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覺得目前建築學學術期刊似乎成了明星建築師、建築教授、大院主持建築師和雜誌社的合謀?
原題目為:
建築學學術雜誌上刊登的論文是否可以具有直接批評的批判性?
中國的建築學類學術雜誌在筆者看來不過幾類,一是根植於建築歷史的建築理論的探討和在建築技術上的拓展和研究;二是基於建築學實例的建築手法的運用、展示及解讀;三是對建築學的社會環境、宏觀發展的認知表達。筆者在第二類的閱讀中,發現主要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對自己所做的項目的解釋,另一種是對別人的項目進行分析,並且尤以自2012年對王澍的各種在建築上的引申與注釋為甚。但是,在筆者開來屬於後者的很多論文很多以近乎「軟文」的方式對他者進行各種褒賞和讚揚,這似乎也是中國建築設計行業「一團和氣」的一個側面反映。但是,筆者認為這似乎不是有利於事物發展的最佳方式。所以,是否在建築學學術雜誌上有直接的建築批評存在的可能性?如果這種可能性存在,是否會引起在建築學學術期刊的各種炮轟和混戰?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問出來,主要針對兩方面的現象。
一是明星建築師們在建築類學術期刊上的絕對話語權和對這類資源完全的享有權(一般建築師想將自己的作品實例發至核心期刊的難度極大,雖然這也很大程度上有其水平限制的因素,但我想,出類拔萃者總有的吧,但是核心期刊對此的刊載的比例之小,幾乎可以忽略)。這種資源的不平等似乎是建築類學術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有別於其他很多門類了學術期刊的存在模式。而經常以某位建築師為主題的期刊策劃更是將這種情況上升至了極致(不是說這樣不好,其實能以專題形式刊載學術期刊的都是具有相當水平的建築師,只是各期刊的重複描述和記錄題主認為已造成了相當程度上對學術通道和發表途徑的阻塞)。
第二,也是直接關乎本文的,學術期刊上明星建築師已呈現良莠不齊的現狀(雖然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似乎極其容易陷入「文字描述的陷阱」和「攝影師的欺騙」之中,而將牽強附會的「務虛」運用得淋漓盡致),而很多策展人、主編、評論者仍對品質一般的建築來回解讀讓人覺得很是詫異。題主想到經常看的文摘和晚報對很多事件的描述之清晰似乎都超過了當事人的記憶範圍,這和期刊上的過分解讀似乎是一個道理。
這是題主的困惑,想必很多建築學同胞也有相同的困惑,總而言之,題主認為目前的很多建築學學術期刊似乎成了明星建築師、建築教授、大院主持建築師和雜誌社的合謀。
以上論述均為題主的個人理解和經驗之談,若有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觀點希望同僚能不吝賜教或是有高見之人能予以解答,題主先在此拜謝。
十分贊同題主在題目補充說明裡的見解,已複製粘貼到了evernote。
試著從偏學術的角度答一下(國內)建築學學術雜誌上刊登的論文是否可以具有直接批評的批判性?
這個問題:
有個專有名詞拿來描(吐)述(嘈)國內建築界這種「一團和氣」的現象我覺得很精準,叫做「學術卡拉ok」。這個詞很傳神地表達了國內學術界最大特點就是各說各話,不批(關)判(心)他人觀點,只求在這個「先現象,後理論」的時代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立身哲學。
國內的建築學專業期刊上想要出現批判性的文字有兩個難點:
一是源於建築師的高度自洽。一個自洽的體系具有可自證性,而且這種新近流行起來的從其他學科偷過來一些名詞和理論然後劃定小圈子自圓其說的做法其實很猥瑣很容易務虛的。譬如你要是質疑一個搞參數化的建築(模)師實際建構的可實行性,他會跟你強調說主要目的是在於「對於可能性的一種探索」,然後從他們奉為圭臬的《千層高原》里拋一些多義晦澀的哲學概念;
二是正因為建築設計理論與手法的自洽與多元,建築師與評論家們往往對自身以外的體系一無所知。所以一說到王澍和他的自然形態的敘事幾何,各大雜誌的主編們撓破頭皮,然後從普利茲克的頒獎詞里勉強搜刮出「對傳統材料的繼承」、「文人的審美與情懷」之類的溢美之詞吹捧一番。與之相對的,一村在與筆記人和ABBS本當的對談中就把王澍和謝英俊做比較,提出過「王澍這些年的作品裡,基本缺乏對理性建構的貢獻……他的設計局限也恰恰在於他過多地依賴於工匠的技術,而沒有和當代技術去主動發生關係」的觀點。也就是說,搞來搞去才發現國內的所謂核心期刊果然還是沒有豆瓣靠譜?
以上為拋磚引玉,還是等題主再接再厲,自行深入解答。坐等更新這個不用覺得,是廢話當然的。
一點也不用似乎。
在網路普及之前的信息社會,公共媒體的意思就是「話語權爭奪」。
奪不上話語權,還能叫權威嗎,叫明星,叫大院嗎?
此問題應該擴展到網站等新媒體了。一些網站有些某公司/學校的血統,選作及評論也有著明顯的偏好。
說實在的。現在的時代已經是最好的時代了。自媒體各種信息渠道,可以讓建築師不用必需鑽營那些個雜誌,大師,大院。可以更自由的憑著自己的直覺到處撞撞。權威啥的,讓愛追捧的人追捧去,腦殘粉們自然什麼時代都有,無外乎以崇拜學識的名義掩藏骨子裡的自卑和名利崇拜。學識不是用來崇拜的,學識是用來學以致用的。崇拜本質上只是對名利的追逐罷了。
至於說,圈內近親結婚,學術不舉。這問題哪個圈子都有。也不光建築圈獨有。看不慣就遠離。深陷其中妄想要改變什麼,只能讓自己變成長出龍鱗的屠龍少年。因為建築學發展已經停滯了,所以沒有批判,大家更願意和氣生財。
感覺建築圈真的是這種風氣,大師說的屁也得捧著,明星建築師火了以後輕鬆裝13。因為學科特點,好壞太主觀。所以建築學已然成為了一個裝13的學科。
其實最明顯的是某個建築師發表作品 然後找了一大堆師兄師弟校友幫忙站台吹噓背書 一個普通的中庭都能吹出花 主流期刊基本上都淪為國內幾個牛校的山頭 唱著自己的山歌
看看El Croquis, Details, Domus, A+U……
我也沒發現什麼批判性……
本來建築類的雜誌就多是分享自己覺得美好的東西,
不過各個雜誌社水平不一、口味不同,
做出來的東西自然五花八門。
這種情況下,不需要批判性,在眾人的選擇下,好的雜誌自然會存活。
所以,個人覺得,批判性可以有,但是也不是什麼必要的東西。
一定要有的,是品味,是好的東西。
或許是因為,中國目前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批判的建築。甚至沒有出現什麼真正值得褒獎的建築。所以大家看到雜誌上的一堆讚美之詞,會覺得「一團和氣」。畢竟大家都沒有什麼太拿得出手的東西,和氣的中國建築師也不會因為一個作品不完美就大批特批。
其實作品的好壞,圖片一上紙,細細品讀,自然見分曉,不需要說太多。雜誌需要的或許是對作品更嚴格的挑選,單純的批判也是毫無意義的。
可是反過來想想,批判庫哈斯和扎哈的文章還少嗎?非常多。庫哈斯和扎哈或許不是某些人心裡的第一,但至少是載入史冊的大師,至少改變了幾個國際化都市的市容市貌。批判他們的作品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場,可以引起不同領域的思考,可以從對方的陣營學到東西,甚至有的建築師通過批判他們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又有多少文章去批判卡洛斯卡帕或者卒母托呢?幾乎沒有。公認的好東西,大家拿出來分享,賞心悅目就好了。
其實針對王澍的吐槽也不少。如果雜誌少一些瞎捧「大師」的作品,多一些非「大師」的精品,建築界的「一團和氣」或許能是好事。百家爭鳴不是互相貶低,而是大家都有不同觀點,大家放在一起互相學習,催人上進,前提是這觀點是乾貨,拿得出手。園林期刊就是一整本的項目設計說明
可以試試AD和AR
以此類推,藝術類雜誌,尤其是往高端了做的雜誌一樣的情況,必須每期出現個四大天王之一,不然你不好意思和讀者打招呼。
不久在知乎看到一句話:
有些事情上,不用講對錯,只需講輸贏。
為什麼學術期刊成了明星建築師、建築教授、大院主持建築師和雜誌社的合謀?
因為其他人實力不夠。
對於這類話題,形而上太多,邏輯梳理太細——我認為這都是不太明智的行為。
就好比問你建築師是要金錢還是要理想,難道一定要把邏輯整理得這麼清晰?
明星建築師的話語權和其他建築師的話語權一定是對立的嗎?
學術地位的獲得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就算是想要一炮而紅,信息化的現代社會也給了你足夠的空間和載體。除了核心期刊,還有各種不同的平台可以看到大家不同的聲音。
這類期刊雜誌,可不是學術圈的全部,管他的核心期刊。
現代設計隨著專業的細分,跨界的學術圈也能成為我們施展的平台。
這個問題,作為從業人面對自己實力不足的痛點,寫出這個答案
————其實是很不情願的。
感謝 @小易君 的解答,同時,還是本著「拋磚引玉」的態度希望能得到更為高全面和精準的見地的分享。其實」合謀「一詞雖然參雜了較多主觀的不滿,有衝動之疑,但是不乏對事實的一個側面反映。究其原因,主要認為有三點:
1.建築行業複雜性背後下漫長的成長周期
非常同意 @袁牧先生在「如何評價建築師馬岩松的設計以及他的建築觀?」中提到的對中國建築師整體行業述及。尤其是困囿於中國以及中國建築這個大環境中,前者對每個成功者的要求是「又紅又專」的包括在學歷、履歷的」根正苗紅「;而後者則似乎預示著更年長的、更有威望的、更佔有資源的具有更多的可信度和說服力。並且,形成了一種循環,即這部分人通過他們自身的地位獲取了更多項目的同時也獲取了更過對項目的把控度,並通過這種極強的對設計的把控度運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再作成一個個相對成功的案例,形成了一步步深入的資源加持。
2.雜誌社與明星建築師、建築教授、大院主持建築師相互發展的內在模式
雜誌社權威性的確立很大程度上依賴如上有資歷的建築師和建築學者作為奠基,而後者對前者在發表論文、評職稱上有巨大的訴求。 這這使得建築學術期刊變成了一種兩者互利互惠的模式。
並且,值得一提的是,建築類學術期刊在很多時候承擔了較大的社會性和公民性,即類似以」走向公民建築「的形式對社會認知進行普及甚至可能是修正。而這主要表現在以雜誌社策劃而進行的各種如上精英的展覽、會談 、講座,並以此為題撰文並約稿。這部分也是不定期地對這種學術資源的內在消耗。
3.以」解讀「為名的跟風
一個建築師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組成的,但是各種以」解讀「為名的跟風似乎就不那麼足取了,尤其是過分解讀。似乎這又是一個另一個雙贏的智慧,即解讀人斬獲了表達欲,而被解讀人收穫了更大範圍內的認可度,二者不傷和氣地共同享受著時代的加冕。誠然,解讀對於大眾更進一步了解建築及文化本身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建築的複雜性造成的多種可能的解讀似乎很多時候已成為了超出設計人意圖的臆造和追捧。
中國的建築發展本來就是很急促的,建築學學習的東西基本點都是大眾化的,這個時候大多數人的審美會出現大眾化,然後這種形式下,獨特的說話方式?表達形式,再加上評論家的捧角效應,按照這種效應很多東西就會出現名人效應化,然後這類的書籍難免為了生存和出刊這麼做,畢竟不會有那麼多一直有新意的東西。
看到全新的精美的彩色的厚實的建築設計書,在五道口那個電影院樓底下的舊書店,每本十元,無人問津
能陷入文字與攝影的建築師,個人覺得只能是功夫不到家。 設計師報團組群相互吹捧是十年前就有的事。
你看看劉家琨,董豫贛,李興鋼對吧。其實人家就是能聊到一起。
試著答下,可能是中國還沒有 建築評論家 這麼一個群體吧
在中國學術界批判性本來就是個望塵莫及的辭彙,更何況在以實踐和作品為主導的建築界再何況是篇幅和深度都很受限制的期刊,你想在這裡找批判性我送題者兩個字:呵呵
建築這門學科本來就是披著工科外衣的藝術學科,和唱歌跳舞畫畫沒什麼本質上的差別,所以建築大師變身藝人明星、建築圈成為娛樂圈子集、建築雜誌向娛樂八卦靠攏,不過是卸妝後露出素顏而已。
推薦閱讀:
※如何做好建築學畢業答辯?
※如何看待建築行業從業人員和勞工老齡化?
※東京芝浦工業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如何樹立良好的建築歷史觀?建築史應該怎樣學的有趣味?
※日本古代木建築經常遭到雷劈而燒毀,請問古代在這方面有什麼解決措施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