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估值近千億,還有多大上漲空間?

人民幣。


不要局限在滴滴就是個打車app。

這是互聯網公司入侵交通系統的一個切入點。
互聯網公司入侵通信系統造就了騰訊,入侵零售系統造就了淘寶京東,入侵金融服務造就了支付寶。

交通系統是個每年數萬億的生意。這麼算,還有百倍的成長空間呢。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搞不好專車到最後都有可能成為各類O2O服務的API

O2O 與互聯網 + 的區別是什麼? - 孫志超的回答

專車模式,其實是利用移動互聯網和經濟規則引導服務的提供者為服務的需求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本質而言是C2C模式,因此,這一模式可以適用於個人對個人的服務行業,除乘車、快遞之外所有和出行相關的領域。

滴滴目前做的大巴、代駕等業務,其實只是出於對出行市場的進一步壟斷,提升業務的增長空間並且給資本一個想像故事。但真正要命的是,從你啟動應用的那一刻起,背後龐大的系統就開始記錄你的資料,叫車的地點,司機前來接你花費的時間,整趟路程的行進距離、路徑與時間,最終抵達的目的地。最終專車公司成為了大數據的金礦,轉變為一家與搜索引擎、社交網站、金融服務等公司一樣的模式,使用從你我身上挖掘出來的大量信息打造新服務,或者把這些數據對接給其他公司,賺取收入。

比如說,Uber和高級連鎖飯店集團喜達屋合作,用戶可以把自己的 Uber 帳戶與喜達屋會員帳戶聯繫起來,搭乘 Uber 的同時也可獲得喜達屋的積分,交換條件是把自己所有 Uber 的帳戶,包括姓名、email、搭乘 Uber 的所有行為與路線,完完整整交給喜達屋。於是,當你飛往某地出差,坐上 Uber 抵達一家「非喜達屋集團」旗下的飯店,他們就會同步收到通知,得知自己痛失一名客戶,下次就會搶先以贈送優惠等方式,殷殷期待Uber送來這位曾經錯過的客戶。也就是說,Uber可以和航空公司、餐廳、夜店、酒吧等地展開類似的合作模式,讓合作公司「預知」你的行程,擄獲更多潛在客戶。既然用戶願意交出自己的私人資料換取優惠,這就表示 Uber 的「大數據」不只發揮在核心業務上,更能在營收上創造額外的貢獻。而這些,也是滴滴快的未來必然會做的事情。

所以,如果滴滴快的真的能做到,把Uber趕走了,把同領域公司都吞併了,把擴展業務也全佔領了,估值還有的是空間。


Uber,當前估值51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100億元;接近百度市值,預計今年就可超過。

2015年,Uber營收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扣除平均大約80%的司機收入分成後,公司凈營收大約20億美元。這是正在急速膨脹的超級印鈔機。

而且故事才剛剛開始,輝煌和膜拜還在後頭。

滴滴快的CEO程維介紹了滴滴快的合併後成立的六條產品線: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以及公交。程對這個問題是有深入思考的。

計程車軟體市場,合併後的滴滴-快的佔90%以上,已成市場第一。

專車軟體市場份額,下為易觀智庫報告摘選:

代駕市場,滴滴快的已進入。滴滴代駕今上線:首批覆蓋10城 用戶首單免費

公交車,滴滴快的已進入。「滴滴巴士」要搶公交「飯碗」(圖)_網易新聞中心

如果滴滴快的野心達成,不僅作為打計程車的第一,還要成為專車、順風車、公交等細分領域第一,市值可輕鬆超過百度。

百度有什麼可怕的,移動互聯網裡誕生的谷歌、阿里巴巴才可怕。

如,Uber。


相當於1/3個百度。
或者說,再漲漲就相當於百度整個無線端了。
這是多麼有前途的公司!而且只處於起步階段!用戶可能不足整個市場1/10,等到人人都用打車軟體,股價將是百度的好幾倍!搜索算啥,打車才是市場的命脈!誰掌握了打車,誰就掌握了整個互聯網!


泡沫。

泡沫不破之前,上漲空間是無限的。


我要說這都是泡沫會不會被人噴死?


鄧紫棋在很久之前已經用歌詞回答了這個問題:

陽光下的泡沫 是彩色的
就像被騙的你 是幸福的
追究什麼上漲空間 你的估值
基於你還想讓我掏錢
美麗的泡沫 雖然一剎花火
你所有估值 雖然都太脆弱
互聯網像泡沫 如果能夠看破
有什麼難過
早該知道泡沫 一觸就破
就像已傷的心 不勝折磨
也不是誰的錯 不是愛打車的我
美麗的泡沫 雖然一剎花火
你所有估值 雖然都太脆弱
你本是泡沫 如果能夠看破 有什麼難過
如雷貫耳的名聲 盛開過就凋落
再耀眼的企業 一閃過就墜落
打車本是泡沫 如果能夠看破 有什麼難過
為什麼難過 有什麼難過 為什麼難過
全都是泡沫 只一剎的花火
你所有估值 全部都太脆弱
而你的輪廓 怪我沒有看破 才如此難過
相愛的把握 要如何再搜索
相擁合併壟斷 難道就不寂寞
愛本是泡沫 怪我沒有看破 才如此難過
在互聯網下的泡沫 一觸就破
當初熾熱的心 早已沉沒


嘀嘀打車這種軟體要車主和用戶兩邊都服務,只要有一邊缺失都不行。
我在使用嘀嘀打快車和專車時,都會跟車主聊聊天,得到的答案是驚人的一致:
要不是因為有補貼,他們才不做快車和專車的司機呢。
原因是:錢少

下面我說說我的理解:
1.在中國天天開車上下班的人,就我的同事來說,收入都不低,他們都很忙,不可能全天候的去拉活兒。
2.大部分車主也就是上下班順手拉個活,但是你也知道,中國人有很多事逼,如果遇到一個好幾天開心不起來。
3.順手拉活收入也就是個油錢吧,用一個司機的原話說:我的車我很愛惜的,你再把我車弄髒了。

我現在有多次在使用嘀嘀時都打不到車,反倒用「易到用車」打到了專車,原因也簡單,車主使用易到用車賺的多。

現在嘀嘀比較火的原因是補貼太猛了,但是這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嘀嘀如果能盈利,你說他值多少錢我都不會反駁,現在嘀嘀一天燒這麼多錢,如果沒一輪又一輪的高估值來融錢,真不知道哪天就沒錢倒掉了。


除了出行業務:快車順風車專車以及才推行沒多久的滴滴巴士以外,

還不斷的在擴展更多線下線上聯合的可能。

比如六月推出的滴滴吃貨專車,將線下餐飲與打車聯繫,官方數據是給線下帶來百萬級別的流量。

再比如這兩天推出的滴滴車站,是把線下連鎖商家和的士司機聯繫,同樣為線下帶流量。

除了這些,滴滴還推出了遊戲、與房產合作甚至還有醫療。

隨便幾個領域加起來,估值都還會蹭蹭的往上漲。

另外,剛聽說【」國務院」馬上要投資滴滴】,有了被招安的央企背景就再也不怕政策問題了吧。
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有意投資於該公司,參與一輪20億美元融資。中投公司通常在被視為對國家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買入股權。

中國投資公司是主權基金,2000億美金的池子,國務院創辦的,互聯網公司就投過阿里


以上


滴滴超級方便,已經放棄學車,駕校這批傻逼。滴滴潛力無限!我是腦殘粉


滴滴還沒到三年,保持這個勢頭,未來可期


看政策,party一句話直接拍死


滴滴把司機帶入重資產打工陷阱,這個對社會危害特別大。那種有空玩兩把的不在此列。同樣有10萬,的士司機給的士公司開車交份子錢。哪怕一個月1萬。但是10萬元存款沒動。而且車是2個人開,注意,是2個人,而且現在的士普及燒氣,電動,比很多私家車成本低。滴滴司機呢?


你得想想一旦停止補貼,價格上沒有了什麼優勢,滴滴還有什麼,方便嗎?路邊招手更方便。


滴滴打飛機,滴滴拖拉機,滴滴農用機,滴滴挖掘機……
這個市場無限大啊。


說不定哪天就有滴滴火車,滴滴飛機了?


理論上說,「滴滴快的」的上升空間是中國的計程車市場總容量的120%左右(因為便捷的服務會讓更多人打車),但一個市場越大,競爭者就越多,利潤會平均化,現在已經有了ub來競爭了。如果做好了,理論上千億並不高。
以上都是理論,實際上能佔市場總量的30%都很了不起了,現在估值有點高了!


估值不是市值,期望怎麼說都可以。
上面那些列打車、代駕、專車市場蛋糕多大的各位,請問你們:
看到過滴滴快的財物報告么?
燒的錢和賺的比是多少?
用戶中有多少會產生用戶粘性?
多少人能接受代駕,又多少願意去代駕?
全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四線的市場佔有率是多少?
和本土傳統計程車公司合作?蛋糕怎麼分?
專車,公司報銷的之外,自己下車就專車的人又有多少?
中國人的人均消費水平是多少,多少人次平均多少里程能保證業績增長?
大數據?打車積累的大數據么?和「大數據」差幾個數量級?
……

甚至這樣公司的員工是誰,算就業還是無業?從業保障哪裡來?像農民工一樣么,不出事賺錢怎樣都好,出了事兒自認倒霉么?


關注這個問題很久了,一個問題吸引了很多大牛 @Fenng@孫志超@圖靈Don 。大家的看法各有不同,接下來我換一個數據分析的思路說一下。
滴滴快的作為平台,最終是有可能替代計程車公司這一傳統形態,重塑短距離交通格局的。
但是個人覺得也不過到此為止,雖然 @孫志超 老師提到的Uber現在在其它方面也有過嘗試,然而仍然是噱頭居多。畢竟很少會有人拿一個打車軟體去叫個外賣之類,而叫直升機、遊船也很難作為一個成熟的行業。就滴滴快的而言,比較有可能成功的跨界是代駕,即便如此也要面臨與行業老大E代駕的競爭,更何況已經成為紅海的餐飲、旅遊、上門服務等等行業。另外,滴滴快的最終能把控的計程車市場也不過是中國本土的市場而已。在歐美想和Uber抗衡並不容易,其它市場亦可忽略。
接下來步入估值這一正題,作為新興移動互聯網公司,滴滴快的比較適合「市夢率」的估值。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滴滴快的的「夢」,也就是市場有多大。
收集了一下全國幾個不同規模城市的計程車數量,大概是這樣的:

圖中人口、計程車數量均非確數,計程車數量不包括下轄縣市。
可以看出,在大多數情況下,城市越大,千人計程車擁有量越大。考慮到北上廣只是個別,小城市居多,還有偏遠縣城,廣大農村,平均而言,計程車的千人擁有量不會超過0.8,也就是說全中國計程車行業整個體量不會高於100萬,考慮到未來發展空間,我們按照100萬計。
而計程車公司賺的是什麼錢呢?很簡單,司機交的份子錢,滴滴快的的收入形式與其不盡相同,但是一定不會高於這個數字。
接下來看一下各個城市的計程車份子錢。

考慮到大城市的計程車數量更多,經過加權,每車每月的份子錢平均起來大約在6600元左右比較合理,每年大約是8萬元。而按照全國100萬輛計程車的體量,每年這個市場大約800億。
接下來,首先,滴滴快的作為新興勢力,想要擊敗傳統行業,自然要在收入上有所捨棄。我們按照捨棄40%計算,市場還剩下480億。
其次,即便480億的市場,滴滴快的仍然不能全數霸佔,考慮到一些傳統計程車公司仍然負隅頑抗,還有Uber、易到之類的對手,市場佔有率至多70%。這樣一來,滴滴快的的年營收,只剩下了336億。
最後,這336億元並非利潤。目前滴滴快的、Uber等等公司都是虧損的,放眼整個O2O行業,也是虧損一片。既然沒有能對標的公司,我們只能再把視野放大到整個互聯網行業。
國內領先的BAT,利潤率分別在20%、40%、40%左右。作為O2O平台類公司,滴滴快的的商業模式有幾分類似阿里,然而其重線下的布局勢必壓低利潤,利潤率不會高於20%。因此滴滴快的真正能拿到的年利潤,也不過336X20%=67.2億元=10.8億美元
對比一些已經盈利的上市中概股,按照大約20倍的市盈率,市值大約200億美元;按照阿里大約50倍的市盈率,就是500億美元。當然,A股我就不說了~~~
當然,我上邊說的都僅僅是市夢率——想要做到這個地步,滴滴快的還面臨著很多困難。
本土競爭對手易到、神州,國外強敵Uber,依舊強大的傳統勢力,以及法律、政策帶來的不確定風險,都是滴滴快的進一步發展的攔路虎。
滴滴快的能否衝破200億乃至500億的天花板呢?讓時間去檢驗吧!


滴滴一定會成為一家一千億美金的公司。

----

2017年4月28日更新:

滴滴出行完成超5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布局國際化與前沿智能交通科技

這輪融資完成,滴滴估值應該超過500億美金了。再翻一倍,Flag就完成了。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貼現現金流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融資後我的股權怎樣變化,如何計算?
在收益現值法裡面,選擇自由現金流量而不是稅後利潤,這是為什麼?以及自由現金流量是不是等於營業現金流量?
如何給一個互聯網公司估值?
搜狗估值40-50億美元準備上市,有哪些看點?

TAG:公司估值 | 首次公開募股IPO | O2O | 滴滴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