舊,文字冗長;材料零散,內容單薄,說理不透;對所綜述的領域不熟,寫作不得要領。筆者在編輯綜述稿件時發現,達到錄用要求的稿件,都無一例外地要退修和編輯加工後才能刊出。當然,編輯部對稿件退修是很慎重的,一般情況下,退修的稿件即屬準備刊發的稿件。


七、綜述文稿的常見問題及審編


編輯工作中發現,綜述論文文稿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審編時須慎重處理。

25.根據已有的綜述直譯轉抄:這樣做,難免有抄襲之嫌,因為「綜述論文」不同於「譯文」。在寫作綜述論文時,可以借鑒他人已發表的綜述啟發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說,必須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寫出有別於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側重點。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進行文獻更新,補足與自己側重點有關的和該課題最新發表的文獻,然後按照自己的側重點重新命題,將全文重新整理,綜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如本刊收到一篇綜述文稿,列文獻30餘篇,而正文不足4000字。在初審中發現,其題名直譯自其中一篇文獻,進一步發現其內容亦基本來自該篇文獻,但鑒於選題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故決定讓作者重新查閱文獻,補足近年的研究進展,改寫後再投稿,再審編。


26.洋洋大篇,只是資料的堆積:有的來稿超過1萬字,但內容既無重點又不深入,層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誤。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對所綜述的專題不熟悉,體驗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題,而只是資料的堆積。對於這樣的稿件退稿時即提醒作者,倒不如選一個自己比較熟悉的題目,哪怕是寫一個較小的題目,只要在該專題範圍內寫得系統、深入,這樣的文章也是一篇好綜述。


27.文獻開列過多,引文不當:一般要求綜述論文著錄的文獻應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文,但也並不是所有讀過的文獻都統統列出,應選擇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獻:

(1)綜述論文論點和論據來自的文獻;

(2)為分析討論提供有力依據的文獻;

(3)為理論和機制提供實驗依據的文獻;

(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

(5)以新近的文獻代替舊的文獻。


如有雜誌曾收到一篇關於微量元素的文稿,字數不過6000,而文獻多達97篇,大致可歸為4類:


① 早期文獻(5年前的居多,甚至有20年前的);

② 文摘檢索類文獻;

③ 見於國內外不知名的書刊;

④ 新近的、起核心參考作用、較權威期刊刊載的文獻(不足10篇)。

經審閱,決定此文以「小專論」形式刊出,全文壓縮到4000字以內,參考文獻限在10篇以內。


由此例說開去:


早期文獻,即文獻偏舊,無須深入審閱,即給人以資料不新的感覺而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實上,科學在不斷發展,對一項值得寫出綜述發表的課題,往往是重要課題或熱點課題,其論文每年都以成百上千的數量增長,而新文獻又都是舊文獻的發展,即新文獻能涵蓋舊文獻;因此,一定要進行文獻更新,大膽捨棄舊文獻。


摘要檢索類文獻,即二次文獻甚至三次文獻。閱讀此類文獻是一種快捷的途徑,它能引導讀者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但若單用第二手或第三手材料,文章的可信度就會大打折扣。


關於所引用刊物的知名度問題。在國內外期刊族大家庭中,由於刊物的歷史、辦刊條件和實力以及地域等不同,不同刊物的知名度是有高下之分的。作為綜述論文的主要觀點和論據應該是來自最具說服力的研究結果。一般來說,知名度高的刊物所報道的結果應該更具權威性,綜述論文引用文獻時應特別關注本專業較權威的刊物的動向。


28.把綜述寫成講座:講座和綜述的共同點是文章的綜合性、新穎性和進展性。一般認為,綜述是專業人員寫給同專業和相關專業人員看的,要求系統、深入;講座是專業人員寫給相關專業人員和非相關專業的「大同行」看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從來稿中看到,把綜述寫成講座最顯著的特徵是,文章中夾帶大量的基礎知識性的內容,甚至把教科書上的圖表也搬了過來,文章冗長而深度不足。對此類文稿應大力刪減專業人員所熟知的內容,在深度上下功夫,進一步挖掘提煉原始文獻中的科研信息,從理論和機制的高度上進行分析歸納,從而使其達到綜述論文的要求。隨著我國科技工作與國際接軌,科研論文亦逐步投向國際期刊。相應地,以綜合報道國內外科學技術新進展,促進國內科技發展為宗旨的綜述性科技論文必將在國內有所加強,因此,科技期刊將會加大綜述文章的比重。


從8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1、為什麼寫綜述?

  從一篇文獻開始,看幾篇相關文獻整理出大致思路,找出一個切入點就開始實驗。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還要看文獻,針對不同問題有選擇性的看。之後實驗完成,整理成文章發表的時候,為了寫前言部分而看一些文獻。開題 - 實驗 - 發表,每個步驟都要看文獻,這是我的科研過程。

  但這些步驟里看文獻是不全面的,從解決一個問題開始,到解決一個問題結束,涉及到的都是具體的文獻。如果要對整個課題方向全面把握,寫一篇綜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做過較長時間的相關研究後,寫綜述文章有以下幾個好處:

  大的方面,能夠提高對整個課題方向的把握能力。通過詳細的、全面的文獻檢索和閱讀,可以對這個課題方向的發展脈絡、研究進展和最新成果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了解。

  其次,是對自己工作的總結升華。經過多年的相關研究,自己心中必定有不少思考和疑問,此時的大量閱讀對自己的固有知識是一個歸納升華的過程。寫完應該有頓悟之感。

  再次,對以後的實驗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寫完綜述後,通過對整個課題方向的了解,知道了哪些問題已經解決、哪些地方還存在問題、哪些問題是熱點、哪些是難啃的骨頭,是制約課題發展的關鍵所在。這樣設計以後的實驗時就能有的放矢。

  小的方面,綜述也是一篇文章呢。現在國內評估要看個人成果,綜述也是一種發文章的方法。另一個方面,能夠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一般來講,綜述文章的引用次數相對研究文章高,因此也就擴大了自己在同行中的知名度。

2、準備工作之文獻檢索

  在開始寫綜述之前,很重要的一個準備工作是文獻檢索。雖然經過"開題 - 實驗 - 發表"三個階段的閱讀,可能存儲有足夠的知識點,這對你的實驗有用,這還不夠一個綜述文章。綜述文章要全面,要綜合概況所評述的問題,因此,詳盡的文獻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

  這裡說的全面不是說把幾十年的文章全部下載下來讀一遍,這樣工作量太大了,這是其一;其二,早期的文章可能已經被總結過了。因此,找幾篇綜述文章看看就可以了。此處的全面是指多換幾個關鍵詞檢索和多換幾個資料庫檢索。先說關鍵詞,每個作者傾向的關鍵詞不同,而且新興領域還沒有約定俗成的術語時,更需要多換幾個關鍵詞了。再說資料庫,因為每個資料庫收錄的期刊都是不全面的,這裡重要的檢索工具必不可少。例如 Scopus、Pubmed、Web of Science 和 google Scholar,會收錄比較全面的信息,但會比專門資料庫晚(晚多長時間不清楚,Pubmed 會晚幾個月,Scopus 更新快些)。

  還有兩個小技巧來獲得相關文獻。一是所讀文章中引用的文獻,這個好理解,文後的參考文獻就是。另一個是看哪篇文章引用了所讀文章,這也是相關文獻。像 Google Scholar 有一個引用次數,點開裡面就可以看到哪篇文章引用了此篇文章。

  通過以上幾個方法,才能找全相關的文獻。

 3、準備工作之大量閱讀

  找全文獻後,下一步就開始讀了。

  首先,沒必要全部通讀,這樣耗時太長,工作量太大。但是,近兩年的文章要通讀。兩年,對比較熱的領域來說是一個合理的綜述文章的時間點。這兩年的文章要通讀,重點讀,也是綜述的重點所在。不通讀不足以知曉解決了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不通讀就寫綜述有點不負責任。

  兩年前的文章沒必要通讀,因為,可以從近兩年的文章中的前言部分讀到對這些文章的評述,也可以從綜述文章中獲得相關信息。這些文章著重讀摘要就可以了,還有就是對某一個問題針對性閱讀。

4、文獻的閱讀方法

  閱讀上百篇文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僅僅是瀏覽一遍,就只能留下一個大概印象,過一段時間或者說隨著閱讀文獻的增多,這個模糊的印象也失去了。對知識點的記憶是寫作和創作的基礎,記不住怎麼組織語言,即使是查,也不知道從幾百篇文獻上千頁中哪裡去查。

  我的導師教導我讀書要辯證去讀,在思考中記憶,不要在書上塗畫。不否認這種方法適合聰明的大腦。我資質愚鈍,試行幾年之後,腦子裡只有墨盒的味道,卻沒有文字,結果連我賴以憑藉考上大學和研究生的寫寫劃劃也丟失了。對於我,更適合「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也適合我的德國同事們。他們把文獻用A4紙列印出來,在重要的語句上用高亮筆划出。讀完之後抄錄到A5紙上,訂到原來的文獻上,作為精選。這個摘錄是對你真正有用的知識點,其他大部分文章都是鋪墊,或者是已經在你記憶中了。「高亮筆划出+ 讀書筆記」能夠有效的幫助記憶。

  這樣讀書雖然剛開始很慢,隨著十幾二十篇文獻做下來,你的積累多了,後面的摘錄就越來越少了。而且,你的閱讀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因為人都是基於舊有的知識去領悟新知識。剛開始的時候,你的知識儲備少,一篇文章的知識點難以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或者大腦中不能浮出有效的實例去解釋,所以接收起來非常困難[1]。而隨著積累的增加,理解越來越容易,也理解越來越充分,速度也越來越快。閱讀速度的增加一定不是線性的,而是指數型的,這就是知識的馬太效應[2]。

  你的讀書筆記需要分類,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這與其他知識的管理一樣,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統。這得需要另闢一篇博文討論,此處不再展開討論。僅對文獻的管理進行說明。

  5、文獻的管理

  在下載了上百篇文獻之後,文獻的管路就成了一個問題。就像十個八個人的小公司,老闆一個人可以兼職財務、人事、市場等多重角色,而上百上千人的大公司,其中任何一個角色,都足以讓你忙的焦頭爛額。這個時候,專業人士能夠輕鬆處理讓你手忙腳亂的雜事。

  對於文獻管理,Endnote就是這樣一個專業人士,能夠有效地把龐大的文獻有效地組織起來,給你提供全面的信息,作者、期刊、年份、題目、卷期頁碼,以及摘要等信息。有些期刊在投稿時要求提供DOI,Endnote也能做到。Endnote在文章編排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綜述寫作、論文寫作、書籍寫作的必備(其他文獻管理工具也不錯,ReferenceManager,Biblioscape,NoteExpress等)。它的使用方法見王超的《ENDNOTE使用方法,常用!》[3]。

  雖然電子版很方便,我還是傾向於閱讀用紙質版很方便。一是看電腦屏幕時間長了,眼睛疼,大腦容易木化,陷於僵滯的狀態;二是多動手,有助於記憶。在電腦屏幕上看時,僅僅使用一根手指頭:是指雙擊打開或關閉和滾動滑輪翻頁。除了食指,整個身體的其他部分都一動不動。眼睛慢慢變成像死魚眼一樣,拉直了視線,呈現出發獃的神態來。這種閱讀方式不適合長時間大量閱讀,偶爾查閱還行。我喜歡把文獻列印出來,統一編號(跟Endnote一致,Endnote中的Label可以添加編號)後打孔,放入活頁文件夾。活頁夾和打孔器見圖片。

  這裡也提一下活頁文件夾。這種簡單、靈活、有效的文件管理方式,我竟然在我整個求學過程中聞所未聞,未見任何同學使用過。大家都是列印出來,訂書機一訂就摞在桌頭上。文件多了經常滑落下來灑一地。更難受的是管理,你不能把它碼整齊,也不能隨手取出想要的文獻。直到在歌德學院學德語才第一次接觸文件夾。當時報名時,一人發一個活頁文件夾,教室里有打孔器。老師發下的材料自己打孔後放入。而且還可以用隔頁分類存檔不同內容的資料。方方正正的文件夾,往桌子上一放就能站住,文件再多也能排放整齊。在實驗室里,導師應該給每個研究生配發活頁夾供學生使用,方便學生。而且學生畢業後,可以把文件夾和列印的文件同時收回,留給後續的學生使用。從而,既利於科研又避免浪費。

  6、文章的架構

  文獻的閱讀是一個從「無可非議」、「似是而非」、「大是大非」到「無事生非」的過程。

  剛開始閱讀,由於自己的知識有限,前幾篇文章提出的方法和結果對自己都是全新的,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以評判其中的觀點。因而,剛開始閱讀時會對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全盤接受,很難產生質疑的觀點出來,對看的任何內容都是「無可非議」。等看過十篇八篇的文獻之後,所了解的方法和觀點較多了,有些可能觀點相左,這是懷疑會跳出來,對所閱讀的論點進行挑剔,卻又不能憑藉一兩篇文章而確定某種方法完全勝過另一種方法。每種方法都各有千秋,從而達到「似是而非」的境界。只有看過足夠量的文章之後,才能夠做出完整的評價,所獲得的優劣比較結果也有充足的論據。這時候就達到了一種「大是大非」的境界。

  綜述文章,一部分是綜合別人的工作,另一部分,還在於論述自己的觀點。大是大非也還只是綜合的一步,應該更進一步,通過對「大是大非」的把握,要能發現新的問題、新的優點或者缺點、提出改進方法,以及對未來工作和發展前景的建議和設想,更有甚者,跳出對原有實驗細枝末節的討論,從一個更高的層面,從原理上、方法論上和系統性上加以評價。這當然很難,故而,多數綜述文章綜而不述,讓讀者看完之後,對過去有些了解,對未來仍是茫然。當然,論述的越多,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大。鮮明的例子是,趙立平[4]歷時兩年增刪二十多次才寫出為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的文章,方知「述」之不易。

  如果閱讀完成之後,能夠達到「大是大非」的經濟,即可提筆寫作了。寫作,要先搭框架,對所要綜述的內容分門別類,不斷細分。分的越細越好,至少要三級,三級標題下還可能有四級五級標題。這樣做有以下好處:

  框定要綜述的問題,縮小範圍。不要讓自己的寫作「隨興所至」而偏離了方向,失了重點。也容易分清主次,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這不是寫書,沒有太多的篇幅去展寬全面的討論,所以要限定自己綜述的範圍。

  寫作壓力小。想到寫一篇文章時,會聯想到「寫下至少五千文字和閱讀一百篇文獻」,一霎那壓力倍增,而且不知道從何處入手。而細分之後,所要想的僅僅是對某個方法的某個參數進行討論,只需一個小段落的文字。這樣簡單的多,可以立即完成,沒有太大壓力。

  有條不紊。所有要討論的問題列在那裡,就像一個 TO-DO LIST,完成一項划去一項,一件一件來,有條不紊,進度非常直觀。

  7、寫作的小細節

  文章細分成一個一個小節之後,就可以動手完成每個小段落了。在這裡有幾個小技巧,非常有效。

  注重寫作的連貫性:寫作最好是一氣呵成,不要在寫A問題時去思考B的問題。這裡有兩層意思,寫作A問題時發現了對B問題有用的材料;另一層意思是,寫作A問題時發現了B問題存在的錯誤、疏漏或者其他。這個時候,不要停下來,只需要用便簽備註一下(我習慣使用ONENOTE做備註還收集材料),備註完之後,繼續對A問題的寫作,直到完成。再回過頭來,整理B問題。

  二次文獻:為了論證一個結論,需要引用文章主題之外的文獻,或者需要從文獻引用的文獻里去找論據,是謂二次文獻。對文獻中引用他人的數據有必要去查證,避免錯引文獻和錯引數據。

  圖片處理:一是圖片的版權,這個不用擔心。你投到期刊,期刊的編輯會去搞定;二是圖片的質量。從其他文獻中摘取圖片時,不要使用截屏的方法,這樣圖片的解析度不夠。應該用PHOTOSHOP打開PDF文件,對所需的圖片進行裁剪,再另存為TIFF/JPEG格式。在PPT中繪製的圖,千萬不要用PPT的「圖片另存為」功能,那個分離度太弱了。應該講PPT另存為PDF,然後用PHOTOSHOP處理。

  參考文獻的修改。前期寫作的時候,必須使用ENDNOTE對插入WORD中的文獻進行索引。如果文章已經成型,ENDNOTE已經導出參考文獻了,經過其他作者修改後,要增刪參考文獻。增刪一個文獻,其他文獻的索引號都要變更。這個時候容易出錯。我使用以下方法:對每個要改動的文獻索引後加「*」標註;「*」後加上新的參考文獻索引號;使用查找功能確認每個需要改動的文獻都與「*」相連(應該出現兩次,比如增加一個參考文獻121,122應該有兩個,121*122,122*123,即是121變為122,122變為123);刪除「*」和前面的索引號。改變完成。

  英語句子,短句比長句好。被理解最重要,短句子容易理解,定語從句太多,能把人給繞暈了。

8、文章的亮點

  一個篇文章,要有一些「乾貨」才能被更多地引用。因此在寫作之前,看看你所下載的文章的被引用次數。哪個文章被引用次數最高?為什麼?

  從個人引用文章的習慣看來,以下文章會被引用:

  第一篇文章:本領域的開山之作,不引用沒天理;

  里程碑式文章:文章達到一個之最,最高、最大、最快等,或者突出的進展,是要引用的;

  討論的是核心問題。

  除此之外,我還喜歡引用有總結性結論的句子,比如某個技術的優點是。。。;和量化的句子,比如目前70%的文章採用了某方法。

  如果你的綜述里能提供這些內容,必定會增加他引次數。前面三個乾貨,是研究型文章乾的事,後面這兩個也不容易。第一個要你自己概況總結,第二個要統計大量的數據。

  備註:這裡把自己的一點經驗拿出來與大家討論,希望有經驗的朋友多加指正,以冀對初次寫綜述的科研人員做個參考。


謝邀。

寫文獻綜述重要的不是怎麼寫,而在於你是否對這個領域的歷史和前沿都有一個總體的了解。

每個學科為什麼需要文獻綜述?


學術界每年要生產數以百萬計的論文,光發表的論文就有幾十萬篇 (How many academic papers are published each year?)。細化到每個小領域,累計起來,需要參考的論文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文獻綜述就是每個領域研究者的『地圖』:哪些地方沒有被開採過有潛力。哪些地方已經被過度開採。

不僅是發表的論文,還有許多沒有發表但是比較前沿的論文。也需要寫進文獻綜述。這需要文獻綜述的作者對學術前沿非常了解。了解這些前沿的方式就是參加每年各個領域的頂級會議。

明白了這點,我想應該差不多知道文獻綜述怎麼寫了吧?

Btw, 作為一個學生寫純文獻綜述論文,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


豆瓣上看的,很受用,截圖下來了,侵刪~


首先:需要將「文獻綜述( Literature Review) 」與「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區分開來。
其次:文獻綜述是評論性的( Review 就是「評論」的意思),因此要帶著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
文獻綜述,它是對選題閱讀工作進行進一步整理:
  
技巧一:瞄準主流。主流文獻,如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重要的觀點和論述等,是做文獻綜述的「必修課」。
技巧二:隨時整理,如對文獻進行分類,記錄文獻信息和藏書地點。
技巧三:要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綜述。


老師一般都會要求發表論文,那麼發表論文的具體流程是什麼呢?

1. 作者發來稿件,編輯審稿

2. 1到2天出結果,發用稿通知單給作者

3. 作打電話核稿,完後匯款者

4. 雜誌社收到款後安排發表

5. 刊物出版後郵寄作者樣刊(到付郵費),整個操作完成。


質量、風格等,很關鍵


寫論文吧,簽其實是一件蠻有趣的事情,不要覺得難,以後遇到的事情多了去了,這算啥。
首先就是確立自己主題吧,怎麼確立,應該先了解自己的興趣點所在,然後翻閱文獻,去知網看,看別人的觀點,結論,多看看,集思廣益吧,接著就是與自己想法相結合,創新點在哪裡?
然後就是框架的確立,同樣就是參照別人的框架
接著就是填充內容。
說白了,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構建新的體系
當然,還要考慮老闆的意見
當然,還要過查重
當然,一切都會過去的。


老師上課筆記整理


摘 要: 如果想要成功發表論文,必要的刊物常識是必須知道的,比如如何分別真假期刊、期刊如何查詢、如何識別刊號、什麼是連續出版等等。

期刊網上查詢地址:

凡公開發表的論文必須在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審批並編入「國內統一刊號」的合法期刊上,詳情請登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http://www.gapp.gov.CN在「新聞機構查詢」窗口輸入期刊名再在「媒體類別」選「期刊」,如有就合法,否則疑為非法;(刊名去掉書名號)
或在中國記者網http://press.gapp.gov.CN/掃黃打非網http://www.shdf.gov.CN中選「出版單位名錄」下查找。
相關官方行政主管網具有權威及合法性,其他民間機構網站及非職能網站收錄期刊均不具備法律效應!
http://www.mediainchina.com.CN/ 中國報刊出版網,可進行期刊查詢;
http://www.cqvip.com/asp/zksear.asp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可查詢。
http://admin.chinajournal.net.CN/bjb/abjbzydy.htm CNKI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 也可進行期刊查詢;
http://zwkjzlml-y.periodicals.net.CN/default.html 萬方期刊資料庫查詢
http://www.nlc.gov.CN/service/others/issn.htm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http://www.hosp1.ac.CN/WyyyWeb/SubModule/xxfw/yikan.files/yikan.htm 國內醫學期刊出版社名錄
  如果以上查詢地址都無法查到,那肯定是非法刊物,小心警惕!
  論文集:是由某出版社出版的書刊,只就有書刊號:ISSBN號。現評聘職稱時一般對其刊登的論文不予認定,但有一、二個作者的專著、編著予以認可。
  學術期刊:是由特定的官方機構、行政部門,官方認可的團體、學會主管、主辦,並報省一級新聞出版主管部門(文化局、新聞出版局)備案,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出版,具有固定出版周期(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等)和固定頁碼、版式規格(32開、16開、大16開等)的連續出版物。 其一般具備國際標準刊號:ISSN,如:《保定師專學報》國際標準連續出版刊號為:ISSN 1008-4584。地區註冊號,如《保定師專學報》國內刊物的國內註冊號:CN13-1238/G4。非國內註冊的刊物不能在內地發行,若未經國家有關部門准許,私自在內地發行則被認定為非法刊物,但一般只要其為在當地正式合法註冊的刊物,其文稿的級別應予以承認,比如我們一篇文稿投到美國某正規刊物並被其刊載發表,只要其確屬於該國合法正規的出版物,作者發表的論文就不應該不被承認。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官方文件宣布過對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在評聘職稱時其文稿級別不予承認的規定。某些地方人為的劃線是不合理的。

一、合法期刊與非法期刊

期刊分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科技期刊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署與國家科委在商定的數額內審批,並編入」國內統一刊號」,辦刊申請比較嚴格,要有一定的辦刊實力,主編與副主編必須由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擔任,對編輯人員的素質名額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獨立的辦刊方針。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行政部門審核領取」內部報刊准印證」作為行列內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業內交流不公開發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種,一般正式期刊都經歷過非正式期刊過程。非法期刊系沒有通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國家科委批准也沒有註冊為」內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營利為首要目的,收取高額的版面費,在技術上和政治上不負責任,不能在國內公開發行或內部發行,它們通常是在國外花300元購買一個ISSN刊號來欺騙作者及讀者。

二、期刊刊號問題

凡通過新聞出版署和國家科委審批的正式期刊均編入了」國內統一刊號」,正式期刊的刊號是由國際標準刊號(ISSN)和國內統一刊號(CN)兩部分組成,」CN」是中國國別代碼,缺少」國內統一刊號」或」內部報刊准印證」都可認為是中國國內的非法期刊,國家不認可,也不準在中國國內發行的。

三、識別公開發行的正式期刊方法

國內公開發的期刊允許在國內外發行,有國內統一刊號,其刊號結構式為:CN報刊登記號/分類號,只有ISSN國際刊號而無國內統一刊號不允許在國內公開發行,有的雖印有CN(HK)或CNXXX(HK)/R這不是合法的國內統一刊號需注意,正式期刊一般有國內主管單位,並有詳細的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國內,除自辦發行外大多通過郵局征訂和發行,故常常有郵發代碼。而非法出版物一般沒有國內統一刊號,即使」內部報刊准印證」也沒有,沒有國內明確的主管單位,通信地址不祥,常常以XXX信箱收稿,印刷出版地都在大陸以外。以便逃避查處,當然不可能有郵發代碼了。 CN刊號標準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兩位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號,其中印有CN(HK)或CNXXX(HK)/R這不是合法的國內統一刊號。

四、刊號識別

中國標準刊號由國際標準刊號和國內統一刊號兩部分組成。
  1 主體內容與適用範圍
  1.1 主題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中國標準刊號的結構及其印刷與存儲格式,使在中國登記的第一種報紙和期刊的每一個版本都有一個唯一的標準編碼,為利用計算機或其他現代化技術進行報刊的出版發行和信息交換得到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也為圖書情報部門的報刊管理和服務創造方便條件。
  1.2 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今中國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正式登記的報刊和期刊。所有批准登記的報刊,不論其發行範圍如何,均可分配國內統一刊號。其中公開發行的報刊還可分配國際標準刊號。
  

2 引用標準
  GB 2659《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 GB 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3 中國標準刊號的結構
  中國標準刊號(CSSN)一個以」ISSN」為標識的國際標準刊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縮寫為ISSN)和一個以中國國別代碼」CN」為標識的國內統一刊號兩部分組成,其一般格式如下: ISSN ××××-×××× CN ××-××××/YY 例如:ISSN 1000-0097 CN11-1340/G2
  3.1 國際標準刊號(ISSN)
  國際標準刊號等效採用國際標準ISO 3297《文獻工作--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按國際表標準ISO 3297 規定,一個國際標準刊號由以」ISSN」為前綴的8位數字(兩段4位數字,中間以一個連字元」--」相接)組成。如」ISSN 1234-5679」,其中前7位為單純的數字序號,無任何特殊含義,最後一為位計算機校驗位,其數字根據前7位數字依次以8-2加權之和,以11為模數按附錄B所示的方法計算得到。在前綴ISSN與數字之間應空一個字距。
  3.2 國內統一刊號國內統一刊號以GB 2659
  所規定的中國國別代碼」CN」為識別標誌,由報刊登記號和分類號兩部分組成,前者為國內統一刊號的主體,後者為補充成分,其間以斜線」/」隔開,結構形式為: C報刊登記號/分類號
  3.2.1報刊登記號
  一個報刊登記號為定長的6位數字由地區號(2位數字)和序號(4位數字)兩部分組成,其間以連字元」-」相接,亦即:報刊登記號=地區號+序號。
  3.2.1.1 地區號
  按GB 2260所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代號給出。
  3.2.1.2
  序號由報刊登記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管理部分分配,各地區的刊號範圍一律從0001-9999。

  3.2.2分類號 其中0001-0999統一作為報紙的序號,1000  —4999統一為期刊的序號,(最新的期刊用到了5000-5999),6000  —8999為網路連續出版物的序號,9000  —9999為有形的電子連續出版物(如光碟)的序號。
  分類號作為國內統一刊號的補充成分用以說明報刊的主要學科範疇,以便於分類統計、訂閱、陳列和檢索。一種報刊只能給定一個分類號。
  3.2.2.1
  期刊按《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的基本大類給出,其中文化教育(G類)、自然科學(O類)和工業技術(T類)的期刊按該分類法的二紙類目給出(參見附錄C)。
  3.2.2.2 報紙暫不加分類號。
  

4 判別非法期刊的方法
  4.1 利用工具書進行判別
  當某一非法期刊自稱是某某學科的核心期刊或某某統計源核心期刊時,有兩種工具書可供查閱。一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0年版(第3版),可查任一期刊是否為某一學科的核心期刊。二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03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可查任一期刊是否為某一學科的統計源核心期刊。
  4.2 利用資料庫進行判別
  許多非法期刊喜歡自抬身價,標榜自身為國際級、中央級或國家級期刊,如果是真的,肯定會被國內眾多資料庫所收錄。但由於非法期刊的不合法性,其不可能被國內任何資料庫所收錄。讀者可利用《中國期刊網》《維普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等資料庫進行刊名查找,馬上就可以驗證某一期刊是否為非法期刊。
  4.3 利用中國標準刊號進行判別
  中國標準刊號(即CSSN號)是我國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提供給正式期刊的,任何連續出版物只有擁有中國標準刊號,才能稱之為正式期刊。非法期刊不具有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提供的中國標準刊號,因此,利用中國標準刊號對正式期刊和非法期刊進行判別,是目前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中國標準刊號由國際標準刊號(ISSN)和國內統一刊號(CN)兩部分組成,如果某一種公開出版發行的期刊,沒有ISSN號及CN號,或者缺少其中之一,可認為是非法期刊。
  4.3.1 利用國際標準刊號(ISSN)進行判別
  國際標準刊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簡稱ISSN)採用國際標準ISO 3297《文獻工作  —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按國際標準ISO 3297規定,一個國際標準刊號由以「ISSN」為前綴的8位數字(兩段4位數字,中間以一個連字元「-」相連)組成。在前綴ISSN與數字之間應空一個字距。如:ISSN 1324-6577,其中前7位為單純的數字序號,無任何特殊含義,最後一位為計算機校驗位,其數值根據前7位數字依次以8~2加權之和,以11為模數計算得到。國際標準刊號(ISSN)校驗位數字的計算方法如下:
  (1)ISSN的前7位數字為基數,如1324657;
  (2)取8~2為各位數的加權因子,8765432;
  (3)對應各位相乘得:8 21 12 20 24 15 14;
  (4)乘積相加8+21+12+20+24+15+14=114;
  (5)以模11除和數114/11=10餘4;
  (6)以11減去餘數11-4=7;
  (7)將所得餘數加到ISSN的第八位(校驗位)1324-6577;
  (8)當餘數為1,校驗位以大寫字母「X」表示,若餘數為0,則校驗位以「0」表示。
例1:《情報雜誌》,ISSN為1002-1965,計算:8+0+0+10+4+27+12=61,61/11=5餘6,11-6=5,證明校驗位5是正確的。 例2:《中國教育博覽》,ISSN為1811-4952,計算:8+56+6+5+16+27+10=128,128/11=11餘7,11-7=4,校驗位為4而不是2,證明《中國教育博覽》是非法期刊。 可以肯定,校驗位的數字是錯誤的,則該刊物為非法期刊。
  4.3.2 利用國內統一刊號(CN)來判別
  國內統一刊號以GB 2659所規定的中國國別代碼「CN」為識標誌,由報刊登記號和分類號兩部分組成,前者為國內統一刊號的主體,後者為補充成分,其間以斜線「/」隔開,CN與數字之間應空一個字距。結構形式為:CN 報刊登記號/分類號。
一個報刊登記號為定長的6位數字,由地區號(2位數)和序號(4位數字)兩部分組成,其間以連接符「-」相接,即:報刊登記號=地區號+序號。 地區號按GB 2260所規定的施 自治區、直轄市地區代碼號給出。地區代碼具有唯一性,任何施 自治區、直轄市有且只有一個地區代碼。表1為我國的地區代碼表。 序號由報刊登記所在的施 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分配,各地區的序號範圍一律從0001  —9999,其中0001  —0999統一為報紙的序號,1000  —4999統一為期刊的序號,6000  —8999為網路連續出版物的序號,9000  —9999為有形的電子連續出版物(如光碟)的序號。 分類號作為國內統一刊號的補充成分用以說明報刊的主要學科範疇,以便於統計、訂閱、陳列和檢索。一種報刊只能給定一個分類號。期刊通常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的基本大類給出,其中文化教育(G類)、數理科學與化學(O類)和工業技術(T類)的期刊按分類法的二級類目給出。 例1:陝西出版發行的《情報雜誌》,CN號為61  —1167/G3,對照地區代碼表,61確實是陝西代碼,序號1167介於1000  —4999之間,分類號根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取文化教育類的二級類目G3。完全正確。 例2:河北出版發行的《中國科學學報》,CN號為04  —0212/H,很明顯,《中國科學學報》是一種非法期刊。首先,地區號04是一個不存在的地區代碼,其次,序號0212並不介於1000  —4999之間,再次,分類號H不準確,依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科學類放在N類。 同樣可以肯定,國內統一刊號,即CN號如果存在地區代碼與出版地不符合,或者序號不是介於1000  —4999之間,則可判定該刊物為非法期刊。

5 中國標準刊號的印刷與存儲格式

  5.1中國標準刊號應印在每期報刊的固定顯著位置及版權說明位置處。它的兩部分可合在一起印刷,也可分開印刷。對於報紙,中國標準刊號印應在其刊頭下方,其中國國際標準刊號(ISSN)在左,國內統一刊號在右。對於期刊,中國標準刊號除應印在版權標識位置處外,還應將國際標準刊號(ISSN)部分印在封面的右上角,國內統一刊號部分印在封四下方。
  5.2對於不具有國際標準刊號(ISSN)的報刊,按4.1所規定的位置單獨印刷國內統一刊號。
  5.3對於向國外發行的報刊,允許在國際標準刊號(ISSN)之前加印中國國別代碼」CN」如:CN ISSN 1000-0097
  5.4對於通過郵局系統發行的報刊,允許在國內統一刊號之前,加印郵政標識符號,但此標誌不得視為刊號的一部分。
  5.5中國標準刊號各部分的印刷字體均不應小於13級照排字(新五號黑體字)。
  5.6當在計算機內部或機讀磁帶上存儲中國標準刊號時,可在國際標準刊號欄位內省略ISSN及連字元,在國內統一刊號欄位內省略CN及連字元,以節省存儲空間。
  還有一種是ISBN,是國際標準書號,也是一般的圖書用的是這個。 它是國際標準化組織於1972年公布的一項國際通用的出版物統一編號方法。所有正規出版的普通圖書版權頁都有ISBN號,ISBN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book number 幾個英文字母的縮寫,即國際標準書號。它由10位數字組成,這10位數字由組號、出版者號、書名號、校驗號這四部分組成,其間用「--」相連。
  ISBN號是由10位數字組成,共分四段:
  1.組號: 代表出版者的國家,地理區域,語種等.我國的組號為」7」。
  2.出版者號: 代表組內所屬的一個具體出版者(出版社,出版公司等)。由國家或地區的ISBN中心設置和分配,可取1-7位數字。
  3.書名號:書名號是由出版者給予每種出版物的編號。
  4.校驗號: 校驗號是ISBN號的最後一位數值,它能夠校驗出ISBN號是否正確,即:將ISBN1-9位數字順序乘以10-2這9個數字,將這些乘積之和再加上校驗號,假如能被11整除,則這個ISBN號是正確的,算式為7*10+3*9+0*8 +5*7+0*6+1*5+5*4+6*3+8*2+7=198,198/11=18,能被11整除。校驗號只能是1位數,當為10時,記為羅馬數字X。 例如: 《 Frontpage 98網頁設計》一書的ISBN號是: 7-118-01984-4,所代表的 意思是:7,代表中國;118,代表國防工業出版社;01984,是書名號;4,是檢驗碼。

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的分配原則

  1 . 一種連續出版物一號
  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採用一個號對應一種連續出版物的基本原則。自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分配之日起,便與註冊的名稱永久的聯繫在一起,一旦一個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分配給一種連續出版物,在任何情況下這個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都不能分配給其他連續出版物。
  2 .改名改號
  連續出版物的題名改變,應分配新的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3. 不同載體不同連續出版物號
  一種連續出版物以不同的載體出版,不管其題名是否相同,應為不同載體版本的出版物分配不同的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4 . 題名不變,出版地改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重新分配
  連續出版物題名沒有改變,出版地從一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轉移到另一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應重新分配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
  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系統所使用的數據項目

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系統所使用的基本數據項目如下:
  — ISSN;
  — CN號;
  — 識別題名;
  — 並列題名;
  — 主辦單位;
  — 出版地;
  — 主管單位;
  — 刊期;
  — 尺寸;
  — 物理媒體;
  — 創/停刊年;
  — 出版物類型;
  — 分類號;
  — 先前題名;
  — 後繼題名;
  — 有其他文種版本;
  — 是其他文種版本:
  — 有其他載體。
  附件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刊物的區號
  CN11--北京市
  CN12--天津市
  CN13--河北省
  CN14--山西省
  CN15--內蒙古自治區
  CN21--遼寧省
  CN22--吉林省
  CN23--黑龍江省
  CN31--上海市
  CN32--江蘇省
  CN33--浙江省
  CN34--安徽省
  CN35--福建省
  CN36--江西省
  CN37--山東省
  CN41--河南省
  CN42--湖北省
  CN43--湖南省
  CN44--廣東省
  CN45--廣西壯族自治區
  CN46--海南省
  CN50--重慶市
  CN51--四川省
  CN52--貴州省
  CN53--雲南省
  CN54--西藏自治區
  CN61--陝西省
  CN62--甘肅省
  CN63--青海省
  CN64--寧夏回族自治區
  CN6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國內標準刊號(國內連續出版物序號)範圍一律從0001~9999,其中0001~0999為報紙的序號,1000~5999為印刷版連續出版物的序號,6000~8999為網路連續出版物的序號,9000~9999為有形的電子連續出版物(如光碟等)的序號。
  即:CN後的前兩位數字代表這種刊物是在哪個省新聞出版局註冊的。如:《保定師專學報》的國內註冊號:CN13-1238/G4,其CN後的前兩位數字是13,可在河北省新聞出版局查證《保定師專學報》,CN13-1238/G4的相應信息是否一致、真實。刊物名稱和其刊號是唯一的。有些虛假刊物所盜用的刊號也許是真的,但刊物名稱與刊號不一致,甚至有些刊號本身就是根本不存在的假號。 查證某一刊物的合法性可先看其CN後的前兩位數字區號屬於哪個省,然後向該省新聞出版局查詢其合法性。 如:某一刊物CN後的前兩位數字區號是23,那麼可查詢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撥打電話0451  — 4617319,進行其合法性的查證。
  期刊分類表
  A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B 哲學、宗教
  C 社會科學總論
  D 政治、法律
  E 軍事
  F 經濟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H 語言、文字
  I 文學
  J 藝術
  K 歷史、地理
  N 自然科學總論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Q 生物科學
  R 醫藥、衛生
  S 農業科學
  T 工業技術
  U 交通運輸
  V 航空、航天
  X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Z 綜合類 如《保定師專學報》國內刊物的國內註冊號:CN13-1238/G4,後綴為G4,表示該刊物屬於教育類刊物。
 

如何初步鑒別非法報刊
  新聞出版總署和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至今已連續公布四批共169種被取締的非法報刊名單。
  "國內刊號"是"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的簡稱,即"CN號"。它是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分配給連續出版物的代號。還有一些群眾在查詢時向我們提供的是"國際刊號"。"國際刊號"是"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的簡稱,即"ISSN號",由國際連續出版物數據系統設在各個國家、地區的機構負責分配。我國的報紙不使用"ISSN號",而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號"。
《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國家標準)規定了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分配的基本原則,即一個號對應一種連續出版物。目前對中國大陸出版發行的報刊,僅以"CN號"來判定其是否為經批准公開發行的報刊。讀者或作者可以依據"CN號"的結構、格式,對"CN號"的真偽做一些初步判斷。"CN號"由字母"CN"和6位數字及分類號組成,CN為中國的國名代碼,前2位數字為地區代碼,後4位數字為地區連續出版物的序號,其中報紙的序號從0001至0999;期刊的序號從1000至5999。分類號與刊號用"/"隔開,我國的報紙暫無分類號,期刊的分類法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的基本大類劃分。如《京華時報》的刊號為CN11-0255,11是北京市的地區代號;《讀者》雜誌的刊號為CN62-1118/Z,62是甘肅省的地區代號,分類號Z表示該刊為綜合類刊物。讀者反映中常涉及的如經濟類刊物分類號為"F",自然科學類期刊分類號為"N",醫學類期刊分類號是"R"。一些非法期刊上印製的NR、CN98,CN(HK)等都是編造的。目前,根據我國期刊出版物的實際數量,除北京期刊數量較多外,其他地區的期刊順序號均在1000-1999之間;北京的期刊順序號在5999之內。
  除依據 "CN號"判斷報刊是否為公開發行的正式出版物外,還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就是一些非法出版者按"CN號"結構編造

假"CN號",或是盜用正式報刊的刊號出版非法報刊。期刊變更刊名後,原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即作廢停止使用,因此,也有一些非法期刊利用已停止使用的刊號出版。對於這類情況,應向新聞出版行政部門進一步核實。 根據上述一些刊號的基本特徵,可以對報刊的合法性做出初步判斷。如果需對報刊做進一步鑒別,可向新聞出版總署或報刊註冊地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諮詢。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諮詢電話為:010-65212787。目前,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正在努力轉變職能,實行政務公開,積極創建報紙、期刊名錄及相關信息資料庫,之後將在有關專業網站和政府網站予以公布,群眾可以直接上網查驗報刊真偽。 另外,一些群眾在查詢報刊是否為正式出版物的同時,十分關心報刊級別問題,諸如是國家級的還是省級的?是不是核心期刊等等。就此問題,我們曾在相關的報刊上作過解釋。總署除對優秀報刊進行評選表彰外,沒有為報刊劃分過級別,新聞出版行政部門也沒有評選、認定過核心期刊。

非正規刊物的特點

  1.無正規刊號只有準印證號的標誌 作為內部交流用的連續性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只標明「准印證號」,只能用於免費交流,不得公開發行,不得標明定價。如:醫院信息管理。
  2.有ISSN刊號,但無CN刊號的中文雜誌內地出版、發行、印刷的刊物。如:中國現代臨床醫藥雜誌、國際中華神經精神醫學雜誌等。
  3.有ISSN及CN刊號,但是CN後有HK、TH、UK等標註的雜誌 如:中華醫學創新雜誌(ISSN1608-2311,CN(HK)19-4721/R)、中華醫藥學雜誌(ISSN1681-7354,CN(HK)-4215/R)等。
  4.ISSN號換算錯誤的雜誌 例如:中國教育博覽,ISSN1811-4952,計算:(1×8+8×7+1×6+1×5+4×4+9×3+5×2)+2=8+56+6+5+16+27+10=128,128/11=11餘7,11-7=4,校驗位為4而不是2,證明《中國教育博覽》是非正規期刊。
  5.CN刊號中,地區號不存在或與出版地不符合的雜誌
期刊分類號與期刊所屬的主要學科範疇不一致的雜誌。如:中華護理月刊CN10-4392/H,按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代碼號(表1)查出沒有「10」地區號,護理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的基本大類應給出R類而不是H類,所以中華護理月刊是非法刊物。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誌CN:98-2061/R,沒有「98」地區號,顯然也是非正規刊物。
  6.CN的期刊序號不在規定(1000-5999)範圍的雜誌 如:中華醫學論壇ISSN1684-8977 CN42-0125/R,ISSN號碼是正確的,但CN號中序號0125不是介於1000-5999之間,則可判定該刊物為非正規期刊。
  

1、問:期刊有無國家級、地方級的區別?
  答:截止到2001年底,我國有期刊 8889種,這些期刊都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並配發國內統一刊號,凡獲得國內統一刊號的期刊,均為正式出版物。新聞出版總署從未就學術水平的高低為這些期刊劃分過級別,僅從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單位的不同將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這樣劃分是為了按照期刊主管單位的不同對期刊實施有效的行政管理。但人們習慣上還是按主管部門把期刊分為國家級、省級、地市級,某些地方也把發表省級以上論文作為評職的必備條件。按照這種分級方法,「國家級」 期刊 ,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 期刊 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 由代表國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國家一級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一般被認為是國家級期刊;省級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學報(刊)。 地市級依此類推。
  2、問:目前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有無制定衡量學術期刊質量的權威標準?
  答:迄今為止,我國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尚未從各類學術期刊的學術水平這一角度制定過標準,因為衡量學科眾多的學術期刊的學術水準是一件非常複雜、難度極大的工作,不是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可以簡單地做出評價的。「中國期刊網陣」是2001年由中央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一定比例推薦的在本部委、本地區社會經濟效益都比較好的期刊,入選「中國期刊網陣「的期刊數量近1500家,這些期刊在同類期刊中相對來說是比較優秀的。
  3、問:「核心期刊」是怎麼回事?
  答:核心期刊 ,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於 期刊 質量進行跟蹤評價,並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期刊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是國內幾所大學的圖書館根據期刊的引文率、轉載率、文摘率等指標確定的。確認核心期刊的標準是由某些大學圖書館制定的,各學校圖書館的評比、錄入標準是不盡相同的,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未參加過此類評選活動。
  4、何為合法期刊?何為非法期刊?
  合法期刊:目前我國國內合法期刊有兩種,即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內部資料)。正式期刊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批、並編入「國內統一刊號」的期刊。非正式期刊(內部資料)是指通過行政部門審核、並獲得「內部資料准印證」,作為內部交流的期刊(只限行業內交流,不能公開發行)。我們通常所說的「公開發表」,是指在合法期刊上發表文章。
  

非法期刊:按照我國出版管理的有關規定,凡未經國家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擅自設立出版物的出版、進口、發行單位,從事出版、進口、發行業務的,均為非法出版活動,其所出版、進口、發行的出版物,即為非法出版物。那麼,凡是沒有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並編入「國內統一刊號」,也沒有註冊為「內部刊物」的期刊,即為非法期刊。

早檢測論文檢測平台

http://www.zaojiance.com

文章來源:http://www.zaojiance.com/news/newsc-detail-2016-03-03-14-37-37.html


歷史發展:要按時間順序,簡要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及各派觀點,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將歸納、整理的科學事實和資料進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對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要詳細介紹,並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介紹各家觀點或學說,進行比較,指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對陳舊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對一般讀者熟知的問題只要提及即可。

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寫得客觀、準確,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徑,為有志於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鋪路。

主體部分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問題發展歷史依年代順序介紹,也有按問題的現狀加以闡述的。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應比較各家學說及論據,闡明有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


C刊是哪種類型的核心期刊
什麼是C刊
  先說下C刊,經常見到的C 刊,有兩個概念。
  一個是CSSCI(南大核心)的縮寫。
  另外一個是各單位自己,根據省里的文件,結合自己單位的研究優勢,從國內外核心資料庫進行篩選,和自己單位研究方向結合最近的、辦刊質量好的刊物,劃歸為A類,其次為B類,再次為C類(有些單位成為一、二、三類),其中也有個別沒有被任何核心資料庫收錄的的報刊被劃為本單位的核心,比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進入你們單位自己目錄的,所有報、刊統一都成為你們單位自己的核心,無論其原來是什麼級別的刊物。所以你先要弄清楚你們單位的這個c刊具體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往大了說,包括所有的核心資料庫,比如國外的SCI(科學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 ) ,國內的中文核心(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統計源(中國科技核心)等等往小了說,就是指中文核心,這個核心在國內雖然不是最權威的,卻是最大眾化的,以至於核心期刊,成了其代名詞,甚至還有人誤認為核心期刊就只是北大核心。
  核心期刊與C刊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你們單位c刊就是指cssci,那麼它就是核心期刊的一種如果你們單位的c刊,指的是第二種情況,則c刊大部分(甚至全部,具體要看你們單位的目錄)都來自於各核心期刊資料庫,會有一小部分為非核心刊物。


一篇文獻綜述的好壞更多的在於方向是否夠全,參考內容是否夠新,文獻是否是top。
大方向概括之類的綜述俯拾即是,似乎每一條都是康庄大道。但是,我個人更喜歡路邊的警示牌,有一些綜述,會比較一些研究方法和成果,告訴你誰比誰的數值更高,然後我就去看那個差的,看看他為啥犯錯。我覺得研究最重要的事情是填坑,等大量的人把坑都填了,自然就出成果了。但是現在發文大家都說自己做的結果多牛逼,卻絕口不提坑的事情,只能讓有經驗的人從字裡行間推測華麗辭草背後實際的含義。不過這樣也很有趣,只是太耗費時間精力了。


專題型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論辯型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藉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述型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合型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在《怎樣做文獻綜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勞倫斯·馬奇和布倫達·麥克伊沃提出了文獻綜述的六步模型,將文獻綜述的過程分為六步:選擇主題、文獻搜索、展開論證、文獻研究、文獻批評和綜述撰寫。
文獻綜述根據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為基本文獻綜述和高級文獻綜述兩種。基本文獻綜述是對有關研究課題的現有知識進行總結和評價,以陳述現有知識的狀況;高級文獻綜述則是在選擇研究興趣和主題之後,對相關文獻進行回顧,確立研究論題,再提出進一步的研究,從而建立一個研究項目。
相關格式


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
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體和參考文獻。
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結果、動態和進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對綜述類論文參考文獻的數量不同雜誌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條以內為宜,以3-5年內的最新文獻為主。
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
1.專著: [序號]作者.書名[M].版本(第1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 [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會議論文集(或彙編): [序號]作者.題名[A].編者.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 [序號]作者. 題名[D]. 學位授予地址:學位授予單位,年份.
5.專利: [序號]專利申請者. 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或地區):專利號, 出版日期.
6.科技報告: [序號]著者. 報告題名[R].編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7.標準: [序號] 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頒布日期.
8.報紙文章 : [序號] 作者. 題名[N]. 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9.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10.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後,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包括主要學術觀點、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爭論焦點、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而寫成的一種不同於畢業論文的文體。它要求作者既要對所查閱資料的主要觀點進行綜合整理、陳述,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和相應的評價,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
《怎樣做文獻綜述——六步走向成功》
《怎樣做文獻綜述——六步走向成功》
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
檢索和閱讀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綜述的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對本題相關的最新文獻的掌握程度。如果沒有做好文獻檢索和閱讀工作,就去撰寫綜述,是絕不會寫出高水平的綜述的。
好的文獻綜述,不但可以為下一步的學位論文寫作奠定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提供某種延伸的契機,而且能表明寫本綜述的作者對既有研究文獻的歸納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綜合能力,從而有助於提高對學位論文水平的總體評價。
在《怎樣做文獻綜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勞倫斯·馬奇和布倫達·麥克伊沃提出了文獻綜述的六步模型,將文獻綜述的過程分為六步:選擇主題、文獻搜索、展開論證、文獻研究、文獻批評和綜述撰寫。
文獻綜述根據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為基本文獻綜述和高級文獻綜述兩種。基本文獻綜述是對有關研究課題的現有知識進行總結和評價,以陳述現有知識的狀況;高級文獻綜述則是在選擇研究興趣和主題之後,對相關文獻進行回顧,確立研究論題,再提出進一步的研究,從而建立一個研究項目。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
  [5] 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
c.論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 [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 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 瞿秋白.現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A].羅榮渠.從西化到現代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d.報紙文章


推薦閱讀:

優秀的本科畢業論文需要具備哪些特點?
學術論文寫作中什麼時候加the什麼時候不加the?
寫論文的時候,使用 Proposition, Lemma 或 Theorem 有什麼區別?
如何寫好一篇高質量的IEEE/ACM Transaction級別的計算機科學論文?

TAG:學術 | 文獻綜述 | 論文寫作 | 發表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