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為什麼很難恢復?

去年走路不小心崴的腳,當時冷敷,但因第二天要趕火車,沒好好休息。大約一個周后不疼了,可是長時間行走或劇烈運動後都會感覺到疼有木有!!!那隻腳現在很容易崴。去醫院看過兩次。第一次,小的社區醫院,醫生說,崴了一個月了?那骨頭應該沒事,回家養著,貼貼膏藥,常按摩下,急不得。。。個把月後啥效果木有。於是,到了家大醫院,找了個教授還是啥的,大概問完情況後說,先拍個片吧。俺弱弱的說,上次的醫生說骨頭應該沒事。教授答曰,排除其他原因。OK,俺想大醫院就是不一樣,得,拍片去,顛顛顛的跑去交錢,排了特么快倆小時隊,拍完片子,拿給教授。教授看了兩眼說,骨頭沒事,我給你開兩貼膏藥,回去先貼著,慢慢養吧。自此,俺就再沒有去過醫院了,那個腳也就一直那個樣子。。。網上看了下,說崴腳前期處理不好能難徹底恢復,這是為什麼?


同意柔王丸所述。
我還有不同角度的一個解釋: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崴腳只是一個意外,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那一瞬間足內翻或外翻太過導致韌帶拉傷。但其實這種隱患一直都存在,只是缺少一個意外使其爆發。這種隱患就是,骨盆的偏歪。
人體的骨盆帶在骨科看來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結構,幾乎屬於不可動關節。但事實上由於長期久坐、坐姿不良(尤其是翹腿)、運動受傷、摔跤跌扑、分娩、房勞過度(?)等等原因,骶髂關節(見下圖)

會發生微動,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會導致骶髂關節錯位。

正常人體中,一個健康而平衡的骨盆環,通過骶髂關節,向上維持脊柱的正中穩定;通過髖關節,將整個上半身的重量平均地分配到雙側下肢

當發生骶髂關節錯位後,患側的髂骨會發生向上、向下、向外、向內等四種情況的變化。直接的影響,就是原本平衡的骨盆生物力學結構失穩(此處為略議,實際情況更複雜,而且多種因素相互交錯)。那麼為了保持人體整體的平衡,脊柱與雙側下肢就要做出對應的代償性改變。

生物力學的簡化示意圖差不多這樣的:

這種代償性的變化反應在下肢,就會出現所謂的陰陽腳和長短腿:
陰陽腳:手頭沒有更好的照片了,這張權且一用。這是一個簡單的臨床試驗,可以自查骨盆情況。
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到,當這位患者平躺並且雙下肢完全放鬆任其自然時,雙足尖朝向不同:左足向外偏,右足向內偏。

長短腿:這種長短腿,是在排除了雙下肢先天性長度不等的情況下,由於骨盆偏歪,導致的一側髖關節上升或下降,體現在足部就是歸零姿態下雙側足跟不能對齊

長短腿的存在,必然導致兩側足部受力不均等;陰陽腳的存在,必然導致足部左右兩側受力不均等
衍生的後果,就是在有骨盆傾斜偏歪的情況下,足踝穩定性更差,更易發生崴腳。

崴腳本身並不是多大的問題,多數為一側踝關節韌帶拉傷,嚴重會伴隨撕脫性骨折。撇開骨折的情況不談,尋常的韌帶拉傷,針對急性期和恢復期作出正確及時的處理,康復是一個很快的過程。但臨床上不時可以見到遷延數月仍然不能完全康復的足踝扭傷。這類患者,往往伴隨著骨盆的傾斜偏歪。
這是因為,在踝關節韌帶拉傷的康復,需要結合患者下床多走動。拉傷過的韌帶在完全康復之前,容易再次受傷。而由於骨盆傾斜的存在,雙足和內外踝受力不均衡,這就阻礙了韌帶的恢復;更有甚者,會由於雙側受力差距過大,導致脆弱的韌帶在恢復期反覆拉傷。這類的患者,會出現扭傷局部腫脹長期不能消去的癥狀。

所以如果踝關節扭傷(崴腳)遷延日久很難恢復,建議要向上到骨盆尋根。
而針對骨盆傾斜的治療,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不作贅述。


腳和踝關節小骨頭很多,醫生說的可能只是骨頭沒傷,但有可能會有輕微的錯位,
另外,腳是個重點部位,葳了後走路會有變化,踝關節的穩定均衡會變壞,所以更容易葳了,你得慢慢重建。


崴腳一旦發生,會極大影響跑步甚至走路。就崴腳的療養來說,也是比較難打理的一件事。


關於踝關節損傷

崴腳又稱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起重要的作用,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都屬於踝關節扭傷的範疇。踝關節扭傷可能導致的損傷包括外踝的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內踝三角韌帶,下脛腓橫韌帶等。

崴腳的癥狀

踝部扭傷後出現疼痛,腫脹,皮下淤斑,活動踝關節疼痛加重。檢查可以發現傷處有局限性壓痛點,踝關節跖屈位加壓,使足內翻或外翻時疼痛加重。


這些癥狀因由崴傷程度的不同而嚴重不一。有些人崴腳時會感覺不到疼痛和腫脹,他們可能只會感受到行走時搖晃和不穩;有些人崴腳之後甚至一年之後疼痛還遺留著;當然還有更嚴重的,比如,韌帶斷裂或骨折。


為什麼會崴腳


踝關節扭傷的原因很多,如路面不平、下樓梯踩空、落地踩別人的腳、運動疲勞後控制不足、肌肉力量不平衡等等。踝關節扭傷之後如果沒有好好恢復,周圍韌帶將變得鬆弛、無力,本體感受器受損,踝關節變得不穩定,有份研究顯示40%的踝關節損傷後,會導致軟腳進而發生習慣性損傷。


最重要的是踝關節扭傷之後很容易破壞它的力學排列(也許是肌力變的不平衡,也許是韌帶鬆弛,也許是脛腓遠端關節錯位,也學還會有更多原因),就像是一個嚴密的機器,鬆了一個螺絲,這將會導致下肢運動鏈的失衡,這也是很多人在長久之後還會有疼痛的原因。


當你崴腳之後8周之後還有疼痛遺留,那你要注意了,因為軟組織損傷後6-8周就差不多恢復了(這是在排除骨折情況下的),建議你好好檢查下(除非自己是專業的,否則還是不要光靠度娘判斷自己的損傷)。

如何處理崴腳


一般來說輕微或中度的崴傷會隨著時間自愈,當然最好還是進行以下步驟加速扭傷的痊癒。


1.你要保護好損傷的腳,不要讓他再次損傷。

2.讓受傷的腳踝得到充分的休息,盡最大可能不要給受傷的腳踝施加重力。如果疼痛劇烈,你可能需要拐杖支撐直至疼痛減緩消失。

3.冰敷患處以減少踝關節的疼痛和腫脹,在扭傷的頭兩天或直至腫脹癥狀改善,每兩三個小時進行15-20分鐘的冰敷。之後每天進行一次冰敷直至癥狀消失。

4.加壓,彈性繃帶也許有助於控制患肢的腫脹。

5.抬高,將腳踝微微抬高到心臟水平線之上有利於減輕腫脹。


儘早的物理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儘早開始康復治療和運動有助於加速痊癒和增加踝關節活動範圍。


藥物輔助:非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例如布洛芬可能有助於減輕疼痛和發炎。在有些情況下,處方藥物對於幫助緩解癥狀是必需的。


崴腳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介入


在一些較為嚴重的踝關節崴傷病例中,幫助修復受損的韌帶的手術是必需的。外科醫生會根據扭傷的類型、程度和你的日常活動水平選擇最為合適的治療方案。術後的康復對於是否能夠痊癒也尤為關鍵。

急性期過後如何康復

1.放鬆肌肉


(1)放鬆小腿三頭肌

來回滾壓60秒,換腳


(2)放鬆脛骨前肌

(3)牽拉小腿肌群

時間 60秒;組數 3組;頻率 每天一次


(4)主動活動度

主動活動,坐於床上,進行踝泵練習,背屈,趾屈。

次數 20-30次;組數 3-4組;頻率 每天一次


2.抗阻練習

用彈力帶進行踮腳尖抗阻訓練。

次數 10-15次;組數 2組;頻率 1周三次

用彈力帶進行勾腳尖抗阻訓練。

次數 10-15次;組數 2組;頻率 1周三次

用彈力帶進行內翻抗阻訓練。

次數 10-15次;組數 2組;頻率 1周三次

用彈力帶進行外翻抗阻訓練。

次數 10-15次;組數 2組;頻率 1周三次

3.強化臀中小肌的肌力(側卧側抬腿

當你完成了關節活動度的訓練以及局部肌肉力量的強化之後可以開始功能性訓練,回歸模擬日常生活。


4.功能性訓練


(1)單腿站立

目的:恢復 平衡,協調,敏捷性模擬日常生活動作,達到真正的預防崴腳。

本體感覺訓練,在這個階段進行赤腳,單腿站立(進階是閉眼,或在平衡墊,軟塌,疊起來的毛巾等等不穩定的局部平面上),用身體控制平衡。


時間:60秒;組數:3-4組


(2)單腿提踵

次數 10-15次;組數 2組;頻率 1周三次

(3)單腿羅馬尼亞硬拉 (進階)

次數 10-15次;組數 2組;頻率 1周三次

Tip:每次進行康復訓練之後,如果腳踝有熱感,冰敷一下~

怎樣預防崴腳

我們不僅要知道在損傷之後如何恢復,更需要知道如何預防,只有做到不受傷才是最好的。


1.在做完運動前做充分熱身活動,運動後進行拉伸。

2.穿著合適並且提供良好足支撐的鞋。

3.平時多練習本體感覺訓練—並不是只有受傷之後才去訓練。

4.在不平整地面行走跑動或進行需要跳躍的活動時需要尤為小心。

崴腳之後應該繼續跑步嗎

相信大家對崴腳已經有了很詳細的了解,但是,崴腳之後是否應該繼續跑步呢?


第一種情況:崴腳之後跑步的時候是沒有疼痛和腫脹的,這部分人是可以繼續跑步的,當然並不是說絕對沒有事情,只是並沒有那麼嚴重而已。

第二種情況:跑步時候有疼痛的人呢,說明跑步正在對踝關節進行破壞,因此,不能繼續跑步,要積極去康復,等無疼痛之後再去跑步;

第三種情況:有些人沒有疼痛,但是跑步完有腫脹,這種情況說明跑步雖然沒有對腳踝進行明顯的破壞,但是存在著不穩定,這是很多慢性踝關節損傷的因素,因此要謹慎對待,要積極去加強穩定性和活動度訓練。還有其它問題,或者需要更多的肌力訓練與康復的訓練方法,請關注我們bigger跑步學院的服務號(ID:biggerfitness001),免費諮詢。


謝邀

難恢復在於軟組織損傷後,未得到正確的修復,故而失去原有保護力,從而易形成習慣性損傷。

想要恢復也只能慢慢修復及鍛煉。


生活中,當我們走在不穩定平面上或者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時候,常常會突然崴下腳。

甚至有人崴多了,造成習慣性崴腳。身邊有小夥伴,甚至能崴到快90°還沒太大事兒,歇會就好的。那到底什麼可能會造成我們崴腳呢?

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差

肌肉力量抵消力的作用,比如說,你快崴腳了,地面使你的腳內翻,這時小腿外側的腓骨長短肌、第三腓骨肌等就會緊張收縮,來抵抗使腳內翻的力矩,如果肌肉收縮的外翻力矩能抵消內翻力矩,那麼崴腳就不會發生。

But!如果你的肌肉力量比較弱,辣么就。。。嗯。。。所以,為了增加踝關節穩定性,增加肌肉踝周整個肌肉力量和肌肉間協調配合的能力就至關重要啦!

踝關節周圍關節韌帶鬆弛

通常來說,可能是以前受過傷才會造成僅僅是踝關節的韌帶鬆弛。還有一種人天生全身韌帶都比較鬆弛。鬆弛的韌帶沒有辦法很好地穩固踝關節,就會造成崴腳。

但是韌帶鬆弛對這類人也有一個好處,相同的崴腳角度,別人可能已經到解剖極限,傷到了韌帶,對於他們來說,休息一下就好了。就像開頭講的那個小夥伴一樣。

跖屈的動作模式

由於距骨前寬後窄,所以踝關節在不同的屈曲角度,距骨的不同位置會卡在脛骨腓骨下端組成的關節窩裡。背屈的時候,前面的寬的部分卡在關節窩,相對穩定。跖屈的時候,後面的窄的部分卡在關節窩,容易產生內外翻。

大家可以試下,當你勾腳(也就是背屈)的時候,產生內外翻的幅度很小。但是綳腳(也就是跖屈)的時候,內外翻的幅度就相對變大。這也是為什麼穿高跟鞋容易崴腳的原因之一。

精力集中與否

大多數崴腳都發生在我們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當你對危險有預知的時候,你的神經肌肉都會調動起來,隨時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因此,在不良的道路行走的時候,我們要非常注意,不要只顧低頭玩手機。

不過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你崴腳的時候往往是向內翻的。這是為蝦米內?其實都是由於我們身體結構所導致的。比如說:

外踝比內踝高

大家可以摸摸自己的內外踝,比比它們的高度,很容易就發現,外踝比內踝稍高一些。除非手術等特殊因素,大部分人都是如此。這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腳踝向外翻的時候,外踝會阻擋外翻的趨勢。

內側韌帶比外側緊張

三角韌帶長在內側,限制腳踝外翻,距腓前、距腓後、跟腓韌帶在腳掌外側,限制腳踝內翻。三角韌帶呈扇形,十分堅固,並且和關節囊緊緊相連,比外側三條韌帶具有更強的力量,因此導致內翻比外翻更容易。

說了辣么多,那如何訓練踝關節穩定性呢?我們有些訓練供大家參考~

彈力帶加強踝周力量

我們把彈力帶一端固定住,可以做四個方向的抗阻運動。(以左腿為例:)

把彈力帶固定在左邊,可以做左腳的向右內翻。

把彈力帶固定在自己手中,可以做腳遠離手的背屈。(綳腳)

每次可以做3組,一組15個。

單足支撐

這個動作的原始動作非常簡單,就是單腿站立。但是一般正常人都可以比較好完成。

所以在這個動作上,我們可以增加難度,比如在腳下增加平衡墊,增加不穩定性。又比如閉眼訓練,又或者另一條腿寫「A到Z」的字母。訓練的難度遞增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能力。當然你能力強,又是閉眼,又是站在不穩定平面,另一隻腳還在空中寫自己名字當然是非常的freestyle。陳老師給你鼓掌


好想說下我的情況,我是去年11月18號崴腳的,當時沒注意,剛開始並不多疼,也沒腫,第二天就滿世界溜達了,結果腳踝就開始腫了,去了幾個醫院,都說是多休息,拍片子也說沒事,然後一直疼了三個月都沒好,正月十五的時候,實在疼的受不了了,就找了個民間醫生看了看,然後說軟骨錯位,給按了下,當時腳踝就不疼了,只剩腳後跟疼,十八回的學校,幾乎沒什麼感覺了,就作死跑去健身房練瑜伽了,結果,在練高空瑜伽的時候腳又開始疼,是腳底板上疼,5月1號又回家找那個醫生針灸,針灸了很多次但是現在依舊腳底板疼,雖然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但是不能多走路,走多就疼,不能受涼,受涼就會有那種細細嗦嗦的疼痛感,難受的想哭,真的,有時候晚上疼醒的時候就會無比後悔,那種疼是持續而又隱約的疼,哎,真心的好想回到崴腳之前,能跑能跳的日子,現在想跑步根本不敢,真害怕以後都好不了了,真害怕,崴腳的人一定要提高重視,不然會有的苦吃的,還想吐槽下那些所謂大醫院的醫生,在這方面有時候真的不如那些赤腳大仙


崴腳的本質是踝環節韌帶拉傷,嚴重的拉傷有可能會造成韌帶鬆弛,影響踝關節穩定性,x光無法檢測韌帶損傷,普通骨科大夫也缺乏韌帶損傷診斷知識,建議去專門運動醫學科查體檢查,祝題主早日康復。


一是踝關節結構問題,踝關節內側的韌帶對於外側來說更強勁有力,所以內側很難被拉長,導致內翻比外翻更容易。同時在跖屈(踮腳)時,腳也常常會往內翻,所以踝關節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容易扭傷的關節。

二是習慣性扭傷,扭傷一次後,由於疼痛腫脹等原因,姿勢會不自覺的做輕微調整,姿勢改變後,力線就會改變。時間長了會導致肌力不平衡,更容易扭傷。

發生扭傷時應及時按RICE原則進行處理,

R:休息、制動

I:冰敷、冷敷

C:加壓、包紮

E:抬高患肢

48-72小時之後再進行熱敷等後續治療措施。

扭傷主要是韌帶損傷,影像學不一定看得出,建議去運動醫學科/運動創傷科等。(普通醫院沒有隻能看骨科)


不同意最上面一位同學的話,反覆崴腳大部分是因為韌帶損傷,沒有經過正規康復治療,導致韌帶癒合不好,故而更容易造成損傷引起,骨盆傾斜引起的較少


韌帶的事 踝關節肌肉相對較少 主要靠韌帶支撐 俗話皮包骨頭 所以術後踝關節腫脹 不易消退


崴腳以後沒有充分休息,造成二次傷害,很難復原!


推薦閱讀:

健身房跑了10km,今天右膝蓋略疼,怎麼辦?
跑步一個月後左腳踝疼,是受傷了么?
長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做哪些動作和運動可緩解腰背疼痛?
膝蓋彎曲再伸直會聽到咔的一聲響?
半月板損傷為什麼醫生不給治療方案?

TAG:運動損傷 | 醫學 | 運動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