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的皇帝到底怎麼選?和現在中、美有啥不同?
最近在看《羅馬人的故事》,看到奧古斯都傳位提比略,有點東西搞不懂了
奧古斯都架空元老院之後,以自己的遺囑傳位給了提比略。在這個過程中元老院與公民大會的選票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奧古斯都一生都在架空元老院,傳位提比略是真因為自己沒兒子,連外孫子都掛了。在他之後,為什麼羅馬皇帝還是沒有完全世襲制?為什麼還要討好元老院和公民去舉辦各種活動呢?羅馬的這種制度,和TG現在的制度,有什麼異同?
總體上羅馬皇帝選舉和繼承的一般慣例大體上如下
法律上說,皇帝是公共職務,依法選舉產生。首先提名(在世的皇帝,皇帝去世後的皇后、元老院、首都市民都有提名的權力),然後元老院選舉(君士坦丁改革之後的首都元老院由首都中高級官員組成,類似現在的英國樞密院),然後元老院選舉,然後首都市民選舉,獲得以上兩次通過的再尋求軍隊支持(禮儀性的,軍隊一定會同意),最後由在位皇帝加冕為共治皇帝,等在位皇帝去世了再由牧首再加冕一次成為皇帝。如果選舉時在位皇帝已經去世,則直接由牧首加冕為皇帝。
二、實際操作中的情況
法律上的過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當提名是由在位皇帝提出時
元老院和首都市民通常會配合,不會反對皇帝的選擇。查士丁尼、君士坦丁五世、利奧六世等均屬於此類。在位皇帝挑選候選人時通常根據羅馬民法繼承原則去選,當然有時候也會以才能或其他理由不按繼承順序挑選,甚至在家族以外選擇繼承人。
2、當在位皇帝去世時也沒有提名新皇帝時
通常會展開比較激烈的皇位競選,如5-6世紀的馬西安(普洱卡利亞公主提名)、利奧一世(元老院提名,競爭對手阿斯帕、安提米修斯)、馬約里安(競爭對手安提米修斯)、芝諾(阿利亞德涅公主提名,競爭對手瓦西里斯庫斯)、阿塔納修斯(阿利亞德涅公主提名,競爭對手隆基努斯)、查士丁一世(首都市民提名,競爭對手迪奧克利多斯、維塔利安等)、尼斯福魯斯一世等均屬於此類。這種競選通常時間很長,候選人們到處演講,給市民們發錢,爭取選票。
3、當某位將領或文官發動軍事叛亂或政變獲得成功時
他們會挾持元老院推舉他為候選人,再根據流程登基,當然,因為此時軍隊的挾持,沒人敢反對。如尋求阿拉里克支持得以稱帝的阿維圖斯,利奧三世也即屬於軍事叛亂成功的例子,約翰一世等即屬於宮廷政變成功的例子。
4、當政局嚴重動蕩時
元老院(有時候會聯合教會)在在位皇帝仍健在時繞過皇帝邀請某人出任皇帝,並將在位皇帝罷免或貶為共治皇帝,希拉克略(在位皇帝福卡斯被罷免)、尼斯福魯斯二世(在位皇帝瓦西里二世被貶為共治皇帝)等都屬於此類。
羅馬皇帝作為一個公共職務,其選任方式與我們更加熟悉的繼承君主制不同,是在繼承古代選舉傳統上的程序化,選任過程中存在相當強的繼承因素,並且繼承因素隨時代不同強弱不同。這種選任制度在古典地中海與後基督教世界相當盛行,西歐普遍流行的選舉君主制(腓力二世之前的法國、諾曼征服之前的英國、被拿破崙解散之前的德國等均屬於選舉君主制)也與之有相似之處。
西歐貴族繼承上的公私合一對君主的選舉起到了一定的穩定作用,而在法國和英國,繼承原則最終戰勝了選舉制,選舉君主制轉變為繼承君主制。而在沒有法定貴族階級的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和狄奧多西大帝建立起新的政治秩序之後,軍隊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皇帝選舉這一政治上最重要的活動便被局限在官僚系統內部(元老院),而首都市民作為二審機構在相當大程度上制約官僚系統,最後透過軍隊象徵性的支持(在狄奧多西二世去世之後、福卡斯登基之前,軍隊就沒說過「不」字,當然他們說了也沒人聽),和教會的加冕表示上帝的支持,來維繫選舉秩序(並且相當成功)。
但是軍區制改革之後,軍政合一使得掌握軍隊的地方官僚成為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參與到皇位的選舉中,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經常動用軍隊進行軍事威嚇,也就破壞了之前選舉制度的穩定性。
因此為了穩定,君士坦斯二世之後的皇帝們都儘可能在活著的時候就指定繼承人,並儘可能完成所有的選舉程序,只將象徵性的上帝認可留在自己死後再做,而這在表面上也呈現出繼承原則的勝利。但是如果我們對比一下腓力二世,就不能說這是繼承原則的勝利。
警告:以下各種口胡,各種瞎扯,認真你就輸了。
羅馬有個屁的傳位制度,羅馬帝國從凱撒遇刺,一直到1453年的1400多年時間裡,除了五賢帝那100多年裡奇葩的養子繼承製比較穩定有效以外,皇位傳遞就是殺殺殺,誰能得到士兵擁戴,把不服的殺光,誰就是皇帝了。
歸根結底,羅馬帝國從來就沒有一套穩定的政治遊戲規則,正統觀念淡薄,就算是靠暗殺、兵變上台,只要是拳頭大,那些不要逼臉的元老就承認你是皇帝。照理說,往錢幣上印頭像啊,到處立塑像啊之類的神化皇權的行為也幹了不少,皇帝在位的時候那些元老各種跪舔,吹捧皇帝的言辭比現在這些老幹部體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但關鍵是沒人把它當回事啊。
奧古斯都才死了27年,卡里古拉,堂堂羅馬帝國皇帝,就特么在自家走廊上被自己的保安隊長幹掉了,原因就是嘲諷自家的看院隊長不舉。接替者克勞迪烏斯直接被禁衛軍擁戴為皇帝,然後就把為首的Cassius Chaerea判決死刑,剩下的刺客僅僅是被譴責( to be actually condemned)一下了事。這事要是放在中國,就算是十六國或者五代期間,不管繼任者來自哪方勢力,這種直接幹掉皇帝的行為絕壁是要誅九族的,因它不符合中國的政治遊戲規則。
還有那些皇帝,也基本是沒有身為皇帝的自覺的,他們缺少孔格拉底和孟里士多德給他們制定「皇帝行為守則」,也缺少董西坨編一份天人感應學說,更缺少司馬維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咱就不說3世紀以後的那些蠻族人皇帝了,就說帝國早期的那些皇帝,按中國的評價標準也基本上統統不及格。要不然像尼祿一樣荒淫享樂,這要是按中國的政治倫理,那就是霍光一樣直接給丫廢了(霍光:伊尹也是這麼乾的,廢皇帝也要按照基本法嘛!)。要不然像提比略一樣發神經,自我放逐跑到荒島上去,然後政事交給自己的禁衛軍隊長(!!!)處理,就這樣竟然還維持了十幾年帝國政事。
這就說明羅馬帝國早期的行政系統根本就處於原始狀態,文武不分,實質仍然是城邦共和國時期公民大會選舉執政官一年期的那一套,缺少一個高效、專業、忠誠的文管系統輔佐皇帝。更缺少一個強大的、有一套政治倫理作支撐的精英階層作為帝國中堅。這種狀況直到戴克里先即位才有所改觀,可惜那時帝國蠻族化進程早已無可挽回,為時已晚。況且四帝共治制也是幼稚拙劣得可笑,說不定戴克里先晚年自己也是眼看著玩不下去了,才跑到色雷斯隱居起來不肯出來。
還有那個奧勒留,在我看來誇他《沉思錄》牛逼就好像誇宋徽宗瘦金體寫得好一樣,高級黑啊。你一皇帝正事沒幹好盡幹些閑事,以皇帝的標準來評價,奧勒留也是不及格。同意日耳曼人定居邊境的就是他,開啟了帝國軍隊蠻族化進程。其實我剛才說羅馬帝國缺少文官系統,缺少強力的精英階層,缺少穩定的政治遊戲規則,都不算致命傷,只要帝國軍隊仍然由忠誠的帝國公民組成,帝國就不會爛到哪去。但馬可奧勒留這一下直接挖了帝國的牆角,我大漢有開圖地理優勢+儒家BUFF光環+400年洗腦再+傲視全世界的生育能力,區區五胡亂華,分分鐘給你同化掉。你們這些用鉛水管喝水的不孕不育羅馬人行嗎?從此羅馬國將不國,而這一切恰恰是所有羅馬皇帝里最有文化的一位一手造成的,真是天大的諷刺。
我看的都捉急啊,真的,按說早期羅馬帝國也是出過幾個哲學家皇帝歷史學家皇帝的,讀了那麼多書就不知道給部下洗洗腦?不說弄一套天命說天人感應說,歃血為盟搞個「非凱撒而為王,天下共擊之」也行啊。
扯了這麼多,具體回答下題主問題。
為什麼羅馬皇帝還是沒有完全世襲制?
因為羅馬人不懂得世襲制及其代表的穩定的政治體制的重要性,而且由於共和制的殘留,再加上羅馬皇帝各種被暗殺各種死全家,想世襲都世襲不了。
因為這是羅馬共和國的傳統,到了後來,戴克里先以前,羅馬皇帝名義上仍然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的第一公民「,換句話說,要當皇帝名義上仍然要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擁戴才行,當然方法很簡單,發錢就行了。
「皇帝」這個詞其實都是對於古羅馬SPQR制度下國家元首的中文扭曲表達···
古羅馬帝政時期的國家元首名稱,也就是在名字後面加上什麼 Caesar、Augustus、Imperator之類的,前兩個是「先帝」的家族名,後面那個是軍隊統帥的意思。在SPQR制度下,羅馬的一切公職都屬於元老院和人民授權,國家元首是可以被元老院和人民通過某些形式撤換的。羅馬無論在共和國或者帝國時期,都沒有法定的世襲制度,就算去到了戴克里先之後的帝政中後期,血脈也只是能否作為國家元首的考慮之一而已。羅馬歷史上並沒有當然的制度性或者文化規定國家元首是必須或者可以繼承的。實際上,羅馬國家元首中Imperator這個最接近皇帝的詞的願意,就是帶兵打仗。帶不了兵,打不了仗,維持不了SPQR和平的,元老院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不論對錯)高調你的,比如宣布你是國家公敵,或者等你死了給你一個抹殺記錄刑之類的。
LZ的問題,其實是以中國視角看世界,想當然了。誰告訴你羅馬皇帝可以世襲了?或者說羅馬皇帝應該世襲了?誰告訴你奧古斯都架空元老院了?奧古斯都一輩子在元老院面前都恭恭敬敬,撐死也就說自己是第一公民,老了還得去元老院挨罵解釋,只是奧古斯都能力強把元老院搞掂了而已。用現代語言,就是美國總統把參眾兩院都搞掂了,總統提的所有議案參眾兩院都通過,但不代表總統架空參眾兩院吧。
另外,由於國家元首在SPQR制度下本來就是元老院和羅馬公民讓他當的,羅馬皇帝當然要討好權力來源啊。否則和元老院或者人民鬧翻了,輕則死了之後給抹殺記錄,重則直接被宣布成為國家公敵,後果很嚴重的。
我也不是專業的,等著被打臉吧~記憶力不好,全部內容來自之前看過的《羅馬人的故事》日本人寫的,這本書呢我覺得還靠譜。有時間看看還是挺好的,沒時間就看我吹水吧
核心的原因是,雖然翻譯作皇帝,也的確是帝制,但是和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的皇帝真的不太一樣。
無邏輯順序列幾個原因吧:
1.出現帝制的原因是原來元老院的效率不高,尤其當帝國變大了之後,凱撒地位確立後就開始著手建立帝制了,」凱撒的帝制改造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共和國時期的殘餘,因而留下諸多弊端「
2.前任死了,現任的確立是要元老院的同意的,雖然有時候是走過場,但還是要走的
3.元老院有抹殺令,大概就是等奇葩前任一死,前任的雕像,有前任頭像的貨幣,統統都毀了,乾的不好就挫骨揚灰了
4.元老院也會給糖的,批准你進入萬神殿,大概就是封神嘍,羅馬神靈千千萬,(基督教變國教之前啦)但是入萬神殿還是挺好的,有活著就進入的,有現任妻子也雞犬升天,進了萬神殿的。
5.元老院有刺殺的優良傳統,皇帝也有抹殺的優良傳統。
6.元老院是帝國的精英,元老院的,也大部分是貴族,但是還是要放到行省去下基層體驗生活幾年的,行省長官幾年資歷才去的元老院,元老院很多時候不是橡皮圖章的
7.羅馬皇帝,總還是需要慶祝一下吧,比如凱旋啦,過節啦,大型慶祝活動是要元老院批准舉行的,但是,是皇帝花私房錢。。好心酸的。
8.是有幾任是傳給自己親兒子了,但大部分都是養子,這裡有個奇葩的概念,養子。。。就是乾爸爸與乾兒子,帝國有奇葩的培養機制,比我朝好一點,皇帝看到和藹可親的好孩子,就收了養子,放著去行省實習,等自己歸去的時候,養子繼承家業。我個人覺得是羅馬真的沒有太強的血緣觀念,親生的和乾兒子沒多大差別的感覺。
9.羅馬皇帝戰時徵兵打仗,和平時期買小麥發麵包,建豪華洗浴中心,搞比賽,正經點的修修馬路上下水道,挺痛苦的。有一任終其一生在視察,不停的說」對不起,我們來晚了」,最後客死他鄉。皇帝沒有太多的權力,從業壓力很大。
應該還有疏漏,詳細講真的要一本書了,恩,總結一下:
1.用君權相權鬥爭的思維思考羅馬帝制,就橘生淮南了。。
2.大部分的時候,是皇帝與元老院共治天下,前者需要勞動力和財政支持以及合法性確認,後者需要權威帶領國家實現現代化
至於理解成TG什麼,我覺得還是陷入君權相權鬥爭的中國傳統思維模式了。根本不一樣,這個題主自己參悟吧。其實,我覺得更像美國,美帝可是新世紀的羅馬帝國,各種意義上都很像。
再補充:只從繼承方式的角度想,然後尋找相似點,或許有吧,但意義不大,因為對帝國沒有太大影響,重要的是皇帝與元老院的關係,這也是我看《羅馬人的故事》覺得最難忘的地方1.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選票也就是事後確認和像皮 圖章了;
2.羅馬的皇位繼承製幾乎完全不是世襲制,僅僅是由現任皇帝指定繼承人。貌似他們皇位世襲的概念相當淡薄,要麼是將外甥、心腹將領收為義子,要麼是傳位與戰友,父死子繼的不多。現任皇帝未指定繼承人就掛了以後,元老院也不會主動去擁立他的子嗣,這種情況下,有元老院元老之一自己披上紫袍,有禁衛軍擁立,甚至有公開出售皇位的情況。不過大多數情況都是由邊境野戰軍擁立統兵大將為帝,「皇帝」一詞在拉丁文中最早是軍事統帥的意思,所謂「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帝制羅馬皇位繼承之混亂,參照我國五代和北洋。
3.獨裁者們對公眾輿論的重視通常比你想像的要更多,參照斯大林元帥。
另外,相當多的皇帝得位不正,合法性不足,自然更要砸錢收買人心啦,不止公民和元老,野戰軍擁立的皇帝還要打賞自己的老部下,禁衛軍擁立的皇帝要每年給這幫大爺貢金,算是買你今年給面子不要再擁立一個。因得位不正而慷慨解囊的,參照趙匡胤。
4.奧古斯都的羅馬是共和制外衣掩蓋下的軍事獨裁政體,和tg南轅北轍,基本上沒有共同點。
下面是我自己一點私貨,個人認為《羅馬人的故事》有一點流於粗疏,如果題主是想了解羅馬歷史的話可以讀讀一樓開的書單,都比這個日本人的書要好。實在要看,也最好抱著批判吸收的態度看。以前看過《羅馬人的故事》的一小部分章節,當即發現槽點之多,不忍直視:
1.作者盛讚羅馬引水渠為羅馬人帶來了的飲用水多麼多麼衛生多麼多麼令人放心,可就在上個世紀就有研究認為水渠裡面的鉛悄悄的毒害了羅馬人的身體與心智,導致羅馬衰落。
2.書上說屋大維17歲繼承凱撒遺產的時候還是一個沒有作戰經驗的毛頭小子,而實際上他之前貌似已經服過役上過戰場了。
3.談及拜占庭帝國,作者寫到「拜占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blablabla」,看到這裡我狂吐三升老血,搞沒搞懂名稱先後順序??感覺鹽野奶奶白在義大利呆那麼多年了。
4.在我看到的那部分章節裡面,鹽野七生筆下的羅馬完美無缺,包括賢君們是多麼多麼睿智,羅馬的管理是多麼多麼牛逼,而沒有提及不好的地方,比如歷代羅馬皇帝包括奧古斯都對經濟的無知和羅馬奴隸經濟的不可持續性。就像是孔子讚美堯舜,建國初的人們讚美蘇聯,公知讚美燈塔國。只看好處不看壞處。
搞不懂?再去看看李維的《羅馬史》,《論李維羅馬史》,《羅馬帝國衰亡史》,塔西佗的《歷史》,《編年史》。還要比較閱讀《春秋》《周禮》《春秋繁露》《史記》。簡單來說屋大維架空了元老們的權但是他並沒有架空S.P.Q.R.。因為他權的基礎就是那些無業者所以他還得麵包加競技伺候著,而伺候元老們也是因為他要攬權,你看說到底還是S.P.Q.R.。第一名同志,以中華之特例評價羅馬體制,如同某知乎用戶宇宙無處不是中華田園大一統的思路。典型的從結果出發的思路,預設了自己的上帝視角,需知美利堅若果是執政官不代表最廣泛之民意,或被修砌紀念碑紀念堂任然是合法之事。但如果執政官自以為皇族貴種,天之子,血統神聖願望子孫萬代皆為神聖之人享有無上權力,你沒睡醒吧?羅馬元首世襲製度?蘇聯總書記都不是世襲制,,,,,,,,看點正經書吧
羅馬帝國(東西分治之前,下同)的皇帝,名義上是元老院和人民推舉的,不然怎麼叫S.P.Q.R.——「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呢?儘管皇帝經常通過收養養子來「推薦」候選人,但血緣或親屬關係並非必要條件。
實際上羅馬皇帝主要靠政變來「選舉」,其中禁衛軍又是政變小能手,這些帝國心臟的衛戍部隊在弒君叛亂方面比抵禦外敵更有心得。有時候禁衛軍先把皇帝殺了才考慮推舉誰,有一次還突發奇想搞了「競價排名」,並且非常仁義地保護競價失敗者的安全。所以且不論古羅馬搞世襲制有沒有法理基礎,即使皇帝搞世襲,只要軍隊不滿意分分鐘就能廢黜之。你見過幾支滿意自己境遇的軍隊?很多行伍出身的皇帝都難免被殺,未經世事的紈絝子弟基本沒可能保住帝位。
元老院在行政事務上還有些權力,畢竟皇帝不能所有事都親自上陣,但帝位歸屬主要取決于軍隊的態度,元老院也就事後鞭鞭屍。元老院就好比如今的XX主義,不論皇帝的行為如何背離元老院的意志,S.P.Q.R.這塊貞節牌坊沒人敢推倒。中國古代是君權天授,而古羅馬是君權民授,就這樣元代以前的皇帝大多還要受高級官僚制約,羅馬皇帝顯然會受到更多掣肘。元老院徹底淪為擺設要等到拜占庭帝國時期,彼時遷都和戰亂動搖了古羅馬政體的根基,基督教國教地位的確立也為君權神授奠定了基礎,皇帝終於能拔掉這個眼中釘,國名也從S.P.Q.R.變成了「羅馬帝國」。
歸根結底,4世紀之前的羅馬帝國沒有真正確立帝制(更不用說世襲制了),沒有確立皇帝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沒有廣泛深入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沒有讓羅馬人民明白沒有皇帝就沒有新羅馬這一宇宙真理。
我國有史料可考的任何朝代在這方面都比羅馬帝國的那些偽皇帝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就他們也配和當今朝廷相比?
現代議會在形式上和羅馬元老院有相似之處,美國參議院的英文是U.S. Senate,元老院的拉丁文是Senātus,其聯繫可見一斑,說元老院是西方議會制的起源也不為過。當時的一些制度甚至沿襲至今,但現在的選舉制度和限制議會權力的法律都已經大為完善。
通過元老院、百人會議、部族會議、平民會議行使權力的「元老院及人民」,其實只能代表羅馬城——帝國中心的意見,被征服的各行省對帝國事務沒有發言權,這是元老院或者說古羅馬的「人民會議」和近現代議會最大的區別。
至於元首選舉,現代西方國家通行的做法是直接或間接的普選:要麼選舉總統,要麼選舉議會然後由多數黨黨魁任首相或總理,議會本身沒有選舉元首的權力。
同理,在形式上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也是議會,它和羅馬元老院也有類似關係,而且,鑒於各級人大有選舉同級政府官員的的法定權力,它和元老院的相似程度還要大於西方國家的議會。至於實際情況,我覺著我國人大實質與形式是(→_→)辯證統一(←_←)的,你們覺著呢?
就沖我的頭像這題我要答!
首先羅馬的皇帝從凱撒開始一直都不是「皇帝」,而是「首席元老」。
直到西羅馬快滅亡的時候軍團旗幟上還是S.P.Q.R.【元老院與羅馬人民】,皇帝幾乎可以類比為議會首腦,而且「皇權」的制約力也比較弱,地方上的總督們很多屬於名義上臣服實際上誰也管不著誰,真正管用的是軍權,掌握了軍團的大家族實際上控制著羅馬政局。
所以說,即便繼承製度和後來的長子繼承差不多,誰當皇帝依然取決於元老院和大家族的支持。
這也是為什麼羅馬帝國時期除了開頭幾個一個比一個挫
羅馬帝國皇帝繼位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實力的,沒有軍團的支持很難站穩,沒有貴族的支持很容易被暗殺。元老院權利被架空也只是個形式,皇帝生前會安排繼位人,但死後繼位人能否順利繼位不一定。
題主其實你那本書沒仔細看。。。
奧古斯都同學一輩子致力於延續凱撒家族的血脈,可惜的是他一輩子都沒得到一個合適的兒子。提比略只是他的女婿,最後迫不得已才讓提比略改姓繼承。
個人覺得:
西方和東方的傳統不一樣。
中華民族講究拜祖先,家族傳承,倫理綱常,所以有皇帝世襲,牛逼人物也樂於通過制度安排來保證世襲(非劉者,共擊之);
西方講究拜神(開始是多神,後來一神的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統治者主要拼實力,血緣關係不是第一位的。帶兵打仗失敗,不是戰死,也得下台。沒有軍功的,很難混。幾大牛逼帝國統治者好像也沒有主動去追求這個。
相當於堯舜時代而已,丐幫幫主最類似,掌握近衛軍,一個人通過發五年工資可以直接做,不過很快被殺死,羅馬禁止世襲,莎士比亞寫過一個羅馬早期首腦強姦一個女貴族,女貴族自殺,羅馬驅逐首腦立下不得世襲君主統治的原則,自詡希臘民主一脈相承
羅馬是軍事政變繼承法啊,你看善終的皇帝真不算多,大部分都混得個死於亂軍了。
好好讀一讀吉本的人《羅馬帝國衰亡史》以及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你會找到答案的
初期有點像中國,後期就是軍閥混戰推舉的形式。古羅馬的衰亡跟這個有很大的關係,古羅馬以強大的文明使一些蠻族也濫竽充數,願意變成羅馬人,但是蠻族內心的破壞文明的慾望總是改不了的,導致衝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