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九品中正制在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有什麼發展,為什麼?
12-27
如題
日本學者宮崎市定寫了《九品官人法研究》對此問題以及其周邊的一些問題有比較深入的研究,這本書已經翻譯出版好多年,網上電子版完全可以下到。還有中國學者張旭華也寫了不少關於九品官人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度的東西……比如《九品中正制略論稿》和《魏晉南北朝官制論集》裡面應該收錄了他相關方面的文章。而閻步克先生的《察舉制度變遷史稿》也寫了九品中正制的相關研究。這幾本都是我認為專門研究職官史裡面比較好的,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他寫魏晉南北朝通史的學者,或者制度史的學者,總會帶到一點,比如陳寅恪、唐長孺、呂思勉、王仲犖等等,但是我個人認為他們的表述沒有上面說的三個人的系統。
九品中正制一直以來相關史料不算太多,但是因為其涉及到魏晉南北政治的核心問題,各個學者理解不同,所以爭議很大,我在這裡也不敢亂說。比如就有關「鄉品」一詞,就有很大的爭議,就是中正官定的那個品叫啥,有人叫鄉品,有人叫中正品,有人叫人品,反正特別混亂。還有九品官人法的開始時間,一些細節制度的制定時間神馬的,都是有爭議的。如果你自己去讀那些學者的書的話,自然會發現爭論……張旭華教授貌似最近幾年光商榷文章就寫了不少,可見還是很難有定論的。
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話,就是曹魏時期開始,是因為士人流散,原來的察舉不方便,改為中央官兼任中正官,品評天下士人。這當然也有重構官員系統、加強中央集權的意思。(特么在職官要不要被品,這一直很爭論,我就不說了)這個時候還是比較重視才華的。後來發展成越來越重視門第(這個太好理解了,因為才華這事,太主觀了)。大概到西晉後期,基本就是門第為主。南北朝的時候更加如此。各個門閥的家譜全部由國家保存一份,到時候就直接看家譜了。中正品第的意義在於,其基本是對那個士人能當到哪個官位進行的一個預測,比如二品,就說明他最高能當二品,一般最開始是降低四品授官,也就是六品官開始。(這段有爭議,我以宮崎先生和陳長琦先生的觀點為準)在南北朝,二品是高品,上品,而三品及以下是下品。而在曹魏西晉時期,三品也是高品……而且中正官負責主持清議,萬一士人做了啥事,比如父母死不奔喪……就會降他的品……這樣那個人就不能做高官了。每次要陞官,必須皇帝特地發詔書啥的。也就是說中正官不僅僅管沒做過官的人,也管正在做官的人。所以中正官威望比較高,一般是大士族擔任。當然具體的細節問題,就如同我前面說的,爭議很大,細節很多,我記憶得也不是很準確,還是自己看書比較靠譜。
補充和糾正一下樓上那位同學的論點。
宮崎市定氏提出了關於中正品第與起家官之間的聯繫,即大約下降四到五個品作為起家官的官品。閻步克先生對此有過反駁的文章。就目前來說,一般學界認為這期間實際上沒有太大聯繫。
另外對於起家官的問題以及中正品的問題,魏晉是以其先祖,即冢中枯骨的官職作為其身世的品評標準。然而到了南朝,由於寒門的崛起和世家的逐漸衰落,中正品評越來越看重現世的意義,一般以父親祖父的官職作為其鄉品的評判標準。即,如果你的祖父父親做到了三公的位子,那你肯定是以著作佐郎之類的清官起家,並且鄉品肯定為二品。如果你的祖父父親一直做的是行參軍之類的府屬官僚,那麼很有可能你的鄉品會被降低。
另外,鄉品、起家官、以及關於中正制度下面地方大中正的設置,南朝清議的發展和演變等等,目前有例如宮崎市定,越智重明,周一良,唐長孺,閻步克,張旭華,田漢光等,都做過論述,不過觀點都不一致,裡面有待商榷的還很多。主要還是史料的解讀方面,存在著歧義。
感謝上面朋友的提醒。陳寅恪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好像有對此問題的論述。回去翻翻書,我再來補充回答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漢服」運動把清朝漢人的服飾也排除在外的現象?
※看完了中華上下五千年,接下來想仔細評讀各時期歷史,有哪些書可以看,並且能夠連貫起來?
※為什麼中國王朝那麼短命?
※徽欽二帝被俘後在金國有多慘?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沒有文獻上極少量記載卻真實發生過的慘烈戰爭?