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某大學研究生院要求部分社科類學科的研究生都必須要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才能畢業?
再次精準了問題。剛剛已經有朋友在下面的回答中說了,工科類研究生的畢業論文4000包寫包發。但是某些社科類的核心光是版面費到上萬,而且還需要第一作者必須至少是教授或副教授級別。而大部分這樣的導師,一年自己可能也就只能發1—2篇。跪求各位回答者寫文對題,不必來秀你們的專業有多容易發核心論文,自己國內的學術環境有多糟糕,在這個問題下說這些都沒什麼意義。謝謝!—————————————————————給各位不由分說就來罵矯情的跪了,大家能好好看完問題描述再發言嗎?研究生努力提升學術能力爭取論文發表自然是必要的,但問題是現在這項規定之前都沒實行過,到這一屆臨畢業了才說要啟用這個規定。請問正當性與合理性何在?而且,各個學科之間論文發表的要求並不相同,問題描述中也說明了,很多客觀原因限制連可行性都存在問題(再一次強調要回答請好好看完問題描述),因為有的學科因為資源和門檻等原因就是只有極少人才能發,把這樣的要求作為畢業的普適規定未必是恰當的?那麼這個規則的制定是不是本身就存在問題?
另外,只是就事論事僅討論這項規定的操作合理性與否,請不要牽涉到學校評價。動不動就說學校水的,即使你發了論文是一等一的學霸,其眼界與心胸之狹隘也不會讓人太看得起你。還有那些說這個問題是在抱怨的,看回答您自己倒更像是在抱怨。還有那些一來就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評學生是因為不努力發不了論文的,我也只能再一次說:勞煩您走走心好好看看題目。
最後申明利益相關:非湖大學生。只是最近在研究高等教育領域的相關問題,恰巧今天又聽朋友說了這件事,所以發到知乎上來討論一下。———————————————————————以下是最初的提問———————————
1,從執行力上看。雖然入學時看到研究生手冊上已有發論文才能畢業的規定,但該規定製定以來從來沒有執行過。往屆的學生都是沒有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就順利畢業了,在12屆臨畢業前突然強行要求是否合理?
2,從執行可能性上看。C刊和核心期刊的資源非常有限且緊張,很多學院的導師一年也許也只能發一兩篇,而研究生髮核心又必須要以導師(且必須是教授副教授級別)為第一作者。而且其後研究生院又在5月初臨時更改說不發C刊發北大核心,是否是規則制定者自己也發現標準定太高而朝令夕改?最關鍵的是,即使更改了標準,就算學生已有寫好的符合質量的論文,也不可能趕在畢業前發出。這是否又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湖大研究生院管理和通知的疏漏?執行不能和執行不善是否都應歸責於學校的管理問題?
3,從硬性執行可能引發的效果上看。時至5月,大多數畢業生都已經簽好了就業協議,若因為此時無法如期畢業,所造成的違約責任及學生的其他損失是否應由學校承擔?另外,是否還會因此促使某些人採取不法手段或其他不正當途徑購買版面發表論文,而以此造成論文質量普遍低劣甚至大規模的學術造假?
4,從執行動機上看。眾所周知,湖南大學今年因17名研究生轉學的新聞獲得不少負面影響。今年突然如此強調發論文才能畢業的規定,是否是針對之前的負面新聞而特意洗白?這樣做對這一屆畢業的研究生是否公平?
5,從發論文的必要性來看。其他各高校都已經陸續取消了必須發表論文才能畢業的規定(http://m.sohu.com/n/330797152/?v=3),湖南大學必須發論文才能畢業的規定是否真的是有存在必要的?
---------------------------------------------------------------------------------------------------------------
所有回答者請注意是指社科社科社科社科專業。請不要跑偏找優越感
之前忙著論文、考博,許久沒有寫文章,沒想到動筆開始寫的第一篇就是牢騷文。
事件的起因是學院今天下發的通知:從12級開始,學術型碩士畢業必須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一篇才能申請答辯。
有網友馬上把這個話題發表在知乎上,少數網友包括題主對此要求持抵觸態度,大多數網友斥責沒有發文不能按時畢業的同學矯情,甚至有直接辱罵H大太水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首先應當分為兩個層面來看待:
第一個層面,應然層面。
作為在國內享有較高聲望的H大的學術型研究生,以一篇核心作為畢業要求過分么?完全不過分。筆者對研究生不專心研究生學術,多以研究生三年為跳板找工作的現象也是早已深惡痛絕。作為學術型的研究生,既然掛著「學術」的名號,完全應當以科研為第一要務,不能吃著國家的飯(獎學金),砸了國家的鍋(搞自己的小九九),三年時間以一片核心論文作為畢業要求並不過分。筆者仍記得邱興隆老師寫過的一篇關於回憶自己碩士時期論文答辯情形的回憶文。文中邱師說道過他們幾屆的師兄師姐答辯的情形,幾位現在在法學界大有名氣的學長前輩,在當時的碩士論文答辯中也是碰了一鼻子灰。4人準備碩士畢業,2人還沒有參加答辯就因為論文不過關而被答辯委員會直接拒絕,1人答辯後被否決,唯一一名通過答辯的學長在答辯過程中也是以微弱的贊同票通過,答辯組的評閱導師意見分歧嚴重,可以說最後通過也甚是艱難。邱師回憶道,當時他們的論文寫作,不像我們此時,任何一個人完成碩士論文,都必須在校圖書館進行公示展覽,供全校師生考評。當時的學術條件也很艱苦,沒有我們現在這麼良好的搜索工具可供使用,於是搜集資料便是頭號的難題,只得從圖書館的一個角落翻閱到另一個角落,許多重要的論述和片段都必須手寫摘抄。即便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邱師還是養成了閱讀英文原典的好習慣,從「系統論」中吸取了思想精華,後來形成了有關刑罰功能的論文思路,順利通過了答辯。
當年的學術環境真是讓人心馳神往啊,筆者覺得,邱師那一代人,包括我現在的導師,才是真正踏實在做學術,才是學人的楷模。相比之下,三十年後,同為法學碩士的我們,以一篇C刊作為碩士論文的畢業要求,實在不為過。包括知乎上痛罵我們本校和學生水的,我們也應該大方承認,相比我們的前輩,我們確實太水了。
但是,我還是要說但是,第二個層面,實然層面。
邱師所處的時代與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大不相同。三十年前,大學生是「天之嬌子」,碩士生更是鳳毛麟角,碩士生畢業一般都是可以申請在本校留任的。三十年後,國家為了緩解應屆生的就業壓力,大學和研究生大肆擴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說碩士研究生畢業在高校留職,就連名牌高校的博士畢業生,想在一本的重點大學留職任教也是難上加難,往往是往三代查歷史,本科、碩士、博士都必須是985,至少是211高校畢業,有的還附加海外留學的經歷。就筆者所知,現如今,H大本院聘請的教師必須有海外留學背景,筆者畢業的本科學校(二本),也早已是往上三代查歷史,且博士階段必須畢業於北大、大人、武大等國內頂尖院校才有可能任職。如此競爭的壓力,更多沒有足夠資本的碩博士畢業生只能將目光轉向二三本學校,這就又進一步加劇了學歷學位的貶值。
擴招的狀況是,三十年前每一名導師可以只帶一名碩博士生,甚至不招,而現在,專業型碩士不計,往往是學碩就需要每屆帶2~3個,三屆就是9個,如果是博導,還需要加上所帶的博士生。導師平時的科研、學術會議、教學工作也相當繁忙。筆者曾經有幸成為導師的助研,親身經歷過沒到年底各項指標對導師工作的考評。我想問,在如此嚴苛的考評體制之下,即使是非常嚴格、認真負責的導師,又能有多少精力對其所帶的學生科研進行一一指導?甚至,筆者聽聞的一個故事,在筆者所在的高校附近不遠處也是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在答辯的過程中甚至出現過這樣一個笑話。答辯的導師因為學生寫的畢業論文太差,予以大聲呵斥:「這樣的論文也敢來答辯,你的指導老師是誰?」學生戰戰兢兢地回答:「就是您」。三年的時間,如此眾多的學生,導師忘記自己所帶的學生,在當下的研究生教育環境下並不是天方夜譚。
一方面是大肆擴招,教學科研縮水,另一方面是是市場上文憑貶值,科研無門。身處這樣的環境中,難免讓廣大學子 心浮氣躁,難以安心科研,為自己找一條後路,增加未來就業的砝碼,也是形勢所逼,不得不為。如果硬要說H大水,H大的學生水,那麼相比三十年前的學術狀況,從質量與比例的角度,是所有高校都」水「了,並非H大一家。
再說核心期刊這個東西。因為不同的專業,核心期刊的數量不一致,發表的難度也有高有底,筆者僅以筆者學科(法學)為例說明。國內承認的法學類C核期刊,也就二十來種,如果加上北核類、大學學報,綜合類,可能比較可觀,但如果與全國高校在讀的法學研究生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前十類C刊,如果沒有教授職稱或者國家課題,博士生基本上無緣,更逞論碩士生;其他北核、學報、綜合類核心期刊,也基本上要求第一作者必須擁有博士學歷,少數刊物或者文章極端優秀,也可以破例。也就是說,碩士生想要發表上述核心刊物,如果沒有導師的幫忙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也許是筆者見識淺薄,在筆者周邊所知的範圍內,還沒有一個碩士生能夠單獨署名發表核心刊物。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導師平均一年帶3個學碩型研究生,那麼光這一屆,導師必須在三年內發表三篇核心期刊。如果帶三屆,就是9篇。我的導師在學界也是有小名氣的科研大牛,最近剛剛攬下國家重大科研課題,就是筆者導師的資質,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發表的核心期刊數量,如果以上述標準,都很難達到。更不論其他默默無聞,沒有雄厚人脈關係和科研實力的碩導博導了。再說審稿期,一般核心的審稿期如果沒有特殊關係,重大國家課題,最快也在3個月以上;見刊時間就更晚。如果在5月投稿,前十類的C刊至少等到來年才能見刊。
以上還只是學生的視角。要知道,發核心的不光是碩士生群體,博士生畢業,導師評職稱,年底考核,評優,一切的一切,都首先與發文掛鉤。
應然上應該發,實際上又很難發、發不了。那想要畢業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動用導師甚至家庭的所有關係,以金錢開路,這又極大地加重了學術腐敗和學術浮躁之風。 不管文章寫的怎麼樣,不管是誰寫的,不管動用了多少關係,砸了多少錢,只要見刊,就是勝利。這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么?
可能正是出於上述原因,就筆者和同學所調查的情況來看,目前國內各大重點院校的法學院,對法學碩士畢業是沒有核心論文的發文要求的,或者只是要求發文,不要求核心。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復旦大學……這些國內重點大學都不需要法學碩士生髮表核心才能畢業。
所以說,不是不想發,是我即便有實力,也發不了。
說了這麼多,還有很重要的一條,是H大程序上的失職。
即便我承認你發文要求合理,而事實上我們也應當發,發的了。
實際上,H大早在10年研究生入學手冊上就聲明,學術型碩士生必須要發表C刊才能畢業,可以說是已經是早已明確說明。先不論此項不分專業統一要求的標準是否合理,但在執行中卻是問題多多。
我們在進校時,就此標準也多方詢問過學院和學長、學姐,得到的答案都是模稜兩可,有的說必須發才能畢業,有的說可以不發。因而,在校的同學都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以至於90%的同學都沒有發表核心期刊(也發不了)。而在先我們兩屆的學長學姐那裡,是不以發文要求作為答辯申請前提條件的,雖然他們的答辯是在學校出台的辦法之後。也就是說,至少在兩年的時間內,學校是沒有執行這項規定的,偏偏在我們申請論文答辯時,學校明確而堅決地提出了此項要求。這個時間點也很關鍵,這個階段,大家都已經完成了碩士論文的撰寫,有的考取了博士,有的找到了相關工作,已經簽了三方協議。如果你早一時通知,一年哪怕半年時間,我們還可以再努力發刊。現在重申此項要求,完全使得我們的同學面臨著博士就讀無望、工作違約賠償等問題。
著名的法學家富勒先生曾經提出過「程序自然法」的概念,一項規範應該有其內在的道德,包括使得規範的對象明知可知、內容清晰明了、穩定性等等,H大的上述作為,至少在上述幾項上都有瑕疵。可貴的是,雖然制定政策的是學校的領導,但是本院的老師一直在向學校反映問題,一直在為學生爭取利益,這使得我們在寒心之餘稍感欣慰。
說的更為嚴重一點,一個學校的未來並不在於每年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少文章,而在於你培養的學子是否對您心懷感激,在校期間受益匪淺,憑藉著學校的熏陶在社會成為可造之才,在回憶起自己母校時充滿溫暖與驕傲。作為法學院的學生,我們深愛著我們自己的母校,但我們也深受法學教育多年,深諳「權利意識」,王澤鑒先生說過,權利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權利只能靠自己去爭取。從這個意義而言,屬於我們的權利,我們也會義不容辭去爭取。
PS:本文請勿轉載、分享、傳閱。事件也在內部協調和解決之中,筆者胸中積鬱,不吐不快,但筆者和其他H大同學一樣,深愛著自己的母校,不希望給母校造成不好的影響,不希望此事鬧大,希望此話題就此打住,謝謝體諒。看到有回復說發核心根本就不過分好嘛。我想解釋一下。
發核心的確並不過分。但是,一看你就不是學人文歷史社科類的,頂著理工大光環可能發核心對你們來說並不困難。但對於社科類來說,期刊少,學生多,一年老師都發不出一篇,你們也是這樣嗎?
你知道在經管院一個老師可以帶到23個學生嗎?在畢業的時候,老師可能連自己學生是誰都不認識,怎麼發論文?
在核心期刊資源本來就稀缺的時候,核心還加強審核了,好多期刊被踢出了核心,你可能覺得核心沒有變化啊,是的,好多社科類期刊被提出了核心。那麼,我們更加僧多粥少了。比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自科版是核心,但是社科版只是省核心,根本達不到學校要求的北大核心。類似的情況很多,你能有什麼辦法嗎?
理工科是否在入學時就有老師學長或者學院大會跟你們強調哪怕是提醒,要發文才能畢業呢,是不是有強調哪怕是提醒一定要發什麼規格呢?可惜我們沒有,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去問,結果都是問誰誰也不知道。問師兄師姐,他們說我們也是這樣規定的,但是不現實就沒有執行。問老師,老師說要發呀!過一陣子再問老師,老師說不要發啊!問學院,學院直接說,這個事情不明確。問研究生院,直接不理你。打電話直接沒人接。
那麼現在社科類學生想的辦法是什麼呢?滿世界出錢買板面。可是,最近核心審核變得嚴格,核心期刊也是要地位要生存的,已經不是隨手可團購的年代了。有同學反應兩萬五都買不到九月份的排期,兩萬五都只是試一試,不一定能發。請問你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我們並不是抵觸發核心這件事不合理,我們說的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錯,的確應當提高學術水平,但是凡事皆有度。為什麼改革開放的時候要沿海先富起來再帶動中西部呢?為什麼用設計師沒說要一起富呢?如果硬性規定西藏和上海必須統一步伐,那中國GDP就不是有水份了,早已經是浪打浪了。這樣真的有必要嗎?有意思嗎?為什麼就不能合理的要求呢?為什麼不能根據實際情況來要求呢?可能校領導是工科人出生,覺得這是很基本的要求,但湖大是綜合性大學,並不只有理工這一類,是不是保證了理工科的質量就不管其他類別學生的死活呢?那是不是理工科好了就是學校好了呢?其他學科只不過是擺擺看呢?如果只是擺擺看的學科設置,又何必對道具們這麼高的要求呢?
私以為有位答者說的很好,學術成果好不代表學校真的那麼好,學校的學子們對學校的口碑也很重要。昨天在朋友圈就有同學寫道,雖然我周圍的同事都在安慰我,但我真的不想承認我是湖大的。民心已散,又有什麼意思呢?真心佩服那些努力的人憑自己的研究發表核心,或者在其他刊物上發表論文,那是智慧的結晶,真正有益於學科發展的貢獻,敬佩對學術有純真信仰的人。而我所知道的大部分都是花幾百塊為了完成畢業論文在幾天之內就發表出來(可能我也是這種制度下的妥協者),或者花更多的錢來發表所謂的更高級的期刊(可悲的是我也未嘗不會這麼做).....我覺得應該是那些期刊看到好的文章力邀作者允諾刊載並賦予作者稿酬,而不是反過來要作者來付費求刊載,真正的作者是應該不屑於這樣做的。但是很多作者有科研任務畢業任務,為了苟活,不得不出賣自己....儘管心裡淌血....所以刊物界一片狼藉.....我覺得應該肅清這種調調,凈化學術氛圍。首先,某大學就不應該逼迫學生為了畢業花巨資發文,學生畢竟沒有收入,並且讓學術刊物更加烏煙瘴氣。如果想要提高學術水平,可以縮招,而不是一味擴招,讓真心想學術研究的人認真研究發表論文,讓老師有精力帶學生研究,而不是一個老師帶十幾個學生....這場鬧劇甚至悲劇的導火索就是學校擴招以及制度漏洞,某大學一開始就應該在報考時即顯要說明「本學校學術研究生必須發核心才畢業」,而不是現在還有一個月時才突然要執行以前從來沒有執行過的非人性化規定。(某校小文科學生已哭暈)
帝都某校邊緣C系,所在學院以工程應用研究為主,新院長正是C系出身。新院長為了下決心打造所謂一流學院,從自己人開刀,上周突然通知C系師生,沒有EI的延期,1篇EI的只能畢業答辯不能學位答辯,2篇EI的才能學位答辯。而學院其他系還按原標準執行(有1篇EI即可學位答辯,沒有EI延期)。領導意志,真是沒地方說理去。
師兄們都奔潰了。
----
其實問題不在於學校水不水,而是學校辦事的方式。舉個例子:考試時候告訴你100分外有50分的選做題,滿分100,60分及格。可是臨收卷子的時候告訴你,滿分改成150,選做變必答,及格線也提到90。這時候考生怎麼想?尤其是對那些原本就是打算60及格的人,還有很努力地在向100對齊,卻只能有七八十分水平的人來說,確實是太不公平了。
所以很多答案里諷刺湖大如何水的,想想如果你是上面例子里的考生,還會心平氣和地面對么?
你們啊。圖樣。再不努力真的完了。
到學院樓頂去。拉個橫幅,威脅跳.樓。(把報社的提前找一找)
寫信去教育廳、省紀委、領導。
靜.坐、游.行。
不把事情鬧大,你們就只能被踢出校園了。
沒學位、沒工作。
如何看待某大學研究生院要求部分社科類學科的研究生都必須要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才能畢業?
首先,發表學術成果在全世界的價值觀里都是積極正面的,它代表了一種榮譽和學術能力。
但是這種形式一旦成為了死規定和形式主義,而忽略了其中的意義和真正價值,似乎事情就又變成了另外一個故事。
直白的來講就是,它的出發點到底是形式主義還是實踐主義,兩個不同的出發點決定著兩個不同的價值意義。
比如:小學生那個年齡段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學習初級知識,豐富個人情商以及獲得快樂的能力,但是如果你要讓他非這樣做,造成的價值結果很簡單:那便是應付和厭煩。
再舉一個例子:
如果假設中國的學術期刊是成龍,美國的學術期刊是阿諾,試問二者在客觀的對比方面有何不同?
很直白,後者的肌肉質量要明顯的優越於前者,也就是說二者在動作領域都比較優秀,但是回到現實世界,論起力量和格鬥,前者是根本招架不住後者的。
留過學的同學們都應該知道 寫一篇學術ESSAY 和 發表國內的一篇論文有多麼大的不同,1是嚴格程度上面 2是耗費時間方面 3是導師審核方面 4是國內外的學術環境方面。
總結一下,發表個人的學術成果必然應該是好事,但是它不應該成為衡量學生是否能畢業的決定性指標,更不應該成為形式主義,更多的是應該加強論文的質量以及個人對知識研究的熱愛。估計明年的所有核心期刊上會有大量的湖大研究生的論文,然後湖大的排名瞬間從33到1,一時「北清華,南湖大」將成為全國人民的口頭禪,挖掘機技術再也不是藍翔強了,而早就變成了湖大。全世界受苦受難的無產階級都在說:只有湖南大學才能救我們!無數的人想轉學進入湖大讀書,但是卻連門都找不到,只能先從打掃廁所開始,但是像湖大這種世界名校,掃廁所的都至少有湖大的碩士文憑!多少父母和考生為了能考入湖大而默默頭懸樑錐刺股,湖大的輝煌從2015年開始,從2012屆研究生開始,將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學者,他們將撐起中國學術界的未來,他們將決定中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前沿和方向,他們將帶領全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提前帶領全世界人民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到時候每個人都能夠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物質財富將極大豐富,大家按需分配,但只有湖大的研究生資格除外,是不是覺得很屌?你問我怎麼看,我會讓你跟著我一起:左手!一個慢動作!右手!一個慢動作!樓上樓下的姑娘們,一起來:千年學府,百年法學,法學無敵,所向披靡!
所以題主你問我如何看待?看待你妹,滾去寫論文!
等到畢業這一刻。
才知道學校的愛如此深沉。
竟要耗盡全力讓我留下。
————手動分割————
利益相關:湖南大學,社會科學專業,學術研究生。
————咯咯咯大————
前面抖機靈。
現在就我了解的情況來表達一下「為什麼覺得現在嚴格執行這個規定並不十分合適」。
1.先說規定過去怎麼執行的。確實要承認,開學時所發研究生手冊上是有「發核心期刊」的規定的。問題在於:(1)多年以來沒有執行,基本已被視作原則性規定,具體操作按特殊情況來;(2)入學時並沒有提及特殊注意;(3)讀研期間多次向學院、學校求證「發核心是否為畢業條件」,從來沒有肯定答覆或正式答覆;(4)直到今年4月下旬,才告知畢業要求必須發核心期刊。
這種規定的合理性暫且不談,光從執行方面就是存在非常大的問題的。無論是依照往年慣例,還是具體執行過程中,都很難給學生一種「必須發核心」的認知。
2.再談規定的合理性。剛剛看到了有一些提到其他的學校或者專業的規定要求更高,或者答主個人能力更強等內容的答案。因為不是特別了解其他學校,大概知道復旦、人大等社科類排名靠前院校並不做此項要求,其他學科的情況怎樣我去補一下課再說。
單單說一下,本人所在學科的核心期刊一共56本(2012年查的,來源待補),全國獨立設院的高校六百餘所,開設此專業的一千所以上(2012年查的,來源待補)。請各位自行換算難度。
還要考慮到一些常年發文的大家,各個院校老師所佔版面。
不客氣的說,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學術水平非常不錯的老師這幾年保持兩年一篇核心或者三年兩篇的頻率,在我們學科內已經比較不錯了。
相較於一些期刊數量略多或者比較容易看到成果的專業的同學,發核心對我們社科類學生來說,難上加難。
當然,班裡有大拿和導師混的好,已經發核心了。這樣我們班的畢業率還不是百分之零了。
3.執行規定之外的。要畢業了,工作找了,材料交了,忽然通知要發核心,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手機打字。
不足之處請多交流。
廣州某211高校,必須核心才能畢業,於是乎每一屆的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要花錢買版面,而且找到花錢就好發的期刊不是那麼容易啊。所以我院老師說你們一屆搞垮一個期刊,文章質量太差,期刊被踢出核心。
自然科學發核刊確實不是太難,社會科學還是相當難的,那些自認為不算什麼事的,可以去問問你們學校社科院系發核刊難度怎麼樣。社科院系評副教授標準才要求發兩篇核刊呢。
國外的學校是寬進嚴出,*^_^*
國內的學校是寬進寬出,*^o^*
頂尖的學校是嚴進嚴出,(^o^)
專業的學校是嚴進寬出,⊙ω⊙
而,我們湖南大學!!!!!!
則是!!!
不管怎麼進來的就是不讓
出出出出出出出出
出出出出出出出
出出出出出出
出出出出出
出出出出
出出出
出出
出
有種自己在外出醜了回家打孩子告訴來告訴大家我很正派的感覺%&>_&<%
一幫理工科的人上來就鄙視樓主——「連發核心都困難你還好意思說」。
發問的朋友我很同情你。
不過好心勸你一句,你的類似問題還是發到小木蟲上比較好。
在知乎,貌似只有歐美牛校經歷的人,談論學術界問題(未必是學術問題)才能做到全然無壓力。
說話保持客氣而不是直截了當是要消耗心力的。
因此,(我的感覺)人的包容和客氣是分圈子的。找到合適的圈子進行合適的交流,比在不合適的圈子裡產生摩擦要好。或者你也可以選擇無視摩擦。
當初是你要我進來,進來就進來,現在又要用c刊把我留下來,真愛不是你想留想留就能留,讓我掙開讓我明白放手你的愛。
p.s niubility的某些個理工科類yjs,我倒是想知道你論文是怎麼發的,連題主的小前提都未弄清楚就亂咬人可以想像到你文獻綜述都沒理清楚就寫出了一篇「論文」,說別人水自個兒也請自重。
悲劇啊。。。誰叫我考研之前沒了解一下呢。。。
非211,非985,專業水的一塌糊塗,整體排名基本末尾的二流大學研究生,當初是跨專業的會計專碩,只想換個專業,各種要求核心期刊,否則不予畢業,也是醉了。。。
好歹你們那也是個985,身為某非985非211院校的工科研究生表示我們也得發核刊才能畢業啊,摔
湖大在讀文科類研究生……
發論文的也要分是什麼專業的吧……我們專業的老師一年都難以發一篇核心……這要求,基本上是讓我們留校的心態!
我覺得題主點明是哪個專業,才不會讓外校理工科的同學們笑話。。。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作者
推薦閱讀:
※有沒有HR大牛能對應屆生求職提出比較全面的建議?
※帝都大本應屆程序員,技術還行,今年的工資大概是多少?
※應屆生申請產品經理(助理)的崗位,該怎麼寫簡歷呢?
※應屆生從事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工作(包括與產品經理相關的,如產品設計、產品運營等)有何優勢劣勢?
※公司向離職人員索要違約金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