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如何規劃?


題主的問題比較籠統,不夠情境化和針對性,那麼小蛙就來講講普遍適用的關於職業規劃的思路和方法吧。

要做職業規劃,首先得明白職業規劃究竟是什麼?包含哪些要素?

職業規劃是你對未來職業生涯的願景,不過這個願景建立在你對自己和職業有充分準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前提下。具體需要考慮的要素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外部因素

l 內部因素

1. 你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以及你決心學習和培養什麼技能?

所有計劃的制定都建立在對自我充分了解的基礎上。

知識和技能是職業選擇和發展的基本依據,這個通常和自己所學專業掛鉤。在平時的課程學習中,除了能積累到相關的專業知識,同時也可以get很多附加技能。舉幾個例子:

|建築——繪畫、設計

|新聞——攝影、寫作、office辦公軟體

|金融——計算、數據分析

|廣告——攝影、設計、做PPT

……

對於應用型學科來說,比較容易從專業課上獲得一些附加技能,而對於那些基礎型文理科專業而言,可能難以從專業課程的學習中獲取技能,因此可以選擇通過其他途徑有意地學習和培養一些實用的技能。

2. 你的興趣和愛好在哪些領域?

人們常常說應當找一份自己熱愛、真正感興趣的工作,但其實能達到這點很難。難在兩處,一是你喜歡的工作未必適合你,二是你也許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興趣點所在。所以制定職業規劃前可以先判定自己的興趣方向,比如你喜歡音樂但沒法成為歌手,那你可以選擇去文化傳媒公司或者音樂類軟體/app公司,或者你喜歡打遊戲又無法成為職業選手,那你可以選擇進入一家遊戲公司。

不過其實在這點上存在一個觀點分歧。經過大量實驗和實踐驗證,興趣並不適合作為選擇工作的第一標準(儘管大多數傳統生涯理論都這麼認為),成就動機才是最應該考慮的因素。

也就是說,興趣若不能轉化成成就動機,那麼這份工作可能依然無法稱得上是「適合的工作」。像電競行業的職業選手,可能最初只是將打遊戲視為休閑愛好,但在反覆的訓練、比賽中,職業選手早已將賽事的獎盃與榮耀視為成就感的來源,即把普通的休閑愛好轉化上升到成就動機。

因此關鍵還是要尋到自己的成就動機,或者將休閑愛好轉化為成就動機。

3. 你的性格是怎樣的?適合與人打交道,還是與物打交道?

性格主要決定的是你適合在怎樣的環境工作。普遍來講,外向型性格適合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人力資源、公關、銷售等等,內向型性格適合與物打交道的工作,比如會計、編程等等。

美國著名人力資源顧問羅傑·安德生研究發現: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從事的職業與自己的性格相適應,相反,失敗者們則總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適宜的領域獲得成功。

所以在職業規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到自己的性格因素,如果拿捏不準,也可以去做一些專業的職業性格測試。(MBTI職業性格測試:http://www.welefen.com/lab/mbti/)

4. 你對未來的職業有什麼憧憬和期待?你想過一種怎樣的生活?

請你設想五年後、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的你理想的生活處境,是安安穩穩悠閑自得,還是風風火火功成名就?

這種關乎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你只需要不斷反思自己究竟希望從工作中獲得什麼?是金錢?名譽?還是成就感與滿足感?然後你需要為此設定階段性目標和計劃,並且一步步去實現。

l 外部因素

1. 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下,各行業的發展趨勢

2. 同一行業不同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

3. 不同職位的上升空間

4. 地域因素

5. 社會大環境(經濟、政策等)

外部因素其實就是所謂的現實性因素,是在職業規劃時必須考慮的。舉例來說,如果你想進入互聯網這種熱門行業,你在職業規劃時就需要將提升職業競爭力納入考慮;再比如有些工作只有在一線城市才有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廣告業、時尚行業等;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公司也有不同的性質,像甲方和乙方的公關就有區別,不過現在公關和廣告界普遍出現了「去乙方化」趨勢,也是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因素之一。

在考慮和分析到以上職業規劃的因素後,同學們在大學期間就應該儘早為此做相應的準備,從多個方面從發掘和培養自己的職業興趣,一邊不斷豐富自己的履歷,一邊適時調整和修改自己的職業規劃。

在大學期間你可以為你的職業規劃做以下準備工作:

l 學生工作和社團活動的經歷並非可有可無,不僅僅是為簡歷增添光彩,也是最有效的獲得附加技能的途徑,最關鍵的是能有機會通過嘗試多種類型的工作以發現自己的愛好或特長

l 利用假期時間去實習,親身去體驗某一份工作對你的吸引力和成就感有多大

l 多多參加社會實踐,鍛煉能力,也是增加閱歷和見聞

l 學會搜集信息,包括行業信息、公司信息和職位信息

l 通過社交媒體(領英、微博、知乎等)「勾搭」感興趣行業的大牛,關於行業或者職業生涯的問題都可以向他們諮詢,這是做職業規劃時可參考的一手資料

l 諮詢專業的求職服務機構,獲得一些建議,通過培訓和輔導提升求職競爭力

l 大量閱讀,以知識彌補經歷的短板

l 自己多做點東西,比如參加比賽,發表期刊論文,參加導師研究項目等等

l 堅持鍛煉身體

l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掌握一些重點的職業規劃技巧

|目標取向:想要一個怎樣的人生 做一份怎樣的工作能實現這樣的人生 大學要怎樣度過才能獲得這樣的工作

|自我定位:可以參照職業錨進行相應的職業匹配(職業生涯規劃領域公認的「錨理論」)

——技術或職能型職業錨:一般有工程、技術、營銷、財務分析、系統分析、企業計劃等方向。

——管理能力型職業錨:負責管理領域的事物,需要較強的分析能力、人際能力、情緒控制力。

——創造型職業錨:要求有自主性、管理能力,甚至有一定藝術天份。

——自主型職業錨:擺脫組織約束和追求施展個人特性的職業特徵。

——安全型職業錨:追求穩定和安全的特徵。

——服務型職業錨:追尋幫助他人的特徵。

——挑戰型職業錨:選擇新奇、變化,和困難程度高的工作。

——生活型職業錨:喜歡寬鬆、自由時間的特徵。

|長中短期規劃:從職業生涯的發展進程來看,職業生涯主要分為職業準備期、職業選擇期、職業適應期、職業穩定期和職業結束期五個階段,而對於大學生來說需要考慮的是職業準備期、職業選擇期、職業適應期這三份階段。應當為這三個階段制定具體詳細的目標和實習計劃。

總而言之,職業規劃不單單是一頁紙,它是一個讓你充分認識自我和目標行業的途徑,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有這個不斷反思和適時調整的過程,最終的目的還是實現自我提升

以上就是小蛙的看法和建議了,歡迎大家收藏點贊(不要只收藏不點贊哦),這樣小蛙才有動力給大家分享更多的乾貨內容。

有任何問題,請給小蛙留言~

職業規劃篇:

重磅巨制:廣告專業的同學畢業以後能做什麼?——專業系列篇 | 暑期大放送

重磅巨制:英語專業的同學,你到底能幹啥?——專業系列篇 | 暑期大放送

大學生找第一份工作需要知道什麼?收藏系列|職業規劃篇

如何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職業?

一無所長的情況下怎麼找工作?

如何匹配職業和興趣?

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有多重要?

面試篇:

如何在面試的無領導小組討論環節中脫穎而出?

必須收藏!經典無領導小組面試題匯總

當面試官問「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時,應該問什麼?

從沒接觸過 consulting 行業的人對於 caseinterview 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乾貨!行為面試怎麼做才能提高面試成功率

想去諮詢行業求職,需要做哪些準備?

從面試中你收穫了什麼?

面試應答有哪些話術和技巧?

簡歷篇:

為什麼在簡歷和面試中使用STAR原則成功率更高

功能型簡歷拯救你一無可寫的簡歷

如何做一份優秀的簡歷?

大學四年里要做些什麼事才能給簡歷增光添彩?

想要獲取更多求職資訊請關注職業蛙微信公眾號:careerfrog

也歡迎各位知友移步職業蛙主頁了解更多乾貨!


其實很簡單,要麼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拚命,要麼老老實實為了糊口乾活。
同樣211畢業,在國企呆了兩年,去年底跨專業考研全程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基本沒戲。但是,我不想再為了糊口浪費生命了,準備過完年就辭職,去追自己的夢。
每天都在拚命學習,從語言到專業知識,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要是不用睡覺就好了。
哪裡有空再想這想那的。


安於現狀,缺乏慾望。

知乎可是平均年薪100萬的地方。我不太覺得工作3年的一個總助可以到這個級別。


作者:職業衛士

職業衛士:專註為職場人士提供簡歷優化、面試指導、職業規劃等服務

職業衛士淘寶官方店:首頁-職業衛士官方店-淘寶網


優秀和平庸的區別

決定優秀與平庸的因素,絕對不是我們自小被灌輸的勤奮、努力和學歷。不是勤奮、努力和學歷不重要,而是他們不起決定性作用。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非自己能控制的因素中,家庭背景、眼界、勇氣、還有運氣,起了決定性作用。符合這些條件的人,也不一定成功,但是成功概率更大。

自己能控制的後天因素中,職業規劃能力、學習適應能力、執行力,起了決定性作用。符合這些條件的人,通常都會取得成功。

本文要探討的就是如何做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的本質

職業會變,今天熱門的職業明天就能爛大街,比如曾經的鐵飯碗教師。

行業會變,現在的熱門行業未來就成夕陽產業,比如硬體製造產業。

公司會變,曾經的行業巨頭轉瞬就會倒下,比如諾基亞。
世界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能力。

公家教師雖然不再吃香,但是教書育人的能力依然到處吃香。

電腦硬體製造雖然不再暴力,優秀的硬體工程師依然搶手。

公司倒閉了,還有更多企業需要優秀人才。

因此,職業規劃的本質不是規劃職業,而是規劃能力。

為什麼要規劃

職業規劃的價值只有三個
1、幫你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
2、檢驗你和成功的距離
3、主宰自己的命運

?始終朝著正確方向

首先你要有個方向

有多少人清楚知道1年後要做什麼?2年後會怎麼樣?3年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5年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是是是,我知道,想了又怎麼樣,想了就能實現嗎?當然不能。

但是,有個目標才有機會成功,沒有目標一定不會成功,這就是定目標的全部意義,給自己一次成功的機會,哪怕是萬分之一。

警惕假目標、假夢想。那些臨時起意的,轉頭就忘的,都是假的。只有讓你魂牽夢絮,日思夜想,才是真正的目標和夢想。別把精力浪費在假目標上,想都別去想。
始終如一

有多少人還記得兒時的夢想?畢業時的呢?2年前的呢?半年前的呢?

是是是,我知道,夢想只是夢想,現實會打擊得你想都不敢想。

但是,所有成功人士都遭受過比你更多的打擊,但是他們始終堅持,沒有改變目標。

任何成功都需要時間積累(重要的話讀三遍)
?檢驗你和成功的距離
總要知道錄取分數線,才知道自己還差幾分能考上吧?
總要知道衣服的售價,才知道錢有沒有帶夠吧?
總要知道成功是什麼樣子,才知道離得有多遠吧?

?自己主宰命運
實名反對性格測試、星相算命、熱門職業、性格測試、長輩建議等擇業方法。

工作佔了3分之1的人生,也是大部分人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重要的人生大事絕不能把決定權交給別人或神。

建議要聽,決定自己做,才有機會掌控自己的命運

職業規劃不是做一次計劃就完事,而是通過實現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漸實現最後的夢想。

因此,必須學會分解目標。

夢想,通常需要滿足很多條件才能實現,這是橫向分解目標。

實現有的目標,需要先實現其他目標,這是縱向分解目標。

分解目標後,遙不可及的夢想,已經拉近到了眼前,做好眼前事,再完成下一個目標,能明確感受到逐漸在接近夢想。

分解目標後,如果最近目標沒有實現,就起到了預警作用,必須馬上採取應對措施。

分解目標後,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可以獲得極大信心。堅持夢想,需要信心

第一份工作

人生有三次職業選擇,非常關鍵。

第一份工作,第一份管理工作,30歲後第一次跳槽。

第一份工作對職業生涯的影響,遠大於以後的工作。但是,沒有工作經驗,不了解商業環境,怎麼知道如何選擇呢?

?選行業
行業比職業更重要,選擇目前和未來5年都熱門的行業,才不會做幾年就被迫轉行。同樣崗位,不同行業,薪資待遇差距也不是很大,大概就幾倍而已。

現在是否熱門很容易判斷,看看新聞,特別是創業媒體。目前比較火的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等

未來是否熱門,可以用兩個標準觀察:政策走向+媒體熱度,比如企業級服務、VR等。

?選職業

年輕時,我也被「按你的性格愛好選擇職業」誤導過。進入職場這麼多年,見到了內向的金牌銷售,外向的優秀財務,才知道性格和職業沒有必然關係。任何能讓你長期堅持的工作,都不是興趣愛好,而是能否長期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財務回報。

跟著心走,選一個職業做2周,喜歡就堅持,不喜歡就趕緊換。企業和HR會理解職業前期的頻繁跳槽,但難以容忍職業後期依然頻繁跳槽。年輕要多嘗試,才能換來職業後期的穩定。

第一份工作,入職一周後都燃不起激情,別猶豫趕緊換,時間拖得越久損失越大。3個月後依然興趣盎然,即使碰到瓶頸挫折,也應該抱著終生職業的態度做下去。

?選公司

條件允許(去得了),果斷大公司。

條件不允許,想想小公司也有優勢,比如技能更全面、更接地氣、晉陞機會更多。

關於選擇名企還是外企,沒那麼多糾結

知名創業公司>知名民營企業>知名外企>不知名民企=不知名外企

跳槽時機

於公於私,穩定都是好事。

不建議工作不到一年就跳槽,更不贊成單純為了漲薪就跳槽。

但是,並非越穩定越好。

同一份工作做久了(年限不確定),工資增長、職位晉陞、擴充知識、積累經驗,都不如跳槽來得快。甚至會被企業質疑是否能力不足才沒有跳槽

符合以下情形越多,越是理想的跳槽時機
1、同一家單位工作3年以上,仍沒有晉陞到管理層
2、已到天花板,不可能再獲得晉陞
3、服務2年,沒有加薪
4、出現了極好的外部機會。極好指未來3年清晰可見的收入增長和職位晉陞。只是單純加薪,不算好機會
5、與大老闆和直接領導明顯合不來
6、公司處於衰敗期,且你不打算同舟共濟
7、到了實現下個階段目標的時機,公司無法支持

態度

有種思想認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定計劃沒用!

反問一句:不定計劃,一樣會變化,又如何應對?
不敢定計劃,本質是對變化感到恐懼,是沒有信心完成計劃,所以選擇逃避。逃避不會改變現實,只會在突發而至的變化前手足無措,連抗爭的機會都沒有。

制定計劃本來就應該考慮變化和失敗,提前制定後備方案。即使變化影響了既定計劃,只要大方向不變,依然能通過其他方法實現目標。

直面恐懼,絕不逃避。

過什麼樣的生活,是個人權利。可以胸懷大志,可以隨遇而安。

但是,一定要明白,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就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胸懷大志,卻眼高手低,最可悲。

機會

人一輩子總有那麼幾次好機會,能不能抓住,不取決於想不想,而是取決於眼界、勇氣和富人思維

?眼界

機會來了,怎麼知道它是個好機會?

15年前,誰知道電子商務是個好機會?
不隨波逐流,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同時虛心聽取有經驗之人的建議,才有識別機會的能力。

?勇氣

機會和風險是並存的

不確定回報的時候,願意冒險嘗試嗎?

勇氣無技巧可言,腳一跺、心一橫,干!
?富人思維

《窮爸爸富爸爸》有一個思想令我印象深刻:錢省不出來,而是投資出來。舉一反三,機會也是如此。你花了多少時間金錢在遊戲、交友、娛樂?又花了多少時間金錢投資自己?

投入和產出,總是呈現正比例關係。

最值得投資的,就是自己。

作者:職業衛士

職業衛士:專註為職場人士提供簡歷優化、面試指導、職業規劃等服務

職業衛士淘寶官方店:首頁-職業衛士官方店-淘寶網


職業規劃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

用人話來說職業規劃就是在你有限的人生和有限的精力里,為了過上你想要過的生活(人生目標),從而分解你的職業目標,將職業目標細分到每個工作階段。職業規劃令你的奮鬥有一個指導作用,在正確的方向上,勇往直前。


有了職業規劃,才不至於在錯誤的道路上盲目地奮鬥,從而浪費美好的人生。如何做好規劃,只需要兩大步:

第一步,找到一份讓自己越來越值錢的職位

第二步,選擇一間能讓你有更好發展的公司

第一:如果你不想草率的拿到很少的勞動報酬,那就要提前了解將要入行的職業的未來,持續穩定的拿到更多有潛力的薪資。

圖來源於網路(2016高薪職位)

但要注意的是,圖中顯示的只是每個行業的平均薪酬 我們看一個行業是否有發展潛力,不只是看平均薪酬,更需要分析那個行業的職業天花板

而我們要做的是干一份讓自己越來越值錢的職位,所以必須1、了解某個行業的職業天花板,2、通過人生目標去分解職業目標,3、提高個人能動性


1、不同行業的職業天花板對應著不同的收入我們的目標是不做螺絲釘,要做小馬達

如何知道自己的職位是有發展的,還是有局限的直接上圖給你看,你對照一下你未來將要做的或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在哪一塊,就知道你的職業未來是發展的還是有局限的。當然了,我們追求的都是有發展機會的職業,對吧?

2、當你了解完每個行業的職業天花板,相信你已經找到自己想要去的職業的

接下來就通過人生目標去分解職業目標

這裡先給一個小遊戲大家做一下

不知道你剩下的三個是什麼呢?但那些就是你內心最重要的東西

也可以推算出你想過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所謂的成功不等於有錢。你可以花一點時間想想,自己50歲的時候,希望自己是什麼生活狀態,那麼你可以從50歲的生活目標,去分解出,你現在應該做什麼,應該付出多少努力。

例如你定下的了目標是有車有房,月入2w,每年去幾次旅遊,家人身體健康,然後把目標分解出來,再一步一步的看,為了達到目標,你需要做什麼事情

3、一步一步分解下來,對於你自己要做的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接下來就是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動性的問題了。每個職位都有相應的提升點能不能把握到那個點,進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職位,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個人能動性。這個概念有點虛。用人話來說,就是哪些地方不足就補哪些地方,你的職位要求需要什麼技能或思維方式,你是否真的把那麼技能和思維方式都掌握好了並是否主動地去學習。

注意:1、這裡對公交司機沒歧視,僅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分析的。

2 、跳槽點僅為當公司不能滿足你快速學習知識的時候。

第二步,做好你的職業定位後,如何挑選一間令你能更好地發展的公司,也十分重要

可以參考下圖,看你的狀態是屬於哪一種。

顯然易見,當你是以為了參加一個事業而工作的時候,你會將你自己的個人能動性發揮到極點

所以挑選公司應該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一、儘可能多的找到符合生計條件的公司

a看到招聘信息時,你能否接受其標註的最低工資;b會購買保險;c工作地點與你居住地點是否相近;d公司有沒有成形的產品或業務

二、找到你感興趣的產品和職位

a你是否對該產品/業務感興趣(至少不能是抵觸情緒的);b公司對其產品/業務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c深入了解其業務模式,看與個人發展有沒有相悖;d不是純干苦力的工作

三、一間公司能不能做成,要看它的CEO

a可以能過微博,公眾號,招聘網等查看公司的CEO,看其價值觀、產品願景是怎麼樣

b分析業務模式,產品是否符合目標用戶的需求;目標用戶是否精準;市場定位是否清晰;收入的模式是馬上獲利的還是怎樣。


做好職業規劃,你就已經比其它人有更多的優勢了。

這裡說的可能也不太詳盡,如果感覺還不太清晰的

可以去這個網站看一下 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_網路營銷策劃培訓 - 踏浪100

裡面有更詳盡的試聽課程

1、選擇什麼類型的公司對你來說更有前途 - 踏浪100

2、一節課了解職業規劃的原則 - 踏浪100

不用註冊也可以試聽的喔 大家可以去聽聽看喲。

喜歡的就點個贊,讓更多對職業規劃迷茫的人看到吧。


最近,有很多小夥伴們在大叔的微信公眾號里給大叔留言,希望大叔就當下的每個行業,結合【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和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大叔非常肯定這些小夥伴們的求知心,這非常好;然後,大叔想說,關於這樣的各個行業的分析,有兩本市面上的書已經分析得非常好了(如果你想了解各個行業的發展趨勢,請回復「行業趨勢」,給你看這本書。)


首先,大叔需要和大家強調的一點是,當你在做職業規劃的過程中,請務必站在時代變革和時代發展趨勢的大環境下去做選擇。


當下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所做的所有的長期計劃很有可能無法實現。


舉個例子,在人類的一萬年文明中,由於科技技術產生的變革才經過了短短的二百年,而正是這短短的二百年光景,讓人類文明經歷了由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互聯網文明,直到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文明,而且未來時代更迭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隨著電腦晶元每兩年升級換代一次的速率來看,等到2030年,待電腦晶元進入到納米級的時候,我們的智能手機很可能會消失,從而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大家現在可以低頭看看自己和身邊人的手機,看看有哪些小夥伴還在用的是以前的老式手機呢;還有一個問題是,你問問你自己,你平均幾年換一次手機呢?


所以,如果我們要想給自己制定以個長期的發展計劃,這在工業時代很有可能會實現,畢竟那會,時代變革的相對慢一些嘛,可是現在呢?時代發展太快了,不信你去看看創業公司或者問問在創業公司上班的小夥伴就知道了,創業公司就是隨著新時代的發展衍變出來的,幫助人們享受更好的服務的新物種。這種物種必須快速迭代,無論產品和服務,這樣才能滿足人們對更好生活的嚮往。


以上,請大家注意到一個字——「更」,要知道,隨著人們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後,他們對服務和流程化的的需求是越來越高的。

—— 大叔答疑時間 ——

Q1:大叔,為什麼我去專業職業規劃公司做職業規劃都沒啥用啊?

A1:在當下,很多從事專業給職場人和大學生做職業規劃的公司,會或多或少的忽略以下幾點:

一、忽略隨著科技技術大爆發和信息大爆炸帶來的時代的快速變革和發展

1、很多公司都認為,這種時代的快速變革和發展對職場人和大學生的未來發展,起的作用不值得一提。可是他們忽略了一點——任何時候,都是時代造就了新的行業,新的行業造就了新的崗位,新的崗位造就了新的公司;

(見大叔微信公眾號【新粉必讀】菜單欄——《如何找到喜歡的工作》)


2、現在的變革速度比以前更快,這也是毋庸置疑的會給大家造成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沒辦法,在未來,咱們必須順勢而行才可以,把自己當成一隻「菜鳥」,不斷的跟上社會的變革和發展,這樣,咱們才能在不斷變革的未來找到機遇。(在此,你回復「安全感」,給你看一篇文章)

二、忽略人的成長性和主觀能動性要素

如果你在畢業的前後半年分別做過一次職業發展性格測評(類似MBTI)測試(你可以回復「MBTI」,給你看一篇文章),你會發現,你的這兩次結果都會改變,為什麼——人都會成長,都會改變去適應這個社會。而當下很多從事職業規劃的機構都會忽略人的這一特點,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花高價去做職業發展規劃,到最後並沒有什麼作用。

三、那些職業/生涯規劃師不願意告訴你的

1、按照經濟學教父亞當-斯密的說話,職業規劃師屬於自由職業,屬於「按件計費」的行業,而做職業規劃的很多小夥伴,恰好又是沒有什麼錢的小夥伴,對於高昂的職業規劃培訓班而言,往往是望塵莫及。


2、此外,在大叔從業十幾年的工作和實習經驗來看,大叔更鼓勵大家在自己的職業發展過程中,無論大家未來是否可以成為投資人、老闆和自由職業,起碼在當下的上班過程中,希望可以在業餘中多去嘗試。


現在的時代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時代的變革越來越快,每個人都可以做著不只一種職業。比如你上班是職員,下班你很有可能是割手、是培訓師、是專欄作家等等,還記得大叔說的那句話么?

「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建議,而埋沒自己的才能。」

3、類似職業規劃培訓班一定要有試聽環節,而你本人要去實際體驗一下,如果覺得好再付費,這是大叔的忠告。

四、職業/生涯規劃師的諮詢質量參差不齊,受眾也叫苦連天

這是線上教育平台最大的一個問題,即師資無法保證,即使有權威的機構對師資進行監管和評價也沒有用。那問題來了,怎麼解決——受眾的口碑,有且只有這一個辦法。要知道,職業規劃的技能誰都會,可這一行的大咖必須得是有豐富閱歷和經歷,且有獨特個人魅力的人才能勝任。


而作為一名自由職業者而言,一名職業/生涯規劃師必須要具備培訓、即興演講、寫作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他應該讀過海量的文學、歷史、哲學和科技等方面的書,他不僅是一位長者,更是一位智慧的傳遞者。


很遺憾,這樣的人,大叔到目前為止,見過的很少。

Q2:大叔,我們如何才能做好職業規劃?


A2:以下的做職業規劃的辦法,大家可以嘗試:

第一步:找到時代的發展趨勢,並結合你所在的行業去定位自己;

1.去看大叔在本文開頭給大家推薦的書就搞定,此外,你要經常看大叔的文章;

2.職場是憑藉你自己擅長的技能去換工資,和自由職業、當老闆和投資人不同,千萬別拿自己的興趣去換工資;(你可以回復「四個象限」給你看一篇文章)


第二步:先上車、再買票、然後換座位;

1. 無論你對當下的工作是否滿意,記得都要給自己未來定一個1-2年的發展機會,看看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按照【新粉必讀】菜單欄中《破糾結技Get》的第一篇文章中,選工作的辦法(按照自己最在意的三個工作要素去選工作),去實際操作;


2.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的當下的工作,就要在業餘的期間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文章見【新粉必讀】菜單欄的《如何找自己喜歡的工作》),按裡面的方法去操作;


第三步:去買輛車開/買車僱人開;

第四步:投資擁有車輛的公司;


這兩步大家別急,一切水到渠成,如果你對第三步和第四步也有興趣,請關注大叔微信公眾號【新粉必讀】菜單欄的《IP和新工作機遇》和大叔每周末發的文章;

以上的重點是,建議大家要多去嘗試,在嘗試中定義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千萬別害怕,要知道,害怕的本身就是害怕。

Q3:大叔,你建議我們去做職業規劃么?


A3:所謂職業規劃,必須要掌握當下和未來的所有行業(包括細分行業)、所有公司和所有崗位的組合,然後必須得了解你所有的一切後,給你的針對性建議,可是,以下幾點,職業規劃(生涯規劃)很可做不到:

1、不可能了解你的全部成長過程(你自己也不一定了解你自己);


2、不可能掌握未來和當下所有行業(包括各種垂直、細分行業)、所有公司和所有崗位的組合的信息;


3、等專業的職業規劃機構諮詢師了解了上述第1條和第2條後,再幫你做規劃時,時代早就更替了,陳舊信息的只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那給你的答案也是無用的;


4、如果你讀過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和了解過一些《量子物理學》的嘗試,你會發現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唯一可以預測的是,你要問問你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根據時代的發展「順勢而為」。


5、未來的你的每一天,不一定要按照你的預定計划進行,一切充滿了隨機性,就像人類出生,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黑天鵝事件,即偶然存在的;

大叔年輕的時候也很迷茫,一路走來,最感謝的是父母的鼓勵和陪伴。大叔也參加過一些市面上權威的職業規劃課程,可最終的結果卻沒有讓大叔滿意,於是,大叔開始閱讀,開始去請教大叔所在母校的老師,請教身邊的HR朋友,同時,也利用業餘的時間,去尋找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開啟了瘋狂試錯模式……這是一段每個人都有的過程,大家必須要去嘗試才可以,否則,就是跟隨別人的決定做決定,如果那樣的話,你自己也不會開心的。


中國的科舉考試和當下的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試,於是就有了在咱們18歲之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很多小夥伴在18歲之前,並未想過自己的未來想要做什麼,好不容易讀了大學,在盡情的happy後,到找工作的時候就陷入一片迷茫,這很正常,咱們欣然接受就行,不必自責,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對於未來,只要你從現在開始去尋找,去試錯,是完全可以迎頭趕上的,特別喜歡著名主持人曹啟泰先生一本書(今天你回復「機票」,給你看這本書)里的一句話——

「未來,當你成功的那一刻時,在過去所有的你認為是錯的東西,

都會在那一瞬間連起來,變成對的」

大叔在這裡想說,這世間本無對錯,又何必那麼在意,當下的得失心是造成你不幸福的源泉。

「每個人生來都不同,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即可,別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

如果你真的想做職業規劃,建議你先好好問問做過這些諮詢的小夥伴們,必須在貨比三家後再做決定,那些職業規劃課程必須要有試聽部分,不然咋保證質量呢,對吧~(學機靈點~)

Q4:大叔,那找你答疑可以收穫什麼呢?


A4: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建議大家可以採用兩個辦法去了解大叔:


【方法一】:你回復「信賴」,去看大叔在知乎上回答的近3000個問題;

【方法二】:你可以去閱讀大叔的文章,如果你認可大叔的思想體系,可以參加大叔的課程,以便獲得更好的成長解惑體驗;


此外,大叔會結合你的實際情況,發現你身上更多的潛質和長板,幫你找到自己身上最閃光的部分。


如果你此刻真陷入迷茫,苦於不知道自己未來要什麼的時候,可以來找大叔聊聊,或者參加大叔三個月的《成長陪伴服務》課程,大叔會給你一些特別的feel和靈感~

Q5:大叔,如果要即時性找你答疑咋辦?


A5:建議你可以先看看【比快更快】和【細心體會】里的文章和大叔微信公眾號里的文章,無論是職場類的「如何破短期糾結」、「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IP和新機遇」和「如何換工作」系列,還是情感類專欄「如何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都會有所收穫;


關於即時性的答疑環節,大叔現已推出《私人訂製課程》,如需報名參加,可查閱大叔微信公眾號菜單欄【想找大叔】中的《私人訂製服務》。

——————————————


【大叔曰】

1、很多小夥伴們想通過做一次職業規劃就解決自身困惑的這個想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變得不可行了。隨著科技技術大爆發和信息的指數級增長,讓未來變得不可預測,我們只能順勢而為,在成長中不斷嘗試,通過快速嘗試自己在未來的可能性,才能找到屬於自己在未來的發展;


2、職業規劃不應該是單次性的產品,更多的應該是一種成長上的陪伴,正如一本書《學會提問》中所講,「當你當下的主要問題解決後,次要問題就會變成主要問題」,所以請大家如果想做職業規劃,可以找一家「陪伴型」的公司,尤其要考慮授課老師的質量,一定要去試聽老師的課和看老師的口碑;


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任何產品都將失去「產品」的概念,而擁有更好的服務提供商會贏得先機。大叔在此鼓勵大家都開啟自己的服務,成為一名IP。


4、此外,如果你對如何購買高校的職業規劃服務感興趣,建議你回復「買時間」,給你看一篇文章。

你的,

大叔


【本文是大叔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轉載請聯繫作者,謝謝】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大叔的微信號:uncleandyou,封面圖片來自互聯網)



一開始你就要從高的視角看待職業規劃這件事。如果從一開始你就糾結從事某一具體的職位怎麼發展,那如果你進入了一個不好的行業,無論你怎麼計劃好自己的未來,如果這行業不好你再怎麼努力也是沒用的。所以我們考慮到一個職業天花板的問題。


一:干一個讓自己越來越值錢的職位 a:職業天花板的問題 b.個人能動性的問題
a.什麼是職業天花板?

例: 上面的銀行人員平均工資2015年7059元 /月,感覺還不錯。那其實它的天花板是很低的,可能有些人也知道啊,在銀行裡面,沒有一個私人的人脈關係,是很難從一個櫃員變成管理人員的。對個人職位進階來說是一個很難很難的現實情況!在這裡看起來是十大高薪行業,但其實它的天花板比較低。
不同職業的天花板


例:互聯網營銷和公交時機對比圖 (當人這裡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僅僅是從職業天花板的角度來作一個解釋)。
公交車司機:要求就是你有本A證書對吧!5年10年後還是這個要求,他的薪水也基本不會變。除了可以開公交車當然也可以開計程車對吧!但是你隨著時間的增長你的薪資也差不多。
互聯網營銷:隨著時間的變化你會遇到很多跳槽點,當一家公司不能滿足你知識的時候你可能會迎來第一個跳槽點,接著第二個,最後由於你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面前也出現了很多的可能性,這個是一個很高天花板的一個情況。

關於職業規劃 有發展和有發展空間局限性的區別


不同天花板對應著不同收入的可能性

考慮 你現在的職業天花板是什麼樣子?b.個人能動性的問題
例:微信很火,你不能說你做微信一定很好。進入了一個潛力的行業,並不意味著你的個人發展就一定沒問題。
在互聯網行業裡面也有拿著一千塊左右的人。別人在好的行業能做好,你為什麼做不好。
那就是個人能動性問題。
十分鐘了解職業規劃視頻課
點擊: 一節課了解職業規劃的原則


先讓我要感慨下時光如箭,歲月如梭,家裡的小盆友們竟然都大學畢業進入職場了!不是昨天還在流著鼻涕搶雪糕的嘛!難怪我都奔四了啊!

作為家族大姐姐,難免要被拉去給他們做些「職業規劃」,雖然不夠專業,但仗著在一線城市工作了四五年,在家鄉的企業職位也還算穩定,看過經歷過的比他們總歸多一些,我就當仁不讓的給他們指導了。在記錄案例的同時,我會隨文推薦可解決問題的圖書,希望可以給初入社會的孩子們一點點啟發。

家裡這三個小孩,兩個女孩小X和小Y,小X是外貿英語專業、小Y是商務英文專業,一個男孩小W是藥學專業。在畢業前,我都跟他們聊過天,試著給他們一些職場發展方向,他們在面試工作後做選擇時也曾與我交換意見。

小X說她沒有野心,就想回小城市過愜意的生活,所以當時填志願時選擇了外貿英語,也是因為小城外貿型企業多,方便她找工作。非常順利的,她回小城實習、回小城上班,工作認真努力,一年後,月薪近萬,談著小戀愛,干著拿手的活,有一幫隨時可約出去玩的小夥伴,偶爾抱怨下經銷商不靠譜、老闆很摳門,偶爾和父母斗點小智小勇,幸福快樂的生活著。

她是最不需要我操心的孩子。當然,最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她沒有夢想,沒有拼勁,不會有什麼成功,特別沒意思。直到讀到《成功心理學》,到底什麼才是成功,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定義。對於某些人而言,成功是入職世界500強,是擁有大財富。另外一些人,成功是名望和社會地位,或被仰慕。但是書里定義:「成功意味著一生的個人成就」。個人成就來自你在你工作和生活中創造的一種有意義的感覺。成功是一段過程,並不是一個終點。真正成功的一個重要收穫是快樂。如果你從事的工作、生活的狀態,讓你感覺快樂,那麼,你也是成功了。從書里看,無疑小x很成功。她平凡簡單的生活就是她的成功。

《成功心理學》可以讓你積極的界定什麼對於自己來說才是正確的。你可以通過此書,學習書中的內容,運用自我意識和批判思維的策略,考察自己的夢想、價值觀、技能、需求、認同、自尊和關係。這將幫助你確立並達到與你個人成功願景一致的目標。

小Y就沒有小X那麼目標明確,她屬於從小很聽父母話,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是沒有什麼主見的姑娘。選專業時,父母讓她讀英語,她就選了英語;後來父親讓她考研,她就考研。考研分數不高,不能待在南方這邊的城市,父母說那還是去考個教師資格證回小城當老師吧。她就認真複習,好好的考了教師資格證。今年報考了縣城裡的幼師,通過了筆試,但沒有通過面試。這之後,她開始在小城找工作。

生活在浙江的好處大概就是就算是三線小城,發展也迅速,企業也多、她在一個月後入職了一家納稅排名前五的企業。在每一場面試結束後,她都會跟我詳細描述,這家企業規模如何,面試官如何,待遇如何,她的表現如何,以及自己對這個崗位的看法。我發現,好企業壞企業,就面試一項就可以看出很多問題。借用被廣泛傳播的一個段子:「好企業談錢,壞企業談夢想。」那些久經職場的人士要實現自我價值,跳槽談待遇,可以看出錢和夢想,自己想要什麼,明白自己要不要為此買單,但是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她們可能不太能夠就此判定一家企業的好壞。

在《認識商業》中,第一章節就介紹了如何面試以及獲得你理想中的工作。另外書中還用大量的真實案例介紹了各種企業類型、企業盈利模式、商業環境、商業活動等。是一本涵蓋整個商業社會的書籍。在第十章員工激勵部分,有一句我化了橫線的話:喜劇演員Groucho Marx 說:「如果工作好玩,有錢人為什麼不做?」 當然,書中是為了表達有好的激勵,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需求一旦被滿足,就不再具有激勵效果。而大畢業的大學生需要滿足他們的是給他們生活必需的薪資、安全必需的發展空間、社交必需的福利模式。一家企業對剛畢業的大學生說:談錢太俗,我們談夢想!我們談你將來會如何!可能還是會有很多充滿激情的大學生上這樣的當的。那麼,鄭重的提醒各位,對於員工來說,不會畫餅的老闆不是好老闆,但小心找到一個只會畫餅的老闆啊!小Y同學一直品學兼優,成績優秀,她面試的企業基本都給她發出了工作邀約。後來我們聊完後,她選擇了一家納稅排名前五、有完整的員工職位上升及薪水模式、提供食宿、各種福利模式記錄在冊的企業。而那些要跟她談夢想的企業,我可真想給他們推薦《認識商業》這本書啊!

唯一的男生小W呢,也屬於心思明確,很拎得清的人:他是獨子,將來需要奉養父母,所以畢業招聘就在南方這面投簡歷。先是一家醫藥公司的銷售,我說還不錯啊,做得優秀的醫藥銷售錢途還是很樂觀的,最主要專業對口。但是在拿了6個月基本工資,月末還要靠家裡補貼後,他想到了跳槽。這時候,讓我提供什麼「專業」建議呢!我只能說「其實最了解自己的還是自己。你得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總體評價小W是個內向的孩子,讓內向的孩子去做銷售,要麼打破自己的性格,試著去學溝通技巧,「能言善辯」起來;要麼做成真正的專業,就算話少、情商低,但是專業技術過硬,一樣可以成為銷售領域翹楚。當時我給小W推薦的就是這本《溝通的藝術》。他在跳到藥品公司做質檢的同時,也在準備公務員考試。第一次考試,筆試通過,面試不過。「更好的表達和溝通」是他的軟肋,他開始閱讀《溝通的藝術》這本書。我發現跟他講話聊天,他更加得體周到起來,能感覺到他正試著將一些話講得漂亮。今年他參加公務員考試,筆試成績第一,面試成績第一,正式入職。可見,就算性格內向,也是可以通過學習去改變的。

《溝通的藝術》分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三個部分:「看入人里」主要探討了與溝通者有關的因素,析了知覺與情緒在溝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強調傾聽的重要性,分析語言的運用和非語言線索的特徵;「看人之間」則主要討論了關係的演變過程,側重於親密關係的區辨,提出了增進溝通氛圍、處理人際衝突的各種溝通方法。既有理論,也有案例,是一本有故事的工具書。 但是,誰都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除了順其自然的一樣一樣去親身體驗和實踐,大家還可以通過閱讀去確定自己的目標。確定目標之後呢,就可以計劃性的去一步一步完成它!想做會計得有會計證;想做投行,總得考個CPA;想做公關,那就得懂傳播的理論基礎;…多讀書、增長見識增加學識,不管什麼職位都沒有你看到的那麼簡單,光鮮華麗背後藏著他們努力的汗水,也藏著他們偷偷看過的很多書。

其實,看書學習是最簡單的一件事情。難的是看完後怎麼去實踐好。都加油吧,孩子們!


職業規劃的目的,就是創造競爭優勢。


我家門口有一個「無敵米線店」——實惠(比周邊便宜)、肉多(區域第一多)、味道好,每天米線都能賣上千份。
就這樣,整個片區沒人能競爭得過這家店。
可總有人不信邪,就在街對面的商鋪里,好多人開過米線店,開的多倒閉得也快,一年下來剩下兩家活得還湊活的:
A店:無敵米線店賣小鍋米線,他就賣清湯米線,什麼料都不放,給客戶自己添。
B店:什麼特色都沒有,只因為是個回族店。

秘訣就這麼簡單,競爭的本質,就是創造優勢。米線店有很多方面,不是一定要拼味道這條路。職場也這樣。

以公司的視角,公司里有三種人——

  1. 做主業的(公司賣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比如諮詢公司里的顧問、廣告公司里的設計師、銷售公司里的銷售、政府里的公務員;
  2. 做公司這個容器的,比如總經理、行政、財務;
  3. 混行業圈子口碑的,比如董事長、公關部門、競標人員;

海賊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這三種人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經歷眼界、人脈、資源都不大一樣,

  1. 做主業:埋頭鑽研產品技能就好;
  2. 做公司容器:核心是對人的理解,也就是管理和領導。(管理和領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方法論,一個在於管,一個在於驅動)
  3. 混圈子:關鍵在於對資源的協調和運動

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資源,選一個自己最容易做到的方向開始做,就是職業規劃。


如何確定你的事業可以成功,分為三個最主要的部分,根據你的核心制定戰略,處理好周密部署和偶然機會,以及執行和分配資源。

近期整理的資料里恰好有這份回答很適合。本文內容來自。創見研究所

這是一個可以 產生行動的方法論。

本文的理論源自哈佛商學院教授,創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的理論研究。希望更深入研究的人,可以參考「你是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有更為詳細的描述。

一、為你的職業生涯制定戰略

戰略就是你想實現怎樣的目標,以及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在商界,戰略是受多方影響得出的結果。對公司而言就是什麼是重要的,在發展過程中,面對機遇和威脅,公司會做出怎樣的反應。怎樣分配公司寶貴的資源等。公司不斷把這些因素結合進來,最終得出它的戰略。

在我們的職業計劃中,我們會面臨機遇,也會碰到威脅,機遇和威脅會讓我們措手不及。我們該怎樣分配自己的資源,時間,才能和精力。就構成了我們的戰略。

分三步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戰略:

1、確定你做決策時候的核心標準【職業中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2、【平衡已經制定的戰略和突然出現的機遇之間的關係】

3、最後是執行也就是【分配資源】。

這幾個因素,重點,根據機遇權衡計劃,分配資源,三者結合形成了你的戰略。這個過程是連續的。即使你的戰略已經成型,仍會認識新事物,也會發現新問題,面臨新機遇。信息也會不斷回饋,整個周期不斷循環。

面對生活中從未預料到的基於和威脅,如何找到我們真正熱愛的工作。藉助赫茨伯格研究中的動力因素,幫助我們區分「真正讓我們非常滿意並熱愛工作的因素」


動因理論:——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人們做某件事真正的動因是:發自內心地想去做。這樣,不論你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動因都將持續。這個理論包括兩種不同的因素:基礎因素和動力因素。

基礎因素:在工作中,由於一些基礎因素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會讓我們感到不滿。

基礎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條件、公司政策等,這些都很重要。

如果工作的基礎因素得到了改善,你不會立刻愛上這份工作,最多是不再討厭它罷了。與工作不滿對立的並非工作滿意,只是沒有不滿,工作滿意和沒有不滿是兩回事。

超過一定的臨界點時,改善基礎因素,如錢、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條件、都只是幸福的副產品,而不是產生幸福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動因在各個職業里都很穩定,給我們指出了正北方,並由此校準,沿著職業軌道走下去。

動力因素包括,有挑戰性,獲得認可,責任感,個人成長。動力因素很少與外在刺激有關,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內心和工作的內在狀況有關。

動因理論建議你:問自己不同類型的問題,而不是總問自己過去問過的問題。

比如說,問自己:這份工作對我有意義嗎?

這份工作將會給我帶來發展機會嗎?

我還能繼續學習新東西嗎?

我有機會得到認可、獲得成就嗎?

我將會被賦予更多責任嗎?

這些才是真正驅動我們的動力。一旦你清楚了這點,什麼是你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會越來越清晰。

二、周密計劃與偶然機會的平衡

成功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面對機遇如何做出最佳選擇?

我們的人生和職業生涯中,不論我們是否意識到,都是在周密戰略和意外戰略間做出決定。兩種戰略根據你走到哪個階段來確定。

1、如果你已經找到了一種事業出路,既能為你提供先決條件的基礎因素,又能提供動力因素,就適合做周密戰略。

你的目標清晰,並且能根據現有經歷知道是否值得未知奮鬥。不要擔心以後需要根據意外機會做出調整,而要把心思放在如何最好地實現你精心制定的目標上。

2、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這樣的職業,就要像新成立的公司一樣,找出路。此時需要有應急戰略。可以採取另外一種體驗,並隨著從每次經歷中學到的東西,做出相應的調整,再很快進入下一輪體驗中。不斷經歷這個過程,直到你的戰略開始運轉。

幾乎所有的戰略都是周密戰略和意外機遇結合的產物,關鍵是要走出去,並行動起來,一直到你明白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興趣和重點放在哪裡。當你真正的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就應該立即將應急戰略轉化成周密戰略。

發現-驅動計劃,能幫你做出最佳選擇。

有個工具可以幫助你測試你的周密戰略或應急戰略是不是卓有成效。為了使你的戰略成功,這個工具要求你說出需要得到驗證的假設條件。這個過程是,簡,麥克米倫和瑞塔,麥格拉思創造出來的,他們把它叫做,發現-驅動計劃。

意思是:哪些假設條件需要得到驗證,才能說說明這個戰略有效。

如果我們採用哪些假設條件必須得到驗證,這種方法,這個過程就變得很簡單了。可以使得我們的戰略不會偏離軌道很遠。

「哪些假設條件需要得到驗證,才能讓我們期待的這些數據變成現實?」列表上的假設也應該「按級別排序」,把最重要卻最不確定的到最不重要卻最確定的,一直從上到下按順序排列出來。列表最上面的應該是最重要卻最不確定的假設,最下面的應該是最不重要的卻最確定的假設。


分別寫在下面:
最重要的卻最不確定的

最重要的且確定的

最不重要的但最確定的

最不重要的且最確定的

從事某項工作前,仔細地列出還有哪些事是需要別人來澄清或提供的,以便能完全達到預期。 問問自己:「要成功完成這項任務,先要驗證哪些假設條件是真實的?」

把這些假設條件列出來,想想它們是不是可控的。通常的情況是,許多要驗證真實性的最重要的假設條件都與其他人有關。

1、能幫我做這些關鍵事情的人是不是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我呢?換句話說,是不是因為要幫助我成功完成這項工作,先要假設這些人都是無私的呢?

2、哪些假設條件需要被驗證是真實的,你才會對做出的選擇感到滿意?

3、你做決策是根據外在的還是內在的動因?為什麼你認為這會是自己喜歡做的呢?你有什麼證據來證明嗎?


在每次考慮更換職業時,你要先想想:需要被證實的最重要的假設條件是什麼,要怎樣才能對這些假設是否有效進行不昂貴的、快速的測試,從而確保你前面走的是一條現實可行的道路。「發現—驅動計劃」能夠幫助你完成這些工作。

三、你的戰略與你所說的一致嗎?

你可以談論一切你想要的人生戰略,明白動力之所在,平衡好志向與意外機遇的關係,但是,如果不花時間,金錢,精力在上面,最終都毫無意義。換言之,「人財物」的分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商業上常說的「資源配置」。

任何公司里與戰略相關的事情都只是個意向,只有到了公司分配人、財、物的階段才會有所不同。公司的願景、計劃以及機遇,所有這些威脅和問題,都想得到人、物方面的優先重視,彼此相互競爭,爭取成為公司真正實施的戰略。

葛羅莉亞?史坦南也把她所在領域的戰略框定為:「看一個人的價值觀就要看他的支票簿存根,從支票存根上可以看出他資源分配的傾向,從而判斷這個人的價值取向。把錢用在了哪些方面從支票存根上一看便知。

任何一個戰略——不論是企業戰略還是個人生活戰略一都是從數百次日常決定中產生的,它是關於如何安排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決定,是關於如何分配人、財、物的決定。生活中的每一個有關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錢的決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創建於 23:47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給不出正經的建議,不過可以考慮從撕掉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開始。現在,到快餐吃個飯都能遇到一打理想主義的人,半打互聯網思維的人。。。實在沒什麼好貼的。。。
誰說過的,我的文章,去掉罵人的話,剩下的都是證據。
標籤也是一樣,撕掉所有標籤,你還能用正常點的語言描述你自己,那個就真的是你自己了。你可以就題目里對自己的描述去掉那些虛詞,看看你自己現在到底是什麼個情況。再去思考自己要什麼(描述要什麼的時候也別再虛詞了),然後決定怎麼走。

好感覺好雞湯。。。囧~


作者:周其灝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31260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灝職場 | 以公司為基礎的職業規劃

每一個人都是從小職員、小事情開始做起,沒有人能跳過這一步,但是有的人很快就跨過去了,而另一些人還停留在小職員,任人宰割。雖然,並不是要在這個公司一直幹下去,但是有以公司為基礎的規劃,會讓你從中受益良多。
職場新人,去到一個公司,都會有一段1-2年的沉澱期。在這段時間,不要總想著能在三五個月就干到主管位置,或者收入翻幾倍(大多數是騙人的,一旦進入就害人誤終生)。

首先判斷崗位的人員流動性:
人員流動性低的公司崗位,肯定是需要競爭上崗,畢竟一堆蘿蔔等著一個坑。這往往需要很強的能力才能脫穎而出。這些崗位常見於財務、人事行政、公司助理等後勤崗位。
現在有許多人希望做主管助理或者想著跟大牛有肉吃,這伴君如虎,不僅要能力強,還需要有很高的情商,因為亂七八糟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讓助理去做的,即使你沒有做錯事情,不熬個一兩年,你是沒辦法出人頭地的。
人員流動性高的公司崗位,更新淘汰的速度也快,即使排隊上位,也很快輪到。當然有業績要求的崗位,你必須做得妥妥的。只要你比留下來的同事幹得好就有機會了。其次,想辦法培養成具備公司接下來需要的能力技能。這些崗位常見於銷售、客服等一線工作,同時也是公司人員需求最大的。
同期進來的同事辭職了,千萬不要想跟著辭職。同期的員工走了,你的競爭力相對下一批招聘的員工來說就有優勢。因此,往往能堅持下來也許就成了新員工的頭兒了。


其次,分析公司的業務情況:
公司是幹什麼的,規模有多大,關鍵的收入來源是什麼,產品是否有競爭力,市場空間有多大,什麼因素會對營業造成影響,這都需要通過市場調研(調研工作無處不在)。
現在到了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消費也趨向理性,道聽途說的消費支出逐漸變小。因此,銷售崗位逐漸被市場營銷策劃所替代。而前台客服的工作,也逐漸智能化,以更少的人力投入完成更多的工作。至於廉價助理,也就是被剝削的對象,基本充當著臨時工的角色。
當然,在入職培訓的時候肯定會誇大自己的行業需求,以及產品優勢,從而讓你認為公司很有前景也很有激情。有危就有機,正因為艱難,才需要招聘能產出價值更大的員工,從而使到員工與公司達到雙贏。抱怨公司給的少之前,要想想你能為公司賺多少。
每個公司的業務,都需要改革更新,除非管理者很牛逼,否則公司這麼大,不可能每個細節都完美無瑕。那麼就是你需要了解公司業務情況的不足,並作出可執行的方案,而不是單純的把問題提出來。公司的業務未必能在兩三個月完全清楚明白,在沒有弄明白之前,先別急著請功,很容易被否決被打擊。經過半年的沉澱,熟悉了公司的業務情況,也完全明白了公司的管理架構,那麼就是你該發力的時間點。


最後,結合自身條件,確定2年目標:
鎖定理想的公司,是從一線的崗位入手機會更大,然後通過內部競爭(不管你是什麼專業情況,一線工作做好了,公司會更願意進行內部轉崗),再去到你心目中的部門和崗位。
上述提到,首先是了解公司業務情況,而接下來的時間規劃,就是儘可能的表現自己,提出你的方案和觀點,能讓公司邁向一個新的高度,沒有老闆是討厭的,關鍵是方案是否可執行。
方案不被認可怎麼辦?要弄清楚,是自己的能力問題,還是公司的問題,是自己問題就要想辦法自我提升。
事成了之後,老闆不論功行賞怎麼辦?直接離職跳槽吧!你用了一到兩年的事情,證明了自己是能把事情幹得好的,那麼你對自己就有信息,做事情也就有魄力,而且累積下來的外部人脈,要重新找第二份工作並不困難。
離職會不會很可惜呢?怕重新找工作不容易?假如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讓你能接受原來的薪酬和崗位繼續工作,那麼你不走,時間浪費更多。
金子總會發亮的,第一個工作,預計是要用大約兩年時間去沉澱,但是第二份工作,你就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去完成計劃,一年內把事情辦下來。那麼畢業後關鍵的五年,你至少有四次機會,遇到四個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老闆。當然,你需要確定並不是自己的性格,處事方式的問題而導致失敗的,這需要在每次失敗的時候檢討自己,並作出改善措施。


第一個,選自己又擅長又喜歡的。 把擅長的事列出來,從裡面選喜歡的做。 (選擇順序:既擅長又喜歡的&>擅長的&>喜歡的&>其他的)
第二,如果沒找到擅長、喜歡的,那就想想自己十年之後在幹嘛,想要什麼樣的工作以及生活狀態,然後你就知道該幹嘛了…(站在未來看現在,從人生追求看。不過有難度,如果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很清晰明確,那就不難。 不知道如果取捨?三觀有問題?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裡面找…或者哲學上,比如佛教哲學,道家哲學……)。
第三,在有的人的價值觀中,金錢、物質最有價值,那麼他就可能選最賺錢的專業。在有的人的價值觀中,真理、世界真相是最有價值得,那麼他就可能選哲學、科學類的………所以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啥…然後追問一句,是否正確(不要以大多數人的三觀為評判標準,要以古今中外各位聖賢的價值觀來評判)…
第四,總結:
一,先把自己擅長、喜歡的事都寫下來,越多越好。然後去網上找方向來看,挑出喜歡和擅長的…(順序別錯了…)。(覺得一有難度,請看二)
二, 去看和量子力學相關的東西,看結論,關於世界觀的結論…尤其是它和宗教相關的部分…自己搜… 看一下古聖先賢是如何取捨的…以及近代特別有名的人是怎麼取捨的…(看什麼?傳記也可以、書也可以…) 第二個方法其實是根據自己的三觀去選擇,但自己的三觀不一定正確… 而那些世人、歷史都說好的人的三觀應該是正確的…… 既然是正確的,那就學咯……
第五,還有困難??? 那就看看各個方向的考驗…然後看自己能不能找到捷徑…能不能通過努力搞定…… 能搞定就選咯

以上來自職前老友~~~


如果在不清楚自己做什麼的情況下,建議去做一個職業測評,跟自己性格相關聯,至少找到一些共同點,再來加上自己的興趣愛好,擅長的地方去尋找,多走一點彎路,最後能找到都是好事,都不要為了大家說這個好那個好,結果根本不適合自己,去了也是浪費時間。職業測評地址:MBTI職業性格測試(完整版)(量表版本:1998-N),祝樓主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說一點:不隨大流???
豆瓣上像題主這樣的安靜的女子其實、好像、、大概、、、可能、、、、或許也不少哎!
你的經歷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你的遭遇都是大同小異的,其中包括你的快樂,你的憂傷,你的孤獨,你的厭惡,你的喜好,你的家庭關係,你的全部。。。。。。
想與眾不同,總是需要付出同等的努力。在名為命運的天平上,誰也無法作弊。


規劃即選擇,這個答案可以讓選擇範圍縮小75%。

因為問題太籠統,我暫且把問題變為"如何確定個人職業發展大方向"。有點贊和追問再繼續回答。

好,開始解答。


要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心裡非常清楚現在社會的發展現狀、我們所處的就業壞境和各個崗位的要求,分析出那些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那些事正在被淘汰的。

下面我從業務模式和職位類型兩個維度對現在的公司和職業進行劃分。

按照業模式分為傳統模式公司和互聯網模式公司。同樣是賣書的新華書店和亞馬遜,新書店佔地面積那麼大只有200萬本書,亞馬遜一個網站就有2000萬本書,這樣的競爭新華書店是不可能勝出的,這不是生意的競爭而是生意模式的競爭。這裡需要強調一下,並不是說哪個公司哪個行業屬於互聯網模式,任何行業和生意只要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獲取用戶關注,用互聯網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都屬於有了互聯網的生產模式 。那我們在選擇的時候是不是就可以很明確應該選擇互聯網模式的公司。

另一個維度,按照職位類型劃分為程序類工作和非程序類工作。程序類工作指工作內容可以標準化的工作,比如流水線工人、銀行櫃員,那非程序類的工作也就非常明確了,面對的是在需求不斷變化的人,像市場、營銷、設計。為什麼要從這個維度劃分,我們現在應該能從身邊的變化感受到,程序累的工作正在被機器所取代,以前開車交罰款需要去排隊,現在手機上就可以直接完成,證券分析,現在用大數據分析的更多也更準確,出納的工作也可以被信息化所取代。

我們再把程序和非程序分別分為體力和認知兩個類型,這樣我們大部分所見到的工作都可被分類。

所以我們發現程序性工作不管是體力型還是認知型工作,都已經被取代或者未來很有可能被取代。這些都是類似於螺絲釘的工作,幹不了多久就會完全掌握,之後很多年都是在做重複的工作,對自己的知識積累沒有幫助。社會的進步會讓從事這部分工作的人很難受,因為機器的取代會讓這部分人降薪或者失業,但是自己又沒有積累下太多的工作能力,所以在未來的就業中壓力會很大。

我們再看非程序性工作認知類的包括市場運營、設計師、心理諮詢,這些崗位面臨的對象都是人,我們都知道人是需求是會變的是不標準的。再看體力型的,比如說園藝師,理髮師,健身教練,這些工作聽起來可能不高大上,其實對象仍是不標準化的,園藝師需要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季節來布景;每個人健身的目標也不同,有的要增肌,有的要減脂。機器可以取代一大堆人的工作,但是機器在短期呢還是跡象可以獨立思考,不能處理非標準化的問題。所以非程序性的不管是體力型的還是認知型的都暫時不會被取代。

我們的得出一個結論:程序性的工作會被取代,有降薪的可能性,這個趨勢是必然的。

兩個維度篩選的結果組合在一起,就會得出選擇職業發展的結果,所以你需要選擇的是互聯網模式+非程序性質的工作,這是你職業的大方向。


針對職業規劃,百度百科這樣解釋。

職業規劃是在第一:個人內在要素包括職業性格、興趣、職業價值觀等,第二:本身的商業價值包括已具備的知識,技能,經歷,人脈;第三:外在環境要素包括宏觀產業、組織、家庭等3個方面15+種要素綜合分析與權衡的基礎之上確定出一個人當下時間狀態的一個最適合的職業發展方向,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合理的安排及計劃。最重要的是,職業規劃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的過程,每個人要根據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的自我規劃,最終實現自我目標和價值。

但當實際詢問周邊人們的職業規劃是怎麼樣的時候,得到的回復往往是要在幾年之內由技術工程師做到部門主管再到部門經理,抑或在目前公司工作幾年後憑藉經驗跳槽到行業內更出名的其他公司同樣崗位獲得高薪,再就是在公司干到35歲後獨自創業。

結合百科的解釋分析以上的職業規劃,算是合理和正確。但是這些職業規劃中卻隱藏著一個潛在的問題,那就是嚴重的封閉性和缺乏遠瞻性。

你可能會說,我的職業規劃都是結合自身能力、參照以往過來人的經驗、基於大環境慎重考量的,沒毛病。

在此,我們通過層層分析來透析其中的種種問題。

職業目的的模糊性和自身環境的安逸性導致未來規劃的封閉性。

無論是誰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學校教育,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有能力價值的勞動力。當我們踏上社會後,無論是擔當什麼樣的職業從事什麼樣的崗位,我們的目的都是出賣自身價值來換得金錢,這就導致在制定職業規劃的時候往往都是以獲得更多的金錢作為目的,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我們往往忽視了更多金錢是以更多時間和更多的能力價值進行等價交換的,但時間這個因素又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能力價值又往往可以通過更高等的學校教育來獲得,可以想像在這個可替代指數高漲且殘忍無情的環境下如果依然只以金錢作為職業目的來規劃未來的職業道路是多麼的愚蠢。

所以職業規劃須拋開薪水這個封閉因素,以職業上的強不可替代性為首要考量因素,而不可替代性的首個目標就是成為強力的複合型選手,即在自己擅長的職業領域內進行廣度的擴充,工作的內容需要規避dirty work,能夠兼顧高廣度知識的崗位和職業才是我們需要規劃和嚮往的。

比如同樣是學財會出身的人,同樣的工作了3年,一個一直做審計做到審計經理,一個依然是普通職員但是三年內即做過審計,又做會計,還搞證券,同時自學法律,最後搞起了IPO項目承做,後者的最後薪資是前者的幾倍。

我們的最終目標都是實現財務自由,即被動收入能夠覆蓋為了滿足自己慾望而產生的支出,一心的悶頭搞技術或者過分的為某一特定的職業崗位付出所有是潛在的陷阱,一個只懂編程的程序員無論是做到經理級別還是跳槽去高待遇公司,他只能是一個超高級的程序員,如果正確的規劃職業道路,先做程序員再做運營最後做產品,那他的未來將無法估計,畢竟BAT中的兩大當家都是這樣走來的。

認知的匱乏和思維的落後導致職業規劃缺乏遠瞻性。

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無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崗位,做什麼樣的工作,我們創造的價值終究是有天花板的,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性的。在有限的條件下,若想創造無限的價值就需要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老式的一個職業路走到底的方式已經成為財務自由的絆腳石。

社會在變,世界在變,我們的職業規劃也必須時刻保持變化,且這種變化往往需要翻天覆地。

如果馬老闆一心為英語教學奮鬥終身,哪來阿里。如果咪蒙保守的一直待在南方都市,如何僱傭月薪5萬的助理。如果徐逸死心塌地的在AcFun老老實實的搬磚,便不會有今天的B站。

他們的職業規劃路上處處充斥著對先進知識理念和超前商業思維的追逐,這兩點往往是職場人所匱乏的,閉關鎖國式的職業規劃哪來未來可談,有的只是閉門造車和油鹽醬醋外的零花錢。

無論什麼行業,職業規劃一定要基於未來的社會走向、超前的價值理念、豐富的認知體系和創新的思維模式來細細斟酌,而非固有的照搬所謂的老一套舊時經驗,這就需要我們在從事工作的同時自發的學習吸收豐富的知識,拓展認知,提高思維廣度和深度,而不是做一個吃飽就自足的井底之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放棄自由時間的消費,而是用學習來讓它充實和有意義

如果一個人逐漸變得不凡,那他的職業會low嗎。


職業規劃是做的越細越好嗎?
比如說互聯網行業,那這個行業其實也是包含的範圍特別廣泛,那麼是不是最好選擇其中之一做呢?如果做的稍微雜了一點,對之後的發展會不會有影響?
最近也遇到了這個問題,在計劃跳槽,但是對於之後做什麼有點迷茫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貫穿一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最初出入社會,再擇業就業的十字路口變得迷茫彷徨。

職業迷茫期不僅僅會在工作上產生影響

很多職場人由於無法快速調整情緒

很容易把迷茫期的不良情緒

帶來個人生活中,為自己帶來不便

真的是你能力不行嗎

有沒有想過其實是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職業

沒有個自己做好職業定位

在職業路途上孤獨跋涉

就像一切充滿新奇體驗的冒險之旅

當然要有一個明確要到達的目的地

職業規划起到的是一個定方向的作用

只有方向對了

才不會越努力越尷尬。

講師資料

莫同

人大新聞學碩士、管理學學士

職業生涯規劃師

思維教練

世界500強高管

互聯網公司運營合伙人

「在行」破百單行家

虎嗅首頁專訪的知識型IP

曾在全球三大傳媒集團之一的Bertlesmann

歐洲最大的Crm公司Avaotor,為寶馬提供Crm服務。

本次分享的課程主題:從月薪3000到年薪百萬,職業規劃應該這樣做!

課程時間:2017.01.08日20:00

一鍵生成,一款只需要輸入文字就能自動生成海報、多頁、PPT的工具型APP。

我是鍵妹,宇宙最美

添加微信「yijianshengcheng」即可參加免費課程


推薦閱讀:

普通985本科應屆生,GE好還是IBM?
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應該有怎樣的職業規劃?
三十歲出頭了,現在去考注會還能繼續想剛畢業那樣規劃自己能做一個好的財務總監嗎?
因人設崗有何弊端?
你當初是怎麼選擇現在所在的行業?

TAG:女性 | 職業規劃 | 讀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