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的唱法比張學友的先進在哪?


唱法先進這東西從耳帝那裡看來的吧?

若要將陳奕迅和張學友在演唱上進行一個全方位對比,是個大工程,這兩個都是我非常喜愛的歌手,作為一個業餘音樂愛好者,盡我全力,慢慢寫。
————————————————————
90年代中後期,謝霆鋒、周杰倫之前的那一批出道的男歌手,不少都有過模仿張學友的階段,其中的佼佼者為陳奕迅、王力宏兩位,他們在一眾歌神模仿者中能脫穎而出,有這兩點優勢:
1.模仿到了張學友的發聲位置,而不只是模仿張學友的發聲口型和蘭花指;
2.這種模仿只是為了在新人階段打下屬於自己的市場基礎,基礎打下後,他們二人很快就恢復了本來面目,也就是本嗓音色。

從我個人的聽感來講,王力宏於《唯一》這張專輯徹底拋棄了聲音中「張學友」的那個部分,陳奕迅則無所謂拋棄不拋棄,他本來就極善模仿,估計自個兒在家閑著無聊會試著用好幾個人的音色去唱同一首歌玩,他聲音里「張學友」的那個部分,想用就用,想扔就扔。

陳奕迅從出道到現在,歌唱技巧上的進步幾乎是國內成名歌手裡最嚇人的一個,這種進步有方向、有體系,經年累月下來,才有了他如今無可替代、難以模仿的演唱風格。
視頻封面陳奕迅參加新秀歌唱大賽一舉成名視頻

這是95年陳奕迅參加TVB新秀歌唱大賽上的節選,可以從這個視頻中明顯看出,當時的陳奕迅還沒有「演唱風格」可言,除了聲音是有厚度的(他的氣息支撐從一開始就不錯),無甚獨特之處。尤其2:15秒處那個假音居然唱劈了,這在現在的陳奕迅身上是不可想像的。

我們所熟知的那個陳奕迅,其獨特風格於華星後期開始構築,於新藝寶《U87》時大成,再往後就沒什麼大改動了,要拿陳奕迅和張學友做比較,就要從陳奕迅風格成熟後開始。

而說到張學友,大眾耳朵里那個熟悉的張學友,其實非常、非常非常片面,我們總說張學友容易模仿,那只是唱《吻別》、《祝福》、《情書》、《忘記你我做不到》的那個張學友,所有模仿張學友「唯妙唯肖」的人,也基本只是模仿這幾首歌而已,換張學友21世紀以後唱的那些歌,他們一首都拿不下來。因為那之後的張學友也開始求新求變,這種改變可能基於早期音色的局限,無法適配21世紀後多變的流行風格,也可能是由於聲帶機能的減退,再不能像以前那樣「雄渾」。總而言之,那之後的張學友唱歌變得更輕盈、更靈活,適配性更強,居然還能唱唱爵士(見專輯《private corner》),我無法想像90年代那個苦大深仇的張學友怎麼去唱需要swing感的爵士。

後期的張學友,模仿起來就難多了,因為複雜了。

大眾對陳奕迅和張學友,都有一個長期的、頑固的偏見,說白了,是對他們兩位知道得太少。
——————————————————
那麼回到樓主的問題,陳奕迅的唱法若要一定說比張學友先進,那隻能說是在某些方面,陳奕迅確實更符合當下的審美觀,唱得更歐美化。這既是陳奕迅天賦所致,也有張學友受年齡所累,有些固有東西實在沒法改掉的原因。

陳奕迅在低音區唱得比張學友好,大部分時候他的發聲位置比張學友更深、更靠後,也更邊緣化,發聲的點要小,這就讓陳奕迅在唱低音的時候比張學友更輕鬆,音質也更為凸顯。

發聲位置深後,更小的發聲點帶來更小的損耗,這是典型的歐美歌手的風格,我們總說一些歌手有歐美范,不是說他們英語念的好,二是他們或多或少有以上這些特質。

舉例子的話,張學友的《如果這都不算愛》,陳奕迅和張學友都有現場演唱過:
視頻封面如果這都不算愛-張學友音樂之旅國語經典視頻張學友 2002年音樂之旅live 《如果這都不算愛》
視頻封面陳奕迅 如果這都不算愛- 張學友和音- 正東演唱會 part.4 (總共6 p...視頻

陳奕迅 2006 10x10我至愛演唱會 《如果這都不算愛》

這首歌張學友在主段低音區非常吃力,「不問該不該」的「該」字和「為你流下淚來」的「來」字甚至都已經沒有音色可言了,這是漏氣所致。唱歌一旦氣息不集中,從麥克風出來之後音色就是渾濁的,無論多大聲都沒用。反觀陳奕迅在這首歌低音區遊刃有餘,音色從頭至尾連貫統一,而張學友在這首歌里,主歌和副歌幾乎是兩種音色,像是兩個人在唱。

一般來講,和張學友合唱一首歌,尤其是男歌手,非常吃虧。因為張學友的發聲點比較大,唱歌會有種「沉重感」,字字珠璣,普通的男歌手和他合唱,會顯得聲音很面、虛、不通透,容易被「蓋過去」,歐美那邊也有個這樣的例子,就是Christina Aguilera,別說女歌手,音色娘一點的男歌手和她合唱都會被蓋過去。這在不明真相的人看來,就會覺得「你看這誰誰誰,唱功被歌神完爆了吧!」

但是陳奕迅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他的發聲更邊緣化,沒有張學友那麼粗重,卻更鋒利,能夠從張學友的聲音中刺出一道裂縫來,無論如何,都不會被張學友蓋住,相得益彰。這種特質在錄音室當道的如今非常有優勢,如今的歌手,無論你的live多好,你如果錄音室唱得不行,那你的上限就很有限了,進不了棚的歌手在如今這個年代,說嚴重點,通通是廢物。而陳奕迅的音色和唱法,實在太適合進錄音室了,這一點國內能和他比的寥寥無幾,張學友也不行。

PS:這幾年選秀,很是出了些唱現場很厲害但是進了錄音棚就玩蛋的歌手,對此種現狀,我也只能攤手。
——————————————
有些晚了,明兒還要上班,剩下的如果有空,會陸陸續續地補上。


這咋答啊?陳的唱法更符合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


說一下個人感受吧
打個比方:
學友是班級優等生,各科成績都很好,特別是語文,考試技巧完美,閱讀能答滿分,知道所有的得分點;作文更不用說,三觀正,各種修辭手法完美,思路清晰。深得老師喜歡
醫生成績也不錯,喜歡文學,近乎痴迷,但不喜歡考試,因為不夠隨意,文筆好,基礎紮實,除了閱讀理解,全靠自己感受答題,也不管閱卷老師的Gpoint在哪,作文揮灑自如,針砭時弊,真情實感,但不是每次都能得到閱卷老師的認同,時而滿分作文,時而車禍現場, 不一而足

輕噴


歌手有很多種
創造才華型的如:周杰倫等
活好的如:林志炫等
靠臉的如:飛輪海等
走心的如:陳奕迅、張學友等
光論唱功而言,陳和張不相伯仲。但一首歌只看技巧的話就落於下乘了,真正一位歌手能力的是對歌詞中情感的把控和處理能力。張學友憑藉渾厚的音色,配合渾然一體的共鳴,使得每句歌詞都極具穿透力,每分情感都表達的細膩而飽滿,情緒剛剛好又不會溢出,就像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的感覺一樣,這種對情感的完美掌控能力沒有多少歌手能夠做到,這就是為什麼張學友被稱為歌神!
好吧,其實我是學友腦殘粉,我歌神就是第一。


一般來講,唱歌控制氣息要靠聲帶,喉,舌骨,咽部肌肉,口腔,鼻腔。因為聲帶收緊的力量比較弱,所以多數歌手控制氣息主要靠咽喉部分收緊,這些肌肉以不同比例緊張收縮,也構成了很大一部分音色。學友屬於這一類。陳奕迅恰相反,控制氣息主要依靠聲帶,咽喉部分比較放鬆。打個簡單粗暴的比方,張學友和陳奕迅控制氣息的方式大概就像播音員和普通人說話的方式。張學友比較正統和「正確」。陳奕迅的唱法雖新,但難度高,音色不易變化,以後的歌手不容易以此種唱法出彩。


唱歌這種事又不是階級鬥爭,哪來什麼先進落後,只是說自己更偏好誰,也只能說陳奕迅更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


先進?


聽歌這東西最重要的是歌手的聲音能抓住你的耳朵,唱功這東西本身就很玄乎。


我以前覺得達到張學友高度的也有不少,陳奕迅唱功就不輸歌神

然而.....當我看完92-2000年張學友的香港十大金曲現場演繹之後,我被震撼到了,那颱風、那尾音、那幾乎0失誤的演繹,真的無法描述,只能用兩字形容——歌神,陳奕迅真的比不了他


如果實在想分高低,論功底,綜合下來還是張學友唱功第一!但是,我想提一個觀點,在張學友之上還有一個唱功非凡的,就是張國榮!這種程度,已經不能用誰更厲害來評判了,但是我覺得,論後時代的音樂風格,陳奕迅要更新些,這個就像做設計的,就像時尚潮流一樣,風格總是向前推移演變的。所以,我認為,陳奕迅的風格是張國榮與張學友兩者風格的延伸。不過論火候,陳奕迅還在量變的道路上,尚未登峰造極,但是確實已經是現一代最好的了。最後,這三位歌手,是華語男歌手裡唱功我最喜歡認可的。其它,都是分派別枝,或創作厲害,或曲風造人,或特定包裝,比如周杰倫是創作上開創新曲風的集大成者,其實張信哲也是國語情歌上的集大成者,只不過特定於哲式苦情歌,特定於90年代及末的最受眾度。如今的年代,集大成的唱片公司都相機倒閉了,已經不是一個集大成的市場造歌手的年代,所以碎片化的經典歌曲會有,而90年代巔峰的香港台灣樂壇再無。


我覺得哥哥張國榮最棒


如果不是暴龍哥專註爛片不唱歌,都沒陳奕迅什麼事。你叫陳奕迅唱唱相思無用和絕口不提愛你先,而暴龍哥只是學友哥的御用和聲。所以,我不是討厭陳奕迅,我只是討厭陳奕迅的腦殘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陳奕迅和劉歡在新歌聲上唱的《菊花台》?
請從相對專業的角度評析一下小林未郁(澤野弘之御用女vocal)的唱功達到了怎樣的水準?
如何評價林峰?
上周看了鄧紫棋上海巡演,查了下貌似已經開了很多場,她開這麼多演唱會,意義何在,會不會對嗓子消耗太大?
如何評價華晨宇的唱功?

TAG:陳奕迅 | 唱功 | 張學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