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同樣的年薪,哪種發工資方法納稅少?

比如年薪總數20W,不考慮績效,按100%來算
a.按12個月發 每個月20w/12
b.按14個月發,最後2個月當年終獎
c.按16個月發,每個季度多發1個月


20140622 新增幾組年薪的測算結果,見答題最後。

重新整理了一下答案,經 @Jeffrey Lin提醒,原進階結論有誤,已修正:

先說結論:在三種發放方式中,繳納個人所得稅最少的是方法 b.按14個月發,最後2個月當年終獎。繳納個人所得稅最多的方法是 c.按16個月發,每個季度多發1個月。

以方法 a.按12個月發 每個月20w/12 為基準進行比較,方法b從兩個方面減少了稅額,1)每月應納稅所得額減少,有可能降低對應的稅率 2)年終獎的個人所得稅演算法上有優惠,大幅減少了所得稅額。

而方法c和方法a相比,有正向和反向兩個因素。1)每月應納稅所得額減少,有可能降低對應稅率,2)由於季度獎不享受年終獎的演算法優惠,導致有季度獎的當月應納稅額增加,稅率增加。理論上和方法a相比可能更高也可能更低,但不可能低過方法b。 實測結果,20萬年薪,方法c交的稅比方法a多。

(本段結論不完全正確,見修正進階結論)進階:正常情況下個人所得稅繳納最少的薪金髮放方式是每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後的月薪正好等於起征點(北京是3500),然後剩下所有的薪金作為年終獎一次性發放。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享受年終獎演算法的優惠

修正進階: 經 @Jeffrey Lin 提醒 上述進階結論有誤。例如每個月3500,年終獎金19000,和每個月5000,年終獎金1000。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兩者年薪一樣,但後面一種納稅少很多。

這個最小值可能在中間的某個點出現,因為年終獎奇葩的設定,所以暫時沒有一個得出一個通用的結論,但可以通過以下excel表測試最小值。

測試文件可以在這裡下載。
IIT TEST(1).xlsx_免費高速下載
(答題最後補充了幾個年薪數字的測算結果)

多謝@Jeffrey Lin 的耐心解釋。

其實和年薪沒太大關係。因為每個月的免徵額都是3500,全年的免徵額都是一定的。那麼多出來的錢都是要交稅的,交多少稅完全取決於稅率。所以不管年終還是平時,最好的分配方法就是讓兩者的稅率都儘可能的低。如果平時太低了,那麼年終就會很高,如果年終稅率低了,那麼平時就可能高,所以應該讓兩者儘可能的相等。另外如果考慮到年終獎個稅計算存在一個奇葩之處(所謂的獎金多一元個稅多幾百甚至幾千),所以應該在保持稅率一致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將收入分配到每個月去。稅率如果不能一致的話,就寧願平時的稅率高一等級。

以下按題目要求比較的數據,社保方面因為是要根據上年月平均工資繳納,所以統一按上年也是20萬,月平均工資16667元計算。個人所得稅是按照北京地區3500起征點計算。

a.按12個月發 每個月20w/12
全年共繳納個人所得稅 17,005元
b.按14個月發,最後2個月當年終獎
全年共繳納個人所得稅 13,622元
c.按16個月發,每個季度多發1個月
全年共繳納個人所得稅 18,387元

年薪10萬、15萬、20萬、30萬、40萬、50萬、80萬、以及100萬情況下納稅最少的方案

(*年薪80萬最少納稅方案是一個區間,月薪在31,700~38,500之間,獎金在419,600~338,000之間,納稅總額都是176,435,)


現金


年終獎54000整,剩下的除以12,平均到每個月發。


你這是在委婉問如何避稅 ,我第一份工作 金融行業的公司 每月10號發底薪時走的對公轉賬 報稅的, 18號發提成 是財務對私轉賬的 不報稅,金融行業都是浮動底薪 底薪最高才會達1萬,報稅也就一千多塊, 提成無上限 公司採取這種辦法避稅,後來跳槽後 還是這個行業才發現 特么的 再也找不到像老東家那樣為員工避稅的好公司了


每月發個6000工資,按6000來交稅交社保。每月弄個兩萬的補貼,外出吃飯什麼的記得開發票,憑發票報銷。其餘的發現金


讓公司給你辦一個香港工作證,國內每個月發3000,剩下的發到香港工資卡上,換成人民幣花。


虛擬員工數,分擔納稅額,比如一個月2萬多,那就再虛擬3個人,4個人每個人5000多,那繳稅額就少很多了,當然這是不合法的。


最好這樣!工資就發稅率線以下,然後設多項獎金,每項獎金也稅率線下!湊足20W就是了


b,每年有一次年終獎分攤計稅機會,比工資稅要少很多。


每個月社保公積金交完正好3500
然後年底開除,補償金不交稅


最優方案是月薪和年終獎能同時適用最低稅率,而根據個稅超額累進的性質,應該盡量使年薪金額和年終獎金額基本持平,則兩邊使用的稅率都最低。
又,根據月薪和年終獎計稅演算法,月薪每月都有一個速算扣除數,而年終獎只能作為一個月工資享有一次速算扣除。
因此,月薪的分配金額應該比年終獎金額稍大。


推薦閱讀:

印花稅有何作用?
如何評價《老會計的14個經驗之談》這篇文章?
稅收徵收管理分類中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包含了查定徵收與查驗徵收嗎?
跨國公司們常用的避稅方式有哪些?
把消費稅由中央稅轉變為地方中央共享稅的設計邏輯是什麼?

TAG:稅務 | 工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