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論文投稿時你遇到過最奇葩的審稿意見是什麼?
我來說個聽說的。國內X博士投稿一本領域內著名國際期刊,三個審稿人,評審意見是一個Minor,一個Major,一個Reject。其中建議拒稿的是一個在美國大學的韓裔教授。修改後,韓裔教授的審稿意見里說這篇文章的Introduction調研不充分,並列出了八篇參考文獻希望作者引用,否則仍給拒稿。X博士發現這八篇文章全部是韓裔教授本人的文章,並且與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去甚遠。X博士不為五斗米折腰,向編輯提出申訴。後來文章順利發表,韓裔教授被撤出審稿人名單。
寫兩個,都不是自己的,第一個是朋友的。第二個是網上看到的。
「The authors discussed back and forth in comment whether they should cite my work to make me happy. But they forgot to delete the comment."
"#reviewer 1: I can not read through the paper. The theory was too challenging to my mind. Those principles could not be conduced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theory. I guess that the paper should wait for more evidence from astronomy discoveries. In that case, the author should delay his publication for at least 300 years, estimated by the velocity of progress in current science.
However, if the author is proficient with Mars language or some electric code that used commonly in the galaxy, I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consider a journal among the following list:
CGA (Chemoty- a galaxy journal);
JUSC (the Journal of Universe Science Society);
matters;
or JMHS (Journal of Mars Humor Society).
#reviewer 2: TOTALLY INTRIGUING BUT INTANGIBLE THEORY! THE AREA OF THE MANUSCRIPT WAS TOO VAST TO BE PUBLISHED ON THIS JOURNAL!
NO COMMENTS ON THE BIG-BONG THEORY ANYMORE! I NOW SHALL RETIRE FROM MY LOVING TENURE POSITION AT ONCE AND GO HOME, FOR I NEVER EVER HAD SEEN SUCH PAPER! TOOOOOOOOOOOOOOOOOOOOO AWESOME!
SHOULD THE AUTHOR RE-SUBMIT TO A BIGGER JOURNAL OTHER THAN NATURE! GOOD LUCK!"
Someone familiar with Mars language can maybe help getting this awesome paper published?
Abstract: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o reveal the basics in bond-formation. The overlap of electron cloud was thought to be the rationale of chemical bonds. However, in larger context, those were not the case, especially when considering the anti-materials and other dark issues. According to the Couple-phase theor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bonding involved the acceleration of plus-proton reactions, e.g. the exothermic/endothermic phenomena in most reactions were due to the absolute-vacuum void formation during the reaction. It is thus obvious that once the speed limit of proton is overcome, a scaling up of the niche could form an intangible exploration into a second-scale space.
怎麼能不提我 2008 年收到的經典審稿意見?!?!
三個審稿人,總分 1、3、5。其中兩個給分較低的審稿人分別是這麼說得:
第一條審稿意見,全文只有一句話:
5 - Definitely reject
This paper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it should definitely be published, but not at NIPS.
第二條比較長,節選有趣的部分:
3 - References missing
Some important references are missing, the followings list a few: Xiaodi Hou, Liqing Zhang: Saliency Detection: A Spectral Residual Approach. CVPR 2007
===相關信息===
我投的會議叫做CVPR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不是 NIPS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兩個會議差著半年時間。。。
另外,我就是Xiaodi Hou。之所以不自引是因為兩個paper理論上沒啥關係也不好直接比。
最後,原文基本沒改直接投NIPS 2008就中了。
10月9號更新
-------------------------------
推薦一個奇葩review集大成的網站,Shit my reviewer say
Shit My Reviewers Say
-------------------------------
看來我還是應該貢獻一個奇葩review才行。都不是我親身經歷,是道聽途說的,別人家的review....其中最狠的一個comment:
"The writing and data presentation are so bad that I had to leave work and go home early and then spend time to wonder what life is about. I would suggest that we set up a fund that pays for the red wine reviewers may need to digest manuscripts like this one. Please reject it completely and then block the author』s email ID so they can』t use the online system in future."
翻譯:
這貨的寫作水平和展示的數據太流(sha)弊(bi)了,哥不得不提前下班,匆匆回家,然後花時間思考下人生。。。哥建議我們還是成立個基金,以買單審稿人審閱時可能需要的紅酒,哥上火呀。請萬勿發表,並建議鎖定該作者的電子郵件ID,避免此人日後繼續投稿。。。
還有些其他的比如....
"Reject – More holes than my grandad』s string vest!"
拒發,這貨的漏洞比我爺爺網眼背心上的洞還多!
"The biggest problem with this manuscript, which has nearly sucked the will to live out of me, is the terrible writing style."
這篇文章問題太多了,特別是這個寫作風格,簡直摧殘了哥身體里求生的意志。
簡直沒希望了他們....看來作者要麼睡著了,要麼完全沒跟上宏基因組學的前沿發展。
幾年前,曾給某國際期刊(好像是JCAP)審過一篇稿,作者是我認識的一個國內同行。我中肯的提了一些修改意見並提出了一些問題讓作者回答。
兩個月後,我自己的一篇文章投另一個國際期刊(PLB)。兩周之後審稿意見下來了。我一看,不對啊!這個審稿意見讀起來感覺這麼眼熟呢?經過校對,發現我所收到的審稿意見,是審稿人直接從我兩個月前提交給JCAP的審稿意見中直接大段大段複製粘貼過來的。。。
世界好小。。。
再舉另一個奇葩的栗子。 我的一位土耳其同事曾經往PRD投過一篇文章,當時有兩個審稿人審他的稿子。最後審稿意見下來,其中一個說Introduction部分太短,另一個說Introduction太長。。。 天知道最後這位土耳其哥們是如何同時說服這兩位審稿人的。。。。沒遇到啥奇葩的審稿意見,奇葩的審稿回復意見倒是見到過,就跟女朋友跟你撒嬌一樣,你都不忍心拒絕了。
有次審稿,我很好奇作者合成出來的上清液里有啥成分,就問你要不做個色譜吧
作者回復了
審稿人大大你說的特別對,我們也覺得這個分析很重要,我們很快就補實驗了(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但是很不幸
儀器瓦特了(Unfortunately, the analysis equipment was out of order)
可是我們態度還是很認真
準備修儀器再測的
但是更不幸
我們沒經費了(repairs will take a long time because of a lack of research funds)
可是我們態度還是很認真
找了些文獻里的數據就將就一下吧(only a summary of references have been added)
最後態度非常好的說一句
すみません(excuse the omission of our own chromatography data)(論文作者是日本人...)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一直覺得審稿和回復
就是男女朋友不和 吵架 道歉 討好
然後男女朋友和好 感情升溫
然後文章接受 工作完善
兩個審稿人直接在我的審稿意見里干仗了。
最新進展:
續: - 教學,科研與生活 - 知乎專欄
我老闆審稿,遇到一篇寫的比較爛的,提了一堆不客氣的意見,並建議拒。可考慮到都是一個圈子裡混的,不想被人猜出來是她審的稿,於是要秘書把她的審稿意見全部改為英式拼寫再提交。。。。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同學的同學,暫且稱他為A吧。A是讀生物的,大家都知道生物的研究出成果的周期有多長,過程有多苦逼。A好不容易透過一大堆實驗數據得出了一初步結論,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該結論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都算得上是比較可以的突破,發個高檔次的國際期刊妥妥的。
正當大家都對A發現的這個結論寄予厚望時,A做了對照試驗,然後悲催的發現對照試驗顯示的結果和初步結論相駁。而且!!!找不到實驗出錯的點…估計A當時的表情應該是崩潰的ヽ(o`皿′o)?
後來,哥們兒咬咬牙把對照實驗那一part刪掉了,投了一個高檔次的國際期刊,祈禱審稿人眼瞎沒看著文章里沒有對照實驗。可惜最後還是被審稿人發現了,要求A補上對照實驗。
A只好退而求其次,發個中檔次的期刊,想著這個檔次的審稿人應該不會這麼嚴吧。嗯,結果你懂的…審稿意見依然是補上對照實驗。
於是,A抖機靈的發了個低檔次的期刊,心想,不行啊,我這麼多年的心血不能浪費,低檔就低檔吧。「奇蹟」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
返回的審稿意見是:
該死的你這文章我都看了三遍了!!!三遍了!!!你那該死的對照實驗為什麼還補不上!!!
這真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ω°????????`)
------------------------------------------------------12.25.2015------------------------------------------------------------------
好多贊吶,蟹蟹大家~
關於評論區有很多人問為什麼一開始不做對照試驗or平行實驗,答主不是生物專業的,所以答不上來。要是有小夥伴能解答一下,也是非常感謝。
還有人抨擊同學A學術造假,額,私以為在審稿人角度看來應該是論據不足,不足以說明他造假。再說這個問題是針對奇葩的審稿意見,A被返回的審稿意見和被審稿經歷看來,個人認為也算是蠻奇葩的,能一口氣三次投不同檔次不同期刊都碰到同一個老師- -
只是不小心抖了個機靈,勿要隨便關注答主啦。
答主非生物大神,只是個小小的環境諮詢吃土青年。
Nature 某子刊(非 SR,投稿時 IF&>10),審稿人噴了一堆,最後一句說:反正這篇文章無論如何也是需要過的,我就給你過了吧。
(因為署名在最後一位的大老闆比較猛。)
回複評論中一些朋友認為的文獻調研不充分:我們做調研文獻的時候不會去刻意關注國別。我們只是正常按照我們的認識去書寫整篇論文,但是reviewer的意思幾乎全部參考論文包括亞洲人(only one does not include Asian authors)而拒稿。現在學術交流頻繁,而且中國人各處都有,外國人的課題組中有中國人的掛名非常普遍。這已經是明顯的刁難了。如果他說是全部是亞洲的課題組那也沒啥,但他的意思是因為文章中參考文獻幾乎全部含有亞洲作者並因此拒稿,我想這是歧視應該不過分。
今天新鮮出爐,投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的一個審稿意見:
The references are scandalous, there is no other word to describe them. Among 28 references, only one does not include Asian authors. Given this situation, rejection of this manuscript remains a valid option.
反正我無語了好久。。。居然會一條一條去看參考文獻。。。
幾乎一半的審稿人都會在審稿意見中含蓄或直接地要求引用自己的文章。
但我覺得最扯蛋的還是,給出 英語水平有待提高,需要一個英語為母語的人給你指導指導的 意見的審稿人一半是韓國人還有一半就他媽的是新加坡或中國人!我給某雜誌審稿的時候可以看到其他審稿人的意見。某次看到一條挺有趣的評論,大意是:你們居然用氦來標記你們的分子!你們難道不知道自從烏克蘭政局混亂之後氦氣變得有多貴了嗎?
我們寫了一篇文章A(這篇文章背後曲折頗多,之前寫過,就不細講了),目的是批判另一篇發在Cell上的文章B。
投某個雜誌被拒稿。一個reviewer寫了長篇大論,核心觀點是:
我認真讀了文章B,非常能理解文章A的作者們想怒噴文章B的心情。然而他們噴的水平不夠高,差評!要我說,應該這麼這麼樣噴...
讀完有一種因為噴得不夠狠而被拒了的錯覺...
具體解釋一下。
文章B建了個模型解釋了一個實驗現象。我們發現他們隱含了一個條件,在現實中一般不滿足,就另建了更合理的模型解釋實驗現象。
我們在文章A里說也許在那個實驗里,文章B的那個條件恰好滿足了,所以擬合結果還好。
審稿人說,文章B雖然模型爛,但是人家參數多呀!用了那麼多參數,怎麼可能擬合不好?
我辦公室同級的同學的真事。審稿人沒有留下任何文字和評語,把文章里的一個實驗完整的重複了遍並且測了光譜,審稿意見就貼了他得到的數據圖。
我們幾個人討論了下,感覺審稿人數據和我方文章里的數據並無大的衝突,編輯也就是建議小修。於是就在回復里感謝了審稿人並沒再多理睬他。
認真負責的審稿人很多,瀟洒的審稿人也各有各的瀟洒。但這是我見過的認真負責與瀟洒的集大成者審稿人了。13年寫了篇論文,挺水的,但我們做的比較全面透徹,發個化學類4左右的肯定沒問題。於是各種投稿,卻只被送審了一次,被審稿人給鄙視慘了,其他的都是直接拒。最後投到一3.5左右的雜誌,這裡就不點名字啦。
轉眼就是14年了,給了大修,其實也沒多少補充實驗要做。無語的是一個審稿人直接給了三四篇論文要引用,都是來自某我沒聽過的雜誌,當時就挺炸啊,料想著應該是該審稿人是這個雜誌的編輯。情形跟題主描述的差不多。當時我們是忍了,挑出來了兩篇加了進去。現在想想要是當時我們也骨氣些,跟編輯反映下該問題,該審稿人以後也不好混了。我老闆說,很多人都是拿自己的文章讓引用,我以為這已經是你們學術界的潛規則了。
大修投回去,若干天等待,竟然看到。。。被拒了。。。毫無來由啊!我還在想難不成是因為用這個結果去開會了不成,但會議沒出論文集啊。。。很不服氣啊,寫了郵件跟負責的編輯申辯。。。結果編輯說不好意思啊,點錯了2333.。。文章終於接收上線。。。
轉眼到了15年的現在,文章已經被引用12次(裡面有我自己後來引用的一次)了,是我現在所有文章里引用次數最多的,反而我比較得意的文章引用次數還沒過10。多麼痛的領悟!
EST 兩個審稿人
第一個說 文章fairly well-written, the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 can be accepted with minor revision (看到這好激動)by other journals (我!@%¥#),but I don"t recommend it for EST.
第二個純屬來搞笑: the authors need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the writing is not good, rejection. 尼瑪 我老闆(美帝工程院士)看完不知道啥反應 估計想著: 要是知道這龜孫子是誰還不整死你 老子的英語還要你教?
總之 文章被拒感覺跟表白被拒心情是差不多的1. 你這論文感覺寫得還是有點長,但找不到哪裡可以刪掉呢。(貌貶實褒啊喂)
&> It is possibly still too long but it is not clear what could be removed...
2. 總體來說,閱讀這篇文章,讓人感覺到是多年的細緻研究(的結果)。(頓時淚奔啊,親人啊……)
&> In general, reading of this material, provides an impression of many years of
thorough research.
寫一個同門的悲傷故事,為了方便閱讀,除了雜誌名,其餘我就翻譯成中文了。
師兄投Nature Communication,審稿意見回來,三個都是小修後接收,只有一個寫了三頁的審稿意見,並拒絕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據稿理由:
"綜上所述,本文不適合發表在Nature上"
不適合發表在Nature上!
不適合發表在 Nature上!
我師兄一口老血噴出來,我就是投個Nature Communication,您老人家按 Nature審稿這不是毛病么!估計編輯也是覺得這個審稿人不靠譜,所以寫了封郵件問審稿人,您是不是看錯雜誌了,我們是子刊,要求沒那麼高。
結果審稿人回復:我的意見適合所有高質量雜誌。
那沒轍了,編輯難道承認自己是質量不高雜誌?看到這段郵件對話,我師兄當時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千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啊...
結果就是老老實實補了3個月實驗,認真回答了那麼多蛋疼無比的問題,現在師兄提起此事還不能釋懷...目前為止還沒遇到過特別刻薄的審稿意見,一是老闆面子大,二是我干不出拿垃圾結果投好雜誌的事。
印象比較深的是有個reviewer對我的一篇文章提了不少問題,然後自言自語我到底是拒還是過呢,又說了一大通,末了最後說看你工作量大得驚人(the amount of work is impressive)我還是給你過了吧。
另外還有一次兩個過一個拒編輯挺喜歡然後就問另外兩個審稿人說拒那個人的意見有道理沒,然後我就看到了其中一個說過的審稿人從各個角度安利我這篇文章有多好。
最新消息,這片文章五審終於過了。editor說,我看到你的文件名字叫做:maybefinal我都笑了。還好我沒有一生氣文件名叫做:給磨磨唧唧的小編。
這個我來說一個。
我做過一個content analysis,研究的對象比較偏門(BL小說),加上研究的是中國的東西,但是投的是美國的一個雜誌。所以就導致從editor到reviewer一開始都有點抓瞎。
一審:
Reviewer 1:我覺得這個文章很好。有一些小typo,一定要proofread啊。
Reviewer 2: 我覺得這個文章有很大的提升空間,A/B/C/D/E/F。
其實本來一審之後editor就可以給我一個major revision了,但是editor我估計是個處女座,她就在想,為什麼呢,為什麼Reviewer1和2的評論差距這麼大呢,恩,我應該再找人審一遍。
二審:
Reviewer3: 我覺得這個文章很不錯,但是還是有一些地方可以更好。
Reivewer4:(重頭戲):我覺得這個文章題目很有趣啦,但是我覺得還有很大的問題。作者只是分析了BL小說里的性別刻板印象,但是我覺得最應該回答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讀者喜歡讀BL小說呢,所以我覺得要大改,如果改不了就不要發了。
這個問題就大了,因為我做的研究方法是content analysis,這種方法是只能用來研究內容,不能用來研究影響的,所以用這種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回答,為什麼讀者喜歡讀,這個問題的。等於Reviewer 4把我的整個文章的問題都給換了。
然後editor說,那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要不你改吧,改到Reviewer2 和4滿意就考慮發表,否則不行。。。當時我都想撤稿了,我導師攔住了我說,還是改一下吧。。。真的改死我了,於是我運用了一大堆自己都實在不喜歡的critical的方法,然後從content analysis進行了很多推測,推測讀者可能為什麼喜歡讀BL小說。
三審:
Reviewer2: 我覺得不錯了
Reviewer4: 這篇文章吧真心挺不錯的。但是我覺得作者搞錯了一個問題,你的研究問題應該是content,你的這個研究方法是不能回答「讀者為什麼喜歡讀」,這個問題的。其實你在研究內容的時候已經有很多發現了,應該著重在那些發現上,不要回答「為什麼」這個問題了。。。
Editor:Reviewer 4說得對!你應該著重在content上!
我當時真的,看到這個修改意見一臉的懵逼啊。。Reivewer4你在跟我逗樂子么?改了一圈你讓我改回去了。還有Editor,我知道Reivewer 4說的對啊!可是那時因為他在上一輪說錯了啊!你怎麼不早發現我應該著重在content上,你上次還說我如果不按照Reivewer 4的修改,你就不給我發表了! 我後來和我的第三作者吐槽:我一開始就畫了一頭長頸鹿,雖然可能畫的不是很好,但是一看也知道是個長脖子的動物啊。結果Reivewer 4跑出來說,你必須給我畫一匹馬,你不給我畫一匹馬我就不發表了。我費了半天勁,勉強把這個長頸鹿打扮的像馬了,雖然打扮的很難看。你突然告訴我,我終於明白了,你原來畫的是長頸鹿啊!
四審:
Reviewer 4:我覺得不錯了,還有一些邏輯上的小問題,但是我覺得那是我的個人喜好,不影響整個文章質量。
Editor:那個什麼。其實你這個文章一開始,我都沒有多少信心你可以發表的,所以有一些格式上的東西我沒有告訴你。我們雜誌吧,都要求discussion要有四個部分XXXXXXX
於是我就把discussion又重新寫了一遍。。。
然後,現在這篇文章在五審階段,前後已經拖了一年多了,這還是在這個雜誌回復速度很快,一審大概只有一個多月的基礎上。。。得虧這篇文章時效性不強啊。
突然想起一個我們學院大牛的故事,決定補充一下。
大牛是這個領域的先驅者,她創建了一個被引用了無數次的理論。然後大牛最近幾年覺得,那個理論還有漏洞,可以發展一下,於是就寫了新的論文。
然後,評審說:你這篇文章是對大牛理論拙劣的模仿。。。 。。。 。。。求大牛的心理陰影。
推薦閱讀:
※科研團隊是如何進行跨學科合作的?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困難?未來趨勢如何?
※用蘋果電腦寫論文體驗如何?
※如果發現學術期刊的論文有錯誤該怎麼辦? 該論文是有SCI上收錄的,期刊影響因子是1點多。
※研究編程語言的人們研究哪些方面?
※男朋友在研究所工作,買一台SONY DPT-RP1 方便看文獻做筆記嗎?科研人員有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