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為什麼會有很懸殊的傷亡比例?
都是冷兵器對砍,有些典型戰例中弓箭手甚至騎兵都很少,都是手持劍盾的步兵,為什麼有時甚至有好幾萬比十幾的傷亡比?那幾萬人都是怎麼死的?
例如坎尼會戰,都知道羅馬士兵被漢尼拔包圍,但是再怎麼包圍也得面對面的砍啊,為啥都是羅馬人被砍死了呢?難道是羅馬人自己發生了踩踏事故?
多圖,慎入
推薦一本書 :《羅馬人的故事》, 日本女作家鹽野七生耗費15年所著,共15本。
手頭只有 凱撒時代(下),所以就拿凱撒和龐培的法薩盧斯大決戰舉例吧,這場戰役基本決定了當時羅馬內戰的成王敗寇。
Ⅰ.基本信息介紹:
一、作戰場地
法薩盧斯平原,處於北希臘南端,和色薩利地區多見的山間平原一樣平常,周圍由500米高不到的丘陵圍繞,中間的開闊平原東西長20公里,南北長17公里。在平原的北部邊緣附近,有條沒有橋也可以照渡不誤的小河,向東緩緩流淌。
率先從西邊到達戰場的凱撒方在平原的正中央構築陣地,而從北部抵達的龐培,雖然也在平原的中央構築營地,但是他選擇了在地勢更高的地方。
二、戰力對比
雙方的戰鬥力對比如下:
——龐培軍——
110個大隊的重裝步兵共4.5萬人
龐培過去的部下2000人
騎兵7000人
共計5.4萬人投入大決戰——凱撒軍——
80個大隊的重裝步兵共2.2萬人
騎兵1000人
共計2.3萬人
其中500名步兵留守營地至此法薩盧平原上出現了步兵4.7萬對2.2萬,騎兵7000對1000的大決戰。
需要提出的是,龐培方平均每個大隊有430人,而凱撒方平均只有275人。龐培方軍隊數量多,而平均質量並沒有凱撒方高。
三、陣型布局
兩軍的營地大約相距7公里,如果把法薩盧斯平原一分為二的話,龐培方的營地就在東半部分,凱撒方的營地在西半部分,因此,這個從營地中將敵人引出來的布陣,有一條河位於龐培方的右邊,凱撒方的左邊。
雙方陣型布局:
——龐培方——
離河較近的是龐培軍的右翼,由來自奇里乞亞和西班牙的僱傭兵組成,龐培認為他們的戰鬥力冠絕全軍,因此將他們安排在沒有騎兵守衛的右翼。
中央是從敘利亞過來的兩個軍團。
左翼是兩年前借出兵帕提亞為由從凱撒手中奪來的兩個軍團。除上述兵力以外,其他的步兵,包括龐培手中的2000名老兵,都平等地分配給左、中、右三個部分。
重裝步兵團的最左邊是7000名騎兵,並且由十分熟悉凱撒指揮習性的、前凱撒得力副手拉比埃努斯擔任指揮。
龐培自任總指揮,紮營於大軍左翼背後的矮山丘上。——凱撒方——
左翼——第八、第九軍團擔當主力
中央——第十一軍團擔當主力
右翼——第十軍團、第十二軍團擔當主力
最右——騎兵
總指揮是凱撒,他的位置和龐培遙相呼應,坐鎮於右翼的背後。但是凱撒不是紮營在高地上,而是騎在馬上。
四、戰術想法
雙方基本戰術想法:
龐培方戰術想法:騎兵團在戰鬥剛剛打響時猛攻凱撒方的右翼。在主力部隊投石之前(即在主力部隊加入戰鬥之前),右翼進攻必須要把凱撒方逼入崩潰的境地。之後,騎兵團繞道敵軍背後,搶在敵方之前到達河邊,完成對敵包圍,以期在主力重裝步兵陷入危險之前結束戰鬥。
這個想法是建立在龐培方騎兵兵力優勢的基礎上的,並且可能參考了伊蘇斯會戰、坎尼會戰、扎馬會戰等經典會戰,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步兵未動之前由騎兵從背後包抄,然後全殲敵人。凱撒方戰術想法:將經過高盧戰役洗禮的重裝步兵打造得更具機動性,也就是說,當龐培方的騎兵按照「教科書」繞到其背後進行攻擊之前的這段時間內,他們能夠一直支撐著威脅敵人兩側和正面的步兵,並且從三個方向進攻,進行包圍戰。同時通過特殊手段,消滅敵人騎兵的機動性,以期瓦解敵人的核心戰鬥力,從而贏得勝利。
五、凱撒方「秘密武器」。
1、「步騎混合隊」
將平時守護隊旗的輕裝步兵共400人從日常任務中調離,這些身手矯健的士兵被添加進1000名騎兵之中,組成步騎混合隊。他們都是年輕人,又都是輕武裝,因此行動迅捷,既可以在騎兵身後和騎兵共乘一匹馬,也可以突然從馬上躍下,戰鬥力驚人。
這是凱撒在反覆布陣時不斷演戲積累經驗才迸發出的戰法。2、「人肉柵欄」
挑選出從高盧戰役第一年就跟隨他,身經百戰的近2000名精兵,編成了一個特別軍團,目的是在敵人7000名騎兵猛攻時,這些老兵們要張開雙臂站在敵人面前阻擋攻勢。為了出其不意,凱撒將這個特別軍團安置在右翼的 背後,也就是自己的近前。
凱撒年少時曾以兩手放在頭後交叉的姿勢騎乘裸馬,之後又和素有」馬背上的民族「之稱的努米底亞騎兵或日耳曼騎兵拔刀交戰,並且士兵們都是有口皆碑的,所以這是憑藉他對馬這種動物的習性了如指掌才想出的法子。面對數量上佔壓倒性優勢的龐培方騎兵,凱撒的戰略方案是:首先讓「步騎混合隊」假裝抵抗同時閃開,讓敵方騎兵認為由此可以輕易地繞行到凱撒方背後。就在此刻,2000名精兵站出擋住騎兵攻勢。與此同時, 「步騎混合隊」也到達了敵方騎兵的身後,這樣,就將敵人的7000名騎兵迫入了「柵欄」之中,從而消滅敵人騎兵機動性的突擊力。
Ⅱ.會戰經過:
一、開戰準備
凱撒方迅速建營後,凱撒為了一掃之前在都拉斯包圍戰中吃了敗仗的低落士氣,龐培方在法薩盧斯平原安營紮寨的第二天,凱撒就讓自己的軍隊在陣前掰開戰鬥陣勢。通過逐漸前移陣型,一方面使得軍中士兵能夠習慣敵人,另一方面則是方便自己觀察敵人陣型,從而想出破敵之計。
二、決戰開始
龐培軍的營地構築在一個較高的山丘上。從他的營地到下面的平原之間,是一片開闊而不太陡峭的坡路。凱撒在反覆操練布陣的同時,龐培也將自己的軍隊拉到小坡度的開闊山脊,而不是平原上進行布陣。這樣的局勢令凱撒不能開戰,而凱撒也一直找不到有利戰機。
為了避免持久戰從而導致自己處於不利的被動局面,凱撒嘗試誘敵作戰。拔營出發的軍號吹響後,凱撒軍有意識地讓滿載物資的運輸車隊橫穿平原,從敵人的眼皮底下路過。
另一方面,龐培的軍營內也早已充滿了打決戰的氣氛。士氣高昂的龐培方在凱撒方的誘敵刺激下開始從營地中出來活動,布陣位置比前幾天更遠離了營地的柵欄。
終於,凱撒在知道己方已離開不利的戰鬥地形後,立刻命令軍隊停止行動,將所有的非戰鬥物品統統都放下,簡單動員後下令展開戰鬥陣型。布陣結束後又騎馬趨至全軍陣前,進行了簡短的演說。隨後凱撒方發起攻勢。
三、決戰歷程
1、會戰第一階段
兩軍之間,還隔著一段足夠雙方軍隊奔走激戰的距離。此時發起攻勢的只有凱撒的軍隊,而龐培禁止己方軍隊有所行動。龐培考慮讓凱撒方的步兵持械奔襲兩倍的距離,等他們到了龐培軍面前時,應該會有些疲勞和睏乏,會導致本來排成一線的陣型潰散,那時再進行迎擊,應該是對己方最有利的。不過,這個戰略對早已身經百戰的凱撒精英們來說並不適用。
凱撒方的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第十軍團的精英作為先頭部隊出征。飛奔到一半時,他們注意到龐培軍依舊巋然未動,憑藉多年征戰的經驗,他們在沒有接到任何指令的情況下突然停止了。他們停下奔跑的腳步,調整呼吸,整理隊列,之後再持槍,開始突擊。因此當他們到達敵人面前時,氣息不亂、陣型不亂,十分整齊。
雖然如此,龐培軍還是抵擋住了這次進攻,畢竟他擁有3倍於敵的兵力。同時龐培方陣型也沒有潰散,全線壓上應戰。
2、會戰第二階段
龐培隨即命令最左的7000騎兵發動總攻。攻擊開始的同時,輕裝步兵們開始漫天射箭,以掩護騎兵的攻勢。
3、會戰第三階段
凱撒方的「步騎混合隊」裝出驚恐的樣子迅速撤退,龐培方的騎兵乘勝追擊,突然,凱撒一聲令下,一直處於隱藏狀態的2000名精英開始行動,裝作害怕逃走的「步騎混合隊」也配合著反擊,就這樣,把龐培方騎兵趕入蓄謀已久的「柵欄」戰鬥開始了。
負責掩護騎兵的龐培方弓箭手們首先被擊退,接著,7000騎兵沒有任何一騎可以輕易從「柵欄」中突圍。凱撒的「柵欄」兵手持長槍(而非通常那樣把其作為標槍投擲出去)逐漸縮小包圍圈。
但是這畢竟是由人組成的「柵欄」。最終,得以逃脫的龐培方騎兵三三兩兩地朝平原逃去,凱撒方士兵也無法追擊。
4、會戰第四階段
凱撒命令瓦解敵方騎兵的「柵欄」們從側面進攻敵人左翼。
龐培方的左翼正與凱撒方的右翼廝殺正酣,因此,此次進攻和龐培左翼的正面攻擊相加,讓龐培軍陷入了正、左面,背後三面受敵的困境。
龐培方的中央和右翼仍然保持了不潰散的隊型堅持戰鬥,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凱撒方還保留了一部分實力強勁的老兵沒有上陣。迎擊數量三倍於己之敵的較年輕的士兵和中堅士兵此時被換下休息,老兵數量雖少,但是疲勞度為零,反觀龐培方的士兵早已十分疲憊。就在他們苦於招架時,剛剛經過休整的凱撒方士兵再度上場,從龐培方的兩側和背後夾擊。
至此,龐培軍的左、中、右三軍全盤崩潰,再無一人能保持戰鬥姿態。
5、追擊
龐培方完敗的士兵棄大本營於不顧往河邊高地逃去,凱撒方則決心追擊到底,向龐培方大本營發起進攻。
進入敵方營地後,凱撒禁止士兵掠奪敵人逃走時放棄的物品,緊接著令人追擊從營地後面脫身北逃的龐培,最終沒有捉到。
同時,凱撒將自己軍隊三分,一部分駐守機房大本營,另一部分駐守龐培方大本營,親自率領最後一部分共四個軍團渡河向敵人逃走的高地方向追擊。
凱撒命令士兵們在高地與河流之間挖掘壕溝,讓逃竄在高地之上的敵軍欲靠近河流而不可得,逼得敵方逃兵投降。
四、戰果與分析
————龐培方————
戰死6000人,被俘虜2.4萬人,損失9面軍旗,加上大隊旗和中隊旗,總共有180面。而龐培共計11個軍團,11面旗只有兩面得以倖免。————凱撒方————
戰死200人,其中30人是百人隊隊長,精銳老兵。和上文提及的伊蘇斯會戰、坎尼會戰、扎馬會戰相比, 法薩盧斯會戰戰敗方的死亡人數非常少。不僅是絕對數量上的人數少,而且這也是唯一一次俘虜的人數大於戰死人數的戰役。更何況,還有2.4萬人逃走。但這並不能說明勝利一方,即凱撒方能力不夠。凱撒出於以下幾點,考慮進行懷柔政策而非趕盡殺絕:
1、這是場與同胞進行的戰爭,也是出於政治需要不得不打的一場仗,他對龐培方並沒有強烈的憎惡感;
2、逃亡的2.4萬士兵,僅僅與龐培有著clientes關係(兩者相互照顧,但是又有著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而且從東方諸城邦前來的援兵也在裡面,隨後的逃亡也是奔往各自的祖國,凱撒想利用這些現場目擊者,傳播法薩盧斯會戰的結果,此外,如果進行追擊,這些人說不定回國後會和以前一樣,繼續站在龐培的clientes立場上;
3、避免無謂的犧牲,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勢。
好了,舉完栗子,該回答題主的問題了。
古代戰爭為什麼會有很懸殊的傷亡比例?
分析上面的會戰,我總結出幾個關鍵的點:
1、指揮官與將士的協作能力
為什麼凱撒的「秘密武器」能夠發揮作用?
信任,這是凱撒和士兵溝通的保障。
一般的軍隊,指揮官下達類似的指令,士兵們就會想:
「什麼,你讓我區區步兵站在衝鋒的騎兵面前,還是七千匹馬,這不送死嗎?」
但是那些和凱撒歷經風雨,打了十年高盧戰役的老兵們,不會有這些情緒,他們會說:
「將軍,請你親睹我們今日之表現。不論是生是死,相信您都一定會對我們心存感激。」
這濃濃的軍旅情可以無限壯大軍勢,穩定軍心。
反觀龐培,兵敗而亡時,連大本營都沒人守,各奔東西。
2、軍隊的整體素質
從文中所述可以看出,凱撒方的士兵們能夠以一敵三,從而使凱撒的戰術能發揮至頂。凱撒認為,軍隊在於質量上的精,而非數量上的巨。凱撒在組編軍團時,不會往原有的軍團賽人以填充空位,而是保持軍團各自的作戰風貌,讓其更具凝聚力,從而在作戰時高效運轉。
3、指揮官實力
龐培並非庸庸無為,他也曾征服過東方諸城邦,肅清海盜,從而榮獲了「凱旋儀式」,甚至在一個月前的都拉斯包圍戰中還把凱撒打得落荒而逃。可以說這場會戰之前,在他的人生字典上,沒有「失敗」一說。也就是因為他的盲目自信,遮蔽了自己的雙眼,以為通過「教科書」上經典戰役使用的騎兵包圍法加上自己兵多就能輕鬆取勝。凱撒正是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針對龐培的戰術想出了破解之道,瓦解騎兵的機動性與衝擊力,贏得勝利。
以上三點有一點懸殊,那麼懸殊的傷亡比例就很容易出現。
那麼是怎樣出現的呢?
不管如何,只要最終能夠實現包圍戰,被包圍的一方分身乏術只能任人宰割,兵敗如山倒,人心惶惶,軍心不穩,此時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心就會四處潰散,而毫無紀律對軍隊而言是最致命的。往往並非是干架的時候死掉,而是在逃跑時被追殺致死。
當然,這都是建立在以下幾點基礎之上的。
1、原本有足以稱為懸殊的兵力差
2、雙方將士們原本都擁有戰鬥慾望
3、並非攻城、偷襲等強迫性戰役(一方在戰場等方面沒有選擇餘地)
……………………………………再具體講一點坎尼會戰的………………………………
坎尼會戰,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主要戰役(下圖最右),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Ⅰ.基本信息介紹:一、作戰場地
靠近亞得里亞海、奧方托河右岸、環繞坎尼村後面的丘陵下比較狹窄之地。
二、戰力對比
雙方的戰鬥力對比如下:
——羅馬軍——
羅馬市民步兵4萬人
羅馬市民騎兵2400人
同盟國士兵4萬人
同盟國騎兵4800人
共計步兵8萬人、騎兵7200人,比例為11:1——漢尼拔軍——
作為漢尼拔部下的步兵2萬人
作為漢尼拔部下的騎兵6000人
高盧步兵傭兵2萬人
高盧騎兵傭兵4000人
共計步兵4萬人、騎兵1萬人,比例為4:1需要提出的是,作為漢尼拔部下的士兵是經歷過重重考驗的戰場老手,經驗豐富體格健壯,並且漢尼拔方騎兵不僅數量多而且有了努米底亞騎兵的加入質量也高於羅馬方騎兵。但是高盧僱傭兵的水準相比羅馬方就差了一截。
三、陣型布局
雙方都是步兵居中,騎兵處於兩翼。但具體分配有所區別。
——羅馬方——
橫向一條直線,部署在中間的步兵團呈縱向長方形。——漢尼拔方——
弓形,中間凸起,中央由高盧僱傭步兵擔任前排,作為精銳的重裝步兵作為堅實的後盾排在後面。
四、戰術想法
雙方基本戰術想法:
羅馬方戰術想法:當騎兵頂住敵人的進攻,步兵又成功突破敵人中央時,再投入守營的1萬兵力,爭取一口氣取得會戰的勝利。
漢尼拔方戰術想法:通過弓形布陣、精銳步兵部隊拖延住羅馬重裝步兵,化解其主要戰鬥力,並充分發揮騎兵優勢,最後實現對敵包圍,一舉殲滅。
Ⅱ.會戰經過:
一、開戰準備
漢尼拔方在會戰開始前兩個月的對峙時期中,通過頻繁的小規模戰鬥,讓羅馬方嘗點甜頭,使之放鬆警惕,隨後逐漸將羅馬方引入到自己希望的地方進行會戰。羅馬方則在奧方托河的兩岸都建立了自己的營地,認為據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數量佔優勢的兵力。
二、會戰開始
兩軍首先採用了常規的戰術,分別與正面的敵人交戰。漢尼拔的左翼對羅馬的右翼,中央的輕裝步兵對中央的輕裝步兵,漢尼拔的右翼對羅馬的左翼。第一回合是在漢尼拔弓形陣型中的高盧僱傭兵與羅馬的輕裝步兵之間展開。
三、會戰歷程
1、會戰第一階段
戰鬥的展開羅馬方面佔盡上風,隨後重裝步兵團也加入戰鬥中。由高盧僱傭兵組成的漢尼拔前衛,在羅馬全體步兵的凌厲攻勢下,突起的弓形變成了凹陷的弓形。此時弓形陣型的作用發揮出來,高盧步兵雖然步步後退,卻還在抵抗。
步兵交戰開始後不久,左右兩翼的騎兵也加入了戰鬥。近3倍於敵的漢尼拔左翼從一開始就佔盡先機,羅馬騎兵一步步地被逼到河邊。然而由於羅馬右翼騎兵多由羅馬貴族子弟構成,所以依然能夠頑強奮戰。
而羅馬軍的左翼對陣漢尼拔右翼努米底亞騎兵,也許因為數量相當,雙方都奮力作戰,沒有後退。
2、會戰第二階段
終於,漢尼拔軍中央位置的高盧士兵徹底失去戰鬥力,羅馬步兵乘勝追擊節節後退的敵人。
突然,一直後退的高盧兵突然向戰線兩側散開,漢尼拔的精銳重裝步兵出現在羅馬重裝步兵面前,2萬人抵住了7萬羅馬士兵的進攻。
此外,羅馬方右翼的2400騎兵被漢尼拔方6000騎兵切斷退路,致使被包圍在岸邊後消滅,只有小部分人跳進河裡,逃脫了追殺。指揮羅馬騎兵團的執政官埃米利烏斯失去坐騎,但沒有輕易放棄而是加入了重裝步兵團繼續戰鬥。
同時羅馬方左翼的同盟國4800騎兵終究不敵騎術精湛的努米底亞人,由於沒有河流阻擋,他們逃跑擺脫了努米底亞騎兵的追擊。
3、會戰最終階段
漢尼拔的精銳部隊抵制住羅馬重裝步兵猛烈進攻的同時,看似已經撤離戰線的高盧兵及輕裝步兵轉移到了羅馬軍團的兩側,取代了先前羅馬騎兵所在的位置。
接著,漢尼拔的左翼騎兵在擊退羅馬軍的右翼騎兵後,也繞到了羅馬步兵團的背後。
最後,趕走羅馬方同盟國騎兵的努米底亞騎兵也回到了包圍戰中。
至此,漢尼拔設計的包圍圈已經完成,7萬羅馬步兵被漢尼拔的5萬士兵團團圍住。
4、圍殲
羅馬市民兵是羅馬聯盟的核心,儘管遭到敵人的包圍,但是,他們絕不輕言放棄,舉手投降。而漢尼拔想要的,就是對羅馬軍實施殲滅。
四、戰果
許多官員被殺,加入騎兵隊及重裝步兵團的80位元老議員幾乎無一倖存,只有極少數人衝破漢尼拔的包圍圈,得以逃生。
未接到總指揮的命令,一直在營地待命的1萬士兵悉數被俘。羅馬方犧牲人數多達7萬人
漢尼拔方戰死者只有5500人,其中約三分之二還是高盧兵縱觀整個歷史,羅馬軍團遭受如此重創,坎尼會戰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上面一句話有爭議,有人 @jianyu cui 指出阿勞西奧戰役羅馬損失的人數更多,在查閱了一下資料後(具體看評論,底部有鏈接),我認為應該這樣說吧:縱觀整個歷史,羅馬軍團遭受如此重創,坎尼會戰是第一次。鹽野七生有時候確實話說得很滿((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譯問題)),而且有些前面講過的她也會反覆提及((我在知道 她是為了讓讀者在不背書的情況之下能夠更方便地了解在閱的信息之前,一度懷疑是不是編輯為了湊字數加進去的)),何況任何一個研究歷史的都不敢自稱是客觀描述,所以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自己翻翻資料查查典故:)
-~~~~~~~~~~~~~~~~~~~~~~~~~~~~~~~~~~~~~~~~~~~~~~~~~~~~~~~~~~~~~~~~~~~~-
可能答主不親臨戰場很難體會(當然我也是),現在讓我們來腦補一下畫面:
此時聽從隊長的命令,圍繞自己的隊旗在和對面廝殺。
正暢快著呢,突然從右邊飛來一箭,你前面的老王膝蓋中箭了!
心裡大喊不好,剛想看看是誰使陰招就感覺耳邊生風,呼呼兩擊你左邊小李被砍成三份,定睛一看原來左邊已有一大堆敵軍趕到。
此時哪還有心思搶人頭,巧妙走位勉強躲掉幾個關鍵技能之後終於撤到了旗手身邊。
「小黑,咱是不是被包圍了?」
「小黑你說話呀!」
「小黑…你…」
抓住空隙你扭頭一看,我去,真男人啊,站著死的?
沒轍了,旗手都掛了,還打毛線。
你強忍著痛,從小黑手中將軍旗拔下,大聲喊著隊長的名字。
無奈此時殺聲四起,聲音完全被覆蓋了。
無論如何,就算逃跑我也不能讓軍旗落入敵手!
你在心裡吶喊著,一咬牙,拔掉了肩膀上的一隻箭,帶著軍旗想暫時脫離戰場。
但是你看見了自己的指揮官。
他的紅色披風像是被血染得更紅了。
他的頭盔不知落入何處,頭髮凌亂,隨風亂舞。
他看向了你。
他在嘶吼著什麼。
你甚至能透過陽光看到飛濺的吐沫星子。
你想起那天大家一起宣誓。
你想起指揮官發表演講時的神采飛揚。
你想起那天受到責罰和戰友一起吃馬糧。
…………………
………………現在哪有時間想這麼多東西!
……………指揮官都來激勵我們了!
…………既然旗拿不走就血戰到底!
………和他們拼了!
但當你回過神來時。
整個世界旋轉了九十度。
天黑了。
我來提供一個顛覆性的說法。記載古代戰爭傷亡比例懸殊的大多是希臘、羅馬書籍,希臘羅馬方面的勝仗,自己損失的數據經常是非常低,因此這些書籍提供的戰損數很多人都不信,說是「有水分」,但是有一個細節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些古典書籍統計本方損失的口徑,一般都很明確說的是「陣亡」(希臘文我沒看過,英文一般都寫的killed,fell或者lost)。
不分戰爭的任何時期,一場正常的會戰,造成的傷員一般都比當場被打死者高很多。日版《朝鮮戰爭》甚至提出了這麼一個原則(http://www.warstudy.com/history/cold_war/kwar_jap/084.xml),那就是一場戰役一方受傷的人數,一般在陣亡人數的3到4倍左右。該書認為第五次戰役志願軍陣亡17000人(通過戰場屍體的清點),再加上4倍的傷員數、俘虜,推算出志願軍此戰總共損失9.3萬人,而中方公布志願軍此戰損失8.5萬人(朝鮮戰爭慘痛記憶:第5次戰役中180師損失慘重--中華網--中華軍事),可見這種推演算法還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的。
例如,扎馬戰役,西庇阿的羅馬軍陣亡1500人(李維《羅馬史》)或2500人(阿庇安《羅馬史》),通常被認為大大低於漢尼拔軍,到了令人懷疑的地步。然而,如果把這個數字乘以5,則可以得出羅馬軍此戰戰亡+戰傷可達7500-12500人。要知道西庇阿總共只有35000人,於是這個戰損比其實也不低了。何況,這一戰的戰鬥細節描述中,李維稱西庇阿的一線青年軍幾乎精疲力盡,二線的成年軍也損失不小,如果真的傷亡將近1萬,跟這個描述是相符的。即便古代戰爭的陣亡傷員比加權要低一些,那麼西庇阿此戰的實際損失也可能達到5000人以上。
另外喀羅尼亞戰役(蘇拉對本都軍之戰),羅馬軍陣亡12人,這個的確是陣亡,因為普魯塔克說的很清楚蘇拉是通過戰後直接點名來統計,沒找到的就算死了(羅馬軍此戰損失極小的部分原因是本都的鐮刀戰車陣前發瘋碾了自己人)。值得一提的是,克萊武也以只有22人陣亡、50人受傷的紀錄擊潰了8萬莫卧兒大軍(500人傷亡,其餘潰散),但很多人更傾向於相信後者,因為英軍紀錄把戰傷也報出來了。
而且令人遺憾的是,很多軍迷是真的分不清陣亡和傷亡的區別,以至於趙括「讓60萬秦軍損失過半,打死30萬秦軍,說是千古名將都不為過」的神話還在到處流傳。
歷史上傷亡最懸殊的戰爭,恐怕應該是羅馬將軍蘇拉對決本都國王米特里達梯的奧爾赫門涅斯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米特里達梯的軍隊被殺和被俘虜接近十萬人,而蘇拉的軍隊陣亡僅僅……僅僅十二個人。
更有甚者,蘇拉的部將魯庫魯斯打了一場類似的戰役,對手是亞美尼亞盟軍,殺敵十萬,自己人損失五個人,比蘇拉還厲害。
我相信這應該是傷亡比例最懸殊的了吧。
究其原因,我想,最接近的真相的解釋應該是,古代冷兵器的隊形作戰形式(非散兵作戰),前鋒接敵對砍的人數並不多,但一旦敗相一露即全軍潰退,完整的隊形反而成為最大的撤退阻礙,因為後面的人並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驚恐失錯和自相踐踏對造成惡性循環,成為一場戰勝者的屠殺。
看樓主的描述應該是在說羅馬或者類似的重步兵作戰。
幾個原因:
1,軍團的紀律性和作戰方式在古典的重步兵戰術中是極其關鍵的因素,而且相輔相成。一般紀律性更好的部隊意味著更多的訓練,以及勝任更多的戰術配合,容易形成戰場上的對抗優勢;
2,古代戰場大部分的傷亡來自於潰敗而非正面對抗。綜合1,訓練有素的部隊更難被擊潰,更容易擊潰對方。很多眾寡懸殊的反殺都是因為人數多的一方先潰敗;
3,疲勞,恐懼,不團結。戰場三大敗因,越多負面因素崩潰越快。大部分戰場勝負其實在場外就決定了,懸殊的案例往往這些因素在敗方特別突出(淝水、法魯西斯等等);
4,類似的戰爭其實往往不統計盟軍傷亡。比如羅馬就不統計,一是羅馬人為誇耀武功經常不把征服的部族當羅馬人看,二是很多時候盟友沒有數學概念……一問你們來了多少人,回答可能是帶著自豪的:我們的人滿坑滿谷!實際冷兵器戰爭中,大部分都是用炮灰部隊去磨掉對方主力精銳的體力和精力,再投入核心部隊實施致命打擊的,炮灰不一定算人頭,因為便宜量又足;
5,訓練完善的部隊通常後勤更好,指揮者的水平更有保障(否則訓練也做不好),對傷員的處理和搶救更及時;
6,出於政治或者軍事目的的誇張作假。看過一個分析
在冷兵器時代,輸的一方,真正死在雙方激烈正面交鋒的人數是很少的,絕大部分傷亡都是發生在隊形崩潰之後。
因為只有勝者才有權力打掃戰場,清點屍體。
古代戰爭時會出現雙方傷亡懸殊的戰役,這種戰役我們常將其稱為大勝/慘敗。如波希戰爭中的馬拉松戰役:波斯損失了6000多人,而雅典軍隊僅僅傷亡不到200人。再比如說百年戰爭中的阿金庫爾戰役:法軍損失了一萬多人,主力幾乎損失殆盡。而英軍僅損失了50—250人。等等等等…但我們一旦稍微了解一些這類戰例子,我們能發現勝利方總佔有以下重要因素:
1.士氣:拿破崙曾說過在戰爭中士氣就是一切。可見士氣在戰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歷史上無論是怎樣形式的大勝,總有那麼一點:勝利方戰前士氣高昂,且戰鬥爆發後在很長時間內都能維持較高的士氣。相對的,戰敗方不是戰前士氣並不高昂就是戰鬥時士氣因各種原因無法維持,從而崩潰。
2.地形和天氣:地形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極為重要,在上面我舉出的兩個著名戰例中,地形都為最終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為受地形影響,法軍重騎兵陷在了泥地之中,而前一天的大雨使得泥地更加難以通行,重騎兵的衝擊力和相對英軍步行騎士的速度優勢便蕩然無存。
3.武器裝備和訓練程度:別以為武器裝備優勢是工業革命後的產物,在古代能否為軍隊準備精良的裝備也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體現。武器方面也曾有諸如希臘火這種扭轉戰局的東西——678年的阿拉伯軍隊橫掃亞非所向披靡,滅亡了波斯又把東羅馬帝國軍隊打得節節敗退。為了實現征服歐洲的理想,他們集結了百餘艘戰船直撲君士坦丁堡,在他們看來征服拜占庭只是時間問題時,希臘火這種在當時極為超前的武器出現了。阿拉伯戰船在加了東西變得易燃的石油麵前不堪一擊,阿拉伯帝國的夢想從此沉進了海里。而訓練想必大家都明白其重要性,即便是過去的民兵制度,農民也是要接受軍事訓練的,訓練的直接反應便是組織度,高組織度可以讓軍隊陣型不易被打亂,士氣更容易長時間維持,將軍更容易指揮等等…
4.將領的才能:將領對戰情的判斷在情報不明通訊不便的過去尤為重要——該不該打?該在哪打?該什麼時候打?該用什麼方式打?這都涉及到上面我說的影響因素,在這些方面的考慮的比敵人更多,對己方軍隊了如指掌的將領往往更容易掌握戰場形勢。且一名優秀的將領可以讓底下的士兵甘願在其麾下作戰,對其指令不會有絲毫猶豫,也往往能振奮底下士兵的士氣。可以說將領就是軍隊的靈魂,沒有將領的軍隊就是一盤散沙。戰爭中無數奇蹟般的戰役勝利方無一例外都有一名優秀的將領。
戰爭是一門藝術,而不是兩邊人提刀對著敵人臉上砍過去就行的群架。國力是戰爭的前提,但不能保證勝利。這也是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美軍那麼牛逼最終也黯然退去的原因。
手機打得,歡迎糾錯
高組織度的軍隊和低組織度的軍隊差別非常大,不僅是在古代,對於現代也是。
軍隊的本質是統治階級的暴力機器,他們為利益而戰,一支強有力軍隊的大前提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而戰。所以近代發展了民族主義,讓近代軍隊在封建軍隊面前做到了團結勇進。
其實古代也是這樣,羅馬共和國時代的羅馬軍團是為羅馬而戰,士兵可以通過服役得到田宅奴隸,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在確保了基本利益一致的大前提下,羅馬軍團的作戰熱情大大提高,然後高強度的訓練,嚴密的紀律,才能作用在這支軍隊的身上。
像釆邑制下的服役制度,連口糧都要自帶,鬼才給你賣命。
於是一支有理想,有追求,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軍隊在面對一支屈從於強權且疏於訓練的軍隊時,基本就是吊打。
在冷兵器時代與半冷不熱時代,近身博斗中的配合十分重要。比如十八世紀以後格鬥騎兵的密集隊型,可以在等距的戰鬥陣型接觸面上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通俗的講就是,你一把刀砍過來,對面七八柄刀捅回去。
而配合是需要經過嚴明紀律的約束與長期訓練的。
再舉一個例子,古代羅馬軍團作戰時,能做到第一排人打累了第二排頂上,第一排下去飲個茶食個包。
而這樣的軍隊也是不容易擊潰的,畢竟組織度高。
無論是羅馬軍團在面對蠻族部落還是在英法軍隊面對清軍時,這個傷亡比一下就出來了。
現代戰爭也一樣,比如美國打伊拉克,雖然美軍的武器先進很多,但也沒有屌到天頂星科技,一樣在正面戰場打出對方几千幾千的死,這邊就死個位數。
畢竟當年我國打朝鮮戰爭時的總傷亡比也基本吃平。
古代戰爭不是人越多越好,因為那時候通信不發達,人越多指揮起來就越不容易,打仗最怕的就是混亂,坎尼會戰是經典的以少勝多的例子,它主要成功在切斷了敵方部隊彼此之間的聯繫使敵人陷入混亂,一旦軍隊混亂,每個人只會想著逃命或各自為戰,在局部就會形成以多打少的優勢,勝利也就很正常了。
去玩全戰,正面對打時候傷亡對比不大,對方潰逃的時候騎兵追擊就和收人頭一樣了。
有答案里寫了坎尼之戰我來搬運一阿庇安筆下的坎尼之戰,寫的非常精彩!
多圖預警!!!
阿庇安在末尾回答了樓主的問題
++++++++++++++++++++++++++++++++++++++
這也看出鹽野的書和實際還是有些區別的,居然沒提伏兵的事!最後要說的是,鹽野的書不是正史,所以叫故事,莫被她洗腦啊。
打仗和打架不一樣,人多固然有優勢,但是並不絕對。
群體的思維是情緒化的,是不理智的。古代軍隊的通信不發達,做不到讓每個士兵都知道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麼。一旦總體感覺到了失敗,就算沒有失敗也會造成軍心動搖,士氣低落乃至潰敗。一旦形成了這種追擊戰,那麼潰退的一方必然損失慘重,因為跑在前面的必然不會救落在後面的,落在後面的必然打不過追殺自己的古代戰場絕大多數都是擊潰戰。
由於古代缺乏戰爭動員能力和組織形式,更加缺乏訓練和戰術素養。
軍隊一旦士氣低落,或者在局部戰場失敗,立馬就是崩潰。
由於缺乏通訊工具,將領無法傳達指令到基層。崩潰後的逃跑是無可避免的,且不可逆,無法繼續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這也是為什麼經常聽到敗走的將領只剩幾十騎。
冷兵器時代的殺人效率是非常低的。即便到拿破崙時代,一天的對攻死傷幾千人已經是不得了了,過萬那就是超級大戰役。
而冷兵器時代,就是戰俘站著讓你砍,你一天能砍死幾人?
由於利益需求,勝利方一定會對戰功誇大、瞞報。
而戰前雙方由於士氣因素也會吹噓己方數量。中國戰場尤甚,總是幾十萬上百萬。
所以,古代戰場的總人數、上陣人數、傷亡人數根本不可考。記載數據只能參考,並不能確鑿。
而由於性質都是擊潰戰,戰敗方的傷亡只能由戰勝方胡謅。水分極大,甚至不排除沿途殺百姓充戰功。
在西方古典戰例中,也存在大量擊潰戰。
古希臘、羅馬軍多為勝利方。古希臘、羅馬的戰爭組織形式在當時的世界上處於碾壓其他文明的存在。
他們的兵是所謂的公民兵,有自主意識。已經很接近近代的民族主義。
且自己為自己負責,財產受法律保護、將榮譽看得比生命還重。這種公民兵形式的軍隊往往以一當十,且戰至最後一人。
這種軍隊一旦和抓壯丁式的軍隊相遇,那就是一觸即潰。所以傷亡比例大也好理解。但記載數據依舊只能當參考。
冷兵器時代,鏖戰時候傷亡比率差不多的,大的傷亡比其實主要都是一方潰敗一方追殺時候開始。
題主應該是遊戲玩得比較多,遊戲裡面的小兵都是沒有感情的,往往是死戰到底,不會逃跑,不用吃飯,不會恐懼。
而現實中一支軍隊的作戰能力不僅士兵個人有關,還與其組織程度有關,部隊在體制被打亂以後基本是沒有作戰能力了的。冷兵器時代正面作戰死亡的士兵比較少,戰果的大部分都是逃亡追擊的時候取得的。
古典時代一場戰鬥一方陣亡率達到10%左右部隊就會崩潰,中世紀大概是5%左右,而近現代軍紀最嚴酷的英國紅衣軍可以達到驚人的40%。
克制性戰術的結果。
戰爭難免有人力的消耗,而一旦出現克制性戰術,則有可能產生完勝。
任何民族都不存在人力的剋制,因而剋制性戰術只能圍繞裝備、時間以及空間展開,更好的攻擊力和防禦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遠的射程,強大的火力壓制,夜襲,以及包圍,也就是現代戰爭理論中的不對稱作戰。
夜襲、火攻、水攻、焚糧,是中國古代戰爭傳統套路。
游牧民族擅長夜襲、突襲、包抄,以及生物病毒。
由於西方古代商業經濟導致的城鎮密集、道路維護度高,兩城交戰,出兵百里,夜襲、火攻、水攻、焚糧、包抄、突襲等等很難奏效,因而更傾向於裝備,由於更多的硬碰硬,使得防護和火力壓制上比東方更受重視。古希臘的青銅鎧,古羅馬的環片甲,中世紀的鎖子甲,文藝復興的板甲,防禦力普遍比同期中國高,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單人弩太強,被動防禦沒有好下場。西方的防禦力雖然高,但不見得遠程火力就失去價值,因為致命率低,更強調密集火力壓制,阻礙敵人的進攻,使敵方受傷減員,使用投石器、投矛器、短單體弓,敵方步騎衝鋒通常會因火力壓制而減速受阻。以皮兜繩索甩動打磨了的鵝卵石,還有以投矛器投擲的標槍,威力都不可小視,反而是短單體弓因為地中海沿岸的潮濕氣候,威力比前兩者要弱的多。戰國就大規模裝備的弩機,威力大、頻率低,從而走向了精準射擊的道路。
1415年阿金庫爾戰役,英法交戰,英國以5000長弓手,900步戰騎士,對法國11000重甲騎兵、18000步戰騎士、7000弓弩手。英軍在山坡上,土地因暴雨而泥濘不堪,用木樁阻攔騎兵衝鋒,以射程優勢對敵人宣洩火力,決戰兩個小時就贏了。損失比估計為48至360。優秀的反騎兵戰術和良好的地理環境,使逃難般的英軍瞬間逆轉局勢,完成史詩大捷。
如果兵力、體力、裝備、環境、士氣、糧食等等,一概處於劣勢,是否可以實現克制性戰術、完勝敵人?這點古羅馬共和國做到了。
盧庫盧斯征小亞細亞時,因為同僚的貪功冒進,使局勢崩敗,多年努力一朝喪盡,盧庫盧斯不得不以一半的主力強行展開決戰。和阿金庫爾戰役一樣,在開戰前,幾乎是喪家之犬的情形,被敵人逼迫逃竄。盧庫盧斯軍2萬步兵,亞美尼亞軍約20萬,大多是召集美索不達米亞和阿拉伯地區部落的騎兵,交戰地點是亞美尼亞王城附近(補給、城防優勢),這一戰怎麼看都沒戲。然而盧庫盧斯軍大勝,死傷僅5人,敵人多是騎兵,迅速潰散,難以追殺,不過亞美尼亞王被俘,王城望風而降。
古羅馬在共和國時期,武器並不比敵人先進,沒有希臘人的精緻、西班牙人的威猛,甚至還比不上高盧人。軍力上,常常境外作戰、糧食匱乏、兵力不足、地形不熟,面臨各種困境。古羅馬人是南歐人,體型矮小,體能被北歐巨漢完虐。羅馬士兵來自自耕農、僕從、破產公民、奴隸等,勇氣、武技比不過部落勇士和僱傭老兵。古羅馬向來缺少合格的騎兵和弓箭手,也缺少水手。然而面臨種種困難,古羅馬人通過優秀的反步兵戰術發家,將古羅馬軍打造成地中海最強陸軍。
古羅馬反步兵戰術,師承古希臘的步兵方陣,將圓盾改為方盾,長矛改為短劍和標槍。龜甲陣抵禦遠程武器,方陣不適合衝鋒,會等敵人衝鋒時射一波標槍用以破壞陣型,標槍也適合與騎兵交戰。嚴密的盾牆抵禦各種傷害,迅捷的短劍刺殺可以一擊致命,士兵受傷或體力不支從兩列夾縫中側身後撤,後一排頂上。這樣嚴密的反步兵戰術,使蠻族勇士像飛蛾撲火一樣死去,而古羅馬軍死亡率通常不足5%,但受傷比率高達80%。同樣,也正是因此,方陣被衝垮後,人人帶傷,難以反抗,古羅馬軍必然遭受一場屠殺,逃出去的寥寥無幾。淝水之戰就是這樣子的,後退一點都不行。何奈古代通信不行,後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事。自亂陣腳,大潰敗。最要命的是苻堅用的還是五胡的兵,語言可能都不通。在發生敗走時,基層軍官想約束部隊,可能都做不到。
近代也有,各國在清末戰場開無雙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在看歷史小說《李自成》時,潼關戰役是李自成死裡逃生的一場戰役。
戰鬥中雙方靠兵線推,靠沖開對方的陣型。像電影中雙方衝鋒對壘的戰鬥很少。
戰鬥大體就是,雙方短兵相接後,靠兵線對峙。前線的步兵靠長兵器,比如矛,阻止對方沖入己陣,而對方也差不多,也用矛往前突突。兵線對壘很膠著,但傷亡不大,陣亡的基本都是兵線被衝垮後落單的散兵。這種戰法對於主將的軍事素養要求高,排兵布陣決定戰鬥勝敗。講究奇兵制勝,奇襲可以快速瓦解對方兵線,將對方步兵分而治之。
推薦閱讀:
※羅馬由共和轉為帝國的最主要的幾個原因?帝制與共和制的優劣?
※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和土耳其帝國有關係嗎?如果有的話,是什麼關係?
※為什麼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誌是羅慕路斯的被廢,而不是尼波斯的死亡?
※同為千年帝國,為何中國從未被蠻族或游牧民族給滅亡掉,而羅馬帝國卻被蠻族給滅亡了呢?啊?不解?
※現代武器的價格是貴的可怕,那麼古代武器的價格(以當時的經濟為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