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天涯文章《地緣看世界》?


思想體系完整、深邃、有開創性,足夠以此「立言」。
當之無愧的國觀第一帖,甚至天涯第一帖。

樓主的立意在於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看待歷史。

樓主雖然受到各種戰略思想影響,但是他的思想是根植於地理,並以地理作為一切的基礎——也因此不少人評價其為「地理決定論」。對此樓主有多次回答:1,地緣是一個包含地理、歷史、文化等等因素的綜合概念,尤其在時間和空間的微觀層面,未必是地緣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越宏觀的角度,地緣的影響力越明顯。2,不能因地緣的決定性,否定人的主觀作用。地緣是給人提供一種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視角(世界觀+方法論?還是不要哲學化吧。。。),可以幫助人的抉擇更加合理化。
私以為這些回答是樓主對「地緣」的核心理解。

帖子最初是遊戲之作,在寫到中央之國時開始嚴肅對待,並立志在幾年內完成自己的作品。
每個人受到工作、家庭、個人情緒的影響,還能夠幾年如一日堅持創作,是不容易的。為此,讀者們也該理解樓主的不易,與結構的鬆散、知識的錯漏處多點寬容。

說點題外話。4年前沉迷於各軍網、論壇,讀書龐雜、思維混亂,不知何為正確何為真理。接觸此文頓有醍醐灌頂之感,積累的知識終成體系,眼中的世界脫離混沌回歸清明。

2015-3-2補充:
好消息,最快7月出書。主要是中國周邊地緣部分。

2016-6 補充:

書在外交部審核,後續審核尚不清楚。只是通報一下最新進度,雖然約等於沒有進度。。。

2017-4 補充:

已經過審,書名《誰是世界的中心》

據說只在網上銷售,不進書店

2017-5-16 補充:

誰在世界中心 溫駿軒 著 中信出版社

已經在京東預售了


世界是無限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我們試圖去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所幸這個世界總是按某種規律在運轉,通過認識這些規律,我們歸納出各種各樣的認知模型去簡化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利用好的認知模型建立系統的知識管理體系,從而實現用有限的精力去了解世界的目的。

不同於自然科學領域,很多答案有著唯一而標準的解,在人文科學領域的很多知識往往是一家之言,自由心證相對嚴重,特別是夾雜各種意識形態之後,很多觀點愈加可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果沒有基本的辨識能力,很容易被人帶溝里;如果有分歧,又很可能變成一個有了結論再去找證據的過程。從而陷入無窮無盡的爭論,繼而相互酸諷、攻伐和站隊。混過一段時間的知乎er,相信對這些現象會感受深刻。

對於那些喜歡站隊發泄的人而言,當然不會有問題,他們只接收符合他們觀點的信息,甚至只跟與他們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形成所謂的」迴音室效應」,觀念也變得越來越極端。但對於一個理性而真誠的真理追求者而言,這些東西不是我們想要的,無知和極端化的觀念會非常嚴重的干擾我們對信息的判斷和攫取。所以避免極端化,避免被誤導,理性,中立,客觀這是我們的追求。這需要一套好的認知模型。

如何找到好的認知模型?一個問題是人文社科的特點在於變數過多,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不能像自然學科一樣進行定性定量的重複實驗,來確定每個變數的作用過程,那麼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客觀一些呢?第二個問題是人文社科類知識龐雜而繁複,包羅萬象,難以梳理。建立系統的知識管理體系本來已經比較困難,雪上加霜的情況是,互聯網時代以來,沉浸式的閱讀越發稀少,碎片化的閱讀越來越成為一種主流,這些閱讀內容題材廣泛,讀完後知識不成體系,容易忘記。好的記憶方法是將新接觸的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繫,這不但是一個記憶的過程,更是一個去偽存真,靈感激發的過程。所以我們構建的認知模型出發點最好是一個恆量,又要能夠輕鬆而廣泛的建立聯繫,這樣作為出發點,來構建知識體系可能是一種解決方案。

所有的事件應該包括三個基本元素:人物,時間,地點。比如所有歷史事件都有比較穩定的兩個線索:歷史的時間線索,地理的空間線索;一個合理的歷史還原應該是以地緣為角度,歷史為脈絡的,歷史是已經發生的過去,它是某些人在某個時間段於某些地點發生的事情,時間已經過去,物是人非,地緣相對恆久,變化緩慢,往往是我們唯一靠譜的歷史還原。所以我們可以用地緣作為一個基本線索去構建文史類知識體系。

那什麼是地緣呢?地緣視角不能也不應該僅僅視作地緣政治學的延伸,更不應該走向極端衍生成為地理決定論,正如溫駿軒所言,地理也好,環境也罷,都只是「地緣」這個概念中的一個要素罷了。「人」才是地緣這個概念中,最為重要的要素。也就是說,當我們用地緣視角去審視一件事情時,不光要去考慮物理環境,更要考慮「人」在其中的作用。與一般的歷史、政治研究,習慣著眼的精英人物有所不同,地緣視角下的「人」指的是群體性的人。當我們把視角放大到用各種屬性劃分的人類群體身上時,那些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由於生存環境和相互博弈所衍生出來的各種屬性,比如種族的劃分,民族的認知;宗教、語言、文字等文化特徵,就成為了「地緣」的一部分,並成為地緣研究所需要考慮的因素。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也會研究、解讀這些地緣要素產生的環境背景,但在大多數時候,這些要素會直接運用在地緣研究中去。而地緣研究的終極目的,也是希望「人」在了解地緣規律的情況下,作出更事半功倍的決策。

那麼如何利用地緣構建知識體系呢?既然說到這個地方,就必須提到今天的主題,天涯第一神貼:地緣看世界,這是一本以地緣為角度,歷史為脈絡,沿著先人的足跡,漸進式的解讀當前中國形成的過程的書。以地緣為支點,文史知識才具備了立體的空間感,以史為鑒,則可以讓我們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國家;從歷史的興衰,探究出國際政治的規律,以利於我們更清楚的睜眼看世界。對於喜歡歷史的朋友,也許這部分可以成為你讀史的助手,裡面的內容或許能夠幫助你解讀心裡埋藏已久的疑惑。因為冰冷的歷史書,並不會清晰的告訴你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隱藏深處的地緣因素,你可以認為這一部立體的史書。從一個更立體的角度去重新解讀一番歷史演進的地緣規律。如果你能看完這本書,相信對形成更嚴密,聯繫更緊密,內在邏輯更自洽的文史類知識體系是非常有幫助的。

具體來說,啃完第一部《中國崛起之地緣路線圖》,會對整個東北亞,東南亞,中亞有一個比較系統的地緣認知,本部分算不上本帖精華,但會讓你大漲見識,提高一個人的政治格局。

第二部《中央之國的形成》,作者結合中國歷史,以地緣為支點,開始認真盤點中國形成的過程,將歷史的演進深入淺出的做了非常細緻的描述,從歷史朝代來說,是秦一統天下之前的歷史。不過這一部分特別是關於周以前的歷史以及地緣格局,更多的只能是一種推論,大家姑且當成一種參考。

第三部《帝國時代之「秦漢第一帝國」》,思路延續第二部,個人比較喜歡其中對客家文化淵源的分析。

第四部《中東》結合這幾年比較熱點的時勢政治將三教關係,地緣格局做了一個梳理。

第五部《歐洲》思路和第二部第三部類似,從古希臘到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共和國。

一些閱讀前的注意事項:
不要吹毛求疵,把作者當成一個不會出錯的專家,也不用全盤接受他的觀點,他只是提供了一個方法,或者說一個思路:從地緣的角度去解讀歷史,或許語言並不犀利,文字尚需雕琢,敘述方式比較散漫,知識細節多有錯漏,但對於我們去構建一個基於地緣體系的知識系統,絕對是綽綽有餘。讓我佩服是作者五年以來始終如一的理中客態度,那磅礴的知識儲備量,相信看完本書的人,一定會平和很多。


這裡是相關的一些回答:
你個人最擅長的一種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模式是什麼樣的? - 赤戟的回答
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叫科學思維? - 赤戟的回答
如何面對知乎或網路上無窮無盡的爭論? - 赤戟的回答
碎片時間的碎片閱讀如何形成知識體系? - 時間管理

百度雲的分享鏈接,如果有更全的童鞋記得分享給我哈:http://pan.baidu.com/s/1pJOooUv


天涯(甚至是中文論壇)第一帖,任何一個對歷史地理有興趣的人都值得花一個月時間從頭拜讀。


目前正在看第三遍中。作者顯然是個很有心思的人,光沖著做這麼多地圖就看得出來。除此之外,這篇帖子確實開闊了我的視野,啟發了我對於國際關係和歷史沿革的全新思考方式。作者很多觀點,目前正在逐漸被證實當中。
缺點則是,體系略鬆散,經常說到一個部分就跳到另外一個部分。另外,我很希望能看到一些對於當前地球村甚至是太空戰略部署趨勢下,地緣條件對國際關係和中國發展得思考。
總之,對於學問不深的我來說,很棒!


泄妖。
寫的很好啊。

作者把很多地理條分細縷,就這份耐心就令人吃驚。而且從事後的角度來看,作者的有些觀點也得到了驗證。
為了對作者表示尊重,有空細看過再評。


這個帖子跟了兩年了,被作者豐富的歷史地理知識和精深的思考分析能力深深折服了,果然是高手在民間啊。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遲遲沒有出書


很好奇此貼作者大量高清地形圖截圖是從哪裡搞到的


他敘述歷史時喜歡推演,這不好。
配的圖太棒了!讀史有那樣的圖真是幸事!


【寫的非常詳細】
【掌握的信息很多】
【有很多還原歷史細節的推測】

真的很長,太長,以至於我只是看了一小點

●勝在細節●

我希望作者能成為一個名人,我更關心作者是什麼情況有什麼經歷,
我希望書可以無阻攔的出版,寫的不知道比那些浪費紙的人好哪裡去了!
希望這個人能進入一個跟官方有聯繫的智庫

有才能最好也有地方用,不能光高手在民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不說那些專家學者讓位子吧,至少他不應該困於一個「民科」或「業餘」的身份而一事無成】

另外我得老實的說,因為我也算是「同行」了,他的內容在大處,大的角度方面其實沒有什麼創新,而主要是靠細節來講歷史的故事,所以跟那些「陸權、海權空權的提出者還是不能比的」。這種對比可能類似於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和中國厲害的經濟學家的類比?

綜上:小這方面是絕對厲害,但大這方面比較不足。

————另外的確配的地圖很棒,我也收藏了很多,並且我主要就看地圖了,沒看啥字,也因為那些圖,所以我對作者特別好奇

說點別的:然後有一次,我就在微信上搜到了,好像是他的愛好者做的,然後嘮嗑就回我,我發了自己的作品就不說話。

然後 我其實是讀出了一種傲慢?

這種傲慢可能每個成功者看待他不成功的潛在的競爭者都有。

………………這其實是一個局限………………

看了其他答案,我發現我沒有耐心看一個很長的東西,譬如網路小說,譬如磚頭厚的書

有點佩服看完這個帖子的人


恩,,,地緣政治是國際關係的入門級基礎,各位明白了吧……


作者溫駿軒,網名鄙視搶沙發的
一開始是講關於中印對比的,後來講到了南海,又到歐洲和中國古代史部分,知識豐富,觀點精準,地圖製作精良,非常精彩。
另外,作者的一些預言幾年後都實現了,比如南海部分中,關於中國深海採油技術成熟後,必然引起南海形勢的變動,981平台的事情確實證明了這點。
目前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地緣看世界的全拼),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他下


對開闊視野、認識世界非常有幫助。
僅就對個人的影響說下。以前我不喜歡地理,學得也不好。後來喜歡歷史,常常苦惱於很多事無法理解,比如某地在何處、為何重要、行軍路線、各勢力如何對抗等等,看一些歷史類小說時也看得不爽快。自己難以找到高質量的地圖,找到了也分析不出個所以然。直到看了《地緣看世界》,真是豁然開朗,茅塞頓開,腦海中終於出現一副生動的地理畫面,而不是幾個地理名詞。作者有一個龐大的地圖庫,用各種圖片配合到位的解說,把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宗教、戰爭等多種要素用地緣這一條線給串起來了,為讀者打通思路並形成了一條知識脈絡。
對作者非常佩服,堅持這麼多年為網友普及地緣知識。我覺得作者應該好好修訂整理一下自己寫的內容,出一套書。這套書也應該成為絕大部分家庭的書房標配。


一直看到現在,覺得分析的最好的地方是:間島問題,西域,中印領土爭議部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問題,伊朗地緣,金三角地區……


《地緣看世界》 易讀第一部分:中國崛起之地緣路線圖

  第一頁:印度與中國的地緣情況對比
  第二頁:中國的海權突圍所面臨的地緣因素
  第三頁:中印陸地邊界中的地緣因素   
  第四頁:「新世界島論」(中國挑戰世界中心的路線圖)   
  第五頁:南海的地緣與法律問題(北緯12度線以北)
  第六頁:南海的地緣與法律問題(北緯12度線以南)
  第八頁:東亞地緣解析1——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九頁:東亞地緣解析2——外東北
  第十頁:東亞地緣解析3——西伯利亞與東亞外島(日本為主)
  第十一頁:東亞地緣解析4——琉球問題與「東亞核心圈」的形成
  第十二頁:東亞地緣解析5——日本最後的輝煌與俄國的東亞政策
  第十三頁:東亞地緣解析6——南〈東海〉地區初探
  第十四頁:東亞地緣解析7——台灣的地緣與人口結構
  第十九頁:大中亞地區——大中亞地區的地理位置
  第二十頁:大中亞地區——伊朗高原的戰略地位
  第二十一頁:大中亞地區——歐亞非大陸腹地與興都庫什山脈
  第二十二頁:大中亞地區——伊朗高原地緣結構
  第二十四頁:大中亞地區——伊朗高原行政劃分原因解析(插播〈中印邊境「楚瑪爾」衝突探究〉)
  第二十五頁:大中亞地區——中亞五圖地理位置
  第二十六頁:大中亞地區——新疆地緣結構及人口現狀
  第二十七頁:大中亞地區——反分裂的技術手段
  第二十八頁:大中亞地區——中哈之間的特殊關係
  第二十九頁:大中亞地區——怛羅斯之戰
  第三十三頁:中南半島——泰國與馬來半島的地緣關係
  第三十四頁: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的範圍與宗教;中南半島三級階梯結構
  第三十五頁:雜論——領土取得的三個層面,游牧民族混血問題
  第三十六頁:中南半島——橫斷山脈的地理結構
  第三十七頁:中南半島——諸葛亮的南征與大理國的建立
  雜論:格局決定結局——法國地緣落敗於英國的原因
  第三十八頁:中南半島——蒙古人的遠征,以及明朝對雲貴高原的經營
  第三十九頁:插播:北冰洋航線的地緣意義
  第四十頁:雜論:以色列的生存原因
  第四十一頁:中南半島的地緣結構
  第四十三頁:中南半島——緬甸的地緣結構
  第四十四頁:中南半島——中緬邊境與麥克馬洪線
  第四十六頁:中南半島——史迪威公路
  第四十八頁:雜論:亞洲伊斯蘭地區地緣結構。北京的地緣位置
  第四十九頁:中南半島——緬北與緬共三角區
  第五十頁:中南半島——中印公路的戰略意義
  第五十一頁:中南半島——金三角
  第五十二頁:中南半島——總結:中國在緬甸的地緣戰略:
  第五十三頁:「殷地安」的「傳說」與漢族的同化能力
  第五十四頁:中南半島——越南的地緣擴張
  第五十五頁:中南半島——占城與南海航線
  第五十六頁:中南半島——紅河三角洲
  第五十七頁:中南半島——印度支那
  第五十八頁:中南半島——第三次越南戰爭
  第五十九頁:雜論:大國之間的地緣平衡
  第六十四頁:南洋群島——南洋群島的地緣結構
  第六十五頁:南洋群島——殖民帝國的影響
  第六十六頁:南洋群島——巴厘島與東帝汶
  第六十七頁:插播:普京來訪所透露出的信息
  第六十八頁:鐵路的重要作用
  第六十九頁:美國的軍力與大國的地緣利益
  第七十頁:中國與各地緣政治區之間的關係
  第七十一頁:中國在非洲的利益
  第七十二頁:中國地緣結構圖
  第七十三頁: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地緣戰略
  第七十四頁:中國對「東亞共同體的態度」
  第一部分目錄及
附上易讀版鏈接


非常非常優秀的地緣/地理/歷史文獻

非性格偏激者了解世界非常好的選擇,如果15年前這個帖子能存在,我能省下至少2-3年的業餘時間


已經出書,書名《誰在世界中心》。

毫無疑問,是本好書,格局宏大,視野寬廣,有理有據,更難得,有滋有味,作者可憑此書立一家之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幾句話是該帖子的核心思想,老子NB!


這帖子關於南海問題的那部分,其中關於國家以後對南海問題的策略對應,現在基本都一一對應實現了。

作者確實牛。出書了我肯定買一本。


扯這麼多倒是發個鏈接啊


不管別人怎麼看,我還在看中國部分,可能也只會看中國部分。
之前又一直聽說讀史要讀圖,問題圖怎麼看,理論都明白,就是用不上。
自從看了這篇帖子,豁然開朗。
隴左隴右在哪裡,函谷關為何這麼重要,為何秦國要打少梁之戰,一清二楚。
讀左傳,又或者古文觀止,讀的前幾篇篇一定會出現鄭伯克段於鄢。
當時讀的時候讀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看到沒有一點感觸。
後來知道制是虎牢關,京在鄭國中心位置,新鄭是南部的重要城市。這三個地方都非常重要。
制沒有要到,常人都會要京這個分割鄭伯勢力的地方……
如此我對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
總之不管地緣決定論也好還是怎麼。
讀東西,看東西對自己有用就好。
等我看完中國部分,再回頭去看史書,配圖豈不美哉哉。


推薦閱讀:

如果《權力的遊戲》發生在中國,各個省份怎麼與七國對應?
作為一名帶有嚴重路痴屬性的男性,應該如何有尊嚴地活著?
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為什麼對世界地理的描繪能做到這個精度?
如何看待「中國記者持美地圖質問」?
當人類開始探索宇宙,製作星圖的時候,會以地球為中心嗎?

TAG:地理 | 地圖 | 地緣政治 | 歷史觀 | 政治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