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之間同業業務的風險主要來自哪裡?
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報告專欄認為,金融機構的同業業務快速增長有其客觀背景和現實需要,但也存在發展不規範、規避監管、期限錯配增大和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效果,存在風險隱患。via 央行:同業業務快速發展存在期限錯配信息不透明等問題
謝邀!知乎第一次被邀,有點小興奮。這個問題很大,很難回答全面,我只能以一個同業市場一線交易員的角度來談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同業業務就是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往來,業務類型以及交易模式有非常多種,但任何一種交易模式都可以歸為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以及通道業務三類中的其中一種。銀行機構是同業業務交易中的絕對主力,掌握了絕大部分的同業資產。同業業務在這幾年的快速增長有其必然性,是金融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也是金融機構盈利壓力下的現實表現。特別是銀行,近幾年經濟下行壓力巨大,連續幾年的天量貨幣投放戛然而止,信用風險激增,不良貸款飆升,尤其是長三角一帶表現尤為明顯,銀行依靠傳統的業務模式要維持利潤的高增長顯然難以為繼,而同業業務有機構信用背書,風險明顯小於傳統業務,因此大量的銀行機構大規模涉足同業業務,以興業、民生等激進股份制銀行為代表。
同業業務被監管層高度重視是在2011年非標業務興起之後,在這之前經常被監管層點名的應該是票據業務,幾乎每一年都會有針對票據業務的文件出台,都有針對票據業務的大檢查,但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變得越來越不規範(關於票據業務有空再細說吧)。
非標業務的興起可以說標誌著傳統業務同業化,簡單的說就是銀行可以將傳統的信貸資產通過一定的渠道以及交易模式轉化為同業資產,這樣就完全不受信貸規模的限制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銀行A要給一個企業放一筆貸款,但是沒有貸款額度,那銀行就找了一個信託公司,成立一個單一資金信託,讓銀行B來買這個信託計劃,信託公司再通過這個信託計劃給企業放款,那麼銀行B對這個企業一點都不熟悉它肯定不敢輕易來買這個信託計劃,於是銀行A就會對銀行B出具一個承諾函或者一個遠期回購協議,意思就是說如果企業有問題了,到期不能正常還款,那銀行A就會無條件把這個信託計劃買回來,幫企業墊款。在這個模式中,銀行A成功的給自己的客戶放了款,維護了客戶,得到了存款以及一系列的後續合作機會,同時還節省了寶貴的信貸額度;銀行B獲得了一筆有銀行信用背書的較高收益的同業資產,獲得了利潤,並且只計25%的風險資產,節約資本;信託公司獲得了一筆可觀的通道費。可見這個交易鏈條上的所有單位都獲得了好處,咋一看皆大歡喜啊。但是對於監管層來說就變得很頭疼,因為這並不計入信貸額度中,它就無法精確統計全社會的融資額以及融資需求,對整體經濟形勢的判斷以及宏觀調控政策的適時調整不利。
我發現講了這麼多始終沒有談到同業業務的風險,那我們現在回歸正題。
作為一個經歷了2013年6月份這種前無古人後也不一定有來者的市場巨變的同業業務交易員,我認為同業業務最大的風險是流動性風險,即期限錯配問題!期限錯配指的是用短期的負債來匹配長期的資產,因為眾所周知負債期限越短利率越低,那麼將短期的負債不停的滾動著借下去就能降低整體的負債成本,就能取得利潤的最大化,但是那是在非常理想的利率平穩的市場環境之下!利用期限錯配套利是一個非常具有誘惑力的東西,例如一筆6個月的票據買入返售的利率是6%,而同期6個月的同業負債的利率是5.6%,如果匹配的話只能賺40BP的利差,而同期7天的同業負債利率可能在3.0%,14天的在3.5%,一個月的在4%,如果是理想條件下,7天資金一直維持3%的水平,那麼用7天資金一直錯配下去就能獲得300BP的利差,這就是錯配的誘惑。從這個機制里就可以看出錯配的風險在哪裡了,因為你必須保證這筆資金到期後需要借到下一筆續上,如果續不上可能就要違約前一筆,而上一筆借給你錢的機構恰恰也是從別的結構借來的,這意味著一連串的違約,這對市場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會造成整體的信用缺失,有錢的機構也不向外融出了。此外如果資金利率高企,並且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可能出現虧損。2013年6月份的錢荒讓所有有錯配的機構都心有餘悸,並且在當時確實造成了多起實質性的違約事件,並對市場造成了恐慌。
同業就是錯配和監管套利,相應最大的的風險點就是流動性和合規風險;既然是和金融機構做,那信用風險也是一大塊。
鮑同志一看就是做票比非標多,所以主要談了談流動性風險。倪同志忽視流動性風險,Eason的什麼交叉傳染說來也就是交易結構複雜帶來的操作風險和機構信用風險。
流動性風險去年6月被坑了以後很多人變乖了,不過最近資金充裕價格低廉要做票的除非有低成本資金不然不錯配沒利潤。整體上感覺錯配沒那麼厲害了。
合規風險上周五監管剛發文收拾了我們一頓,所謂的127和140兩個文大家有興趣自己去看看。另外,我們的合規風險從大環境來說是不大的,因為監管風格一般都是「既往不咎,以後注意」,所以你別太跳一般不會作死。除非像某些農村同業改成一般存款的親=。=另外做業務手續要符合本行規範,那麼內部一般也就沒風險。
信用風險一般機構都會對同業做授信,這裡風險資產佔用不一樣,一般來說銀行信用25%,其他機構100%。不過真要碰上人家不還錢你也得慢慢去處理壞賬,欠錢的人都自帶【大爺】屬性,有壞賬的被動【孫子】技能觸發。另外注意,冒用金融機構來騙錢的人也有哦,很難成功就是了。
非標做的多的話也會考慮基礎資產風險(和信貸類似),不過大家更多是看機構信用,所以一般投資時候不會開包開的太厲害,只要擔保方的手續完整就行。理論上企業不給錢了金融機構給我墊,目前沒有大範圍風險,不過對於銀行來說,拖欠幾天還本付息那都是大事兒。
此外所有銀行會有的操作風險啊道德風險都等等都是有的,不過我回答的時候同業正面臨巨大變革,後面會發生什麼還不好說。
一是由於同業業務具有不繳存存款準備金、節約資本和撥備、不受存貸比約束以及交易對手之間互利等特點,部分銀行機構通過同業業務規避宏觀調控和監管要求。
二是不少金融機構通過較低成本借入短期同業資金,再投資於期限長、收益高的資產來獲取超額收益,期限錯配不斷增加,可能導致流動性風險。
三是部分同業業務透明度低,會計核算不規範,加大了風險監測和監管難度。
四是金融機構間資金聯動性增強,部分同業業務通過多層「通道」包裝,結構複雜,資金劃轉頻繁,造成金融機構整體資產規模虛增,一旦某個環節發生風險,極易引發交叉性風險傳染。
嗯,先答這麼多。
同業業務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一是微觀機制,也就是從事同業業務的這些機構自身面臨的個體性風險;二是宏觀機制,即是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朴總結概括的Calico機制。
微觀機制方面:
第一,同業業務存在較為嚴重的期限錯配,會給單個機構帶來流動性風險(LiquidityRisk)。這可以通過流動性覆蓋率指標(LCR)來衡量,銀監會今年3月發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已經對該指標提出了定量定性要求。同業業務做得比較多的銀行,這一指標會明顯惡化。
第二,期限錯配增大了很多單家金融機構的利率風險(Interest Risk),甚至使其敏感性缺口發生方向性變化。例如,以前很多銀行負債期限長於資產,因此喜歡央行加息;但同業業務是用很短期限的負債去匹配很長期限的資產,和銀行傳統的非同業業務的資產負債的配比方向相反。所以,同業業務的增加會導致銀行從喜歡央行加息變成喜歡央行減息。問題的關鍵是,可能有相當一部分金融機構還不知道自己的利率敏感性已經發生了這種方向性變化。
第三,集中度風險(Concentration Risk)增大。集中度的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基礎資產的角度看,一部分非標資產最終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礦產等限制性或投機性領域,增加銀行在這些領域的風險集中度。二是銀行之間的風險敞口大幅度增加,使得風險的相關性急劇上升。
第四,集團傳染的風險(Group-wide Risk)增大。很多銀行通過銀行下設的信託公司、基金公司從事非標債權業務,並且自己在表內持有,可能違反了關聯交易、防火牆的內控要求和監管規定,使得風險隔離失效。
第五,信用風險(Credit Risk)增大。一方面是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增大,另一方面借款企業的信用風險也需要納入考慮。因此,銀行或金融機構在從同業業務獲利的同時,也承擔了本來不需要同時承擔的風險——既要承擔同業敞口風險,又要承擔非標資產基礎資產的信用風險。
第六,從監管角度來看,大量的抽屜協議等破壞了合規文化,增加了合規風險(Compliance Risk)。這是一種對於金融生態的破壞,會使得監管難度和監管成本極大上升。
此外,還有一種風險是高槓桿風險,一些數字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這一觀點。有研究指出,2012年初同業資產槓桿率是8倍,而到2013年中旬槓桿率上升到了16倍。這些研究沒有說明具體的計算方法和數據處理,如果可靠,那麼同業業務也會通過提高槓桿而使銀行的脆弱性增加。
在宏觀機制上,同業業務如何導致金融不穩定?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朴大體總結了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恰好構成了一個英文單詞:Calico(其中文意思是卡里科衝鋒槍或者印花布、白棉布)。
第一個傳導機制是通過推動信用膨脹推動金融不穩定的擴大(Credit Boom)。一些同業業務通過出表規避風險,或者選用低風險係數的業務模式,規避或者弱化存款準備金(負債方)、資本充足率(資產方)、合意貸款規模(資產方)、存貸比(資產方 負債方)等監管指標的約束,導致表外信用擴張大幅增加,廣義信貸/GDP快速上升(見圖4)。這裡的廣義信貸包括銀行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企業債券融資、資產證券化餘額等。如果沒有同業業務的擴張,信貸增速會平緩一些。
第二個傳導機制是風險偏好的提升(Risk Appetite)。這一點特別重要,歷史上每次金融危機都伴隨著金融機構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同業業務無疑提升了銀行的風險偏好,甚至導致一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交易投行化。
第三個傳導機制是流動性風險增加(LiquidityRisk)。同業業務的發展,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商業銀行的負債結構,會造成零售存款向同業負債的轉化。同業負債高度依賴於金融市場,其穩定性遠低於零售存款,這種負債的結構變化使銀行負債的整體穩定性下降。另一方面,在資產方對於同業資產的過高配置也會增加資產組合與現金流管理的難度。這兩方面因素將使銀行的流動性風險上升,也會使整個金融市場的脆弱性增加。
第四個傳導機制是關聯性和複雜性風險上升(Interconnectednesscomplexity)。同業業務增大金融機構之間的敞口,使得各金融機構的相互關聯性上升。如果說十年前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繫更多的是點對點的聯繫,那麼藉由線上和線下的同業敞口,目前金融機構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張利益交錯、風險共擔的網路。這種關聯性和複雜性的上升,將對金融體系的風險產生系統性的影響。
第五個傳導機制是抬高了融資成本(Cost)。資金鏈條延長,中間環節費用增加,導致資金成本高企。雖然資金最終還是進入了實體經濟,但雁過拔毛,過度的中間環節會增加實體經濟的最終融資成本。以銀信通道類業務為例,信託公司在通道業務上的收益,實際上就是銀行的成本,而這些都被轉嫁到了融資企業上。據初步測算,2013年上市公司EBIT是7.6%,2014年一季度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是7.37%。這兩個數字雖不能直接對比,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目前企業融資成本較高。這既是一個微觀問題,也是宏觀風險。因為從銀行不良資產來講,貸款最終是要流向實體經濟,如果實體經濟不好,金融機構也好不了。但從最近的一些數據可以出,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融資成本相比,已有趨穩的跡象。
第六個傳導機制是同業業務擾亂金融秩序的風險(Financial Order)。由於我國的同業業務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信貸通道的職能,在客觀上混淆了各類不同金融功能的實現路徑,使得市場信號混亂程度加劇,擾亂了金融秩序,不利於金融業規範發展和培育良好的合規文化。
從管理的視角來看,同業業務目前的做法和內部管理有不少值得商榷和改進的地方。比如說,部分金融機構把標準化的資產集中到總行經營管理,一些非標準化、風險相對較高的資產反倒允許分行自由做。此外,很多同業業務違反會計處理原則、業務透明度低等。就此可以看出,銀行對風險的感知、識別和管理還有待改進。
銀行過去很少有某種單一的業務能像同業業務一樣面臨如此多的風險。例如,傳統的存貸款業務會導致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合規風險、大額敞口風險,但是幾乎不太涉及風險關聯性、風險偏好和系統性風險,而同業業務把這些風險全部囊括其中。
從理論上分析,同業業務究竟是如何影響金融穩定的?最近IMF的經濟學家Ratnovski等的文章基於銀行牌照價值( franchise value),分析了銀行交易性業務的發展對銀行風險水平的影響。他們的研究發現,交易性業務可以幫助銀行在短期內擴大資產規模,獲取利潤,但過度的交易性業務會導致銀行風險承擔過度,降低銀行的牌照價值。
一方面,銀行在做交易性業務之前和做交易性業務之後所佔用的資本具有時間的不一致性,即過度的交易性業務導致資本積累不足;另一方面,風險轉移存在「合成謬誤」,即銀行認為交易類業務的風險可以快速轉移出去。儘管目前我國銀行同業業務與歐美國家銀行業的交易類業務的運作機制和交易對象並不相同,但其對金融穩定的影響機制有相似之處。
我們不妨將我國的非標資產和美國次級貸款做一個對比,可以發現,兩者既有一些相同點,也有一些不同點。
在相同點方面:第一,資產質量比表內信貸差一些;第二,缺乏透明度;第三,主要目的是規避監管;第四,構成了金融機構的共同風險敞口。這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區別於歷次危機的一個主要不同特點,過去的危機大體上是由於機構破產倒閉引起的,而這次是由於很多金融機構都持有了次貸資產這一共同風險敞口導致的。另外,中國非標資產的產品規範程度、風險隔離程度甚至還比不上美國的次級債券,因為美國次級債券畢竟還有資產證券化這一隔離機制。
當然,兩者也存在一些不同點。第一,美國次級貸款衍生品的投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MMMFs),而我國同業業務的交易主體大多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第二,幸運的是,我國同業業務的基礎資產質量可能要好一些。但值得特別提醒的是,基礎資產質量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會隨著經濟和金融形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第三,我國的市場參與者假定了政府的隱性支持,這是我國同業業務的獨有特點。
關於同業業務,經常談到監管套利,如何認識和看待監管套利?監管套利是指金融機構利用監管標準的差異或模糊地帶,選擇按照相對寬鬆的標準展業,以此降低監管成本、規避管制和獲取超額收益。在次貸危機之前,監管套利是個中性辭彙。但在次貸危機之後,監管者已經給監管套利貼上了非常明顯的負面標籤。
對監管機構而言,監管套利會損害監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對金融市場而言,監管套利有礙公平競爭,會破壞市場秩序。正因如此,危機之後的影子銀行監管關注的就是監管套利和系統性風險隱患。就同業業務而言,其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規避資本監管、存貸比監管等。假定某銀行的買入返售資產是6000億元,如果把這6000億元按照100%的風險權重計算,加權風險資產大概會增加4500億元,如果買入返售資產在各項資產中佔比又較高,則可以預計資本充足率會因此明顯下降;而如果要維持資本充足率不變,需要額外籌集一大筆資本金。如果按照50%的風險權重計算,風險加權資產也會增加1500億元。從資本監管角度看,同業業務對銀行很有吸引力,但對監管而言還需要高度防範其風險。
(先回答再發自己的想法)主要來自利率風險。因為他是目前國內同業市場上其直接反映損益的東西,稱得上是實質風險的。
關於合規風險。由於現在監管層面(央行、銀監)談得比較多,而且中資銀行的boss們都是任命制的(你懂的)。因此,合規風險都被關注的比較多。我不認同合規風險是同業業務部門和金融市場部門要過多關注的事情。
關於流動性風險(全銀行體系的)。說實話,尼瑪想防也防不住。一般來說,同業業務的風險敞口都來自於對手機構的信用風險。但是,這幾年行業內已經有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對手機構的信用風險並不能代表每一筆業務的風險。
比如說,a銀行將x客戶的貿易融資轉給b銀行,表面上看,b銀行的風險敞口是a銀行,其實這筆交易的風險敞口是在x公司身上,尤其是當a銀行對x公司的授信額度或者融資總量佔據了該銀行相當大的現金頭寸的時候(比如中石油中石化這種巨無霸企業)。如果企業對於a銀行違約,按照同業監管要求a銀行是不能對b銀行違約的,但是並沒有財政或者保險公司來兜這個底的。
我們假設中石化的石油貿易產生嚴重虧損,現金倉位大量流逝,無法償還某中小銀行的貸款,該銀行本身現金頭寸也很緊張,這筆貸款的現金其實來自於另外一家同業,那麼後面的事情該怎麼辦?財政兜底?反正法律沒規定過怎麼辦。這就是監管風險。
現在很多銀行的同業業務只做kyc,盡職調查只做到對手機構為止,但是不會kycc,不會把盡職調查做到資金的實際使用人身上,這就是系統性風險。首先膜拜經濟分析法,我想說的是,還有一層拉到現實面前的風險,就是同業業務往往還會拉正常授信業務下水,降低正常的授信准入標準,變相架空擔保條件,信貸資產質量嚴重下降,形成大量棘手的不良之訴。很多這樣的案件往往在案件處理過程中甚至很難還原正常的法律關係。
最近發生最多,最大的,就是蘿蔔章
鏈條長,風險大。具體的我也要學習一下。
請問下銀行同業業務如何開展呢?感謝~新手上路,請多多指教。萬分感激~
我也不太理解啊,正想問。同業市場現在主要是銀行同業之間,比如像同業拆借,同業存放,同業借款,買入還售等,但這些都在監管範圍內啊,除了同業存放可能沒計入存款計提準備金外,沒感覺有啥監管風險啊!
推薦閱讀:
※金融領域有哪些經典的笑話?
※信用評級機構在評級時是怎樣處理經濟周期的影響的?
※如何評價喬治·索羅斯的職業交易生涯?都有哪些值得讓人學習的地方?
※如何解讀「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業存款與同業借款納入存貸比,但是存款準備金初步定為零」,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建築施工企業如何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