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家族為什麼會衰落?

想當初神羅皇帝何其威風,到最後被趕出德意志,奧匈分裂,凄凄惶惶


威風嗎?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能夠在歐洲維持漫長的政治生命,得益最多的是通過獲得帝位而產生的帝國內部的影響力,以及依靠王朝聯姻獲得廣闊領地之後所產生的國際影響力。

個人覺得哈布斯堡家族在帝國內部最有權勢的時間只維持了十年,從1620年白山戰役開始到1630年瑞典人在波麥拉尼亞登陸為止。這十年是最接近在帝國內部建立奧地利王室統治的一次。而這個家族對外戰爭勝利的頂點大概可以算是1718年帕薩洛維茨條約,從那以後,基本上就只能分享盟友的勝利了。

它的歷史軌跡與其說是衰落,不如說是一種蛻變,它的成功起因在帝國,但最終還是明白了哈布斯堡王朝利益與帝國利益並不重合也不可能重合。

這一家族在多瑙河流域的領地位置,決定了它在帝國內部始終處於德意志的「邊疆」。而它通過聯姻所獲的有分量的外財,波希米亞、勃艮第、尼德蘭也全部處於德意志的核心之外。

與聯姻方面的獨特眼光相映成趣的是,歷史上哈布斯堡各代君主對於將自己的權勢重心移回帝國內部的企圖大體上都失敗了。14、15世紀在萊茵地區的擴張被瑞士各州阻止,16世紀的努力則主要由宗教和君王個人喜好來主導,即使是動用西班牙的人力和財力,也不能避免奧格斯堡合約對帝國內部統一信仰的放棄。

1629年的歸還教產詔書和呂貝克合約,雖然標誌著三十年戰爭中北德意志中部天主教的復辟,也使得哈布斯堡皇帝的權勢第一次擴展到波羅的海,但諷刺的是,緊接著這種勝利的雷根斯堡選侯會議否決了費迪南二世皇帝讓兒子當選羅馬國王的企圖,同時迫使皇帝削減軍隊,拋棄華倫斯坦。其實這只不過是幾百年來帝國內部集權企圖和各等級聯合反抗的再一次重演。如果說瑞典是徹底終結皇帝權勢的閘門,那麼雷根斯堡會議和帝國內部的各等級正是啟動閘門落下的絞盤。(如果1630年7月梅克倫堡有一支華倫斯坦指揮的軍隊嚴陣以待的話,古斯塔夫二世能夠在北德意志很快站穩腳跟嗎,只能猜想了)

到了18世紀,這種失敗的嘗試在更低的水平上一再上演,約瑟夫二世兩次試圖用南尼德蘭換取巴伐利亞,即便在雙方當事人已達成了協議的情況下,普魯士的稍加干涉(微不足道的軍事行動和反奧地利同盟)就自動否決這樣的企圖。

所以哈布斯堡的奧地利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將目光投向非德意志地區,最終,當19世紀萊茵地區工業化將普魯士的注意力吸引到西方時,1909年,哈布斯堡王朝卻吞併了巴爾幹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歐洲最落後的地區之一。

而這一家族的領地構成決定了哈布斯堡的奧地利部分始終無法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結構和貴族階層。

回頭來看,這個王朝所依憑的家族政權,是進進出出的沒有共同基礎的各類領地的混雜物。奧地利、波希米亞和匈牙利作為整個王朝統治核心在16世紀才開始逐漸形成。但這三部分在政治結構、社會階層、民族文化甚至一度在宗教上都是相差甚遠的,這些五光十色的政治單元能夠以王朝遺產的方式聚攏在一個名號之下,但想把它們整合進統一的政治架構,非常困難。

這個家族最早出現在上萊茵蘭,統治著萊茵河沿岸毫不起眼的三塊小領地。1273年魯道夫當選羅馬人的國王,5年後,魯道夫一世戰勝奧托卡爾二世,隨之將王室遷往奧地利。從這時起到20世紀初,哈布斯堡家族一直統治著奧地利,這個地區也當之無愧的成為整個政權最馴服忠誠的可靠核心。

但奧地利作為整個哈布斯堡家族國家的核心體量太小,不足以提供在政治上統一國家架構的基本動力。奧地利半山區半平原的環境很難形成巨大的地產和足夠有分量的貴族階層,也就無法形成把國家其他地區貴族凝聚起來的實力。

幾個簡單的事實就是,從16世紀中葉開始,奧地利地區向國庫提供的賦稅就只有波希米亞的二分之一,這種比例一直持續到18世紀末;三十年戰爭後,波希米亞舊貴族被連根拔起,哈布斯堡家族在這一地區開始扶植新的貴族階層,除了少數信奉天主教的捷克家族外,新晉者基本都來自國外,這至少說明奧地利本土缺乏足夠分量的可用以移植到波希米亞的貴族階層;從17世紀到19世紀,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服務的軍事統帥,華倫斯坦、蒙特庫科利、歐根、道恩,全是外籍,這些人中有些在性質上屬於僱傭軍,有些是帝國內部的貴族。使用僱傭軍作戰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本國貴族階層少有人能躋身最高軍事統帥從一定意義上也反映了奧地利本地貴族所能發揮的作用。

相比施蒂利亞,上下奧地利,卡林西亞,蒂羅爾這些王朝比較可靠的領地,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完全是費迪南一世王室聯姻的外財,這兩個地區的貴族階層和等級議會始終是哈布斯堡王朝建立統一政治體的最大障礙,但二者對奧地利的哈布斯堡來說意義又完全不同。

1526年,費迪南一世與亞蓋洛王朝的聯姻使其擁有了成為兩地國王的權利。在波希米亞,等級會議不承認費迪南為世襲君主,而在匈牙利,除了等級會議的這種反對之外,由於土耳其人的存在,他只能與扎波利亞和奧斯曼三分匈牙利,並且深陷於這種三方角力之中,在整個16世紀,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耗費遠超過它在那裡獲得的稅收。

波希米亞的問題隨著三十年戰爭而到表面上的解決,舊的等級會議被一掃而空,1627年的更新領地法規確認了波希米亞成為哈布斯堡君主國的一部分,新貴族構成的等級會議在徵稅權上與皇帝步調一致(因為沒有什麼可反對的,他們獲得了戰前所沒有的免稅權)。至此,波希米亞成為哈布斯堡領地中最有利可圖的部分。隨著1625-1628年新教在上下奧地利和波希米亞被禁止,國家在宗教上也取得了一致。

與此相伴的是,在建立跨世襲領地行政機構方面也終於有所突破。過去,各領地之間建立統一議會、貨幣和賦稅的企圖一直沒有實現,唯一在行政上使各領地保持聯繫的是宮廷戰爭會議,這還是在對抗土耳其人的名義下建立的。現在,一個被稱為奧地利宮廷總理府的機構被用來負責管理各領地的行政事務(當然是不包括匈牙利的)。但這種表面上的再征服,很難使外來新貴培養出對王朝的歷史歸宿感和效忠精神,事實證明哈布斯堡在波希米亞的統治並不牢固,很明顯的就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大批大批倒向巴伐利亞佔領軍的波希米亞貴族。

而匈牙利則是哈布斯堡王朝建立統一國家無法克服的障礙。首先它不在帝國範圍之內,皇帝的權威在這裡完全無效。其次,人數眾多頑固且桀驁不馴馬扎爾貴族組成的匈牙利等級會議,對哈布斯堡君主在匈牙利獲取任何重大的權力的企圖都保持著高度的戒備。

匈牙利貴族一再用行動聲明,國王的權力來自選舉,可以收回,並由馬扎爾民族的反抗權來保證。由於16、17世紀土耳其人的存在,任何對馬扎爾貴族的侵犯都會導致後者倒向土耳其人,更不要說在皇帝和大君之間縱橫捭闔的各位特蘭西瓦尼亞統治者。所以17世紀中皇帝與匈牙利之間才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戰爭和條約。

哈布斯堡家族在匈牙利的尷尬局面在18世紀土耳其勢力逐漸在該地消退後才逐漸開始好轉(在這個過程中,只要維也納遇到軍事和外交上的困境,馬扎爾貴族必然會趁機要挾)。1715年匈牙利人終於接受哈布斯堡王朝的駐軍和對農奴的賦稅,軍事邊境也被納入宮廷戰爭會議管轄,但同時馬扎爾人的傳統和特權也再次得到確認。

此後直到19世紀,哈布斯堡王朝一直努力將匈牙利整合進以奧地利-波希米亞為核心的統一的君主國,這種努力伴隨著馬扎爾貴族一次又一次的激烈反抗,而當這一天終於來到的時候,人們驚奇的發現與其說匈牙利人被帝國所接受,不如說狹小的奧地利和脆弱的波希米亞依附於受匈牙利支配的新國家。這種角色的顛倒是以19世紀馬扎爾貴族在經濟上的逐步強大和三個世紀里政治上的毫不妥協為基礎的。

1867年奧匈帝國成立,匈牙利享有幾乎全部的權力,擁有自己的政府,預算,議會和官僚體系,在奧地利實行的言論自由和世俗教育,被匈牙利完全拒絕,1907年王朝在奧地利實行的成年男子選舉權不出意外的在匈牙利被堅決的否決。這些專橫的匈牙利貴族不僅越來越多的影響帝國的內外政策,而且從來都是以匈牙利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這之後就是一戰了。

在不到700年的帝國政治舞台上,他從來沒有威風過。當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皇帝是需要勇氣和使命感的,而且愛拼也不一定會贏。

---------------------------------------------------------------------------------------------------------------------------------
過節嘛,隨便寫寫慶祝一下。估計錯誤會不少,懇請批評指正。

--------------------------------------------------------------------------------------------------------------------------------
感謝陳喜兒和jimmy黃在評論欄指出的問題。


@花毛 已經把三十年戰爭後的哈布斯堡君主國講得很好了,這裡就補充下奧匈的最後五十年。

1867奧匈妥協,被踢出德意志和北意的哈布斯堡不得不依靠匈牙利貴族來維持它的統治了。哈布斯堡和匈牙利達成了二元制方案。帝國分為內萊塔尼亞部分,包括奧地利、斯洛維尼亞、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里西亞和達爾馬提亞;以及外萊塔尼亞,即中世紀的匈牙利王國。雖然實際上奧匈的國名里沒有「奧地利」這個詞,而是「帝國議會代表的地區」,不過習慣上還是把內萊塔尼亞稱為奧地利。

在這個二元制下,匈牙利有獨立的稅收權,而且不按比例承擔開支,可以說實際上匈牙利部分得到奧地利部分的補貼。而曾經高呼民族口號著匈牙利貴族們,也踏上權貴資本家的康庄大道。所以匈牙利貴族對於削弱他們特惠地位的行動總是百般阻撓。儘管皇帝有給予捷克自治計劃,試圖將斯拉夫人提高到同等位置。但是在1871年,匈牙利人聯合德意志的保守派成功狙擊三元制的企圖。

對於國內有著不少斯拉夫人的奧地利和匈牙利來說,煽動泛斯拉夫主義的帝俄令人不安,而德國是一個同文同種又強大的盟友。奧匈妥協後,匈牙利和奧地利的步調一開始是一致的。在外交方面親德反俄。

1877年保加利亞起義,奧匈境內的斯拉夫人群情洶湧,克羅埃西亞,達爾馬提亞和伏伊伏丁那全面戒嚴。俄軍兵臨君士坦丁堡,謀求建立大保加利亞。奧匈絕對不想看到巴爾幹半島上出現一個巨大而親俄的斯拉夫人國家,而同樣不想的還有英國。柏林會議上,帝俄建立大保加利亞的企圖成功被英奧粉碎。同時,奧匈也在柏林會議得到了把手伸進巴爾幹的機會。

奧匈被趕出北義大利後,巴爾幹是奧匈唯一的擴張方向;不過對於是否吞併波斯尼亞,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爆發了巨大的分歧。德意志資本家希望得到波斯尼亞的原材料和市場,對斯拉夫人略有不安,捷克人熱烈歡迎斯拉夫人加入,而匈牙利人自然反對任何吸納斯拉夫人的舉動。儘管安德拉希受到匈牙利國內極大的壓力和彈劾,最終奧匈還是決定攫取了波斯尼亞,並最終致使了安德拉希的辭職。波斯尼亞最終以交由帝國財政部的特殊形式管理,既不屬於奧地利部分,也不屬於匈牙利。

同時被奧匈攫取的還有新帕扎爾,當時巴爾幹最重要的城市和交通樞紐之一,位於貝爾格萊德通往塞薩洛尼基的通道。通過新帕扎爾,奧匈保持了對塞爾維亞近30年的影響力,同時把勢力範圍輻射到整個巴爾幹。雖說從事後來看,奧匈是被波斯尼亞噎死的。不過在當時來說,奧匈這一手並非壞棋。

柏林會議後的三十年是奧匈的經濟高速增長期,帝國保持著不錯的增速,在1867-1913年間,GNP的增速是1.76%,高出英國、德國和法國。奧匈吸納了大量的外資作為經濟引擎的燃料,主要來自德國和法國,同時也對巴爾幹輸出資本。同時奧匈發展出了特別的區位分工,工業集中在內萊塔尼亞,其中波西米亞的重工業舉世聞名,而奧地利地區的輕工業發達;而匈牙利部分則負責農業和食品工業,匈牙利平原在現代農業技術下供養著整個帝國,並有餘力出口到全歐洲。即便二戰之後,匈牙利依然是經互會裡的重要糧食產地。匈牙利在同樣也有不少重工業。事實上,奧匈內部的市場把奧地利、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前所未有地聯繫在一起。

同樣迅速的還有城市化,尤其是維也納和布達佩斯;維也納在戰前有100萬以上的捷克人,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多元化都市。而糜爛的匈牙利貴族把大量財富都集中到布達佩斯,促進了布達佩斯的現代化,布達佩斯是世界上第二個有地鐵的大都市。

奧匈的民族問題可謂老生常談,民族多且雜,主體民族少且弱,不到一半的人統治著另一半云云;不過在戰前來看,沒有歐洲政治家會認為奧匈會驟然解體。

奧匈的少數民族待遇不錯,而且顯而易見會越來越好。北邊的德國在壓迫波蘭人,帝俄在壓迫所有人,南邊的哈米德二世在搞亞美尼亞人屠場,就連希臘這種小邦也在搞皇民化;相比之下奧匈的少數民族政策還是相當寬容,尤其是對克羅埃西亞。奧匈還處於帕托累改進階段,而維也納應付民族主義訴求的一貫做法就是,更多補貼,更多國家投資,更多鐵路支線和更多的就業機會;各地的民族主義也往往表達為爭取政治改革或者撥款,而非分離主義;即便同為塞爾維亞人民族主義者,伏伊伏丁那的知識分子和議員,和受到境外勢力支持的暴恐分子也不是一路的。

接下來的時間,匈牙利人的特權心態和沙文主義愈發膨脹,在十九世紀末要求在匈牙利軍隊中採用匈牙利語指揮,而非德語指揮。部分德意志人開始感到不耐煩了,比如費迪南大公。而費迪南大公出於同情南斯拉夫人(或者反馬扎爾人)的目的也支持三元制。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薩拉熱窩結束了這一切,奧匈在德國的支持下宣戰,接下來是幾場軍事災難,然後就是各民族國家獨立,《聖日耳曼條約》也不過是把奧匈的崩潰確定下來而已。

有人說奧匈還停留在中世紀,這恐怕是不公允的。和奧斯曼或者滿清不同,奧匈實際上是多民族國家適應近代民族主義的產物,它就像一個花瓶,雖然脆弱,正常擺在那裡大概是不會自己碎掉的。沒有總體戰,也許奧匈還能活到大蕭條。

不過德國人把桌子給掀翻了。


其實問題應該改成哈家為什麼能夠撐到20世紀初才滅亡。
哈布斯堡家族在三十年戰爭之後就走了下坡路,結果居然又挨過了拿戰,1848,1866年普奧戰爭,直到一戰最後一次作死。讓我說,這個保守古舊的家族居然能活躍在世界舞台600多年,絕壁是奇蹟。
沒有神羅的奧地利就是行屍走肉,就像沒了德二,普魯士也沒有作為國家存在的意思(後一句或者應該說是沒有普魯士德二沒有意義?)。到和匈牙利聯合,不過是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哈家給匈牙利這個為神羅,為奧地利拚命幾百年也怨恨了哈家幾百年的民族一個名分--可是在那種結局註定的情況下,這個名分算得了什麼?
說白了吧,哈家錯過了一波又一波的世界潮流--教改的時候它是天主教的死忠;拿戰的時候它是封建制的死忠;拓展海外殖民地的時候它悶不作響,結果就是國家又大又窮,一次次破產。直到19世紀末興起的民族運動徹底肢解了這個帝國,將中南歐5千多萬人推向了一個世紀的痛苦深淵。
這是個悲劇,可是無論匈牙利人克羅埃西亞人甚至斯洛伐克人再如何懷念那個帝國,奧地利人永遠都不會回應,也不能回應。覆水難收。


普魯士偉大的俾斯麥統一德國,把奧地利趕出了德國,作為報復,奧地利偉大的藝術家元首發動戰爭,最終也把普魯士趕出了德國。拉平了,奧雖三戶,亡德必奧。


哈布斯堡家族統治歐洲600年後,對政治和經濟的看法卻始終停留在600年前中世紀的水平。
靠結婚娶人家的女公爵女王佔地盤,聽上去很美,實際上直接造成軍隊疲軟戰鬥力low。
王室貴族除了花錢得瑟啥也不會,去美洲弄來金子只會消費不懂投資。
怕自家地盤外流,兩個支系瘋狂通婚,我娶我的外甥女,我的岳母同時還是我的姑媽……肉必須爛在鍋里,娃大量夭折不說,西班牙支系的最後一個男嗣弱智還沒有生育能力。
用繩命維護天主教,再用low到爆的武力跟比它有錢的國家打仗,它不衰誰衰?
說白了,就是「歐洲最古老高貴王室」這頂大帽子戴久了,不願意改革,就願意活在農民耕田領主收錢的中世紀農村世界裡。以為靠著搞結婚佔地盤,抱教會大腿這一套中世紀的統治術能千秋萬載,可惜悲劇了


說到底,除了結婚,哈布斯堡人還會什麼?
看起來神羅時期的哈布斯堡人很威風,可是還不是一直再靠聯姻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自己打仗打不過,都靠盟友。
拿戰時期又站錯了位子怪誰?和拿破崙簽了城下之盟之後還敢站在歐陸的最前面?
三皇同盟這麼好的局面就毀在了奧俄之間對巴爾幹的利益衝突,怪誰?英國?他怎麼不靠聯姻搞定俄皇。
奧匈帝國處統治地位的兩個民族都不構成多數地位,哪怕是二元制,也不能進行很好的動員,近現代戰爭講的就是動員。
說到底決定國家之間關係的是利益,共同利益才是最好的紐帶,沒有認清楚這一點失敗是當然。一直認為自己的發家手段足夠厲害,忽視了自己的硬實力。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下半身碉堡的下半身堡遇到了神羅內最大的對手……上半身碉堡的鋪路石==
還有新教諸侯的崛起……只能說神羅的制度太無力了,也就比波蘭選王強點
伏爾泰是這麼公然嘲諷神羅的「既不神聖,也不羅馬,也不帝國」


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早絕嗣了,後來的是哈布斯堡-洛林家族


推薦閱讀:

奧匈帝國在一戰前地位怎麼樣?綜合實力如何?
為什麼奧匈帝國歷史上煊赫,而如今存在感極低?
如果奧匈帝國依然存在,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斯拉夫民族的名字里有很多「維奇」、「斯基」、「娃」、「科」和「夫」?是翻譯問題還是多族同祖問題?
俄羅斯的簡史是怎樣的?

TAG:歷史 | 德國 | 歐洲歷史 | 奧地利 | 哈布斯堡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