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親愛的》?


看完只想到一句話,一人作惡,眾人皆受苦。


《親愛的》是一部讓人鼓舞的電影。作為一部題材敏感、風格紀實、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電影,它完成度高,高水準地、剋制地、恰當地講述了一個曲折的故事。它商業性與批判性兼有,一方面,將會有很多人進入影院觀看它,同時它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 以商業性完成更大的使命

陳可辛聰明,一直以來飽受爭議。從《甜蜜蜜》一片搭著來港陸人與金融風暴的順風車,到現在《親愛的》以「拐賣兒童」搏盡眼球。他似乎總能抓住時代的痛處,還能數著鈔票同時給觀眾當頭一棒。
不少人在觀看本片後評論到,覺得陳可辛「逃避,沒有給出態度」、「將沉重話題商業包裝」,也有很多聲音說,「他是個聰明的人,一直知道觀眾的淚點在哪裡,什麼題材吃香,市場需要什麼」。持這樣觀點的人甚至覺得陳可辛消費了「拐賣兒童」這個話題,揭了傷疤,贏了票房,卻無補於事。
而我並不這樣看。一部揭露社會嚴重問題的電影,我第一時間關注的,不會是它的藝術高度,而是它的傳播廣度。商業化意味著更多地考慮觀眾,那麼它無疑更通俗、易懂,易於入口,這代表會有很多人買它的賬,這才是這部電影最需要的。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談及,越多越好。 「讓別人正視、重視拐賣兒童問題」才是它最大的使命。
「對觀眾的口味」,太好了,「毫無疑問地讓人落淚」,太好了。因為這樣我就知道,會有更多的人會進入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會有更多人意識到這個正在讓千萬家庭破碎的問題。太好了。
如何解決問題,本來就不是電影的職責。但提出這個問題,將這個問題拎到公眾面前,這將會掀起怎樣的波瀾,已經是問題改善的第一縷希望了。
而關於電影技法,我覺得陳可辛在這部電影中,有以下三點值得肯定:

  • 拿捏得當,哀而不傷

我曾在2012年,看過另一關於拐賣兒童紀錄片《》。紀錄片呈現給人的是一種壓倒性的無可反抗的絕望。而《親愛的》雖然呈現的也是一個巨大的無可奈何的悲劇,卻處理得不濫情。
首先,影片中並未沉浸在絕望之中,悲慘,卻並不壓抑。生活就是這樣,至親去世後卻可能被某個笑話逗笑,酸甜苦辣,都摻雜在一起,無從分開。而影片本身正是這樣處理的:用電話調戲騙子、張譯喊小孩「爹」。這些稍稍輕鬆的喜劇橋段,體現的是生活的真實,人的韌性。
角色的境遇悲慘,卻一直在尋覓出口,事態處在持續的變化之中。他們始終與命運周旋,帶上一把刀與騙子搏鬥、為被毆打的李紅琴解圍,這些本可放大濫情的橋段,導演卻自覺克制地適可而止。物無美惡,過則成災,陳可辛緊掐悲情的分量,讓觀眾眼含熱淚,卻不嚎啕大哭。

  • 演員潛能被極致開發

全片的角色由於塑造得立體細緻,演出都有不小的挑戰。然而,我們有目共睹的是,在《親愛的》中,趙薇、黃渤、佟大為、張譯、郝蕾等演員都交出高水準的表演。演員趙薇在第一次看完劇本後,曾明確表示自己無法駕馭女主角李紅琴。再三交涉才答應一試。她在本片中的表演顛覆了自己演繹生涯的形象,其表演令人叫好。這無疑是陳可辛演員調度能力的直觀呈現。
片中的男主角黃渤,演技令人拍手稱快,從丟失兒子的前後變化,到找回兒子,整個角色的心路歷程極具說服力,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男人的自卑、自尊,焦慮、愧疚、絕望、責任、瘋狂。片中有幾個鏡頭,讓人真的認為,黃渤就是那個角色本身,他讓人完全沉浸在戲裡。對比當時正在熱映的另一部電影《心花路放》,寧浩似乎暴殄天物,浪費了這樣優秀的男演員。
不難看出,陳可辛不僅對演員與角色有獨到而準確的判斷,而且能突破演員的界限,嫻熟高超地帶領演員、激發演員。

  • 群像立體,客觀包容

本片130分鐘,塑造了大陸各個階層的眾生相──底層打工者、農村婦女、中產階級、暴發戶、公務員、律師、警察、福利院長、法官……他們不僅是為了劇情出現的一個身份符號,他們都有自己的性格、立場,鮮活真實,毫不虛假。
焦頭爛額的法官,全力上訴的農村婦女,為失去孩子的妻子付出而最終疲憊的丈夫,被開除了而陰差陽錯幫助人販子妻子的律師,律師老年痴呆症的母親,這些角色天差地別,具有代表性卻絕不臉譜化,他們活靈活現,生活中充滿合理的細節。
而這些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與苦衷,即便他們在影片中撕扯、對立,觀眾卻無法簡單地站在誰的那邊。這部片子,觀眾一邊看,一邊隨著深入了解而對人物、劇情從驚訝、不解轉變成理解,心酸。這部電影是悲憫眾生的,沒有絕對的黑白是非,
導演不判斷,不批判,只呈現。在豐富細節鋪墊下的留白,留給觀眾的是思索的空間,也是我認為對待原型故事最應該抱有的理智、客觀的態度。


如果說一句話評價的話,那就是,中國需要更多這樣的電影。

下面長評,對於文學藝術電影之類的評價,難免會帶有一些主觀性與傾向性,希望有異議時能夠理性交流。

老實說,其實整部電影我是沒有流出淚來的。因為我本人淚點比較高而且比較奇怪。反倒是旁邊的朋友在結尾出來之後放聲大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流淚,就說它並不是一部好電影。就像我在看完電影之後第一直觀的感受並且在朋友圈裡發的那句話一樣:「我認為《親愛的》應該要成為中國大陸電影的一個經典,就像是《熔爐》和《素媛》給韓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一般。」

對,就是這樣,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要說,中國社會也許需要更多類似這樣的電影。

關於電影的藝術手法,我覺得排名第一的編劇老師和木易老師其實已經說的不錯。我只提一點,其實是看完電影后,和我一起去的朋友對著我說的一句話,她說整部電影看下來,才發現其實每個人都不容易。

每個人都不容易,大概就是這樣子。雖然這個總結看起來沒有那麼的規範,但其實對於大多數的觀眾來說,就是這樣子。陳可辛沒有去刻意的渲染一種怎樣的價值觀給熒幕前的觀眾,更多的,他像是採用一種上帝視角的模式來敘說這個故事。

而在敘說的過程中,有輕重緩急之分,比如電影一開始選擇用大段的篇幅來描繪出魯曉娟,田文軍,田鵬平凡的生活,以及到田鵬丟失之後整部電影節奏突然加快,再到魯曉娟參加分享會之後的重新刻意細節的描寫。

除此之外,我認為整部電影的亮點則在於其人物間的對立性。雖然無法拿電影與文學做更多的比較,但是我在整個觀影的過程中以及電影結束之後,一直在思考這部電影其完整的眾生相其實和我所很喜歡的一個作家毛姆所寫的那本名著《刀鋒》的確是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導演不會刻意的去傳達自己的價值觀,而是通過在一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當中,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並且用幾件社會事件(拐賣兒童,准生證,領養,打官司等)這幾件社會事件乍看起來交集並不是很明顯,但卻總是能從中找到千絲萬縷的聯繫。最成功的塑造莫過於在他們面對社會事件時,個人所具有的社會背景,價值觀,人物層次等方面所產生的對立衝突。

在這個衝突之上,是導演用大量的對白所表現出的一場又一場的衝突戲份。甚至是為數不多的沒有通過對白而表現衝突的戲份,例如魯曉娟在分享會上的沉默,田文軍在警察局門口的大哭,還有韓總開車停在田文軍門口給田文軍發微信,以及他一遍又一遍的親著田鵬並且在喝完兩大杯白酒後放聲大哭等。這些行為與言語中本身帶著每一個人物自己的價值觀與社會背景。但是你好像總會覺得,每一個看起來其實都是合理的。如果你真的將自己代入到每一個人物當中,那麼其實你就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不幸,大家都不容易。」

當然,也許可能是因為我本身讀書不是太多以及看電影沒有太多的原因,我只能舉出這樣的一個簡單的對比。

我說的這些,也就是目前排名第一的編劇老師所說的一個群像感受吧。我同樣認為,這樣子的一個,眾生相的感受乃是這部電影所能帶給我的最大感觸。

當然,因為整個社會事件過於微觀,畢竟「打拐」和我的生活離得過遠。所以我沒有辦法完全理解所有人物的感受。就像是田文軍對魯曉娟的第二任所說的那樣:「你不理解,你永遠也沒辦法感同身受。」

這是題材限制的,我覺得陳可辛在塑造眾生相這點上而言,不得不說似乎拍出了一部楊導的《一一》的味道。

下面說回我一開始說的那個話題,為什麼中國需要更多這樣的電影。

我從小的時候,父母就不斷的教導我,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放學一定要等父母來接等等。隔壁哪哪哪家的孩子丟了。可見,拐賣兒童和婦女,其實在中國社會早就已經成了一個多年的話題。並不是這兩年才興起來的。然而,就像我剛剛所說的那樣,在整個社會當中,其實這個群體本身的人數是並不大的。所以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很可能只是會把這類話題當做談料而已。即便是認識到了拐賣兒童所帶來的危害,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也就是更把自己的孩子看管好罷了。


2011年的時候,微博上發起了一個叫做「微博打拐」的活動。老實說,其實我沒有太關注過。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個人是非常慚愧的。因為我也許曾經無數次的路過一個乞討的小女孩,她就是被從廣州拐來西安來乞討的。但是我卻只是從她身旁置若罔聞的走過去。甚至是看到了那些新疆的八九歲的小偷,我可能還恨他們。

但是對於我個人而言,在看完電影之後,是會關注關於拐賣兒童的這些事情。就像我一開始說的《熔爐》和《素媛》讓人意識到對少年兒童保護的重要性一樣。這樣的一部電影,至少能帶給大多數人的,是對於社會上一個弱勢群體的保護。我認為這一點是電影本身所應該具有的社會屬性之一。

曾經參與過一個獨立電影與紀錄片放映組織的幾次活動。他們放映的電影大多數都是一些獨立紀錄片,而那些電影所關注的點無非是社會的中的各個群體。有春運,強拆以及你能在這個社會中看到的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話題。也許是我過於年輕尚未踏入社會,我每每都會相信這些是真實的。我相信一個導演能夠花這麼大功夫拍這樣一部紀錄片出來,絕對不是為了只賺幾個噱頭而已。因此這些,成為了我對於整個社會認知的一個渠道。

這就是電影的社會屬性所在,當代中國能關注當下社會的電影,並不是說沒有,但的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有一些是囿於外部的限制沒有辦法拍的。但是對於另外一層,其實我們可以不單單的限制於每年產生出的大量的這些電影。

所以,我們仍然需要更多這樣的電影。不必是同樣的題材,也不必是同樣的立足點。但是其觸碰社會以及帶來的影響,是我們共同需要的。

先寫這麼多吧。


我很不爭氣,竟在影院流了3次淚,加上看預告片的那一次,一共4度落淚,真是丟臉到家,枉為男人。

我想為這部今年最打動我的國產電影寫點什麼,卻憋了一天,無從下筆。坦白說,本片除了前後對稱的敘事結構,沒有什麼耳目一新、開宗立派的導演手法;「反思二次拐賣的道德困境」的選題切口也只是不落窠臼,稱不上醍醐灌頂;那敢於觸碰現實題材的社會責任感呢?當然值得嘉獎,但這已脫離電影的本體;你甚至可以說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中國發生,都市報都登膩了……


那為什麼仍然牛逼閃閃?

——《親愛的》做到了幾件雖不甚出奇,但卻公認難度極高的事情。

這就好比跑完全程馬拉松不稀奇,游泳幾公里橫渡湖泊不稀奇,騎車翻山越嶺一百多公里也不稀奇,但在同一天內連續完成三項壯舉——226km的超級鐵人賽事——就牛逼閃閃了。


導演算不上絕世天才,卻稱得上高段匠人。

在《親愛的》到位地完成了「三項全能」——

(輕微劇透)


1. 煽情卻不濫情,凄慘卻不虐心


陳可辛說:「哭了而不會覺得你在煽我情是最重要的,不能硬來,得在劇情上、故事上打動人。但那個線其實很難拿捏……。」


他用了三招,讓你卸下防備,然後偷襲你的淚腺——

一是適當加入喜劇元素。

整個故事並未跌入一個深不見底的絕望之中,黃渤曾建議導演:「我覺得悲喜劇特別好看。可以適當加一些喜劇元素。不能一個勁悲傷,不要一直往下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感謝宴上,黃渤對張譯說:「韓總你幫了我們這麼大忙,他應該叫你爹。」這句肺腑之言是一個感動點,但不免讓氣氛尷尬,張譯靈機一動,對著孩子喊了一聲「爹」,化解了尷尬,讓觀眾一笑,也卸下了心防。之後,張譯半瓶酒下肚,趁你不備,聲稱放棄尋子,深情鼓勵田鵬,宛若己出……直接偷襲你的淚腺。

類似的例子還有大家電話調戲騙子的段落。


二是角色設定,雖然境遇凄慘,卻非懦弱無能。

眾角色都充滿了主觀能動性,面對命運無常,再苦再累都沒有放棄,而是窮極一切去努力爭取。

人物命運雖然悲涼、冰冷,人格卻積極、溫暖。終使得「難受」進化成為「感動」。

譬如黃渤親赴騙局,遭到片子圍追堵截,按照「套路」處理就是被拳打腳踢,滿口吐血,錢被搶走……但本片卻讓黃渤精明地帶上了一把刀,並最終縱身跳河,用命保住了救命錢。

同樣的處理,是趙薇被尋子的家長圍毆時,導演沒有拍她被揪著頭髮痛打的慢鏡頭,而是安排了佟大為、黃渤幫忙解圍。

黃渤搶子,遭到圍毆時,警察也是及時趕到,一槍定神,阻止了濫情場面的發生。

他們不是弱者。只是命不好罷了。

雖然失望,卻不絕望。這是我喜歡這片子的根本原因。

就像當年喜歡《桃姐》一樣——不是一味渲染桃姐的孤獨終老、養子無義的「慘」,而是把劉德華塑造成一個深諳世事、絕不吃虧的精明人,看他盡各種努力照顧桃姐,給人一種安全感。人終有一死,那是天命,看著主角把人事已盡,觀眾就會含淚微笑,不再感傷。


三是用情境來煽情

無論是哭是笑,原理都有相通之處。

搞笑分兩種,一種是語言包袱,一種是情境幽默。後者的最好例子是《西遊降魔》里,黃渤那句「你看我幹嘛?我他媽還能去哪啊!」。

同樣的,煽情也分兩種:一種是「純感官煽情」,無非就是撕心裂肺地哭啊、拉扯啊、音樂烘托啊……

另一種是情境式的煽情。

譬如趙薇在巷子口,溫情囑咐黃渤:「大哥,別讓孩子吃桃,他會過敏」。

又比如,趙薇在福利院看女兒,鏡頭突然一拉遠,發現她竟然站在了二樓空調上……

這兩處我都淚崩了。


2. 表演有說服力,觀眾不齣戲


你也許會說,這不是最基本的嗎?觀眾要是都齣戲了,那還了得?

此話不假。「不齣戲」對於一般電影而言,只是底限;但對於本片,卻是致命難關。


趙薇徹底顛覆形象,飾演一個初中輟學、種地為生、滿嘴方言,衣著落伍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果她一出場,你就想到了小燕子或者花木蘭,或者像看到《一代宗師》里趙本山出場那樣全場鬨笑,這部戲就徹底毀了。


不僅要解決違和感,還要拿捏好人物在極致處境下的糾結和絕望,既不能綿軟無力,又不能用力過猛。難度係數之高,讓趙薇數次望而卻步——她第一次看完劇本後,明確表示自己演不了,倒是對於中產白領魯曉娟有一點想像,願意試試。陳可辛卻堅持讓她演李紅琴。趙薇猶豫再三,還是推掉了。

一個月後,趙薇致電陳可辛,問找到人選了么?陳導說太難找。兩人再次見面,陳導再次給出鼓勵。趙薇也恰好檔期空著,才答應一試。


後來接受採訪時,趙薇說,這一次形象丑,命運慘,如果再演不好,自己就徹底毀了。而陳可辛則說:「你說我是不是開始就知道她成,也不是。我也不是先知,怎麼能知道。大家拍戲就是賭。」

結果呢?自然是讓人驚喜,就像蔣方舟說的:「演員們都拼了!」陳可辛則評價道:「她怎麼演得跟新聞紀錄片一樣?」

黃渤說:「你跟好演員搭戲,感覺心是通的。哪怕(演的)是痛苦,也是一次特別愉快的溝通。你知道她在幹什麼,我回饋的,她也懂。大家就把戲飽滿起來了。」

都說趙薇奉上了影后級的表演。對於我而言,不讓我齣戲,甚至一度讓我忘記她是趙薇,這就是成功的表演。


補充說一個細節。

趙薇曾一度「心虛」,要求說普通話,但導演卻堅持要求她說方言。於是,趙薇被迫重拾已經落下了二十多年的安徽話,並且要求母親以後都用方言跟自己說話……最後效果如何,大家看了就知道。

舉個反面例子:《新少林寺》里成龍說河南話,是不是讓你掉了一地雞皮疙瘩?


3. 群像立體


前面兩點雖難,但只可謂滿足預期。但群像的塑造,是本片給我的最大驚喜。


在一部130分鐘的電影里,一個香港導演竟然拍出了大陸各階層的眾生相——農村婦女、底層打工者、中產家庭、土豪、公務員、警察、律師、福利院長、法官……最重要的是,這些人不是僅僅有一個身份,而是有性格、有立場,躍然於熒幕上。


以土豪韓總為例,我們不僅知道他的身份、立場、尋子年份以及最終結局,還知道他的態度:孩子丟了是報應——自己吃了猴腦,傷天害理,所以信佛了,吃素了,懂得放生了……

這個「配角」不僅完成了幫助黃渤尋子、映襯黃渤命運的戲劇任務,他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承載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最有意思的是,看到最後,你會理解每一個人的立場和困境,即便這些角色是對立的,你依舊會產生認同,無法給出非黑即白的道德審判——

公務員出於政策要求,要求出示死亡證明,合理嗎?合理;

韓總據理力爭,甚至拍桌子,有必要嗎?有必要!

人販子的老婆,就一定是反派嗎?看過全片後,也許你最喜歡的就是她;

郝蕾申請撫養小女孩,你認可嗎?認可!

李紅琴全力上訴,爭取小女孩,應該嗎?應該!

福利院出於輿論和政績考量,支持把孩子判給郝蕾,合適嗎?合適!

還有那個法官,如果是一味藐視趙薇,就俗了;他被一堆案子弄得焦頭爛額,卻又不失體面。在訓斥郝蕾隱瞞事實的時候,也斥責趙薇插嘴,還不忘黑一句佟大為,你怎麼什麼案子都接?

……


他們都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儘力而為,結局若不遂人願,那又怪誰呢?

——體制?社會?還是命運?

導演已經完成了他的工作,問題的答案,就交給觀眾來思考了。

最後,想起前天一個製片人跟我說:「這麼好的內地故事,竟然讓一個香港導演拍了!」言辭間的讚美和遺憾,讓人深思。


這篇文章重點說導演。現在問題來了:香港導演哪家強?


我對《親愛的》這部電影的一句話評價就是:夠成熟。成熟來自陳可辛這10年來在合拍片生產線上的摸爬滾打,練就一身功夫:演員把控方面,他用好了電視劇范兒的佟大為張譯、導演范兒的趙薇、文藝范的郝蕾,話劇范兒的張國強;精確到秒的情節點設置、精準到幀的場面調度讓你感受不到攝像機的存在;規避掉所有引發爭議的主旨因素,讓所有人聚焦在父母——孩子這一單一情感線上,加上選自真實事件的戲劇化演繹,在影院不哭那是你還沒孩子,或是不好意思。他連煽情都不屑,你卻已潸然淚下。


很多人感嘆:類似的內地題材有的是,就是沒人以商業片的形式好還表現,要麼裝逼要死,要麼低俗到吐,比如翔一樣的《日照重慶》。一個香港電影人普通話說不利索是怎麼做到的?說來陳可辛也是蠻拼的。


新千年以來,香港導演圈裡,在大陸人氣賺得最旺的是許鞍華,爭議最大的是彭浩翔,最接地氣、最叫座的是陳可辛,《黃金時代》則很可能讓許鞍華斷檔,拜杜汶澤所賜,《人間小團圓》讓彭浩翔內褲都輸掉了,但《親愛的》會把陳這一趨勢繼續下去。


對大部分影迷來說,是從《甜蜜蜜》開始認識陳可辛,但那是部屬於港片黃金時代的大作,陳在大港片時代里不算出彩、不夠拔尖,排在他前頭的劉偉強王家衛連起來可以繞中環一圈。真正讓他脫穎而出的是合拍片時代的到來,陳可辛迎來自己大片時代也是在2005年以後,拍出的北上猛接內地地氣的作品:發端於《如果愛》,張學友、金城武和周迅兩岸三地演員以一部歌舞劇的形式敲開了2005年賀歲檔。這部作品讓周迅獲得最佳女主角的同時,造型、音樂也都在金像獎暫獲頗豐。隨後是2007年野心極大的《投名狀》,2009年野心更大的《十月圍城》,2011年野心大得沒邊差點玩脫了的《武俠》,2013年野心大到談中國夢的《中國合伙人》,直到2014年突然收縮,拿出這部轉回《甜蜜蜜》路線的《親愛的》。至此,他已找准自己的位置。


發現了嗎?陳可辛就像NBA的馬刺隊,一直被低估、一直很穩健,保持在奇數年有輸出、有作為,包括2014年這個偶數年,馬刺和陳可辛都打破了自己的慣例。什麼是陳可辛的慣例?基數年發片那只是面子,這其中的里子是對接內地話語的野心,自2005年以來,從小清新直接往家國天下夢想道義這條道上差點走到黑的野心。


可能陳可辛一開始也嘀咕:好了,進入廣電總局治下了,那麼多的題材、類型,那麼多演員,那麼多禁忌,觀眾那麼重的口味,應該怎麼搞?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他去拍什麼鳥《投名狀》完全是被那家年華語電影古裝風帶溝里去了,把一個金城武帥哥排得跟黃渤似的。《武俠》就更別提了,全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內奸跳反,雷公助我!」,這兩部片完全是想接地氣,結果接到了沼氣。


幸好他是個願意不斷嘗試的傢伙,不拘泥於題材、演員、主旨、成敗。於是有了《十月圍城》和《中國合伙人》,完美的主題切入、成功主旨構建、一如既往的敘事能力,陳可辛地氣接對了、通電了,觀眾和評委都買了賬:《十月圍城》用文藝方式講述了一幫NB們的2B舉動,而《中國合伙人》,完美講述了一群普通青年用2B勁頭完成自己文藝夢的故事。陳可辛像波波維奇一樣,每年面對不同的土豪暴發戶新貴球隊,變陣換招,然後努力接近冠軍;陳可辛也是不斷變化與觀眾、審查、審美、投資的距離和角度,找到合適的機位,這其中贏過,也輸過。


美團的王興創業十年,出了本書叫《九敗一勝》。對於電影這種要讓大家叫好、消費時間很短的商品兼藝術品,聰敏如陳可辛也只能算與世界打個平手,姜文這個天才也有《太陽照常升起》這樣的失手,試問還有誰敢說自己全勝而退?


但無論成功與否,陳可辛一路過來,眼看是徹底脫離了小清新,認認真真與大陸世界的光怪陸離為伍:《十月圍城》還有香港背景,意識形態完全是內地的「讓領導先走」,只是掛了革命的帥;《中國合伙人》則徹徹底底的內地話語、內地素材,充斥成功學的冷暴力:《投名狀》也太沉重了,女生不會喜歡。我們無法指責陳可辛「你變了,不文藝不溫暖了」,這是不講理:一個會計跳槽到了菜市場收銀,你讓他對大媽們說會計分錄嗎?犯不著。


陳可辛在試錯,在妥協,而這些為電影所做的妥協最終也有了收穫:金雞獎拿到手顫不說,金馬金像也沒有拒絕這位保持兩年磨一劍的男人,更重要的是,觀眾逐漸認可、讚揚、買單。我們要感謝陳可辛的聰明與圓潤,港片或者說合拍片不至於都淪為《越光寶盒》、《家有喜事2013》之類的冷飯。至少,陳可辛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一看。


然而最可貴的是,他只是在妥協,而不是在投降。你以為他被招安,其實是降漢不降曹。在他站穩腳跟的時候,突然殺了個回馬槍:新推出這部《親愛的》,題材還是取自內地,演員依然一色內地,投資來自世界各地,但講了一個《甜蜜蜜》口味的好故事,幾乎和內地意識形態完全絕緣。這是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躍進。很多人以為他回來了,卻不知他曾經走得有多遠,也不知道他的心境發生什麼樣的滄海桑田:就如電影里被找回來的那個田鵬,觀眾從額頭那道疤認出了他,但此田鵬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田鵬了。


港導北上哪家強?我來答:影壇藍翔陳可辛!


一,原以為《親愛的》會像《媽媽再愛我一次》那樣是顆催淚彈,想不到陳可辛拍得非常克制,拿捏精準,情感到位,所有的淚點都在細微處,而不是領著你哭。

二,當家長們唱《隱形的翅膀》時我還在想,陳可辛估計是大中華地區最會拍流行歌的導演,不管是什麼爛大街的歌,到他的電影里都會重新煥發生機,真是化腐朽為神奇。我甚至相信,就算把《最炫民族風》和《小蘋果》拿給陳可辛做命題電影,他也能拍出一部柔情中帶點憂傷、低調處不失唯美的廣場舞老大媽的華麗史詩。

三,忽然想到,賈樟柯導演用流行歌曲也是一絕,他電影里的每一首老歌都像是從山西小縣城的街邊地攤上生長出來的,歌聲中永遠飄揚著最接地氣的塵土味。題外話。

四,希望《親愛的》大賣,希望看到更多的新聞改編類電影,當然,如果中國能像韓國那樣,從此掀起一場現實主義電影的浪潮就更好了。中國現實也需要電影來解剖。

五,平心而論,就打拐題材而言,《親愛的》的力度終究還是太弱了。在被拐賣的兒童當中,田鵬與吉芳其實算是非常幸運的,包括電影中的那些角色,沒有一個是真正意義上的壞人。現實中的拐賣沒那麼美好,大部分被拐賣兒童的命運都在水面以下,用百度圖片搜索一下,觸目驚心。

六,所以,更加期待劉德華的《失孤》。

七,倒不是期待《失孤》比《親愛的》更好。 彭三源是新導演,講影片質量很難超過陳可辛,但講題材深度就不好說了。陳可辛征戰多年,深知內地審片規則,所以在題材上小心翼翼,能不碰的就絕對不去碰。說句難聽的,已經是一根老油條了。我不知道彭三源會怎麼拍,但大家對新人總有期待,很多時候初生牛犢是不怕虎的,她能把打拐拍得更深入一點也說不定。事實上,就打拐題材而言,《親愛的》並未深入下去,只是在人之常情上兜圈子,當然,兜得特別好。彭三源只要稍微努力一把,可能就比陳可辛更深入了。況且,陳可辛的風格就那樣,溫情無邊,但彭三源什麼樣我們不知道,或許她會更凌厲更尖銳點呢。總之,在處理打拐題材上面,彭三源身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那天從電影院出來,在微信上寫:在我看來,中國導演里,第四代是觀念現實主義,第五代是魔幻現實主義,第六代是邊緣現實主義,新生代是溫情現實主義和嬉鬧現實主義,而陳可辛這個路子,大約可稱為傷痕現實主義或生態現實主義。

因為是生態,所以暫時還沒上升成觀念;因為是生態,所以畢竟還不容扭曲成魔幻;因為是生態,所以走過邊緣後還要走一走中間的核心地帶;因為是生態,所以除了溫情還有冷漠,除了嬉鬧還有庸常;因為是生態,所以註定滿布傷痕。


看編劇張冀的訪談,說到一個提法:好萊塢寫的是困難,困難是可以解決的,解決的過程就是電影;歐洲寫的是困境,困境是無從解決的,所以那些電影里沒有答案。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有新聞報道、紀錄片、天涯論壇熱帖作底子,基準的材料空前充足,但那些都只是困難,把困難上升成困境,才是好電影,或者說,把困難講成一部電影,這本身就是困境。

雖然生活遠比電影精彩和龐雜,但所有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都不背負娛眾義務,也就不可能天然地具有戲劇感,所以能否把一個相對簡單的線索,安放到很多頭緒里,講出一種豐盈之態,就成了這類主題立身於世的命脈。

這份豐盈首先來自於倫理觀和道德律上的兩難,當那個唯一的造惡者始終缺席並且面目難辨,所有在惡的傳遞中曾經或正在被戕害的個人,以蝴蝶效應般的聯動結成悲劇的共同體,各自裹著各自的隱痛,相互打望、彼此戒備、偶然趨近、終至於隔絕,在無所阻斷的惡意里施虐或受虐,你很難說出,究竟誰該比誰承擔更大的罪衍,誰又比誰更無辜和可憐。


看到後半段的時候,很害怕影片的末梢會按著慣常的救贖之路走向幾近狗血的和解:田文軍和魯曉娟找回自我、破鏡重圓、用苦心與關愛換回了兒子的心理承認,李紅琴誕下自己的骨血、獲得了寬恕、被認作田鵬和吉芳的乾娘,韓德忠建立了龐大的慈善基金,高律師學有所成為一切失子家庭提供法律援助,所有人忙於原諒、寬宥、抱頭痛哭,從此以親如一家的宏偉慈悲,共同對抗所有遭遇和劫數,你是母親,我也是母親,無謂親疏,給孩子最大的情感完整度與親緣上的富足。只不過,誰都知道,世間的路上雖不至於都是慘象,可童話般的美好,肯定不是真相——哀而不傷,大巧不工,這是至高境界,片子還沒達到,但在那條路上,沒有走偏。

沒有和解,不可能有和解,人與人之間的無法和解來自人與無常的命運、與變異的天道之間的無法和解,好在,也不需要和解,當結尾處鏡頭依此閃過那些陷在困惑和凄楚中的生命時,你分明覺得,他們在某個時刻里感知到了其它人悲愴的共振,所以,他們可以不再去恨,那,就足夠了。就像李紅琴面對扛著孩子的田文軍,說出的唯一一句話竟是「別給他吃桃子,他會過敏」,野火燒不盡的愛的天性,給了這混沌的世間一道獨屬於希望的曙色。


寫到這裡,大約可以把困難和困境總結為:前者是拐賣這種現世的、道德和法律意義上的惡,後者是一個缺愛的社會裡,所有普通人內心殊途同歸的,關於愛的執著。(所以電影的名字才會叫《親愛的》,因為在不同的、交疊和對立的視點與發聲主體里,「親愛的小孩」是唯一的最大公約數)

除了郝蕾和佟大為之外,趙薇、黃渤、張譯、張國強,都不算我喜歡的演員,但是我必須承認,這一次,所有人都發揮得很好(大約面癱派女神張雨綺要排除在外),這種群戲,大家輪流出來導引劇情和主旨,處理起來本身就風險巨大,只要一個人頂不住跟不上趟,整個格局都會垮,好在陳可辛有識人之明,劇本也比較穩,留下了足夠的詮釋空間。如果說有一點遺憾的話,一是佟大為的人物動機略薄弱,對趙薇態度的前後轉折過快,看著比較牽強;二是黃渤郝蕾主導的部分和趙薇主導的部分之間,風格和調性上,多少還是有那麼些離散感(把一種深刻的同情迅速轉移到對立者身上,中國觀眾大多數還沒有這個觀影素養,而且片尾的VCR里我們可以看到,李紅琴雖然痛苦,但她交出孩子後就留在村裡,哪兒也沒去,當然,這個本子如果讓我來寫,很可能會作成兩個聲部的平行敘事,不過那樣太炫技,又不夠踏實了);三是趙薇在小旅館把自己作為籌碼獻給唐青山的那一段,其實是影片里最屈辱最絕望最荒謬的時刻,但是大約考慮到尺度和過審問題,處理得太過草率。

很多細節上可以看出,陳可辛在有意識地用最不討巧的法則敘事,庭上調解一場,法官又是倒水又是揉腦袋,鬆散得宛若居委會和民政局,兩方律師的角力也都點到即止保留在眉目之間,最後佟大為受到的那句「你怎麼什麼案子都接」的嗔怪還有意外喜感,相比《全民目擊》那種過度好萊塢化和港劇化的律政戲,這無疑提前遮蔽掉了那些足以調動觀眾的燃點和沸點,更接近「社會」而非「舞台」。

最後,如果各位有興趣有時間又有資源的話,建議將本片和九十年代紀實電視劇《中國大案錄之九五打拐第一案》、韓國那部很有名望的《熔爐》、第六代導演李楊的禁片《盲山》作比較觀賞,看看一種相似的題材,在普法宣教、哲學反思、國民性批判等不同的路徑與可能性里,是怎樣分別達到極端的。

最後的最後再補充一句,「所有人都有問題,但所有人又都值得同情」,在詮釋這句話上做得最好的作品,是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伊朗電影《納德與西敏》。


《親愛的》因為涉及到「拐賣兒童」這個社會現實話題備受關注,但是影片中「人販子」這一作為一切悲痛根源的角色被隱去了,甚至說影片只涉及到了「拐」並沒有「賣」,這一點被視作陳可辛為規避過度深入揭露慘痛的社會現實而引起審查問題的討巧之舉而受到一些詬病。不過,我倒是另有觀點...
  我的觀點就是這根本不需要詬病,因為只要觀影足夠仔細,就很容易看出來影片所表達的隱藏在「拐賣兒童」這個問題背後更大的社會問題,那就是不公平。
  這一切不公平的承載者都是影片中可憐的趙薇(劇中人物的名字記不大清楚了,都用演員名字代替)。
  不公平之一:城鄉差距和僵化的法律法規導致的社會地位和能享受到的社會資源的不公平。
  影片其實是講了兩個找孩子的故事,首先是黃渤/郝蕾夫婦找孩子,然後是趙薇找孩子。黃渤/郝蕾夫婦找孩子的過程是經歷了千辛萬苦的也是讓人心酸的,但是只要找到了孩子,自然有國家機器站出來,孩子很順利的就回到身邊。反觀趙薇找孩子,其實都不是找孩子,是要回孩子。根據影片交待的信息,這個小姑娘在法律意義上應該是趙薇的孩子,但是你就是要不回來。
  不公平之二:身份地位的差距導致的人的不公平。
  這一點集中體現在鵬鵬被找到,趙薇被帶到派出所接受審問的一段戲中。警察和趙薇的身份地位高下立判,陳可辛用鏡頭語言很好的表達了不公平,警察的鏡頭全是仰拍,趙薇的鏡頭全是俯拍。
  不公平之三:愚昧落後的傳統價值觀導致的農村婦女地位的不公平。
  趙薇作為一個沒文化低素質的農村婦女,生不出小傢伙被天然的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對這一點,她自己都深信不疑,連老公在外面跟別的女人生一個孩子帶回家讓自己養也是欣然接受。為了要回應該屬於自己的女兒,來到大城市深圳,為了說服民工兄弟為自己作證,毫無辦法的她只能選擇用性這一女人的底線來交換。
  影片最後,得知自己懷孕的趙薇蹲在地上痛哭。這一幕就像是上天跟她開了一個很殘酷的玩笑,用一個新的痛苦來解釋了她一切痛苦的根源。


「親愛的」這三個字在電影《親愛的》這裡沒有其大多數時候所具備的那種浪漫與溫馨,倒是傳遞出近乎冷酷卻十分真實的悲傷。它就像一支玫瑰,仍然具有普世意義的愛與關懷,只是,這支玫瑰帶有尖尖的刺,在撩撥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敏感部位的同時,也深深地扎進每個人最柔軟的地方。以一種直逼心靈的方式,或深或淺地疼痛著每一個心懷善與愛的觀眾。

陳可辛像一個手持帶刺玫瑰的紳士,聰明地將鏡頭對準一般紳士很少觸及的社會現實問題,用玫瑰的馨香煽動觀眾薄弱的淚腺,用玫瑰的尖刺挑撥現實殘酷的膿包,在抬升個人藝術情操的同時,順帶把錢也賺了。不乏有自恃高明者懷疑陳可辛近年來選拍作品的動機,認為《中國合伙人》以及《親愛的》都是在迎合市場的題材之匱以及觀眾的需求之乏,不免投機取巧之嫌地選取一些恰好能「喂」到觀眾饑渴點的題材。這樣的論點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就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一樣,再正常不過。但陳可辛究竟是否帶有動機來博取市場,以及其作品究竟是否只是餵食觀眾饑渴點的佐料,最有評判權的,除了他自己,就只有時間了。

與其耗費心思去關心陳可辛紳士般手持玫瑰的背後是否藏著其他的東西,倒不如關心其作品本身。我的觀點略顯粗暴,就是,只要他所呈現出來的作品帶著一定的社會人文關懷,並且又恰到好處的展現了某些十分必要的人類情感,就已經比一些沉浸在自我小時代的創作者高明很多。這就好比陳游標做慈善,即便帶有很強的營銷色彩,也不失為一種富有意義的令人尊敬的行為。何況,陳可辛在《親愛的》這部作品裡所展現出來的,除了日臻嫻熟的藝術技巧之外,還有當下大多數電影創作者難得的人文關懷。


我無意為陳可辛導演溜須,只是覺得眼下的中國電影很需要這樣的創作情懷。創作者如果只關注自身體驗或經歷,難免落入過於狹小的藝術表達,電影是製造夢境的藝術,也是折射現實的藝術。但凡能夠對社會現實投以關懷和思考的創作者,都值得尊敬,因為藝術本身實際上就是反映現實並促進進步的一種方式。所以,當《親愛的》這部電影的視角投向拐賣兒童這樣令人揪心但又殘酷存在的現實時,我們有理由對這部電影及創作團隊投以敬意。

如果你沒有去過深圳所謂的那些城中村,你大概體會不到電影里那些狹窄、逼仄、擁擠甚至混亂的街道建築里所隱藏的不安與壓抑。如果你沒有去過那些偏遠山村,你大概也體會不到電影里那些貧窮、落後、偏僻甚至閉塞的村落里所隱藏的愚昧與無奈。如果你沒有為人父母,就很難真正理解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內心深處所扭結的疼痛。如果你沒有過失去,就很難真正理解那些失去之後希望逐漸渺茫所帶來的絕望之殤。《親愛的》試圖在傳遞這樣的理解,但有多少人能真正的理解,我不得而知,以我目前有限的經驗(雖然有幸體驗過深圳城中村的壓抑以及偏遠山村的落後,卻還沒有為人父母的經驗,也談不上有多麼絕望的失去),也無法泰然的說能夠完全的、真正的理解這部電影所夾雜的全部情感。


但我能夠被電影所感動,就像所有在電影院里被電影感動的觀眾一樣,我們都有著人類最根本的情感。而真實的情感表達以及悲劇的折射,正是《親愛的》這束玫瑰之刺的所在。陳可辛遞出的這束帶刺玫瑰的刺首先體現在拐賣兒童這一現實問題的真實之上,即便沒有片尾真實影像的播放,我們也能感知到這一現實問題的存在。即便媒體再惜字如金視版面為利益之貴,我們也能感知到拐賣兒童這個現實問題的存在。那些為尋找孩子而風雨無阻的父母,那些露宿街頭的流浪者,那些令人揪心的橫幅字板,那些觸目驚心的案情真相,都在提醒著悲劇的存在,以及冷漠的存在。僅憑這樣一根尖刺,我們就能為之觸動,因為人性本善,同情之心會引發觸動。


影片的第二根玫瑰尖刺,體現在對人性情感的真實表達之上。黃渤可以憑藉停在鄉村派出所樓道上聲嘶力竭地慟哭而留下其演藝生涯最有價值的一次表演,趙薇可以憑藉跪在地上向所有揮向她的拳頭真誠地說對不起而收穫最為震撼的銀幕畫面,張譯可以憑藉生日宴席上的強裝淡定到靠著牆壁放聲大哭而刺激觀眾的淚腺,郝蕾可以依靠兒子主動拉起她手時那份壓抑已久的悲傷換來的小小喜悅而製造強烈情感衝擊,佟大為事業與生活處處存在阻礙所折射出來的奮鬥與無奈能夠引發不少強烈共鳴。凡此種種,雖然都是銀幕上的表演,卻實實在在流露著真實的人性情感。那些因為失去、阻礙所引發的人的焦慮、迷茫、不安、恐懼、仇恨、無奈、絕望等等,都是人性情感的真實寫照。這些人性情感的真實表達,如同一根根鋒利的尖刺,扎進每一個內心的柔軟處,疼痛而悲傷。

整部影片雖然不免刻意煽情之嫌,也不妨礙其本身所具備難得的良心意義。它試圖通過煽情來觸動人們的情感,但也引發著一定的思考:對於擁有與失去的思考,對於善良與罪惡的思考,對於命運與現實的思考,對於社會與時代的思考。如此這般,與其說是電影試圖傳遞的說教,倒不如說是現實真實激起的反思。只有身為母親的人能夠真正理解郝蕾的魂不守舍與趙薇爬上半空的勇氣,只有失去珍愛的人能夠真正理解黃渤的聲嘶力竭與張譯的耗盡心力。《親愛的》雖然是帶刺的玫瑰,但也仍然是玫瑰,它更多的還是花的美與香,它不僅僅旨在換取理解,它更多的,其實還是喚起反思,從題材角度來說,它在喚起家長們更加關懷自己的孩子,在呼喚大眾減少冷漠,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問責並督促有關部門。


電影有散場,但社會現實里的悲劇並沒有散場,它們仍然在發生著,依然像刺一樣隨時可能挑撥起悲傷與疼痛。但多一些關懷,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愛與善的行動,悲劇之刺就會有少一些的可能。


陳可辛雙手遞出的這束帶刺玫瑰,你不必躲避,你應該接住。在觸動之餘,多些反思,認真地向你最愛的人,道一聲:親愛的。


PS:源自《親愛的》:陳可辛的帶刺玫瑰 - 木易聊影 - 知乎專欄


郝蕾太迷人了。


這部電影我是和閨蜜去看的,她是個淚點很低的姑娘,從頭到尾哭得稀里嘩啦,而我只看到最後的紀錄片開始流淚。我覺得我們兩個的狀態是這部片子給不同的人帶來的不同感覺的一個縮影。


走齣電影院我跟她說:我覺得花錢去看這部電影的人也不會去拐賣孩子,人販子大概也不會去看這部電影吧。它教給我的就是將來我要看好我自己的孩子,那麼社會教化的意義在哪裡呢?等我一覺醒來,再想想留在腦子裡的片段,看完了全部271個回答,打算講講我自己想到的完全和拐賣孩子沒什麼關係的感悟。


我對這部片子的評價是:戳淚點戳得不深 —— 都是親情梗,但是戳痛點戳得很深 —— 因為太現實。所以我避開親情梗,講講戳到我痛點的幾個地方。


【part1 希望是最沒用的東西但是有時候你必須靠著它活】


這部片子從頭到尾就講了一件事情 —— 找孩子。黃渤飾演的田文軍和郝蕾飾演的魯曉娟找鵬鵬,張譯飾演的韓德忠和張雨綺飾演的樊芸找自己的兒子,佟大為飾演的高夏要幫趙薇飾演的李紅琴把自己的女兒要回來。客觀上來看,其實都找不回來,但是卻要一直找。


一開始,希望是別人給的。


田文軍在裡面說一開始還有騙子騙他,後來連騙子都沒有了。他寧願還有騙子騙他,因為這樣就覺得還有希望。那個時候他靠騙子給他希望

李紅琴想要回女兒的撫養權,一個沒讀過什麼書的農村婦女自己捧著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開始研究,拿著一包大棗求著高夏幫她打官司,理直氣壯地跟福利院院長說她要找律師告他們。她那麼相信律師,她靠法律給她希望


後來,他們開始給自己灌輸希望。


當田文軍和魯曉娟快絕望的時候,他們加入了一個特殊的小團體。小團體里是那些一起尋找孩子的父母,他們彼此分享經歷,一起到街頭呼籲,跑遍每個地方尋找,給加油打氣。用「鼓勵,鼓勵,鼓勵鼓勵鼓勵」的口號振奮彼此,在經過了漫長的絕望後,他們通過口號和支撐給彼此希望,也給自己創造性


可是,騙子只是騙子,他們只是騙錢而已。法律也只是法律,它不會因為你是弱者而有任何的同情,有時它甚至是強者欺壓弱者的工具。而口號呢?喊喊罷了。你看,希望是最無用的東西,可是這個故事裡面的每個人,都要靠它堅持下去


那麼在生活中的你我呢?在最絕望的時候,你總要告訴自己:相信希望,還有希望。真的有嗎?你不能想。


【part2 命運是最不公平的東西 幸運往往變成不幸】


想想影片的結尾,魯曉娟本來可以幫鵬鵬領養到妹妹,她的丈夫偏偏在此時選擇離婚。李紅琴呢?她終於看到了一絲希望,可是卻懷孕了。永遠不會懷孕的人,在這個時候懷孕了,終於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你說這是幸運還是不幸?


我還記得在電影中,韓德忠曾經對田文軍說過這樣一句話,大體意思是:我做了這麼多,沒想到找到孩子的是你們,我的孩子還是沒有找到。

田文軍最後一次抱著鵬鵬下去倒垃圾,看到了韓德忠的車,韓德忠在裡面裝睡。田文軍轉身離開,收到了韓德忠的簡訊,他說他堅持不下去了。

在鵬鵬的生日宴會上,韓德忠親了鵬鵬,跟所有人說:樊芸懷孕了,對不起,我堅持不下去了。


在那個小團體裡面的每一對父母,他們尋找孩子的時間都要比田文軍和魯曉娟長,他們付出的都要比田文軍和魯曉娟多,可是他們沒有找到孩子。有時候,你以為你付出的最多,你以為命運最該傾向你,可結果往往就背道而馳。你看,最努力的人恰恰是最不會收穫的那個。


但真正讓我動容的,是影片最後的紀錄片,現實是,韓德忠還在堅持,他依舊在尋找。我不知道現實和電影里,哪個是對他更壞的結局。是的,對於他,沒有好結局


【part3 明明沒有錯卻要承擔後果 明明最受傷卻還要原諒】


在這部電影里,每個人都無辜,可每個人是受害者。田文軍和魯曉娟要承受自己的親生兒子和自己的隔閡,李紅琴要與自己的兒女分離。對於鵬鵬來說,他要被迫離開親人兩次,在他懂事的時候,他愛的母親不是他的母親,他不能承認他愛她,因為她是被人指責的人販子的老婆。而李紅琴的女兒,因為不能確認身份,明明有母親卻只能在福利院長大。他們做錯了什麼呢?尤其是孩子,他們為什麼要去承受本不該屬於他們的痛苦?


可是鵬鵬必須要學會去接受田文軍和魯曉娟,因為他們才是他的親生父母,儘管在他有記憶的時候,也是他們把自己從自己以為是親生母親的人身邊搶走,讓他失去了母親。他必須要給別人介紹說:我叫田鵬,我的父親叫田文軍,我的母親叫魯曉娟。可是他想了想,沒有忍住:哦,我還有一個妹妹。而在福利院里,他必須要告訴妹妹,你不能再叫那個人媽媽了,你不能跟她走。


李紅琴呢?她一直以為孩子是撿來的,她也奉獻了她全部的母愛。可是她要向奪走自己兒子的人道歉,她要說對不起,儘管他們找回自己兒子的同時,她也失去了兒子。同時被帶走的,還有她的女兒。


田文軍呢?他對李紅琴說:我最多只能做到不恨你。可是在最後一次對話時,李紅琴對他說:別給鵬鵬吃桃,他過敏。記得影片的開始,田文軍在錄尋人啟事的時候,說的最後一句話嗎?別給孩子吃桃,他過敏。


多麼諷刺啊,恰恰是孩子被拐賣的父母,和拐賣了孩子的人,能夠最切身地體會到彼此的感受。田文軍和李紅琴,其實他們做著一樣的事情,經歷著一樣的經歷。


影片的最後,趙薇飾演的李紅琴蹲在醫院的走廊上形單影隻,紀錄片里的李紅琴說她不敢回家面對空蕩蕩的屋子,她覺得凄涼。


其實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的孤兒,當我們遇到生命中的親愛的,我們才會找到一絲溫暖。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寒冬那麼長,溫暖那麼少,但是謝謝上天,讓我遇見了你,我的親愛的。


嗯…我並不覺得電影在歌頌世上只有媽媽好,大家會這麼覺得可能是因為主角是母親,孩子也一直找的是媽媽。裡面的老韓和田文軍也是讓人心痛的父親,苦苦尋覓孩子的父親,他們對孩子的愛一點都不少。

電影里傳遞了太多的信息,攤開了許多問題。

人販子買賣了多少個天真的孩子,製造了多少家庭悲劇,尋找孩子的父母經歷多少個痛徹心扉的日夜!在看電影的時候真的非常痛恨人販子!而偷抱孩子的人自私而愚昧,即使他曾做出收養棄嬰這種善舉,也不能抹去他們對田文軍一家造成的傷害!

冷血無情的人販子和疼愛孩子的父母,珍惜孩子和放棄孩子的人,這兩種極端角色每天在我們身邊發生。電影的結尾讓我有點愕然,但是看了後邊的人物原型,真的很感恩陳可辛拍了這麼一部電影,重新將人口販賣帶入觀眾的視線,這一直是一個無解的大難題,正如無解的結局。

每一個論題導演都沒有給出定論,讓觀眾思考。

裡面有一個情節是韓總的尋子團隊要上街宣傳,讓田文軍帶上孩子一起去,魯曉娟不同意,田文軍說,「只有我們找到了,不去的話大家怎麼想。」最後孩子一起到街上宣傳,李紅琴看到孩子後衝上前去抱住他,被眾人圍毆。這裡我和魯曉娟是同樣的想法,這對孩子是一種刺激,一種傷害,宣傳不必讓孩子現真身,像個玩偶一樣站在街上接受注視。而且這樣會增加不必要的危險,例如被李紅琴遇見了。在李紅琴被打的時候,高夏挺身而出,為她擋住拳頭,之後還免費援助他,從而也讓我對他「小人」的印象煙消雲散,他對母親的盡孝,對弱者的惻隱之心,都讓人原諒了他因為現實生活而使出的小手段。

我們在社會裡,很難「潔身自好」,或者說都要學會一套保衛自己和家人的技能,建立一道安全牆,帶上面具,去扮演各種角色,換取生存的機會。

關於李紅琴作為養母的合理性,其實電影里沒有明確地引導。這裡面充滿了很多矛盾,善良的「養母」和生母,都一樣希望撫養孩子。李紅琴的私心在正義的法律面前被制止了,雖然她「理直氣壯」地想衝破阻礙,最後也並沒有達到目的。

看的時候我設想魯曉娟會不會因為要收養吉芳而和田文軍復婚,因為在鵬鵬的教室外面,望著兒子的倆人更靠近了,或許這個變故能讓他們重新走在一起,只為撫養共同深愛的孩子。

那些跟孩子產生感情的買家,既然這麼有人性為何不能體會被拐家庭的痛處?就像高夏說的,我們缺少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看到哭的那麼傷心的父母們,真的為之痛心。如果社會不存在那麼多貧富懸殊,人民的保障可以高一點,教育可以更加普及,人民不再野蠻,世界會不會更太平。

希望被拐賣的孩子都能遇到一個善良的家庭,被撫養而不是被奴役和折磨,更不是被遺棄和遭受非人性利用。
因為在另一個無關的問題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發達國家工作或移民,即使過得平淡,遠離親友,仍然義無反顧?里看到一個答案:

Nash說,如果讓他續簽留下來,可以拯救一個無辜而悲慘的生命,他可以讓他得到他這輩子都沒有的溫暖和關愛。如果現在就讓Phoenix失去了照顧,他又會變成原來那個在街頭在角落奄奄一息即將死去的Phoenix,因為在中國,根本沒有人會關心他,沒有人會在意他。

Nash在中國5年,他對每一個認識的人都說,


他是一個中國人,


中國是他的故鄉。


他熱愛中國。


他放不下那些孩子們。

這個回答里講述美國人Nash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救助流浪兒童的故事。感人至深的Nash,對照著冷漠的人販子,惡毒的丐幫頭子。這些孩子的遭遇究竟是怎麼產生,家庭所迫,生活所困。ZF看不見,僅靠著幾個善心人去幫助,並不能拯救整個群體。即使是不受簽證困擾的幾個善心人可能還會受到來自社會和ZF的阻撓,或是許多法律限制。

作為一個外國人能有如此胸懷和思想,而我們的某些國人在忙著迫害國人。那段話看得我心酸。

這些就是活生生的生命,來到這個世上,成為角落裡腐爛的一塊肉。

這裡面同樣涉及到教育的問題,教育改變命運,改變落後,改變細想。有書讀,有ZF幫,是人民的渴望。

結合最近那麼多的失蹤女學生新聞,有時候真的感到絕望,在各種框架下,能被幫助的人極少,基本是運氣的事。引用一個書名:《這個世界會好嗎?》,不論梁漱溟先生如何解答,我都希望自己能對這個世界抱有樂觀的希望。

心情複雜。我對生養孩子的問題非常謹慎。倘若我無法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絕不生孩子,寧可孤獨終老。孩子的生命是我們製造的,對他們負有全責,孩子天真的眼神里如果出現如此可怕的世界,我不知道他們會變成什麼,會受到什麼傷害。為什麼這一邊在苦尋孩子,那一邊在遺棄孩子。為什麼孩子丟了就不能面對現實重新生活。為什麼要製造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悲劇。

超生的父母會被收取社會撫養費,但我不明白社會到底撫養了他們什麼,都是父母用血汗換來的錢撫養的。感謝社會提供了工作機會?我們都要為自己的生存打拚,不會同情誰,優勝劣汰,所以很忙,不能幫到誰。

語無倫次了,表達沒有條理。在片尾結束後,我去廁所暗自慟哭。


電影中有兩個情節讓我覺得有點膈應,不吐不快。希望大家給予指點,理性探討。


知乎上一水兒經過深刻思考的好評,讓我寫這篇答案的時候壓力山大。

先亮明立場:我認為不論是從題材,還是故事講述的視角,再到演員的演技,《親愛的》都是一部好片子,值得一看,甚至一看再看。


以下內容有劇透。


1.田文軍和魯曉娟在與兒子失散三年之後,在安徽村落見到正在餵鵝的田鵬(楊吉剛)。田魯二人身為父母情緒難以抑制,衝上前去把田鵬抱走,在鄉間小路上跑了十多分鐘。

看這段的時候我一直在想,田鵬心裡是什麼感覺?

三年前被陌生男人帶上火車,或許還輾轉路途來到陌生的鄉村。這些經歷或許已經和當時剛剛學會的陝西方言一樣被田鵬忘記了。但路上的顛簸,和親生父母分離的不安與焦慮,環境巨大變化帶來的強烈的不適應,一定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痕迹。

三年之後,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田鵬依舊無法選擇拒絕和反抗。不同的是,田鵬心智變得更成熟,對世界的認知更準確,而事情發生的方式也更激烈、更突然。像是隱隱作疼的傷疤突然被揭開,身上的瘤被用刀狠狠地挖去,汩汩鮮血,傷口難以癒合。

這顯然是一場沒有準備好的營救。但我明白對於田魯二人,這幾乎是當時能做的唯一,甚至是最好的選擇。他們並不知道李紅琴把田鵬當做孩子還是工具,不知道不抓住這次機會,還能不能再見到失散多年的親生骨肉。他們與孩子分離太久,已經沒有辦法再考慮權衡。他們要保護孩子,用當下認為最好的方式,越快越好。

每個父母都一樣,這是流在血里的東西。

但我依然忍不住在想,如果我是田鵬,我在當下對我來說完全陌生的一個男人的肩上穿過田間,飛快的遠離自己的家,我會多麼恐懼。也許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如果我是田文軍,我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案,讓我的兒子在必須經歷的第二次變化中,盡量少受一點傷害?很遺憾,似乎也沒有。

現實就是如此,有時候別無選擇,只能用善意傷害善意。


但如果情況並非如此緊急,我真心希望每一位父母在處理和孩子有關問題的時候,能先做好準備,能更多的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在這種語境下,這也許是一個太聖母的建議。也許二十年後,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會有改變。但現在,我實在難以忘懷,田鵬在重新面對田文軍時,眼裡的恐懼和憤怒。

2.高夏在家辦公,高夏的母親讓高夏吃飯。高夏請母親先吃,高母煩躁,並在高夏提到吃藥後突然發火,隨之說出窗帘後面的人、女兒違法對自己名譽和人際關係的影響,最終掀桌。

如果說對第一個情節無法釋懷是由於現實的糾結,對這個情節的糾結則更多的是對導演或編劇的不理解。


從幻聽、妄想的癥狀看,高母的病有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這種疾病的病人對自己的病情無自知力,即絕大部分病人完全不認為自己有病。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較為典型的癥狀是幻覺和妄想。大家比較熟悉的《美麗心靈》里的約翰納什即患有此病。目前雖有一些研究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和遺傳等因素有關,但並未找出合理的生理病因,更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對該病症進行治療。

在修習《變態心理學》課程時,我曾有幸作為課程實習生到精神病院見習。我看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他們認知中的世界被所有人否定,以至於他們不知道他們看到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哪些是虛構的。這簡直比《楚門的世界》更讓人難以忍受。而時常伴隨著的胡言亂語、社會功能退化,乃至自傷或傷人的傾向,讓大部分非專業民眾都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解、偏見和歧視。

在我看來,他們是一群非常非常需要幫助的人,但至今沒有人可以給予他們合適幫助,很多人也並不想幫助他們。我期待有更多像《美麗心靈》一樣的電影,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關注他們。


說回《親愛的》。這部分突然出現的情節讓我很困惑。如果是導演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引導觀眾關注這一群體,那影片中對高母的著墨實在太少了,最終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高母口中的女兒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而且,導演也不必在本已經足夠沉重的影片中再加入更多想要表達的內容,這樣反而讓人找不準重點。

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導演希望高夏也符合影片的整體感覺——沉重的生活。但這樣的設置未免有些刻意,而在高母掀桌後滿身飯菜的高夏在影院引發的笑聲,對我來說那麼刺耳,像是對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嘲笑。

電影中大量反映現實的細節,每個人的合理和善意引發的不可調和的衝突,帶給我非常多思考。作為一個nobody,感謝電影的主創。

還有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心頭——如果有一天我為人父母,我的孩子丟了,我願意堅持多久?

我希望終有一天,我能為我的答案負責。


首先聲明,下午本來去面試,但是時間沒有到所以通過格瓦拉手機客戶端購買了「親愛的」的電影票(感謝萬達十周年活動所以票價花了10元錢,真是超值啊!!!絕不是給格瓦拉廣告啊!請明鑒)。準備看場電影,再去面試的。

劇情什麼的我想都不用說了,前面的已經介紹的很到位了,包括人物細節的刻畫,電影片段的分隔,包括觀眾的感受都已經一一作出了介紹,在不懂的請直接度娘。

電影拍的很好,不愧是陳可辛的作品,在這裡我只想討論的是「為什麼會有拐賣兒童現象的發生,發生了類似事件,社會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更好的尋找回兒童」

為什麼中國會有拐賣兒童現象的發生?
第一點,沒有完備的醫療養老保險制度,使得對未來養老的擔憂轉化為對養兒防老思想深信不疑。間接了助推了買賣兒童這一市場的生成。

雖然中國經過了30年的現代化的進程,但是還沒有建立起完備的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或者說養老的覆蓋面連城市都沒有達到百分百,更何況偏遠的山區鄉村,人們對未來充滿恐懼,導致養兒防老這一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很多家庭沒有生育能力,就想買一個孩子傳宗接代或者說作為養老預備,有生育能力的生了女孩不滿意,或者對只擁有一個孩子不滿足,購買一個孩子來提升滿足感。或者是說為以後買一道保障。

第二點,教育投入的缺失和拜金主義的盛行。

在中國雖然GDP高速增長,但是偏遠地區山區的教育目前還存在大量的缺失,法制宣傳遠遠沒有普及到鄉村一級,沒有保證山溝的農民也能夠脫離愚昧和野蠻,承認拐賣兒童是一種極端違法以及沒有人性的行為。基本上每一個購買兒童的農民都認為自己花了錢,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普通的買賣關係。拜金主義盛行加上社會轉型期的陣痛,大量的農民融入城市卻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為了金錢鋌而走險拐賣兒童,獲取高額利潤,兒童屬於相當的弱勢群體,拐賣兒童基本上可以說是簡單容易來錢快的方法。大量的父母為了生活,整日忙於工作,缺少必要的時間來監護孩子的成長,只能將孩子寄養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甚至讓孩子獨居在家,給了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機。

第三點,法制的不健全,政府公共安全部門的缺失。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基本上所以的拐賣兒童案件都是直接懲治拐賣人,對於購買兒童一方沒有任何懲罰,

第二百四十一條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強姦罪;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罪;侮辱罪;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強行與其發生性關係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非法剝奪、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傷害、侮辱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並有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又出賣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這種情況直接促成了買方市場的形成,因為只要我不虐待他,我不會有任何刑事責任,當然我買回來就是做兒子輕易不會虐待他(這只是大部分情況,少部分會受到買方父母的虐待), 唯一要做的就是藏好他,輕易不要被你們找到,這樣就永遠屬於我了。說公共安全部門的缺失,是因為每年國家那麼多公共安全預算,卻永遠無法改變中國的安全現狀,警察基本是在警察局或者派出所的,沒有重要領導人來或者突發的大型事件,很難看到像歐美警察那樣街面巡邏,近一點的就是香港的PTU。再者童丟失立案時間應該跟成年人區別開來,最起碼1小時快速立案,快速巡查解救,丟失的24小時是最關鍵的,在這個24小時內被尋回的概率非常大,警察應該和其他部門快速協調,同時將相關信息快速發至廣播系統,網上,發動更多的群眾來尋找丟失兒童。


———————————————————————————————————————————

怎樣才能更好的尋找回兒童


關於這個問題我不得不佩服我們的老對手美利堅,美國在失蹤兒童的處理上算得上是世界典範(我不是崇洋媚外啊!是發自內心的)雖然說美國的兒童失蹤情況較多,但大部分都被及時的解救回來,詳細可以看下面的文章整理的很全面

文章地址:在美國丟失兒童怎麼辦?

政府:投入大量資源保證兒童安全
拐賣兒童的事件在美國很少發生

兒童失蹤案件在美國雖然也很常見,但絕大多數失蹤的孩子都會被找回來。根據美國司法部公布的數據,美國每年接到近80萬宗兒童失蹤或綁架報案,但其中70多萬是由於家長和孩子溝通不暢,或是孩子離家出走造成的,99%的失蹤兒童最後都能活著見到父母。在美國,每年只有幾千件失蹤案屬於非親屬綁架性質,真正危及兒童人身安全的案件只有一百件左右。兒童失蹤的事件也往往能得到媒體的強烈關注,福克斯新聞頻道就曾連續幾天跟蹤報道一起在校學生失蹤事件。拐賣兒童的事件在美國幾乎沒有,因為美國不存在人口販賣的市場。歷史上美國曾是全世界第一大奴隸工廠,但那是一兩百年前的事兒了。[詳細]

即使孩子失蹤,警察也能迅速應對

美國警方也為尋找失蹤兒童投入了巨大的警力資源。2006年9月,德克薩斯州一名兩歲男孩凱文·布朗失蹤,當地警方接到報案後立即在凱文家附近展開了搜救行動。隨後,50名警察開始在數公里範圍里內大面積搜索,還動用了兩架直升飛機,其中一架配備熱感應裝置。儘管如此,警方還是沒有發現凱文的蹤跡,於是啟動了「全國兒童警報系統」,向當地5000個家庭發布尋人公告,引發當地社區的關切。第二天,100多名志願者加入搜救行動,他們走入茂密的叢林,還打撈了許多野外池塘。第三天,直升飛機終於在一個池塘邊上發現了凱文。

設立兒童福利機構保證孩子不會在街頭乞討

兒童福利是國家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福利制度第一個立法是有關兒童福利的。早在1909年,美國就在聯邦政府設立了美國兒童局。而英國、瑞典、挪威、台灣、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則在上個世紀就先後出台了兒童福利專門法案,並成立了兒童福利局等專司機構。而與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在1985年人均GDP僅僅1000美元時,就成立了婦女與兒童發展司。在美國,一旦發現有街頭乞討的兒童,就會立即被送到兒童福利機構里。如果背後有成年人指使,即便是他的父母,也將面臨著起訴。

制度:設計細緻入微使失蹤兒童能得到最及時的救助
公共場所預警制度防止兒童與父母走失

美國一些大型公共場所加入了名為「考德·亞當」的兒童安全警報系統。如果家長在超市購物時發現孩子不見了,可以馬上救助於這一系統。超市會有專人立即開始尋找孩子,如果十分鐘內找不到,即會報案尋求警力支援。美國幾家電信運營商也加入了這一系統,失蹤兒童家長可以通過簡訊向手機用戶發出求救信息。

一旦確認兒童失蹤,可要求警察發布「安珀警戒」

「安珀警戒」是當美國確認發生兒童綁架案時,通過各種媒體向社會大眾傳播的一種警戒告知,它是以一名於1996年在美國德州阿靈頓被綁架並殺害的九歲女童安珀·海格曼命名。一旦確認兒童因為綁架而失蹤,負責調查該綁架案的警察機構決定是否發布「安珀警戒」。警戒是使用美國緊急警報系統通過商業廣播電台、衛星電台、電視台,以及有線電視向全國發布,並同時會利用電子郵件以及無線裝置的簡訊發布。內容通常包含了被綁架者的描述、綁架嫌犯的描述,以及綁匪車輛的描述和車牌號碼。[詳細]

報案後,還可向「全國失蹤與受虐兒童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同時,美國還設有「全國失蹤與受虐兒童服務中心」,開通多種語言全天候的熱線救助服務。失蹤兒童家長可以藉助該中心網站製作標準化的尋人布告,也可以請求該中心出動配有警犬的專業搜救小組。美國的郵局內通常都有尋找失蹤兒童的傳單,每張傳單上印有六名兒童的照片和資料。與中國家長張貼的尋人啟事不同,這些傳單是由全國失蹤與受虐兒童服務中心通過美國郵政署向全國各個郵局網點發布的。

非政府組織:力量強大,但也只是輔助作用
非政府組織幫助家長為警方提供更多線索

對於美國兒童失蹤的案件,除了執法的警方之外,非政府組織的力量也十分強大,它們的主要工作是幫助失蹤兒童的家長聯繫警方,發動社區的關注以及警方提供更多線索。而隨著Facebook的風靡,「安珀警戒」也已經登錄到Facebook上了,非政府組織與熱心公民可登記接收所在地區的「安珀警戒」,協助警方破案,營救被綁架失蹤兒童,早日與家人重聚。

在發達國家,兒童失蹤也得靠政府解決,社會只能起輔助力量

雖然美國非政府組織已經社會的力量非常大,但是兒童失蹤這樣的事情也只能依靠政府解決,私人和社會力量只能發揮輔助性的作用。現代國家的基本職能之一在於保障國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美國國會在1982年就通過了《少年兒童失蹤法》,促使人們的防範意識增強;一旦兒童遭遇傳統誘拐和綁架,FBI立即介入,並發布「安珀警戒」。這樣比起來,要比失蹤兒童家長在電線杆上刷小廣告的效率要高得多,也要比非政府組織單純的大海撈針式的尋找有效的多,這也是政府應該承擔的責任。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該事件的主角是我的老鄉,期待這個社會越好越好,法制越來越健全,善良的人永存。


剛看完這部電影,我來晚了,一直認為陳可辛是最工於煽情的商業片導演!如果說看完了前100分鐘的劇情你認為這就是陳可辛的調調的話,那最後20分鐘無疑,是陳可辛的一種突破和救贖。李紅琴最後在醫院得知自己懷孕事實的百感交集後,舒緩的長鏡頭無疑是濃墨之筆!該控訴的是體制?是社會?是人販子?還是自己?諸多的錯進錯出伴隨著鏡頭髮人深省。。。結尾的彩蛋還原了本故事的真實原型,我想說的是中國需要這樣的電影,它真實細膩柔軟卻並不沉重深刻!
印象比較深刻的台詞:
田文軍:你說,孩子被拐到那邊,得多久才叫她媽啊!
鵬鵬:哥哥 ,我現在每天都在等她 ,我看到媽媽了!
高夏:法律總比人重要吧。你看這個城市,多有錢啊 ,我會把你把吉芳要回來的!
李紅琴:我男人死的時候對著我說過一句話,這一輩子都不要來深圳,他講的時候一直訂著我,講完就咽氣了。
韓總:我做了這麼多,偏偏找到的是你 ,我找不動了。
李紅琴:大哥,別讓孩子吃桃,孩子過敏!

片子最impressive的人物無疑是羅總:自己吃猴腦了,孩子丟了遭報應了,錯進錯出卻又解救了猴子,所以吃素了,懂得放生了!
還有段戲去開生育證明,公務員出於政策要求,要求出示死亡證明,韓總反覆強調丟失6年的孩子沒有死,他活的好好的,只是沒找到而已,心理傷疤的揭開與人物、體制、道德的衝突更有戲劇效果發人深省!!!
************************************************************************************************************
第二次更新:淚點低的同學說這簡直就是一部催淚瓦斯,裝深沉的同學說:陳可辛就是想把人整哭,總覺得故事說得不夠圓,少了點一擊致命的精氣神。同樣是取材於真實事件,熔爐看完,哪裡會想導演是陳可辛還是李可辛,導演彷彿什麼也沒做,我們就站在受害人旁邊,恨不得拉孩子們一把給那些政府官員一巴掌,去把學校校長的菊花搗成碎片喂他們自己吃下去!這便是深刻,入木三分直擊人心的力量!anyway,陳可辛還是那個足夠煽情淺嘗輒止的陳可辛,他們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有改變電影的國家,為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點贊,為濃濃的家鄉話點贊,為所有敢於揭露陰暗面、醜陋的社會制度、無恥耍流氓的zf人員的電影點贊!That"s it......


如果可以,我願這部電影的配樂不是《親愛的小孩》,而是另一首沉到時代浪潮之下的老歌,《路燈下的小姑娘》。前者充滿聲嘶力竭的拷問,固然煽情催淚,但這類風格總屬於戲劇化的熒幕;而後者,則屬於光怪陸離的現實世界,每每聞之,我總會想起這樣一副畫面:右手拿著dv,左手插在大褲衩的口袋裡,腳趾間夾一雙廉價人字拖,搖搖晃晃擠過鬧嚷的夜市,昏黃的街燈像醉漢在涼風中搖擺不定……

無疑,《親愛的》風格,與後者如出一轍,它不僅僅屬於熒幕。它屬於現實。

影片中沒有涇渭分明的對錯,善惡與是非,這一點我極為欣賞。人物演繹得厚實而鮮活,讓你絲毫無法辨明現實和戲劇的分界線,譬如黃渤所飾演的父親。影片開頭,作為離婚後被判給孩子的一方,當前妻將孩子送回黃渤的雜貨鋪,他邊拍著孩子的小腦袋,邊忽略前妻「鵬鵬早說普通話」的嘮叨,固執地教孩子陝西話,哼哼「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歌謠,前妻臨出發了,他還讓孩子奶聲奶氣地學舌「媽媽下周再來看我!」。黃渤真是演得絕了!孩子他爸的高人一等(指的是男性的大男子心理),小店主的精明市儈,對孩子近乎霸道而純粹的愛,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你甚至會產生錯覺:「這不就是隔壁一樓的那個小攤主嗎?這孩兒他爸也真是……嘖嘖!」在複雜而多變的社會中,人物立體而真實,這正是陳可辛的高妙之處。

值得一提的還有影片中的取景,這裡舉出三個我很欣賞的地方。第一個是在影片開頭,黃渤前妻開著奧迪從一條狹窄的巷子穿過,巷子拐角處矗著一個禁止停車的路標,其實她已經由後視鏡發現兒子在追自己的車(交代個背景,黃渤前妻在離婚後和一位家產豐厚的人結果),但她並不想停下,也不能停下,這一處取景挺耐人尋味。第二處,黃渤及前妻在三年找尋後得到兒子消息,奔赴安徽農村把兒子從養母那兒搶回來,他沖著兒子再次哼起了「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小調,無奈孩子被拐時尚幼,仍未記事,陝西小調自然拋諸腦後,黃渤一邊拍著孩子的臉,一邊嘆著歌謠的後半句「高凳子低板凳都是木頭……木頭……」人非草木,但時間的浪潮總能裹攜一切,以吞吐山河之勢將過去的過去化為歷史灘涂上的碎石泥淖,這一幕令我不勝唏噓。第三處,佟大為所飾演的小律師給罹患精神疾病的母親(再次補充個背景,影片中佟大為的母親是小學老師,因女兒犯罪坐牢而精神失常。佟大為扮演的小律師在職業發展方面極為不得意,因從案件中撈錢而被事務所開除。)哼歌時,唱了《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這一幕頗有諷刺意義,佟的母親教師,教育佟從小便要樹立不慕金錢名利的價值觀,無奈佟貪心有餘,能力不足,哪怕只是一分錢,能撈便撈,哄著母親睡覺,歌兒一停,馬上接起手機同趙薇飾演的農婦討價還價辦案費用(注意這是在佟被事務所開除以後,這是在騙趙!)。

倘若把導演電影類比為寫作中的謀篇布局,陳可辛無疑是個極為聰明而討巧的作家,影片中的線索串聯,情節規劃,取景架構都做得十分出色。然而,即使一流的影片,也難免有瑕疵紕漏。首先,佟大為對趙薇的態度轉變讓人摸不著頭腦,突然之間竟由厭煩、貪婪她的錢財轉變為對她友善、無償地幫她出力。其次,我原本以為佟大為的母親因女兒犯罪入獄變瘋是個伏筆,這樣一來曾入獄的趙薇到佟家當保姆,趙薇和佟母之間也許會有對手戲,結果此二人竟無除保姆僱主外的任何交集,讓我匪夷所思,不知是故事結構太龐雜不好敘述還是剪輯的問題。再次,張譯飾演的韓總(尋子協會的領導者)尋子未果,在黃渤兒子找回後的生日會上宣布自己妻子懷孕的消息(有些父母因為遲遲找不到孩子音信,只好再度生小孩,但他們沒有放棄找孩子的希望),很可惜,導演沒有拍到韓總妻子的表情(應當複雜而微妙),插一句,張譯宣布消息後借酒澆愁,手顫抖得有些過頭了。最後,還有明顯存疑的地方在於趙薇所飾演的村婦,由之前表現看來她應當是不諳世事,尚未開蒙的愚民,但她在影片後部卻會識別法律條文,用金錢利益甚至靠苟合以求別人做偽證,所呈現出的完全是小市民的思維,不同於村婦的認知。


囿於篇幅關係,影片中的其他地方不能一一詳述。我正兒八經寫影評還是頭一遭,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看官斧正。至於文章題目的含義,在結尾也該做解釋了!線代表影片中屢次出現的網線,火車地鐵線路,高速線路,這些連接溝通消息的線;憲代表憲法,影片中的一大矛盾就在於情理與法理的衝突,貫穿始終;限表示限制,人物在影片中也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種種限制,失去了自由的權利,但卻也在各自的限制條件之下,去恣肆,去追尋,去狂放,在另一個維度上,限制反而讓生命奔騰而火熱。


最後,《親愛的》是部用心之作,值得一看。也願親愛的孩子,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淚點在郝蕾身上比較多,可能因為郝蕾演得最為克制。
趙薇的角色只有一次讓我覺得觸動,就吉芳出現在警察局,她立馬反應說吉芳是她表姐女兒時,後面好幾場戲群毆啦探吉芳啦,感覺太刻意的渲染她的善良和無可奈何了,這個角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趙薇演而刻意的洗白了,她雖然是個農婦,但並不是純情得不識人情世故的人,後半部那樣無辜看著有點隔應。
可能我自己有一個三歲多的男孩,按這齣戲的設定,2009年7月18日丟,尋人啟事中寫清楚是2006年6月11日生,三歲去幼兒園都會不適應一段時間,三年以後可能會當養母如親母,但是剛剛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絕不可能那麼順從的就當人家是母親,肯定有過哭鬧要回家要找爸爸媽媽之類的。所以趙薇演的角色絕對不可能是一點不知情的。


對不起,我還是覺得這種拚命戳你淚穴的講故事方法,是不對的。就好像一碗食材上等的菌湯,偏偏放太多雞精,以至於味道鮮美的讓人不舒服。


我沒有掉眼淚,最接近的時候,是黃渤找到鵬鵬對著他喊「高桌子低板凳,後面一句是什麼?是什麼?!」眼淚大概已到達扁桃體位置。


敘事結構上和《武俠》有同樣的毛病,前後有些脫節,後半段支線太多有些沖淡影片的主題,比如佟大為和母親的戲份就完全沒有必要(包括他和老闆的吵架,以及那句「這個城市真有錢啊」的低劣台詞),還有最後趙薇懷孕的設定對於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也顯得過於刻意了。兩個小時的片長完全可以縮短20分鐘。


不過拋開個人偏見,其實影片還是非常好看和精緻的,鏡頭秉承了陳可辛一如既往的優秀,無論是城中村,還是皖南農村,細節都足夠講究。故事豐富有層次感,幾乎所有階層的人都能在電影中找到情感認同。陳可辛北上之後,肯定對內地票房市場做了極其細緻的研究,他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麼,對什麼敏感,情緒G點在哪裡。票房大賣是板上釘釘了。


當然,還有演員們的表演。


黃渤是意料之中的好,小艾開始擔心幾年之後,他會和梁朝偉一樣,沒有配的上他的華語電影了。


趙薇也超過了預期,小艾之前對她的演技一直不敢恭維的。她和黃渤會憑這部戲拿獎到手軟。


但單就此片而已,小艾最喜歡郝蕾的表演,我覺得她前半段的表演最準確。

中國影迷真是太少在大熒幕上看到這種現實題材了,以至於好評率高的有點嚇人。豆瓣上《親愛的》評分居然高達8.6,要知道《陽光燦爛的日子》才8.7,《無間道》才8.8。


甜蜜蜜之後,小艾最喜歡的陳可辛作品,是《投名狀》。


我給65分。


趙薇看看鵬鵬在參加尋子的活動,奮不顧身的衝上去抱住他。這時,尋子的父母們開始圍攻趙薇,佟大為為了保護趙薇挺身而出擋在他們之間。這時,我腦海突然付現出一句話,每個國家都需要自己的辯護人,去阻止壞人做壞事和好人做壞事。附圖兩張:兩個國家的辯護人。


與那些畫麵灰情節淡深受文藝青年喜愛的非主流影片不同,有一類影片偏愛從反映社會議題的角度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比如一大波熱衷於抨擊政府的韓片「熔爐」「辯護人」,以及這部反映拐賣兒童這一沉重社會問題的國產電影「親愛的」。影片的背景、情節均忠於事實,只不過導演巧妙的避開了深入探討拐賣兒童這一爭議性很大的社會犯罪問題,而是致力於反應幾位當事人的情感糾結,從而也獲得了很贊的口碑。

大拿導演配上實力派演員

導演陳可辛除了去年監製的「七月與安生」,近幾來在內地只相繼放出了三部大作。先是在「武俠」中用甄子丹、金城武和湯唯的俊男美女組合勾勒了一個詭異的故事脈絡,不過別緻的風格和打鬥場景讓內地觀眾很買賬。此後的「中國合伙人」可謂是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引發了人們對原型俞敏洪的發跡史,以及黃曉明一夜之間有實力衝擊影帝的討論。

第三部「親愛的」更是讓陳可辛這位外籍華人有了想要展示社會現實的野心,將視點在弄丟孩子的父母、有個拐賣犯老公的養母、尋子互助會領導者之間來回變換。雖然也很矯情的在尋子及收養過程中加了很大篇幅的催淚彈,但卻在巧妙的躲避了所有政治敏感點的情況下還仍舊讓人信服。單就導演的選題角度和拍攝手法,就完全值得打個五星好評。

此外,陳導在上一部貢獻了影帝黃曉明及若干最佳配角的提名下,又在此部影片中貢獻了拿下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的趙薇和拿下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的張譯。趙薇終於肯沉下心來演戲了,在本片中出演一個蓬頭垢面沒有打光遮瑕,還操著一口蕪湖話的「反派」農婦。在影片中的表演沒有太多痕迹化,不過哭的走心跑得用力,更是將失去孩子後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演出了新高度,讓人又恨又同情。

黃渤也少了幾分搞笑的味道,在影片中飾演男主田文軍,丟失孩子後那種被無力感裹挾卻只能在深夜的派出所外嚎啕大哭的感情演的尤為真實。與她搭戲的郝蕾角色更難把控卻演的更為出彩,把與前夫黃渤那種曾經有些感情現在卻有點陌生的感覺演出了味道,片頭的鬥嘴戲更是貢獻了教科書式的演技。

張譯一改「北愛」中的北漂形象,在此片演了一個看似光鮮體面卻因承受失子之痛而帶領一眾同胞組成「尋子小組」的韓德忠。靠講猴頭故事,宴席上親鵬鵬以及被要求要死亡證明時因心中愧疚感而飆淚的三場戲刷足了存在感。

由拐賣兒童已發的三條故事線

影片一開頭氛圍還算詼諧,黃渤與郝蕾這對離婚夫妻為了孩子保持著「藕斷絲連」的關係。就在黃渤一口陝西方言教孩子鵬鵬說「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時,卻成了之後悲劇的鋪墊。孩子鵬鵬因與在朋友玩耍時看到媽媽的車一路尾隨而走丟被拐,雖然拐賣過程並沒什麼拖泥帶水,但一個家庭的悲劇卻因此開始了。

這對並不是很富裕的離婚夫婦開始為尋找孩子而齊心協力,從家附近找延伸到錄製視頻網上找,又在幾個「各懷鬼胎」的詐騙團伙誘導下發展成了全國尋找。然而範圍越廣也會變的越絕望,以至於不想放棄一絲線索的黃渤明知80%可能被騙也要冒險一試,發現逃不了追趕後更是拿出了武器不管不顧的跳進了附近的河裡逃跑。

當然他們並不孤單,兩人在黃渤的提議下加入了張譯帶領的集合眾多被拐孩子父母的尋子組織,以近乎傳銷洗腦式的相互支持與「不再生養」口號,開展著偵查踩點收集證據,外加自己找目擊者的尋子活動。終於在一次意外獲得的線索中,黃渤郝蕾在農婦趙薇家中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鵬鵬。

此後的故事又延伸出了兩條線,把買來的孩子視若己出的寡婦趙薇,不光失去了全心養育的兩個孩子,還因罪獲刑進了監獄。不過出獄後的她在被感化律師佟大為的幫助下,鍥而不捨的追尋做母親的權利。

另一條線索則是尋子組織的領導張譯,多年來的信念也伴隨著黃渤找回孩子後慢慢崩塌,他開始接受了妻子懷孕的事實。但卻因給腹中孩子辦理生育手續時,被要求出示之前兒子的死亡證明而怒不可遏。

故事的結局還算圓滿,黃渤獲得了兒子感情上的認同,郝蕾也為重新獲得兒子的愛與中產丈夫離婚,張譯坦然接受了第二個孩子的到來,趙薇為了領回女兒做了一個母親所能做的一切包括獻出自己的身體,不受重視又唯利是圖的小律師佟大為也在幫助趙薇打官司的過程中慢慢改變。

真實又討巧的幾個劇情及人物設置

很多人看了預告片以及很多「導向性明顯」的劇情梗概後,普遍認為是一部很煽情的催淚影片。不過事實上陳導很巧妙的做了幾個小動作,讓你在馬上就要哭的狀態下又能剛好忍住。事實上,導演在劇情與人物的設置上本就不是打著感動的旗號,而是以真正反映現實而不是消費現實為目的。

你會發現影片對現實當中一些敏感問題的展現既不扭捏也不誇張,故事從開頭到結尾沒有真正的壞人,唯一撐得上壞人的人販子也是出於無奈作案並且已經死了。於是無論是老百姓還是政府機關工作者,影片都在「自私」的一面後,又馬上展現了此人美好的一面亦或是所作所為都顯得合情合理的情景。

黃渤飾演的田文軍其實從社會層面來講是一個有點好吃懶做而又不上進的丈夫,但作為父親而言,他又冒著被騙和被追殺的危險千里尋子。包括趙薇飾演的很多人都會因「人販子老婆」而一棒子打死的李紅琴,其實也沒有把買來的孩子當成商品而是建立一種沒有血緣的親情關係,甚至會為了領回收養的女兒作出很大犧牲。

此外,導演並沒有片面展示機關人員的「暴力」而是把他們的生存環境巧妙而簡潔地展示出來,營造了一個可信的「眾生相」那個堅持走「24小時不給立案」程序的民警,其實也在盡心盡責幫助尋找並趕來慶祝鵬鵬的生日。而當你發現那個法官每天都要眉頭緊鎖的處理一些兄弟姐妹間罵罵咧咧的財務糾紛案,以及劍拔弩張的女人聲討丈夫的言辭後,你依舊也會選擇性原諒他的態度惡劣與辦案無情。

在影片的花絮部分,幾個故事原型開始悉數登場。韓總的原型孫海洋與影片中的劇情基本吻合,他確實多年堅持不肯再生,後來受到影響而改變了主意。現在與妻子又生了一個兒子,但仍然沒有放棄尋子。

李紅琴的原型高永俠的形象比趙薇飾演的還要粗糙,不過現實中沒有影片中那種在福利院門口母女隔窗相望的場景,高永俠見到了女兒但因法律和現實條件的限制一樣沒能帶走孩子。而後女兒被粵粵被深圳的一個家庭收養,也逐漸融入了新生活,也算是個不錯的歸宿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金融界不務正業的電影發燒友一枚

專註於各式影片毒辣點評

關注「金融毒舌女」微信公眾號,來一起玩兒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新公司的人事任命?
大家怎麼評價吳鎮宇給兒子起名Feynman?
如何看待幼兒、兒童使用電動牙刷?
如何評價天樞真人和天璇真人?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陳可辛 | 如何看待評價X | 親愛的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